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言之有文”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
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平淡生活
我终于还是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不需要奢华的装饰,只要温暖简单。
一
放学时,我单车穿过人山车海。生活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城市,每天见到的是冰冷的水泥森林和在其中匆忙穿过着的寂寞人群,如同深海中的鱼,纵然比肩接踵,也毫无表情,如同披着一身刀枪不入的外壳,连同面目一并遮去,内心却脆弱异常。
二
昨天我梦见电影片段里孩子们手拉手在田埂上跑着跳着欢笑着的情景,他们是那样快乐地长大的,他们总是被太阳晒的黝黑黝黑的,然后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他们总是相互喧哗着吵闹着嬉笑着关心着照顾着,就算胃里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也一样茁壮成长。
三
家里闹哄哄的,不过对于我来说和没人一样。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有时候在人群里会突然觉得空旷。一个人时才寂寞得理所当然,害怕寂寞却习惯寂寞。父母永远找不到我们脸上因为寂寞而无比恐慌的表情。但事实上每当父母关门离开时,我们却是那样热切地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来。留下来又能怎样呢?也无非多一些生活的嘈杂之音。但我们却是如此贪婪地需要这些声音,这会让我们感觉温暖,感觉到实实在在的生活。
四
这是老城区一带的房子,是那种看的见木质衡梁青瓦片的房子。今天我又走过。我听见有人从木楼梯上走下来时嘎吱嘎吱的声音。我看见拉线开关控制着的一盏功率很小的灯泡的微弱而温暖的光。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里热热闹闹的联欢晚会。
闭上眼我似乎看到晴朗的日子里孩子们喜欢的卖糖葫芦的小贩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地走来,似乎听见“青菜萝卜卷心菜”的叫卖声,大人训小孩的声音……只有这里才会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只要安静地听着,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寂寞。
五
今天我拿着一支儿时的铅笔写字,把字写得很淡,因为怕它们过早得褪去,然而很深刻,因为这是一支“2H”的笔,有着坚硬的铅芯。就应当如此。我们真实地走过每一天,平淡然而深刻,没有奢华的装饰,我们也一样幸福p美丽。
美在平淡生活。
相关推荐
-
言之事言者,安身、立命第一要务也。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之警亘古长鸣。因身未受则感不同,感不同则言不衷,故吐己之言,纳人之言须慎之又慎。他人言,多有美饰、偏己之嫌,听之三四,取之十一即可;己家言,常致显失、露怯之果,说之诚意七分客气三分为佳。话择人而说,言选人而听。能遇投机比心者,待之以诚,言自由衷。然切忌以自以为诚,伤他人之面,面伤,而后心伤,心伤而情伤,以一语而生嫌隙者,万祸之首也。若遇鸦雀嘲哳者,则初心持中,冷眼旁观,不议人之是非事,坚守己之是非心。淘沙湮流,学问精进之处,得百家之言能成一家之言,而于交往人际之中,时百家言不足重,时一家言亦不为轻。故言之事,少之慎之,此吾近四十而获不惑者一也。250字 初一 日记
-
花之言正值夏日,一不小心便踏进花圃,仰起头静听风之回忆,细看树之摇摆,却在无形间,读懂了花的教诲。我是爱花之人,自有林黛玉把花锄出院门的闲情,但不是葬花,是种花。我种了一片火红的玫瑰。它们的娇艳,它们的芬芳,无不令我心醉神迷。它们倾宇宙之力于一瞬,只为一个花期的娇美,只为圆一段做了一个冬日的梦,只为前世暗自许下的愿望。忽然间,我蹲下,只有玫瑰的高度。在花间穿行,我有一种擦肩而过的感觉,一种很微妙的忧伤在我心头涌动,我仿佛听见花在梦中说:“人生只是一次擦肩而过。”我迷茫,一抬头,仍是蓝天,看脚边,仍是花朵,无声的世界里,花亦无信。我站起,倚在树上,细细品味着那句花的教诲,忽然间我明白了!一朵玫瑰破土而出,没有被冬日的寒冷所摧残,这是一种奇迹;它生根萌芽,尽情地享用春雨暖阳,这同样是一个奇迹;当花苞萌发,当花梦初醒,当那最鲜红的花瓣有了最顽强的生命时,这更是一种奇迹;花被剪断,插在了橱窗里,静静的等待欣赏它的人,又或是在不经意间,被人选走,带着一份爱意去送给另一个人时,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吗?花会成为他们爱的象征,直至凋零也会让他们铭记于心!人亦如花言。人生便是一场擦肩而过,短暂平淡,但充满了奇迹,充满着出乎意料,充满着欢乐。让我们也像花一样在奇迹中绽放,让世界把我们铭记于心。我听懂了花的教诲,我明白了绽放的精彩!花之言,亦无痕,教诲于心,沉淀为永远!!!!!!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文字之在这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中又有着不同的语系,各国之间的文字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也可以看出它的个性或让人感到美妙的地方。在生活中,每天用着同样得字体写书信,抄笔记,藉着今日文字的发展、成熟,可推回五千多年前的大中华文明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历代的文字从图画中渐渐成熟,从难懂深澳的文言文,演化出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方便了许多。今天的世界,随便翻开一本平凡的书,就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字形;有些字,古往今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还可以帮别人扮演不同的字形,还颇有趣的,非常的活泼、生动。各种文字有着它不一样的个性,有的,脾气倔强、霸气十足;有的,个性温顺,待人柔和……不同国家的文字,给着人们不同的感觉,中国人的文字,正正方方;讲起话来,正经八百,小心谨慎;韩国人的文字,扭扭曲曲,弯曲不定,但讲起话来,霸气十足,非常的震撼。每段文字,都有它美妙的地方,也许看起来,只是普普通通得一句话,但却给人们,带来温暖、感动、欢笑,非常的美好。文字之美是需要用历史的长河孕育发展的。它的美妙,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蕴藏着温暖,优美,散发出感情,传递给人类,使我们天天在美妙的文字中,享受沟通无碍的生活。450字 初一
