舌尖上的地理课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和她那一堂堂生动诱人的地理课。用“生动”二字,赞美老师课讲得好,是很常见的,但用“诱人”来形容老师的课,是否有些不伦不类呢?NO,看了下面的内容,您就明白这词儿,是多么的贴切了。
中学的地理老师姓董,是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小小的个头,大大的嗓门,将原本很是枯燥的地理课,讲得声情并茂、出神入化。最有特色的是她的“美食记忆法”,调动起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记住和了解了全国各地丰富的人文物产常识。
这一堂课,讲到山东地区——“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威海的对虾、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鸡、章丘的葱;临沂的煎饼、黄河口的蟹”,诸多的瓜果梨桃、虾蟹饼鸡,真的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下一堂课,跟着她的教鞭,沿着京广线,一同前行,来到广东地区。“汕头的荔枝、惠州的橘;东莞的香蕉、梅州的柚;广州的早茶、珠海的藕;湛江的海蟹、潮州的菜,”丰富的特产、美食美味,让我们在“馋虫”欢腾中,记忆清晰。
最经典的是,那年月,从北京到上海,还没有高铁。在教同学们画“京沪线”的时候,列车运行沿线共有十七个站点,很多同学画着画着,不是丢了沧州、就是少了枣庄,弯弯曲曲地总是画不全,很是纠结。这时候董老师就会再次使出她的“杀手锏”,教你一次搞定!她在黑板上,边示范便讲述:你们看,从北京出发,一经廊坊买小枣、二经天津品麻花、三经沧州吃驴肉、……八经枣庄喝羊汤,十五途经无锡一定要吃酱排骨……讲着讲着,就到了第十七个站点,那就是终点上海啦。一条完整、诱人、令人向往的京沪线,深深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想忘都难矣。
当然,董老师的“美食记忆法”中,不仅有美食,还穿插了不少与美食有关的历史典故和古代名人诗句。印象最深的是,在讲到四川时,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著名文人学者,同时也是著名美食家苏东坡“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的历史故事。讲到镇江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让我们记住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文。还有古代画家郑板桥的“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仿佛将扬州风土美景,映入大家的眼帘。一堂堂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寓地理知识、历史典故、名人名句于其中,真可谓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
如此一来,原本是副科的每周三堂地理课,成了全班同学翘首以盼的最爱。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宿舍夜谈,地理课上的林林总总,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当然,董老师的粉丝也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每逢校庆和同学聚会,“舌尖上的地理课”总是一道永不乏味的话题,而精神矍铄的董老师依然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崇拜至今,永不褪色。
舌尖上的家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一般过年,大多数人大概都会回到故乡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但极少数人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离开自己所坚守的岗位。于是就没办法和家人团聚。在过年回姥姥家的路上,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家人。
有一个老妇人的女儿是列车长,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和家人过年。所以每逢过年时,那老妇人因为没有了老伴的陪伴只好独自一人来到火车停靠经过的站台,早早的等自己的女儿,为她送上一盒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正巧那老妇人的女儿就是我们这班车的列车长。
