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枣儿红
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祖国在他心中
一天中午,我家来了一位青年。他衣着朴素,眼睛炯炯有神。我向这位陌生人问道:“您找谁呀?”他笑而不语,只是用手指了指嘴,摆了摆手。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位聋哑人呀!于是,我便请他进屋去坐。
这位青年刚坐下,就从衣兜里拿出一个小本和笔,在本上写道:“你妈妈在家吗?我是来拿份稿子的,不知修改好没有?”我想起妈妈说过有一篇题目叫《祖国颂》的文章写得很好,难道是他写的吗?于是我在纸上写道:“妈妈还没有下班,不过,我知道那篇《祖国颂》的文章改好了。是你写的吗?”他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后脑勺。“你……”我奇怪极了,心里想:一个失去听觉又不会说话的人,不但会写字,还会写文章,太使人惊讶和佩服了。我好奇地在纸上写了一串问题:“你上过学吗?你听不到,说不了,是怎样学会这些文字的?”他微笑着拿起笔,写道:“我是在十岁时上的聋哑学校,老师教我们写一个字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首先要做出表示这个字的动作,然后再根据老师的动作去理解这个字的意义,那时学一个字就这样难,写文章困难就更大了。”这时,我仿佛看见他学习时的艰苦情景……我正想得出神,他忽然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只见他指了指小本子的字让我看:“小妹妹,我要上班了,请告诉你妈妈,我明天再来取稿。”我点了点头,送他出了门。
妈妈下班回来,我告诉他聋哑哥哥来取稿的事。由于好奇心,我要求看看那篇《祖国颂》的文章。妈妈答应了,并说:“你要好好地向聋哑哥哥学习。”当我看到文章的作者署名是“无声钟”时,感到很奇怪,便问妈妈:“他的名字叫‘无声钟’吗?”妈妈说:“这是他写文章时用的笔名,他已在《聋哑人》报刊上发表过几篇小说了。”我又好奇地问:那您又是怎样认识他的呢?”妈妈说“一个月前,我的学生将这位聋哑青年带到写作教研室,告诉我这是他的好朋友,因为很喜欢写作,所以想做我的学生。当我看了他的几篇习作后,被他那种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爱所感动了,决心在业余时间辅导他写作。有一次,我问他的笔名为什么叫‘无声钟’?”他毫不犹豫地说:“他是哑巴,不会说话,就叫‘无声钟’呗!”“不,你没有看到这笔名的深刻含义。”妈妈说完,从书夹里拿出一张纸,让我看,只见上面写着:“你写的小说我看过了,很感人。你的署名为什么叫‘无声钟’呢?”这是妈妈的笔迹。下面是“无声钟”的笔迹:“‘无声钟’是没有声音的钟,我是位聋哑人,不会说话。许多人说我们对国家不会有什么贡献,但我却不这么想。我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从小就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虽然我不会说话,但我不愿做生活的旁观者,我要用心灵的钟声写出动人的文章,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每个人的爱国热情。这就是我的志愿!”简短的几行字,使我深受感动,他的形象也随之高大起来。我问妈妈:“他在哪里工作?”妈妈说:“你往下看吧。”“我在雕刻厂工作,我对这个工作十分热爱。当我的作品出口,为祖国换来外汇时,我是多么高兴呀!”看到这里,我想:这位聋哑青年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四化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多可爱的青年!多美好的心灵!是的,祖国母亲哺育了他,而他也深深地爱着祖国,祖国永远在他的心中。
相关推荐
-
秋红扶桑弄首扮彤妆,枫树摇身换绛裳。苹果朱腮流妩媚,石榴丹口吐芬芳。50字 初三 诗歌
-
