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高椅古民居
高椅古民居,坐落在会同县的高椅村,三面环山,四周风景如画,在山上远远望去,村子好象一把坐椅,古民居由此得名。
步入古城,我们可以闻到高椅古民居清新的空气。虽然这古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古民居四通八达,巫水河从村前缓缓流过。其中有几个景色令我大为震撼:月光楼,前面有一座池塘,叫月光塘;还有“天下第一鱼缸”,它全身由青石板拼成,四周还雕有“暗八仙”的图案和24个节气,中间还有鲤鱼越龙门图;“天下第一宅”,它的外壁上还有一块小小的碑呢!越走越窄的楼梯真的很神奇。我最自豪的还是窃听缸,藏得如此隐秘,却还是被我找到了!据说窃听缸是在小偷来时躲的地方。
古人为什么如此发达呢?原来,古时陆路不发达,但水陆却很发达,过往的商人停留在这里,古民居就越来越发达了。
高椅古民居是古人民用汗水画出来的一幅画,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又一
我是在与前面的同学调侃我同桌时突然想到这该问题的,当时他正在睡觉,双手腕成坏状,头则枕在上面,我一边去掰他的头一边去叫前面的同学来看的睡相。哇!鼻子坚挺坚挺的,眼睛圆圆的,一副眼镜架在耳朵上,眼片则被鼻子顶着,你看他像不像猪八戒转世,睡的真香,我对着他讲到。恩,确实有点像,他随声应付到。
我看着他脸上的镜片,俨然一个守望者,只不过不是麦田里的而是只属他脸上的。守护着他梦里的远方。哎,你觉不觉得,鼻子有可能不是用来呼吸,而是用来撑起上面那沉甸甸的镜片呢,我再一次向着他说到。什么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鼻子都是用来呼吸的,这是一直沿袭的说法,他说完便没讲了。
是啊!上至5千年下至几万年甚至我所想不到的空间,都会认为鼻子是用来呼吸的。这是天理!
我曾经问过带眼镜的同学带眼镜的感受,回答的答案出奇的一致,你以为我愿意带这个鬼东西,难受死了。我也亲自试过,那滋味确实不好受。而且看到的东西带有一点魔幻色彩,飘飘然然,像是雾里看花一般。我赶紧取下了它,这感觉像是从地域奔向天堂一般,爽!
对于这种现象我想我也只能利用我学到的一点点物理知识来解释,当我们带上镜片时,就形成了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模式,当角度达到某个值时就会形成全反射,我想,我的那些同伴都还没达到这一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他们带上眼镜都还能看见物体,并且看的很清楚。我想的话,我所将到地某个值可能是年龄吧,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线就会越模糊。当我们看见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都是要将东西摆在他眼前时他才看的清楚。
然而我却错了,是的!深深地错了,上次,我与我班的几个哥们出去买东西时,恰巧破到小学的放学,一群少先队员用扑的姿势迎向我们,这就是祖国的花朵,初升的太阳。我呐呐的说到。旁边的几个哥们则无视我的存在,继续向前阔步。近一点再近一点,终于他们站在了我的面前,不过不是以全然的态度,他们都被上了锁,眼睛上的,那一双双童真的眼眸瞬间攫住了我的心,一种莫名的思绪涌向脑海。
对于像他们这种年龄,看到的应该是原汁原味的,然而,花儿不再那样鲜艳,云朵不再那样如泡沫般洁白,海水不再淡蓝淡蓝。就连世界都不在他们眼中,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经过处理的。
根据我学到的,当我们以一种朦胧的视觉审视着我们居住的国度时,我们的心眼终究会被蒙上一成名叫命运的灰。它让我们失去了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力,久而久之,就连憧憬都便的那麽遥不可及。
突然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我看过潮起潮落,花开花败。还记得小时候,每到鸡鸣时刻,村中的伙伴们便齐集起去放牧,凉爽的风,呼啸在山头,我们将畜生赶到低洼出,自己则爬到制高点,等待日出。
每到太阳从山背缓缓爬起来时,我们都会高唱,太阳你爬山坡……
傍晚时分,我们又会去看落日,夕阳下,影子被拉得好长长,仿佛是对未知命运的揭示。
同时我又对现在出生的抱有遗憾的情绪,他们不会体会到那种只属于童年的乐趣,这又是怎样的悲哀。
慢慢的,我对带镜子的人叫着又一人,对他们看到的世界唤作又一国。
又一国的光彩仅仅只有单调的苍白,白茫茫的一片,不仅如此,他们看到的远比不上原有的辽阔。
我想世界总是很大的,色彩总是五彩缤纷的。
而对于鼻子,它是无罪的,它只不过是成了代罪羔羊。我依然坚信,总有一天它会自由的。
想起了一首诗,食指的《相信未来》。那麽,就让我们一起祈祷未来,一起相信。
相关推荐
-
印象泉州——古民居泉州是一个蕴含着巨大的文化魅力的城市,走进它,你能看到祖先几千年前留下来的宝贵文化——独具特色的闽南语,勤劳朴实的惠安女,生动有趣的木偶戏……在这些泉州独有的魅力文化中,最不能忘怀的就是家乡的古厝。尽管我是城里人,但多多少少也有在古厝里住过几天,住在古厝里的那些时光,是我最快乐,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时光。走进村子,穿过密密的乡间小巷,终于来到了我的外婆家——这是一栋传统的泉州古民居,这样一栋古民居,可谓是汇聚了泉州的文化魅力。细看这栋古厝,红砖白石的墙体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然而古厝里装饰的雕花仍是那样动人美丽,引人注目;屋顶的燕尾脊更是将古厝装点得同古代皇宫一般。