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锦绣,文人风骨
江山千古,文章锦绣。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代有才人出。不论是纵横捭阖、周游列国的谋士之流,还是出使边塞、穷困潦倒的使臣,也或者是归居田园、退隐江湖的菜农。都有其自己的为人处事哲学,都有自己信奉的“金科玉律”。
古往今来,为文者甚多;有文人风骨者甚少。
放眼望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其中朝代更替、历史变迁,远至《诗经》,近至现当代文学,其中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然真正有风骨之人,屈指可数。是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亦或者说,自汉唐以来,中国的文学在胭脂水粉里、在江南雨巷里、在歌舞升平里少了那份原有的坚韧与骨气,少了那份坚定不移的节操。
那么,究竟何为风骨?
【大汉风骨】
在司马迁《报任安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是司马迁的风骨,也是他不惧万难,不惧耻辱,一心要写他的《史记》。他的风骨,是在强权面前不低头,在面临宫刑之时不退缩,在被世人嘲笑讥讽之时,依旧坚持客观公正的用一支瘦笔,记录历史的真实过往。他的风骨,是在皇帝面前叫板,是不为皇帝的权势所逼迫,刚正不阿地记录历史,还原一个个真实的汉代。
试想,在那个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皇帝的所下达的旨意是“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那是与天同齐、承天授意的,皇帝的权限是上天授予的。其权利之大、范围之广都是无可厚非的,司马迁一介文人,又怎敢与皇帝叫板,莫非是你真的活腻了?可他是司马迁,他确确实实地做了,而且宁死不屈。他用一部春秋笔法的《史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大汉文明。
每当我走进历史,走近汉代,都无可避免的要去太史公的墓前,拜上一拜。他在我的心里,是汉代第一文人,也是汉代历史上最有风骨的人物之一。
提起汉代的文人,还有另外一个我最欣赏的人——苏武。
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远在汉代,有那么一个苏武。一个在北海边上,持节不屈十九年的使臣。匈奴首领为逼迫其投降,就将他关在大窖之中,苏武饥寒交迫,靠吃雪和旃毛维持着生命。之后,匈奴首领又将他放逐到北海,给他一群公羊。让他牧羊,待生出小羊羔的时候,才允许他回归汉朝。可一群公羊哪里能生出小羊羔,就这样他在北海之滨牧羊十多载。每年望着南归的大雁,默默流泪。
他叫苏武,汉代使臣其中的一员。可他面临匈奴威逼利诱之时,手持汉节,宁死不屈。他是文人,一个封建社会里士大夫阶层的文人。可他用自己的铮铮铁骨,扞卫了大汉朝不可侵犯的尊严,用他赢弱之躯,抒写出一个文弱书生的传奇,昭示出汉代使臣威武不屈的文人风骨。
每次走进他,陷入眼帘是一片苍茫的白色之中。一个汉使,手持节杖,一个瘦骨老人。他的脊梁骨瘦如柴,却撑起了汉代历史的高度;他的气节,千古流芳;他的风骨,虽然在浩瀚的长河之中微不足道,可足以令我对其敬畏一生。
何为风骨,这是汉代人的阐述,也是我最早结识的文人风骨。当我走进中国文学,走进那个辉煌灿烂的大汉文明,他们的风骨是为我的启蒙课,也是我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明白,原来千古文章多锦绣,大汉风骨昭日月。
【建安风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记得当时年幼,第一次走近他,走进这个被誉为“文采气骨兼备”的曹植。我才第一次走近这个群雄逐鹿、谁主沉浮的汉魏更替年间。
曾有人说“时势造英雄”,那么又是什么造就文人的风骨呢?撇开“三曹”,我们说说“建安七子”。直到建安年间,人们才对“风”、“骨”一词做了重新的定义。“风骨”一词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如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等。
那么,究竟为何人们在谈论到风骨之时,都会离不开“建安风骨”之说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便与当时的政治有关吧。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着,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倘若只是讨论文章、诗歌,那么这个解释倒可以接受。可我之所以欣赏“建安风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继“建安七子”之后,又出现了“竹林七贤”。若说建安七子是在诗歌上对汉代长期以来浮华的文风所做的“筛选”,一改奢靡浮夸的文学风气,主张写实、主张言之有物;那么,“竹林七贤”就将这一风骨很好地运用到了文人的身上,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所瞻仰的偶像。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据陈寅恪先生考,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然,竹林七贤不仅在诗词上有所创新,一洗奢靡之风,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为人处事。在面对司马集团的统治之时,他们不卑不屈,隐居不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当权者抗争;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种不媚世俗、高风亮节的品质,这才是我最欣赏其风骨的主要原因。放眼普天之大莫非王土,还有几个人能够坚守清贫、坚守静心,用淡泊名利的方式,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净土。
不没有,只有竹林七贤。
他们七人,个个身怀经世治国之才;可当他的理想与当局者推崇的思想格格不入时,他们毅然而然地选择了归隐。当理想遭遇现实,当他们无法与司马政权苟同之时,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明着自己的心迹。试问一下,出则万千繁华唾手可得,入则青灯孤影老树寒鸦。当我们去选择,我们会选择什么?
是不折不扣的为当局者歌功颂德,还是退隐于江湖,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落落清欢?建安风骨,可见一斑?
【五柳风骨】
世人都知道五柳先生,亦知道那个古往今来,归隐的最出色的“陶渊明”。
说起陶渊明,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他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当世人遭遇各种不如意时,都会用他的诗句自宽,用他的诗句自娱自乐。殊不知,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又有几个人归隐田园而不耿耿于怀?
他,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可又有几个人能够向他这般,真正做到不愿“以心为形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不愿“不为五斗米折腰”。纵使清贫,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毅然辞掉官职,走进自然,拥抱属于自己的田园?
世人都知道《五柳先生传》,却不知道知道,这个看似怡然自乐的居士,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骨。就想《爱莲说》里所表现出来的莲之性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安贫乐道的写照。自幼体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这是他生活的写照,也是他性格的写照。他依旧高呼《归去来兮》,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那一份“田园”。因为那份田园,不仅是他的精神净土,也是他高尚情操的栖息地。故此,朱光潜先生曾说,“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他叫陶渊明,也叫五柳先生。他是那个“宁折不弯”的五柳先生,也是那个“中国田园诗第一人”。他的风骨,不是铮铮铿锵,也不是熠熠夺目,更不是万世流芳的脊梁;可他是我心中的“真文人”、“真豪杰”。
李杜诗篇万古传,可五柳先生的风骨,又有几人知晓?
