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
今天妈妈突发奇想,要做豆腐,妈妈对我说:“快来和我一起做豆腐。”我说:“好。”
首先,拣黄豆。妈妈和我把有斑点的,腐烂的黄豆都挑了出来,确保大豆个个圆润饱满,这样作出的豆腐质量才有保证。之后,妈妈吧大豆淘洗干净,再根据比例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磨豆浆。妈妈按下豆浆机的开关,在“轰轰”的响声中,我舀起一盆黄豆倒入豆浆机上面的入口处。随着大豆缓缓下坠,豆浆机左边的罐子里流出浓白的豆浆,淌入下面的大盆里,右边的槽里则出豆渣,掉入另一个大盆中。我一次次地弯腰舀豆,挺腰添豆,大盆里的黄豆越来越少,大盆里的豆浆越来越多,而我越来越累。妈妈心疼地说“孩子,歇会儿吧!”我却固执地非干完不可。终于,添完最后一瓢都,我浑身如散了架似的,瘫坐在地上。,阿妈却没有关住机器,反而舀起豆渣来。见我迷惑不解。妈妈笑着说:“豆渣还得过两遍,才能碾干净。”
接着,我和妈妈把豆浆倒入大锅里,开始煮豆浆。金黄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豆浆沸腾了,锅里冒起了一团团白沫。妈妈不再烧锅了,进屋拿了一瓶葡萄糖溶液,往锅里边倒边对我说:“过去都是卤水点豆腐,那样做出的豆腐不仅发苦,而且对身体有害。现在人们都改用葡萄糖了。”“葡萄糖有什么作用呢?”我好奇地问。“起”凝结作用,可以让煮好的豆浆变成豆腐。“妈妈用棍搅拌着豆浆说。
最后,我和妈妈把豆浆舀出来,倒在大盆里晾凉,这时豆浆已经快变成白色的固体了。妈妈们又把他们舀在两个铺着布的长方形木框里,用布裹好,就做成豆腐了。
通过这次做豆腐,我深深感受到:有些食物,吃上去好吃,做成却很不容易,正所谓樱桃好吃树难载,豆腐好吃不好做,我们得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应该好好珍惜。
指导老师:王培红
《悲惨世界》读后感
“这本书一点也不悲惨!”这是我看完这本《悲惨世界》所发出的感叹!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此书以冉阿让传奇式的一身生为主要线索,塑造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爱潘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刑,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灵魂得到升华,一心为善,关心穷人。其间,他与警察沙威发生了数次冲突。但是,冉阿让始终未能见容于统治者,几遭困厄,最后在孤独中死去。小说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更加精妙,堪称写作的典范。
这本书的主人公冉阿让其实一点也不孤独。他虽然坐来十九年的牢,可出狱后遇见了像神一样的善良的人——米利哀先生,将他黑暗的灵魂进化为圣洁的灵魂,从市长到囚犯,他丢失来职位,但他得到来一位小女孩——珂赛特,成为了她的父亲,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后来,珂赛特结婚了,她的丈夫马吕西斯不允许冉阿让再与天使般的珂赛特往来,但是在他的人生即将孤单结束的时候,珂赛特和马吕西斯出现来在他身边,给予了他最后的关爱。他一点也不悲惨,相关他很幸福,因为他得到来前所未有的爱。
本书的艺术特色,一是背景广阔,结构宏伟,具有一种博大的气势。小说围绕着冉阿让一生经历,涉及拿破仑的失败、复辟时期及七月王朝;涉及贫民窟、监狱和修道院;涉及主教、资产者和流氓等等,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缩影,容量极大,显示出作者雄浑的笔力。
二是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小说的情节紧张、离奇、富有戏剧性。比如冉阿让从船上跳海逃生;比如冉阿让从一个苦役犯摇身一变,竟成了厂主和市长。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强化正面人物的人格力量,如米里哀以德报怨,冉阿让自我牺牲等等。即便是反面人物,作者也写出他的恶行,来反衬正面人物的善良,如对德纳第的描写,手法就比较夸张。
本书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非常精妙,堪称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大家一定要去读《悲惨世界》这本世界名著啊!