-
文之韵说好,要渐渐放手,让回忆远走。说好,不管怎样,也要让自己快乐。说好,青春,要幸福。——题记充盈在书香的天空下,我感受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超然,领略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体会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怅然......站在书橱前,静放着一本神奇的童话书。悠悠然的我就这样飘飘然地飘进了文学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书籍中,我为心灵安了一个家。从此,书犹如一位知心朋友,常伴我左右。冰心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的多好!心情低落时,我会把自己关在房间,在暮色中伴着悠扬婉转的音乐,手捧着书籍,让思想在一排排文字组成的世界里驰骋;心情愉悦时,我会打开窗户,让窗外守候了多时的花香涌进房间,浸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淡雅的花香中,泡上一杯好茶,捧上一本好书,茶香和书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了我美好的一整天......习惯在午后端坐桌前轻翻书页窗外的阳光爬上了窗棂透过玻璃调皮地在书页上跳动倦了我会放下书仰望蓝天看云儿无声无息地飘晚上泡一杯香茗翻看小说任凭萤火虫飞舞点缀美丽的星空书籍,就像一位朋友,更像是知己,它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极大的帮助。我从书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体会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青春编制去编制我们的未来!550字 初一 抒情
-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初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王娟娟 (湖北省郧县鲍峡中学)“怎么又要写作文呀?我最怕写作文了!”这是大部分学生们的共同心声。一上作文课,很多同学就捏着笔、盯着本子,唉声叹气,一节课下来写不到100字。确实,学生们怕写作文,写作文的极积性不高。如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呢?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心得,我觉得以下几点对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一点帮助:一、把握标准,不吝啬分数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正确把握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认识到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一种学习过程。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搞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三、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能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四、讲究批评艺术,多用鼓励性评语在作文批改中,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时理,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五、组织活动,丰富作文材料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作文难的又一原因。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教师要抛弃那些组织学生搞活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考试成绩的片面认识。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还要舍得花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间精心组织一些与作文紧密联系的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作文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就不会一拿起笔来就感到无处下手了。六、乐中求学,训练形式多样有趣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讲究趣味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喜欢去做,积极去做。作文要多写多练,但形式单一,老是老师出题,学生照题写也会厌倦乏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愉快活泼、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一种练习作业,还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七、鼓励创新,允许模仿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认为可以。