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洛特雷阿蒙说:“凝视城市的废墟很美,但是凝视人类的废墟更美!”人性里有腐烂的丑恶,也有开花的善意,它们共同堆砌成了一种人格。它非常复杂,配方冗乱,有机的善,无机的恶,都成为了它的一部分。所言废墟,是因为它的纷乱,导致了它的繁华。
也许残酷、自私、欲望正衍生在一扇医院的窗上。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里,同一病房的两个病人,靠窗的病人A为另一个不靠窗的病人B讲述窗外美丽的景致,以激励B生活,却被B嫉妒,急症病发的时候,B见死不救,盘算搬到靠窗床位上,直到愿望达成时,才发现窗外只是空空一堵墙。两个重症病人,善恶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炎凉的世态人情一览无遗。A想尽了所有的溢美之词,用尽了深情,却被人性野兽无情撕破,被欲望与自私踏成了烂泥。然而报应畏缩了吗?它毫不留情地控诉了这场无情的剥削,扔给他一堵光秃秃的白粉墙。
那个想看见最美风景的人,只看见了自己灵魂一片废墟,连苍蝇和蚊子都绕道而行;那个在描绘最美风景的人,只看见了他人的丑恶即如眼前一堵墙,斑驳丑陋。总是一味地想用卑鄙的手段获得美好,那么美好也会利用卑鄙的手段让你连本带利地败北。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片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人性里居住着一只小小野兽,它如猛虎,咆哮着欲望、自私、丑恶,凶残至极。然而这颗猛虎属性的心,翼翼悸动。人之丑恶,总是想用最简易的手段去取得美好,可是人与美好的交易是平等的,在这场交易里,爱和善意才是最高的财商。
因此,虽心有猛虎,但要细嗅蔷薇,猛虎是用眼睛思考问题,细嗅蔷薇是用心感受世界。
善意、爱、诗意,美丽的心灵正开在一小片常春藤叶子上。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琼西将自己的生命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子的命运紧密相连,她固执地相信它落下,自己的生命也会结束。所以老画家以残年余力画下了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谎言的礼物送给琼西,以关怀的温度,拉长了琼西生命的长度。虽然琼西每天往窗外看见的仅仅是一片水彩勾勒的叶子,但是叶子里面饱含的是老画家的关爱,温暖,它来自灵魂对灵魂的慰藉,生命对生命的问候。
琼西的眼睛看见了那片永不凋谢的叶子,我看到了那片永不褪色的情。
人性是一堆废墟,漂亮得一塌糊涂。废墟里有十克拉钻石,也有腐烂的淤泥。它是一个整体。但即使人性是一头野兽,我也愿意冒着危险,小心翼翼撩开下颚,去看,那棵被谁细嗅的蔷薇。
生命的幸福
一棵秃兀兀的丑树,不为人所欣赏,可它却恣意吹响生命的颂歌。什么是他傲立于此的根本?沉吟良久,方才醒悟:那应是生命的幸福。
当它还是一粒种子,它承载着生命的希望来到世上。但当它长大,它发现自己的崎岖丑陋,猥琐不堪;再看看其它树,高大挺拔,亭亭玉立。没有人愿意靠近它。它开始思考:这就是我的生命吗?为什么上帝对我如此不公?但它发现并不是这样。太阳依旧温暖它,雨露依旧滋润它,清风依旧抚摸它,就像它还是一个种子的时候。它明白了:生命不会有差异,它们的价值取决于自身的幸福。它在风中的轻舞,闪烁着一个丑陋生命对幸福的渴望。
猛然想起尼采,这个渴望幸福又孤独一生的人。
少年不幸,使他的思想成熟到惊人的地步,有如一只经历风暴的鸟儿练就了一副强劲的翅羽。但“高处不胜寒”,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为友,大概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那跨时代的伟大思想。这可怜的鸟儿,远远地飞到了鸟群的前面,独自在赤红的夕阳中振翅,这也成为了他的悲哀。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企图化作一缕清风,飞向那幸福的国度,一个人人都能理解他的国度。
不知在多少个明月夜里,一个孤独的人影喝着酒,望着一轮皓月,寂寞的海潮在他心中腾涌。他对幸福的渴望使他在诗中幻化出他的朋友查斯图斯特拉:“是的,我认得查斯图斯特拉。他的目光清纯,他的嘴上也没有隐藏着厌恶。”这个可怜的人,到最后也没能找到生命的幸福,但他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在他长久的落魄之后震惊了世界。
生命之骨在于幸福,若是没有了它,再美丽的生命也会崩塌。长吉鬼才李贺那“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气令人欣赏,但仕途失意、幸福缺失的他,也只能留下“零落栖迟一杯酒”的遗憾;爱国诗人陆游,将自己的幸福寄身于祖国山河,最后也在“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离开。美好生命的支撑,只能是幸福。
勇敢地追求幸福吧,毕竟丑树也能开花。
相似题目
-