相似题目
-
做豆腐中午我吃好饭,奶奶对我说:“嘉慧,奶奶准备做豆腐,你要不要去帮忙呀”听了奶奶这句话,我很好奇,说:“奶奶,奶奶,当然想啦!我还从来没见过自己也能做豆腐呢”我跟着奶奶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看见一个大桶里装着好多黄豆,黄豆被浸泡在水里,我问奶奶:“黄豆为什么泡在水里呢”奶奶回答:“只有把黄豆泡在水里,泡胀变软后,才能磨成豆浆,变成豆腐。”接着奶奶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把桶里又硬又小的豆子拣出来。“为什么要拣呢”我问。“因为这些豆子是“死豆”像石头一样硬,机器不能把它磨碎,会影响豆浆的质量。”奶奶回答。接着,我就按照奶奶的要求拣豆子。捡好之后,爸爸挑着我们拣好的黄豆,跟着奶奶去村子里另外一个老奶奶家磨豆子,那个老奶奶打开机器,听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机器的一边马上流出了白里带黄的豆浆,另一边出来的是豆腐渣。我问:“奶奶,这豆浆现在就可以喝吗”奶奶说:“还不能,要烧开后再加一些调料,才可以喝。”豆浆拿到家里,奶奶把一大桶豆浆倒到大锅里,爷爷开始烧柴,把整个柴炉烧得很旺很旺,很快豆浆就烧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往里面加上白糖,一闻,香气扑鼻;一喝,真是爽啊!我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啊!我一口气就把这碗豆浆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我很快又喝完了。妈妈说:“你吃了那么多豆浆,就等于吃了一大块豆腐呢!”奶奶开始往豆浆里面倒卤冰,一边倒卤冰,一边用一个大勺子慢慢搅动。过了一会,奶奶用一根筷子插在豆浆中间,等筷子不动了,就是说卤冰已经够了。大概过了十分钟,奶奶拿来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把大纱布放在木框里,奶奶就往里倒豆腐花,倒好之后,用纱布把豆腐花包了起来。最后用一块很重的木板压在上面。压好之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奶奶把纱布打开,哇!这就是豆腐,这么大的一块豆腐,能吃一个月呢!原来做豆腐也有那么多的学问。750字 六年级 日记
-
做豆腐“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歇后语,我也深知这个歇后语的意思,但我却没有真正见识过卤水是如何点豆腐的。腊月二十四那天,当我听到谚语“二十五,做豆腐”时,我就要求爸爸自己做豆腐,这样既可以享受美味也能增长我的见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爸爸答应了,我听后欣喜若狂。说做就做,第二天(腊月二十五)一早爸爸就和我一起开始做了,我们先把黄豆用冷水泡一个白天,使黄豆膨胀起来。晚上爸爸下班后,黄豆也膨胀的差不多了,本应用石磨把黄豆磨碎,可惜我家没有石磨,只能用豆浆机代替喽。豆浆打好了,爸爸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放到架子上不停地挤压,将豆浆几乎全部压出来。哦,那袋子里的全是豆腐渣,要吃的豆腐哦,还在豆浆里呢!滤去豆渣,挤出豆浆之后,接着要把滤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用火煮开,煮时要一边煮一边把浮在上面的泡沫去掉。锅开了,煮的步骤也就完成了。接下来的两个步骤是极为关键的,因为这关系到豆腐的质量好坏。第一个步骤是“点豆腐”,爸爸把烧开的豆浆倒进一个大盆里,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卤水,一点一点慢慢地向里倒,边倒边用勺子搅拌着盆里的豆浆。渐渐地,豆浆变得浑浊了,豆浆里的蛋白和水慢慢分离了,形成了黄豆大的豆花,并逐渐地变大、变大、再变大,最后,豆花和水完全分离了。我眼馋地看锅里像白云一样散在淡黄的碱水里的豆腐花,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第二个步骤,也就是做豆腐的最后一步——压豆腐了。爸爸找来了一个带孔的方形模子,在里面铺上纱布,再将那白白嫩嫩的豆腐花一大勺一大勺地装到那模子里。然后,把纱布折好,方方正正的,在上面加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面放一块几公斤重的重物。豆腐水就这样慢慢地压了出来,模子里的豆腐慢慢地凝固起来,过了十几分钟,豆腐就做成了。我们掀开纱布,白白的豆腐真惹人喜欢。看着自己做的豆腐,品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想着自己增长的见识,真好!750字 小学
