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流星还是做树根
在人生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追求,有人愿做闪亮夜空的“流星”--瞬间的壮观辉煌,有人愿做扎进地层的“树根”--平凡自在的生活,也有人愿做?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的追求,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体现了不同的追求。乔布斯为苹果公司而奋斗,可以说他的追求都体现在“苹果”上。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苹果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他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很明显,乔布斯和他的伙伴的追求并不相同:乔布斯得到了辉煌的成就。我们不能评判他们哪个更好,但他们得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显生命的意义,都值得称道。
沈浩,小岗村的书记。他不辞劳苦,始终站在人民的前列,带领他们摸索前行,最终心力交瘁,倒在了时时刻刻工作的岗位上。李灵,河南师范的一名毕业生。她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钱办起希望小学。她顶烈日、冒酷暑当街收废报旧书,二十七岁的容颜因为过度操劳而不再靓丽。他们不同的追求,却同样彰显出生命的意义:沈浩的生命虽然短暂如一颗“流星”,却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全国人民的心里;李灵虽平凡如扎根地层的“树根”,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校长。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称道吗? 追求虽不同,但心无旁骛、奋斗不止却相同。再美丽的蓝图,在懒汉的手里,也是一张废纸。而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电影大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的喜爱,正是由于他惊人的毅力。他为了得到投资,将小说原稿整整修改了四百多稿,为了让投资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多钟的动漫帮助理解。这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后来为了将3D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将电影效果精确到每个水分之的质感,李安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地奋斗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吗? 司马迁何以能为《史记》倾尽了13年的光阴?李时珍哪能为《本草纲目》研究27年?马克思又怎能耗费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心无旁骛,为了奋斗。
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关键在于你能否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不息并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有位名人说过:“一个民族总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仰望星空,那真理让我苦苦追寻,仰望星空,那博大的胸怀拥抱着我。
仰望星空,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回忆着过去,憧憬着未来,而脚踏实地便是与仰望星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是一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彩虹桥。
我们都很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工人同时在砌墙,有一位智者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其一说,他在砌墙;其一说,他在修一座高楼;其三说,他在建设一座城市。