枣故乡的枣树又结果了。外婆倚在树下,轻拍我的头,用干枯的手把洗净了的枣子放在衣角边抹去留有的水珠,然后放到我的嘴边,轻轻地哼着那些幽邃柔美的歌谣。——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枣树又结了三年的果,而树下的人也整整消失了三年。我摘下一颗枣子,未洗净,用面纸擦了擦,放进嘴里。枣子还没完全成熟,嘴里充满了青涩的味道。这让我记忆起外婆用沧桑的语调告诉我:“枣子啊,就像人生,苦涩的味道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但这样嚼着嚼着,一直嚼着,就能品出甜味来。”那一年,疯狂踢球的我崴了脚踝,外婆来家里看我,顺便捎来了一篮子的枣。整整一天,我依傍着枣子的清香,听外婆讲那些遥远的故事,我的伤在那个枣味弥漫的夏天渐渐消逝。于是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有一个夏天,外婆、枣、我。那个初二的暑假,我在外婆家住了一个月,外婆教会我用竹竿打枣子,那些枣子经竹竿一打,就噼噼啪啪掉了一地。这时候外婆就会过来,耐心地一个个将枣子捡起来放在那个篮子里,再佝偻着拿到河边去洗,而我就悠闲地爬到树上坐在树杈中,嘴里吹着一根不知道是什么草的茎,看着外婆的背影,有时无聊了就捡石片去打水漂。外婆从来不介意我的胡闹。而洗完的枣子也向来是我吃的最多,外婆总是眯着弯弯的眼睛看着这个吃枣的人。于是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有一个月,外婆、枣、我。映像中,外婆唯一一次对我发火是因为我打下了别人的枣子。我一脸炫耀地给外婆看我打下的枣子时,迎来的却是外婆板着的脸和严厉的质问。外婆没有说什么,但是语气凌厉的可怕。我很怕,但是最后那个抱着我安慰我的人,还是外婆。于是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有一天,外婆、枣、我。我很喜欢吃外婆做的枣糕,那甜糯的味道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我好奇外婆是如何把酸涩的枣子做成如此香甜的枣糕,但每次都被厨房的木门挡在了门外。现在我依然能吃到枣糕,但早已没有了外婆的味道。我回到故乡依然会爬在树杈间叼着一根茎杆悠闲地哼着小曲,可是身边没有了正在洗枣子的外婆。我自己打下了枣子,弯着腰拿到依旧流淌着的小河边去洗,回到树上,用衣服擦净放到嘴里——这熟悉的青涩的味道满溢着。外婆在我的心里种了一棵枣树,它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那健硕的根紧紧盘着我的心,那坚毅的枝干牢牢地护着我的心,那甜美的果子时时滋润着我的心。就像外婆,她那佝偻的背影深深映在我的心中,她那枯老的双手围护着我,她哼唱的小曲远远地浮现在我记忆深处……故乡的枣树又结果了……900字 初三
-
枣我的家乡位于黄河之滨,河对岸就是山西。每到秋季,我们家乡的特产——灵宝大枣便通过渡船源源不断运到山西。因而,那里流传快板书《说枣子》脍炙人口,传遍了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家乡的人们对枣子的感情特别深:“想枣子,盼枣子,金秋时节收枣子。树上挂满珍珠子,老少喜在心窝子。”9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爷爷、奶奶、爸爸等人回故乡大王镇后地村摇枣。临近后地村向北望去,茂密的枣林,郁郁葱葱,看不到边。枣林真大啊!听老人们说,要不是三门峡修建水库砍了许多枣树,那才多呢。那时,不少人进了枣园就会迷路,不知怎么出来。走到村口,我们见一块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的水泥碑上刻了一行醒目的大字:后地村明清千亩枣园示范基地。我暗想:我们故乡枣园的历史还真久远呢。进村一看,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甚至院子中都栽有枣树。抬头一看,成熟了的枣子像红玛瑙,又像小红灯笼,点缀在绿树丛中,红绿相映,馋得人直流口水。我们坐着三轮车到自家的责任田里摇枣。一进入枣林,我就惊呆了。9月是后地人盛大的节日,整个枣林在躁动,在燃烧。那沉甸甸、光灿灿、红艳艳、甜蜜蜜的累累硕果,真让人看不厌,吃不烦。轻力壮的小伙子,拿一根四五米长的竹竿,上边绑着钩儿,钩住一枝,使劲摇动,枣子便像红雹子似时“哗啦哗啦”落下来,顿时,满地一层红珍珠。老年人和孩子们忙着往筐里拾枣,拾满了往三轮车上倒,车满了便拉回家里。过去用苇席晒枣,靠的是天气好,太阳红。如果碰上秋雨绵绵,连月不晴,枣子就会全烂掉,农民这一年就算白干了。后来,政府推广炕枣的经验,既缩短了时间,又可抗雨灾,真是人定胜天啊!每年的收枣季节,家家有枣炕,处处闻枣香。各家各户的院里、场里都晾着炕好的红枣。后地村简直成了枣的海洋。每到这个季节,我都要和爸爸、爷爷、奶奶回家乡帮助收枣。那真是一个夜以继日的繁忙季节啊!(初中作文)听爷爷说,祖籍和灵宝紧邻的大文学家曹靖华先生,年轻时坐火车常经过灵宝。他对灵宝红枣很感兴趣,曾多次把灵宝红枣寄给鲁迅先生。爷爷又说,1981年,西安举行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曹老往返都在灵宝逗留,并和文学爱好者见过面。爷爷还有幸见过曹老先生呢。灵宝大枣确实好。它皮薄、肉厚、果大、核小、汁多、味甜、清香可口,能开胃、健脾、润肺、补肝、益血。常食面色红润,精神矍烁。难怪山西快板书里夸奖道:“吃枣子,为啥子?营养滋补健身子。天天吃上仁枣子,‘花甲’还像小伙子。”我喜欢你,家乡的特产——大枣!1000字 初三 叙事
