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1000字

家乡的春节

1000字 初一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形象地写出了古代春节家家户户忙里忙外的热闹景象。而如今各地的春节虽然大同小异,但家乡独特的民风民俗也别有一番趣味。

在小年那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张贴对联,有些人家依旧贴着用毛笔泼墨的传统宣纸对联,有些人家张贴着有立体艺术字的对联,有些人家甚至将一句祝福语拼成一个字,如“招财进宝”,“万事如意”等。不过每家门口都无一例外,贴着一个“福”到了!

到了腊八节,定要喝腊八粥。腊八粥一般是用:红豆、黑豆、芸豆、小米、莲子、蚕豆、红枣、桂圆等熬制成的。在家乡有一个关于腊八粥来历的传说:一对夫妻,男人好吃懒做,成天到处闲逛;女人挥金如土,不肯安分持家。如此这般,雄厚的家底也被他们挥霍一空。到了腊八这天,实在没有粮食可吃了,他们终于醒悟,于墙角、斗缝、甚至老鼠洞里搜出了许多杂七杂八的粮食熬成一锅粥。这便是腊八粥。

因此,我从这个传说中想明白了:节约粮食,不挥金如土,安分学习,才能不落得与他们相同的下场。所以一些传说未必无益,只是需要我们认真揣摩其中的意理罢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大年三十终于款款走来了,这天,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家乡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更要有好意头:招菜代表招财,杂素代表丰收圆满等等。全家人聚拢畅所欲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都一一道来。饭后,老人对儿孙们讲起了他们儿时的习俗,感叹如今虽是过年,年味却淡了……

在他们的儿时,过年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他们的记忆中,过年才有最丰盛的饭菜,最热闹的集会,最众多的灯笼,最红火的街道,最厚的压岁钱。他们的童年资源匮乏,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在他们眼中,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多么稀奇珍贵,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是呀,老一辈的感慨让我懂得要珍惜身边的幸福!

笑着、闹着、谈着,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是需要吃年糕和芝麻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芝麻意味着“节节高”。在这天里,有的人家会煎一条半熟的鳊鱼,取“年年有余”之意。这天也需要去各个亲戚家拜年。拜年也是小孩们的专长。一进门,孩子们就拥过来,嘴里说些祝福语,嘴甜的便迎来阵阵夸奖,还可以得到糖果和一个大大的红包。

年过得好快,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热闹的巅峰。“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在中国古代,只有元宵节是不宵禁的。在这一天大家都去赶灯会,“千树万树繁花开”,元宵灯会、庙会、皮影、糖人、猜灯谜、舞狮子、看戏都令人流连忘返。回到家里,吃一口甜糯软香的黑芝麻汤圆,更是“滋滋”浑身暖。

元宵过后,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一切都恢复正常秩序。

这便是家乡的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风民俗多样性的体现,更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虽然春节过完,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还我独醒深秋夜放歌_500字

450字 高二 叙事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年十二月十九日,北风大作,销寒觑骨,吾阅汝信于囊中,适当得事于此,吾不胜涕流,感慨万端,思绪飘浮,不得胜意,只感空空一如也。缘汝应有归宿,容不得在下较其中误汝之心也。汝心若有感应,内表不致,意乱吾心,今人吾不见古时之月,今月尝照古人以其饮酒消愁,而吾又何尝不止以此……

洪,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抱鸿鹄之志,翱翔万里之风云,若今适其中,犹扑火之飞蛾,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吾本为布衣,倚家父之奉至此成功名,不因物而负大业,汝通知吾意,则宜抚安。吾今夹其事以征求汝意,动以功名为辞,倍感羞愧,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满径花香,学法为媒,家父以采集知识之甘露,绽放青春之蓓蕾属吾,不得因私心废其也,吾铭记于心,岂敢忘焉?不肖,吾之病也,今屡战屡败,有辜家父所托,此缘何哉?

花间品茗,摇椅独坐,揽清风以盈袖兮,乐语文而开怀,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知者,只感千难万难,故出师访友,夜坐书斋,遗策常求,古诗每猜,读书尽呆,眼涩流血,骨瘦如柴……

嗟乎,吾必举尽吾力,摒弃侥幸之念,取百炼之钢,厚积分秒之功,补昔日之过,若然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遂溪一中高二:周秀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