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八、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因人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作文目的、作文要求、作文任务,分类进行指导。对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培养爱好,从作文的技巧、艺术性上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以满足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分步实现作文目的,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文达到一个小目标,从而培养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作者电话:158;信箱:yanhuasanri@)(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2010年1-2期,)1200字以上 初一 叙事
-
《如何学习》如何学习凡干什么事,必有诀窍,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中需:a循序渐进,b学以致用,c温故知新!a:循序渐进。乃是再学习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前进。不能只求速度,而不讲质量。b: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在学习中最广泛的应用方试!在写作文,谈话,演讲……等多个方面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名言,俗语,诗词可使我们在口语交际中锦上添花!c:温故知新。这是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在以前将一些优美语句背的滚瓜烂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将这些词句忘的所剩无几。所以我们要温习曾经学过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将以前的知识记得牢固,还会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体会与发现!当然这些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学好功课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只要你付出的多,收获的就会多!另外我们在学习中总会背诵一些概念,段落等。首先想要背诵就必要朗诵。要想真正地朗诵好,需:心到,口到,眼到。三到合一。这样更有助我们背诵!切记在背诵时勿要死记硬背,勿要牵强而记,而应理解而背!!!在学习中不仅要背诵,还要预习课文。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将课文较好的预习后,才会对课文有深入地了解!预习课文分三类:1默写生字,2熟读课文,3写出旁批!“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学习罢了!”鲁迅先生的这一句至理名言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这一句话也正说明了“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愿挤总会有的!”我们要好好地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同学们,相信听了这些学习方法后,你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55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
不轻言放弃观《梦之队》有感韩老师因为在打篮球的时候脚被人撞伤,从此就不能再回到篮球场上了。他就到山区的学校里教孩子体育。他来到山区学校,上课是,他看见孩子们都穿着凉鞋,就让孩子穿运动鞋,可孩子们根本就没有运动鞋。他们的操场上的篮球框也是用木头做的。可现在看看我们,都穿了运动鞋,还都是名牌的,操场还塑胶的,篮球框还是铁质的。一切设备都是最好的,跟他们真的是截然不同。当在最后一次——决赛的时候,韩老师让一位女孩子上场,老虎队就说他们没有人,大声叫,可女孩没有理会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篮球场,在最后的几秒钟里接到了球,投了三分球,最终他们赢了,让老虎队对它们刮目相看。它们还拿到了去北京观看2008奥运会的票子。那时我们全场轰动,欢呼雀跃。那时的心情真是激动不已。我觉得他们山区里的孩子有毅力,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打篮球,所以他们第一次失败了,可他们不怕,虽然有些男生很顽皮,但在韩老师耐心的指导和训练下,他们胜利了!可我们也有很多的第一次,也会失败,但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坚强,就像我上次到上海去比赛牌结构一样,我因为是第一次,把中心位子没有摆好,失败了。可我听见老师说我这个做得不错。真是太遗憾了!因为那次失败,我哭了很长时间。可我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要乐观的面对失败,不能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说“放弃”这个词!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青言序初夏的气息,从5月底就开始弥漫在冬一一中了,翻滚、沸腾、扩散,闷热的感觉开始一点一点侵蚀着冬一。令人焦躁难忍。迟迟挥之不去。高三的那些整天泡在咖啡里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最后的打拼,就像是1000米长跑,等待着最后的冲刺。避开那些视咖啡如命的人们,留下一片片安静祥和的感觉。要记住,总会有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在冬一一中的西面,有一座小山丘,那里绿树葱盈,那儿,是冬一唯一“四季如春”的地方。而正因为冬一一中是冬一最好的中学,全国排名前十的中学,政府忍痛割爱般把原计划建造一个自然公园风水宝地的现在让给了冬一一中去当做冬一一中学生专属的休闲区域。