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的人物1200字以上

浅析《三国演义》的人物

1200字以上 高一 应用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在这个假期中,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说起《三国演义》的剧情,只要是中国人恐怕都知道一些,哪怕不全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的典故也是妇孺皆知。作者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太原,生卒年不详。罗贯中一生奔走,有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但“与人寡合”。相传他写了许多着作,但他用力最大,影响最广,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要数《三国演义》了。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仔细拜读罗先生的大作,但在匆匆的浏览再加上以前电视剧的影响之下,我已能知晓《三国演义》的总体思想是拥刘反曹,其实质是尊崇仁德、贬乏残暴、尊崇忠义、贬斥奸诈。小说有意识的将刘备的宽仁和曹操的残忍作对比,褒刘贬曹的倾向十分明显,因此其情节线索和人物塑造大都以蜀汉为中心。

小说中描绘了上百个人物,有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足智多谋的孔明,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性鲜明。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以下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孔明就为了蜀国的基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死方休。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更兼能呼风唤雨,会六丁六甲之术。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锦囊杀魏延……诸葛亮真的是无所不能。尽管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能“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人无完人,我认为诸葛亮也存在失误:

正如许多人想的那样,关于处理荆州问题,诸葛亮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刘备乘机“借”得荆州,遂建立了“家业”。但在根基未稳,人心未定之时,正是由于诸葛亮“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战争策略,刘备令关羽取樊城、襄阳。这让老谋深算的曹操、孙权有机可乘,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荆州沦陷。我想孔明是难辞其咎。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用人、育人等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诸葛亮毕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的高尚品德、恪守诺言、忠于职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

再论周瑜。一提起周瑜,人们总会认为他是心胸狭隘之辈,“这都要拜罗先生的大作所赐”。小说中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把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未免有使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受到歪曲之嫌。小说中周瑜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赤壁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达到了他人生光辉的最高点。与东吴霸主孙权成为连襟后,地位、名利、美人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全都拥有了,的确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儿。但天妒英才,虽然上天给了他世人想要的一切,却没有给他宽大的容人气量。出身显贵的他是不会体会到贫贱的滋味的,在他的头脑中,将相之才应该是历代相续的,就是这种愚蠢的思想意识让他无法接受布衣出身却又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而他在东吴的地位和自身所具备的才能,又对诸葛孔明帮助刘备完成一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必将对方除之而后快。

但翻开正史,周瑜并非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倒反还是个完美之人。难怪有人会这样评论: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啊!

最后谈关羽。关羽这个人物深入人心的程度大大超过了诸葛亮与周瑜。提起他,就会想起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会想起许都护嫂、夜读《春秋》的佳话;会想起霸陵桥挑袍的典故;会想起千里走单骑的豪迈;会想起三国第一猛将败走麦城的辛酸和无奈;会想起……

他虽然有勇少谋,但最重义气,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在后世的影响很大。武侯祠就在成都,而关帝庙则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海外。关羽在平民百姓心中成为正义的化身,世代相传,香火不断,这完全归功于《三国演义》的精彩刻画。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耶稣、不拜如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这部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尤其是对于诸葛亮、周瑜、关羽等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借鉴学习。全书艺术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历来评价很高。

浅梦·乌镇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乌镇,缭绕着她的将不仅是流水;江南,纵横其间的,将不仅是沁芳小桥。

