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乃大义之合
每个时代都有传奇,在战国这个风起云涌、金戈铁马的年代里,他们也以自己的传奇在青史之上增添精彩的一笔。
传奇的缔造者是两位义勇之士。一位本乃“赵之良将也”,一位曾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一个是劳苦功高,一个是宏图待展;一位以能征善战闻名于诸侯国,一位则是危难之际不辱于诸侯。凭谁问:他们的命运究竟如何?他们的传奇将如何续写?
凡是缔造传奇的人,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胸襟与气节。苏武持节牧羊、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哪一个没有胸襟,哪一个缺少气节?他们尽显忠义本色,他们有着共同的胸襟——大义。
何为大义?懂得宽恕是小义,能够忍辱则为大义;放下私仇是小义,急国家之急则为大义;为一己之恩结为刎颈之交是小义,为国家安危将相交和则显大义。大义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种正气,是成大事有担当者博大的胸襟。
蔺相如深明大义,临危受托拯救了赵国;廉颇同样也忠贞大义,攻城野战保卫赵国的安全,是国家的栋梁。这样的人,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又怎能弃民族大义于不顾,而计较个人得失呢?正是这样的大义和胸襟,使将相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涣然冰释!
中华民族是有胸襟重大义的民族,胸襟宽阔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未出茅庐便胸怀天下的诸葛亮、能够广纳天下英才的刘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曹操……但是我认为,将相和所体现的大义更是胸襟的升华,是忠义的诠释。蔺相如在人生得意之时所受的羞辱“庸人尚羞之”,可蔺相如可以不放在心里;廉颇功高盖世本想“我见相如,必辱之”,可立刻放下身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一切只为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样的一个共识!这种大义难能可贵,这种大义使得将与相合二为一,这对于整个赵国、整个民族都是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灵魂深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顾个人的得失,勇于献身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大义。
每个时代都有传奇,传奇中体现着我们民族的胸襟、智慧与品格。在战国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是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将相和乃大义合,大义合而天下和。
永恒的坚守
极目望去,尽是一片苍茫浑厚的黄,长沙绞风,卷舞直上。远处传来阵阵驼铃声响,由远及近。茫茫荒野,只见那人手持旌节,衣衫褴褛,两鬓斑白,面容苍老,却目光炯炯,眺望远方——
他是苏武,是牧羊人,北海荒野牧羊人,更是铮铮硬汉。
他是汉朝的使者,手持旌节,是被赋予使命的和平使者。却由于阴差阳错,被困匈奴,受尽种种的考验和折磨。面对卫律的威逼,有的人屈服了,得到了荣华富贵。他也可以选择低头投降,可他没有。硬是打消了单于降武的幻想,坚定地拒绝一切眼前唾手可得的锦衣玉食,富贵荣华。他舍弃掉一切,但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手持一支旌节,傲然留下一个背影,向那茫茫朔漠走去,去做那高山雪莲般圣洁的使者。
寒风凌冽刺骨,大漠又到了最冷的时节。雪下了一层又一层,踩在厚厚的雪上,只有靴子的声响,这大漠中——除了风声,也就确实只有他靴子的声响了吧?寒风卷着雪块像针刺一般,打的人生疼,让人无处可躲,只能抱紧双臂,咬牙向前。夜里,蜷缩着入睡,扯着一点剩下来的羊毛勉强挨日子。肚里空空,没有食物,就掘野鼠洞里的粮食、甚至毡毛就着冰雪充饥……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陪在他身边的只有那一羊群和那掉光穗子的旌节。
他想,他想回到家乡去,看看自己的妻子爹娘;他愿,他愿回到有吃有穿的温柔乡。可他不能,他更希望在这朔漠之上,守着他那旌节,不忘记忠于国家至死不渝的使命,就算饥寒交迫,就算不见妻女,就算永不能回汉,就算客死他乡,他仍不愿半分退让!他就这样坚守自己的忠心,像雕塑一样伫立在这大漠之上。
十九年过去,他两鬓霜雪,白发苍苍,那脸上深深的纹路见证了这十九年的坚守,旌节脱光,见证着十九年的沧桑,唯一不变的是哪挺直脊背的骄傲。
他,终于要回家了,回到他为之坚守了十九年的汉朝,回到那那一想起就坚毅有勇气的故乡!他该有多欣慰,该有多感叹。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他坚守着大漠,坚守着汉朝,坚守着自己的一颗勇敢坚强的忠心。他的坚守,已为永恒。
