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马
最早接触三毛是上初二,语文老师将自己的书放在图书柜里供同学阅读。那本书叫《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记成《我的灵魂骑在鹅背上》,被同学笑了很多次后才改过来。那本书的封面是三毛,披着卷发,很漂亮。
里面有很多三毛的照片,有的朴素,有的令人惊艳,我记得很清楚。但内容,不好意思,看得不认真。那是散文集,那时的我爱小说超过散文,于是三毛被搁下了。
高中开始,总是会遇到三毛的书,拿来看,就越看越喜欢了。喜欢的女作家很多,席慕容、宗璞、毕淑敏、杨绛、七堇年……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三毛也是独一的。她写自己,写生命,她自己已经在写作中,写作印证她的生命。我通常不敢写自己的生活:一是因为生活实在安分守己、平淡无奇;二是不敢将自己的生活袒露开,让无数双眼睛观望议论。于是,老师说我写的东西不真。
三毛的文字大多数是极生活化的,随意却总是有力量,总觉得她是掏心掏肺地写,故而她自己也说:“写作总是不爱惜身体的人干的事。”三毛是个流浪的人,像没脚的鸟或无根的蒲公英,随着心境自由飞翔。读到一篇文章的某几句话时,总觉得旷古的荒凉和孤独扑面而来,这种荒凉和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地呻吟寂寞,而是生命的本质,是她在流浪中用一颗敏感多情柔软的心去触及到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去撒哈拉时的故事。她说自己是中国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个去撒哈拉的女子,平淡的陈述句,又有怎样的自豪,我常常对这种自豪感充满向往。但是为了这种自豪,三毛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20世纪70年代,蒙昧未化的原始的撒哈拉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极恶劣的生活条件令她有过失望但没有退缩,她说“我没有讨厌沙漠,我只是在习惯它的过程里受到小小的挫折”。我看到她努力适应,改造,进而习惯并在这里找到内在的喜悦,透过纸背,我看到那片土地的美丽与鲜活、孤寂与死亡,看到生命以自然的姿态在这里欣欣向荣,继而感动不已。
三毛的马是“一生都在的,马的毛色,即使在无星无月的夜里,也能发出一种沉潜又凝练的闪光,是一匹神驹”,而她“常常骑着它在海边飞驰”。我们都在追寻这样一匹马呵,远离尘嚣让灵魂极其纯粹地飞驰。
而三毛又是真实地生活在尘世中的,她爱爸爸妈妈,她喜欢一个皮包,一辆车,一栋房子,她写警察,海关工作人员,甚至一个路人,这些平凡的真实堆砌起一生。我读到的三毛会有现实与精神的纠结,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无疑是孔老夫子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生就内在来说顺适圆满,这样的境界是明朗高超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活得不纠结,故而他是圣人。我们不是圣人,三毛也不是,她追求的内在宁静常被外界打扰,她很精确地把这些纠结写下了,然后安慰自己,再确定下一段旅程。我认为这种追求可能最终达不到目的,但三毛一直在路上,如此,一路上美好的风景与经历已够用一生。为了在路上,也为了不负己心,三毛一直骑着她的马到处流浪。
以前看三毛说她的理想是“当个乞丐,到处流浪”时,我像所有世俗的人一样笑她,她当时的结果也是被人笑,或被老师罚。而我现在一点也笑不出来,因为当我无数次在晚自习亮如白昼的日光灯下转着笔,想要去威尼斯坐窄窄的船,想住在向阳的小山坡上的木房子里,抬头就可以看到向日葵大朵灿烂着,诸如此类的“幻想”,在耳边的“阿狄丽娜美丽的声音”(上课铃声)告诉我还有多少场考试等着我时,就很自动地停止了。因为自知三毛的撒哈拉遥不可及,于是越发喜欢她。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平凡的生活里梦想不平凡的事,让自己“在晚上睡觉之前觉得一天过得死而无憾”。其中,大部分只把它当作想象,等着长大慢慢忘记,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真的行在路上,跳出芸芸众生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每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力量好渺小,所谓的命运又是个那么可怕而强大的东西。好在,我遇到了三毛和她的马。我说:“我也想要这样一匹马。”三毛说:“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喽……”我笑了,对,这可以由我决定,因为我有着灿若朝霞的梦想,带着满满的期望在长大,现在所做的都在积蓄迈出第一步的力量,我在造我自己的马,适应着前行之前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水,这座美丽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永远是作家笔下的内容,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家乡的景物数也数不完,家乡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
-