-
做豆腐盼啊,盼啊!终于迎来了去“青山基地”的活动日。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全体同学浩浩荡荡出发了。来到基地,这里让我们大开眼界。想知道我们此行的活动内容吗?嘿嘿,不卖关子了,我来告诉你,今天第一项任务就是学做豆腐。豆腐大家都吃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绿色健康食品,老幼皆宜。可大家伙吃过,却没做过,今天就要亲自去体验一下。首先要磨豆子,豆子指的是黄豆,要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定的时间, 然后用泡好的豆子,一次10—13颗放入石磨的小口里,加一小勺清水,用力顺时针旋转石磨,一股乳白色的豆沫和豆浆从石磨下的小口流出,瞬间一股清香钻入我的鼻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左手放黄豆和水,右手旋转,其乐融融,陶醉在田园生活中。不一会儿一桶豆浆磨出。紧接着,捞出豆浆中的豆沫,把豆浆在石磨里磨上第二遍。 最后把磨好的豆浆倒入特制的布袋中过滤,两手各抓住布袋的一边,上下摆动,豆浆流入锅中。点火煮开锅中的豆浆,沸腾的豆浆“咕噜咕噜”冒泡泡,你挨着我,我挤着你,都想往外跳。关火,放入卤水,轻轻搅一搅,慢慢等待。时钟在“滴答滴答”转动,此时大家伙都在静静观察。奇迹出现了,豆浆神奇般地凝结成白花花的豆脑。再把热乎乎的豆脑装入特制的布袋里,用工具把豆脑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时候差不多了,打开布袋一看,哇!一大块豆腐做成了,同学们欢呼拍掌。望着大家伙齐心协力共同做出的豆腐,心中无比自豪。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你一口,我一口,多么开心。600字 五年级
-
做豆腐今天起个大早,帮外婆做豆腐。外婆已经准备好了做豆腐的工具:一个圆圆的竹篓,一个大木盆,一个井字架,一块纱布。一切准备妥当,外婆烧好了两桶开水,我很纳闷,外婆告诉我,开水等一下有大用处的。外婆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锅里,大火,不停搅动,房间里慢慢飘起了豆香。火候一到,外婆快速把热腾腾的豆浆倒进竹篓里,让我把预先烧好的开水不停倒入豆浆中,边倒边快速均匀搅动,厨房里瞬间如仙境,浓浓的豆香弥漫着,原来开水的用处在这里呀。外婆告诉我,竹篓下面就是新鲜的豆浆。我装了一碗贪婪地喝了一口,真醇香可口。外婆说,磨豆浆的黄豆都是挑选最好的,没有污染,用你们的话就是绿色食品。接着外婆在热气弥漫的豆浆里加了一点盐卤,眼看着豆浆慢慢变成了豆花,大约15分钟后,快速倒入到一个方盒里包上纱布,盖好木盖,压实。大约半个小时,再看看纱布里的豆浆变成了豆腐块。方方正正,边上还有空隙,微微冒着热气。豆腐厚度大约10厘米,非常松软,拿在手里摇摇晃晃,随时要倾倒一般,人们常说的“豆腐腰”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温润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来的工艺可不少,要有技术,还要足够的体力,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会前功尽弃。看来,劳动最光荣,最快乐,收获也最多!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做豆腐今天,我突发奇想,自己做一次豆腐。首先,要准备好做豆腐的材料:黄豆、卤水或石膏。不料,我都不知道卤水是什么,连卤水都不知道是什么,正当我心急如焚的时候,爸爸便给我提了一个建议:问问卖豆腐的师傅是什么。我想:对啊,卖豆腐的师傅一定知道,我顺便向他要一点回来!到了菜市场,我问了问卤水是什么,卖豆腐的师傅似乎看出了什么,二话不说的把卤水给我,对我说:“就是卤水,你拿去用吧!”真的十分的感谢他。这样材料就齐了。做豆腐的第一步是要把黄豆用冷水泡一个晚上,使黄豆膨胀起来。当黄豆膨胀起来的时候,就要用石磨把黄豆磨碎,可惜我家没有石磨,只能用搅拌机代替喽,但是用搅拌机就不用再过滤了,21世纪,科技真是发达呀!用豆浆机搅拌完后,搅完后的豆浆放到锅里,用火煮开,在煮的过程中,还要一边煮一边把浮在面上的泡沫去掉,煮的步骤就完成了。接下来的两个步骤是极为关键的,因为这关系到这个豆腐的质量好不好,这个步骤就是“点豆腐”。要把卤水一点一点地倒进煮好的豆浆里,并且不停地搅拌,这个极其关键的步骤让我紧张不已,生怕快完成的豆腐被我毁掉了。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把点好的豆腐放在一个木盒,并用砖头挤出豆腐里剩余的水分,豆腐就制作完成了。