相关推荐
-
《将相和》《将相和》这篇课文,我在五年级就学过了,并且,印象非常深刻。今天在一本课外读物上,又看到了这篇文章。首先,文章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蔺相如,另一个就是廉颇。而且他们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官员。蔺相如几次立功,被封为了管,甚至职位超过了大将军廉颇。这下,廉颇可不服气了,处处和蔺相如计较,但是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一再避让。最后,终于廉颇知道自己的错,惭愧地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本文既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是大体的高尚品德,又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当我读到廉颇当众给蔺相如羞辱的时候,我不禁替蔺相如捏了把汗,可是,没想到蔺相如却处处躲避、谦让廉颇。蔺相如的手下都很气愤,要去打抱不平。但是,蔺相如却从容大都的笑着解释,他避让廉颇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这时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伟大的爱国之心啊!这时,我又想起了爸爸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身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同志给许世友上将打电话,许世友接过电话说:“喂,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周总理谦虚的笑答:“我是小兵周恩来。”是啊,蔺相如能谦让官职比他小的廉颇,周恩来能谦让官位比他小的许世友,这可真是“古有蔺相如,今有周恩来啊!”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蔺相如的谦让,才有了廉颇的主动和好,才加强了赵国的力量。这正如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如果每个人都像蔺相如一样,主动让一步的话,那这个世界会有多美好呢?合上书本,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知错就改,谦让大度的人,我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同学,团结集体,像蔺相如一样有作为的人!在生活中,大家要团结,绝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破坏友谊,破坏集体,因为团结是一种推动大家冲向胜利的巨大力量!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800字 高二 读后感
-
有容乃大“泰山不辞抷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就像千锤百炼的泰山、容纳百川的江河。当你可以怀有包容的心境时,你会发现你比以前更成功。有容乃大,不错地。当你具备了宽容二字,那你就拥有的远比昨天的多。“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不得不说,想要成为人人口中的“大丈夫”除了要有强健的身体,宽容气量更为重要。就像鲍叔牙对管仲自私的不计较,从而古今知晓;就像唐太宗李世民面对魏征言行相对的不计较,从而成就贞观之治;就像刘邦面对张良直言不讳的不计较,从而铸就一代伟人……从古中外,多少成就千秋大业的人不是从宽容中获得智慧、取得成功。卡耐基曾经说过:“要真正憎恨别人的简单办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当你开始对别人产生憎恶的时候,焦躁、不安、心力交瘁都会紧跟其后,只有以包容的态度去吸取对方的长处来给自己满血复活的机会,那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情怀。曾看过一个这样的镜头,在林肯当政后不久,他的“宽容”便让众人不服,终于有一天,一个议员问他:“你不应该视他们为朋友,而是应该将他们消灭。”林肯面带笑意地回答道:“他们变成了我的朋友,不就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这是多么“大丈夫”的林肯,从而铸就了他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见宽容是多么有力的拳头。古来名人,哪个伟人不是在一次次的气量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一味的去计较,那你只会如生活在“暴风骤雨”中,唯有放下自己的过激,方能在杂乱的社会中拥有一方净土。“一只脚踩扁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要知道唯宽恕才能垒起高标,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宽容。要相信宽容是一种美,一种可以绽放出芬芳的美。让我们大家一起为美而宽容,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吧!700字 高二