三毛三毛,一个皈依风尘、潇洒来去的女子,在梵念的轮回里,依稀有她的一抹飘逸身影,撒哈拉的风沙里,依旧不绝地游弋着她的一缕暗香。当一首《滚滚红尘》在耳边响起,喜欢三毛的人自然会在臆想里望见,一个长发飘飘,一身靓衣长裙的女子正向着大漠孤烟款款而去……无论走在广袤沙漠,还是走在无垠天涯,三毛心中自有一方美丽云水。三毛,她是尘世间一朵自由行走的花,花开时,绚烂而芬芳;花谢时,优雅而从容。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精灵,她和荷西的刻骨爱情早已被撒哈拉牢牢铭记。世上,凡是多情人都会爱极三毛的名句:“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是三毛梦交织的地方,当三毛遇见真爱,那是怎样的一种痴狂?她的心乘着云的翅膀,一生轻舞飞扬。行遍千山万水,三毛的心永远纯洁无暇、纤尘不染。因为有情,她的人生处处皆风景。她随意随性的走笔,犹如清风吟唱,余音绕梁,平实的文字,总是心灵最深的抵达。辗转流年,她,依然是无数痴迷者眷恋的的梦里花。也许,三毛她没有离去,她只是在世界的每个地方又开始了她的另一段旅行。她,是如风的女子,风不止,她的脚步就不会停止。莫问魂归何处,莫问伊人何方?或许在季节的风雨中,三毛已羽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然而去;或许在串串的驼铃声中,三毛还会裹着风沙,踏着四季的流音微笑归来。或许,在三毛梦开始、梦流转,和梦抵达的地方,我们,还会看见她的莞尔一笑,还会听见她的轻轻低唱……550字 高一 散文
-
永远的三毛听说三毛这个名字是在很小的时候,大概小学三年级,但那个三毛是头上只留下三根毛发的三毛,是一个有着奇怪鼻子的三毛。我想说的三毛不是这个小男孩,而是另外一位足迹遍布世界许多地方的三毛,一位美丽的奇女子。说她美丽,不仅是在容貌上,更多的,是她的内心。从开始认识三毛,到接触三毛的散文作品,我深深被她折服了。首先读到的作品是《送你一匹马》。这匹马可不是一般的马,是一匹好马儿啊!读下几段文字,我就被吸引了,越往下读,那颗心陷的越沉。看着看着,晶莹的泪水就从脸颊滑下,滑到脖颈,滑到衣肩,突然又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三毛真是有趣的很。三毛行文的风格十分独特,像是在扯闲话,像是在对自己言语,那个天马行空的感觉啊,那种轻松活泼的语调啊,怎么不让人喜爱呢?读完《送你一匹马》,别的没有多想,心里担心着书店里是否还有她的其它作品。这么急于求她的作品,不光是因为文字的美丽,更多的是想要了解这位奇女子。后来读了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稻草人手记》、《撒哈拉的故事》等,对三毛的了解就更多了。她的儿时经历,她的恋爱故事,她的旅游趣事,知道了不少,这也让我更加了解三毛本人,对她的喜爱便不言而喻了。在众多作品中,很多次我便看见两个字,荷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男人,让三毛愿意交付一生?他是一个留着大胡子但心细的男子,他为了她等了六年,终于许诺彼此一生,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下来。沙漠炎热干燥,狂风袭来,漫天黄沙。烦不烦人?烦!但他们在沙漠却有着许多趣事,比如三毛学驾照,又比如三毛与邻居“争吵”,真是有趣极了。但沙哈拉之旅并不是充满欢乐的,三毛遇到许多麻烦,心被刀子割伤过,但这些伤痛都不及另外一个,三毛的挚爱——荷西的死亡。这一点,从三毛失去荷西后写的文字里可以清楚看到,那种无以形容的悲痛,读着使人心酸。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有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越来越不忍心读下去的书,有种盛大烟花的感觉。是啊!但我仍是要读下去,至少读完某个出版社出版的那八九本散文作品,这样才能看清楚她的面容。如果要我对三毛的文字评价,我觉得可以用三个字同时评价三毛本人。真性情——这是我想到最合理也是最精简的评价了。最后借用书中序言里的一句话:永远的三毛。800字 高一 散文
-
与三毛对话三毛,三毛。你说:“我爱哭时便哭,想笑时便笑,只要这一刻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你是洒脱,你是自由,你是流浪者,你是敢于飞翔的鸟儿,你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一样的女子。你的人生,注定有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已经忘记从何时开始认识了你,是在某一个梦中,还是从你的文字里?我亦不知对你,怀了多少种感情,敬佩、羡慕、欣赏、遗憾……我敬佩你做了自己,羡慕你与荷西的爱情,欣赏你勇于去追逐自由,去周游世界,遗憾你在众人都以为你接受残酷现实后,却又不辞而别。但不管怎样,你依旧是,我最爱的三毛。一你的童年时光便异于常人。你叛逆,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竟擅作主张地删去那个最难写的“懋”字,改名“陈平”,那时你才三岁。这仅仅是一个小孩子的任性,还是上天赐予你的聪慧而早熟的心灵?你强调做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甚至与生俱来的名字也得由你改变。那时的你亦为自己取笔名为“三毛”,三毛?多次我向他人提起“三毛”,总会想到那个顶着三根头发的流浪小孩。你的确是个简单的人,三毛,没有过分的修饰,寥寥几笔,朴实无华,令人心安。