看见5月29日的下午,放学的学长学姐们,看见了操场上700多张布满汗水的面孔,那是我们。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团圆,最后一个游戏。已经筋疲力尽的我们,用双手拉起了一个圈,让同学在上面走过,这对在太阳下站了一个下午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但看着所有人苦笑而又坚定的样子,又咬咬牙坚持。“十二班,加油!”“十二班,加油!”一声又一声的口号从我们嘴里发出,已经僵硬通红的手掌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谁也不敢松手,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就让平日里朝夕暮处的同学摔倒。谁也不知道站上绳子的同学们心中有多忐忑,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勇气站上去,谁也不知道拉着绳子的大家有多害怕,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看见的是四十多双手支撑着重量。游戏结束了,大家似乎还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当围圈坐下时还有些迷糊。教练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着:“没有人是生来就为他人鼓掌的!你辛辛苦苦考到这个学校来,不是为了来鼓掌的!……从军训的辛苦到今天,是谁陪你走过这些困难?不是老师,不是教练!看着你面前的同学!是他们!他们陪你走过,未来的三年他们还会陪你继续走下去!”睁开眼,看见的是47张熟悉的面孔,是啊,是他们将会陪我走过三年。闭上眼,我看见了许多……过去一年里我们打打闹闹,未来两年我们互相扶持,走过困难,闯过难关,一幅幅画面就像电影一般放映……最后,我还看见了今天的团结和坚持,努力和拼搏。我还看见了渐行渐远的48个身影,以及,1412……看见600字 初三
-
看见看那秀美山水,你可看见什么?那诗词歌赋,你可看见什么?看那荒繁人间,你可看见什么?——题记水泊之洲,土木院落,尺轨方寸。迷雾中乌黑的砖瓦便沉在这浮尘灰与渺茫的炊烟之中。群山裙连,书的清香与饮酒的寂寞便在这水路上肆意蔓延。世事如棋,南国的底蕴便杂陈在这粉墙黛瓦与水墨色的石巷之间。十七岁的你,少年意气,单薄的衣衫,走遍东南几百里水路;十七岁的你,读着线装书,吃着茴香豆,悠然。给你一坛绍兴十八年陈酿,你定会敬给同学少年,一醉方休!看江南,便是鲁迅的年少时光,用心方能看见。看诗词歌赋,便数才女易安。你与夫婿情投意合,志趣相同,何其之幸;你与夫君阴阳相隔,不能相见,又何其不幸。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你对世事无常的哀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你对命运变迁的无奈。你的愁绪无人可倾诉,便只能从诗词而发。枕上诗书闲处好是你对读书的热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是你怎样的相思!看易安,便是无尽的才华与数不清的哀思,用心方能看见。看荒繁人间,便数人情冷暖。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总是炎凉与变迁。闭上眼睛,让心灵与宇宙对话,让思绪在天地间回旋。一个声音俯在耳畔:“孩子,世界也许并非你想象的美好,但总有一些温暖藏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总有一些感动流在匆匆远走的时光里。放下焦躁和偏见,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去爱……”看人情,便是冷暖自知,用心方能看见。看江南,我看见了鲁迅的年少时光;看易安,我看见了无尽才气和相思之苦;看人间,我看见了温暖与感动。我知,用心方能看见。看见600字
-
看见我看见拥挤的城市,也看见广阔的自然;我看见成人疲惫的皱纹,也看见孩子纯真的笑脸;我看见匆匆步履,也看见脉脉温情。我看见“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常驻人们心间,也映在人们的眸子里。“诗”是“诗意地栖居”,它立足于现实。“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涨潮所言,是古人由景生情的自然联想。从“看见”到“想见”,折射出古人高雅的情致,还有生活中流动的诗意。所谓“诗意地栖居”,正是以丰富敏感的心灵体察生活,于质朴平凡中感受美好,创造美好。我在童真中常常看见诗的身影。泰戈尔说:“比起尊贵的客人,一个孩子可以朝母亲的寝室走得更近一些。”正是因为他“保鲜了儿童的天真”,才走近了自然,从自然中汲取了诗意。保有童心和“诗意地栖居”有什么关系?“心灵的感觉是珍贵的天资”,无论我们是否年轻,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逆境,保持童真,意味着保持对于爱与美的感知力,是为自己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远方”则代表人们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饱含挣脱现实羁绊的激情与渴望。