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色彩1200字以上

历史的色彩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那些是非成败都已褪去原有的色彩,只留下走过昔时的金乌,依旧洒着照透今日的阳光。我始终固执的以为,那些历史并非逝去,只是在千百年的风剥雨蚀中愈渐棱角模糊,藏匿了各自的七彩纷呈。我俯仰于经卷和日月之间,看着这照耀过先人的阳光缥缈地透过阴霾的天空,在如缕如袅的烟云中划出一条光路,又穿过我手中的三棱镜,兀自分散成赤橙黄绿青靛紫,如怨如慕;而那些历史的色彩,在光带上恣意地演绎着当年的传奇,也纷纷呈现出它们的原样。

赤——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说到红色,怎能不说到荆轲,怎能不忆起那个刀口舔血的剑客,怎能不怀想那个只有倾轧和阴谋的时代唯一造就的英雄。我已经无法分辨,在那个筚路蓝缕的年岁,究竟是赤红选择了荆轲还是荆轲选择了赤红,但我却真实地觉察到,他已经完完全全地和这种赤诚的颜色相互浸润,乃至融合。而且,他的命昭显着的不是罗绮桃花的弱色柔彩,那是一种至悲至壮的血的颜色,堪以映红湛蓝的易水和苍天。其实荆轲并非一生都透着苍凉哀怨的血红,只因他的死,整个人生都被映红,仿佛他的生于乱世,他的武精略晓,全是为了那最后的一瞬间而存在。这就像是篇极好的文章,全妙在最后的卒章显志一样,一鸣惊人,千红同悲。荆轲的前大半辈子都渲染着白色,但当接过樊於期的淌血头颅,收过太子丹的啐毒匕首,别过高渐离的筑音,血红的液体便在血管中急行,暴沸不已;而到图穷而匕首现,欲挟而环柱逐,势孤而败垂成时,荆轲想到了天下苍生,一滴英雄泪坠入心里,热血再已无可抑制,猛然自伤口喷涌而出,洒满了整个秦宫的大殿和横梁。天地间灰暗一片,任由着一点红肆意蔓延,最后亦只剩风萧萧兮易水寒,以及千古后世凭吊的亡音,于浩瀚烟波上翻滚。

黄——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种历经千年风霜的颜色。自黄帝战蚩尤逐三苗,自黄河两岸绽放出文明的花,自黄种人以华夏儿女自称起,黄就有了特殊的意义。然而,直到鸦片战争的滚滚浓烟笼罩了清廷的宗庙,洋枪洋炮敲开了中华的国门,黄种人也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颜色的高贵。千年屹立的青铜鼎上沾满了绿锈,亘古不改的昆仑山中浮满了彤云,华人急需自省而醒!"黄不容亵渎践踏!"有志之士拍案而起,却发现这根源竟然是国民的奴性。鲁迅,他愤然弃医从文,将手术刀换成更尖利的笔尖,在纸上用自己的才情和觉醒催发的文字凸显着自己的刚强和坚忍,怒向刀丛觅小诗。他的字并非文采斐扬字字珠玑令洛阳纸贵,相反,他用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来专揭华人的癞头疤,终于引来千夫指。而他,横眉,冷对,接而呐喊。森森铁屋中终于有人因此而警醒,也一同要奋力推倒这铁打的墙。而棉队这些同样自省自强的黄种人,他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或许这铁屋让他一世黑暗,但他却分明闪耀着刺眼的黄,不灭的黄。

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诗仙太白,自比青莲,却时时让如水的皓月勾起了乡思,被多情的晚风拂动了愁情,在孤寂的秋夜里偏执而无奈地吟着,对影成三人。当你举杯邀明月,你心中牵挂的断然不是与你情比桃花潭深的汪伦,只因你只有朋友而无知己;当你长安不见使人愁,你脑里惦记的绝对不是让你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瀑,只因你的豪迈只能空对山川而发;当你凤歌笑孔丘,你嘲笑的哪里会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老儿,只因你的抱负和现实相差太远。你哪里是什么谪仙人,你只不过是个愁比三千丈的糟老头儿,执拗地带者血色的潇洒,沉浮天地间。什么一身傲骨什么千古诗才,全不过是看不透你读不懂的鬼话,你有的只是满腔的愁和恨,你只是一株风中瑟缩的青莲,摇曳中飘着淡淡的感伤。

橙——死重于太山

太史公兼红之悲壮与黄之坚忍于一身。诚然,在时人眼里,你只是苟且求活忍辱偷安的荧火之光,纵有些许才华却不知兼济天下而一味沉迷于史书穷经皓首,你更被施宫刑,丧失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至《史记》终成,你拂面而去,逝前言曰"愧对祖宗",实际上,你哪里是辱没了先人你的无韵之骚史家之绝不仅圆几代人的梦,其光华更盖过了你人生中的阴影。你的偷安变成了负重,你的残缺更显你的血气方刚!其实你的光芒更盛于《史记》,你在与任安的信中尽举先贤厄难而达,而你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你一生背负着大使命,你忘不了老父临终时的托付忘不了当时先父拳紧的双手