但校方却很可笑的把它搁浅,仅仅只是增加了占地面积一样的工具。能去那的人,除了校长类别的人以外,也只有那些真真正正“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了。草坪。“唉,夏青,你说这夕阳为什么这么红?看着真不舒服。”“……”那个叫夏青的男孩子苦笑着,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他旁边的那个有点像神经病人的女孩子蔺向言。眼里充满了怜悯与温暖。夕阳西下,时间逝去。“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恩。”“唉唉,我告诉你们啊,我老婆可是很有钱的,人长得又很漂亮,但是你们要记住,他是我的女人!谁敢碰她,我和谁断绝来往,哈哈!”那个痞痞的声音,蔺向言和夏青回头看了看,怔住了。是屈靡。“你来干什么!”夏青的怒气顿时涌上来,“嫌还没折磨够向言吗?”“那是我老婆,管你屁事!”“你小子上次被打还嫌不够重吗?”屈靡后面几个痞子再为他们的大哥辩论。还很示威性的举了举手上的那个空啤酒瓶。“你找死。”时间顿时无声。“夏青!!”蔺向言大叫。夏青高大的身影挡住了蔺向言眼前的太阳,慢慢的慢慢的向后倒去,头顶流出丝丝鲜血,在他手边,一个空酒瓶。屈靡意识到做错了事,匆匆离开了。草坪上只有两个人。冬一的城区,伫立着高大的玻璃建筑物,一个一个新的楼盘被开发。冬一河旁的那个巨大的铁架上正展示它后面为竣工的工程:你所奢望的,我们有,来吧。初二:廉言70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散言(一)绵延的稠雨,隔绝了春的讯息,寂寥里---拈几朵枯花,凝望沉想。唉,原是昔往的软语呵,也可作今日的慰安么!(二)梦里采撷的花儿,醒来不见了---我明白人生原有些愿望,只能永久地寄在幻想里。那么就遨游于梦中罢,在那里有自由的言笑,率真的心情!(三)我不能左右你,我的思想,便听凭你怒潮般卷来,又轻烟般散去。我竟也不能表述你,我的思想,你只容心中游漾,提起笔来魂灵儿却隐去了。我只能辜负你,我的思想,沉想中凝眸里,只剩这碎碎的几句呓语!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金言秋说“我要让万物一片金黄。”冬说“那就一切如我之所想。”春说“冬天啊,哼,你就等着瞧吧春来了,漫山遍野都换上了绿色的春装,火红的太阳在天空闪闪发光,一道道彩霞是多么的光彩照人,河面上波浪淘沙,小溪边沙沙的在欢唱,万物欣欣向荣,草地上郁郁葱葱,绿油油的田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秋的话说完了,春天也已经过去了,洛,就连冬也过去了,当时一味逞雄。初三:活泼的凤儿15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
如何言之有文_高中写作指导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1200字以上 初二
-
临终之言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动物的家园,更是资源的宝库和绿色的屏障。———题记一棵大树的自白录我是一棵长在森林里的树,一棵不显眼的树。我不知自己是第几代,我只知我的祖先世代在这儿敷衍、声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许是我生不逢时,在我正长身体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的家园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从此厄运降临,短短数日,我的父辈、兄弟姐妹一个个相继离我而去,只剩下瘦骨嶙峋的我,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原野上,我知道我的末日也不远了,虽死并不可怕,可我不想英年早逝,更何况我还未成年呢。在我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终于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一个面目狰狞的家伙来到我的跟前,伸出粗壮的大手,也不管会不会弄疼我,一个劲东敲西锤,把我审视了遍,嘴里还不时吐出:“倒霉,只这么个小东西。”在愤愤不平之后,贪婪的家伙最终还是扬起他的绝密武器——电锯,在我身上一阵钻心的痛之余,我知道我要追随我的同伴去了。可我总觉得我一生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对,我应该留点东西给后人,我强撑起身子,回顾了一眼生养我的家园,一个死气沉沉、似坟墓的家,这是我记忆中家园吗?不,不是的!我的家园应是这样的……撕心裂肺的疼痛,让我昏死了过去,我以为我的生命也终结了。谁知我竟然我活了过来,我刚在庆幸那家伙的良知还未泯之时,谁知他又扬起他的夺我性命的杀人刀,原来不是他不想要我的命,而是他的工具出了差错,不是嘛,只听他在骂骂咧咧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今天运气就不好,你还……”手指电锯,启动之时还不忘踢我一脚。我知道我已没有希望,我不能对这家伙抱有任何幻想。可我对这人世还有眷恋,还存信心,我再一次地撑起身子,拼出全身力气,大声疾呼:人类啊!请放下你的屠刀,还我家园!一只小松鼠的自白录我曾是森林里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森林是我们的家。从前,我和我的伙伴们终日在葱茏的森林里嬉戏、玩耍,到处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不知从何起,我的家变了,变得我都不感相认,枝繁叶茂的大树不见了,留给我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我无处觅食,我会饿死的。我决定搬家,我开始长途跋涉,所到之处都不是我所想要的,我不知自己已走了多远,又饥又乏的我再也走不动了,我停止旅程,衣衫褴褛的我出现在大街上,引来一大群看客,他们团团把我围住,扔我东西吃——香蕉、苹果,这不是我的食物,虽然后来也有人扔给我的最爱,甚至想带我去他的家,把我供养起来,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我知道与其忍气吞声地活 ,不如为自由而死。