“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封“最有情怀”的辞职信,像一片石头,激起了人们心中向往远方的涟漪。时代的共鸣,源于新奇未知的远方世界的诱惑,源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源于人类浪漫主义的本能。我看见每个人的想象:远方有一段故事等我去开启,远方有一片风景等我去惊识,远方有一座城市等我去“流浪”,远方有一缕月光会照着我重新读懂故乡。如果将对远方的向往,只解读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多少有些狭隘片面,有点逃避现实的味道。大多数人停留在“身未动,心已远”的状态,并非缺少远行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责任心。我听见,心中的“远方”呼唤的是心灵的自由,而非“任性”地出走。“远方”不可能是地图上的一个目的地,应该说,梦想即远方,心灵的自由实现于忠于内心生活追求。“诗和远方”是不应丢失的信仰。美国新闻史上有一篇著名社论,回答了一个八岁小女孩的问题——“有圣诞老人吗”。编辑的回答十分肯定:“真的,圣诞老人是有的。”正如他所说,“没有圣诞老人,减轻我们生存痛苦的孩子般的信仰、诗、爱情故事,也许就全都没有了”。他的回答不仅保护了孩子的童心,也保护了成人所珍视的价值和传统,对如今信仰摇摆的社会仍有警示意义。不管是圣诞老人,还是“诗和远方”,它们所维系的信仰,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却又在心灵的视野之内。林语堂说:“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然而我看见,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从未寂灭,这种信仰维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得我们的国家即使在危机中仍然保持着生命力。我看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心中闪耀着远方。1000字
-
看见“意象原是心境从外物摄来的影子。”朱光潜如是说。人皆有目而“见”不同,此皆源于心境有异,所谓“看”与“见”存在本质区别,即是“看”由眼睛,“见”由灵魂。人总是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开始领略世界变化,拥有“看”的能力犹如打开世界之窗,可以借惊奇的目光抚摸细水长流的平凡庸常抑或繁灯初上的温和明亮,人努力在“认识”世界的途中弥补知识空白的灰暗罅隙,因而悟得“看”之妙谛。而人自然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转而要求探索,追逐与细究——到这第二昧境便抵达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彼岸,随着向世界存在意义核心的进发,人们的灵魂似乎从太初混沌终于得以复苏,揭开心灵帷幕意味着以己之思考领悟去丈量万物的开始:庄周梦蝶、鲲鹏展翅,无不伸出独指指向世界最深的根源;苏鲁支下山,甲虫变形,也在凭借自己的认识尝试诠释万物的走向——人咀嚼细品“见”的真味,绝云气负青天,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心灵的揣摩与浸润之下,使世界尽显其面目本色。更向深远处挖掘的人,却在幡然的意识回暖中,打开“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昧境。沈从文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陶渊明也由衷的发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感慨;此二位先生可谓在时空流转交借中融汇了同一的感怀,那就是将“看”与“见”二者结合,回归蕴籍恬淡的生活品本味,在觅见真相后仍能携一颗平和心来静观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无物无我,山水与己融为和谐一体,浑然造化之功般将所作观世界炼成“最高境界的散文”,此可谓“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夏目漱石先生说:“粥味滴滴香,春入胃肠。”看“粥味”,见“春香”,更将“看”与“见”,有机结合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温馨与浅浅喜悦。看见,看为大用,见即大美。700字 初三
-