我迷迷糊糊的在自己睡觉中,听到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从我耳边传来,我被弄醒了。等那列车停稳后,列车长迫不及待的把车门打开,我静静的看着,没有惊动任何人。看到那列车长和一个老妇人抱在一起,列车长哭的泣不成声,那妇人急忙哄到,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站台的灯光照在他们一起拥抱的身影上,在地上倒影着长长的影子。老妇人边安慰边饺子拿了出来,让女儿趁热赶紧吃了,可不一会就凉了。但那列车长却一边哭一边吃着,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边吃还一边急忙说好吃,我不禁眼睛有点发酸。
那位列车长为了给我们服务,他们回不了家过年,吃不上热乎乎的饺子。他们是多么伟大啊!有时,好几年才能见家人一面。这时,广播响起,列车员恋恋不舍的和那老妇人挥手,车渐行渐远……
相关推荐
-
难忘的地理课庞老师是我们的地理老师,她的课每一节都很精彩,但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上周二的那一趟地理课,那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庞老师一上课,首先用几幅关于热带、温带、寒带的图片,直接把我们引入这堂课的主旨:地球的气侯。庞老师首先引入两幅图片,一幅是热带雨林气侯的,另一幅是极地气侯的,老师让我们从气温等方面入手,让我们轻松地了解到低纬地区高温多雨,高纬度地区低温少雨。老师领导着我们归纳了影响气侯原因之一——纬度对气侯的影响。为了探讨影响气侯的原因之二,庞老师又放了三幅同纬度地区的气侯特点,让我们进行讨论,气氛顿时间活跃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分别对三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加以分析。然后老师点名叫人分析,我们的胳膊如雨后春笋哗地举了起来,同学回答时,如有说不出来的老师都加以指点,如果说得好时,整个厅刹那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快就探讨出海陆分布是对气侯影响的第二因素。我们满怀信心地看着第三幅图,这是我国的宝岛台湾,看了看我国降雨最多的火烧燎,与其它相反在阿里山脉的“晒盐场”,图中还有太平洋海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阿里山的植被,发现海拔每上升几千米,植被有什么变化。庞老师又与我们探讨出地形对气侯的影响。庞老师又带我们看了热带、温带、寒带人们的衣食往行,让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又查看了19世纪到21世纪温度的变暖势,与我们共同讨论了气侯的原因,以及如何制止气侯的变暖变热。最后,我们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这一堂课,真是一节让人难忘的地理课啊!真希望以后庞老师的课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欢乐!600字 初二 叙事
-
地理老师的课从小学到中学,我曾经遇到过很多老师,自然有喜欢和不喜欢。小学时候我,最喜欢两个老师都是很和蔼很亲切老师。而现在最喜欢地理老师,他是我心目中的地理老师。印象很深刻第一节地理课地理老师一走进来就开始讲课条件反射性我立刻判断这个老师一定是做事保证速度人果然不出五分钟班兴趣就被调动起来所有人都很兴奋突然很佩服这新老师可以在如此迅速地将一群学生兴趣调动起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就好像舞台如果主持人煽动哪来全场热烈气氛?我相信地理课一定是很有趣我想: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老师那么她就成功了一半当然最令我佩服便是地理老师知识当一堆复杂名词从她嘴里吐出来时我甚至怀疑当初要多辛苦才能有今天滔滔不绝从国家讲到大洲讲到大洋讲到世界每一步都极为流畅不仅如此而且她方法从来都不会是死记硬背“学会学习快乐一生”便是曾老师航标“地理地和理重在这个‘理’字每现象都是有道理是要死记硬背”确实学习要懂得利用而死记硬背根本任何意义我想:懂得教学生记住知识老师也成功了另一半曾老师还让同学们上台讲课从备案上台中间需要是勇气是信心是智慧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上台一定很紧张但是相信这一定是有趣有意义它训练了同学勇气更有了更深一步提高“小老师上台”活动带着同学们学会第一次讲课磨砺着你就像是沙子总有一天会磨成珍珠一样只是需要过程机会既会营造气氛老师又懂得方法老师必定是成功好老师而曾老师追求速度追求方法追求质量成功好老师她热爱不断地学习新东西;她深信能教好学生也深信学生有能力学好知识;她有责任感;她不但是权威同时也愿意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她是学生既可敬也可近乐于倾心交往好朋友她有爱心会爱学生会制造温暖、亲密学习环境;她尝试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花样、多彩多姿学习经验;她是爱生活、有激情、幽默感充足、幸福感满满人;而且她还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引路人更是学生精神境界开拓者与提升者老师——我心目中好老师七年级十班:周盛涛指导老师:侯颖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舌尖上的爱七月,偶尔几许的微风里也是热浪滚滚,聒噪的蝉鸣中也透露着不耐烦,太阳在天空中耀武扬威,我也只能困在房间里做题。