我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逃离了,我又开始寻找我的精神家园,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我的生命出现透支现象,我知道我已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可天生好强的我还想为自己为同伴搏一搏,我呐喊:人类啊,请伸出你们的手,给我重建家园吧!土地的自白录我曾是黑黝黝、肥沃的土壤,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我的身上劳作、耕耘,播种收获他们的希望。也不知从何起,我身上盖的“大衣”不见了,每次大雨的洗礼,总将我体无完肤,黑黝黝的不见了,裸露在外的是石头,从此我的伙伴不见了,他们搬家了。我不知道这是谁之过,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过错,你们为何要弃我而去?!我冤,我要为自己申述、鸣不平:人类啊!请清醒吧,拯救家园,刻不容缓!……你听到了吗?那一声声喋血的呼唤。浪子回头金不换,从今开始,关注森林,爱我家园。1200字以上 高三
-
死亡之言死亡之言(前言)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也许某一天会是离别也许黑暗是悲伤前言也许死亡是最无情的第一章离别不是耀眼美丽的钻石只不过是不起眼的珊瑚不是闪亮夺目的公主只不过是很平凡的姑娘是我唯一的好朋友那么天真可爱善良黑黑的眼睛红红的脸蛋长长的头发瘦瘦的双手实在是太平凡平凡的在平凡不过她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讨人喜欢她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令人佩服她是我在这世界上的最贵的财富最浓的快乐最美的宝物最大的骄傲那一天在我记忆中是个黑星期五是个在我心里留下一条疤痕的一天那是我真没想到那次告别是我最后一次见她简简单单的告别淡淡的笑容轻轻的挥手深深的友情一句再见如此的简单但有时候看起来简单的事却会你懊悔一生第二章暗夜那一天晚上黑暗已吞没了美丽的月光我躺在床上怎么也和不了眼睛风在外头发出奇怪的声音恐惧已侵入了我的心夜那么冷那么暗黑夜中的我心已经冻僵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心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像是天塌下来似的整夜孤独与悲伤随伴着我让我一夜都没法入睡我抱怨自己想太多应该好好休息但是心就是不听我的话也许我是感觉不到这是黑暗的开始这是寒冷的源头这是失望的起点这是上天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第三章死亡晨早电话响了起来我去拿话筒却感觉到有一种不安但还是勇敢的拿了话筒说一声喂听到的是一句是你遭车祸死去的消息也许这是我第一次恨电话它为什么把这些最最可恶的话传到我耳旁听到那几句我感觉到全身在颤抖说不出话来就像天真的塌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让时间都停止下来自己哭个痛快感觉到自己的友情已像玻璃瓶子一样碎掉愿意付出我所有的能力让时间退回到昨天对你说最后一句我真的很喜欢你我就满足了明明知道不可能还呆呆的等着相信奇迹的出现但时间一秒一秒的过着却没出现你那熟悉的面容我的心碎了悲伤的我在白云之间你突然出现了我高兴的大声喊着叫着想让你听见跟着你跑着想追到你但你越来越远你那温暖的笑容却变得那么那么陌生不多时你又在白云之间消失了消失了永远的离开了我我蹲在地上大声的喊着喊着喊着不知不觉我已热泪盈眶难道那是幻觉我是那么的想抓住你却不可能死神把你抓得紧紧的也许你并不想走想留在这里但你也没办法死亡让我们两个隔得很远很远却隔不了我们两个人的感情我在心里听到了你那温柔的声音轻轻的安慰着我不要哭泣我走了我不想看到你那伤心的面容我喜欢看到你那灿烂的微笑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看到你脸上的酒窝给我一个美丽的微笑好吗让我重新见到阳光给我一个深深的眼神好吗让我拥有着的勇气给我一个甜甜的酒窝好吗让我永远的记得你给我一个不哭泣的你好吗让我永远得到安息我站了起来就满足了你所有的要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双酒窝一个不再哭泣的我我相信你能喜欢终局我抬头看到美丽的阳光它已把我心里的黑暗赶了出去它给我的温暖已占领了我内心寒冷永远离开了我心里我幸福的看着头对你发誓我会永远记着你不会因没你而感到莫及因为你永远的在我心里死亡根本不是个永远的话题虽然他能把你带走却带不走我心里的你(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朋友的一个女生,去年秋天发生了车祸。当送去医院急救的时候,医生说活率只有50%。那个时候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伤心,不知什么原因,写下了这个散文。可是现实跟散文上的有点不同,我的朋友已经康复了)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文之傲文章,为文人的情感与风采的结晶。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便是以文章中深含的志趣抱负会友。因此,真正的情感才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唐诗宋词正是文人的情感大作。可如今,文风不古。中学生的作文,尽以“穷汁苦水”为墨,以虚伪乏陈为笔,创作出的不过是文学垃圾,文章只沦为了升学或荣誉的工具。一颗麻木而扭曲的心,如何为文章注入灵魂呢?真正的文章,应该充溢着文人独特的“傲”。此傲并非骄傲与自傲,而是铮铮傲骨之傲,是真实、磊落、不羁的感情表现。文人之傲应如蓬勃的朝阳般,即时从文章的一个罅隙,也可以照亮整个天空,也可以使你感受到字词盘结下怦然而动的心!真正的文章,奔腾时当如万马踏江,应龙升渊般,令你豪情万丈,热血沸腾;凄美时应如银月玉树,芙蓉泣露,淡淡伤绪如潮涌来,将你侵袭;思念时如琴弦拨动,雾中迷花,令你与之同念,泫然欲泣!翻开历史文学的古卷,让我们回到那个文人相轻的年代。有一位大师,因为遭到妒忌而贬谪蛮荒之深。扬尘古道,泣血残阳,枷锁拷牢的,是一个时代的荣誉与成就;铁链禁锢的,是一段文学的不羁与辉煌。可是,他并没有屈服。因为“傲”,他以孱弱的文人之骨,却是支撑起了一个桀骜的灵魂!他一步一步走向蛮荒,步步生莲,在天地间拉扯出一个震人心魄的“傲”字!他的作品中,处处尽显其“傲”。《赤壁赋》中,他感叹的不是大江东去,而是浪淘尽英雄,又有几人留下了流传万世的“傲”;《江城子》中,他将豪情付诸千骑,热血洒平岗,以文人之“傲”做箭,直逼北漠天狼!