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眼”的于老师800字

“偏心眼”的于老师

0
0
800字 五年级 叙事

提起我们的于老师,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单是他的那些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和那闪闪发光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

敬佩归敬佩。我这个在于老师班里学习了一年的优等生,却给老师起了一个雅号——“偏心眼”的于老师。

提起这件事,那还得从我升五年级时说起呢!当时,于老师接了我们这个班,他定了条新规矩。那就是: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计较原来的成绩如何,只看今后是否进步,并设了进步奖。即进入前10名的给优胜奖,原来11~20名的同学只要向前跨一个名次,41~50名向前跨四个名次都得“进步奖”。这样一来,中等生和下等生认为获奖有望,学习劲头可大了。这且不说,于老师还经常鼓励差等生。哪个差等生的作业没做完,他总要耐心地辅导;哪个差等生病了,他就家访补课。总之,我觉得于老师的眼里只有中等生和差等生了,好像班上根本没有我们这些原来就受老师重视的佼佼者。于老师的这个规矩,可苦了我们这些优等生了。我们平时得用比差生们多几倍的功夫,才能保住优胜奖,一不小心,还会从优胜奖台上被挤下来。

于老师定的这个规矩,是说话算数的,在期中考试总结大会上,那些原来靠边站的后进生竟笑逐颜开地捧上了“进步奖”,就连那经常倒数第一的“老校长”(留级生)也第一次得奖了,不少优等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优胜奖”,我呢,由于考试稍有疏忽自然被挤出了优秀行列。此时,我带着嫉妒的心理对一些落榜的优等生说:“咱们于老师,真是个偏心眼,只管后进生,我真想不通。”这话传到了于老师的耳朵里,他既没有埋怨又没有责备,只是说他的做法大家以后就会明白的。可不,到了期末,在全镇举行的各科评比中,我班的语文成绩排在全镇第一。——看来,我们的“偏心眼”于老师还真有点不同凡人的心眼呢!

【简评】

写老师的题材很多,本文的小作者却能从众多的选材中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塑造老师的形象。说老师“偏心眼”,“只管中等生和后进生”,设“优胜奖”,使中等生和差等生跃跃欲试,认为获奖有望,结果,使全班同学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进步,从而大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通过对比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工作作风严谨、沉着,工作方法准确的班主任形象。

外婆的手

350字 六年级 叙事

外婆的手是再细不过的了,又干瘦,又粗糙,还有几道深深的口子,像裂开的松树皮,可是我怎么也忘不了这双手。

小时侯,我就是在外婆这双手的呵护下成长的。

在我两岁时,爸爸妈妈出去干活,就把我寄养在外婆家里。虽然在这段期间,我没有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但是我拥有了外婆的爱。

那时是个旧时代,都特别忙,要出去挣钱养家糊口,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到了外婆的肩上,但外婆一有空,就总是一手把我搂在怀里,另一只手则轻轻得抚摸着我的头,给我讲故事,唱民歌,所以,我到这个时候,总是最开心。这是一双最温暖宽厚的手!冬天,外婆总会握住我冰凉的小手,左搓右搓的。这样,我就不觉得冷,心里也涌动着一股股暖流。这也是一双最灵巧的手,我孩提时的玩具都是从这双手中诞生的,外婆会裁剪、会捏泥人,还会剪纸。

光阴似箭,又是新的一年,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我很舍不得,哇哇大哭了起来,怕以后再也没有这种温暖的感觉了。我忘不了这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