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国防 从我做起1200字

心系国防 从我做起

1200字 初一 应用文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尚的尊严和荣耀。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家的“国”字的繁体字中的“戈”,代表着兵器,从而说明一个国家,兵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古代,国防是很重要,最弱的莫过于宋朝了。在宋朝,宰相“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的兵权,又陆续解除地方官吏的权利;更是以文代武,防止武将的专权。渐渐,宋朝就不再强大。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打响了。这里的竹山公园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鸦片战争,是中华儿女抗击外敌的古战场。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对定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走进竹山门,登上竹山公园的顶峰,我曾经看过一个短片,我们的同胞们为什么会变成一片狼藉,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一些爱国人士又怎会牺牲,那是因为英国侵略者的残忍、残酷!登上葛云飞将军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炮台,炮台面对海,背后是一座座高山。站在炮台上,定海大多收入眼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坐落在定海的角落;一艘艘船只整齐的停在海上;一条条马路也是那么的平坦、宽阔、整洁。下上后参观了那些英雄人士的墓地,那些墓碑上有着各级领导对他们的题词。他们面对强敌殊死抗争,为国捐躯,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壮歌。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中国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公里,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多两(不含利息)。中国,在这个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居然找不到一个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中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中华民族美丽富饶的国土被蹂躏得支离破碎。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说过:“新中国急需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如今的中国已形成门类齐全,后备力量大。门类有:1.陆军:钢铁之师,血肉之城。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武器有机枪、坦克、装甲车、反坦克炮、 火箭炮、迫击炮、高射炮等等。2.海军:1949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成立,1950年正式成立:有北海、南海、东海三个军区。武器有鱼雷(水中导弹)、潜艇、巡洋舰、导弹艇、航空母舰等等。3.空军: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武器有油气弹、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等。4.第二炮兵:1966年正式成立。武器有空空导弹、地地导弹、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立地导弹等等。

一节课下来,我也明白了不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谁胜了少年,就胜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心系天下话“忧乐”——读《岳阳楼记》有感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深秋的一天,我慕名来到位于洛阳以南四十公里万安山下的范仲淹墓,凭吊这位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望着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变幻的历史风云,一种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了解范仲淹是从《岳阳楼记》开始的。范仲淹以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与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在史册上留下了关心国家命运,情系百姓忧乐的光辉形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经典,实在难能可贵。坚守这样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正是当代青年热爱祖国、奋发有为所应有的担当吗?

我没有到过岳阳楼,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早已使我心向往之。透过《岳阳楼记》酣畅淋漓的文笔,那临江的春色,秀美的风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彷佛尽收眼底,如临其境。“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正是自然界万类霜天竞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谐欢畅,是荣辱皆忘的博爱与奉献,是社稷民生的繁荣与平和。看如今,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更加重视环境建设与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终坚持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为官清政廉洁,体恤民生疾苦,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不改青云之志。个人的荣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虽穷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洒脱,忧国忧民的情操,像一面镜子,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令人敬仰。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范仲淹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神圣的使命感与荣辱观,如今已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理想,是一面旗帜,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视着范仲淹墓碑上那渐渐模糊的字迹,咀嚼范公留给我们的《岳阳楼记》,一任自己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想,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河南洛阳洛阳市23中学初一:康思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应用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