殊不知,你这个“三毛”正是源于《三毛流浪记》里的小主人公,于是你们有了共同的名字,“三毛”,亦叫“流浪”。二记得你写过一篇文章叫《拾荒梦》,文章里说你小时候想长大的志愿,是当一个拾荒人,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地如同天上的飞鸟。从小你便渴望无拘无束。长大后,你虽然没能如愿成为职业拾荒者,却挂上了“旅行作家”、“流浪作家”的标签,依然无拘无束地生活在世界上某一角落,闲时出去游荡,在垃圾堆里翻检别人的废品视为珍宝。与生活在繁忙尘嚣的人们相比,流浪才是最适合你的状态。你向往流浪的生活,在欧洲你敢身无分文就踏上旅行的路。饿了渴了就沿街乞讨。念大学时你在杂志上看到了撒哈拉沙漠,就认定它是你前世的乡愁,义无反顾地南下,飞向了令你魂牵梦萦的沙漠。三你是不幸的,一生中邂逅如此多的爱情,有的不愿娶你,有的你又不愿嫁,有的在婚礼前暴卒,有的根本不是真心实意。你又是幸运的,在经历先前的那些遗憾与不幸后,你阴差阳错地遇上了荷西,你可知你令多少少女们羡慕!你是幸运的,即使有年龄、国籍和文化的隔阂,你和他却依旧如胶似漆,不吵架不冷战。你是幸运的,即便在众人的眼里你的想法有多么稀奇古怪,他依旧以为是理所当然,支持你帮助你。你是幸运的,即使是风尘飞扬的沙漠,他也愿意与你携手生活,陪伴你守护你。你们的爱情成了传奇,你们的故事成了佳话。六年的撒哈拉时光加上一生时间的别离,多少人为你们流泪,因为你们的幸福,因为幸福后的生离死别。四你从小便爱往墓地跑,你说:“世界上没有比跟死人坐班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这话说得我心痛亦心酸。常人眼中恐怖的墓地,在你眼里竟是最慈悲的地方。你是如此看待死亡的。后来荷西死了,死于意外。我能想象出那些天你有多么艰难,我甚至能听到你扶在他身上凄切的哭声。再后来,你也去世了,死于自杀。从十几岁你开始尝试割腕,到四十八岁,在尝尽人间无味,看遍世上风景之后,你成功地去往另一个世界。终于,唯有死,才可以真正与墓地永不分离。你的一生本就是个谜,没人可以真正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你的死,其实又不是个谜,是我们不懂,是我们不舍,是我们牵绊了你太多。你走吧,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流浪。三毛,三毛。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
与三毛畅谈三毛,三毛。你说:“我爱哭时便哭,想笑时便笑,只要这一刻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你是洒脱,你是自由,你是流浪者,你是敢于飞翔的鸟儿,你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一样的女子。你的人生,注定有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已经忘记从何时开始认识了你,是在某一个梦中,还是从你的文字里?我亦不知对你,怀了多少种感情,敬佩、羡慕、欣赏、遗憾……我敬佩你做了自己,羡慕你与荷西的爱情,欣赏你勇于去追逐自由,去周游世界,遗憾你在众人都以为你接受残酷现实后,却又不辞而别。但不管怎样,你依旧是,我最爱的三毛。一你的童年时光便异于常人。你叛逆,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竟擅作主张地删去那个最难写的“懋”字,改名“陈平”,那时你才三岁。这仅仅是一个小孩子的任性,还是上天赐予你的聪慧而早熟的心灵?你强调做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甚至与生俱来的名字也得由你改变。那时的你亦为自己取笔名为“三毛”,三毛?多次我向他人提起“三毛”,总会想到那个顶着三根头发的流浪小孩。你的确是个简单的人,三毛,没有过分的修饰,寥寥几笔,朴实无华,令人心安。殊不知,你这个“三毛”正是源于《三毛流浪记》里的小主人公,于是你们有了共同的名字,“三毛”,亦叫“流浪”。二记得你写过一篇文章叫《拾荒梦》,文章里说你小时候想长大的志愿,是当一个拾荒人,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地如同天上的飞鸟。从小你便渴望无拘无束。长大后,你虽然没能如愿成为职业拾荒者,却挂上了“旅行作家”、“流浪作家”的标签,依然无拘无束地生活在世界上某一角落,闲时出去游荡,在垃圾堆里翻检别人的废品视为珍宝。与生活在繁忙尘嚣的人们相比,流浪才是最适合你的状态。你向往流浪的生活,在欧洲你敢身无分文就踏上旅行的路。饿了渴了就沿街乞讨。念大学时你在杂志上看到了撒哈拉沙漠,就认定它是你前世的乡愁,义无反顾地南下,飞向了令你魂牵梦萦的沙漠。三你是不幸的,一生中邂逅如此多的爱情,有的不愿娶你,有的你又不愿嫁,有的在婚礼前暴卒,有的根本不是真心实意。你又是幸运的,在经历先前的那些遗憾与不幸后,你阴差阳错地遇上了荷西,你可知你令多少少女们羡慕!你是幸运的,即使有年龄、国籍和文化的隔阂,你和他却依旧如胶似漆,不吵架不冷战。你是幸运的,即便在众人的眼里你的想法有多么稀奇古怪,他依旧以为是理所当然,支持你帮助你。你是幸运的,即使是风尘飞扬的沙漠,他也愿意与你携手生活,陪伴你守护你。你们的爱情成了传奇,你们的故事成了佳话。六年的撒哈拉时光加上一生时间的别离,多少人为你们流泪,因为你们的幸福,因为幸福后的生离死别。四你从小便爱往墓地跑,你说:“世界上没有比跟死人坐班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这话说得我心痛亦心酸。常人眼中恐怖的墓地,在你眼里竟是最慈悲的地方。你是如此看待死亡的。后来荷西死了,死于意外。我能想象出那些天你有多么艰难,我甚至能听到你扶在他身上凄切的哭声。再后来,你也去世了,死于自杀。从十几岁你开始尝试割腕,到四十八岁,在尝尽人间无味,看遍世上风景之后,你成功地去往另一个世界。终于,唯有死,才可以真正与墓地永不分离。你的一生本就是个谜,没人可以真正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你的死,其实又不是个谜,是我们不懂,是我们不舍,是我们牵绊了你太多。你走吧,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流浪。三毛,三毛。1200字以上 高一 写人