-
打枣秋风的小手轻轻一挥,轻而易举地带走了夏日的暑气,我也就盼到了一年中最兴奋的事——打枣。在我的家乡——鲁北平原,村村落落的宅院周围、院子里边,总要种几棵枣树。这不只是为了点缀,也为创收。有农谚曰:日食仨枣,长生不老。晒好的红枣肉厚味醇,益气补血,是很好的补品。赶上有的村子闲地多,便可在村庄周围辟出专门的树留地,种上梨树、桃树、杨树等,但种的最多的还是枣树。这不,在我奶奶住的小院子里,就长着三棵大枣树。据奶奶说,论辈分,这枣树比我还高一辈儿呢,和我爸爸的年龄差不多。不管这些啦,反正我是每年都要享受这天赐的口福的。清晨,东方的天空挂着几朵悠闲的白云,云朵上都涂着几抹淡红色,好像喝了点小酒的少女,脸红红的。我飞奔到奶奶家,猛地推开门,顿时眼前一亮:呵!一树树红枣,似玛瑙般流光溢彩,光艳夺目。一串串,一簇簇,你挤我,我拥你,整个院子里好像都溢满了枣子那清脆甘甜的笑声。“红枣衬绿叶,光华满庭院。”你觉得这两句诗怎么样,可以算做好诗了吧?这可是本大才女的即兴之作啊。看到这红枣,我早已垂涎欲滴了。往旁边一瞅,有棵树的树冠已经遮住了奶奶的厨房顶。屋檐下正好有架梯子,好像早已为我准备好了似的,我一个飞跃,一溜烟儿爬上屋顶。这下可好了,我瞬间被红枣包围了。闭上眼睛,慢慢品尝着,香甜的滋味溢满唇齿间,似乎整个秋天的香甜味儿都在我的嘴里呢。说起奶奶做的醉枣,那也是我最爱吃的。做醉枣所用的枣不能用竿子打,要用手摘。个儿大半红的枣最好。摘下洗净晾干,用高度的纯粮食酒过一遍,一个个码在坛子里,坛口用塑料布扎紧,千万别漏气,一漏气枣就坏掉了。到过年的时候,开坛吃枣,既有酒香,又有枣香,真的是开坛十里香啊。我估计,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上也不一定有这样的美味呀。闻着那一阵阵馥郁的香甜气息,捏一颗枣子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枣树所经历的风霜雨雪,品味枣的甜香,忽然意识到,任何收获的甜美,都要以付出和忍耐为代价,世间的苦和甜在时间的河流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打枣800字 初三
-
吃枣种枣辛苦吃枣甜,看枣容易摘枣难。不花力气种枣树,想要吃枣须花钱。50字 初三 诗歌
-
枣儿枣儿早些年,我家乡的山坡上有好多好多枣树,一到秋天,枣树上的枣儿会吸引好多小孩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天,几个小伙伴约我上山摘枣儿,还有比我大十来岁的小红姐。她带着我们边唱歌边向山坡走去。忽然,一个小伙伴叫了一声“你们看啊!好多好多枣儿。”我们抬头看去,啊!一颗颗枣儿真刺眼。我们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山去,拿着自己的书包,一个劲的摘起来。我心里甜滋滋的,只顾摘枣儿,一不小心,脚踏空了,一骨碌往坡下滑,撞在一棵树干上,我觉得我的腿好疼啊,就大哭起来。小红姐飞似的从山上跑下来,扶我坐着,问我伤到哪儿了?我指了指左腿,小红姐看着我的伤说:“没事,休息两天就好了。”说着,就拿出她的小手绢给我扎上。我看了自己包里的枣子,只剩几颗了,我又大哭起来,小红姐又把她包里的枣子一把一把的抓给我,然后拿了一颗放在我嘴里。小红姐说:“来,我背你。”我扑在小红姐的背上,吃着枣子,心里甜极了……时光飞渐,转眼间七、八年过去了。现在,家乡的山坡上似乎在也没有了枣树,小红姐也于前年出外打工去了。每每给我写信,总念念不忘儿时打枣的情景,叫我抽空去看一看曾给我们欢乐与痛苦的枣树。我沿着长满野草的山坡往上爬,想寻觅我心中的枣儿,可失望的心绪越来越烦。在我将要转身往回走的一刹那,忽然听见一阵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我寻声而往,在坡的侧面几个小孩正挥舞长长的竹竿敲打一棵干瘦的枣树上唯剩的几颗枣儿。看见我,他们都愣愣的盯着,都不说话,我将目光投向树上那几颗红红的枣儿,他们也都仰着脸,有眨巴着眼睛看着我。我从他们中间拿过一根竹竿,轻轻地,一颗一颗地将枣儿敲下来,刚好一人一颗,孩子们欢呼雀跃,跳着笑着跑下山去了。望着这一群调皮可爱的小弟妹,我在心里说:长大以后我一定要种好多好多的枣树,让喜欢枣儿的他们都能象我儿事那样吃上甜甜、舒心的枣子。650字 六年级 状物