-
有容乃大我喜欢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容纳百川,成就了浩瀚的大海;容纳无数天体,成就了无边的宇宙。自然界如此,人心也如此。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做大事的人,必须有大量。我喜欢蔺相如,不仅仅因为他敢于在威风如虎的秦王面前仗义执言,捍卫了赵国的利益;更是因为他为了国家的大局,在廉颇宣恶言“我见相如必辱之”之后,不与廉颇争列:每朝时,常称病;甚至走路碰到了廉颇,也“引车避匿”。而当廉颇得知蔺相如这样做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真相的时候,羞愧难当,亲自登门,负荆请罪。留下了一段流芳千古的美谈——将相和。我不喜欢舞台上的白脸曹操,所以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急切地盼望他打败仗,快快垮台。然而,事与愿违,曹操不但没有垮台,反而实力越来越强,这是为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他胜在了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张绣曾经杀了他的长子,可以说是有刻骨仇恨,但最终却成了他阵前的猛将;陈琳当年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他的八辈祖宗,等于掘了他家的祖坟,可是最终却成了他帐下的谋士。有这样的容人的气度,事业哪能不成。我替周郎惋惜,如果他不纠结于“既生瑜,何生亮”,而把诸葛亮的智慧当做自己的智慧来欣赏,把诸葛亮的成功当做自己的胜利庆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人物也许就不会英年早逝。由古人的故事,我想到了同学关系。我们天天生活学习在一方空间里,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人,不顺心的事。但是只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同学之间就能和谐快乐。包容了别人,你内心的空间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神奇地扩大。包容越多,你的胸怀就越宽广,你的人生价值就会越大。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真是高瞻远瞩!今天他将以国家主席的身份踏上美国的国土,两个大国的元首将进行“不扎领带”的会晤。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曾经敌对的大国都能实现互相包容,我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700字 高二 议论文
-
“有容乃大”启示今天有点烦躁,随意翻着书本,不由看到四字——有突乃大。使我反思,震惊不己。嗯?有容乃大?河若纳百川,才能成为一望无际的海。那人是不是要愿意吸吮更多的知识,才能闻懂世界的辽阔?如果人吸收容纳过多的负能量又会怎样?今天太阳热晒闷酷。我的心不稳了,是小事影响?是畏惧?是厌恶?一个人强大,是不是吸纳如此负面因素才能无所畏惧地强大?强大源自解决问题畏惧源头,可我怕什么?一直不明白!人们常说不怕源自无知。可俺害怕源自父母的担心吗?沉思着,有容乃大?对了!面对挫节失败,我非常害怕不安忐忑,但我经历多了,是不是强大都打不败我?或者小困难大急事不使我畏首畏尾?有容乃大,是不是愿意做一点事,并且愿意坚持下去,这件事会不会变的强大,或者这个人做这件事的未来本身己经成为了强大的心!有容乃大,只要我们愿意并乐意接受或学习坚持,总有一天,我们会强大的像那大海一样。翻上书。面朝窗处的热酷下的花朵,微风稍吹过脸庞,深呼吸一下,吐下杂心。继续踏上容纳知识太海的潺潺上。谢谢它——有容乃大。400字 高二 日记
-
失败乃失败之母常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试问古今,真的如此吗?失败乃失败之母该更为贴切吧!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事。他小学时很聪明,很优秀,曾获数学竞赛一等奖,是学校里的小领导。上了中学的他很出色是继班主任后班里的第二把手,但或许是学习方法的缘故,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经过不懈努力,只能基本保持得住成绩。然而上了高中的他开始默默无闻,三好、优干,不再属于他,成绩出现了不及格,他仍很努力,可是却不见成效。清代蒲松龄,一生参加科举的次数也许他都记不清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失败后再失败,终于把他参加科举的激情消磨殆尽。