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光亮的大厅,四周昏暗的屋室和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古厝里,一切都是石头和木头构成的:地板是石头做成的,柱子是石头做成的,门是木头做成的,房梁是木头做成的……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朴实和温馨。待在家乡的古厝里,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乡泉州的文化魅力。其实,在泉州这个地方,古民居早已成为了具有象征性的文化遗产,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五店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晋江近几年来有过较大的拆迁行动,这使很多古建筑遭到了拆除,真是非常的可惜呀!不过,政府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来保存这些文化瑰宝——将拆除的古建筑材料搬到另一个地方进行重建。于是五店市这样一个富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文化景点诞生了。漫步在五店市这座“新建的古城”里,我们能够看见泉州两晋时期以来的特色民居:色感强烈的红砖建筑,可与都城皇宫相比的”皇宫起“建筑,自然朴素的传统民居,再到多元化的”中西合璧“民居。五店市可谓是一座泉州文化的宝藏,中老年人走进它,会回忆起儿时的朴实生活;年轻人走进它,会抛开城市的喧嚣,享受浓厚的乡土气息;青少年走进它,会更加了解泉州文化的魅力,吸取更多乡土知识。这就是家乡的古厝,它蕴含着家乡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毕竟是泉州人祖祖辈辈曾居住的房屋啊!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泉州的文化将在我们的呵护下发扬光大!800字 初一 散文
-
客家民居作文客家有很多风俗文化都特别有意思,不生活在那里的人一般都不太了解,那我就挑上几样说一说。客家人有对歌的习俗。他们一般居住在大山里,每当干活干乏了,或者走路走累了,他们就会放声高歌。他们唱的歌有几个基本的曲调,而歌词一般都是即兴创作的,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主要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精神一放松,疲惫就会一扫而光。而远处的人一听到歌声,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立刻跟着应和起来,有的时候会有好几个人一齐对唱。虽然谁也看不见谁,但歌声却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回声阵阵,非常热闹。客家人住的房子是最有特点的,他们的房子有个独特的名字,叫“围龙屋”。好多围龙屋都是圆形的,非常坚固。而且围龙屋又都盖成好几层,一家人,甚至是一族人都能够住在里面。不论哪家有事,只要站在院子里招呼一声,邻里邻居的都能过来帮忙。谁家要是做了好吃的,总要盛上一些给邻居们送去,大家和和睦睦的,别提多和谐了。客家人很会做吃的,其中以肉棕最为有名。他们事先将猪肉进行特别的脆制,然后在外面要上稀米和竹子叶,放到龙显上一蒸,十里八里都能闻到香味,若能吃上一口,真是心满意足。另外,他们的白斩鸡、扣肉、醒酱鸭等美食也是声名远播,再配上自酿的米酒一起食用,真是神仙都乐不思蜀了。客家人的风俗文化还有很多,我刚才和大家讲的这些,都是我们老师上课时教我们的,并且我也上网做了一些调查。大家如果有兴趣,就自己去探索吧!550字 初一 叙事
-
太阳能神奇椅我想发明一种靠太阳能工作的神奇椅,这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太阳下晒上一个小时,就可以使用一个月。神奇椅的扶手上有宽七厘米、长十厘米的小屏幕。屏幕的正上方有红、绿、黄、紫、粉五种不同颜色的按钮,红是开,绿是关,黄是停,紫是返回起点,粉是提供食物。如果按下红色按钮,小屏幕上立刻出现一张世界地图,如果去世界上哪个地方,只要写上地名,就显示出交通线路图。按照路线走既快又准,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从不会迷路。如果饿或是渴,只要按粉色按钮,显示屏有自动点餐功能,各种各样的点心、水果、饮料……应有尽有,任意选取自己喜欢的食物,传送通道即送到面前。神奇椅的两个特殊功能:一是提醒功能,按“开”键会响起音乐,起飞和降落响起不同的歌。二是保健功能,它产生气流冲击全身穴道,消除疲劳,起到按摩作用。走下神奇椅,像注射了兴奋剂,精神抖擞,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到了目的地,屏幕上再次出现该地区相关资料,哪里是饭店,哪里是风景区等。哦!只需按靠背后的棕色按钮,神奇椅就会缩小,可以随身携带。旅游以后,按下蓝色按钮,又恢复了原样。这想法不错吧!希望我的愿望早日实现!400字 初一 状物
-
参观中古友好眼科医院参观中古友好眼科医院7月17日,星期4上午我们小记者去鹤壁市中古友好眼科医院参观,在那里我们见了许多古巴医生,他们很友好的给我们讲解各种医疗工具,同我们用英语对话,给我们签名以及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这让我真正的体验到了古巴人的友好。鹤壁中古友好眼科医院是古巴医疗服务公司与鹤壁煤业公司共同投资的专业性眼科医院。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一流,在医院里我们参观了各种仪器有:角膜诊视,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眼象差,角膜聚焦显微镜,视野仪,视网膜监测镜、、、、、、这里的仪器都很珍贵。在这里度过了一上午让我真正体验到的就是古巴医生的友好,在最后的时候我们向古巴医生提问了许多问题,知道了如何保护眼睛?