-
马马,睡觉的姿态与人不同,人是躺在床上,而马呢?与其说它是在睡觉,还不如说它是在“站觉。”因为马睡觉的时候也是站着睡的。家马的祖宗——也就是野马,以前生活在森林或者草原时,随时会遭到猛兽的袭击,所以它们就站着睡觉,以便听到动静十能够快速地逃跑,虽然现在家养的马没有猛兽来袭击,但是站着睡觉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因此马总是站着睡觉。马,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以前人们总是骑马上街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汽车呢。在那个时候,人们上街要骑马;搬家时,要靠马来驮运东西;上战场时,也要骑马作战。古代的人离不开马,现在的蒙古人也离不开马。瞧,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是马的足迹。蒙古人喝马奶,赛马。他们还特地定了赛马日,把大家的好马都牵出来,一决胜负。从马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蒙古人的豪迈气概。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它不象猫和狗,娇生惯养,它只要有一片青草地,就能解决食物问题了。马,它的勤恳是出了名的。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首歌吧:“白龙马,脖铃儿急,驮着唐三藏小跑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这首歌一开头就歌颂了默默无闻的马,可见马在人心中的地位高着呢!马,还有许多好的精神鼓励着人们,现代成语中,有许多是关于马的: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快马加鞭……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马的重要性吗?马,一种勤勤恳恳的动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像马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像马一样的默默无闻,忠厚善良的人。那样,祖国的明天会变得更美好!!600字 高一 演讲稿
-
三毛对于一个名叫三毛的人,你能了解多少,是不是还停留在《三毛流浪记》中那个三根头发的孩子。而我所写的是一名叫三毛的作家,一名只身穿过长为4800米的女作家。对于文字的喜爱不仅仅源于陆游那首怨恨愁苦《钗头凤》和他原配妻子唐婉续写下的《钗头凤》还有那名奇女子带给我对于文字的重视。最先接触的是《撒哈拉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我才开始热爱上这个奇女子,这个与文字相伴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奇女子。三毛以往未公开的随笔集出版,身边的好友都会在知道后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便会停下手所有的事,立即去买。尽管现在没有读完,只是觉得不能拥有,现在随着对三毛的了解越来越深后,说不心痛那是假的。四八岁便死亡在医院的厕所里,死因也是一直都很有争议,很多人都说她厌世所以自杀死的,但是我到更加愿意相信,她是从容走向死亡的,到了那里她更加幸福。对于三毛的年幼时的一件事,我是记忆比较深刻的,这也可能是造成三毛在丈夫荷西死后文章一下子变得‘黑暗’的原因之一。三毛的父亲是一名律师,自有气氛浓厚,中产家庭成长的孩子,自小严重偏科,数学曾得过零分,被老师画零蛋严重羞辱,从此在她敏感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影响,自卑,无安全感,对人性阴暗的恐惧,并为她后来的生活悲剧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天才都是敏感的,近乎神经性衰弱的敏感,特备在她生命在阳光荷西去死后,和荷西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从三毛的描述看,是最安稳的一段时间,几乎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其实,三毛对于我的影响也不仅仅是让我引起了原来文字对于我的重要性并不仅限于学习中,更多的时候是陪伴你的一种毅力,就像张学良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在他死后,世人翻出了五百多封。这也是可以看出文字是一种对人的信念以及鼓励、她的人生是自由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计多少后果,也没有太多的瞻前顾后,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她会缺钱,会有很多困境,但无论什么都没能阻止她的前进,她非常健忘,困难的时候可能会想,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但是到了下次的时候又毅然决然德出发。司马中原评论三毛说,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我想一切都莫不过于此了,“云一般的生命”正是对她一生最美好的诠释。1000字 初三 散文