古代的文人风骨,各有所长,各有千秋,那么近现代的文人呢?如果说林则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鲁迅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睁眼看文学的人。
【鲁迅先生的骨气】
总所周知,鲁迅先生起初是学医的。可当他在讲堂上看到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兵抓获,要枪毙了,周围一群中国人都在围观,可他们却对这一幕高呼“万岁”而后拍起掌、欢呼起来。鲁迅第二年在仙台结课,停止了学医。毅然地选择了回归中国,可每当他看到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情景,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理想。
之后,鲁迅弃医从文。以一个革命斗士的身份,用一篇篇看似尖酸刻薄的文章,狠狠地刺痛着那一群群伸长脖子的“看客”。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势和魄力,揭示出中国国民的略根性。让沉睡中的人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是深爱的。很多人只看到他文章的那些刺骨的批评,却不知在他的批评背后,有着一颗“爱国忠心”。正是因为他的用心良苦,所以才使个熟睡的东方巨龙,睁开双眼去看世界,才使中国文学没有走向灭亡,才使得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没有亡国灭种,成为日本人口中的“东亚病夫”。
很多人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风老辣成熟、却不曾细想,他又有怎样的风骨呢?中国近百年来的大清统治,给中国文人养出了一身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风气;可鲁迅,能够直视这种旧疾,以全新的文风抒写出一篇篇引人深思的文章,这又需要怎样的勇气呢?
记得他《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他的铮铮铁骨,他的大爱无声,他的民族精神,可见一斑。若不是其有着一颗爱国忠心,有着高风亮节的骨气,又怎会不媚世俗,又怎会开口讲真话,又怎会招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倘若没有气节,没有骨气,那又是何其悲哀呢?
幸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个鲁迅。一个敢说感写的革命斗士,一个用笔战斗的文人,一个有风骨的中国文人!
【风骨之我见】
纵观古今,有风骨之人大有人在。有骨气之文万世永存,那么究竟何为骨气?
据我所言,所谓骨气,是指人的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自然而然、由内及外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一种类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昔日,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我们作为文人,作为天天笔耕春秋的我们,究竟什么是“风骨”呢?武将报国,当战死沙场;文臣报国,又该怎样?
放眼当下,自从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低迷多年的文学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各个文学网站更是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与此同时,也必然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
一、文人之间相互吹捧。
虽然,古往今来,中国都存在着文人之间的相互吹捧;但,这种风气是否应该延续,值得我们去思考。曹丕《典故?论文》里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殊不知,在当代这种一味的相互鼓吹、相互逢迎,本就是一种“相轻”的表现。古往今来,锦上添花者颇多,雪中送炭者甚少;互赠金玉良言者甚多,可说出真知灼见者很少。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听美言,因为真话大多很刺耳。而之所以很多人不敢讲真话、不愿讲真话,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怕得罪人。
之所以怕得罪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负面效应”。所以,纵观古今,也就只出现了一个鲁迅,鲁迅之后,再无他人。而之所以很多人怕得罪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许多当权者喜欢歌功颂德,喜欢锦上添花,而听不进去不同意见。所以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者立刻就出现了。伴随着一些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现象,便随之而然地出现了各种溜须拍马、丑态百度的窘相。
为文者,首先应该端正好心态。心态好了,自然能够写出好文章。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不光可以运用到生活态度之上,也可以运用到为文的态度之上。许多人提倡为文要严谨,殊不知态度不端正,不论怎样严谨,写出来的也都是条条框框的“论文”,即使引经据典,即使东成西就,却没有灵魂。
一直坚信,文章是有灵魂的!何谓灵魂,就是一篇文章从头至终,所散发出来的气凝聚而成。有的人心怀叵测,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残羹剩饭”;而有些人心灵美丽,所以才能写出诗情画意的文章;还有些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什么都不是。自古以来,都有句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有所长,各有千秋而已。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一些人听不见意见,见不得别人好,灵魂深处早就已经肮脏不堪,又怎么能指望其写出好文章呢?
二、文学缺少风骨,写出来的尽是些“谄言媚语”。
放眼文坛,还有多少人在写一些“心之物语”,还有多人能够笔随心动、意随笔动?他们每天趴在电脑前码字,码出来的尽是些淫词艳曲、浮华篇章;观其内涵,空洞无物。每天逮着个外婆的裹脚布,写个没完没了,却没有半点可用之句。即使这些“谄言媚语”能够得到某些当局者的“高度肯定”和“极力赞扬”,殊不知对于文学,真正的试金石是时间,时间能够检验出一切文章的经典性。
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者,何其之多。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才是文学的瑰宝,才是文学的经典。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耐得住现实的批判。记得贾平凹老师曾说过,任何一篇文章,当你得到的肯定比否定多那么一点点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可就是有些那么一些人,听不进半点歧义。殊不知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事物根本是不存在的,哪里还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文章?金无足赤,文无完文。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文学爱好者功利心过重,缺少文人应有的风骨、应有的品质。有些为了名噪一时,有些为了扬名某个网站,有些为了得到所谓的认可,不惜牺牲文人的良心,写出来一些媚俗的文章。即使得到了一时好评,却不定能够得到一世;即使得到了某些人的肯定,却令很多人对其不齿。
作为一个文人,可以没有富裕的生活,可以没有光鲜的衣着,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你必须要有一副铮铮铁骨。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请你不要以文人自居。或者,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响亮的名字——“御用文人”。看看,多么响亮的名字呢?既可以得到某些当局者的赏识,又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名利,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三、缺少自我批评,却习惯去他人文章下面挑刺。