他的出名还是由于他科举落榜后历经十几年写的聊斋志异。他获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也许并不是他最初的目的,他想中举,梦想终究还未实现啊!一次次科举失败,一次次再次科举,就这样荒废了几十年,还是未摆脱失败的束缚,他只好另寻出路,失败乃失败之母,真是一点也没错。看似是消极的想法,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一个满怀壮志的人去参加会试,失败时他会鼓励自己下次再努力,当再次参加又失败,第三次、第四次……多次失败后仍然有毅力继续拼搏的人又会有多少呢?失败会激发人的潜能,使他一鸣惊人使他取得辉煌的成就。失败会使人颓废,一次不会,两次、多次后,激情不在时,成功不再可能回来,再去尝试也只会是徒劳。失败一次,可能是偶然,失败两次可能还有机会,失败三次也不能说明你没有潜力。三年、五年还没有成功那就放弃吧!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只是失败者对自己的一种安慰,给自己找的一种理由罢了。成功是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积累起来的,而多次失败后只会有失败是失败之母了。的确,在我看来失败乃失败之母,不是吗?如果失败是成功的前提,那又会有多少失败者为现状安闲、自乐?又有多少努力者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或许,有时追求成功的前提不是失败而是不要太固执……700字 高二 议论文
-
古今将相和古今将相和公元前我正坐在灯下看书,书僮为我端来了茶。他似乎欲言又止。我说:“你有话就说吧,不必吞吞吐吐的。”“相爷,不是小的多嘴。您冒着大险要回了和氏璧,皇上封你为左丞相,但我听说那廉颇将军对您很不满,扬言要羞辱您,您可要小心。”我听后,淡淡地说:“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我站起身,在房中踱着:“现在秦国强大,对我国虎视眈眈。我千万不能与廉将军斗气。国家安危要紧……”公元2003我正坐在灯下写日记。今天好高兴,我在校作文竞赛中得了一等奖。可是今天小洁悄悄告诉我,他——我们班的“文学才子”对我很不服气,扬言要给我点厉害瞧瞧。怎么办呢?同学一场,如果与他斗气岂不让别班同学说我们班不团结吗?多不好。以后还是尽量避着他好了,这样他就不好怎么找我麻烦了。公元前下朝回来的路上,我的车道恰好与廉将军的车面对面地碰上了。我连忙叫车夫把马车驾开,把路让给了他,我看见他脸上轻蔑的笑。回到家,一位大臣来拜访我,问我为什么对廉颇如此谦让,我告诉了他原因。公元2003语文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题目,恰好我曾经看到过,我举起了手。老师叫了我。我站起来正要回答,却看见他恼怒的眼神和他那举起的手。“对不起,老师。我不知道,还是让他回答吧。”他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站了起来。这样的事后来又发生了几次,他看我的目光渐渐和善了。公元前大臣把我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羞愧地来到我门前负荆请罪。我赶忙扶起了他。我们一齐大笑,是一种如释重负的笑。公元2003今天,他递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谢谢。”我微笑着。我走向了他,向他伸出了我的手……历史与现实也许有不同,但一个“和”字却永远存在人们心中,这是永远不变的。【得分点品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按照对写叙述的思路,同时采用两条线索行文,犹如火车的两条铁轨一样,并行不悖而又有所关联。两条线索叙述两个事件,相互对照与衬托,内容丰富启人深思。考生以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为依托,叙写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个类似事件,把自己对“和”的理解阐释得非常透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以“和”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历史故事,家喻户晓,同学矛盾,平凡琐屑,但是两件事经过考生的剪辑加工,平中见奇,构思新奇,结构独特,全文紧扣题旨,在有限的考试时间能达到如此巧妙的构思,难能可贵!800字
-