看见看见,没看见。中间隔了一双眼睛。其实盲人也看的见,他们甚至比我们看的更加清楚。只是他们看的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又和我们的世界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没有区别。当你闭上眼,你依然能看见前方的东西,当你睁开眼,前面的东西也依然在。盲人其实是更加厉害的一种存在,他们闭上眼的时间比我们长。看到的东西是我们闭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他们或许不能看见固定在身边的东西,但某样物品飞过,跌落,他们一定是比不盲的人还要更加精准的找到。盲人的双眼里面是整个世界。看见与没看见都沦为了看见。200字 小学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看见-起床后,睡意朦胧的我趴在窗户边,盯着被薄雾笼罩着的空荡荡马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时隐约能听见清洁工清扫落叶的“沙沙”声。我目光呆滞地浏览着《朝闻天下》的新闻:钟南山院士正在主席台上和抗疫一线队友们庄严宣誓,通过他们坚定的目光,我看到他们面对肆意妄为的“侵略者”——新冠病毒的那份勇敢!画面又再一次转到疫情的最新情况,最新确诊人数上那一排鲜红的数字又一次使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眼前不断飙升的数字让我感到压力重重,我又该怎么应对……天色渐渐亮了起来,阳光直射大地,把那一层薄雾照个措手不及。阴沉沉的雾不见了,只剩下一碧如洗的天空,心情也舒畅了许多。闲着没事,便打开电脑在百度上关注着疫情的进展。此时,我刷到了一个关于抗疫一线工作者们的日常生活记录,迫不及待地点了进去。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接受记者采访的片段。记者问:“你们在抗击一线工作,亲属们都很支持吗?他们纠结过吗?”受访的年轻护士们一时语塞。其中,一个高挑的护士小姐姐泪花已在眼眶打转,她激动地说:“我爸爸17年前勇敢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今天,我是在他的鼓励下奔向这里的!”我看到她们被包裹着的脸背后那一双红肿的眼睛,这可蕴含着多少个日日夜夜对亲人的思念。可只要一踏入那一间间忙碌的病房,一切都被抛在脑后,她们将自己的关爱都用来治愈那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此刻,在一旁连线着的亲属,早已按捺不住他们激动的心情,隔着屏幕叫出了她的名字。护士紧捂住嘴巴,无法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双眸中充满了惊讶与欣喜。看着眼前这动情的一幕,我心头一暖,抗疫一线的这些触动人心的温暖,也在不断激励着医护工作者们日夜奋战,砥砺前行。我就这样不断地查阅着疫情的最新消息,猛然间感到——原来在这片中华大地上,人性依然是这么美好!此次疫情,活生生地警示我们,生命是何其脆弱与宝贵,可也让我们看见人间的关爱与真情,这一切,久久而深沉地感动着我!750字 初一
-
看见眼睛是造物主给予我们最美好的东西,是它让我们看见了这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它让这世界多了一个词——看见。早晨,当一缕缕明媚的阳光歪歪斜斜的洒进窗子,照到我们的眼中,打开窗看见那早晨的天空,一片片绵绵的云朵,印入眼中,路边的小柳树在随风自由的摇摆,好像在向我问候:“你好呀!你好呀!”路边的小野花也随着风儿摇曳,仿佛一位瘦弱的女子扭动着纤柔的腰肢,随风舞动。中午,当太阳直射在地面上,照入树间的缝隙中行成一个个圆圆的光斑照在地上,抬头看见天空上的云朵形状不一,有的云像小绵羊,有的像大灰狼,两朵云贴在一起就像大灰狼吃小绵羊,可有趣了。下午,阳光渐渐变淡,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看见路边的行人纷纷撑起自己的雨伞,行走着。“滴答滴答”往窗外望去雨一点点的落下。傍晚,阳光渐渐消失,看见的是一缕缕淡淡的月光,慢慢的,慢慢的,取代太阳,看见一群大爷大妈伴随着音乐在草坪上跳广场舞,跳的别提有多利索了。晚上,月亮上来了,取代了月亮,天空也从白变为黑,吃完晚饭一家人悠闲地散步,看见月亮发出的光......看见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看见世界。450字 初一 说明文
-
“看见”说起“看见”第一个联想到的无非就是眼睛,但大家都忘记了一双最重要的“眼睛”,那就是心灵,打开你心灵的窗户,去认真观察,或许你会看见光靠眼睛是看不着的更为重要的东西……那,还是不久之前发生的事情。寒风萧瑟,街道上的行人都拢紧了衣服领扣步履匆匆地往各自的家里赶,我也如此,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赶紧扑进我那温暖的被窝里。就在这时,我无意中瞟到街边有一个衣着单薄朴素,还在微微颤抖的灰影,不过我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未因此生起任何想法,而是加快了步调。可就在这时,却听到有个男孩儿的声音,转头一看,哦,原来是在缠着他母亲索要零花钱,他母亲被逼无奈,最终还是摸了摸他的小脑瓜,给了他三枚硬币。我看到这忍不住挑了挑眉头,心想:现在的父母也太溺爱孩子了,孩子的生活也过得滋润。可是刚抬起脚准备离开时,却诧异地注意到小男孩儿并没有走向商店,而是走向了街边的那个乞丐。他小心翼翼的将三枚硬币放进了乞丐面前的那个小钢碗里,发出了“叮”的声音,那个一直趴着的乞丐立刻不停地磕起头来说道:“谢谢,谢谢!”