智者听后断言,第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够做一个会砌墙的工人,因为它的心中只有砖头;第二个人有可能只成为一名小有成就的工程师,因为他看到了砌墙的作用;而第三位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不错的建筑师,因为他能将一块砖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中,第一个人只懂得埋头做事,不懂得抬头仰望星空;而后面两个人却不一样,在他们的心中,装有比“墙”更为宏大的事业,只是,最后一个比第二个的心志更为高远而已。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差距似乎很巨大,但理想往往也就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表现出来。
思迥异,做不同。这话在这三个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哈佛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统计:在对当时一群学识水平、家庭背景等都不相上下的年轻人的采访中,只有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具有长远的清晰的目标,而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无明?的规划。
许多年后,这些接受调查的年轻人都白发苍苍了,再对当时接受调查的年轻人进行回访时发现,当时那些漫无目的的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那10%的人成为了社会的中上阶层,逐渐升职,家庭、事业都令人满意,只有那3%的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和他所在领域的领袖人物。
毫无疑问,第一类人是从不仰望星空,也不懂脚踏实地的人;第二类人则生活得踏实、充实,那3%的人便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
在每个人的童年里,仰望星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趣事,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幻想,有不少人的梦想,就是从小时仰望星空开始的。可又有多少人坚守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呢?这又让我想起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渴望成才的年轻人说的话:“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
是啊!仰望星空可以给自己确定人生的目标,但如果沉不住气,这个目标就会飘然消逝。虽然每一个人的梦想各不相同,但是,希望我们都能怀揣梦想,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梦想成真的地方。
相关推荐
-
树根我们是桃花李花,这是多么美的比喻;我们会成为丰硕的果实,多么好的未来.当繁花满枝,当硕果累累,我们谁也不会忘记哺育我们的树根,是它默默地汲取大地的营养传递给我们.啊!老师,您多门像树根.当我们用根来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成大地的营养,果核也会变成大树的根!"啊!让我们去做根的事业,长出亭亭华盖的大树.150字 四年级 状物
-
动手做做看有一次,老师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会怎么样呢?”我回答:“漫出来。”老师说:“对了!可是,放进一条金鱼去而不是如此,这是为什么?”我的同桌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片,吸走了。”我的好朋友说:“肯定是鱼会喝水。”我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也说不出什么道理。我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你动手做做看啊,看看是不是对的。”我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结果,水漫出来了。第二天,我问老师:“老师,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骗我们呢?”老师听了后,哈哈大笑,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老师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呀!”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误会老师了。从那以后,我遇到什么事都会动手做做看。福建南平浦城县浦城和平小学四年级:王紫君动手做做看300字 四年级