通过了这次做豆腐的亲身体验,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科技的发达,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因为它包含的是人们的辛苦啊!55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做酿豆腐接近年关了,妈妈在准备过年的食物。一天妈妈买来了豆腐和肉,准备做郴州的传统小吃——酿豆腐。我看见了,很好奇,想试一试,便说:“妈妈,我来帮您,好吗?”妈妈很担心地说:“你会弄吗?”我信心十足,“不会可以学呀。”只见妈妈首先把肉洗干净,放在砧板上,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剁成肉泥,妈妈边剁肉边指挥我,做准备工作。让我把大碗洗干净。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肉剁好了。妈妈把肉放进大碗,放入各种调味品搅拌均匀,准备就绪。开始了,我先看妈妈示范,边听妈妈讲解:“把容易破的地方挖个洞,然后把肉泥放进洞里,放满为止。”我听了点头说:“知道了。”刚开始做的很不标准。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做的越来越好。正当我做的起劲的时候,却没有了。我对妈妈说:“明年过年的时候我还要帮你做。”妈妈满意的点点头说:“明年我们还一起做。”今天我真开心呀,我学会了做酿豆腐了。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做松花豆腐今天,天气十分热,真想吃一点清凉的菜肴来解热并度过这个中午。忽然,我想起了正在冰箱里快活的“白玉豆腐”。嘿,好家伙,就用它来做“松花豆腐”吧!说着,我这个“大将”带领着助手——妹妹,手握着“兵器”,冲进了“战场”。首先是帮豆腐“剥皮拆骨”。嘿,豆腐的皮还真紧,怎么弄都弄不掉。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好用我的“武器”:小刀。果然厉害,不一会儿便搞定了!接着是“五马分尸”。我左切一刀,右砍一刀。豆腐不象样了。豆腐先放一边,该轮到皮蛋了。这皮蛋更不听话,老是滑来滑去,结果被我咔嚓一下,一分为二了!最后一步简单,只要把皮蛋撒在豆腐上,再倒上酱油奇就ok了!吃上一口自己做的“松花豆腐”,再也不觉得热了!250字 四年级
-
做豆腐_关于美食做绝技豆腐,就要先准备好材料。材料有哪些呢?有豆腐、鸡蛋、面粉、白糖、盐、醋、酱油、番茄酱和水。在碗里倒入一些酱油,加上甜甜的白糖、咸咸的盐、酸酸的醋、好吃的番茄酱——不能忘记最重要的适量的水,不然,烧出来的绝技豆腐的汤汁就太少啦。拿筷子搅拌均匀,就这样,汤汁搞定了。绝技豆腐,主料当然是豆腐啦。接下去,就该切豆腐了。把白白嫩嫩的豆腐切成长方形的薄片,放在盘子里备用,然后把鸡蛋打碎搅拌均匀,再准备好面粉。开始做豆腐了,让每一片豆腐沾上面粉和蛋液后,放到锅里炸。等到豆腐的表皮变成脆脆的、金黄金黄的时候,就捞出来,再炸下去就焦啦。所有的豆腐都炸好后,再回锅,浇上准备好的汤汁,金黄的豆腐顿时翻了脸,变成酒红色的了。这时,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绝技豆腐就可以出炉啦!虽然做起来很繁琐,但是当烫烫的绝技豆腐一进入我的嘴巴,一种无法形容的好滋味瞬间占领了我的味蕾,接着,嫩滑的豆腐在嘴里化开,温暖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到胃里。吃了一块又一块,直到吃完了整盘绝技豆腐,还意犹未尽。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500字 四年级
-
学做盐卤豆腐作文“哇,真香啊!”,我赶紧冲进厨房,看见餐桌上,摆着一块块整齐的盐卤豆腐。我刚想尝尝看,便发现奶奶正在制作第二批“豆腐兵”。我赶紧走过去。奶奶已将豆子浸胀,捡取出老皮的死豆儿,剩下上好的黄豆。黄豆像喝撑了水的胖娃娃,一碰就破,黄豆壮壮的,个个都精神抖擞,仿佛随时准备应战的士兵。这时奶奶把一勺勺黄豆相继放入洗干净的“磨豆神器”——石磨中,加入水,开始磨起来。因为邻居们都很久没看到石磨磨豆腐,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抢着磨,随着磨盘的转动,磨盘间源源不断地流出新鲜浓厚,原汁原味的生豆浆。在磨盘吱吱的响声中,也磨出了大家儿时美好的回忆。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乳白色的豆浆已经装满了一桶,奶奶把这些生豆浆在棉布中过滤后倒入锅中,过滤出的豆腐渣放在一边,这可以烧美味的大豆腐吃。在旺火中,一股股浓浓的豆香味中,豆浆开始沸腾,吐泡泡了,这时就能喝上一杯香醇的豆浆啦!