小男孩害羞的挠挠脑袋,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然后一蹦一跳地回到了他母亲的身边,他母亲则是无奈地牵起他的手,离开了。我一直呆愣地站在原地,这件事是那么的不起眼,甚至没有任何的路人注意到这小小的互动,却让我忍不住沉默了许久,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我才猛然醒悟。想起小男孩儿刚才的举动,我的记忆突然有些朦胧起来,跟几年前记忆片段中的我重叠了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不再对路边的乞丐感到同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不再关注这些乞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自己为自己的心灵之窗拉上了窗帘。想到这,我忍不住换了个方向,抬起脚,缓缓走向了那个仍趴在地上的灰影……“人之初,性本善”,人们天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却因为看惯了世上的是与非,自己为自己的心灵之窗拉上了窗帘。你能看见吗?隐藏在人们心底的那份纯洁的感情,不受一丝污染的善良。750字 初一
-
看见纵观历史长河,诗文耀眼,千淘万漉,尚存一齿余香。在书海里闲渡,我寻到那两个身影,他们留得残荷之叶,我在他们的故事里,听雨听心。那夕阳下的九龄,仍留一线光明。腹中胎儿,即乃非凡之物。果不其然,当“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年幼的你就立即应出“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才高世人共妒,背后的黑手把你托得极高,然后把你摔得极惨。你从政治的舞台上退出,留给后人一个风华绝代的背影,一首简单朴实的《感遇》,盛唐的大幕,也随你徐徐落下。我看见,再风华绝代的身影,最终也会隐入历史的烟尘。那微风之下的五柳,尚存一丝春色。青年的你,意气风发,满是傲气,不为五斗米折腰。终于,你混入了政治的污浊之潭,不断挣扎,愈陷愈深。我们的心中,总要有事物来充实时间,但若占得太满,自己便没有了安身之处。于是,你将自己的心拖上了岸,在真实与虚伪,清澈与繁杂,悠闲与忙碌中,你做自己心灵的摆渡人,来去间,轻吟道:“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我看见,五柳尚存一丝春色,是因为心灵尚有一方净土。政治是一只没有双眼的野兽,无论翩翩儒士还是一介白丁,它都会无情地榨压。而陶潜和张九龄,他们在政治与命运的规则里,是那么渺小。一个极力进谏,却只能告老还乡;一个心系田园,终于得偿所愿。他们最终隐退,回归到安宁的内心世界。而我突然看见,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空”。功名利禄,到头来终究慰藉不了一颗向外追逐的心。人世多坎坷,人心如刀刃,或许我们只有如水一般柔和,才能包容一切污浊与攻击。然后,在“空”中寻找“自我”,经历过巅峰与低谷,看过美丽与丑陋,我们才有勇气去选择一路的平坦。世间红尘,需要我们去走一遭,哪怕再污浊,我也要在污浊中窥见一抹美丽的光。你看见天地之悠悠,孤独而渺小的人只能怆然涕下。我看见你,你们,在人世的荒漠里,在时间的风尘中,胡沙漫天,衣袂飘飘,把酒狂歌,痛饮人世。随之,一切尘埃落定。750字 初一
-
看见世间万物,皆需看见。看,是一种能力。看见翠柳花红,墨字文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们每天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五彩斑斓的万千世界。如今人们攀长城、登泰山、临大川、览大山。在大江南北留下足迹,在奇山异水、奇草异花前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看风景,有人看出的是“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愁绪,有人看出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放悲壮,有人看到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更有“明月夜,短松冈”的断肠。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不霸气!尽管眼未到,但心已达。可见看见在乎的不仅是景色,更是看风景时那一刻胸怀天下的心情和敬畏天地的态度。于是有一本关于山海大川的《水经注》,又有一篇托物言志的《与朱元思书》。眼睛驻足的地方不止名山大川,更有在那一排排墨香缭绕,回味无穷的文字间流连。我们的目光掠过《我们仨》,与杨绛先生回忆往日美好时光;掠过《古典之殇》,与王开岭同忆原配世界,憧憬美好未来;掠过《红楼梦》,与曹公同读那满纸荒唐言,道不尽,只留一把辛酸泪。读唐诗,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宋词,听散曲小令风韵悠长。