-
做小制做今天是星期日,我在家里做完了作业,想下楼去玩,走近窗口朝外一看,树叶纹丝不动,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院子里一个小朋友也没有。真没劲!有了,我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做小制做。于是我拿出了折纸书,一页一页地翻着看,忽然看见了一个熊宝宝闹钟。书上说要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还有大头针。我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第一步,先在彩纸上画出一个小熊的样子。我照着书上小熊一点一点地画两个椭圆形的小耳朵,再画一个圆圆的小脑袋,最后画出身体和四肢。好了,一个熊宝宝画成了。然后该做重要的闹钟部份了,先画出一个圆形的外框,可是我画了好几个都画不圆。我开始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眼前的杯子,有了,我伸手但拿起杯子,把杯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比着杯底画了一个圆,该写数字了,我从1写到12,下一步是做时针和分针,我先剪了一个短一点的当时针,又剪了一个长一点的当分针,又把大头针钉在了小熊的闹钟之间又把时针和分针按在了大头针上。好了,一个漂亮的熊宝宝闹钟在我手里诞生了。看着它,我心里美滋滋的。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动手做做看今天,妈妈干了一天的活,十分疲惫。我想帮妈妈分担,对妈妈说:“我来炒菜吧。”妈妈说不行,我现在还太小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妈妈终于同意让我在她的监督下动手试试。我要炒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我先从袋子里拿出两个新鲜的鸡蛋,我轻轻一敲,鸡蛋完好无损,好像在说:“哈哈,这么小的你,怎么可能打破我呢?”我想:我怎么可以被一个弱小的鸡蛋嘲笑呢?我用力一敲,蛋液都流到我的手上来了,弄得我满手都是黏黏的。我拿了一双筷子,开始打蛋液,没过一会儿,蛋液就打好了。我开起火,把蛋液倒入锅里,鸡蛋发出了“咝”的响声,有几滴油狠狠地“亲”了我的手,我感觉有点疼,我用铲子翻炒了几下,用盘子把它装起来备用。我把切好的西红柿倒入锅里炒了几下,再把刚刚炒好的鸡蛋倒在西红柿一起炒,然后在放点调料,一盘美味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好了。我尝了尝,真好吃。通过这次自己动手试试,我发现炒菜也不难,下次我还要学炒菜。350字 四年级
-
挖树根星期六的早晨,天气晴朗,空气格外的新鲜,我在院子里忙个不停,因为今天我和老爸要干一件大事——挖树根。我拿着铁锹,左手叉着腰,右脚踩在铁锹上,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哈哈,璐璐,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早啊,难道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还带着浓浓睡意的老爸从楼上走了下来,我一听急了:“干什么,挖树根啊,不是你交代的嘛!是不是昨天喝多又忘记了?”一听我说,爸爸才恍然大悟,赶紧换衣服去了。我弯着腰,先用铁锹把树周围的砖给挖了起来,整齐的摆放好,看到下面竟然是一条条交错纵横的小根,像一个个白嫩顽皮的孩子,一个趴在一个上面,互相吐着舌头。再往下面挖,就挖到他们的“妈妈”了——主根。“妈妈”的大手粗状有力,当然比那些虚根烂叶难挖的多了,爸爸拿来一把很锋利的刀,向主根砍去。咦,咋没有砍断哩?再砍,再砍,再砍,啊,终于砍断了!我正准备把树跟向外面扔出去时,一条虫子神不知鬼不觉的爬上了我的手,我不由大惊失色的叫了一声,赶紧将虫子拨拉掉。我又开始往外拔树根,可拔到一半时,一个问题跳入了我的脑子里“爸爸,咱们把树根拔了,它会死吗?”“会吧。”“那它的根有毒吗?”“没有,所有的树根都没有毒。”听了爸爸的话我放下心来。干了一上午活,虽然我感觉很累,但是我也领略劳动的喜悦,这一上午我可真没白忙活!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做还是不做空气中弥漫着寒意,我正躲在被窝里,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温情。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碎了这份惬意。我爬起床,着上外衣,前去开门。原来是一件包裹,我未详细看,便把它置于屋中一隅。到了中午,母亲进门时,附带了一句:“这是谁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应道:“可能是你的或爸爸的。”