突然,鼻尖传来阵阵清香与微辣碰撞的味道。于是我循着香味走到了厨房门口,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汗水已经将妈妈的后背打湿。我看妈妈小心翼翼的用筷子在锅中搅拌着,生怕一不小心把什么东西戳烂了。我上前问道,“您这是在做什么菜啊?这么香!”“这是茄子煲啊,你不是前几天和我说你想吃这个吗?”妈妈随口答道。我这才想起前几天好像是提起过这件事,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妈妈却记在了心里。不久,开饭了。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那个还盖着锅盖的锅,这就是妈妈刚才说的茄子煲吧。一揭开锅盖,就能感受到茄子独特的香味,把空气中所有的憋闷与燥热全都替换了。再仔细一看,我不禁感慨万分,原来茄子煲材料这么丰富啊,先是茄子肉沫,还有一些葱和大蒜混合在一起,最上面一层就是辣椒和佐料了。我赶紧夹了一块丢进嘴里,口齿不清地问妈妈,“您什么时候买的菜啊?我都不知道。”“你当然不知道啊,我出去的时候你还在睡觉呢!”又是那种轻描淡写的口吻,一切好像都是很轻松、很简单的。蝉,又在不知疲惫地叫,痛诉天气的炎热。一扭头,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刺得我眼睛发酸。这么早就出去买菜,不外乎是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我呆在空调里房里都觉得憋闷,妈妈却来不及休息就一头钻进闷热的厨房为我烹饪美食。要是换成我,连一秒都不想呆在厨房里……窗外的蝉,又整齐响起,想赢得所有人的注意。我突然想起《昆虫记》里的蝉,在土里酝酿十几年,只为来到地面上吟唱一个夏天——就像我的妈妈,所有的付出,只为我的康健我的爱。为此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留守家庭,让自己成为一个全年无休的家庭主妇,而我却常常连一句感激的话都吝于给她。这个夏天,热浪依旧,蝉鸣依旧,可舌尖上的爱,心灵上的爱,却越来越深刻。不要以为西装革履就是战袍,不要以为浴帽围裙就是渺小。这是这个夏天,我深刻的感悟。750字 初二 记叙文
-
舌尖上的记忆腊月月末,爷爷便开始忙活起来,清早驱车去城里,从亲戚到家的杂货店,拿几个新制的钵子,便又匆匆的回乡下。去自家园子里摘上一些新鲜的蔬菜,洗净,存入冰箱,成为下一餐的食材。而这些,都乡里人一贯的做法。钵子菜,也是常德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来都是饭桌上永恒的主角。而钵子,就是展示主角风采的最佳舞台,家家户户的钵子菜,把香味融于一体,年便随之到来了。除夕的夜晚,钵子菜内容丰富,我最爱的是甲鱼钵子,一直都团圆饭的常客。甲鱼肉的爽滑鲜嫩,浓汤的美味,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相遇。甲鱼钵子的甲鱼要选个大,壳黑,力气大的。爷爷总是把这个重担交给我,拿几根长筷子,放在甲鱼旁,它便上前抓,逗它急了,它的倔性便来了,缩在壳里,怎么逗它,它都不出来,在这时,爷爷就抓住这只甲鱼到后厨房去了,再待爷爷喊我之时,我便知趣的跑进后厨房看他做甲鱼钵子。先把切好的甲鱼肉洗净放在一边,往煮好的水里放入佐料,汤渐渐呈现浓白色时倒入甲鱼肉,放入干辣椒等提味,我是一个不吃辣的常德人,故传统吃法的甲鱼钵子我不爱吃,可爷爷的甲鱼钵子却合我味。还要放些胡椒、花椒、八角等,不仅为了提鲜,为了养胃、健康。撒些盐,盖上钵盖,大火焖煮,甲鱼钵子便初步完成,只需要端上饭桌,就可食用了。甲鱼钵子上桌了,新年便来临了。甲鱼钵子便是对去年自己成就的褒奖,甲鱼壳旁的肉,便是最爽滑的地方,晶莹剔透,很嫩,因为与浓汤混合,变成了一种超级味觉享受,一吸,浓汤下肚,暖胃,暖心扉,吃完甲鱼,蔬菜也上桌了,就着浓汤,很快就烫熟了,菜的清香撞上甲鱼汤的浓郁,别有风味,最后饮汤。浓汤,驱走冬日的寒冷,像冬日的阳光,并不是炎热的,是心头的暖,温暖整个严冬。思念融入浓汤,融入那冬天的记忆,永存不忘,愿时光不老,岁月多情,愿爷爷一直是记忆中的模样。7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上地理课今天,我上三年级了,我又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地理课。课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有多少个省份,还告诉了我们合肥就是安徽省的。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地理课上的欢乐是什么,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的不留痕迹,来的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香的金黄?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我说:“是欢乐。”这周迎来了我们的地理课,由于本学期换了地理老师,于是对他的到来倍感兴奋。