有时景和文是连在一起的,像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眼里的是景,心里的是文,看见的却不只是景与文,是温情是家国是百味人生。贾平凹曾在《自在独行》中提到,他喜于十字路口看人来人往,听人吵人嚷,在闹中取静,在杂中提纯。他看的是人,看见的是人生。看见人在社会中的状态,看见社会对人的影响。就好像在北宋只看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愁得憔悴”的“颓废”美学,而看不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金戈铁马,战火纷飞。只看得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闲愁,却不问“四塞忽闻狼烟起”谁人敢去定风波?因为时代的黑暗蒙住了双眼,却又因为时代的明亮容光焕发。我们行走于世界,不一定要用眼看,但一定要用心去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用心用灵魂直达事物内心,挖掘本质。不是只见西湖长堤上绿柳,不知离人心上愁。你不一定要纵观全局,但一定要看见,哪怕一只蚂蚁在辛苦搬家,一个凡人在世间辗转。800字 初一
-
看见我睦然回首,看见你在灯火阑珊处。——题记我每次走在灯火阑珊的街道中时,我总是想着你会不会在下一个路灯下看我。长长的大街,灯火煌煌。一个人,一个影。向自己内心方向前进。穿过黑暗,回归光明。我打开记忆的盒子,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却发现一段灰暗的记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在我只有10岁时,却有了一个大人的伤感。记得我还未上小学时,父母就像是把我捧在手心里的疼爱,我每天都享受着父亲与母亲的爱,我一直以为我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小孩。但在我走进小学的校门之后,一切都变了,父亲对我变得冷漠,母亲也只是总在远处望着我。我不知道是否是我做错了什么让他们不高兴,我问他们,他们也总是不语。渐渐地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我也变得不爱说话了。父亲从来没有向其他孩子的父亲那样来接我放学过,我总是独自一人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望着别的孩子脸上幸福的笑容。那一次因为老师让我在明天上学前将他布置的任务完成好放在他的办公室里,所以我独自一人在教室里完成任务后才离开。走出校门,西边的天空已经被晚霞染成了红色,路灯也已经亮起。望着空荡的校门口我的心还是不免落寞。我一个人若无其事的走在一个一个的路灯下,想着小时的一点一滴,我的眼泪不自觉的滑落下脸颊,滴在地上,天渐渐的黑了,我的心也如同这黑夜一般没有了光亮,我仰望夜空,看见星星也没了明亮,月亮也黯淡了。我站在原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想将脑袋里的胡思乱想都甩掉,却看到不远处的路灯下有一个模糊的身影,他的身上有我熟悉的感觉,我不自觉的向他靠近,被他吸引,直到我看到一张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脸,“爸爸!”我喊了出来。父亲这才慢慢从阴影下走出来,他走到我面前突然一把将我搂住,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拥抱,是我久违了的感觉。过了一会父亲才将他深埋的头抬起,眼泪在他脸上肆意的滑落,他对我说:“孩子,辛苦你了。”原来父亲每天都会来等我放学,不过他从来没出现在我面前过,他一直都跟着我。这时我再抬头却看到星星的明亮,看到了月光的皎洁。父亲对我的爱,一直都未停过,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我都懂了,我的心不知何时亮起了一道夺目的光,告别了灰暗。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睦然回首,仿佛看见你在灯火阑珊处,从未远离。初三:深知900字 初三 写人
-
《看见》我们每个人都在看,从起床到入睡,从出生到死亡,眼睛与大脑一起记录下了我们眼中的每一件事和物。我们一直在看,可是,我们真的看见了吗?《看见》一书,让我感触良多。柴静用平和而谈话般的语气叙述着,从非典爆发到汶川地震,从华南虎的照片调查到山西的环境污染,一件件在以往我们的眼中乃至现在我们记忆中只不过是一个事件的往事突然就这么变得丰满了起来,仿佛一条小溪向你的脑海里流淌,充满着思考,疑问和感悟。书中并没有太多的评论,一些章节的最后甚至没有思考性的语言,但当你阅读那一个个事件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些文字仿佛一只手,擦去了窗上的积霜,那些值得深思的道理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在了眼前。可问题就在于,我们从来只是“看”了,但没有“看见”。一个普通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普通人只看到苹果的成熟,牛顿却发现了地心引力。