鲁迅在中国人的劣根性里面说到,喜欢挑刺是中国人固有的毛病。可问题是,这些人不是挑自己的刺,而是喜欢挑别人的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文章,不论人家的观点是否正确,不论人家的成绩是否突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去挑刺吧。先给别人当头棒喝,何须去管自己的对错?所以就会出现了一些现象,一些人的文章要么得到一致认可;而另一些的文章是全盘否定。之后就是出现一群赞美声和一片批评声,各种礼乐大奏交响曲。
对于这一点,在很多文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也许,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自己后颈窝的毛,自己看不着”;可对于挑刺,我们也需要辩证地接受。比如有些挑刺是客观公正的,而有些挑刺则是恶意诋毁。对此我们也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地学习进步,以免过于自负,自以为百毒不侵。与其有时间对别人的文章指指点点,还不如多在自己的文章上下点功夫。写出些经得起推敲、经得住考验的文章。
那么,纵观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坚持自己的“风骨”呢。
第一,作为一个为文之人,简称文人。首先要做的便是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写文不要与功利挂钩。为何要保持一个纯洁的心呢,因为相由心生,文由心生。心态好了,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挥洒自如,自然水到渠成,伸展有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文章的字数,比如为了达到某些所谓的“要求”,故意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添油加醋,短话长说,故意咬文嚼字。以期达到某种字数要求,从而使文章失色。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
第二,坚持自我,不媚不俗。说到这一点,不难,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当然,笔者这里的“不媚不俗”、不写“谄言媚语”,并不是说朋友有喜事,都不可以去庆贺;而是指某些从头至尾溜须拍马之文,某些一味的阿谀奉承之流,就实在令人不齿了。所以,要想做到真的不媚不俗,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良心,用心写作。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那么,我想说,文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第三,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作为一个文人,更应该有骨气。没有骨气的文人,写出来的文章,无论如何锦绣,不论如何华美,不论如何博取众家芳心。在笔者眼里,那终将是不值一文。“媚颜奴骨”的文章,即使得到了当局者的一致好评,却也不一定能够赢得真正喜爱文字人的认可。人可以没有傲气,但是不能没骨气。
“傲气”与“骨气”,虽然是一字之差,可意思却相隔万里。就像笔者常常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文人,可以没有“傲气,但是不能没有“傲骨”。画皮画虎难画骨,一个人的傲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替换的。这也是笔者欣赏一些作家的原因,也是对一些现当代作家的评审标准之一。
【写为后记】
不论历史如何变迁,不论时代如何更替,不论沧海怎成桑田。在笔者的心里,作为一个文人,一个敢于“浪遏飞舟、激昂文字”的人,都要有一身“傲骨”。不论现实如何蹉跎,都应该坚守自己心灵深处的文学净土。
千古江山,文章锦绣。然真正令笔者喜欢的文人,屈指可数。不是我们对现实太苛刻,也不是我们的文人不够有才华,更不是我们的文人不懂的匠心独运;而是,许多现当代的文人,早就从骨子里流失了那一份“铮铮铁骨”,那一身无所畏惧的“正气”。
江山锦绣,文人风骨。
有多很多常常提起,却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坚持。昔日曾闻,业精于勤而专于恒;那么,我们铁血男儿,我们文学爱好者,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是否也应该坚守自己的“梦想”,坚持一身“风骨”呢?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想真正能够写出经典传世之作的文人墨客,都是些有风骨之人吧!就像笔者一直喜欢的路遥,就像笔者一直喜欢的沈从文。
我想,关于“文人风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历史的变迁中,成王败寇;但是在文学的领地上,一直都是有风骨之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江山千古,文人风骨。
江殇
——祭念东方之星沉船遇难的同胞们
最后一次我们说过道别的话,是风来花香阳光正烂的六月初,我们说过什么,我忘了,就像忘记你时时叮咛我走好这世间每一步的风雨一样。
我后悔没能再和你说些温暖的话,因为不知道这是永别。
最后一次我们拥抱了吗?亲爱的亲人们,你怀中那善良的温存,却一直停留在我们离别的码头,我以为我们会一直相伴,我以为风雨只是你已过路程的历练,是往后彩虹的蓄力,可是,风雨依在,黑夜的掩盖,它们在某一刻携恶浪而掠生命于江心吞噬肉体割断亲情,毫无征兆。
有些魔是无法洞悉的,尽管来时人生路,你们已经与之进行过无数次的相搏,坎坎坷坷,不依不饶地抗争命运所给予的公与不公,而这一次,你们终于输了,输的彻底,且生死未卜,恶魔在长江的上空露出狰狞的笑,暴雨只是它对抗伟大生灵而发出的羞怒的吼叫,狂风也只是它唯一的手段,短短数十秒,厄运来临,死神就藏在浑浊的江底,穿梭在湍急的水流中,残酷而毫无怜悯地夺走一个又一个的肉体。
我们跪在泥泞的江边,看着那一巨大的铁物生生地压在你们的上面,毫无声息,真希望看到你的影子从一侧的边缘出现,或在不远的江心,哪怕伸出一只手,露出一缕白发,我们都会尽百分百的力气,拉你回家去。可是,红烛已燃一根又一根,它的泪水奔涌殆尽,这突变后的悲伤,却怎样都无法伸手触及到你。
多想拉你的手啊,亲人,就如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一样,我们手牵在一起,温暖相传,你带着我走路,带着我看风景,却忘了这一次你伸出手来我带你回家。
我潜入水底,这里是离你最近的地方,却听不见你心跳的声音,我也看不清你的面容和影子,只是摸索着每一个你可能待在的地方,等到终于触碰到你的手和身体时,却是冰凉刺骨,和这江水一样,冷酷着无情。
你用沉默无情地拒绝了我们的呼唤,那么多的生命选择集体不作声响,让我们心慌乱悸,黄丝带飘在每个流动的车子上,虔诚地祈求奇迹生还的可能,哪怕一丝一缕,都不愿放过。
我们能驯服滔滔江水,却对渐渐离开的生命无力回天,我们调动数千人,动用国家力量,却也只能看着时间在奔向七十二小时的生命临界点。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寻找你们的步伐,海军,海事,武警,全力以赴,医护人员岸边守候,民间船只自发搜救,江面灯火彻夜通明,每一双眼睛都满含希望,每一个身影都在为营救贡献力量。
我们尊重每个有尊严的生命,回家的路很短,却是如此的漫长,安息吧,亲人,你们的魂已在江心陪存,千古不变。
永别了,离开的同胞们,祈福一路走好,跪念。
相关推荐
-
