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胜利法“胜利”了吗读《阿Q正传》有感600字

精神胜利法“胜利”了吗读《阿Q正传》有感

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阿Q,一个流浪雇农,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是令人同情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这,便是可悲的了。在深受剥削、压迫和凌辱之下,他没有选择面对,而是对这些麻木健忘,并且养成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的恶习,甚至靠凌辱弱小者来发泄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以获得平衡,这,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了。

然而,他真的“胜利”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

“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罢。这犹如吸食精神的“鸦片”,让“毒雾”遮盖住一切破败与缺陷,到最后慢慢地堕落成为社会负担,于是,这便酿成了阿Q的悲剧。他的遭遇令人感叹、令人同情、令人辛酸。

阿Q的遭遇和性格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的遭遇和性格的普遍反映,而《阿Q正传》则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利用讽刺反射出了旧中国的种种现象,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的历史缩影。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也许是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现在,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更应该勤勤恳恳,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国家的崛起,靠“精神胜利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学会勇于面对现实,努力!

记忆深处的母爱

600字 初一 叙事

母爱像一杯淡淡的茶,需要细细品味;母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暖意入心窝;母爱像朝霞的光辉,让人无法忘记……母爱又像一部经典名着,让人铭记在心。

记得那是一次夏天的黄昏,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相约去村东的河边玩。我们商量着要换个地方,于是不一会又去了河对岸的丘陵玩。天色渐暗,夜幕降临,我们玩得尽兴,仍然没有回家。妈妈见我没回家,就在黑夜里敲邻居的门,询问我们的去向。一位刚刚归家的邻居说看见我们在河边玩,妈妈一听急忙回家拎起铁锹,找的我伙伴的家长,一行十几个人匆忙向河边跑去。

到了河边一望,连个身影都没有,妈妈像疯了一样用沉重的铁锹搅动着冰冷的河水,冷风吹过,把妈妈呼喊着我的声音带到了天涯海角。山谷回声不绝,撕心裂肺的喊叫传遍整个村子。妈妈喊累了,也叫累了,把铁锹插进地里,倚在铁锹上,望着同样疯狂的父母,无奈的垂下了头,几滴浑浊的泪水滴进脚下的土地里……

突然,几声清脆爽朗的笑声想利剑一样划破天际。疯狂的父母停止了呼喊,妈妈也抬起头,向他们一样用心倾听着唯一的线索,像兔子一样竖起耳朵确定着这一希望线索的方位。又一声笑声传来,父母们拿起工具,飞也似的奔向那个方位。终于,在一个隔音的丘陵后找到了我们的踪迹。冷风吹过,妈妈与我四目相对,她扔下铁锹飞奔过来,拥抱着我,担心的泪水像决堤的河水一样夺眶而出。妈妈的担忧随着我的声声安慰和泪水的奔涌烟消云散。

母爱是一曲无声的乐章,震撼着心灵;母爱像冷风中的炉火,坚定不熄。母爱伴我成长,我将会把它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永不忘记。

初一王雅轩

初一:王雅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