大家美美地喝着现磨的豆浆时,奶奶把剩下的豆浆倒入桶中,放入“一物降一物”的盐卤,搅匀,白花花的豆浆瞬间凝固起来,变成“传说中”的豆腐花。这时在豆腐花上加一点香葱,酱油,一碗香气扑人的豆腐花,就做好啦!咱们来一碗尝尝?做豆腐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将豆腐花倒入摊上一块全棉的豆包布的正方形的豆腐架上固定,倒满豆腐花后,将豆包布折起来,放上一定的重物,沥出豆腐的清水。二十分钟后,白白嫩嫩的盐卤豆腐,新鲜出炉啦!让人垂涎欲滴,我切下一小块,放入嘴中,还没来得及嚼,就被我吞了下去,嘴中还留一股豆香味。奶奶做豆腐的传统方法,现代人都很少看到吃到。现在外面卖的豆腐都是机器做的,追求效率,加各种添加剂,失去了纯朴的豆香味,失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难道我以后,都只能在梦中,回味这原汁原味的豆腐了吗?7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我学会了做麻辣豆腐今天妈妈不在家,我打算做一盘麻辣豆腐。我现在从冰箱取出豆腐,我怕豆腐不干净,于是又把豆腐洗了一下,放在切菜板上,我拿出刀开始切豆腐,这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平时妈妈切的时候很听话,等到我都不听话了,左右扭来扭去,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切成了小豆腐丁,把小豆腐放到碗中,于是我打开锅,放点水,把豆腐放在锅里,煮了五分钟后,控水捞出,这是让豆腐吃的软软的,我起锅烧油,我又把油烧热,放入花椒,大料,豆瓣酱,再加些葱姜,爆出香味,放适量的水,加入生抽、盐、鸡精、味精、少量的糖,然后把豆腐放进去,炖五分钟后打开,把炒好的豆腐放入碟中,妈妈爱吃辣椒,我把甜椒切成片,又切了些葱花和香菜,我把它们放入碟中,然后又滴些香油,一盘麻辣豆腐就大功告成了,绿绿的甜椒,白白嫩嫩的豆腐包着一层红色的豆瓣酱,再加上绿绿的香菜,看着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我很想吃,但是我想这是做给妈妈吃的,我立马收住了嘴,妈妈回来了,她尝了一口我做的豆腐,说我真是一位大厨。妈妈,以后我一定会多做些好吃的给你吃,报答你的养育之恩。400字 四年级
-
做豆腐“快过年了,快过年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我们耳边回荡。过年,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情,而对大人来说是一件烦心的事情。因为每年过年时,我奶奶都要做豆腐。去年寒假的一天,奶奶早早起了床,把事先泡好的大黄豆捞到了塑料桶中。奶奶把黄豆挑到了隔壁伯伯家,让伯伯帮忙把黄豆用机器绞碎。听隔壁伯伯说:“原来是用石磨把黄豆磨碎的,不像现在有机器,多方便啊!”过了几分钟,黄豆就变成了糊状的液体流进塑料桶中。我走过去,轻轻闻一下,一股豆香直扑入我的鼻子里,令人浩气长舒。我忍不住用手指沾了一点,用嘴吮吸,虽然没有什么味道,但十分有韵味。奶奶先把塑料桶中糊状的液体倒入大盆里,烧一锅开水,倒入大盆里搅拌均匀。然后,她在锅上放一个木头架子,将有孔的大塑料袋放在木头架子上,把盆里的液体用水勺舀起倒入大塑料袋里,用力挤压大塑料袋,一些的白色的没有杂物的液体就流入锅中,用火烧开。你们猜猜,那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平时喝的豆浆。奶奶再将石膏粉倒入豆浆中,石膏粉主要是起凝固作用。过几分钟后,豆浆就变成了豆腐花。又她把豆腐花倒入木框中,压上木板,几个小时,把板掀开,这时豆腐便做好了。没想到,我们平时吃的豆腐需要这么大的努力才能做出来,做豆腐是多么劳累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劳动的成果。六年级:汪璇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做豆腐-叙事嵊州爷爷家过年有做豆腐的传统。腊月二十六,爷爷把精心挑选好的大豆取出来,到加工厂去磨成豆粉。等爷爷挑着两大袋豆粉气喘吁吁地走进家门,奶奶已经在灶堂里把水烧开了。爷爷放下豆粉后,立即搬来一口大缸、拿来一只干净的布袋。爷爷把敞开的布袋固定在大缸中央的木架上,用勺子往袋子里倒豆粉,然后再往袋子里倒刚烧开的热水,豆粉溶解在水中。爷爷开始用力地摇布袋子,让豆浆行布袋的缝隙里渗出,紧接着又挤压布袋子,直到布袋里没有豆浆水为止。这时爷爷也满头大汗了,他拿起毛巾匆匆擦了把脸又忙上了。等到布袋里只剩下豆腐渣,大缸里是满满的大半缸豆浆才告一段落。现在,奶奶把豆浆倒进大锅里,开始在灶堂里烧火了,有时燃烧的木材还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过了一会儿,豆浆沸腾起来了,像美丽的浪花。