《风骨》感悟在这篇文章中,在如此贫困的家庭,还捎钱给他的女儿。等他发现少了一张五元的钞票,看着如此着急的他,老师想必是希望女儿长大有出息吧,老师应该是很感动的,老师拿上家长的钱,走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把自己的钱搭了进去,这是一位多么无私的老师,我觉得老师心里肯定在想,这是国家的希望,这是国家的苗子,我一定要把钱凑齐,再把钱还给小女孩的时候,他却谦虚的说:小女孩,这是你爸爸给你捎的钱,马老师明明也加了五元进去的马老师却没有说自己也加了五元钱进去,马老师可真无私。在后面,家长来给马老师还那五元钱,马老师却百般推掉!那位家长还是把钱交给马老师,这位父亲,自己家境贫困,还愿意还钱,一句话。太无私了。2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戏说文人从先秦到后汉,从唐宋到明清,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一直都是我所崇敬的对象。他们大多有着孤傲的性格,瘦弱的身体,在官场上得罪了有钱有势之人,于是,便骑一头瘦小的毛驴,后面背着一大包书卷浪迹天涯。自古文人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他们都爱美酒2他们都爱舞文弄墨3他们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4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先说第一点,他们都爱美酒,李白可以说得上是首屈一指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对酒可谓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倘若让李白戒酒,那么他的文字将失去一半的美丽。辛弃疾的“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都是文人爱酒的代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对酒的理解。他把心中的思绪和惆怅都融入在了酒中,无需用太多的语言,一杯饮尽,自己的心思也就被知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于是便提笔挥毫,思绪就潇潇洒洒的倾泻了出来,这一写,就止不住了。哪一行行清秀的行楷书,如同一个个清秀的音符,谱出了文人清秀的心声。说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禁会让人想起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文人们大都不愿与官场打交道,也有人试图接近过,但总被一张千斤重的皇榜压了回来。张继的《枫桥夜泊》被人们世代传诵,诗中幽静的秋景被诗人刻画的意境清远,余韵无穷。可以想象,此时张继的心里也像这一汪秋水一样的冷。想到十年寒窗如一日,想到平日里老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想到考场上,他力压群雄的文章,可是那张长长的皇榜却单单容不下“张继”二字。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响了,这钟声在张继看来是那么的凄凉。张继恍然大悟,原来他所追求的应该是那种悠闲的隐居生活啊!文人们的爱国心,并不是在外敌侵略时拿着真刀真枪与敌人干,而是以一种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壮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他们教书育人,为国家献计献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中间的陆游与颜真卿是最有代表性的。陆游临死时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安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颜真卿以一片荡气回肠的祭侄文稿,震撼了人心,最终颜真卿以身殉国。当然,文人也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也会有些酸酸的书生气,也会有些恃才傲物的性格,但中国古代文人在我精神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文章是我永远无法攀越的的,他们的境界永远是我无法企及的,他们永远守我的尊敬。2009年2月7日900字 六年级 写人
-
锦绣山川你可曾知道,在荒无人烟的世界里,垃圾们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家园,你可曾知道,水龙头无止尽地在伤心流泪,你可曾知道,鸟儿在失去鸟巢是那绝望的一幕,你可曾知道,在人们践踏下的小草已拉不直腰,你可曾知道,当一缕照射在几百年前天然的锦绣山川时,这片土地已成为孤身一人的荒野……是谁这么可耻地毁灭地球的生态环境呢?这个问题谁都清楚,可偏偏有些人就是这么地将错就错,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依然不够严谨,最可恨的是让同胞们也无法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一棵棵年迈的大树在人类毫不留情的刀尖下碎尸万段,人类将他的一血一肉制成生活所需要的面巾纸,笔记本,书本及一次性纸杯等,都隐藏着它默默为人类服务的灵魂。人类却随意糟蹋它这刚毅的身躯,甚至使有限资源的循环规律失去控制,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包括旱灾,吸收空气导致传染病而死亡的现象,更让人不可原谅的是:给生态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而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美妙的,用心灵感受到的世界却是“可怜”的!锦绣山川,让世界回到历史的悠悠道路吧……六年级:忘记只为更深的记忆400字 六年级 写人
-
锦绣旗帜海平面划出一道,属于我的骄傲!——题记天色朦胧,星辰虚幻,清幽月光,那么祥和、安静,不过它必定有一缕红光将普照大地!让一切的一切,从睡梦中醒来!从两点钟起床,就为目睹国旗的冉冉升起!到了天安门,焦急的等待:等待国旗仪仗队走出天安门;等待国旗尽情的舒展;等待国歌铿锵有力的响起;等待国旗在旗杆顶端随风飘扬;等待日出!这一秒,国旗仪仗队踏着正步,守护保卫着国旗,他们的脚步声震撼大地,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这是多么庄严而又神圣的啊!庄重的神情,手臂自然有力的摆动,整齐矫健的步伐敲击着祖国大地。他们,就像重影一般,仿佛是一样的面孔,一样穿着高尚的军装,一样庄重的表情,同一时刻摆动的手臂,一齐迈出的步伐……他们向旗杆走来,我感到身旁的空气都专注地看着他们,专注地注视着国旗,空气都凝结了!国旗仪仗队的军人走到了我们面前,升旗手和护旗手接过那安然宁静的国旗,突然,国歌响起。嘈杂的人群一下子被这豪迈的国歌震住了!升旗手将国旗抛洒!所有人向国旗敬礼!国旗好像突然醒了!它洒脱的飞起来了!它飞遍了整个中国!它告诉所有中华儿女:“天亮了!”我们敬着队礼,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国旗,望着它每一秒的浮动,耳边的国歌使人振奋,所有人在这一刻,定格了!时间停止了!世间一切的一切静止了!只有那国旗随意飘荡着。它——五星红旗!好像用那优美的五颗星辰望着我,用那红色的丝绸抚摸我,给我温暖。神圣、庄重、洒脱、美丽、温暖、振奋、那是希望!美不胜收。国旗是暖色的,当它升到顶端的时候,祖国也被阳光细微的那一道光照得暖暖的!望着国旗,有多少感慨啊!老人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或许会热泪盈眶,品味着一生走过的路;青年看到国旗徐徐飘起或许会立下誓言,努力去创造出一片辉煌;孩子看到国旗飘荡在云端或许会嘴角上扬,用纯洁的心灵面对世界!这时,一丝如丝绸般的阳光,透过虚幻的暮霭,渐渐地,渐渐地,透过一切的一切,射到了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上!六年级:陈雨萌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江山游第二天,我们前往浮盖山。浮盖山位于福建、江西、浙江三省交界的地方。浮盖山有四怪:云怪、石怪、洞怪、泉怪。徐霞客曾感慨:怪石拿云,飞霞削翠。浮盖山有两条路,一条观光,一条冒险,我们选择了冒险。首先我们穿越了一个石洞,洞中没有一处完好的台阶,极难行走,穿过此处又到了莲花洞,洞高不足一米,洞中幽暗无比,难找出口,我们匍卧着艰难的爬出了洞,终于见到了一线光明。浮盖山上有许多竹子,苍翠挺拔,极为美丽。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攀登,我们终于到了三叠石,据说三叠石三颗石头分别象征官运、财运、桃花运;沿着石阶继续往前走,在一块巨石上看到了浮盖山的山顶,就象清朝官员的官帽一样。下午,我们前往千年古镇廿八都,这里有一条古道,一万多人口,13种方言,142种姓氏,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历来就是商业重镇,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这里古色古香,有36幢明清建筑,历史更是悠久。游完了廿八都,我们便告别了江山市,踏上了回家的路途。400字 六年级