-
枣儿熟了临泽县五三小学四(2)班罗亚茹多么可爱的秋色啊!人们都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天更加令人欣喜。秋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更富有灿烂夺目的色彩你瞧,田野那边密集的枣树上结满了果实。红艳艳的一片,把枣树都压弯了腰。一阵微风吹过,枣树枝随风摆动,好象在说:“今年小宝贝们真是太多了,连我的腰都被压弯了。今年可真是个丰收年呀这些枣在太阳的照耀下,把枣林映成绿一片、红一片,还散发着香甜的气息,使人沉醉其中舍不得离开。不管谁看到这些枣子,都会一次吃个够。但大家一定要记住,不管枣有多好吃,一定要少吃。因为它非常硬,不宜多吃。吃多了,会对胃有一定程度的损害,造成消化不良,尤其儿童和老人要少吃我喜欢这迷人的秋色,因为它代表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指导教师:祁爱玲3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枣儿熟了我的邻居种了两棵枣树。树上结得枣子又大又美味。每到枣子成熟的时候,枣树下就会热闹得不得了。一天,我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一阵“扑嗵扑嗵”声。一听到这声音我就知道枣儿熟了。霎时间,我兴奋得像是变成了天使:“太好了,太好了……”我乐得手舞足蹈,合不拢嘴。于是我飞快地下楼拿着篮子跑到枣树边,看他们打枣。只见邻居利冬的爸爸手里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时而轻、时而重地打着枣树枝。在枣树底下,有一群人正在抢着枣子,其中大部分是小孩子。看着,看着,我不由地心发麻,手也发痒,再也等不及了。我一溜烟地钻进了人群当中。这时,利冬的爸爸高声说:“更大的来了。”说完,使出浑身的劲打着结有枣子的树枝。顿时,熟透的枣子像鸟蛋一样飞落下来。下面的人群更是不得了。乱得像开闸的水,一涌而上,东钻西挤。这时,我眼睛一亮,发现在石头边有一颗特大的枣子。于是我急忙跑过去。可是,有几个小孩子也发现了它,都纷纷跑来。我见事情不对,急忙加快速度。这时,淘军也发现那颗大枣子,想去捡,当他快碰到时,被我抢先了一步。我望着这颗大枣子,心里美得说不出话来。就这样,大家捡呀,抢呀,笑声从心底传了出来。慢慢得,枣子装满了容器,欢声传遍也小村。回到家里,我把枣子洗干净,尝了尝,甜甜的,又微微带点酸,很是清香。“好极了,”我不由地说。这时,我尝了尝那颗大枣,觉得味道比刚才的更甜,更有水分。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半篮枣儿姑姑家住在洛舍,那里的山清水秀令我难忘,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邻居家的小丹,她那会心的笑容和纯朴的心。去年暑假,我是在姑姑家度过的,一踏进门,我看见一个小姑娘正在帮姑姑养蚕。她的头发又稀又黄,脸圆圆的。姑姑见了我,一阵高兴,对我说:“这就是小丹,你们交个朋友吧!”我和她握了握手,表示友好。我几乎每天都与小丹玩耍,我们俩聊得很投机。小丹很热情,常来串门。她每次来,她总是向我问这问那。渐渐地,我觉得她是那么的坦诚、真挚。一天傍晚,我坐在屋前的树荫下乘凉,耳边知了高歌。不经意发现,远处有一颗枣树,绿叶间缀着一颗颗红宝石般的枣儿。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越看越想吃,想:这野地上的果实,吃几颗不碍事吧!于是,我找来一根竹竿,走到树下,横扫起来。刚落下三四颗枣子,后面就有人喊:“这枣儿不能打,这枣儿不能打!”我停了下来,转身一看,原来是小丹,她气喘吁吁,把那我刚打下来的红枣踢进了河里。“小气鬼,连着几颗枣都让我吃!”我气得转身就走,“不是的………”我没听她的解释,便跑回了姑姑家。第二天,她又来串门了,我连忙走进房间避着他。一周后,她提着半蓝枣儿,跑到我面前,我来不及躲了。她拉着我说:“那天,我爸爸在树上施了农药,吃了就会中毒。你没让我说,都怪我没解释清楚,真是对不起。现在毒性以散,我洗干净了,你吃吧!”我听了,我冤枉她了。看她那纯朴的笑容,我羞愧得抬不起头来。我几次冤枉她,还几次避着她,而她却这么真心!我不好意思地吃起来,觉得枣儿是那么甜,甜到了心坎儿………我不得说了一声谢谢。小丹是那么朴实。她的坦诚、真挚和善良使我感受到了人心的温暖,我该向她学习啊!浙江湖州德清县三桥中心小学六年级:wjw112600字 六年级 写人
-