母亲又说:“这上面收件人是王若兰,送错了吧。”我听后,脑神经像是触了电,迫使我一下子跳了起来。我奔了出去,如同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从母亲手中夺过我所寻求的“食物”。我看了看收件人,的确是王若兰——住在我家楼上,母亲长期因工作在外,与我同龄的一位女生。这时,母亲发话,让我把它还给她。我口是心非地应好。因为上个月,借给她的电风吹,讨了几次,至今未还。于是,待母亲走后,好奇心迫使我拆开包裹,一个做工精巧的书包,呈现在我的视线。当我将它提起,一封信掉落,拾起一看,上面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本想将此包裹据为己有,以报不还电风吹之怨,可是信的出现,我犹豫了……第二天,我出小区门时,经过保安室,见她着一身失去色泽的衣服,显得焦急地询问保安,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因而我才得知她正询问那包裹之事。我顿时觉得忐忑不安,像个逃犯害怕被捕,迅速离开现场。课堂上,无心听讲,提心吊胆,生怕“证据”被发现。放学后,我害怕而又犹豫着,究竟要不要把包裹还给她。不巧,回家时,又看见她,背着一个饱经风霜的书包,双眉相蹙,双手相握,像是个丢失母亲的孩子,向刚换班的另一位保安打听着包裹的下落。见此状,我愈发不安,甚至那个夜里辗难眠。我绷着神经想:“她借的东西仍未还我,我也可以迟还,甚至不还,这是个满足私怨的做法,但却又让我良心受到折磨,我究竟该做还是不做呢?经过一整晚的踌躇,在第二天早上,我带着那包裹来到她家,还给了她,只见她严重透露着感激,并未有丝毫怨恨之意。还未待我说抱歉,她便拿出一个崭新的电风吹,说:“对不起,把你原来那个弄坏了,我筹了一个月的钱,买了个新的,到现在才还给你,真是抱歉。”刹那间,同龄的我们脸都红了,她因抱歉之意而红。而我,却为满足自己的私怨,被惭愧涨红了脸。800字 初一 散文
-
还是做梦其实我一直疑惑不解的是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老是做梦?朋友从前对我说,她不经常做梦,甚至不做梦。而我却不了解自己,究竟是太累了才会做梦,还是太闲了才会做梦?因为无论我累到极限还是闲到极限都会做大量大量的梦。脑子无论如何都不肯休息。而我面对这种情况,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姥姥已经去世了大半年,而我脑子里却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梦中也总是固执地认为姥姥其实并没有死。或许我经历的现实才是一个梦境,那个姥姥存在的梦境才是真实的生活存在。姥姥被诊断出癌症的那个星期,我一个人去了那个医院。当时我是第一次去那里,坐着陌生的车,去那个找不到北的医院。出了门下了车我就调向了。然而庆幸的是,我还认得字,我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医院。想想当时还是有遗憾的,我买的饼不够,姥姥没有吃,舅舅也没有吃,只有我和舅妈吃了一些。当时我带的钱不够,只带了二十多块钱,后来去了一家叫做天天馅饼的食品店,买了几个饼。那里的东西虽然干净,但当真是贵的要命,我只带了二十几块钱,买了三个饼就花掉十二块钱。可是我听妈妈说,姥姥最近很爱喝豆浆,于是我留着剩下的钱去买豆浆。走到的时候,看到姥姥的脸,当时我就想哭。可是当时那间病房里那么多人,我没好意思哭。因为妈妈舅舅他们都是笑意盈盈的,即使笑不出来也要假装笑出来,因为姥姥并不知道她所患的是癌症。我常常看到妈妈头一刻还笑得大声,转过脸去泪珠就簌簌而下。我总是尽量不看。第二次去医院看姥姥的时候,我都不想离开去学校。我想就这样,坐在这里,永生永世地陪着姥姥。因为我不知道我前脚走了,后脚再来看姥姥,姥姥还在不在等我。我害怕我再来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姥姥闭着眼躺在那里,安详的睡着。然而,我连姥姥闭着眼睛安详地睡着的样子,最后一眼都没有看到。650字 高二 散文
-
还是做梦当时姥姥出院妈妈没有告诉我,最后姥姥去的时候,妈妈也没有告诉我。说是怕耽误我学习。而我最恨妈妈总把我当小孩,这种大事不肯告诉我。那天晚上,我感觉心里很慌,很难受,憋得透不过去来。又想起好久没有跟家里打电话了,就打了一个电话。当时我听到妈妈的声音整个都变了,从小到大,只有妈妈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嗓子才会变样,声音才会变样。我就问起了姥姥。可是那头的电话却没有了声音。后来妈妈告诉我,当时她是在问爸爸,要不要告诉我。可是妈妈的停顿,犹豫,已经出卖了她,已经将实情都告诉了我。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绝望。我从小没有奶奶,我妈妈嫁过来就没有见过我的奶奶。所以同学所拥有的奶奶的爱,都是由姥姥给我。姥姥从小最疼我,只要爸妈想要打我,我就跑去姥姥家,或许姥姥就是传说中的护短,溺爱孩子。可是小时候爸妈挨打下的我,非常依赖姥姥的溺爱。当时我觉得,姥姥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上幼儿园。姥姥对我的爱,根深蒂固,结结实实地刻在了我生命的根源处。如果要除掉这份爱,除非将我连根拔起。当时是在学校宿舍,同学们都聊天聊得很欢快。我那是第一次感觉到别人的笑声是那么的刺耳,仿佛就是对姥姥死亡的亵渎。我讨厌死了这种感觉。当时也是我第一次发疯,我歇斯底里地大哭出声,对她们大叫,你们别笑了行不行?行不行?话还没有说完,泪水早已淹没了我整个人。当时同宿舍的女生们都震惊了。看着我,不说话。550字 高二 散文