正如“看”这一动作是眼睛与大脑的联合动作,想要“看见”,我们也必须依靠我们的大脑。有人扶了摔倒的老太太遭到了讹诈,我们应该看见老太太大把年纪不在家安享晚年却上街冒着危险碰瓷的原因而不是独独指责老人的不讲道德。巴尔扎克曾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去看而不去思考,我们就与什么也没有看到无异了。就如一个被关在小屋里人,想要看向屋外就必须透过窗户,但如果他只看到了窗户上的玻璃,他就永远看不到窗外。看见一件事物往往还不够,若是看得不够透彻,那就如同只看到了玻璃一般,只有用深刻的思考,我们才能让我们的目光透过玻璃,看向事物最真实的本质。而更加要小心的,则是玻璃都已被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提前染成了其他颜色,那么即使思考再透彻,也是看不到真实的了。这种情况在我们看向自己的时候最为常见,往往看向别人时一针见血,看向自己时却总是让目光停滞在了玻璃上,好不容易透过了玻璃,自己的思想却早已被染上了颜色。要想防止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让自己的目光足够尖锐,让自己的大脑做好剖析自我的准备,但这往却是最难的,完成这一步也只能靠自己的觉悟了。当然,要想看见,我们必须要先去“看”。柴静正是因为身为一名记者,她才能了解到那么多的内幕,才能看见那么多的本质。若是没看多少就想去看见什么,那就如同没学会走路就想学跑,最终往往也会被引向错误的方向。拥有了眼睛,我们便能够去看;拥有了大脑,我们才能够看见。900字 高一 读后感
-
看见外表或许可以决定一个人,但一定改变不了别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因而,我们看见的,常常是外表,而不是外表之下的那份美丽。周末的繁忙无限冲刷着我对休息二字的渴望,但转念一想,这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正当挣扎于床头任由烦躁侵扰时,我看清了时钟——得溜。不顾及吃了,我穿上大衣拿上书包就往外跑,到路口,等一辆肯载我的出租车。寒风刮过,伴着一辆又一辆向远处驶去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出租车,心急如焚的我竟有了一丝寒意。终于,我看到了一辆红色的出租车,打着方向灯,向这边停靠下来。我看见了一个中年人,叼着烟戴着墨镜,光那副腔调就让我打开了前门,又关上,转身打开后门,坐在后排。似乎看到了写在我脸上的厌恶二字,忙掐掉了烟,丢到了窗外,我本能性地又展露了一次厌恶感,他看没看见,就无从知晓了。“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儿子,读书可好了。”说完目的地,他竟开始扯自己的儿子,可恨的是,他还好似有意地强调了一下最后五字,直至我的心脏。我便在心里嘀咕:“烦不烦?你家儿子跟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比得?”不过可能见我一直都只在面部做文章,他后来也渐渐闭上了嘴。补课的地方是街道里面,倒有点像弄堂的感觉,一般的司机都只停在街口,毕竟里面很窄,车身进出难免会有刮擦,我便说:“就停这儿吧。”转手就开始掏起了钱包。身上四个口袋,包里四个隔层,每一个地方都掏过一遍,但狗血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想到司机那“社会”的样子,我开始由厌恶变成了畏惧。但他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畏缩的原因,竟对我说:“你是上课去吧?没事,我等你借同学钱下来。”那时候,我看见的仿佛不是一个司机,没时间多想了,我很快地上楼一次,又下楼一次。下楼时远远地望见司机在抽烟,突然注意到我,慌忙地将其掐灭;又意识到自己好像扔在了地上又忙拾起来扔进灭烟处。我看见的不再是一个平面,一幅画,而是一段动态,一个多面体,一个真实的人。他是一个司机,他的工作不高贵,或者说他们,对,这些人们,我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却很少有幸看见细腻的内心,不再只是辛劳,勤奋这些空洞的标签,而是有善良,有宽容,当然有些不懂交涉的人。标签越多,离人这个本体就越远,就好像核外电子绕着核运转,电子越多越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我们应该要看见的,其实是一个个质朴的个体,和他们的心灵。900字 高一
-
