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那一丝光800字

抽出那一丝光

0
0
800字 高三

成功学之所以让众人趋之若鹜,在于每个人都想以身试险,踏一踏“成功人士”的前路,试一试所谓成功之前必需的人生历练,到头来将“黄金法则”一条条实践下来,心中有了慰藉:不无道理不成功。他们是在白天被翻新的那批种子,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自身的努力和机遇是折射光的棱角。同样是获得成功,往往那些抱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心态的人,更容易吸收光亮,而后更炫丽地散发。达到同一终点的行路人,从黑暗中孕育出来的人,总是有着更超出常人的意志,更懂得寻找光的方法。

先天条件永远不是失败的借口。从古至今,寒门出贵子的例子数不胜数。世界不公平的事实决定了每个人出身的不同和后天成长条件的差异。但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你亲手为自己的生命着色的过程。黑夜给了人黑色的眼睛后,有的人以此为人生的底色,带着这层悲凉绝望的滤镜去看世间万物。他们就此在黑暗里沉沦,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连探出头触碰美好的机会都没有。而另一类人,他们同样深知眼前身处的这片混沌不是常人所有的,别人向上一尺他们得向上一丈。一点都不公平,他们也有抱怨。但他们特别“不安分”,甚至不可理喻得闹腾,他们把牢笼撞得“框框”响,脚镣磨出鲜血还在挣扎。他们从黑暗的罅隙中抽出一丝光编织成信仰戴在胸前成为勋章,心中的光是他们向未知开战的军旗。终有一日世界的光撇向他们,一切美好都朝向他们。“逆天改命”并不是单纯的机遇问题,更多时候在于一个人对光的渴求,对美好的想象,对生命底色的创造。

有句话说:“只要你想要做,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泯然众人的人,归根到底是自我沉沦,无论你是否在白日被翻新,还是曾受过微弱又短暂的刺激而后遗忘,终究在于自身的不进取。在黑暗中成长、最终长出小树苗的那些人,他们心中对美好的阈值往往小得多,他们寻找,一点点光就足以填满他们。他们被激发后能获得更大的驱动力,去鞭策自己不断地收集光芒。

万物一切,不在于光的强弱,只要心中有信念,哪怕只有微弱的一丝,也足以填满希望。

巴黎圣母院大火

750字 高三

烈焰中的文明

一百六十年前,中国遭强盗践踏,火光熊熊,万园之园毁于一旦;一百六十年后,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浓烟滚滚,曾经直指苍穹的塔尖轰然倒塌。

这场大火让我们不自觉想起了刻骨铭心的国耻,沉痛重重击打心扉;我们为今日文物的损坏伤怀不已,愀然落泪。圆明园官方发声:愿文物都能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这两场大火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多少人匠心独运的设计,多少人日日夜夜的辛劳,多少人的智慧凝集在一起,造就了这两座美和艺术的宝库。尽管现在有足够先进精细的技术,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品可以被复原,但大师们指尖的温度、他们寄托的心血、数百年多少代人的苦心收藏与经营,全都付之一炬,再难追寻,更不必说完全复原圆明园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这样的损失是何等的悲怆。

在当下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孤岛不复存在,它们已经连成一片大陆。我们知道,各个国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狭隘的认知应随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不论是哪国哪族的文明受损,我们都应抱有深切的同情,因为每一点损失都是所有人的损失。

一百六十年前的烈焰里,我们看到的是野蛮对文明的肆意蹂躏;而一百六十年后的烈焰里,我们虽也看到文明的残损,却还看到文明的闪耀——人性的光华与美好正在此刻熠熠生辉。尽管我们背负了上百年的心灵创伤,但依然没有失去冷静和理智,依然有温暖深情的思想。在今时这场悲剧中,能让我们欣慰的是,时代在进步,文明在进步。

何为文明?承载历史与艺术的文物是文明,包涵智慧与情感的心灵更是文明。文明何为?保护自己,更要对别国别族的文明有发自心底的关怀与尊重。文物该被代代传承,这样美好的人性也应当薪火相传。如此,文明或许还会因不可抗力而毁灭,但不会再有被人为践踏的命运。

愿文明能永远不被烈焰侵蚀,如果不能,希望每人心中善意的温暖能抚平烈焰带来的创伤,驱散烈焰带来的阴霾,那是文明最强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