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中秋节800字

畅谈中秋节

8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在皎洁的明月下,也许正有不少人坐在自家的阳台上,一边望着皎洁的月亮,一边惬意的品尝着月饼吧!也许有些人家家中的小孩子还在那儿唱着“八月里,桂花香。中秋节,看月亮。月亮圆,月饼甜。欢欢喜喜庆团圆”的歌谣吧!而我们家则是奶奶问我中秋节习俗,老婶在一旁切月饼。一家人其乐融融。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例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中秋祭月,文人赏月,民间拜月……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也很浪漫,耐人寻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始于元代末年。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揭竿而起。有一支队伍的头领朱元璋为了传递信息,把“八月十五夜大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分头送到各路抗元力量,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一起行动,起义取得了成功,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传开了。

网上资料中的“民间拜月”更是耐人寻味,还保存着一点封建的信仰呢!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加的深,更加的浓,尤其是那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我们更加的期待节日的美好。

每每到中秋节,小孩子通过神话知道月球上有玉兔,有嫦娥,便吵着要去月球上看玉兔,找嫦娥姐姐玩;大人们则是有嘴馋的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月亮心里那个美啊;老人们在月光下回忆着以前的事,不知是笑脸映着月光,还是月光映着笑脸,灿烂而又美丽。中秋节之夜,一个美好的晚上。

杀价老妈

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到百货商店去买衣服。

商店里的衣服可多了,有卖布娃娃,卖鞋,卖衣服……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走进一家女士服装店,妈妈看上了一件十分朴素的衣服,她穿上很精神。妈妈问:“这件衣服多少元?”老板一口价交出了一百二十元。我对老妈说:“老妈快撤,这衣服有点贵!”可她却若无其事的说:“没事,你老妈是谁杀价高手,准能杀到四五十。”(没办法老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习惯总是改不了)她径直向老板走去对老板说:“这件能不能少点?”“五十元”妈妈说。老板在那说了很久, 可老妈还是不肯加价。最后老板无可奈何,五十元卖给老妈。

我和老妈又来到一家儿童服装店,老妈看中了一条牛仔裤问:“这条裤子多少元?”阿姨随口说出了90元。老妈给那位老板讨价还价稀里哗啦说了一大堆。那位老板又是老妈的手下败将用五十元成交了。这儿我兴致大发,自编一首打油诗:

今天老妈来杀价

一百二十杀七十

七十杀了还不够

六十来个大还价

六十多了减十元

老板不是亏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