看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缥缈的尘世随着天南地北双飞客,掠过层云暮雪,时光温情,有幸回忆,有幸看见。(一)看见最温情的时光不是所有的时光得以看见,他总以送行者的姿态,随意而永远站在你身后,你不能回头,只能用余光看着他,送你走完一世,再一轮回。之所以看得见时光温度,是总有那么几个人温情地看见时光。时光无涯,聚散有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才女张爱玲看见的时光,很轻,很薄,很浅,一世清高,一人痴情。“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婚约仅用一张纸撑起,韶华仅用她一人留住。而胡兰成的背叛,赖雅的年迈,“像金童玉女,到底花开水流两无情”。她的笔下尽是千疮百孔的人生,不堪的岁月,她却从来不吐露愤世嫉俗,笔下尽是小奸小坏的人,却从来不见她惩奸罚恶。她懂得宽恕,平静地成长老去,懂得让乖舛的时光,开出温情花来。(二)看见最无心的尘世他是李煜,南唐后主,奈何生在帝王家,却无帝王心。承不住一国之君的责任和担当,却贪恋万人之上的奢荣和声色。尘世无情,将他去葬送南唐,搭上国家性命去讲述柔情。多情总被无情恼,我们却没办法去责怪什么,可他对得起太多人,他广施善,修庙宇,用词句迎佳人,堪堪活出才子模样。若龙袍换做素衣白裳,他必是河畔吟诗作画,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还是尘世无心吧,早已料到,掌中山河早已成了破败草堂,也会知道,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他看见的春花秋月已了,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坠入一江春水,化为胭脂泪留人醉。而传世的词人,不合格的君王,任人评说。(三)看见雅俗共赏的自己“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看见他满腹经纶,也有人笑侃他不合时宜。他是苏东坡,那个情风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风静縠纹平的多情男子。宦海沉浮不惧人间风雨,逆流中造就千古诗篇,以苦为乐制就东坡肉,活出了一世旷达。云烟散去,相忘江湖,过尽沧海尝遍世味,唯留,雅俗共赏,是官场云飞风起,亦是多情,亦是山林中的东坡居士。温情时光,看见不老岁月。无情尘世,看见有情才子。我的看见,是在逐梦的过程中,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不忘初心。心中有诗与远方,眼里有星辰大海,足下有坚实的脚印。人生中不计其数的看见,在成长中渐行渐远,渐默无声。而留下的烙印,愈深愈沉。900字 初三
-
看见眼睛所掠过之处,都是风景。但看见只能用眼睛吗?不,不仅仅是眼睛,也是耳朵,更是心灵。您可真正看见过书声朗朗?冬未央,寒风刺骨。早晨醒来,气温显示已跌至零下,我坐在轿车里踏上了上学的路。记得许多文学作品里这样描写:“北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人们的脸。”可坐在车里的我却全无感觉,暖风像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包裹着我,暖融融的,烘得我直想睡觉。看着窗外那些顶着寒风坐着电动车上学的同学们,心里不觉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车窗外的行道树渐次向后退去,我继续享用心爱的早餐,陡然间瞥见窗外一景——有个同学正坐在电动车上津津有味地读书。书搭在了父亲的背上,他丝毫不为寒风所动,聚精会神的样子。“他一定学习很好吧。”我心里一动,不知不觉我把书包拉了过来,但手被暖风烘得沉沉的,并没有打开它。车子向前驶去,我留心观察四周的景色,似乎像是在寻找看有没有另一个在寒风中这样认真学习的人。很快,我又看见一位。同样是坐在电动车上,他居然在写着什么,他把本子平铺在家长的背上,那宽阔的脊背像书桌一般。学生的手已冻得通红,但笔尾还在欢快的跳着舞,丝毫不惧寒风的呼啸。目光收回,看着我自己的样子,不觉有点惭愧——我是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是如此的勤奋啊!不能再懒惰了,我拉开书包的拉链拿出了书,复习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车继续往前开去,就要到学校了,我又合上了书。车窗外又一个坐在电动车上的女生映入眼帘,我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她居然没带帽子,双手、双耳、鼻子都冻得通红。但她仍举着书,张着嘴朗读着什么,白气从嘴边溜出去,跑得跑远,头发好像聚拢在一起取暖。她除了朗读,其他什么也不在乎,分明像个战士。优越感全无,我甚至看到了我的卑微。他们勤奋、刻苦、努力的样子深深震撼了我。我有些自责,自责竟然在路上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初一,初二,甚至初三,此时此刻之前的所有时间!我也很幸运,幸运自己能看到这一切,一切都不算晚,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吧。再次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不禁也张开了嘴,朗读了起来。我好像听到了千千万万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用自己的拼搏去铸就未来的梦想!书声朗朗,我们开启了平凡的一天。若你问我,今天真正看见什么吗?是的,我看见了拼搏,看见了努力。看见的,更有明天的我们。是我们,书声朗朗!90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