爷爷早就在八仙桌上放八个大碗,每个碗底放了一些酱油、葱。他大喊一声:“喝豆浆了!”马上从锅里舀出豆浆冲进大碗里,碗里的酱油和葱随着豆浆旋转,最终稳定下来成为颜色红绿相间香喷喷的一大碗豆浆。听到爷爷叫声的小孩、大人都涌入厨房,每个人都端起一碗喝起了豆浆,一边喝,一边发出“哈哈”笑声。等大家喝完豆浆,爷爷又大叫一声:“加卤水了!”由于卤水中有石膏成分,一加入卤水,大锅里一下子漂浮起一大片一大片的豆腐脑,就像春天探出头来的小树芽,都想看看这个世界。爷爷把一块块的豆腐脑放在有白色纱布方木格子里,放满了用纱布包扎起来,上面放上重物把水挤压出来,等到傍晚,解开纱布,一大板白白嫩嫩的豆腐做好了!晚上,奶奶在锅里煎油豆腐,做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我们一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做凉拌豆腐星期日,我在家闲着没有事情做,想出去玩,可是天太晚,要吃晚饭了。这时,我看到妈妈正在厨房烧晚饭炒菜。爸爸回来了,只见他手里拿着一盒豆腐。我看到爸爸手里的豆腐,忽然想起前几天妈妈教我做的凉拌豆腐非常好吃。今天,我为什么不可以由我动手来做一回凉拌豆腐呢?于是,我向爸爸提出了要求。爸爸同意了,并把手上的豆腐盒递给了我。我接过豆腐盒,来到厨房得意地向妈妈说:“今天,我动手做一回凉拌豆腐给你们吃。请你们品尝一下你们女儿的手艺,怎么样?”“好,有什么问题来问我!”“知道了,我上次看你做过一次,已经学会了。”我把豆腐连盒子一起先用热水浸泡一下,然后,我用小刀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接着,我把豆腐盒翻过来倒入一只事前准备好的盆子里。接着,我在豆腐上面放了一些盐、糖、味精等调料。这样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豆腐主做好了。妈妈也把饭菜给烧好了。我们盛起饭菜,来到餐厅一起吃了起来。我首先尝了一口自己动手做的凉拌豆腐。啊,真是好吃极了,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爸爸和妈妈也都跟着吃起了我拌的凉拌豆腐。我问:“怎么样?你们女儿做的好吃不好吃?”妈妈说:“嗯,好吃!”爸爸说:“不好吃!”“什么?”“只有傻子才会说!”“嗬,爸爸真会说话。害得我……”“哈哈……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做豆腐-小制作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年货,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说:“昨天晚上奶奶已经泡好黄豆,今天我们做豆腐吧。一听,心想:做豆腐肯定很有趣。于是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还说一定好好做小帮手。说做就做,我先往大铁锅里倒了满满的一锅水,爷爷用柴把火烧的旺旺的,奶奶拿出昨晚泡的黄豆,我把它装进桶里,和奶奶抬着它来到磨房里,只见爷爷把电源插好,我把黄豆倒进机器里,然后一按开关,机器便发出“轰轰”的响声,它转动起来,这时,爷爷连忙把水龙头打开在黄豆里加了点水,不一会儿,雪白的豆汁便缓缓地流出来,还带有一点泡沫呢。没过几分钟一堆堆的黄豆末已堆积如山了,顿时,香味也扑鼻而来。大约过了十分钟,两桶黄豆都磨好了,这时锅也开了,把磨好的豆末倒进锅里,开始煮,锅里有好多泡沫,爷爷就一会儿烧火,一会儿用勺子不断地搅拌着,看着跑进跑出的爷爷,我开始用勺子慢慢搅拌,因为怕烫住自己,锅又大,爷爷怕我闪到锅里。等豆汁沸腾过几次,豆汁就熟了,这就是我们常喝的豆浆。这时,爷爷给我盛了一碗豆浆,“好香呀,好浓哦!”我加了一点白糖,我一口气就把一碗豆浆喝得一干二净。热乎乎的舒服极了,这可是外面喝不到的。爷爷又把它们一点一点得舀在一个大缸里,然后弄了一点秘制的水,边加边慢慢地搅拌,等豆浆慢慢凝固,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它们就聚在了一起,然后找好模子,把它们倒进一个铺着纱布的模子里,然后包好,加上盖板,并在上面压上石头,等上半小时,就打开纱布,一盘乳白色的豆腐就呈现在眼前,香喷喷的,别提有多好吃啦!爷爷又把它们切成块,别小看切豆腐,一般人都切不好,因为我试过了,本来直直下去,可是切的大小不一,这是技术活,爷爷说:“要轻、快。” 看着切好的豆腐,原来干什么都得熟能生巧。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7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做小葱拌豆腐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样菜,名叫“小葱拌豆腐。”大家不要误认为葱和豆腐做的,其实是蒜和豆腐做主菜,调料是生抽、醋、还有麻油。我先把豆腐切成小块,再把蒜切成小片,然后放三分之一的生抽,再放一些醋,放一些麻油,再尝一尝。口味不错,快些尝,就太辣,慢点尝,有芝麻味,回味无穷。再让爸爸、妈妈尝尝,他们说:好。我心里美滋滋的。吃完晚饭后,爸爸就把这件事情交给我了,我真开心。从这件事情中,我懂得了自己做的菜自己认为最好吃。200字 二年级 叙事