-
还是做梦后来我在隔壁宿舍,有一个女生,平时跟我关系挺不错,她把手机放在我手上,放了些舒缓的音乐给我听。并且长达两三个小时,握住我的手,安慰我。她对周围嬉闹的女生说,你们小声一点。然后说,我知道她现在的心情,很不好受,你们小声一点,体谅一点。后来很晚了,我实在不好意思一个劲地打扰她,就走了。可是,我跟那个女生,成了最好的朋友。无论时境怎样变迁,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晚的心情,想一想都会痛的心里喘不过气来,感觉人是那么的脆弱,甚至那一刻开始恨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残忍。虽然事后我安慰自己,没关系,姥姥只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了,不会去太久,我们就可以重逢。就好像姥姥先到这个世界上一样,她要先去看看,我们之后才能去。这样想着,渐渐地忘记疼痛。那一刻的绝望,痛彻心扉四个字简直形容不出来。就好像郭敬明所说的那样,感情和语言永远有隔阂,说不出来。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丧失亲人的人都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那种绝望,从而成长。然而我却停留在一段又一段美丽的梦境里,不肯出来,不肯逗留,只愿意疯狂地相信,一切还有希望。尽管现实中我已然明白,逝者如斯夫。可是潜意识中的那份挽留,依然在梦境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来。450字 高二 散文
-
树根每到了课余时间,我都会像如约一样来到校园后面的小树林里,这里像搭了天篷,枝叶蔓披,鸟语花香。沁人肺腑的空气使医药相形逊色。林中明暗相映,暗的是地上的苔藓地衣,明的是一排排挺拔的树木。这片树林可能有些年头了,有些树都长得好粗了。其间一株老槐树参天耸立,两个人才能抱住。高高的枝丫伸向蓝天,吸吮阳光。那密密的一丛丛绿叶中,开着一串串白中透黄的花朵,散着幽香。它像一个天然的大帐篷,遮住偏西的阳光,更像一位年老的却不失魂魄的勇士镇守着这林海。我一到这里,那个守林的老人就像老朋友一样向我说个不休:这些树不费人心,定期除虫即可,既不需施肥,也不需浇水,仅靠抓住这沃土,足够了!我品味着这位守林人的话,目光扫落在潮湿的地上。猛然间,老槐树脚下一段从泥土中撅出的坚实而突兀的根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知在泥土中埋了多少年,暗无光泽,褶皱纵横;也不知多少次风吹雨打把它冲刷,伤痕累累,裂口条条;更不知它有多少子孙,瞧,那末端分成无数条根,悄悄潜入土中便不见了踪影,也许数也数不清吧,从粗根到细根,从微根到毫根,深深插入地下,密密长满沃土。这不正像一只伸进沃土的饱经风霜的大手吗?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根啊养育了参天耸立的大树,这些根吸取那蕴藏在泥土中的养料,源源不断,毫无保留地输送给干、枝、叶,让大树永远焕发无尽的青春。但当人们看到那大树粗壮的枝干,浓绿的叶子,艳丽的花朵,硕硕的果实时,又有谁能想起那深埋在地下的根呢?可是,它却毫无怨言,一如继往地奉献、奉献……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树枝也开始摇曳起来,林中也荡起了浪潮似的歌,或许是唱给那些根?……霎时间,我的脑中也翻起了这样的浪潮,一个个熟悉的普通的身影从眼波中走过:辛勤的教师把自己所有的精华无私地灌输给祖国的未来;煤炭工人整日在黑暗的地下开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动力;朴实无华的农民工勤恳劳作,为城市的繁华奠定根基……这数不清的树根、默默奉献的树根其实不就像那中华民族的亿万儿女吗?就是这亿万条根,紧紧抓住沃土,默默献出一切,让中华的大树永远繁茂,永远屹立于林海之巅!800字 初三 散文
-