-
中国文人的风骨翻开记录着帝王将相家谱的24史,纵使满本都写着吃人二字,但细细品味,仍掩藏不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有骨气的文人的背影,之所以说是背影,是因为他们已经离我们这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渐行渐远,正如某位作家所言他们在彼岸,我们在此岸。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师级的文人在他生活的时代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当时人类的局限,他们是未来世界的来者,他们的灵魂撞击着时间的不公,他们的笔犹如利剑一般刺痛着某些人的丑陋的内心,所以凡夫俗子只能望其项背,还会自作聪明的骂他们为书呆子,嘲笑他们的不顾现实,但现实又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人追名逐利的借口,披在狼身上的羊皮;在他们看来,现实却是百姓之疾苦,国家的贫弱。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正是他们在世人的不解与嘲笑中用自己独立的笔和人格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拒绝着荣华,笑对着死亡,名留青史;又看一看那些粉饰太平,鼓吹盛世的御用文人,他们死前可能声名显赫,荣华富贵,但死后却不过随着风沙的吹拂,战火的洗礼而消逝在滚滚的江水中。从屈原到韩非,从司马迁到班固,从嵇康到陶潜,从李杜到八大家,从辛弃疾到方孝孺,从王夫之到龚自珍,从鲁迅到柏杨,他们缔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土壤,赋予了一代代中华文人不屈的品格,以天下为天下的普世价值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日渐衰微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文人站出来,踏着先人铁肩,谱写新篇章,撑起我们民族不屈的文化脊梁,为这个病态的社会开一剂文化药方。轻移蜀桐,款抚吴丝,合上书,让历史的利剑划破黎明的黑暗,仿佛整个世界,春暖花开。600字 初三 散文
-
古代文人为何如此痴竹《青竹风骨》读后感《青竹风骨》这本书讲述的是古代文人与竹的故事,而这些文人之中,无一不对竹痴迷甚深。为何中国古人犹爱竹?无非是分三方面。其一,竹的用处多,从开始的扁担,之后的火药,甚至直至今天,竹制成的纸也算是优质品。竹如此实用,自然倍受人们青睐,但这只是表面。要说实用,家禽不是更实用,然而有几人对它们有爱竹般的情结?这就要说到第二点了,因为竹十分优雅。试问,有几人能抵挡住这骨子里透出的脱俗的美丽:高大如树,然而不是树,碧绿的枝干不受风雨的压迫而弯曲。薄片的叶随着清风摇摆,不做作,却惹人喜爱。散发着怡人的幽香,但不是因开花而发出香味,是生来就有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香。果真是“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难怪多少诗人画家为了表现竹的雅,费尽了周章。但如上的两点还是不够让我们的古人如痴如醉,为何苏辙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为何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说到底,还是因为它的性格,它不沦入世俗,但也不愤世嫉俗;它傲视霜雪,但又虚心不骄。正如苏轼所说“未出土时便有节,至凌云处仍虚心”,竹的品质才是人们最爱的。我甚至在想正是因为竹的“有节”、“虚心”,人们才会如此频繁的用它,才会觉得它雅,才会对它爱不释手。仔细想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若空有一身本领、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有一颗污秽的心,相信再怎么百年难遇的奇才也只是哗众取宠罢了。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文人气质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看到的是气势;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看到的是气节;读关汉卿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福贵又寿延",我们看到的是气愤;读白居易的'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看到的是气韵.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成就了文人的才华,让他们将文字组合的如此幻秒?那便是感之于心,现之于文的气质.一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作为文坛少有的女词人,她卓越的成就足以让七尺男儿汗颜.她流露的点滴情感,无不使天下人为之动容.她开心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曾让她"沉醉不知归路";她忧愁过,与丈夫的离别曾让她"人比黄花瘦".她是女儿,自有多愁善感的细腻情思,所以才会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她虽是女儿,却也忧国忧民胜似男子,所以才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慨叹.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才有后主遗风.这样的女子,恰如飘零的花,自流的水,无声无息,暗香永驻.二蓬莱文章建安骨李白,一个满腹才学而无处施展的官场弃子,却在文坛尽情挥毫成了一代天骄.他无所顾及的开怀畅饮,豪迈中尽显男儿本色,他有感而发泼墨点纸,满纸豪情文才飞扬.他重朋友,愿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念家乡,所以才会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爱喝酒,却'举杯销愁愁更愁",他不爱钱,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一代诗仙,高亢的丽歌怎能不千古流传?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对官场的不屑使他回归田园,对生活的热爱使他留下华美的诗篇.官场的黑暗使他无处容身,恬静的田园却有一方明朗的晴天.他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却也自得其乐,只因愿无违.他穷的"唤堵萧然,不蔽风日",却常"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在他眼里,钱财不如一朵菊花,官位不值一碗酒茶.他放浪形骸,嗜酒好文,正是这种洒脱的气质,使他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文人的气质造就了文人的文章,文人的文章饱含着文人的气质.是故,观文如观人.900字 高二 散文
-