秋儿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名字叫秋儿。每年到这个时候,秋儿定期要来看我的。这不,她又来了。我张开双臂迎接她,将她紧紧拥在怀里。她给我带了好多礼物,红红的石榴、甜甜的南瓜、黄橙橙的大鸭梨,还有好多好多......最重要的是她给我带来了好心情。秋儿的父母是魔术师,她继承了爸爸妈妈的智慧,她也成了魔术大师。秋儿约我来到田野,我们并排走着,只见她轻轻一挥手,稻谷低下了沉甸甸的头,向她致意,玉米咧开了嘴露出了大板牙对着她笑,高粱扬起了红红的脸,笑得那么开心......秋儿经过果园,只听她轻轻地说了声“变”顿时,青苹果的脸上涂上了胭脂。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变得晶莹剔透,像各种颜色的水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原来青绿色的小枣,变成了一个个紫红色的小灯笼,挂满了树梢,那个喜庆劲儿就如同过年......秋儿的神奇令我赞叹不已。秋儿还给我们带来了稍稍的凉意,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高。云是那样的白,那样的美。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脸上挂满了满足的笑容、和丰收的喜悦。秋儿使整个大自然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对秋儿说:“你留下吧!让这个画面定格,让这个美景永存!”秋儿说:“爸爸妈妈共有四个女儿,我们分工不同,各尽其责,我不能长留在这里。”秋儿的话令我惆怅,我有好多的不舍,我极力挽留她,我拉住了她的衣裙,这样秋儿就会走得慢些、慢些......5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枣作文外婆家的枣又红了。听妈妈说,她小的时候那棵枣树就在了。至于它什么时候栽下的,她也不知道。但她知道,这树是外公栽下的。枣子多红啊---那么红,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红宝石。咬一口,脆脆的,清香满口。连吃不下的枣屑和枣核,鸡们都要你争我抢地啄。我坐在外公亲手打制的躺椅上,望着挂满枝头的枣子,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公---哦,我亲爱的外公……舅舅和三个阿姨家都有孩子,但外公却最疼爱我。妈妈说,在没有我之前,外公的思想一直很封建——他重男亲女。可自从有了我之后,他却一改往日的老观念,对我特别疼爱。外公是个木匠,一直在一个工厂里工作。外公的童年很悲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被叔父卖到地主家作苦工。那时,外公才7岁,从来没有上过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大老粗”。的确,外公是长得人高马大的。记得幼时,我经常骑在外公的肩上,哭着闹着要去摘枣儿。每到那个时候,外公总是“呵呵”地笑,驮着我慢慢地“晃”到枣树前,而我,也会异常兴奋。我摘了枣儿,自己手里拿一个,然后再低头往外公嘴里塞一个。无论那枣儿是熟了还是没熟,为了逗我开心,他都会笑眯眯地说:“嗯,好吃,真好吃!毛毛摘的枣子就是好吃!”每每听了这句话,我便会“咯咯咯”地笑开了,而外公呢?他也跟着我一起笑。小院里,一老一少两代的亲情便在这笑声中荡漾开来了……后来,我长大了,该上学了。妈妈把我接回了城里。临走时,外公抱着我说:“记得来摘枣子啊!”我使劲地点头,仿佛要表明我的决心似的。外公笑笑,摸摸我的头,他却并不说话。后来,我进了一所小学,学习很紧张。我哪里还记得幼时与外公的那个小小的承诺?只是每年,外公和外婆都会托人捎些枣儿来。只有当我咬到那些清脆的枣儿时,我才会记起我曾经与两位老人的种种。这份亲情一直都蕴藏在我的心里、我的生命里,永远都不曾间断过。这枣就像一位使者,传递着那份不可言说的亲情。我记得非常清楚,就在外公去世的前一天,他还打电话告诉我,枣儿又红了。当时我只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没想到,这竟是诀别。第二天晚上,外公走了----他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是因突发脑溢血。当我看到盖着雪白被单的外公时,我的心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昨天还在和我通话呢!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像洪水猛兽一般,撕咬着、吞噬着我的心……,那种心痛,是我不曾感受过的,是那样的剧烈!现在的我,坐在木椅上,看着枣树,我相信外公还在——是的,只是我们看不见他罢了。不然,那枣树怎么会越长越壮,枣儿也越来越甜呢?外公只是把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如今,枣儿又红了。那么大,那么甜……1000字 小学 抒情