早就听说康秀老师的课充满欢乐,在他的带领下地理对于理科生则是不在话下,这般神奇的老师,上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上课铃响了,走上讲台的是一位中低个头,微胖,挺个啤酒肚,鼻梁上驾着一副眼镜的中年男子。“他长得真具有喜感。”同桌小声对我说。“好,今天我们先讲一下地理的重要性。我们的口号是“学地理,提素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你们理班来说,地理书就相当于是课外书如果理科学呆了,看一下地理书,那么年级主任班主任不能说没收你的书吧。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还积累了作文素材。风趣又不失真理。这即让我们在课下学了地理还放松心情,积累了作文素材。一举多得。当然,在这接下来的内容中我被惊呆了。“ 请大家打开书第二页,第一个大标题《区域额的主要特征》下的第一行,给出了区域的定义,请大家读一下。“啊,什么情况,这老头儿连书都不看,他却准确无误地记着书上定义的位置,这太神奇了吧!看着同桌目瞪口呆的样子,我也产生了一丝佩服。这样的老师带领我们学地理再学不好就真说不过去了。地理课,欢乐多,同学们笑声不断,点赞声不断。在枯燥的文科学习中也能有如此多得欢乐。除了我们可亲可敬的“祁大爷”,也就是康老师可以带给我们了!600字 高二 记叙文
-
地理课都说地理是出了名的“无语”,心想上无语课的老师肯定是“无语的父母”。这不,第二遍上课铃响了半分钟了,仍不见老师的踪影,教室里乱哄哄的,连黑板也没人擦。半响,走进来一个美丽的小姐,眉浓、眼大、鼻挺、唇薄,莫约三十多岁。她默默地拿起黑板擦从上到下,耕田般缓缓地把黑板抹得一尘不染,她一丝不苟的精神把我们也抹得心慌意乱,“我姓袁”她介绍道,每堂新课,老师都要下这样的棋,不满之色凝成我脸上的风景,“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在一起学地理吧。”袁老师用余光扫视一下全班,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对我,不要寄太大的希望,当然,我也不会让你们失望。”我的心一阵震颤,突然觉得袁老师有点实在。“两个月前,我是教历史的,那就让我们借助历史这座桥梁学好地理吧。”袁老师的介绍别开生面,同学们都瞪着大眼,宛如看戏。“元谋人,是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附近,距今有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我愁着脸听着枯燥无味的介绍,刚有的一点好感顿时消失,忽然发现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具有云南风味的披肩,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过去,真美!“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条丝巾漂亮吗?它来自美丽的云南。云南,意即“彩云之南”,一年四季如春,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2个民族,云南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多彩的民族风俗和宜人的气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去旅游,你们知道西双版纳的吊脚楼吗?第一楼是动物们的家,第二楼是人居住的正间,待客、吃住都在这里……。”“叮咚,叮咚”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无语的父母”其实并不无语,反而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爱上了地理课。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一堂地理课地理课上,老师在讲到城市的地域形态时,以吉安为例,说吉安是沿赣江呈条带状发展的,还举了城南的好几个地名,如大巷口、水沟前、半苏巷之类的。班里一片陌生的寂静,而我却对这些地方地名充满了亲切的感觉,毕竟它们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生命当中。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说自己也是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下长大的,可想想“依”的是真君山,“傍”的是后河,这多少有些煞风景。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每天都要从处在城区北端的家里奔波到处在南端的外婆家吃饭。外婆家就在后河旁,是栋有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以及木阁楼的红砖房。房前是条小巷,房后便是后河了。后河在我的记忆中是幽绿而又沉静的。撇开河中常浮现的死鱼以及发出的恶臭不谈,凭河心那个小岛的点缀,我们还是可以依稀地看出它昔日的美丽的。从前每到冬天的时候,后河就会干涸出一条通往小岛的小径。我有好几次过年的时候就和哥哥们到岛上去野炊过。