山水文人孔老夫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古语又说: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小流,故能成其深。山与水,是中国文人永远的主题。歌咏山水,描摹山水,从山水之中感受启迪,从山水之中接受教育。山水,为文人之友,更为在下之师。但山水的性格是绝然不同的。正如孔老夫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的灵动给人智慧,山的稳重给人敦厚。但中国的文人,从山水之间体会,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它们外表的灵动、敦厚,更多的是从它们长久的积蕴、深厚的积淀中透射出的内在精神。海水灵动却始终保持着一色的蔚蓝,而沉稳的大山四季都变幻着色彩。海水不言,但我从海水一色蔚蓝的灵动中,接受了教育。历史上,多少才华横溢,充满灵气的高人,深居浅出,言不高声,行不大步,从容悠闲,求贤若渴,不耻下问,一副谦恭散淡的外表之下奔涌着一腔热血,鼓荡着全副的激情,救国济民的宏愿始终未变,报国建业的大志从来不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则为良相,退则为良医”,所以,中国文人从水的灵动之中接受了灵气,也一样接受了水的含蓄,水的博大,水的柔韧,水的沉着,进退自如,笑对穷达,通达大气,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撼天动地,但又镇定冷峻,不动声色。大山不语,但我从大山四季变换的色彩里,受到启迪。文人内敛自省,安静恬淡,儒雅之气十足,文弱之风俱现。但文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当民族有难,国家兴亡,文人总是首先觉醒,振臂高呼,唤民众于沉睡,拯苍生于水火。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哪一次进步,哪一次变革,不是文人先行,不是文人首倡,没有抛洒文人的泪,没有飞溅文人的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生死去留两昆仑”的谭嗣同;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这些文人都山一样伫立在中国的历史上。四季都在变换着色彩的大山,给文人以绝好的启迪,绝好的性格,沉稳而不失生气,执着而不失灵活,迈着坚毅的步子,在崎曲的救国之路,济民之路上跋涉。700字 初二 散文
-
中国文人我一篇一篇翻着书页,那样沉迷,看过了李白,读过了苏轼,却懂不了满腔情仇的意念。那树,又开花了,我忍不住也想做一个诗人。无奈,我只是个俗人,我的脑袋里还回想着那一篇余秋雨写的《家住龙华》,是否,做一个人很难,做一个中国人更难,做一个中国文人那又有多难?在一本本名著上,我读懂了中国的辛酸,更读懂了中国文人的辛酸。我捧着那一本厚重的《上下五千年》似乎用我全身的力量也支撑不起。历史的篇章总是很庞大,因为修辞太多了,要我说说历史并不客观,客观的是那一群客死他乡的中国文人…。.一个个不知名的文人,一个个短暂的生命,一篇篇幸楚的文章,刻画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他们也继续写,在一群狂热的粉丝下继续写,但是,又有多少人懂他们的文章呢?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懂…。还会有多少中国文人呕心沥血而死呢?不知!我不知余秋雨写《家住龙华》的主要意义是否为哀悼那两位教授,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只是俗人,不是诗人,我不懂中国文人…。.或许,我连《家住龙华》的意思也没明白,但我很明白,中国文人真的太心酸!在无数个只休息几个小时的日夜里,中国文人的灵魂还会活吗?是否只会像机器一样…。.400字 初二 散文
-
江山天幕徐徐拉上,弥漫乌云的长空透泻不出一缕风丝。时下正值七月炎夏,即使是‘暗无天光‘的夜阑依是一片炙燠,西边的荷莲池充斥满蛙声,隐匿进茂叶丛枝中的知了嗡嗡个不停息。本属静谧的夜晚呈现一幕喧嚷,好不热闹的气景。反复酝酿的酴醚酒散发别样的醇纯,诱的人心田惆怅起来。五盏悬置在空中摇拽的烛灯包围着一亭设计别致,雕图精美的亭榭(古代亭楼的一种),酒香便是从这灯火通明的亭榭溢飘出来的,榭里八个风度翩然,气宇轩昂,神态怡然的年轻公子,他们个个手握纶扇驱赶沉夜的闷热。八个人围住一张大理石桌环坐,各自胸前置放一枚幽蓝色夜光杯,杯里溶满醇淳的酒液,好不自在。若是让他人瞧见歆慕之情不免心生。服饰尽不雷同,但同为中国历代盛产的华丽绸缎。面南朝北的公子柔滑衣裳绣着一只藏身雾霓的麒麟,麒麟周身尽披尖锐鳞甲,一对柔角挺立头顶,仰天长啸,似有腾飞九宵之势。在西晋朝时期惟有侯,公两爵位的王公贵族衣裳上允许绣刺麒麟图徽,如此看来他相对其他几位公子官职最高,其余七位服饰分别绣:鹿,虎,豹等等图案。目光从他们身上挪开,转到府门口,大匾上赫然书有四个楷体赤色大字:山阳公府。落款,曹睿。曹睿乃是前朝魏明帝,他生前素来和这家先主人交好。大匾题于太和3年,虽然经历几十年的风雨吹袭,枫丹木制成的匾安恙如夕,"山阳公府"四字遒健之气毫墨不减。从题字人的身份和"山阳公府",凡人一看必晓这家在朝野中的地位醒赫,势力之大。那位裳绣麒麟的即山阳公府掌门人了。姓刘名阿知。他是前山阳公刘石秋的长子,大汉帝国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孙子。汉献帝刘协在公元220年被魏文帝曹丕废掉,成为第一朝山阳公,畏猥琐缩,在亡国悲痛中郁郁而逝。其子刘石秋嗣位后甘心太祖刘邦,世祖刘绣身屡百战打下来的江山承临400余年风雷电闪击裂就此灭亡。他暗中交结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多为是当年帮曹操欺凌汉家的汉朝老臣),太湖底凿洞练兵,饲机复兴汉室。正在刘石秋举事前一个月。曾收受刘石秋金银,头颅顿地发誓愿助他兴复大汉的奸臣突然向晋武帝告密,刘石秋心晓举事必败,惨绝之下吞金而亡,在太湖一带操练的义军只得四散天涯,另谋生路。刘石秋死后,他十岁的儿子刘阿知被封为山阳公,刘阿知自幼聪颖,他在父亲灵位前指天地,昭日月定要报杀父之仇。受封十二年刘阿知现在已经22岁了,早已越绔冠之年。时间在轻风间流飞,山林溪涧间殆逝,他为父报仇的大愿似乎淹没在了时光的流程。他即不暗中招兵买马,亦不曾交结达官贵仕,在所有人眼中他只是个平庸懒惰之辈,父仇和复国大业早抛弃九霄云外。或许刘阿知不招兵买马,不结交贵族是向到父亲当年就如此失败的自己不愿顾其后尘,揶或他要另辟途径达到复仇与兴国的双重目标。刘阿知每日所做事是和一群爱好文词诗赋的读书人游山玩水,阅尽三山五岳的奇观美景。不完全计算十年间常居他府中的儒士文人不下五百(汉代称为家臣).刘阿知每年应礼节去朝觐一次司马炎外从未上过朝,也不上什么柬言,就连一年一次的礼节朝觐他向司马炎侃调的全是一番山山水水,诗词文赋,绝无半句关联政治朝廷的话屑。司马炎只到他对政事无丝毫兴趣,倒也放心,免去了后顾之忧,常赏赐他一些金银锦匹,让他有足够的钱物供养那五百家臣及游山玩水。‘山阳公‘表面上看地位醒赫,权势强大,实则上什么也没有,一个闲职;‘山阳公府‘不过是一个掏了乌龟的空壳。刘阿知除嗜敛家臣外,还对东方旭旭红日升起的东瀛洲大感兴趣。魏明帝,魏齐帝年间东瀛列国中的强国倭奴国四谴使节结交魏国,他先后随魏明帝接迎过三批时节团。刘阿知向他们咨询东瀛的气候,人文,风俗,法度倭奴使节倒也不悝啬悉数告之,但其中不乏吹嘘之嫌。刘阿知最钟情的莫过倭奴国富士山脚麓的樱花,使节口中朗诵的:迎雪零落,蹁舞飘逸,披地红毯,香菲万里,怡神气宁。令他心生向往之情。就连夜辰睡梦里都经常幻现粉红色的樱花涨苞待绽。最后一次随魏齐帝接待倭奴使节,刘阿知留下了众使节中汉语说的最流畅的渥卑原新郎,刘阿知嫌他名字太长,只简称渥卑。今夜,渥卑也列亭榭秉烛夜谈八公子之一。1200字以上 高三 抒情散文
-
中国文人我们,都很悲哀。近期,一年一度的高考伴着风声雨声又匆匆向我们走来。十年寒窗,千声哀叹。记不起多少个日日夜夜,台灯、几案,伏案疾书,睡眼朦胧;也记不起多少次低头抬头,推算、草稿,工整做答,斗志昂扬。而现在,或许是一切都该结束了,有或许一个新的开始在等待。站在这繁忙的年月间,让沧桑的目光穿过喧嚣的街市间拥挤的肩头,穿过百年来一台台已经凝固的悲剧和戏剧,一声声已经蒸发的低吟和高喊。搭乘着历史奔袭的列车,直接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在那儿,一群长袍青衫的失意文人还在高谈阔论,仰天悲嚎。想着这种考试的选拔制度,不过是考了一点文化知识,不就是评测一点能力技巧。竟然能炒得这么热,闹得这么火,一千多年都凉不下来,几乎把长长的一段历史都烤出火焦味来了。然而,那些曾经失意的文人们,纵然是屡战屡败,却依然执着地,一生穿行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一次次的科考,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重来。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有人”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那些高中的自然是一举成名,飞黄腾达。而热闹之后,繁忙之后,谁来记忆那些落地的考生,他们心里的悲凉,谁又知道。当得意的马蹄在身边窜过,喧天的鼓乐在耳畔鸣响,得胜者的名字在街市间哄传,轻视的目光在四周游荡,他们不得不低头叹息了。他们颓唐地回到旅舍,旅舍里,昨天还客气地拱手相向的邻居成了新科进士,仆役正在兴高采烈地打点行装。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不悲哀。于是,他们无奈地把自己关在房里,提笔欲抒,却只写下一串苦涩的字眼“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赵嘏)”。李频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王建说“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考生们总是或多或少的被寄托着家族使命和责任,因此科举得失也就成为一种牵连家庭、亲族、故乡、姓氏荣辱的宏大社会命题,远不是个人的事了。