-
品味三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张爱玲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那是三毛流浪的乡愁,那是她不羁灵魂在轮回间的笃实执念,是她抬起步伐便毫不迟疑迈出的决绝,却也是我的太阳,我那被禁锢的流浪。 最初喜欢三毛,便是因为她不驯于现实的傲骨。有人问道:“难道去安稳地做一个教授不好吗?”她淡淡地答着:“我喜欢流浪。”她不屈于平凡的安之若素,辗转在前世的领土,去逃脱这一世的铹铐。三毛是自由的,在这个浑浊的世间,仿佛一尾锦鲤,仍是不曾放弃地寻觅着那一潭清河,在纷乱喧嚣中惬意地流转着曼妙的腰身,活得简单而精致。 三毛追逐着那来自前世的乡愁,在撒哈拉沙漠落下脚跟。她在《稻草人手记》中写了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三毛被当地的朋友载去沙漠中,日落黄昏,一路迤逦的大漠风光。视线前蓦地出现一汪澄湖,似乎近在眼前,而车子却在全速向着那个方向驶去。三毛惊惶地伏在膝盖上,忐忑地望着近在咫尺的湖泊。车子划过凛冽的风沙,飞快地向湖中行驶。她瑟缩着有几分惊恐,却也无缘故地有些迫切的希冀。虽然行驶到近前时才惊觉出那只是海市蜃楼的风景罢了,可她却深深向往着那份奔向湖心的凛冽自由,那份无所牵挂的畅快淋漓。我同样爱着这个故事,流浪着,自由着。忘记了凡世间的那些牵挂,又有什么好悲伤?那是一道光芒,那是一轮心中燃烧的太阳。 有人说,业余的流浪者被叫作逃避现实。而三毛的流浪,既是一种对浮世的挣扎,又是一种认真的执着。那一年的三毛,尚是风华正茂,不加迟疑,便流浪到异乡,只为追随那一缕昏黄的愁思。并非是对这一世的家乡毫无牵挂,而是她深信着前世的自己早已把心系在了那片流连着风沙的戈壁滩上,这一世的自己只有顺应着那一世的执夙,将对家乡的眷恋匆匆掩没在书信间。她的提步便走,是一种偌大的勇气,从此背井离乡,流浪天涯。我从那些文字间捕捉着她宁静的旅途,向往着无所顾忌的畅快淋漓。然而一次次地,我站在车站牌前,默默记下回家的路途,为自己的胆怯与豁不出去懊恼着。我向往着流浪的自由,却仍顾及着自由所依傍的生计。那条流浪的小路,虽是我心中的太阳,光芒咫尺,却遥不可及。 扉页的最后写着:“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三毛用青春流浪着,不曾回头。我与她同在骨子里刻下的叛逆相共鸣,却只得艳羡着她无怨无悔地挣脱禁锢。那是一种灼目的灿烂,那是一种咫尺天涯的乡愁,那是我心中不染尘埃的缪斯,三毛,我心中流浪的太阳。1000字 初一 散文
-
撒哈拉里的三毛我愿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将自己化为一座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的书,一个异常漂泊的灵魂,一个可以将文字写成寂寞花朵的灵魂,拉着你穿越撒哈拉茫远的黄沙,走遍尘世的苍茫。三毛是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作家,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叛逆,但这种叛逆没有韩寒式的张狂与远离现实。她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她不喜欢,但不叛逆,而是用一种漂泊的方式来保持她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她对世界是冷漠,也许正是这种格格不入的冷漠造就了她短暂的一生。也许没人能理解三毛,没人能够容忍这样的踽踽独行。可我却感动于这个女人的故事,短暂却神秘莫测。迷失在三毛的作品边缘,品味她所有的忧郁、迷惘、彷徨、寂寞以及灵魂飘忽的刺激。在她的世界里,长的叫做苦难,短的叫做人生,她的人生使我变的安静,让我学会怀念,怀念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子,漂泊、放逐、对于生,对于死。撒哈拉,在三毛的旅途中是驿站亦是归宿,她钟情于那里的一切,她爱那金黄的沙漠,她爱沙漠尽头落霞的绚烂,她爱绚烂中独行的骆驼,她爱骆驼留下的长长的呜咽,以及一切的一切为人遐想所无法企及的神秘和诗意的境界。她纵情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真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正如她所说:“我个人,在生命的可能里,决不因为苦难而忘却了自己的责任。”最终她将生活和文字中最美丽的色彩留在了撒哈拉午夜的黄沙当中。三毛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一个不需要泪水和叹息来矫饰的悲剧,一个至今让我心存痛楚和绝望的悲剧。在悲剧里,人往往过于渺小,可是三毛则不然,她在自己的悲剧中,找到了灵魂的落脚处。尘埃落定,三毛去了另一个家园,一路走来,她早已满襟风雨,可她一定还会走下去,因为脚下的世界没有尽头。我想她的灵魂一定一直存在于喜欢她的人内心深处,就这样无奈的伤感和不可理喻的坚韧以及敏感着。走近三毛,走近她的踽踽独行中,领略那炽热的黄沙深处不朽的传奇。700字 高二 散文
-