礼义之大何谓“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义之大,故称夏”。何谓“礼义“?当是习礼尚德也。身为华夏人,自当以习礼义,善礼义为己任。礼者,敬也。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礼仪时代被赋予了更多含义。所以,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不错的,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称尊长,勿呼名”,到“亲师友,学礼仪”……即使后来,我们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到拱手礼、敛衽(rèn)礼、揖礼等传统礼仪,然而礼仪本身,和它所带来的,却从未离开我们。路上相逢一招手,师生之间一颔首,哪怕是心有灵犀一微笑,都是能够传递和谐、自信、尊重与温情的礼仪。故知礼仪承载着自信与尊敬,文明与谦容,作为一个文明人,自当知礼习礼的。既然是“礼义之大”,提至习礼,自是离不开尚德的。德者,登也。即是自举手投足间渗透而出的良好品性。与“礼仪之邦”共存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确实,从北宋黄庭坚亲自为母倒洗痰盂,到当代孟佩杰独自照顾瘫痪养母十余载;从杨时程门立雪立志求学,到如今一个个远赴边区的支教员……一鞠揖礼,一声“母亲我爱你”;一个拱手,一句“老师谢谢你”,只是几个简单礼仪,承载传颂的母子亲情与师生情谊,却是感动中国,感天动地。所以翻开中华千年的古老传奇,我们仍然可以为昔日的仪德所敬重所感动,临巷思悟时发现我们已在路上——古老的美德,它新的一页,新的传奇,新的感动,不正应当由我们书写吗?所以且行且谨践吧!让礼仪与美德丰富你的成长之路,即使是日常的德言,它所绽放的美丽并不亚于三月道旁,美丽的春花。出门时道一声“爸妈再见”,让彼此安稳平静,舒畅温馨;路遇老师时问一声“老师好”,赢得老师颔首微笑,默契的回应;畅意飞奔时撞着他人,莫急,一声“对不起”,定会得到一声清朗的“没关系”;甚至只需待得池莲寸绽,柳条披拂时,和同来赏景的陌生人泯然一笑,那样的风雅,也够一人品味良久。即使我们再也不能像古人一样,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优美宋词,行风姿翩然的传统礼仪,但是从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爱,乃至孝道与师情,宽容和风度,已在那些简单的礼仪之中,得以温文尔雅地一脉相承。习礼尚德,继承华夏千年的感动,续写华夏不朽的传奇。你,准备好了吗?800字 高一 议论文
-
有融乃有合融合,意为先融后合。试想你如何能使两根金属棒合起来,硬来的后果,只会使原来的金属棒弯曲变形而已。若是先将它们融之后,再重新合起,也许一根更坚硬的棒子便诞生了。试想,若这个世界没有融合?也许,你是你,我是我,一归一,二归二,但进步何来?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固执的做一只井底之蛙,仰望一口井的天空,从来不会融合别人的长处,那一辈子,只会停留在原地。郑板桥深谙此理,所以才会有“板桥体”的出现。但,并非是为了融合而融合。什么都融,只会成为垃圾筒而已。融合,融合,并非彼此一定非常优秀,但融合之后的效果是一定优秀的,若非如此,融合还有何意?有了融合之后,就应该考虑,怎么融?怎么合?当外来文化撞击本土文化,理智的人应该知道,这种袭卷并非我们所能抵挡。若是极端的依靠法律武器,或是游街等,难道真的能阻止这种似风的袭卷吗?只有融合。此后,便有的问题是到底先融后合,还是先合后融。让我们假设一下,若是先合后融,将圣诞节与春节硬是合到一起,成了一个节日。不用试想结果,因为答案显而易见,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每个国家的人民内心都深种着一颗爱国情怀的种子,我想这是谁也无法拔除的。那么只有先融后合,先融便是保持春节,保持圣诞节,两相不冲突,并让人们理解到这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这是总向世界的特征。再合,并非一定要合成一个节日,可以让人们每个都过,成了一个很长的春节氛围,过节,图的就是热闹嘛!有融乃有合,有合才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进步,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这是现代社会的走向,我们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要说举例,上海便是个不二之选,它融合了上海本土文化的江南土大夫韵味和现代摩登时尚的节奏。有人说,上海是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但我却认为,因为融合,而且完美的融合,正是上海最大的特色。上海这种完美的融合,并没有失去江南水乡的风韵,也没有落下时代的脚步,先融温婉和雷厉,再合二为一。至此,才让人觉得上海是一座复杂的城市,温婉与快节奏并行的城市,有融乃有合的城市。有融乃有合,并非是垃圾筒,并非是为了扭曲,只是为了成为一根更坚硬的金属棒。800字 初三
-
