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吟诗退小偷550字

郑板桥吟诗退小偷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清朝年间,有一位大文学家,叫郑板桥。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一气之下就辞去了官职,要回乡下老家。因为他爱书成癖,就把自己所有的书藉都装在箱子里,用车拉着。回家的路上,一个小偷盯上了他。小偷想:喝!满满五大箱东西,他得贪了百姓多少钱啊。于是小偷悄悄跟到了他家。

晚上天阴了下来,接着下起了濛濛细雨。郑板桥心里想着百姓的艰难,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小偷小心翼翼的走进屋子,可是很快就被郑板桥发现了。郑板桥脱口就吟出了两句诗:“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入我门。”小偷吓了一大跳,心想:这么快就发现我了么?那也得偷点儿,贼不走空嘛。他摸黑来到大箱子面前把箱子打开,用手一摸,愣住了:哪里有什么金银珠宝,这一本本方方正正的,分明就是书嘛。这郑板桥的官是怎么当的啊,这样穷。忽听郑板桥吟道:“腹内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我还是走吧。他返身走向大门,耳听郑板桥又吟了两句:“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定神一看,哇,门侧卧着好大一只狗,两只眼睛在黑暗中还发着光呢,让人不寒而栗。小偷想:多亏他提醒,要不然可就惨了。于是绕开黄狗来到了墙下。刚要跳墙,黑暗中又听郑板桥吟道:“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抬头一看,墙头果真摆着一盆兰花,于是小心让开了。他刚纵身翻过大墙,耳听身后又传出两句:“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黑赶豪门。”小偷乐了:这个郑板桥还真不一般,官儿做得清廉,诗写得好,为人还挺厚道,我真服了他了。

这就是郑板桥吟诗退小偷的故事。

站在文学门口

450字 六年级 散文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门口,见那门内您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画出清风明月的韵味;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旄的浓稠与长情。

当暮色四合时,灯火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豪雄,对酒当歌,临江吟诵,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两鬓,依旧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朽之声,那一份刚劲雄浑的意气,不禁使我击节而赞。

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女诗人,将国家之恨染成纺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依旧要沦陷在决灭之境,来体现他的柔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或铿锵柔美的诗词背溅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失传。

我站在文学门口,看文学中的乾坤,李白在溪边饮酒弹唱《将进酒》;贾岛在反复推敲;苏轼在感叹“谁道人生在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忧愁;陆羽走遍千山万水着下《茶经》;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雨中着了《史记》。他们同样付出了辛勤汗水,同样付出着努力,同样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硕果。值得我们学习。在未来我们将把他们超越!

站在文学门口使我明白了太多太多,我坚信会有更多的人同我站在学门口,让我们携手努力吧!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八一希望小学六年级:曹宇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