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师生情1200字

浓浓师生情

1200字 初三 书信

“咕,咕”。几只栖息的小鸟被一阵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惊得“轰”一声飞起来了。原来是几个红领巾在走着。咦,走在最前的那个不正是李锋吗?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束刚采下来的鲜花,花上还带着露水呢!他们要去哪儿呢?

李锋和同学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很快到了医院。走着走着,李锋不禁想起几天前的事情来:那是一个下雨天,班主任赵老师为了护送李锋和几位同学回家而使得自己淋了雨,结果感冒病倒了,但还坚持着上课,可最后还是在课堂上晕倒了,便只好进了医院。李锋默默地想,这位可亲可敬的女老师看到这份惊喜,一定会很高兴的。

进入了医院,李锋用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听校长说,老师在三楼的病房。他们兴奋地来到三楼上,可一看却傻眼了,三楼的病房一个接着一个,老师到底在哪间呢?他们只有一间一间地寻,终于在第五间的门上看到了赵老师那熟悉的名字。他们抑制住兴奋之情轻轻地敲了敲门,谁知,开门的却是一个护士。护士有点怒色,说道:“小朋友,现在不是探望病人的时间,请先回家吧!”同学们像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们不知道看望病人也有时间限制,可是,怎能可以这样白白地走一趟呢?李锋着急了,说道:“护士姐姐,您行行好,让我们进去吧!”“不行。”护士的答案不可置否。“就破例一次吧!护士姐姐。”李锋急得快哭了。“是啊,是啊,就一次吧!”同学们在一旁帮腔说道。护士的语气暖和了:“小朋友,我可不能作这主呀!”李锋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那就让我们看一眼吧!就一眼!见了面就走!我保证。”他的声音里明显地带着哭腔。护士爱怜的望着他:“病人已经休息了,我想你们大家都不想打扰你们的老师吧。下次再来好吗?”李锋豆大的泪珠忍不住了,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护士姐姐,求求您了,您就让我们看一眼吧!赵老师是个好老师,她病了,完全都是因为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她才好,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才好,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您行行好,就让我们看一眼吧!”同学们都忍不住低下头,擦擦眼睛,“好吧!”护士被这情景感染了,说道:“你们就看看她吧。不过,只可以在门外看,还不许出声。”“好好好!”同学们都激动得破涕为笑了。

门开了一条缝,几个小伙伴脑袋挨着脑袋,争着往里瞧。赵老师睡得多熟哇!但是,她明显地消瘦了,脸色苍白而又憔悴,从那牵挂的神请中看出似乎还有什么放不下似的。啊,她放不下的是学生们啊!李锋忍不住擦了一把眼泪,老师是多么伟大啊:学生上课不集中精神,老师便循循善诱,但从不严厉批评;学生功课落下来了,老师便抽出自己的时间去帮助他补习;学生生病了,老师比家长还要着急啊,老师的好,怎能不叫李锋他们感动呢?想到这里,李锋擦了一把泪,在心里默默地祈祷道:“上天啊,快快保佑我们亲爱的老师早日康复吧!我们都盼着她回到我们的身边呢!张强在这次竞赛中获得了全级第一名,小红的成绩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明明终于掌握了生字表里所有生字的用法这些她还不知道呢!我们多想让她早些知道啊!”

一旁的护士看见这情景也被感动了,眼圈慢慢地红了,这时,李锋小心翼翼地将鲜花放在病房门口,轻轻地说:“老师,祝您早日康复,早点回到我们身边。“有几只蝴蝶大概是被这一阵清香的鲜花味吸引来了吧,它们在花朵上面翩翩起舞,一道阳光照射在了花朵上面,花朵显得更鲜艳了。这一切,仿佛都在歌颂这浓浓的师生情。

读《夏日历险》后有感

900字 六年级 书信

十四岁的男孩杰伊•贝里为了实现自己买小马和枪的梦想,带着心爱的猎狗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群被马戏团悬赏的猴子。然而向爷爷讨教的各种手段,却都被猴子首领吉宝一一识破,男孩不仅没捕到猴子,反而被它们嘲弄了个够。在数次有趣的“交锋”后,男孩和猴子们竟然成了朋友,并帮助它们走出暴雨袭击后的密林,回到马戏团。最后,男孩并没有用奖金去买小马和枪,而是去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便是美国作家威尔逊•罗尔斯在《夏日历险》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一个关于男孩探索和成长的故事。

小说采用了十四岁男孩的第一人称视角,数次捕猴过程的紧张刺激、小主人内心的斗争和醒悟以及小说梦幻般的大团圆结局,无不用孩子的语言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来易进入情境,饶有趣味。更为可贵的是,小说中亲情、关爱被作者表达得十分深切,男孩一家人在清贫环境下情真意切、相依相助的亲情是故事叙述的另一条重要的情感主线。

慢慢读下去,渐渐觉得作者在小说中可能要表达的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对自然充满敬畏的态度?虽然这些在小说中都出现过,但却都无法作为小说的核心命题。

妈妈永远是关心孩子安全的,但是面对捕猴这个具有一定危险的活动时,也没有加以制止;爸爸同样如此,听到男孩捕猴并不顺利的消息,他最多只是和男孩讲了一些道理.随着故事脉络的逐渐清晰,一个真正贯穿于小说的主题似乎已经浮现出来,这就是“引导的力量”。

小说中关于这种“引导的力量”的描写比比皆是.甚至极富戏剧性的是,最后一次捕猴过程,成功的关键恰恰也在于这种引导:完全区别于前几次的强硬,男孩带着一颗诚心,在猴子们遇到困难时出手相救,才得到了猴子首领吉宝的信任,与猴子们成为朋友,顺利地把它们带回家,这不正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引导吗?小说最后的高潮来自于男孩放弃了心爱的小马和枪而把钱给妹妹治病,作者甚至不惜用全篇捕猴的笔墨作铺垫,来烘托这个的高潮——捕猴过程越艰难,说明奖金越是来之不易,是什么让男孩转变了思想做出这个决定呢?答案仍然来自引导——爷爷用心良苦的引导!引导的力量不言而喻。

我觉得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是:家长应该只向孩子讲他们不知道的,只为孩子做他们做不了的,对于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后,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和实践,这是引导的最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