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路边鼓掌的人1000字

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1000字 初三 散文

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曾经说过:“我不愿被光环环绕,我只愿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固然,这不失为一种淡泊宁静的入世之道。可是试想,如果我们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整日为他人的胜利而欢呼雀跃。酒阑灯炧人散后,这样的人生是否会布满怅然和遗憾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一首歌中唱道:“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海阔天空,做最坚强的泡沫。”言辞间充满了豪迈之情。不是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充满自信,昂首阔步地迎接未知的挑战。现在功成名就的“羽毛球王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大满贯”得主林丹,他的成功之路坎坷重重:2004年,最具夺冠实力的林丹在初赛中便黯淡下场,被大家戏称为“林一轮”。怀疑、挖苦、嘲笑、训斥铺天盖地而来,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你想过放弃吗?”事后曾有人问道。“没有,”林丹坚定地回答,“挫折面前,我为自己鼓掌。”是的,为自己鼓掌,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激发出自身潜能,我们一定可以像凤凰般浴火重生!与林丹的例子恰恰相反的,便是韦恩的人生经历。20世纪70年代,罗纳德•韦恩和他的伙伴乔布斯合伙创办了一个手机公司。不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贸易危机来临了,一度使他们食不果腹,倾家荡产。资金周转正常后,韦恩仓皇地选择了退出。而今,这家公司已然成了家喻户晓的企业——苹果公司;而韦恩当年的合作伙伴乔布斯,经过多年的磨砺和坚持,已成为商界的领军人物。“我真诚地为他鼓掌。”这是韦恩接受采访时,机械重复的话。“站在路边鼓掌”,这是韦恩式人物胆怯、懦弱、懒散的代名词,是甘于平庸,惧怕失败的借口。年少轻狂,我们何必要长别人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呢?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说过:“这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没错,社会的发展需要奇才和勇士的推动。那么,这些人从哪里来?无论如何,肯定不是从“站在路边鼓掌”的芸芸众生中来。爱国将领岳飞南征北战,一生都在践行着“精忠报国”的誓言; “民族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开国总理周恩来,少年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凌云壮志;一世英杰拿破仑用兵如神,战绩卓著,他的座右铭是“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他们为了自身的目标,为了光荣的社会理想,都在其人生的赛道上,拼尽全力地奔跑着,坚持着,努力着,终于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亦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些真谛,却是那些“站在路边鼓掌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领略和感悟到的。 

唯物史观中对人生价值的定义,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不论是从“自我”还是从“社会”来看,“站在路边鼓掌的人”都是很难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臧克家老先生的话一语中的,道破了现代社会人们浑浑噩噩、沦为“看客”的精神危机。 

站在路边鼓掌的人,快离开路边那舒适安逸的树荫,勇敢地踏上赛道吧!因为—— 

人生最绚丽的风景,在路上! 

站在青春的边缘

500字 初二 散文

我们,总是把悲伤,点缀;孤单,掩饰;伤感,徘徊。而方式也莫不过在空间弄“逝者安息”的皮肤,“我走在少了你的风景”之类的伤感非主流模块。空间或博客里,尽写着伤感而透彻的文字,仿佛把尘世万物看透。殊不知,那只是我们发抒的行为,为的,只是注意。

处于青春期,成长的愉悦是远远压不住多愁善感的思绪。不愿与父母交谈,也不大放心倾诉于朋友。只愿用一些沉默的行为、轻轻的足迹

踏在空间或博客的每一个角落。说真的,这真的不妨碍我们的成长。

青春期也是叛逆的时候,想独立,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自个是懂的,没有生活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长远打算,何能逃离那温暖的囚笼?那是依赖。当然,我们也时时与父母顶撞,不是因为不懂,大概是因为一时的痛快吧?那是反常。对于对异性产生遐想的问题。我就曾摔进那陷阱,但挣扎了。最终却爬了上来,抓了一把泥。于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是理智。

有时会因大人那猜疑的思想,极端的行为而显得有些许悲伤。就会隔着透明的玻璃窗,让夕阳的微光轻轻地抚摸自己。自然而然地把思绪牵拉到儿时的童年。想起儿时字迹的稚嫩,语言的童真,动作的笨拙。奶声奶气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要八八粥(八宝粥)。”就会淡然一笑。然而回到现实,发出轻轻地感悟往时的童忆像是许许多多的老电影或怀旧电视机,那样沙哑、简单、平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