他叫苏轼,泱泱中华五千年中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诗词,字字显“傲”,如同无数头铁背铜骨的苍狼,在青灯古卷上奔腾不止。每每触碰到东坡的文字,便仿若有无数头苍狼在对天呼啸——文人不屈天不从地,以我之傲做剑锋,刺破千年的桎梏与偏见,让文人之魂直指乾坤!而我们呢?我们的文章呢?因为我们“傲“的缺失,让我们的文章濒临死寂!所谓文人,当有”匹夫可为圣人师,一言不啻天下法”的豪情,应有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贞,更应有睥睨天下,傲视万物之气势!自尊之人,应自视可以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故而真正的文人不会允许情感与风采的结晶中掺杂哪怕一点的虚伪与做作,更不会将自己的文人之傲曲折!因此他们才能创作出真正的文章,真正可以充满磅礴傲气的文章,真正令世界折服的文章!文人之傲如水一般,大者可奔腾大力气势恢宏震天撼地,柔者亦如淙淙流水润物无声感染一方。校园内有围图书馆而建的环形池塘,其下铺陈光滑的鹅卵石,水中有生机旺盛的睡莲。清风徐来时,水面漾起粼粼水光,缓缓流动不息——可是,它毕竟是死的。费劲心思的设计也无法遮盖它是毫无生机这一点。它没有生命,没有了水的傲,于是就没有了美。睡莲的点缀适得其反地映衬了它的死寂!而真正美丽与壮阔的江河湖瀑,是不会被具体的形状所限的。他们是自由的精灵,水之所至,心之所向。他们将自己的桀骜不驯倾泻入苍茫大地之上,然后尽情挥毫泼墨,尽情描绘着奇迹,一气呵成!那印迹看似杂乱无章,用心感悟便可发现,那分明是一个充斥于天地的“傲“!文章如文人一般,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烧。没有“傲”文章如同那一潭死水。华丽的辞藻和动人的修辞不过是他们用来掩盖死寂与苍白的遮盖。但是,这反倒如那睡莲一般,成为了反衬文章之空洞的参照。一味追求文章形式和语言的人,反而将语言和形式变成了岸坝与河堤,那被圈禁的情感便湮灭在了框架中。所谓的“文人”们将华美的语言化为貌似热烈的火焰,殊不知那火焰上蒸腾翻滚着的,仅是腐朽与死寂。没有“傲”,便不是真正的文章,它经不起仔细的品读与欣赏。但真正的文章却需要品味,只有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醇香。读真正的文章,便仿若开启一坛久藏的美酒,当揭去泥封的刹那,身心便已被浓郁的酒香所包裹,你便已深深的迷醉。于是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都反复的咀嚼与品味,不禁拍案叫绝!文人们,拾起你们的“傲”,重铸你们的灵魂,让充满傲气的文章仅限属于文人的辉煌!1200字以上 高二
-
作文之如何立意正确、新颖、奇巧的立意是一篇好文章的灵魂。所谓“立意”,是作者确定的文章主题。一篇文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文章能否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品读、感悟的深度。立意高远的文章,发人深省,动人心魄;思想平庸的文章,空洞无物,平淡乏味。所以,确定一个好“立意”是每个作者写作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如何确定一个好“立意”呢?1、立意须“正”。无论是认识社会、品味情感,还是剖析自己的心性,均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基石,形成正确的有思想深度的主题。如此行文,才能有浩然正气,激浊扬清,才会有至诚至信,至善至美。唯其如此,无论你是想褒扬称颂,还是要揭露批判,都会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认同。反之,你以颓废消极或偏激逆反的心态行文,即使选材新颖,角度奇巧,雄辩滔滔,也只能令读者反感。有一个故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课本上画小丑。老师发现了,因他平日颇恃文才,责成他为此画题诗一首。无奈,他只好照办。一会儿,他交卷了:“挤眉弄眼装笑脸,情思乡愁梦魂牵,他人戏讥全不顾,但求欢乐一瞬间。”老师看后说:“描摹神似,只是颓唐了些。我也和一首,你评评。”说罢,提笔写道:“心中有爱展笑颜,欲将挚情一线牵,己身哀愁全不顾,但留欢乐在人间。”学生心悦诚服。由此可见,同样的内容,立意的立足点不同,其思想境界则迥异,其表达效果自然两样。如果我们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以健康文明的心态感悟生活,求真求善求美,则思想必纯,立意必正,文章的感染力、震撼力自然蕴蓄其中了。2、立意求“新”。能俗中见雅,平中显奇,推陈出新,联想丰富,方可飙升文章的价值。但如果误以为“新”是怪异甚至于荒诞,那就踏入立意的误区。选择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自然不会出格离奇。能从别人不留意的角度入手,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或揭示别人熟视而无睹之哲理,才可谓之为“新”。有一篇习作:某学生上学时遇红灯,同学喊他走小路,他突然发现走小路便捷省时多了,由此他联想到自己学习中常钻牛角尖,学法不灵活,悟到学习应善于动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道理。该文立意角度新颖,联想巧妙,平中见奇,令人赞赏。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或讲些空话套话,是习作立意常见的弊病。对于生活中各类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把它与具体情境加以结合,就能从中提炼出新颖的立意,文章的价值将因此得到提升。3、立意尚“巧”。立意要自然贴切地表述出来,就要追求“巧”。空说道理令人乏味,繁述琐事又让人看不上眼。要将凡人小事构建成承输挚情哲理的载体,就需将两者“巧加衔接”或“巧为切入”,可唱个“反弹琵琶”,可来个“故事新编”,或演个“讽刺小品”,也可导个“荒唐闹剧”,甚至可以将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组合处理”,使立意角度小,出语奇,情感真,内涵深,自然真切,浑然天成。