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在人生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愿做闪亮夜空的“流星”――瞬间的壮观辉煌;有人愿做扎进地层的“树根”――平凡自在的生活,也有人愿做……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当然就有不同的追求,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又有什么区别的?不同的追求,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有着不同的追求。乔布斯为苹果公司而奋斗,可以说他的追求都体现在“苹果”上。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苹果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他们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他们追求的是自在快乐的生活。很明显,乔布斯得到了辉煌的成就,但生命短暂;他的伙伴生活平淡,但余味悠长。我们不能评判哪种选择更好,但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不同的追求,只要能彰显生命的意义,都值得称道。沈浩,小岗村的书记,他不辞劳苦,始终站在人民的前方,带领他们摸索前行,最终心力交瘁,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李灵,河南师范的一名毕业生,她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用自己的钱办起了希望小学。她顶烈日、冒酷暑,当街收废报旧书,二十七岁的容颜因为过度操劳而不再光鲜亮丽。他们不同的追求,却同样展现出生命的意义:沈浩的生命虽短暂如一颗“流星”,却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全国人民的心里;李灵虽平凡如扎根地层的“树根”,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校长。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称道吗。追求虽不同,但心无旁骛、奋斗不止却是成功者的共性。在美丽的蓝图,在懒汉的手里,也只是一张废纸,而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李安的手里就成了电影大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影迷的喜爱,正是由于他惊人的毅力。他为了得到投资,将小说整整修改了四百多次,为了让投资人更加清楚明白,又制作了一段七分钟的动画短片帮助理解,这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后来为了使3D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又花费了三年时间将电影效果精确到每个水分子的质感。李安为了自己的追求,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吗?司马迁何以能够为《史记》倾尽15年光阴;李时珍哪能为《本草纲目》研究27年;马克思又怎可耗费40年心血写出《资本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追求,心无旁骛,为之奋斗。朋友,在人生前行的路上,不要在意是做“流星”,还是做“树根”,关键在于你是否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不息,并彰显出生命的意义。900字 高二 议论文
-
还是做个自在的庄稼人正值金秋,纵目远眺,上了色的稻子如金色地毯闯入眼帘,微醺秋风乍过,沉甸甸的稻子像喝醉了一般摇头晃脑。隐隐中,仿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同样的金秋,村里普遍得了个好收成,家家户户的场上都厚实地晒上一层饱满的稻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屋里晒干的稻子砌成一堵厚厚的墙,屋外场上的稻子沐浴着正午的阳光,不时地被爷爷翻上一番。翻稻子时爷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像是吃了蜜一般。黄狗儿就静静地趴在一旁小憩,好不惬意。农忙结束,爷爷会去田里走走,幼时总好奇爷爷去干什么,便会悄悄地跟着他到田里。可是到了田埂上,当双脚触及湿软的泥泞时,我就不乐意接着走了,一边叨咕着擦去脚上的泥土,一边抬头望着未走远的爷爷。这一望,似是望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愣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只见那抹瘦而不弱的身影,轻轻地弯腰抓起一把泥土,捧至面前,狠狠地嗅了一把,我似乎能替他感到泥土的芬芳!那一刻,爷爷的眼里只有面前生他养他的土地,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那孕育万物的土地;收割完的田野中只剩一片棕黑色,而那身着白汗衫的人儿屹立其中,竟无一丝违和,倒是十分和谐。望着那一幕,一丝惭愧之情油然而生,我又悄悄地离开了,不去打扰那一人一方土。