而一个落第者要回家,不管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属,在心里上都是千难万难的。今天,多少考生,一届又一届,多少复读生,一次又一次,不也正有意无意中延续了古代文人们的悲哀吗?我们的课本里还保留着《孔乙己》《范进中举》这些悲惨文人的故事,各地的戏曲舞台上也还有《琵琶记》和《秦香莲》,虽然是在批判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但又何曾没有在影射今天的应试考试呢?这些种种的悲剧和滑稽,我们不能不说: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展开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剧退化。科举制度实行之后,中国的任何一个男孩子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除了不多的少年及第外,他们都将为这种考试度过漫长的年月。不知道当年升沉于落第和及第狂潮中的书生,有几个曾突然领悟到科举对自己的人格损害?但一定有人曾觉醒过。只是这种由巨大的政治权力所支撑的国家行为,怎么会被少数明白人的抱怨所阻遏呢?而这少数明白人的明白,又能到什么程度呢?科举制度在人格构建上的诸多弊端,至少不可能被当时的决策者彻底洞悉。他们中有不少人也是从科举的路途而踏上高位的,无法看透自己和同道们身上的根本性隐疾,但是他们却感到了科举制度所遇到的麻烦。就像一屋子喝醉的人谁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喝醉了,只感到桌面的倾斜、杯盘的摇晃。他们开始整治科举制度,只在具体操作规程上着眼,出了很多新点子,又遇到很多新障碍,消消停停千余年,终于没有走通。现在,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不得不寻着先辈们曾经的足迹,默默望一眼不到头的峰顶,只得又低下了头,继续无奈地向上攀爬。……窗外又开始下雨了,在这个高考的季节,或许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罢。那稀疏的雨滴,是奋斗挥洒的汗水,还是失意感慨的泪水,只有考生们自己能体会罢。“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寻着那条古老的路,我也将去走走罢,只不知踏上那条路的我,又当是怎样一番体验。还是在这里祝愿那些高考的莘莘学子们:祝你们好运!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
中国文人中国是一位理智的巨人,因此我们有了悠久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中国是一位略带偏激的文人,因此我们总可以在中国历史的角落里找到一些被人有意或无意遗忘的东西,让后人一次次的评论。有人说这是一种悲哀,是的,说着话的一定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他热情,猛烈,有着几分怀才不遇的感慨;有人说这是一种魅力,因为这样,中国才显得与众不同,才配得起“包罗万象”这样的成语,说这话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文人,他聪明,机警,有着几分把酒临风的得意。在中国做文人是一件辛苦的事,他们必不可少,但永远不会是高贵一族;他们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主导。真正高贵的主导者往往轻蔑地称之为“家伙”。“中国的社会里永远都不缺少泼冷水或唱高调的家伙”,既然是被称为“家伙”,可见这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这无疑是中国社会的特点,也有几分鲁迅所说的“民族劣根”。中国人喜欢歌功颂德,喜欢歌舞升平。中国的文人得意时自诩为“国之精华”,失意时的逃避也粉饰为“寄情山水”。他们是中国群体中最幸运也最委屈的人,这也应该是余秋雨笔下文人“自卫和自慰”的原因。中国的文坛从不寂寞,即使是文人们被统治者仇视时,也能留下一些故事让后人传说。前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有乾隆帝的文字狱。那些坑中的遗灰已冷,被拖出的尸体已化为黄土,人们只能在记忆中思考……当然,中国文人也有过快乐的记忆。宋朝时的士大夫们都是出色的文人,他们的文章不但有着深邃的思想,也拥有着华丽的辞藻;他们即使在一株花草前低吟时也兼顾着一颗富有哲理的心。这是文人最快乐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坛最流光溢彩的时代,中国的文化在那个时候达到了顶峰。可当我们仔细回望那段历史时,是不是有一股悲哀的凉意从脚底窜起――如果宋朝的那群文人不是出身优渥的官宦人家,如果宋朝的那群文人不是为了仕途而致力于文,那么那个时代还会让后世的文人有一种快乐的怀念吗?华丽的辞藻是为了衬托深邃思想的,清丽诗篇是为了思考仕途疑惑的。后世留下“唐诗重情,宋诗重理”的感叹时,我们是应该得意于前人创作的逐步成熟,还是悲哀于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中国的文人似乎永远也逃不出政治的桎梏,一半是社会的的现实,一半是文人的自愿。没有人会舍弃功名利禄,连出身草莽的西楚霸王也懂得“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的道理,更何况是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呢?中国的儒学讲究的是积极入世,“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无权批判。有人说,中国的文坛里也有只寄情山水的人物,也有只羡慕闲云野鹤的文人,单单一个林和靖,就足有隐逸的风骨了。聪明的文人听到这话多半是会微笑的,且不论余秋雨先生早已回驳过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单单看到人们都晓得这位姓林的先生,就知道他还是没有逃开“功名利禄”的一个“名”字,只不过是晚些许年罢了。我有时真的很想知道林先生对于他后世留名的想法,也不知他是否还可以心无二物的调弄素琴。坦白的说,中国的文人大都是不够坦白的,张爱玲是个例外。“出名要趁早。”这是张说的,她的坦白可见一般,作为文人,更是难得。可正是这个敢于承认自己从小就自认为是“天才”的女人,她的写作才华却从未得到过“文人们”的认可,以至于在后世的眼中她只是一个高级“琼瑶”。这是文人的失误,还是文人的妒忌?没有一个文人象张那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寂静;能让自己的作品被人称赞的文人很多,但能让自己也如此传奇的文人似乎都躲不过被张的光芒掩盖的结局――只要他想和张比。文人自古就相轻,这是文人的可爱之处,也是文人的可笑之源。文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如果是为了生存而弄文的话,这样的文人是最不幸的,但无疑也是最才华横溢的。这样的文人,外国有克拉赫伯,中国有古龙。但古龙似乎更不幸,因为克拉赫伯被公认为伟大的小说家,而古龙只是一个通俗作家。他不是通俗大师,金庸是,因为古龙弄文是为了生存,而金庸不需要。古龙迷们感到痛心吗?没关系,古龙已经为自己的可悲苦笑过了。斯人已逝,只留下楚留香,谢晓风,西门吹雪等名字延续弄文生存的文人的光彩。“中国如今的文坛已经市场化了。”这是中国文人的希望,还是更深一次的泥足深陷?韩寒许久没了消息,那个自诩为天才也被世人公认为天才的少年已被人忘记了名字,留下来的只有不断“尝试”的郭靖明和喜欢无痛呻吟的张悦然。已经找到自己风格的慕容难道只看见人生中的黑暗?余秋雨退隐了,王朔也许久没“开骂”了,如今的文坛不知是热闹还是冷清。这就是如今的中国文人吗?我们是喜是悲?中国的文人,笑过,哭过;坚定过,彷徨过……那接下来,该做些什么?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锦绣山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阴,在弹指间流逝。远去的历史,却在时间的银河中敲击着曾经的警钟。告诫泱泱华夏,国耻勿忘!历史,就是这样被人铭记的,锦绣山河就是这样被人守护的。历史的风烟最终落于晴明。清明时节,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却在清明节那天下雪了。洁白的雪花悠然地,从空中飞舞盘旋。为清明又添了一份冷清空气,中夹杂着凄凉的气氛,随着那场雪飘入我心。雪后我们踏着铺满春雪的小径,来到一个建有“烈士纪念碑”的地方缅怀先烈。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革命英雄,长眠于此。