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戏1200字以上

村戏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太阳落得似乎很快,至少相比昨天在时间上停留的要少一些。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他显得有点拖拖拉拉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们这群孩子最期待的一天。

倒不是说有红包送,或是给我们几颗糖,而是每逢中秋节村里都会举办一场戏剧,我们叫它“嫦月戏”,至少这一点其他节日是没有的,也不比嫦月戏来的吸引人。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嫦娥奔月”自然成了名人,每家每户甚至门前还贴有对联,譬如——“上联:碧海青天,嫦娥有恨奔寒宫;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这样一来,沾着光的嫦月戏自然也变得有名了,有些年连其他村的人都赶过来看呢。

月亮还没上来,村里不觉间开始热闹了。大家都来到村中央的小广场,围着戏台,忙这忙那。一些“售货员”也来了。“小吃榜”前三的冰烤鱼虾、豆杯、拟物糕全都有了,要说平时,我们孩子怕是买不起的,但到这天无论什么都是几折卖的。饮料、玩具,还有些卖面具的,各式各样,小孩、大人戴起它,显得可爱,显得狰狞。细看之下,连一些卖奇装异服的都来了。

要说嫦月戏什么时候开始,那就得看月亮的勤懒了。月亮早出,戏剧便早开演。记得有一年,月亮等到十多点才出来呢!不过大多是在八至九点这段时间。

小孩子便三五成群的玩了起来,几男几女凑成一团,什么丢手绢、迷失宫殿(其实也就是在一间比较大的屋子玩捉迷藏)、僵尸符,几乎能想到的都疯了几遍。一些大人则是和几个青年打起了扑克,输的喝水。别看这个惩罚好像很轻松,玩的时候才知道肚皮被水撑破是什么感觉。输一场喝一杯水,还有加注的,最多的时候是前年一小伙子一场九杯,也不怕口渴了。

戏台旁设有“茶会”,这里是专属老人家的,大多都是谈一些家庭琐事。

终于,在九点多的时候,传来了一阵鼓声,我们习惯叫“满月鼓”,自然便是中秋月亮升起时敲的。鼓声一到,戏剧开演。不同的日子鼓声有着不同的叫法,譬如春节那天敲,我们便叫他“年音”。叫法不同,声响也不同。满月鼓是根据时间点数敲的,今天月亮九点升起,所以敲九响;而年音只有三响,至于为什么是三响,村里大概是没什么人知道的。

鼓声一到,戏剧开演!

孩子、大人纷纷走进戏座。戏座分三个区,小孩一区,大人一区,老人一区,同时每区可享有不同的福利,小孩那一区每人几分钟一个动物气球;大人每人一包香烟;老人则是茶叶。三个区戏台而坐。

现在说说嫦月戏吧!

“嫦娥奔月”一说在我们村编成几十个版本,每年饰演一个。其中以喜剧收尾的居多,毕竟大家不大喜欢什么生离死别。演员一般在五十人左右,大多是本村人。嫦月戏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像摆在眼前的电影”,丝毫不呆板。所以,这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锵,锵,锵”,锣鼓一响,后屏幕一拉,走出了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子,腰结白丝,站立在戏台上。

孩子也不再喧闹了,整个视线焦定在台上。

女子轻轻舞动雪白的衣袖,满脸愁闷,眉锁间起了褶皱。无须猜想,女子赫然便是嫦娥。

未等观众欣赏她的英姿,又有两人钻了出来,身着银色铠甲,疾步走到嫦娥跟前,道,“天帝有命,请娘娘回宫!”

将士单膝跪地,语气略带一丝强硬。女子反倒冷笑,“娘娘?我可受不起…让开!”

话是如此,两人依旧面不改色,拱手道,“娘娘又何须刁难我兄弟二人,天帝已许诺,只要娘娘肯随天帝,便让娘娘登皇后之位,天帝话落,无论何人都须执行,娘娘可知?”

“仅因我的容貌便废一天界之母,又岂是什么君子,怕是连人间的禽兽也不如!”嫦娥丝毫不显软弱,又道,“你们禀告天帝,我嫦娥永生不会嫁与他!叫他痴心妄想!”

话落,女子右脚轻轻点地,半浮在空中。观众禁不住拍起了手掌,一阵感叹。

二将见状,亦是腾空而起,追逐嫦娥,终究还是让嫦娥逃离,却由此掉落到人间。

此时,戏座上又响起一阵掌声,迎来了第二幕。

天庭!