和不瞑的双目;你一生胸怀有大悲苦,你丢不下自己绳缚刑腐的耻辱丢不下自己立下的誓言与未完的着作。历史从你接过老父的笔起开始不再只在东流水和野史中徜徉,而你的宿命从你力谏汉武起开始注定要写满苍凉。当你咬牙,悲痛欲绝又再三思量后,你扔掉自刎的长剑,为你的生命划上破折号;当你仰面,喜极而泣再犒慰先灵后,你接好三尺白绫,为你的生命画上句号。你的破折号让你不安和羞愧,你只有一死以谢先人!这样的死近乎献祭,却也重于太山。你的生命始终涂满了橙黄,那是痛苦的颜色,也是收获的颜色。

绿、靛、紫——秦时明月汉时关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诚然,如苏子之客所言,月明星稀,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当年雄师百万,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而冥冥之中,青山因默默地承载着他们的故事而凝重,成为远望中的深靛淡紫;绿水也因无言地见证着他们的历史而不同,成就深潭的小家碧玉。这就好象三棱镜后光带的绿靛紫,感觉不到热量是因它们内敛,而非能力的大小;又象秦时的明月与汉时的阳关,虽然如白昼之月般不易察觉,却真实地存在,夜深之时也要照过女墙来。

白——阳光的颜色

那些赤橙黄绿青靛紫的历史已成渐远的烟云,当它们有机地交错在一起,我感到了历史的色彩的重量,而它们却绕成一首历史的长歌,纠结成阳光的颜色。我终于明白,这如练的白色是留给后人涂鸦的,或褒或贬,但历史本身的色彩,纵使飘逾千年也依然保持着它的原色,亘古不朽。朝着阳光射来的方向,我唱起永久的恋歌,我长歌当哭,走向夸父倒下的桃林。

历史的规则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历史是不讲规则的,甚至是没有规则的。

从西周到清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比如焚书坑儒,比如文字狱。因为没有规则,有些时候就有点乱搞的味道。比如当皇帝,这是天下人时刻都在争的东西,刘邦从无赖小儿登上皇帝宝座,绿林赤眉搞得轰轰烈烈,黄巢大手一挥“他年我若为青帝”,作李逵也嚷道:“等到俺哥哥做了皇帝……”张献忠倒没这个福分,李自成却是过了一把瘾。历史是一个舞台,人人都在上面演戏,大家四处瞅瞅,没有一个裁判,于是就鸡飞狗跳了。

但有人不同意,因为经验教给人们一个定理:历史尽管没有明摆的规则,但有一个潜规则,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顺者昌,逆者亡。所以那个刚愎自用变态自恋的刘彻成了千古一帝;背祖弑上、杀人如麻的朱棣成了一代明君;朱元璋也能和李世民一样仪表堂堂。因为他们是胜者,是王者,历史得由他们写,规矩得由他们定。甭管他流血漂槽,恶贯满盈,他们都是千古一帝,也甭管他丑陋不堪,猥琐不振。反之,那些末世的卫道者就显得惨不忍睹了,除了死还是死,比如屈原、文天祥、袁崇焕、夏完淳、王国维。于是人们抽象出历史的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即一切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无论多么背离本性和初衷,都无可厚非。这个悖论证明了历史的潜规则,因而让世界臭气烘烘。

但明眼人会审视他们,道德也会质问他们:历史真的不讲规则吗?

于是回过头来看,那些所谓的一代明君,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真正能让人缅怀的,又有多少?反而让我时常辗转反侧、热泪盈眶的,是袁崇焕临刑时的那句“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是王国维颐和园的纵身一跃。余秋雨说:“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比如屈原,渺小者会在其身上找不到生活标准的附庸而垢病他的狭隘,怒斥他不切实际的人生定位,然而历史还是记住了这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偏执狂,在他看似被历史潜规则抛弃的背后,是磅礴的忠义,是对天下的怜悯,是心怀苍生的大仁。这种情感的高度,本身就己超越历史发展的轨迹,因而无论屈原的死多么狭隘,于民族的统一前,都是巨擘般的擎天一笔。

而他忠义的烟涛汹涌至南宋,文天祥更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升华。南宋的皇帝、大臣数不胜数,但回首往昔,仿佛只矗立着文天祥一个人的背影。尽管他颠沛流离,尽管他狼狈不堪,但他怀揣着道德与理想,在时间面前,已不是死神在追赶他,而是他在追赶死神。自己的自由在自己手中,自己的战马在自己胯下,墓碑即是马栓,碧血即是草料,纵然是自由者孤独的狂欢,也不知睥睨多少帝王袅雄、白衣卿相!

文明抑或道德发展到这一步,已不是任何规则所能藐视的,君王们或许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所定下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只是文明开的玩笑,而文明与道德才是历史真正的归属,再庞大的历史,也需要从文明中寻本溯源。道德是时间拓展的土地,历史只是上面的草,君王只是草上的露珠,而理想的卫道者,是草的根。

我们可以说,那些蹈死不顾、为义殉道的宏大景象,极大地拓宽了民族的想象力和审美视野,并已同化为历史的一部分。那些违背道德准则的人,最终只是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是洒狗血、装疯的莽夫

我相信。历史是沿着道德的轨迹前进的,为道德的付出是奋斗者永恒的涅槃,所以我应为他们写下族志铭:“怀揣着精神火种四处流浪,无论何时,都是一种骄傲”

思辨性强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从皇位取得的无常、历史开台上的鸡飞狗跳,说到历史的潜规则;从潜规则说到永恒的规则即道德的挽则,字里行间洋溢着理性的思辨之美。

见识不俗

作者对历史规则的认识,彰显出其深邃的思想,表达出“为道德的付出是奋斗者永恒的涅槃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