还有梦得逼真的遐想……

乌镇,初始我是“顾名思义”:她可能漫染着乌漆漆的色调,胡同深巷都是墨迹未干的湿冷与脏浊。而胡同再湿漉,也是黏稠腻人的;小巷再深,也是狭隘的愚氓,狭隘的“蜗居”。

可直到今天我才突然发觉,我所犯的错,仿佛是撒下弥天的谎言;还好,终究还不算太晚,后知后觉……

当然我只能设身处境一番,当然我还没有福气去亲临、去涉足实地。

……

乌镇的河水,蓝澄澄的,却截然不似翡冷翠的人工湖,不似翡翠般被嵌套在夯实的地里,倘是那样的话,蓝得、碧得、奢华得无非太过分了。而乌镇的河水,亦是滴珠不漏地被典雅儒香孕育起来的——岸芷兰芝,任之扑朔迷离地化一缕紫烟轻梦吧,去恣情捕捉湿润了的鼻尖的味蕾;亦是赋予着嗅觉不可自拔的泛滥诗情!美丽与恬静始终融在水色波光里——美丽与恬静的金尾鲤鱼,探过水藻的高度,探出水面的风度,继而浮游、游弋、起舞自蹈,于是风雅诗颂偷偷地躲进了欢活的泡沫里,直至被飘柔的风吹破;偶或又顽皮加添了些许水色,陆陆续续,沉潜在水心,作着无休不倦的有氧呼吸;都有在传递着渊博之深度,给各自耳濡目染过的每一处——渊博藏於“寻常百姓家”,渊博长上了新生雨燕的稚嫩翅尖,渊博的古典与现实风味全面酝酿——於一代文豪茅盾老人家的故乡古镇——浙江的乌镇,乌镇的江南。

纵然如今文豪已伴红尘随风风化、随泪风干而散逝去,可古镇依稀,她每时每分在以崭新的面孔,定格水乡的历史与明天!

乌镇的“善男信女”们,谁人不热情好客?谁人不勤实肯干?谁人未曾坚守着乌镇人的精神与信仰呢?这份莫名的信仰,虽然攀不上基督教,抑或是伊斯兰教那么富有史诗般的古韵,但绝对是维系小镇安详恬美千百年的纽带——除此之外,是永不会置之於卫国或政权更迭的“兵家大事”的,亦不可能被邪教、恐怖组织稍许加以亵渎——因为这是一份乌镇人独有而又纯粹的意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出渔耕夜绩麻”;老人们则谈天於温馨洋溢的胡同口,小毛孩们就无拘无束地追逐着东流的河水的快慢与缓急,孩儿们的嘴边还时不时挂上几曲自娱自乐的童谣呢!

我曾经亦有千百次穿梭在嘉定或是太仓的郊区,千百次目睹着凝重沉厚的黑烟,被千百高高耸着的烟囱喷吐出来,直达霄汉与八荒。于是,千百回梦里那唯美的延续,逐渐逐渐的,就不再是童话与璞真了,而是呛鼻的油渍的阴霾晦气,看似的仓促中夹着千百沧桑与无奈,落幕了最后的唯美——而如今再度飞绪至江浙水乡,飞溯至乌镇的小桥流水,便不由地为将来梦之所梦及的,深舒了一口复苏之气。

“繁华似锦,喧阗市肆”,也许乌镇不具备这高度的文明;可在晚潮吹荡的时候,整个小镇亦别有一番“万家灯火”的素雅韵致——永不沉眠、浅睡着的“风景线”。

姑苏寺庙内,倘若此时此刻点起一盏青灯来,倚偎在陈年的古佛旁,那么你就孤陋寡闻了;殊不知,合欢麇集的红灯笼,联户挨家,彻照了小巷通衢。人影幢幢,亦人影彤彤了;花影迷离,更添於宵后几许红英解语呢!有声有色,有型又有趣,想想这般,单是想想罢,就恨不得要醉卧於“飞花芍药,温良如玉”之境界内呢!尚看得朦胧,听得飘渺,还是想得比较真切些:对联横幅是崭新崭新的,楷体字儿是修美的……只待寒春小雪稍许的一点,小镇就愈加袅娜而绰约了,与典雅端庄共存,犹似乌金色旗袍修身的倩丽佳人,只需从远处品赏着她:恬静地,甜甜地,是在浅浅安睡着……

诚然我只是设身处境遐想一番,自然我是无法去涉足实地、是无福消受的了。

以上所述,最好不过最逼真的幻想吧……

乌镇,或许,偶尔,我只有浅尝着一口江浙的水乡梦时,才会舍得下心情来:安静地,多情地,想着你,以及你,以及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应用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