后河的水固然脏,可河边的蔬菜在它“毒汁”的哺育下依然生长茂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提到在外婆家的日子,就免不了提到我的三个表哥。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们,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有如亲兄妹一般。其中四哥,他和我关系最铁。我喜欢整日屁颠屁颠地跟在他身后,对他言听计从。我记得有一次,他指着地上用来建什么的一大堆黄石头,说这些都是有魔力的石头,把它们扔到河里去可以把河水变干净。于是我就怀着这样崇高的理想,费了好大劲,与他合力把好多块大石头都丢进了后河。看着溅起的水花,心里十分有成就感,两天之后,哥指着后河对我说:“你看,这些垃圾都漂到河边去了吧!这是那些石头的作用!”当时我心里还佩服得不得了!我和哥还做过许多傻得冒泡的事情,比如说用泥巴砸人家房子的外墙,去挖宝藏之类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好笑。记得在那些轻松愉快的时间里,我和伙伴们还做了许多老掉牙的游戏,还玩过60年代的推铁环。铁环铁钩都是舅舅特地为我做的,在地上滚动时发出很清脆的声音。我们还会去采花来作耳环。偷偷跑进别家的院子摘柚子,还会去用鞭炮炸地里的菜(当然是别家的),买雷鸣炮炸烂人家放在家门口的水缸……外婆家总是充满着温暖和温馨的味道,外婆是一个慈祥的老人,脸上常带着亲近的笑容。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外婆教我识字,教我背唐诗,带我去买毛绒绒的可爱小鸡的情景,还有她用她操劳了一辈子的粗糙的双手为我做的精巧的小橘篮。有外婆在身边,即使是无聊趴在地板上看日历上的周公解梦的时候,都觉得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我最喜欢外婆家的夏夜,一个人坐在木阁楼上,巷里一盏路灯发着橘黄色昏暗的光,对面人家的窗户透出详和的色彩。对面屋顶上露出的几颗星星对我眨眼睛。偶尔看到有流星划过,便匆忙合起双手许愿。蟋蟀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叫着,还有蛙声,把夜衬托得更加静谧。心里慢慢想着外婆讲的童话。安宁萦绕在我的周围,萦绕着我的整个童年。时间就像后河里的水那样,缓缓潺潺地流去。在五年级的那个夏天到来的时候,外婆家却要搬到别处去了。上了初中的我,只有周末才去外婆家了。外婆的身体也渐渐不如从前,哥哥们要么进了大学,要么进了寄宿式学校。昔日的伙伴更是断绝了联系。前不久正好路过后河发现后河已经大变样,虽然变漂亮了许多,却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味道了。那河中心的小岛上的桥,竟都被刷成了突兀又可笑的惨白色。而先前外婆的住址上,又被一些勤快的居民改造成为了一片菜地。曾经的那些欢笑,那些童年的梦,那红砖房,那木阁楼,如今却幻化为了心中的伤感,以及嘴上的一声轻叹。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
舌尖上的爱一头胡乱的灰白头发,一身洗过无数遍的朴素衬衣,一双穿掉了色的深蓝拖鞋,微驼的背,勾勒出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他,就是我老家的爷爷。周末,老家,细雨。我站在河边出神地凝望远方,小路的尽头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渐渐地,越来越清晰,爷爷穿着一身防水衣,蹬着一双黑色雨鞋,细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走到我身边,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摸了摸我,沧桑的脸上嘴角上扬,喃喃地问道:“中午喝鱼汤?”未等我回答,便乘上小船,划向河中央,双手使劲地向一张大网伸去,卖力地拉起来,那瘦小的身影在风中摇摆,颤颤巍巍,让我看着不禁有些担心。爷爷拎起大网,几条肥美的鱼儿在网中挣扎。回到家,爷爷挑选了一条最肥的鲫鱼,如珍宝般握在手中,我紧随其后,跟进厨房,只见他将鱼摁在切板上。首先,娴熟地用剪刀剪去鱼鳍,再拿起菜刀,顺着方向将鱼鳞一点一点,认真地刮掉。杀完鱼,他将葱和生姜切好,打开了一瓶牛奶,放了大半锅的水,倒入一些牛奶开始煮起来。爷爷将煤气灶调成大火,鱼汤在锅里沸腾着,“咕噜咕噜”冒着泡儿,诱人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厨房,紧紧包裹着幸福快乐的爷俩,爷爷脸上又浮现出了熟悉的笑容,待鱼汤变热后,他又将大火调成小火,并用汤勺轻轻搅动鱼汤,随后盖上锅盖,慢炖。半个小时后,关火,洒葱。在灯光的照射下,鱼汤更加显出一丝乳白色和浓黄色,刚洒上的葱末飘在汤面上,似碧绿的装饰品一般精致,热气早已模糊了爷爷的脸,他拿起碗,为我盛了一碗鱼汤。“喝吧!”我端起汤碗,轻抿一口,味道不淡不咸,鲜得让人口舌生津,我一口气喝下去,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唇。抬眸间,爷爷那慈祥的目光和期待的笑容恰巧闯入了我的眼帘,刹那间,心头所有的烦恼统统烟消云散,心里顿时温暖起来、明媚起来,浓浓的爱感动着我内心深处最柔软湿润的地方,眼睛模糊了……一碗鱼汤,一份亲情,一种感动……爷爷的爱,融入在舌尖的美味上,细细品味,回忆无穷……750字 初中 记叙文