如何正确的写字姿势?如何佩戴眼镜、、、、、、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只有眼睛明亮,我们的心灵才会象彩虹般的耀眼。3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风格独特的皖南民居皖南即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那里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个美丽的地方,而皖南民居,更是突出了这里的文化。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白墙、灰瓦是皖南民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他们的马头墙不但造型优美,还能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皖南民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墙深院,这样可以防御盗贼;二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维护。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这种以天井为中心的封闭型建筑,在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向天井,俗称“四水归堂”,这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皖南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是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的木质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前面放置茶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做装饰。我十分欣赏那风格独特的皖南民居,它反映着皖南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是皖南人智慧与力量的结晶。皖南民居显示了皖南人那朴实、和睦的品质。400字 初一 状物
-
参观古村落这天下午,我们一家驱车去了新叶古民居村落玩。因为我们不太了解这里,所以我们会同其他散客一起请了位导游来为我们讲解就开始了我们的旅程。导游首先带领我们参观祠堂,一到门口,就发现祠堂的门槛很高。我想:这大概是古代人造房子的一种习惯吧!忽然,一阵挂花的清香拂鼻而来,抬头一看,门里的两棵大桂树正闹盈盈地绽放着它的美丽。听导游说,这两棵桂花树,有千年高龄了呢!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正堂墙壁上挂着的几幅老祖画像,堂前整齐摆放着两把古朴的实木椅子,两侧各一排。听导游说,古代的时候,两边的木椅子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当导游请我们也体验体验,这可乐坏了我们,大家争先恐后找了个好位子坐下,大叔叔竟坐到了主人的位子上,还有模有样的,惹得我们笑个不停。至于墙上的那些老祖画像,他们各个模样庄严,神情严肃,我猜他们大概是叶姓一脉什么高贵的人物吧!果然不出所料,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都是新叶村的老祖宗,他们为家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他们让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但不知为什么,墙上那些画像中人,除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其他都留着长指甲,这让我十分疑惑,还来不及了解,导游却匆匆带着我们离开了。接着,导游又带我们进入美丽的新叶村,不用说,这里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我们像是走进了几百年前的古民生活。走出新叶村,我们本想再去大慈岩悬空寺,可时针已指向三点半了,大半是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又顺道去了兰溪的诸葛八卦村。这天刚好遇上诸葛八卦村一年一度的赶集,路上堵车,我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老爸只好下车去当了回临时交警,可也不灵。整整熬了近两个小时,总算进了诸葛八卦村。匆匆赶到售票口,都五点多了,听说里面有11个景点,我们怕是不能都参观完了,只好沿“八卦”街走走看看了。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人来人往,还真有点古代车马盈门的感觉。我们又光顾了街边的一些店,这儿有一些在新安江我们根本看不到的玩意儿,还有些玩法十分奇怪的玩具。看看那些刀,可是真刀啊!刀刃上闪出寒光,吓得我直把它们推回刀鞘。我仔细挑选了一番,购买了三样有趣的东西——迷你的金色算盘,一个不用任何钉子钉过的但又坚固无比的古魔方,一套袖珍版茶具,真是令我着迷。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池塘,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最让我兴奋的是一架架在稻田边的“水车”,听爸爸说,这可是诸葛亮的专利!我和爸爸合作,踩在水车的踩板上,水车不停地转动,就把水从低处带到了高处,水流进了稻田边的水渠里。哦,这大概就是当年诸葛亮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而设计的吧。回到家,“新闻联播”都已开始了。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着妈妈匆匆做的香辣米线,回味着今天的一路美景,感觉真不错!1200字 高二 记叙文
