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800字

饺子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中国的美食数不胜数,例如火锅、麻婆豆腐、臭豆腐、伤心凉粉……不过我最钟爱的还是饺子。饺子外表酷似耳朵,吃起来更是入口滑软,一口咬下去鲜香的汁水顿时弥漫在嘴中。令人吃了还想吃。不过不能光会吃,还要会自己做这样吃着才香。

首先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好食材,而我最喜欢的是虾皮肉饺,所以准备了虾皮、肉、姜、葱。而后把准备好的食材剁碎、搅拌。跟着把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将适量的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上。之后将饺子皮对折捏好边缘,折出漂亮的花纹。最后把包好的饺子下锅,一般饺子要浮起三次之后才能吃。这样一锅香喷喷的饺子就做好了。看着那一个个色泽犹如宝玉般的饺子,真是让人口水直流呀!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尝了尝,不由两眼放光地赞叹道:“这饺子真是人间美味啊!”吃了一个之后我就停不下来了,也顾不得饺子那滚烫的温度,风卷残云般的吃完了一整盘的饺子,都还觉得欲意未尽。

不过这饺子倒是引我起了的求知欲,我真想知道这么好吃的饺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于是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饺子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饺子原名“娇耳”,据说是我国神医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这让张仲景心里非常难受,便决心救治那些老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一直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看完后我不禁感叹道:“原来饺子是这样来的啊!”现在饺子的做法已经有了很多种了,例如:水饺、蒸饺、煎饺……但是不管哪一种都那么美味,让人无法自拔,唇齿留香。

六年级:唐雯欣

正月十五的晚上

400字 五年级 散文

在元宵节那一天,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焰火晚会,在去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妈妈淹没了。大路两边高高地挂起一串串的红灯笼,有老虎灯、荷花灯、白菜灯、龙灯、鲤鱼灯、大象灯等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街上真是人山人海,街上的小朋友们表演的歌舞,西半边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赢得片片掌声,老爷爷老奶奶夸张幽默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来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接着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是“银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间仙境一样!忽然不远处又传来“咚”的一声巨响,一个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开一大朵五颜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礼花弹一个接一个地飞上天,又在天空中变幻成各种形状:有的是杨柳垂下万丝绦,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礼花弹在空中变出了一串串红灯笼,然后随风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