同样生长在这方土地的我和父亲,如今早已接受了城市喧嚣生活的“洗礼”,成了所谓的“城里人”。我们一步步地与我们根之所在越来越远,一步步地走进城市陷阱,受其束缚,却惘然其中而不自知。相比之下,爷爷自始至终都是个自在的庄稼人,安贫地在那方土地上劳作,虽劳而乐,连汗水都充满幸福的味道。村里也曾有人劝过他:“大爷,你看看,现在你儿女都有出息了,怎么不跟他们去城市里享享清福呢,天天在这田里出汗,哪里吃得消啊?”这时,爷爷就停下插秧的动作,抹了一把汗,笑呵呵地朝着那人说道:“我啊,打小就没离开过这块地,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在这里,我能翻翻地,种种菜,守着这地过过自在的小日子,出去了能干什么呢。你们喜欢大城市、高楼房,你们有你们的追求,我也有我的追求啊,”顿了一下,爷爷望着那广袤田野接着道:“就是这块土地了啊,活着时就是耕作自在的庄稼人,死了也要长眠在这里。”是啊,爷爷如此执着,执着地守护那安闲自在的生活,守护那颗颗稻子,守护那方孕育生命的土地,至死不渝。彼时,虽震惊于爷爷的执着,却不理解他执着的意义。如今想来,爷爷就是艾青所说“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的人。900字 高三
-
做完与做好每每翻开那本封皮破损,画页卷起的六七成新的速写本,那节美术课的点滴往事如风展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在心中渐渐扩大,直至内心深处。那节课老师在讲“一点透视”,通俗地说,就是把物象画呈近大远小的形状。老师示范画,我们照猫画虎地学。我心想:这有何难,不就是近大远小么!不多时,我就兴高采烈地将作品交给老师。老师看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将我的画放在一边。同学陆陆续续交了作业,我偷眼观察老师的表情,和看我画的时候一般无二。但是当老师看到二组那个女生的画作时,不禁面露惊讶,笑意顿现。我很诧异那个女生究竟画了些什么,竟然得到了老师的如此赞许。我好奇地凑到讲台跟前,一探究竟。呀,这幅作品画得真好!主体部分画了一条棱——这是老师教的,我也画了。然而她能根据物象的长度,又画了左右两面靠前的棱,再次巧妙地运用一点透视,“故技重施”般地再一次连线,确定了剩下的五个面——这却是我没有想到的。就是这创造性的一笔,让整幅画显得匀称而更有层次。在我对女生作品的啧啧称赞中,我也要回了自己那粗拙的作品,开始修改完善。我拿着画询问那女生,希望从她那儿获得改进的灵感,女生笑嘻嘻地说:画画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灵活处理问题的智慧;画画不仅需要照猫画虎式的模仿,还需要用自己的慧心去体悟、去创造,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接着,她又对我的画作了具体的指点,我千恩万谢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如醍醐灌顶般,我边品匝着女生对我说的话,边对画作进行修改。先将粗糙的线条精细化,这让整幅画显得更加细致,再画出物象下面的面,并由此面上新增两个顶点,向顶点连线,形成了一个渐渐变小到视点,并在这个上面截出了物象下方的面,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形成了一个“一点透视”的模型,如此这般添加内容,不断完善。同时,我也惊喜地发现,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老师教的“一点透视”理论。在反反复复地修修改改中,我对老师所授的知识领悟更深。二次上交的作业,竟也得到了老师的夸赞。我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时眼角的余光也看到那个女生亦对我报以赞许的微笑。我突然明白:做事的境界是不同的,有的人止于做完,有的人追求做好。前者是一种从众心理,只是一板一眼地完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没做完可能会挨批评、受惩罚);后者是一种追求,一种奋斗,是一种朝最优目标奋进的状态。我们对事情报以“做好”的态度,长期如此不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吗?900字 初一
-