一考生在以“诚信”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以“赤兔之死”为题,巧引三国故事,假借关羽座骑赤兔马之言,对吕布关羽分别评说,表达出自己对“诚信”的深刻理解,主旨鲜明而表述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即使是大众化的立意,只要你能选准表述角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自己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不留斧凿之痕,亦可以“巧”制胜。人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如果你匆匆浏览,最终只会一知半解,一片迷茫。假如你肯驻足片刻,用心动情,仔细品读其中的一个章节、一个语段、甚至仅是短短一行……去体味,去挖掘,去联想,去感悟,那你必定会时有顿悟,迸发出灵感的慧光。二、精心选材有同学认为自己的活动范围狭窄,知识积累太少,生活素材贫乏,因而无物可叙,无事可写。更有人觉得自己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值得大书特写的情节,所以只能编造故事应付习作,还美其名曰“虚构”。其实,世间万物,缤纷繁杂,人生百态,尽可入画。只要将真情实感化作明确的立意,世上则无物不可绘,人间则无事不可叙。只要留心观察,细致描摹,即使点滴小事,亦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但是,并不是什么内容不加选择就可以任意运用。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内容的吸引力,情感的感染力,立意的表现力。因此,精心选材是写好文章的必要环节。我们都是平凡人,所经所历皆是平凡事,幻想写什么奇闻逸事来吸引读者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字里行间透出的假,根本无法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更不能激发别人情感的共鸣。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的内容,怎能指望感动别人呢?因此,选材应选凡人小事,将其构建成承输挚情的载体,以短小的篇幅,表达出具体可感的立意。选择生活中极富人情味的事情来写,越小,生活细节越容易表现得细致传神,越真,感情之泉也越可以自然流淌,当然,如果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写一件平常事,使读者感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更能让人眼睛一亮,刮目相看了。三、整体设计有了好的立意、好的材料,不等于就有了好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途径。要将故事构建成承载立意的载体,就要看怎样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处理,怎样从整体结构上进行谋篇布局。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环节。文章的整体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快捷切入从中考要求来看,作文篇幅600字左右。如此短小的篇幅,要将一个故事生动形象描述出来,自然不允许文章开头烦琐冗长。有些同学写作时习惯于围绕题目议论导入,形似解题,自以为是快捷入题,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开头实质上只是带了一个帽子,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并无任何好处。入题要快,可从故事情境的设计入手,巧妙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记叙的要素,或设置悬念,或进行适当的气氛渲染,为后面行文作必要的铺垫。入题快的要诀在于选准切入点,要根据立意表达的需要对所叙事件进行再处理,不能把内容先概括表述一下,然后再准备详细叙写,而是要大刀阔斧地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删去,从最贴近立意集结点处切入,采用描写手段,力求使读者在文章开始就有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感觉。2、合理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为集中表现主题服务。为了使高潮自然而然地引出,合理铺垫是必要的。要注意紧扣中心,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设计,故事节节发展,感情层层推进,使高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切忌内容芜杂,散漫无稽。与中心无关的情节叙写得越多,就越伤害主题的表现力。3、突出重心确立文章的写作重心是审题立意之后构思的关键点,是材料处理的主要环节。一篇文章的写作重心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所在,是全文思想感情集中表达的部分,是这篇文章最能表现立意的内容。因此,这一部分必须详写,必须采用各种手法加以突出。而且,开头的快捷切入,前面的合理铺垫,均要以此为准绳思考安排。重心的确定取决于作者对文章的立意把握。有些同学只以写什么事作为构思的主要内容,忽视确定立意对文章的作用,则最有可能陷入记流水帐的境地,详略不明,主次不分,即使最后能点出主题,也无法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因此,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立意,选好一个故事材料,就要想一想,这个故事哪一部分是主题集中体现的地方,这一部分就是文章的重心,就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就是必须集中笔墨详写的内容,开头与铺垫也必须据此调整,全文的写作技巧也必须为突出这一部分服务。例如习作“当我面对▁▁▁▁的目光”,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暗示了应通过对目光的细致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的重心应在对目光的集中描写上,因此对“目光”的描写详略程度体现了作者对文章写作重心的把握。