-
驼背枣在我家左侧的小路边,生长着一棵粗大、皲裂的枣树。它弯曲的主干极像一个劳累终生的老农的驼背,所以大家都叫它——驼背枣。驼背枣刚栽下的时候并不驼。那年,妈妈看到屋前晒谷坪转角处的环形石板小路内侧还有一块空地,又知道我们哥仨都嘴馋得紧,便从山上挖了棵枣树栽在那儿,算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吧。小枣树的干直直的,呈银灰色,站在风中亭亭玉立,气度不凡,长势也出人意料地好。三年光景,便长成了腰粗臂圆的青年小伙,还结出了许多“处女果”。但也就在这年,因水土不断流失,石头完全裸露,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扎根处原来仅仅只有石头缝里的一点泥土;加上我们哥仨和同院的七八个小伙伴,几乎天天在树上攀援、嬉戏、吊秋千,尤其枣熟时,我们更是粘在了树上。吵烦了,闹乏了,顺手摘一粒又红又大的枣子丢进嘴里,一咂吧,疲惫顿消,虎气又生。妈妈也从不说“别摘枣”之类的话,只是再三叮嘱:“小心!别刺着!别摔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枣树的根虽然深深扎进了地底,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弯成了驼背。我们的欢闹也就更狂更野了,把童年和梦幻都融进了枣树的记忆。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背井离乡在繁华的都市里求学奔波,但每次回到老家,站在驼背枣树下,我都可以在青青枝叶间寻觅到历历在目的岁月痕迹。可以想象,生命转瞬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到龙钟驼背的老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但驼背枣却毫无怨言,在一圈圈增多的风雨年轮中,越来越驼,也越来越茂盛了。每到春天,还没长叶的枝头便迫不及待地凸起了无数密密麻麻、小黄豆般粗细的花苞,在阳光雨露的恩泽下,忽地便开成满树金黄灿烂、满眼如诗如画的意象。夏天,那细细碎碎、铜钱儿大小的青叶碧绿澄澈,和颗颗惹人怜爱的青果一起,构成错落有致、玲珑剔透的和谐景致,给树下小憩的路人一地浓荫,一地清凉。等到秋日,西瓜桃李已尽,橘橙尚未成熟时,枣就恰到好处地泛黄、变红,仿佛挂满了芬芳的诱惑,挑一颗尝尝,一股香甜便沁到了心坎坎里。冬季来临,落光了叶的驼背枣伫立风中,但并不孤独落寞,很多小枣树正从根部长出,和它一起更新自己,养精蓄锐,等待春风捎来第一缕春的消息。在我三十多年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谁给驼背枣施过肥,但它依然年年枝繁叶茂,年年花多果硕,年年默默奉献。还清楚记得一个细节,那是我考上省重点高中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妈妈一大清早就帮我准备好了一切,并在再三叮咛中送我走出了家门。但就在我走出近百米远的时候,妈妈忽然叫我:“等一下,我摘些枣子给你,路上吃!”一边拿了个塑料袋往树上爬去。看着平时很怕爬高的妈妈,我忽然发现,她年轻时高挑的身材此时已经变得有些佝偻,有些驼。刹那间,我不禁有些泪眼模糊:妈妈不也是一棵驼背枣吗?或者,她就是这棵驼背枣?!又到了枣花飘香的春天,我仿佛看到那株时时刻刻都在吐露清香的驼背枣,正微笑着走向我,走向秋天……1000字 初二 散文
-