做午餐哒哒哒,哒哒哒,时钟已经响了十二下了,转眼十二点了。时间真快呀,尤其是周末的时候,一天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我懒洋洋的趴在床上,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对妈妈说,中午吃什么呀?妈妈正坐在一旁看电视剧。妈妈是个追剧迷,每次出来新的电视剧,妈妈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追剧。今天周末,正好不用上班,所以妈妈悠闲的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电视剧。听到我问话妈妈连头都没回,随意的说了一句,什么都可以。哎,要不是昨天晚上我跟妈妈打赌输了,赌注就是输的人做今天的午餐。我才不要管今天吃什么呢。哎,没办法,男子汉就是要愿赌服输嘛。我还是认真想一想吧,做个最简单的好了,毕竟自己也没有做过菜,也不会做菜。想了一圈,还是决定蒸米饭吧,这样主食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再随便炒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吧,这样妈妈我们两个人也可以了。我把我的想法跟妈妈一说,妈妈的表情看起来有些怪,然后对我点点头,说不错,就做这个吧。我可是不会帮忙的哦。说着妈妈还对着我偷笑。我愤愤的说,好了,知道了,不会让您帮忙的。说着我就往厨房走去了。走到厨房,早上吃过饭以后妈妈收拾的还可以,挺干净的,我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一个西红柿,拿出了几个鸡蛋。哎,还得回去问一下妈妈,要用多少原料。刚想去问一下妈妈,转身看到妈妈就站在厨房门口。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妈妈说,我们两个人吃的话一个西红柿,三个鸡蛋就可以了。但是你喜欢吃鸡蛋,那我们就用四个鸡蛋好了。我点点头。妈妈说,你先炒菜吗?不先蒸饭吗?我一愣,一下想起来了,还要蒸米饭。然后我拿出电饭煲,又找到了米。又陷入了僵局,该放多少米呢。我又转头用眼神求救妈妈,妈妈对我说,我们两个的话,用这个碗,一碗半米就可以了,然后加水的时候,妈妈说到这里的时候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筷子,妈妈对我说,把筷子的一头挨住米粒,然后水加到这个刻度这里就可以了。我对妈妈点点头,然后手忙脚乱的加米,淘米,加水。ok,米蒸上了。该炒菜了,我笨手笨脚的把西红柿洗了一遍,然后慢吞吞的切成小块。妈妈在一旁比我更紧张,一口一个别切到手。切好啦,妈妈也舒了一口气。又拿出打鸡蛋的碗,把鸡蛋打到碗里。然后拿出炒锅。开始炒了。炒鸡蛋我还是拿手的。三下五除二就炒好了。然后就等米饭蒸熟就可以吃饭了。这次的做饭又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蒸米饭的米量和水量知道怎么掌握了。哈哈,生活的小事也充满了知识。900字 初一 记叙文
-
做豆腐花大家一定吃过豆腐花吧,可说到制作,你可就不一定能亲眼目睹了。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去一个奶奶家做豆腐花。我走进门,立马呆了——这房子没什么特别的,只有两个灶台,几个桶,一个水缸,还有一个电动石磨,这些工具就能做出好吃的豆腐花了吗?奶奶今天做五斤黄豆,她先把磨碎的黄豆用水泡两个小时,然后放在石磨上,石磨呼呼转动着,才过几秒钟,又白又浓的豆液出来了,流进早准备好的布袋里。我想,是不是煮熟这些液体就成豆腐花了呢?但仔细看,里面有很多粗糙的东西,觉得没那么简单,应该还要再加工。奶奶把装着黄豆汁液的布袋放进盛着滚烫开水的缸里,拿着布袋这边拉拉,那边扯扯,那开水慢慢变成白色豆浆了,布袋里只剩在粗糙的豆渣,嘿,原来这是在过滤呢。奶奶用水瓢瓢进桶里,一边瓢一边数。奶奶告诉我,一斤黄豆要四瓢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奶奶拧干布袋,隔着布袋,豆渣软软的,豆渣可以喂猪、喂鸡,营养可丰富了。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豆渣甚至是人们一道奢侈的美食呢。将过滤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煮开。奶奶一把火一把火的烧,刚开始豆浆一动也不动,煮着煮着,豆浆泡泡越来越多。再过一分钟,泡泡自然移动,居然分成两边了,中间像是隔着一条大河。泡泡们在不停地冒着响着,好像一个水泊上有两个庞大的队伍,一场战斗一触即发。豆浆煮开了。“两支队伍”融到了一块,呵呵,是和好了还是同归于尽了?懒得去想这个了,赶紧看奶奶下一步的动作。奶奶把豆浆瓢到桶里,凉一下,等到豆浆上面能提起一条像腐竹一样的豆皮就可以了。十分钟后,奶奶从房里拿出石膏和淀粉,用水弄均匀,倒入卖豆腐花的缸里,迅速用盖子盖住。奶奶吩咐我,千万别去碰那个缸,摇晃了豆腐花就做不成功了,盖子也不能揭。我心里莫名的紧张,做个豆腐花感觉就像玩法术一样,揭了盖就泄露天机吗?我老老实实在一旁站着,连大气不敢出。两分钟时间一到,奶奶说可以揭盖了。有那么快吗,我还没回过神来。可是奶奶没理我,只顾揭开盖子——啊,一股豆香味扑鼻而来,好香啊!豆腐花白白的,而且很有弹性,我口水都流了出来!奶奶给了我和妈妈每人一碗,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花,又细又滑,好像不用吞,自己就流到肚子了。那么美味的豆腐花,看着简单,只有目睹制作全过程的人才知道来之不易啊。900字 四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