一个身着金黄色龙服的中年男子坐在龙椅上,身边两个侍女。

刚刚追捕嫦娥失手的两名将士,一到天庭便跪在地上,“臣等不力,被娘娘逃脱,请天帝赐罪!”

男子一听,脸色即刻阴冷起来,怒道,“连一女子都无法制服,又有何能名曰天将!来人!将他俩打落凡间九世不得轮回!”

天帝之言,何人能逆!众卿无语。

“愿受罪。”

“托塔天王,汝等率领天兵,前去人间捉拿嫦娥,若有何人阻挡,即刻斩杀!不得有误!”

“诺。”

之后,掉落到凡间的嫦娥,与一俊秀男子——后羿邂逅,二人结为夫妻,游览世间,所到之处,病除妖斩,又箭射九阳,深得世人爱戴。而前去捉拿嫦娥的托塔等人,败羿而归,嫦娥由此被囚禁在月宫。后羿受上古大神所助,苦修二年,率领凡间勇士,斩杀天兵天将,天帝逝,天庭没落!而后羿则化翼飞身前往月宫解救嫦娥。

六年级:赖永朋

村里人的故事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奶奶讲邻里人的故事,或者村里人的八卦,对于出生于1921年的奶奶来说,见证了中国太多的苦难,自然能把故事追溯了很久很久以前,故事也就带着一种神秘与迷信的色彩。如今,奶奶都不轻易出声了,也许是没有人对那古老的故事感兴趣,也许是新时代的人早已看不惯老一辈啰嗦的苦难史与迷信事儿。

隔壁邻居家三口人都是男的,两兄弟加一个大儿子,小时候我就想不通为什么他们家没有女的。对于他们家的故事,不管是奶奶还是妈妈用了“恶有恶报”。听说他们很久以前是地主,经常欺压村里的贫农,后来土地解放了,村里人还是很讨厌他们一家,有的甚至在背后吐沫道:“活该娶不到老婆。”记得我还只是七八岁的时候,这家人就不知道从哪里买回来一个哑巴老婆,替他们家生了一儿一女,然而哑巴的男人真是不做不死的那种,既不勤劳耕作养妻活儿,又嗜好酗酒赌博,每次喝完酒回来就打老婆儿子,两个老爷子也劝不得,于是一家人总是弄得乌烟瘴气、哭声连天,我们听着也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别人的家里管不着。后来那两个孩子上学了,男孩不愿再呆着家就出去打散工了,男人终于因为许久过度得了肝癌死了,悲剧一个接一个,小女孩在学校被后山滚下来的大石头砸死了,日子终于没法过下去了,哑巴女的爸妈不忍心,把女儿和外孙子接走了,一位老爷子也相继去了,最后整个家只剩下一个孤身的老头,80多岁,独自干点事过活着。

近些年,社会的复杂性也逐渐渗透到农村来,前段时间回老家,听说上屋的某某不知因何事在云南被谋杀了,死去一个月家里的兄弟才知道,现在还瞒着老人;下村的某某因吸烟等原因得了肺癌去世了,谁谁又中风瘫痪在床上……这类似城市的疾病一下子在农村击倒了不少人,也许生活水平好,也许到外面创世界的人多,自然会发生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儿,总给村人说不尽的话题。

生活在村子里的人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如今一些有能力的人们或搬到城里定居,还有一些年轻人出去打拼,或者也有一些中老年人回归故里建个房子,农闲的时候拉几个志同道合的家伙一起吃喝吹嘘,倒也悠哉悠哉。

而我多年在外,有时回去看到一些人感觉老得好快,原来在我记忆里还是小时候对他们的印象,那时他还是力气无穷的壮年,如今白发苍苍;那时她刚刚过门,一脸羞涩的表情,如今孩子都上高中了,一切都在变化。小时候成片用泥砖盖的瓦房,每逢下雨天都有一两处会漏雨的,将近过年的时候就需要上屋顶补漏,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楼房了,却没有了乡村炊烟袅袅的情调,更加没有了那种纯纯的乡村爱情故事。都是谁家的姑娘出外打工,被男孩子骗了,生了娃以后又被男的抛弃,谁家的小伙初中就开始谈恋爱,毕业了就结婚,靠着父母养活,来年也准备出去打工吧!

物质丰富了,教育却没有提升,风气没有好,村里流传的依然是悲剧的故事,人们的脸上仍显憔悴。而90多岁的奶奶感叹,如今多好,有田地耕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