可是许多同学立意可以,但主要内容集中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上,高潮与“目光”无关,最多事件描述结束时才提到“目光”,重心偏离,严重影响了文章立意的表达效果。动笔之前确立准确的写作重心是构思最重要的环节,要引起特别的重视。4、巧妙点题立意,是作文价值的体现,点题,是立意表现的必要手段,点题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点题忌公式化套用,忌牵强附会,那么如何点题呢?首先,要根据文体、内容、情感等因素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准确表达立意。其次,要将较为抽象的立意与具体形象的情节巧加衔接,使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四、局部处理依据立意完成整体设计,就能构建起文章的骨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不会偏题,结构比较合理。但要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感人,则还需要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环节的局部处理,考虑气氛如何渲染,情节如何细化,情感如何表达,人物性格如何展现,文章立意如何渗透。作者此时就像一个导演,在把握整个剧情的基础上,安排每个演员何时出场,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有怎样的神态……总之,局部处理是体现写作能力,增强文章美感,提升习作层次的重要环节。局部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在平时语文课文的学习中,不断学到各种写作方法,而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能大大丰富学生写作技巧。归纳起来看,常用的局部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拓展细节顾名思义,拓展细节就是将重要的情节通过具体描写加以分解、细化,使之生动形象,突出立意。例如“他说”这一情节,我可以增添神态描写:“他笑着说”,还可以增添动作描写:“他揉着肚子笑着说”。如此逐步拓展细节,动态感增强,人物形象愈加鲜明,故事情节因此具有了形象的感染力。2、描摹心理记叙文中,情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人物的情感体验过程,是人物的心理展示过程,因此,在情节描述过程中,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可以表现自己的心路历程,揭示文章立意,而且可以增加描写的厚度,增强情节的感染力,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升作文的质量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描摹心理不能变成大段的心理独白,要与情节发展同步进行,要注意与其他描写方法配合运用,这样才能具有情节构思的立体感。3、渲染气氛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为人物的活动创设恰当的氛围,给人物的性格展示营造一个合理的空间,为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奠定基调,这是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技巧。自然优美的景物描写,还能增添行文的美感,可以充分展现作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当然,渲染气氛决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一定要为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4、合理联想情节的展示重在写实,越贴近生活越好。但通过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增添情节的情趣,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富有流动变化之美,这样的手法,也是局部处理材料的好办法。这种写法常用在形成误会、设计悬念、宣泄情感、领悟哲理、延伸立意等方面,具有极佳的表现效果。5、侧面烘托有些情节内容只用直观的手法是难以表现充分的,还必须运用侧面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烘托,特别是在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可以借助描写次要人物或旁观者的反应,弥补直接描写无法涉及的内容,使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主题立意得到更广泛、更有深度的表达。6、对比映衬运用对比手法凸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揭示文章立意,也是习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有些同学对此手法运用比较娴熟。可以对同一种现象表现出不同的人的不同认识,可以在一件事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同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的截然不同的变化,也可以从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对比,能通过鲜明的反差给予读者更为明晰的印象,能使立意在映衬中有更深刻的表现。不是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是世界上缺乏情感,而是需要一颗勤于体味的心灵。凡人琐事可写得生动形象,只要你将所学技巧活学活用;闲言絮语可逗得人怡然捧腹,只要你不断盘点生活中的语言宝库……学以致用,厚积薄发,世间百态自然可形神俱备,跃然纸上。1200字以上 初中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