-
舌尖上的味道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而在我的记忆里,就数外婆用那双巧手制作的米浆糕最为美味。在去年回老家过暑假时,我十分幸运,能够再一次吃上外婆做的米浆糕。清晨,天还未亮透,我便被妈妈叫起来,一同观看外婆的制作过程。只见外婆先是将头天夜里泡好的米再次过了遍水,然后捞起,抓一把米便放到旁边的米磨上,开始磨米浆。磨米浆是个漫长、枯燥且辛苦的过程,但外婆却仍然是那样游刃有余,当她的右手将磨盘推得“咕噜”转的同时,左手还可以随意地抓起一把把的大米喂进磨心里,迅速而又准确;还不时就加一勺清水……右手推累了就换左手,动作仍然是那么自如优美,尽管我已经多次看外婆做这些相同的步骤,可依然十分感叹,感叹外婆动作娴熟自如,也感叹外婆虽是“鬓已星星也”,却仍然是精神矍铄;固然是“老矣”,但仍然十分强健。约摸着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外婆的磨米工作终于是接近了尾声。我走到那石磨前看了看,只见原本那白花花的大米已然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那顺着边沿,“滴答滴答”滴落至凹槽中的白而透亮的米浆。至此,我不禁开始期待这好久未吃的米浆糕的滋味。外婆将米浆导入一口大瓷缸,又将缸里的米浆分出了些倒入一口大碗中。我十分疑惑,这是为什么要将米浆分成两个部分呢?我将疑惑问出了口,外婆却是一脸高兴的模样,笑得眉眼弯弯,道:“这次要做的,是你最喜欢吃的红糖夹心的米浆糕,瓷缸里的用来做上下两层的白米浆糕,大碗里的待会就放上红糖……”很快,所有材料准备好了。外婆先在蒸笼里倒上了一层白米浆,便放入大锅中开始蒸,待到已半熟时,浇上一层红糖米浆,在将要出锅时最后再浇上一层白米浆……整间厨房都被雾气缭绕着,可外婆那辛劳忙碌的身影,在我的眼中、心中却并没有因雾气的笼罩变得模糊,反而愈发清晰……时至中午,一蒸笼米浆糕总算是“新鲜出炉”了。外婆将米浆糕放到通风处自然凉透,而后倒出,切成一块块规整的长方体,放进一个个盘子里,又在盘中浇上蜂蜜水。这时的米浆糕,卖相甚佳,在两层如同雪一般白的白米浆糕中,夹杂着一层鲜艳的红,而淋在这块米浆糕上面的蜂蜜,正闪烁着光芒……也当真是使人食指大动。我笑嘻嘻地对外婆说了声:“外婆,我开始吃啦!”就随手拿起其中一盘,舀上一勺放进嘴里。这味道,冰冰的,凉凉的,柔柔的,软软的,米香四溢,甜而不腻。而这跳跃于舌尖上的味道,是美味,更是一份柔软的思乡之情,一份甜而不腻的亲情。100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潮剧“夫妻好比同林鸟,当至诚相待,沥胆披肝……”这婉转衷肠之声从何而来?当然是那让人如痴如醉的潮剧了。她的真善美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流泪,而心却跳到了嗓子眼上。潮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很真实,这都体现在潮剧对人物细致的雕琢之中。它永远具有对人物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细腻又真实地演绎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如《井边会》中悲苦凄凉的李三娘、《金花牧羊》中矢志坚贞的金花、《芦林会》中受尽委屈的庞三娘,等等,都催人泪下,活灵活现。如《告亲夫》中的文淑贞,明知嫁错了人,却还是丝毫不放松对付托终身的丈夫的劝说。她大义凛然地苦劝在悬崖上快掉下的丈夫,可有谁知道,她苦劝不成反被残暴的丈夫推下吴江。剧中的文淑贞贤慧真诚、善良纯洁、至情至性、真实感人。这真,便是在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真。善,一个多美的字。潮剧中表现了大量惩恶扬善、好人终有好报、忠孝仁义这些做人的道理,在潮剧中“善”用数最频繁,许多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通过听潮剧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以此教育子孙后代。如《赵少卿》中的安邦王赵少卿,因政事繁忙,与夫人无法长期在家,他的儿子赵俊强,作恶多端、欺负百姓,连亲胞妹的苦劝都听不下,甚至还将她推下江。安邦王因他儿子杀了为国为民的七省巡按郭佳,这个他曾经最得意的学生,他最后强忍悲痛,大义灭亲,为民除害。这种天地无私的善让人感动。再如《春草闯堂》中的春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婢女,竟为了救一个萍水相逢的侠士,闯入公堂,阻止执法。她机智勇敢,为了正义,她不畏舍弃自己的安危,最终挽救了一条无辜的生命。这种正义之善,便是在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潮剧的唱腔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时高时低,时重时轻,时沉时浮,时悲时欢,让人回味无穷,乐此不疲。就象《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再配上琵琶、古筝、二胡等变化飞快的弦乐,真是仙间之音,凡间之无所有。它的唱腔清丽细腻,“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潮剧的水袖美若天仙、如梦如幻。似空又不空,时而消失时而出现,还不断变换新奇的动作,如仙间之女子,“可爱者甚蕃”,引人注目。这美,便是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美。真善美,仅仅是潮剧中的一小部分。她的味道、她的魅力,还需要我们舌尖上慢慢地品尝和咀嚼。点评: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
