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特产之灌汤小笼包550字

开封特产之灌汤小笼包

55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的家乡就是七朝古都——开封,她不仅历史悠久,是闻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其小笼包子更是一绝,名声在外。

灌汤小笼包也是历史久远,是由繁荣的北宋时期的“山洞梅花包子”演变来的。在当时的市场上,叫做灌汤馒头或灌汤包子,而“山洞梅花包子”的称呼则是因为东京七十二家的王楼取名而来,是号称东京第一的。北宋后,灌汤包子就流传下来了。20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经营的“第一点心馆”对灌汤包子进行革新,在面皮,馅料等方面改造,由于原来的大笼改为了小笼,所以就变成了灌汤小笼包。为此,建国后,灌汤小笼包名声更大,吸引了不少游客。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封第一楼更是推出了系列产品“小笼包子宴”和“速冻包子”,第一楼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倍受欢迎年以来,,“第一楼”小笼包子先后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和中国烹饪协会认定的“中华名小吃”等荣誉。

灌汤小笼包在开封“第一楼”最好,造型优美,其形之“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刚出笼的小笼包在雾气缭绕下朦朦胧胧,用筷子将灯笼似的小笼包提起放入白净的瓷勺中,晶莹剔透,透过颤动的皮隐隐约约能看见里面流动的汤汁和微微发红的肉馅儿,用筷子在上面挑开一个小口,将里面美味的汤汁吸尽后,蘸一蘸醋,一口将那美味吞下,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慢慢咀嚼,可真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不一会儿,就会冒出些许汗珠,让人痛快淋漓。

开封灌汤小笼包是开封一绝,来开封玩,不吃小笼包不算来过开封,看到这,还没动心吗?动心的话就快来开封尝尝这美味吧!

风筝

700字 初二 日记

清晨,我带着一颗迷惘的心在公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风,凉丝丝的:云,厚厚的,见不到一丝阳光。我仿佛觉得万物都失去了光彩,无论是树,是花,还是草。不远处的草地上,一对父女在快乐地笑着。那扎着玲珑小辫儿的小女孩趴在草地上,用小手托着下巴,笑眯眯地向上望。我顺势看去,顿时一震——那不是风筝吗?!

在我七彩梦幻般的童年中,有曾经有一只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儿时的我,也如那小女孩一样,趴在翠绿的草地上,天真地想:如果我能像风筝一样,在广阔无垠的蓝天中飞舞,和清风结伴,跟白云谈心,与鸟儿一起翱翔……那该有多好!

曾以为风筝是自由的,而现在才知道它也被一条细细的线牵引着;曾以为风筝可以无拘无束地随意飘飞,现在才知道它与风、云、鸟都有一层隔膜。风筝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飞,可身上的线不允许它那样做。风筝茫然了,它不知道这条线是善意的导向索,还是一把束缚的心锁。望着风筝,我想到我自己:难道成长真的意味着更多的烦恼?

这时在我眼里,天不再是那片蔚蓝的天,而是灰蒙蒙的,像一口扣在头顶的锅;草地也不在再油绿,而是像一片暗淡无光的沼泽……

忽然,起风了。那位父亲用力拉着风筝线,小女孩着急地大声喊道:“爸爸,线要断了!”我心里一喜:风筝要自由了!线果然“啪”的一声断了,而我却又高兴不起来,或许确切地说是悲伤起来:风筝在空中不停地打着转而儿,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任凭风摆布——它不知如何是好。

我这才清楚,为什么风筝身上要有一条牵引的线。那是条导向索。当风筝迷失方向的时候,导向索会为它指出一条光明的路。线的一头是它自己,另一头是充满爱与关怀、理解的“家”。我突然发现自己由烦恼变为快乐,又任性转为懂事,又鲁莽趋向理智——这也许就是长大的感觉。长大真好!风渐渐停了。风筝缓缓地落了下来,被一双充满温暖和爱的手捧起来。它回“家”了。云,渐渐散了,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中有只风筝在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