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我终于来到纪念碑前眼前是一座高达5米的建筑物在它的正中央备用金期写上了七个大字:“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七个大字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那么耀眼夺目我的心情为之震撼,我的瞳孔里也折射出坚定的光,我始终知道那里是为我们祖国捐躯的先烈是我们的光和希望,是一腔热血顽强拼搏的精神,我的心再一次被历史深深的震撼。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耳畔响起一阵荡气回肠的号角声。我的心和时光一起追溯到那段回忆里里,那是一段怎样的年代,只有硝烟和战争,只有残忍和杀戮,那时的人们却依旧顽强,自信,向上,不屈。用自己的热血泼洒辉煌,用心谱写历史用灵魂捍卫尊严,用精神改变,明天在那个风云年代理多少人因战争而妻离子散多少人因战争而颠沛流离多少人因战争而家破人亡,想到那些耳畔轻轻响起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想起岳飞的“青山有幸埋忠骨。”想起古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想起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怅惘。心里不觉又蒙上了一层哀殇。回想曾经在抗美援朝中,因美国威胁而导致中国不得不出兵压制进军朝鲜。年仅26岁的邱少云和21岁的黄继光,也随之奔赴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路风尘,一路踪迹只为心中那个单纯的愿望,战争是残酷的,可是没有战争没有反抗,还会有我们吗?终于,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那一次,千里辗转,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保全军队,甘愿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们挡子弹,那一年,志愿军某团一名正处于风华正茂之年的志愿军为了使自己所在的队伍不被发现,不幸被敌人的炮火烧灼,月黑风高,为了顾全大局,他在火蔓延全身之时,放弃自救,直到被熊熊烈火吞噬,他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邱少云,在他仅有的20多年的年华里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中国军人,历史,因他们而被铭记我们的锦绣山河,因他们而壮美。历史的风烟因他们而飘洒在清明的小径上。思绪被一阵清风拉回来,眼前的一幕幕依旧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七尺男儿为了家国,在战场浴血奋战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曾经发生的一切似乎就在昨天,是否有一天历史会被重新翻起那些天的,零,是否已经安息,现在的和平能维持多久,无论如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取得胜利,我们中华儿女必将继续装点江山。泱泱华夏,必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历史的硝烟似乎消散,一切似乎归于平静,清明的雪似乎逐渐融化,拾一片落花的瞬间,仿佛看到洛阳城旁的老树根继续延伸,耳畔一声渺远的鸡啼戛然而止,历史将继续被中华人民铭记,锦绣山河将继续被中华人民守护。1200字以上 初三 写景
-
竹之风骨竹与松、梅生于寒冬时节,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传统文化赋予的内涵而 被誉为“岁寒三友”。然而,自古至今,竹以君子之风骨与梅、兰、菊并列花中四君子,其特有的品格和气节被世人赞誉且效仿。那么,借喻竹的品格与风骨来咏物言志的情结是否将其君子之风极致诠释呢?走进竹与人的不同世界,在不同的环境下来解读竹之风骨。以竹咏志喻人诠释竹之品性。青青翠竹,能立于严寒而不屈;中通茎直,挺拔劲节,英姿勃发,彰显男儿本色。叶如剑,清翠欲滴,婆娑可爱,傲骨英姿。古往今来,诗人赞美竹,歌颂竹,它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也暗喻了一个人不屈的气节。大画家郑板桥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完美诠释了其品质。竹能在严寒中不屈服,傲然挺立在岩石之中,经历千万次风雨的洗礼和光阴的打磨,依旧不卑不亢,任凭狂风的肆虐。直至今日,一首《竹石》依旧激励着无数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姿态和意志的体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地位如何卑微,当坎坷和不如意袭来之时,只要不屈从于失败和惧怕磨难,敢于坦然面对,就已经完善了活着的意义。生于这个浮华的尘世,即有一帆风顺,也会有急流险滩,经历让人丰盈,坎坷磨练意志,灰心丧气只能让成功越走越远,内心渴望的幸福也会遥不可及。然,竹与现实中的人们,同样身处逆境,能淡然处之迎面而来的风雨,能顽强不屈服的气节却值得人学习。其次,竹外表刚劲,内在“虚空”的形态,也成为了文人墨客诠释自身修为的代名词。唯有“淡泊名利,”方能“宁静致远”。竹“虚空”“萧疏”的特性,代表着舞文弄墨者谦逊的胸怀,不自傲的个性和超群脱俗不同凡响的素养和情怀,并使无数文人墨客玩味于个人世界的君子之风,称其为风骨。文人雅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他们都具备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势的蔑视的气节。古有屈原为国建言,而昏聩无能的君王却听信谗言,他满腔悲愤、自沉汨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诗人那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无不让人敬仰和感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文人都具备如此的风骨呢?现代文人的风骨与竹的气节到底有没有差别呢?一个真正的文者该是什么样的姿态才具备风骨呢?走进当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挖掘他们特有的竹之风骨。一直认为,一个真正的文者,必须具备的操守。不依附于强权,不媚俗,不骄不躁。谦卑、坦诚、客观、理性,能用灵魂之笔勾画出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深刻挖掘一个时代的人类精神面貌,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者。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演绎着各自特有的风骨,彰显着泱泱中华民族文化的浓厚底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传播的日益苍白,古时文人的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其次,取而代之的是文人墨客名利场上的勾心斗角,冠以以文会友的名号,举着谦卑的大旗,将虚名摆在首位,将鲜花和掌声当成了自身价值提升的砝码的文化萎靡。然而,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大家,更没有无懈可击的作品。一味的沽名钓誉,不厌其烦的抬高自己的身价,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将是对文化形态的一种亵渎。为文者,能接受不同的声音,能以卑微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作品,严谨的态度力求做到一字千金,才能升华个体,展示其风骨的独特。然,用骄傲和狂妄构建出再美丽的城堡,也都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以鲜花和虚荣换取的价值,也永远是一种灵魂的污垢。如此风骨,与竹之风骨将差之千里,远远而观之。傲然挺立于严寒中的竹,超凡脱俗,不该有任何的杂质,才是其特有的风骨。谦卑做人,不卑不亢,堂堂正正才是真正的人所具备的品格。竹之风骨,经历风雨侵袭,磨砺出不同凡响的气节。文人墨客唯有做到心口合一,淡泊名利,宁静方能致远。反之,风骨何存?恐怕徒留媚骨罢了!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