秋儿又来了秋儿来了,她没有带来太多的喜悦,可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她没有带来太多的礼物,只是带来了希望......——题记晚饭后,我照常到楼下散步,今天似乎有些不同寻常。晚风的清凉,让我想起了秋儿,那个让我久久思念的朋友。我知道她来了,可秋儿却迟迟没有来看我。我迈着忧郁的步伐,微风吹着倚在额头两侧的发丝,吹走了被雨水摧残过的枯叶,却吹不走我的忧伤。忽然,我的身旁掠过了一个金色的影子,她用柳枝轻抚我的肩膀。我猛地一回头,当我看到那个身影、那个面庞时。我的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秋儿!我激动的张开双臂,迎接我的朋友。秋儿也十分高兴,可我觉得秋儿,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了。她的眼神不像以前那么欢快了,掩藏了一丝淡淡的忧郁,她的眉头微微的皱了一下。我连忙问她,她向我倾诉了她这次来所附的使命。原来,她的二姐夏儿在今年闯了许多祸,秋儿说,她的二姐夏儿一直是一个脾气暴躁、变幻莫测、任意妄为的人。北京的暴雨、南方的洪灾、东北的农田被毁......都与她的臭脾气有关。看到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从暴雨中流失,她还有冬儿和春儿都很伤心,妈妈一怒之下将夏儿关了禁闭,妈妈说让夏儿思过,并且要关她365天。秋儿听说我当时也在北京时,她惊讶的张大了嘴,庆幸我的安然无恙。秋儿和我沉默了许久,我们都在思想着那些在暴雨中失去生命的人。被毁的庄稼、农田、民房、道路和桥梁。我还特别和秋儿谈到我去过的“野山坡”。秋儿这次来,没有像上次一样给我带来各种好吃的水果,她带来的,是希望。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里闪烁着光芒。她说:“我要送给大地清风、阳光、爱以及力量。我要吹走那猖狂汹涌的洪水;我要用阳光照亮人间,让人们不再畏惧;我要用爱来温暖人们的心,让同情、让爱心与感动并存!;我要用力量来鼓舞人们,让他们不再绝望,坚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我和秋儿都激动不已,是啊,没有什么比送这样的礼物更好的了。这时,夕阳的最后一缕阳光映在我的脸上,照亮了我阴霾的心。一只鸽子衔着绿草在夕阳中掠过,多么宁静平和啊。这是希望,大自然的希望。金光普照的大地上,没有了白天的喧闹,被照得红彤彤的晚霞上有着几朵稀疏的流云,仿佛大自然亲自写给我们的平安信,字里行间都透着平和。秋儿和我紧紧拥抱在一起,她的眼里也透出了坚定和鼓励。我对秋儿说:“让我和你一起去。”“放心吧,你曾说过我是一位最好的魔术师,相信我。我会让一切重归美好。我会将丰收的果实如期送到。”我相信秋儿,她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1000字 三年级 叙事
-
童年·枣·趣事当我闻到枣子的清香,我的回忆就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猛地点亮了,虽然只是四年前的事,但我的感觉就像几十年后的我在回忆现在的我一样,再提起,还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呢。“呼~今天作业做好了,没事了,好无聊。”我无奈的对几个像泄了气的气球似的的伙伴说,她灵光一闪:“是啊是啊,要不我们去抓鱼。”“嗨~抓鱼还要弄一腿泥。”“那我们去捉知了。”“啊,除非你想一脸撞在树上,头上起个拳头似的大包。”我得意地看了一眼同伴,只见她眉头紧锁,好像就是要想出一个让我和她都觉得有趣的事情,她拍了一下手说:“哎~我们去爷爷家敲枣!”“就等你这句话了。”说走就走,我和她像快乐又调皮的小鸟一路上打打闹闹飞奔到了爷爷家。“爷爷 爷爷 爷爷!”我们到了院子里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吵嚷,麻雀似的唱着歌,歌词只有两个字——爷爷,“两个没大没小的小家伙,瞎吵吵什么。”我飞快的冲了过去:“爷爷,我们暑假闲的没事儿,来你这敲枣来啦”“嗯嗯,早就听说您这的枣子特别甜呐。”我俩立刻没了没大没小的样儿,“嗨~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呀,走,拿竹竿袋子,咱们敲枣儿去喽。”爷爷也变得像我们不懂事儿的小孩儿似的,三步并两步,到了门后拿着竹竿还耍了两下。嘿,爷爷还真有两把刷子。我和同伴对视了一下,咧开了嘴巴,就飞似的向院外的两颗枣树飞去,大叫:“敲枣去喽!”我俩像个小小的猫咪蹲在偌大的枣树前,仰望着树上红彤彤的枣子,那枣像活泼的精灵似的摇摇欲坠的挂在树梢好像在说:“哈,不敢爬吧,我就是在这晃呀晃,你能拿到我吗?哈哈哈哈。”我望了一眼爷爷和同伴,好像他们都想把那颗最大最亮最甜的枣子给拿到手,他们都这么想拿,我也不能示弱,看我的。爷爷每人发了一根竹竿孩子气的说:“看谁打的枣多。”预备,开始!一声令下,我们疯狂的敲树干,“哇呀呀呀,敲敲敲。”我的同伴不顾一切的敲打树干,那力气仿佛是要把所有的枣子都敲下来。爷爷呢,他可不像同伴那样“野蛮”,只见他屏气凝神,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嗨嗨嗨!