舌尖上的潮剧“夫妻好比同林鸟,当至诚相待,沥胆披肝……”这婉转衷肠之声从何而来?当然是那让人如痴如醉的潮剧了。她的真善美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流泪,而心却跳到了嗓子眼上。 潮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很真实,这都体现在潮剧对人物细致的雕琢之中。它永远具有对人物深刻的理解,特别是细腻又真实地演绎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如《井边会》中悲苦凄凉的李三娘、《金花牧羊》中矢志坚贞的金花、《芦林会》中受尽委屈的庞三娘,等等,都催人泪下,活灵活现。如《告亲夫》中的文淑贞,明知嫁错了人,却还是丝毫不放松对付托终身的丈夫的劝说。她大义凛然地苦劝在悬崖上快掉下的丈夫,可有谁知道,她苦劝不成反被残暴的丈夫推下吴江。剧中的文淑贞贤慧真诚、善良纯洁、至情至性、真实感人。这真,便是在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真。 善,一个多美的字。潮剧中表现了大量惩恶扬善、好人终有好报、忠孝仁义这些做人的道理,在潮剧中“善”用数最频繁,许多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通过听潮剧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以此教育子孙后代。如《赵少卿》中的安邦王赵少卿,因政事繁忙,与夫人无法长期在家,他的儿子赵俊强,作恶多端、欺负百姓,连亲胞妹的苦劝都听不下,甚至还将她推下江。安邦王因他儿子杀了为国为民的七省巡按郭佳,这个他曾经最得意的学生,他最后强忍悲痛,大义灭亲,为民除害。这种天地无私的善让人感动。再如《春草闯堂》中的春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婢女,竟为了救一个萍水相逢的侠士,闯入公堂,阻止执法。她机智勇敢,为了正义,她不畏舍弃自己的安危,最终挽救了一条无辜的生命。这种正义之善,便是在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善。 潮剧的唱腔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时高时低,时重时轻,时沉时浮,时悲时欢,让人回味无穷,乐此不疲。就象《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再配上琵琶、古筝、二胡等变化飞快的弦乐,真是仙间之音,凡间之无所有。它的唱腔清丽细腻,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潮剧的水袖美若天仙、如梦如幻。似空又不空,时而消失时而出现,还不断变换新奇的动作,如仙间之女子,“可爱者甚蕃”,引人注目。这美,便是潮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美。 真善美,仅仅是潮剧中的一小部分。她的味道、她的魅力,还需要我们舌尖上慢慢地品尝和咀嚼。点评: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1000字 初一 叙事
-
舌尖上的家味觉,是骗不过记忆的,可记忆中,舌尖上的家不只是熟悉的味道,更是无法效仿的亲情的温暖。我吃过许许多多精美的蛋糕,可妈妈做的,是最美味的。刚从同学的生日会上回来,我向妈妈描述着气球、饮料和念念不忘各类美食。“她妈妈做的蛋糕可好吃啦!奶油特别甜!上面还有……”“这我也会,等你生日我给你做。”妈妈打断了我的话。我兴奋的点点头,心里却没当真,随即忘掉了。一天又一天,我的生日终于来了。刚睡醒,我就闻到了烤蛋糕的味道。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一咕噜翻下床,跑到烤箱旁边。妈妈笑着把我推出厨房,顺势把我按在餐桌旁的椅子上“马上就好了!”妈妈宠溺的摸摸我的头,“生日快乐!”随着不远处“叮”的一声响,妈妈从厨房端出了蛋糕。“怎么样,快尝尝?”我的目光移动到蛋糕上,没有看到金黄色的蛋糕胚,更别说雪白的奶油了,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像竹炭一样的颜色,夹缝中生存着面粉的白色。我眉头紧皱,一脸嫌弃的看向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妈妈本来明亮的眼光闪过几分慌忙和无措,“给你的蛋糕啊。”“我才不要吃这种东西!”我坚定的说道。妈妈端起蛋糕,神情黯然的转过身,低着头,“那……妈妈再去给你做一个。”正在打算抱怨的时候,抬头望向悬挂着的钟表,现在才是早上七点,我突然觉得理亏,“那妈妈几点就起来做蛋糕了……”这个问题划过脑海,都说“儿的生日,娘的难日。”