-
做豆腐想必大家都吃过香嫩可口吧,可是,你们可知道怎么做豆腐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快过年了,老家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我家也不例外。爷爷一大早就去镇上了,奶奶就让我帮她做豆腐。做豆腐前,要打豆浆。奶奶搬出磨浆机,把一篮泡了两天两夜的黄豆提了出来,当然不别忘记准备两桶水。趁奶奶提豆浆和水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这个磨浆机。这机器一共有3个口。一个是倒豆子、水的入口,一个是出豆浆口,一个是出豆腐渣的口。不一会儿,就开工了“呼呼呼——”磨浆机得呼呼作响。奶奶一边往里面对水,两出口处一边流出豆浆和豆渣。黄豆快没有了,我赶紧加了一瓢黄豆进去。就这样,奶奶加水,我加黄豆,不一会儿,就打好了第一批豆浆。奶奶把豆浆倒进锅里,生火煮豆浆,而我呢?就把和了少许水的豆渣,用天然的木叉子搅拌。过了10分钟左右,我们又开始打第二批豆浆了。这回可容易多了,直接把糊状的豆渣浆往入口里倒。这不,又打出了一盆豆浆,不过比行前那盆略稀一点;打豆渣,也更白一些。豆浆打完了就要开始做豆腐啦!首先,把豆浆煮开,倒入另一盆子里,不过,在移时要点石膏粉。舀一瓢豆浆在石膏粉上,然后迅速把点了石膏粉的豆浆倒进另一个盆子里。接着,在锅上架两根木棍,放上筛子,铺一层干净的布,把半凝固的豆浆,也就是为人所爱的豆腐脑儿,一瓢一瓢地舀进去,让水漏掉。单单这样可不行,还要用布把豆腐脑儿包好,但不要让整块儿的嫩豆腐裂开,包紧后压上重物,这样才行。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稀稀的豆浆就魔术般地变成了美味的豆腐啦!我觉得呀,这次的豆腐格外地香。爷爷说豆浆美容养颜;豆渣味道香,能喂猪;豆腐可口,有得健康。黄豆一身都是宝啊!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豆腐,豆腐作文豆腐,豆腐_600字作文清晨那冷洌的风,吹的得我鼻尖微微发红,我坐在爷爷的电动车上,头发张牙舞爪的拍着我的脸,“咯吱——”一声后,电动车停在了一家简朴的店前,说实话,我一点也看不出那会是一家店。“买豆腐!”爷爷高声叫到。站在店门前打水的一位妇女,抬起头来,瞟了几眼,那笨重的身躯上绑着破旧的红围裙,套着橡胶手套的双手吃力的拎水桶,她晃了一下,扭头叫到:“买豆腐了!”“啪嗒啪嗒”的声响急速地传来,这,会是一双怎样的鞋呢。是——黑色的皮鞋,很脏,上面有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很旧,早已失去了新皮鞋的光泽;很破,鞋前的线头都翘起来了。嘿!明明是个大冬天,却穿着薄薄的西装,也如鞋子一般,旧极了。短小的西装穿在他身上,却显得很大,一直在荡来荡去。“那个,昨天订的一桌豆腐。”“啊,已经弄好了,就放在那个走廊上,走廊上。”“多少钱?”他的背微微驼着,手在冰冷的空气中反复揉搓,一双粗糙的,满是茧的手。“35。”他又搓了搓动僵的鼻子。爷爷打开钱包,找着零钱。他的手好似要接钱一般,伸了过去,又猛地收回来,也许是意识到爷爷还没有拿钱,不好意思的干笑了两声。“你有零钱吗?”爷爷问到。“有,有,有。”他打他的钱包,我轻轻的扫了几眼,里面只有几张纸币,他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等下过来拿。”“好,好,就放在走廊那一边,就在那里。”电动车启动了,载着我离开了……豆腐呵,你说,我与这些人比起来,有什么资格玩世不恭呢?初一:陈秋妍豆腐,豆腐_600字作文600字
-
豆腐和鲍鱼排翅同席,不以为贵;与青菜萝卜共煮,不以为贱;在富豪酒宴中与龙虾同烹,不以为喜;在穷人的大锅里与剩菜杂烩,不以为悲。与竹笋青菜做朋友,它不显露;与红鲟九孔结伴走,它不隐藏。豆腐就像先知,在自己的家乡不受重视,却无损于它的价值——《先知豆腐》。一直以来,我对于豆腐的认知不过就是简单的一盘菜,可是在读过林清玄的《先知豆腐》后,我觉得豆腐不仅是食物也是我们的老师。豆腐是方方正正的,外表庄严,内心却很柔软,他总是能包容和欣赏一切食物,他与任何食物都不相排斥,它不忌冷热,它是温和的,就像水一般的平和,每到雨夜,你似乎可以听到它喃喃地念着佛经。豆腐也是坚硬的,一块好豆腐,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它要被沉重的石磨挤压碾磨,在细小的网眼中过滤,在水与火中冶炼,经历各种磨难,可谓是“烈火焚烧若等闲,只留清白在人间”。