用足了力气打在树干上,只见那枣子齐刷刷的落下来,我看他们都这样了,不管了,敲!我啊啊啊的乱叫着,不同方位的打枣树干,上面下面左面右面都敲了一遍,当没完没了的敲了一阵后,我们都满头大汗,看着刚刚气焰嚣张的枣子泄气的铺满了整个竹席,我们心里就升起满足感。“哎呀呀,这枣子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打下来的,看,都是我们的辉煌成果!”我的同伴得意洋洋的炫耀道,“哎呀,真是的,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来,洗手吃枣。”爷爷爷调侃道:“从懂事时就没这么疯过,真是爽啊,和你们这两个小调皮鬼,真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多岁呢。”我们一老俩小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屋里屋外。虽然是第一次敲枣,可是这件事却烙印般的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永恒。初一:彼岸花1000字 初一 叙事
-
冬枣的启示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任何事物的变化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启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收获一份份启示,逐步走向成熟。记得那天我们正在吃晚饭,不经意间听到舅妈对外公外婆感叹说:“现在的人哪,真是越来越没有公德心了,居然为了赚钱,把黑手伸向关系到生命健康的食品上去了。有给猪打瘦肉精的,有给西瓜打膨大剂的,有给西红柿打催熟剂的,弄得人都不敢吃了。最近又听说有些冬枣商为了给顾客制造‘冬枣味甜’的假象,竟不惜把冬枣浸泡到糖精水里……”一听到“冬枣浸泡糖精水”的字眼,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天前的那一幕:那天,我和爸爸去菜市场买菜,买好菜后,来到水果摊前想买点时兴水果。呵,水果摊位真多,每个摊位上的奇珍异果个个光亮鲜嫩,别提有多引人注目了。正欣赏间,突然听到那边一水果摊商贩扯着嗓门正大声吆喝着:“快来买啊,快来买!顶顶甜的冬枣啊,个儿大,味忒甜,价格便宜,走过路过的千万别错过!”我们闻声急忙赶了过去,只见那儿已围满了买枣的人,他们正一边挑着一边点头夸着这枣确实甜。瞧那满大箩筐的冬枣,颗颗又大又圆。我和爸爸捡起一颗尝了尝,嗯,的确甜,连皮都带甜味儿的!于是我们也赶紧随大家挑起枣来。正挑着,忽然瞥见摊位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只大大的塑料盆,盆里浸满了冬枣。记得我当时还好奇地问过一句:“这枣怎么浸在水里呢?”这时,摊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急忙解释道:“小朋友,这你可就不懂了,把枣浸到水里,就不容易坏呀!”“哦,原来这样!”我们高高兴兴地买上一大袋冬枣回家了……想到这里,我再次问舅妈:“舅妈,你刚才说的是冬枣吗?”“是啊!”“怪不得那天我和爸爸买冬枣时看到他们把枣浸在水里呢。糟了,我还吃了那种枣呢,会不会有事呀?”“不会的,偶尔吃吃不会有事的!”一旁的医生舅舅连忙安慰我,“只要你不长期食用是无大碍的。”“呼——那我可放心了!”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唉,现在的人真是没有公德心。为了赚钱,竟然不顾别人的死活!想想以前的革命先辈们,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而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们又怎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违背先辈遗愿的事呢?生活中出现的这些痛心现象,给我们每个人一个深刻的启示:做人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应具备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才行!点评: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1000字 初三 状物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