今天付诸感恩行动的,本应是我啊……我急忙跑到厨房,“妈妈,我们一起做蛋糕吧!”妈妈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我赶忙挽起袖子,和妈妈一起和面。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我转头看向妈妈。微弱的阳光勾勒出妈妈好看的侧脸,仿佛与儿时的记忆重叠,儿时的场景一点点重现,模糊,清晰,再模糊。妈妈也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的不服输,还是一样的……爱我。只是眼边和手上,多了细碎的皱纹。妈妈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妈妈,今天的她,更像是一个委屈的小孩子。第二个蛋糕端上桌,边缘还是糊的,也依旧没有雪白的奶油。妈妈皱了皱眉,“不然……我再去做一个吧。”“不用了妈妈!我们一起吃吧!”妈妈如释重负般的点了点头,坐在了我的边上。没有金黄的蛋糕,也没有雪白的奶油,没有红红的樱桃,也没有甜甜的巧克力酱。可我却吃到了世间最美味的蛋糕,一份饱含十四年含辛茹苦,却初心未改的蛋糕。这个蛋糕胜过所有我见过的蛋糕,也胜过所有我听到过的关心。我塞进嘴里满满一大口,终于品尝出了其中的味道。虽然妈妈未曾开口,可蛋糕却毫无保留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我。10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西安说起西安的特色小吃,可真是数不胜数:锅盔、饸饹、柿子饼、饺子宴、金线油塔、葫芦头……但要说最有名的,非肉夹馍莫属。肉夹馍,顾名思义,就是肉夹在馍里。它各式各样,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有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还有潼关的潼关肉夹馍。肉夹馍的做法还算简单:把猪肉切成大块放进特制的卤汁里,煮熟后捞出来放在砧石上剁碎,然后把饼切个小口,把肉塞进去就可以了。在我认为,潼关肉夹馍算是其中最美味的了: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而内部则呈层状,皮酥里嫩,咬一口,味道杠杠的。而且它是热馍夹凉肉,因此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香美。在众多西安小吃中,凉皮算是我的最爱。西安凉皮种类繁多,做法各异:麻酱凉皮、秦镇米皮、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等等不同的制作方法。我曾经看到过师傅做麻酱时的情景:先把面粉调成糊状,然后盛入特制的金属凉皮锣里,用手摇晃至铺平。最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一份麻酱凉皮就做好了。接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黄瓜丝、葱花、尖椒、蒜泥、面筋,或是调入盐、醋、芝麻酱、辣椒油。西安的芝麻酱与武汉的芝麻酱一样,都特别的香。因此,当外地人回去时总要带上一两瓶香气浓郁的芝麻酱。吃凉皮的时候,一定要先把凉皮切成条状。我接过了新鲜出炉的凉皮,“呼啦呼啦”地吃起来。顿时,酸、辣、鲜、凉,各种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凉爽而可口。除此之外,羊肉泡馍的味道也非常好。羊肉泡馍古称“羊羹”,西北美馔,尤以陕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它烹制精细,主要原料有羊肉、葱末、粉丝、糖蒜等,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食后便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羊肉泡馍已成为西安美食的总代表。西安小吃除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外,还有臊子面、肉丸胡椒汤和粉汤羊血。对西安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金黄的鸡蛋皮、漆黑的木耳、橙红的胡萝卜、绿油油的蒜苗、白花花的嫩豆腐等等,既好看又好吃。不过在吃臊子面时,有个特别的规矩:那就是只能吃面,不能喝汤。肉丸胡椒汤也是西安人民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汤里的食材丰富多样:浑圆的牛肉丸子,切成块的土豆、菜花、白菜、芹菜、胡萝卜等。吃的时候要是淋上油泼辣子及手掰的坨坨馍,绝对是香气诱人!粉汤羊血在西安当地,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吃粉汤羊血,既可以要了汤自己泡着吃,也可以用手掰成铜钱大小,交给师傅来泡。羊血鲜嫩滑爽,没有丝毫腥味。每次我吃粉丝羊血时,总会吃得嘴角发麻,满头大汗。怎么样?西安的美食让你大开眼界了吧!还不赶快和我一起,去西安走走,去西安尝尝吧!1000字 六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