-
苗族民居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各民族各有特色,特别是民居。有被称为“世界民族奇 ”的客家民居,有土家族的吊脚楼,也有移动方便的蒙古族蒙古包。这次我主要介绍的是苗族的民居。苗族的民居建房很有讲究,他们大多建在山上,既不能建在山脚下,又不能建在山顶,要建在半山腰上。并且,家门口前要有一条天然形成的小山路,也要尽量靠近有山泉的地方。苗家房屋大多数是用竹子建,主梁是用特别结实的木头支撑的。 苗居大多建三层,第一层是空的,因为房子建在山的自然斜坡上,顺着山势,一楼几乎不住人。第二层是主层,主人的卧室、迎客厅和餐间都在这一层。同时这也是苗族一家人的活动中心。第三层则是杂物间,也有是客人卧室的。他们的房子是用竹子建的,又是在半山腰上,通风好,风景又美,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而后,他们还会建一个架空的仓库,专门来放食物的,之所以建成架空的,是因为要“防盗”,防止那一些小动物来偷粮。苗家民居的外形和傣家民居几乎一致,可用处却大相径庭。傣家民居的用处只是来防潮、放酷热和湿气。而苗家民居的用处是:因山势而建、用于防盗。傣家民居把家禽养早房下的空地里。而苗家民居下面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另圈地来养家禽。苗族人民十分好客,总是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民居各有特色,真是姿态万千呀!500字 五年级 写景
-
蒙古民居蒙古民居1111111111蒙古包是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指导老师:任晋芳所属学校:育英小学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客家民居各位观众,大家好,您现在欣赏到的是客家民居,它位于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游客络绎不绝,放眼望去,数以千计的土楼或圆形围屋映入眼帘,使人望而生畏,并且客家民居还被誉为了“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人大多住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他们造房屋的粘合剂不是城里的油漆,而是用我们常用的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不是用城里的钢柱钢管做支架,而是用竹片、木条当支架。那垒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至两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宏伟壮观,经过了数千次灾难还是安然无恙,不得不令我们赞叹。他们的文化特征更是有特色。您看,那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排列,代表了吉祥。许多房屋上还刻着对联,如“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和耕”,无不体现了祖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客家人的房屋惊人地统一,秩序井然,毫不混乱。是啊!朋友们,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增长了知识。400字 初三 记叙文
-
北京民居老北京人居住于传统的建筑——四合院,四合院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北京四合院以它神奇的魅力获得了“建筑上璀璨的明珠”的美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见过北京四合院,就没有真正领略到建筑艺术的魅力。居住于四合院的是老北京人世世代代的习惯。老北京先民崇尚方形,认为方形是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象征,所以四合院为“口”形,四合院完全封闭。一般四合院内比较宽敞,一家人在里面种植花草树木,养殖鸟儿,鱼儿。生活悠闲自在,优哉游哉。在春天里,院子里充满生气,一切是那么美好,这时你就仿佛进入仙境一般。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那么多美称,是因为在建造院子的时候,许多细致的雕刻蕴含着民族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门壁上雕刻着一朵鲜艳娇美的牡丹,这是祖辈希望子孙能像牡丹那样展示自己的才华!院子里种植着月季花,是因为通过月季花象征吉祥如意。瞧这难道不是透露着民族传统和古代建筑的典雅的韵味吗?另外,老北京有个风俗习惯:一家盖房,全城帮忙。当一家盖成四合院后,大家要一块去祝福,放起了鞭炮,随着一阵阵的鞭炮声,大家的欢声笑语更响亮了,显得格外喜气洋洋。的确,老北京的四合院就是这样,显示出古典的韵味。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参观古埃及文明展以前我经常吵着让妈妈带我去过埃及看木乃伊。听说浙江博物馆有古埃及文明展,,我和表姐打算去参观一下,今天我终于可以看到了真正的木乃伊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进了浙江博物馆,我们先去了一楼。一楼主要是一些文物展,如圣甲虫饰物,荷鲁斯之眼护身符,科恩苏神雕像以及一些动物和幼童的木乃伊等。