我喜欢三毛我爱三毛的书,我喜欢三毛的写作风格,更佩服三毛这样的作家。三毛所写的书全都是她的真实生活经历。有些同学不爱看别人的自传体文字,可我不然,对陈平女士的作品十分喜爱。她的性格、脾气无一不在文章中表露出来,让人看了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三毛19岁离家,49岁回国定居下来,30年来在外行走江湖,饱尝酸甜苦辣,如没有坚强的意志,怎能走完这30年。她每一本书都是用乐观的语调写成的,可见三毛这个人十分乐观豁达。她曾说过:“我惟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从三毛的这些话里,我们不正可以受到乐观主义人生观的启发吗?我不知大家看过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没有,这本书记叙了三毛以极大的毅力和苦心,背井离乡,远到万里之外的荒漠中居家谋生,以血汗为代价,执着地换取特殊生活经验的经历。初看这本书时,我不时被三毛那幽默的语言弄得哈哈大笑,可看第二遍时,我哭了,可以说为三毛而哭,三毛能写得如此幽默。但若细细体会,你才会觉得生活的不易,而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生存下去,更为不易,何况跟一群性格、风俗、文化上有着很大差异的撒哈拉人住在一起,真是吃不消。要是换了我,只怕住不上两天,就要拍屁股“拜拜”了,但三毛用她那坚强的毅力,宽阔的胸怀,别具一格的人生观克服了种种物质、精神上的困难,一住数年。并和当地人关系很好,我真是自愧不如。别具一格的人生观我至今还没有,坚强的毅力我只好说以后再锻炼,宽宏大量那我可说不上,常常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吵得翻天,看来我得向三毛好好学习。三毛的14部书,《撒雨稻哭温背梦》、《万送倾谈随我闹》等,同学们有兴趣,不妨读读,会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的。这里,告诉你们一个三毛的小秘密:她19岁出国后所写的文章有不少写错的国文,但她敢于投稿,还叫编辑找出她文中的错字。平鑫涛先生慧眼识英才,发现了她这匹千里马,才使她成为一位鼎鼎有名的作家。三毛有好的方面,也有她的短处。别的且不说,就在上世纪最后一个马年(1991年元月4日),她撇下年迈的父母,无数喜爱她的读者,飘然而去——自杀。她为什么要自杀,至今是一个谜。我不想讨论这个伤心的话题,也不想揭开这个谜,但我想用三毛自己曾说过的几句话写给冥冥墓中的三毛:“三毛你曾对别人说:‘你的失败,比你的成功,对你更有用。’三毛你还说:‘在生活上,我是一个赌徒;从小,冰淇淋我是不买的,我一定要打出一个天霸王来,而我发现的一点是,你做的事情,只要尽力去做,就能做到。你要移山,山不过来;你说,过来!它就会过来。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比喻,但是,我始终对自己有着信心……’”三毛的二分之一的人生,就是不停地在赌,她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这需要大家共同思考。最后,我告诉大家向三毛学习写作的心得:我之所以写作,也只是有感而发。我的习作文章,往往也就是我的生活,我最坚持的一点是我不放弃赤子之心,至于文章的好坏毫不在意。900字 高三 散文
-
写给三毛忘记了,从谁那里听说你的名字,我一度傻傻的认为你是«三毛流浪记»里那个打也打不倒的小鬼,直到手里捧着你的书再也放不下,我才开始慢慢了解你---你的独特,你的洒脱和你的善良。曾经的你也是一个不太爱听话的孩子,甚至比我现在还要顽皮,你不喜欢考试,对数学一窍不通,却深深热爱着读书,以至你最后植根于文学。你说过,你写作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让父母在别人面前也有可炫耀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辛辛苦苦一场还有些收获。你做到了,在大西洋彼岸,在英式街头,在台北胡同,都会有人将你一眼认出并狂喊你的名字,此时反而是你,竟有些不自然了,你说,有时,你会忘了三毛是谁。为了逃脱,为了那一张相片引起的乡愁,你踏上了奔赴撒哈拉沙漠之路,那里有你期待的风卷黄沙,有你渴望的驼铃乐响,迎接你的是甘愿与你一同留下的丈夫---荷西,他曾深情地说过,唯一拥有你并留在你身边的方式就是与你结婚。的确,他是懂你的,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与坚持,你那颗漂泊的心被撼动了,沙漠之行也拉开了序幕。你曾在心底告诉自己:未来的日子会很苦,要学会去承受。可当一切活生生的摆在你的面前时,你还是被难住了。撒哈拉是常年无雨的高温地带,那是的它不仅贫穷落后,连日常所需的必备物品都极为缺乏,连水都要以每天供应几桶来细量计算。天生乐观的你却也渐渐一一去克服,在此生存了下来,时不时还会给自己的生活找点乐趣,你会在黄昏午后同下班归来的荷西开着那辆雪白的爱车去向沙漠深处,寻找古老深沉的暗语,或者隔三差五给附近的撒哈拉灌输一下知识的营养,一切就这样安静而美好的存在着,一待就是六年。却殊不知,一场天崩地裂即将到来。沿海的玻璃花房里,你整忙碌准备着饭菜,有人跑来告知你,荷西出事了,紧接着你狂跑向海边,等来的却是他已僵硬的躯体,你早就知道的,有什么人要离去了,但你却一直认为是自己,你还记得你怕自己突然离开,半夜里摇醒已睡去的荷西,告诉他,你爱他胜过你自己的生命,因为你怕以后也许就来不及再说了,谁知,荷西听后,竟泪流满面,说他等这句话等了六年,那一瞬间你也哭了,完全出乎你的预料,就这样,两个大人像小孩子一样在半夜里泣不成声。