它把坚强对自己,柔软对别人,他把痛苦痛苦自己,却以最洁白的自己示人。做人也得如此啊!人的一生可比豆腐凶险得多,在各种风浪拍打我们之时,我们必须得以强健的体魄忍着,如果懈怠,那意味着被风浪击垮,因为没有人能不经风雨获得成功,没有人能不付出就有回报。在我眼中,豆腐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经历磨难更有一颗平淡的心,他像一位长者,总能用睿智的目光抚平你浮躁的心。这个世上最伟大的就是豆腐了,因为不论怎样轰轰烈烈,终究都要归于平静的,只有平凡才是最真实的伟大。做一个像豆腐一样的人,清清白白的坚守自我,坚强的面对挫折,这样的人不一定会有如潮水般的掌声,但一定有他人对他报以真心的微笑。600字 高二 读后感
-
炸豆腐“我的肚子好饿啊。”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抱怨道。突然,一股充满诱惑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炸豆腐摊。我眼睛一亮,疾奔过去。我指着豆腐摊上的一块块白豆腐,问那小贩:“这个多少钱?”小贩抬起头,似乎在疑惑我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随即说:“一串一元,一串五块豆腐。”我掏出5元钱,之后好奇地盯着小贩。小贩熟练地拿出25块豆腐,然后启动了炉子。他提起一瓶油,倒了一些在锅上。“噼里啪啦”,当油接触锅时发出响亮的声音。他快速地将豆腐放了上去。当豆腐一面已炸得变成金黄色后,小贩用铲子给豆腐翻了个,用如皋话中夹杂着普通话的语音问道:“要放辣椒吗?”我点点头。他又从底下拿出一个装有辣椒粉的瓶子,瓶盖被戳了几个小孔。他将瓶子的调料撒下来,顿时豆腐上沾上了不少的辣椒粉,空气中弥漫着香辣的气味,让人不禁想起豆腐出炉时,一定是很好吃的。终于炸好了。我捏着竹签,从四面八方仔细端详着炸豆腐:表皮被炸得金黄,调料均匀地散布在四周,发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我禁不住香味的诱惑,张开嘴,咬了一口,大口咀嚼着。太好吃啦!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调料的味道又香又辣,配合着豆腐的香嫩,简直是天衣无缝的搭配,让人无端想起共生的生物,但这调料和豆腐,不也是共生的食物吗?如果少了调料,豆腐将没有味道,如果缺了豆腐作载体,那调料只会在人心里留下一个字:咸!豆腐和调料相配合,就好像天经地义的一对组合,让人欲罢不能。我深深地吸了口香气,在路边大朵快颐起来。炸豆腐!虽然你只是一种食物,但对人类的贡献,绝不比美食差!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豆腐香快过年了,我们去老家做豆腐。奶奶在做豆腐前一天就去做准备了,因为黄豆要浸泡一昼时。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往老家,奶奶已经将豆浆磨好了,正在将生豆浆倒入锅中,妈妈上去帮忙烧火,将生豆浆煮熟。煮好了,奶奶将锅里那白花花的豆腐浆倒入加了酱油的碗中,这样一碗既营养又可口的豆浆就做成了。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豆腐浆,馋得我直流口水,喝上一口,热乎乎的舒服极了,那可是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不过喝豆浆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我们还得继续。奶奶将盐卤倒入碗中,兑上水,拿根筷子,好让盐卤沿着筷子滴入浆中,盐卤也善解人意,顺着筷子妈妈的怀抱,像坐滑梯一样一个一个地往下滑,筷子妈妈将它的孩子们一个个平安地送到目的地。在滴盐卤的同时,奶奶不断地搅拌豆浆,好让盐卤滴得均匀一些。渐渐地,豆腐花就从底下慢慢地浮了上来,这时要是再来上一碗豆腐花,那又是一道人间美味。趁着豆腐花还没结块,将它们倒入放着纱布的淘萝里,等水滴干,豆腐也就制成了。如果拿块板在豆腐上压上一段时间,就制成了豆腐干。姑姑将豆腐干切成小块状,奶奶将菜油倒入锅中,妈妈将火烧旺,我忙着将豆腐块装入大碗里,再倒入锅里炸,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等到油锅里的豆腐块一个个鼓了起来,就可以把它们捞出锅了,这就是油豆腐。一口咬下去,“咔嚓”一下,松脆可口,好吃又营养,可是旅游、早餐的最佳食品。哥哥时不时地走过来吃油豆腐,把肚子吃得圆鼓鼓的。浓浓的豆腐香,将浓浓的年味儿带到了我们身边。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