有容乃大“海纳百川,优容乃大。”这句千古名言,仔细品味愈觉有理。建功立业者,高瞻远瞩,亡国家灭者,鼠目寸光。不知谁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有独有偶,李斯也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不让细流,故能成其深。”二者真可谓异曲同工,可见他们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有容乃大。“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纵有豪气千丈最终还是血洒乌江。究其原因刚愎自用而已。鸿门宴上不用范增之言,只能空留一辈子的遗憾留给后人评说。刘邦虽为沛县一小吏却成就了汉代一番基业。只是因为身边的功臣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子房。识人善用的萧何,能忍辱负重的淮阴候韩信……有豪气不如有度量,有智谋不如用智者。平铺一本三国纵观一段历史,战马德嘶鸣,战斗的惨烈,长板坡张飞的一声怒吼,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银枪白马常山赵子龙的单骑独驰沙场,火光冲天处孔明先生在轻摇羽扇……我常常感慨,为什么西蜀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呢?转眼观曹公孟德,国贼也好,奸雄也罢。终能三分归一统,也许是他那海纳百川的气量吧!举洒愤槊高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能不让人感动。也许徐元直会进曹营而不发一言。仍无法阻止住才子们纷纷来拎的脚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凭这份度量曹孟德亦可称为英雄。一步史诗般的《英雄》在娓娓讲述什么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什么事胸怀万丈的刺客。满野黄沙中残剑用长剑舞出了两个大字——天下。真英雄心怀天下。于是始皇成了刺客心中的英雄。有谁会想到如此广阔的黄土高原是大风吹出来的呢?有容,才拥有一切。有容,才能笑看风云、有容,所以海阔天空。开一扇窗,让市局限各地的风吹响神州大地,放一道闸,让名川大江的水流向中国,“问渠哪得如许,难友源头活水来。”让新鲜的血液输入中国那些贫脊的土地吧!让世界拥抱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走出去世界无限精彩,迎进来,中国焕发光彩。有容,我们展翼飞翔于蓝天之上。有容,我们扬帆远航与碧涛之上。800字 初三
-
有容乃大宽容,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付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宽容之心。有人常以为自己很宽容,但真是这样吗?当你被“抢”走了最爱的玩具,你会坦然面对吗?还是假假的,“委婉”的把它要回来?当要好的朋友和你发生了矛盾,你会继续和她交朋友吗?还是甩头留下一个背影?我知道,有些宽容很过分,很不公平,但的的确确是正确的,这让你赢得同学的尊重,获得珍贵的友谊。让一步吧,别再死缠硬打,那么倔强。老实说,我也不是个合格的宽容的人,但我也在努力,努力减少矛盾,努力“忍耐”着。这有些做作,不是吗?对朋友,对亲人,不可以有对自己的掩饰,不可以“假宽容”,而对身边的普通人,也要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你宽容的一面。不,不是演戏,只要你是真诚的,就自然会的。人非圣贤,敦能无过。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不完美,总会犯错;不犯错的不是人,是神。当然我们不是神啦,所以错误是难免的,既然错误存在,我们又不能让它消失,何不学会宽容?学会宽容,首先请别生气。生气只是一种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行为。生气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没有使他人认识到错误,则只是一种有害无益,既伤了别人,了伤害了自己,因为至少被你所伤的人会以为你欠大度,性格带刺,会失去很多朋友,恶化自己的人限关系。要宽容他人,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去看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宽容他人所犯的错误,对他人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他才会有动力。如果列宁小时候因打碎花瓶而没有被原谅、宽容,取而代之的是辱骂惑讽刺,也许他会背思想包袱,可能会影响他作为诚信的最基本的人性的形成。宽容不仅要宽容他人行为的错误,而且还要宽容他人思想的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至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生活中,也许我们常会因为谈论到自己所喜欢的人的缺点而反驳过。也许的确崇拜自己喜欢的人,可是他们也存在缺点,即使我们拒绝承认他们的缺点,我们也不能干涉他人讲话而权利。正如有人不喜欢人云亦云,从而厌恶鹦鹉学舌,但是我们不能剥夺鹦鹉唱歌或者学说话的权力,因为这鹦鹉的本性。人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我们宽容了,就不去计较太多的得与失,名与利。我们心中便少了一份忧伤,少了一份烦恼,而这样我们就能活得更加快乐。为了美好的未来,请相信宽容,学会宽容。800字 初二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