在这些文物中,我最喜欢一个来自底比斯神庙祭祀彩绘人形棺。在这个人形棺上,不仅雕刻出了人的造型,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图案和文字。人形棺外表有点被腐蚀,人形棺上画了许多精美的图画。参观完一楼之后,我们又去了二楼。二楼主要是一些成人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和完整的人一样,被保存的很完整,他们的皮肤黑黑的,但五官都很完整。用一层层亚麻布包裹着。这次古埃及文明展,让我收获满满。知道了许多古埃及的历史知识。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缩短睡眠椅大家有可能会问:“人为什么要睡觉呢?人睡那么久,不等于费时间吗?”我听了这句话后,想未来应该会有一种可以缩短睡眠的椅子。这种椅子是这样的,上面有一个枕头,下面还有一张被子,你可别小看这张椅子,只要你一坐上椅子,椅子里就会散发出一种甜甜的味道,把你催眠,只要过了一到两个小时后,椅子也会发出一种清脆的响声,把你叫醒,那时候你会感觉精神百倍,好像睡了整个晚上似得,几乎整天都不会打瞌睡,那不就省时间了吗?在没有缩短睡眠椅的时候,人一天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但如果有了这种椅子,人一天就会有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听完介绍后喜不喜欢我想象的缩短睡眠椅呢?这种椅子真好,我相信将来很快就会问世了。300字 三年级
-
《各具特色的民居》读后感《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讲述了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各自的特色,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客家民居是客家人为了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而建筑的,稳固而耐用,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令我惊奇的是:客家民居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仍能完好如初,简直比现在的防震建筑还厉害!并且客家人不分贫富贵贱,都能团结同住,和睦相处。客家民居深深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勇敢和勤劳。傣家竹楼掩映在一片翠绿欲滴的竹林中,环境幽雅美丽。竹楼建造虽然简单朴素,却宽敞舒适,坐在楼中,花果阵阵清香不断袭来,多么惬意!而且竹楼能防酷热和湿气,真是避暑乘凉的好去处!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让文章更为生动,具体可感。以后我在写说明文的时候,也要把这些说明方法用上呢!六年级:郑可意3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梦幻的江南民居江南水乡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地方,在那里的居民都是依河筑屋,傍水而居。来到江南首先要去独具特色的民居看一看,江南民居的普遍布局是“四水归堂”——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中间的小院子一般用于集水和采光。房间数为3~5间,房间都有1~2扇漏窗。墙体一般是白或粉色,因为年代久远,墙角泛上了一层青苔,却有了大自然的气息.走出门外,泛舟河上,一座座石桥连接着街头巷尾。岸边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植物让人如同身临彩虹幻境中。有迎风飘摆的柳树、粉红娇嫩的桃花、风情万种的牡丹、纯洁雪白的百合。这些色彩装点着江南,装饰着这美丽的画卷。风轻轻地拂过脸颊,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鼻而来。而说到江南,不得不提到水。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水是直关重要的。一条条小河就像一条条蜿蜒清澈的绿丝带缠绕于民居之间。好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江南。3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参观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格外晴朗。上午我和妈妈准时来到电视台大楼参观。来到大厅里,哇!好多人!我拼命的向里面挤,排在了队伍里面。国良哥哥给我们分了组,我是第五组。大厅里挂着许多主持人的图片,我还看到了尚杨姐姐、孟庆尧哥哥、还有阿福呢终于轮到我们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了。我们先来到一楼的大舞台,舞台上面写着比小朋友的身高好高呢!上面有许多灯。我还去了后台,可是后台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舞台前有许多的座位,大概可以坐一千个人。我们又来到了演播室,大胆的小朋友都坐在上面自我介绍,我也来了一回,说完了我的心还是怦怦直跳。接着我们来到二楼的配音室,我迫不及待的第一个去表演,我朗诵了“游子吟我们参观完了二楼的配音室,又去了书画廊了一圈。啊!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和伙伴们挥挥手依依不舍的跟着妈妈回家了。300字 二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