可是荷西走了,你的世界顷刻间崩溃了,你的灵魂在那一刹那似乎也随着他去了,你整日的坐在他的墓地前,望着那个十字架,望着那厚厚牌子上简单的字:“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从鸟声如洗的清晨痴痴地坐到幽暗的深夜将你深埋,然后摸黑归去,在这凄冷的长夜里,相思像虫子一样啮噬你的身体,你也曾多次想要死去,但你也明白你的存在不只为你自己,还有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正如你在《不死鸟》中提到的:“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去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要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是的,我们的存在,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每当遇到挫折时,我想到你的乐观洒脱,那种对待世事的豁达,便使我又有了走下去的勇气。我想,有可能的话,未来的日子里,我会踏上撒哈拉,去寻找你的足迹。愿你此刻正和你爱的荷西在天堂安好。1200字 高三 散文
-
三毛她是君子,她是有气度、有气魄的大人物。——题记在我读过的书里,给我启迪最大的作家,除了鲁迅,龙应台,就是三毛了。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对三毛有所耳闻,因为妈妈最喜欢看她的书。那时候,我正沉浸于一本本的玄幻小说,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通俗易懂,趣味横生。我也想过阅读一些名著,只是年纪尙小,看了觉得头大,所以也就没有兴趣翻阅。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本著名的外国名著上——《夏诺的网》。开始是小学老师推荐,便也耐着性子读完了,然后,我就对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中外名著改变了看法,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那么大把的时间放到看一些没有价值没有营养的书上面。关于玄幻小说,我再不敢涉足,我深深的体会过那种一看便停不下来的感觉。于是,我在一本又一本名著之间流连忘返,直到三毛的到来。说起这一套三毛全集,我不禁为那一套张爱玲全集感到惋惜。因为快脱离文章主题我只能一笔带过。妈妈说张爱玲的书写得好,但比较适合高中以后看。没办法,妈妈是过来人,她无论哪方面的人生经验都比我要多得多,况且她总是为我好,我总得听她的。我之所以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三毛,是因为我被她的文字深深的打动。介绍三毛,就不得不说一说她的原名——陈懋平。三毛开始学写字,可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去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三毛是陈平的笔名,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三毛英文名叫Echo。希腊神话中,Echo是一个美丽的森林女神,宙斯的老婆赫拉嫉妒山林女神Echo的美貌,让她失去了正常的说话能力,只能重复别人的话的最后三个字,就好像“回声”。ECHO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的观点。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三毛全集总共有十一本。分别是《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亲爱的三毛》、《我的宝贝》、《滚滚红尘》、《流星雨》。虽然三毛将自己青春期的迷茫以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抒发在了第一本书《雨季不再来》里面,但那只是三毛还是在二毛的时候在雨地里走的几个年头,以毕竟雨季是不会在三毛的生命里再来了。在她的世界里,无论是她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遇到的各式各样的艰难险阻,还是风快趣事,或是浪漫幽默的婚礼进行曲都是那样的充满欢笑、喜乐。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第一章“沙漠中的饭店”里面,三毛的外国丈夫荷西在吃粉丝的时候问她:“这是什么。”三毛就答到:“这个啊,叫做‘雨’。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得到哦。”荷西当然不相信,后来又吃了好多。第二次荷西吃到粉丝叫‘蚂蚁上树’,三毛将粉丝在平底锅里炸了一下,再撒上绞碎的肉和汁。荷西还是不知道这粉丝是什么,就问;“什么东西,好像是白色的毛线,又好像是塑胶的?”“都不是,是你钓鱼的那种尼龙线,中国人加工变成白白软软的了。”三毛回答他。像这样幽默风趣的段落几乎在每一章里都有,从不让人读起来觉得枯燥无味。三毛和河西在沙漠里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地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来荷西的意外去世,带给三毛巨大的打击,让她差点放弃生命。原本那个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三毛不复存在。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每接着她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必定撼动人心。阅读三毛的文章,会让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发生改变,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三毛总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淋漓尽致。最终,她去到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
雨季,三毛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在蜕变中彰显了全部的答案。 ——题记整个人好像受到了巨大的压强一样,安静地仿佛在等待一根针的坠落。蓦然,仿佛听见了一声从远方来的呐喊,澄澈,干净。昨夜的雨,淅淅沥沥,打在窗上,躺在床上,睁着眼,让目光四处游离。下雨了,我的雨季是不是该来了?告别了纯真年代,走进了豆蔻年华。很及时的,在十四岁的雨季,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翻阅完了一个流浪女孩的《雨季不再来》。我想,我不仅仅是读完了一本书,更是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梦的花季,似水的年华,梦幻的雨季萌发青春的活力。生命大半朝生暮死,但它的色彩让人目眩神迷,每一个生命的神秘与极美都在雨季后蜕变出它的答案。三毛曾说“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她一生短暂,但经历不凡,因此在她从二毛蜕变成三毛时她经历了她人生中最频繁的雨季,也因此她把人生了解的如此透彻。雨季的来临无法逃避,但是在经历无尽的雨水之后,这种日子总有停住的一天,那是躺在床上,睁开眼睛,不再是灰濛濛的天空,不再没有黎明的曙光,不再静的只有雨冲流的声音,时分不再静止,我们会再度看到阳光驻留在我们的脸上。那时,我们会看着阳光,然后说,雨季过了,雨季将不再来。当三毛还是二毛时,她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怀,也许显得叛逆,但对于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她显得很执着,即使那时的二毛还未经雨季,得不到答案,但是她对于生命的热情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她去追求的东西,对于长大后的三毛来说,生命的神秘与极美仿佛就是那么一样东西,蜕变后的她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那种乐观的心态总是那么让人感动着。三毛在雨季来临前学习像流浪,在雨季来临时思想在流浪,在雨季过后真正实现了流浪。她漂泊到撒哈拉,在撒哈拉交付了她的青春,交付了她的婚姻。无论是三毛的雨季,还是三毛的流浪记,都深深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三毛三毛,流浪流浪,这才是三毛名字的真谛吧!学习生涯中的磕磕碰碰就如三毛所说的雨季,其过程与她不尽相同,但是在平凡中总有那么一点有趣的事,我们的生活却远没有想像的“痛苦”,反而多了几分别有的滋味:每天与太阳赛跑成就了自己从未有过的美丽;为了一道题与同学甚至老师“吵”得不可开交,在学校的活动中的趣闻……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加上了一个又一个的砝码,却在更多的日子,体味到了解出一道难题的酣畅、取得好成绩的兴奋和欣然入眠的快慰。在连绵的雨季中,曾经摔倒在水洼中,向四周看看,没人在意你是否受伤,没人会把你扶起来,世界依旧运转,人们依旧做自己的事,于是在自己爬起来后,发现在雨季时期,靠自己是很重要的。在不绝的雨季中,曾经因为下雨的阴霾心情不好,总觉得什么事都不想做,也想找个人或物品来发泄一下,向四周看看,没有人会因为你心情不好而让你发泄,雨季不会因为你心情不好而走远,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不会因为你心情不好而停止,于是我发现雨季时期保持乐观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就像三毛说的“乐观与悲观,都源于不切实际。一件明明没有希望的事情,如果乐观的去处理,在我,就是失之于天真,这跟悲观是一样的不正确,甚至更坏。”于是,用乐观的心态,我发现雨季的水声也非常悦耳,天气虽然阴霾但是凉爽,雨季虽然不是让人觉得快乐的,但是经历过后就是一场蜕变心灵的雨季将不再来。既然无论如何都要面对,不如就用更加乐观的心态吧。流浪女孩的雨季已经过了,而我的显然才刚刚开始,但总有一天,我也会想她说的一样穿着清洁干燥的黄球鞋,踏上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那时候,像她一样说,看这阳光,雨季将不再来。“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留住青春,有一日,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我的骨子里面有风,我不知道上帝给我的眷顾还有多少,只是知道在雨季时,尽情的挥霍,燃烧,只因为雨季不再来。雨季过了,雨季将不再来。我们将开始属于每个人的流浪生涯!1200字以上 初三 应用文
-
走进三毛如果有一个浪漫、自在、流浪、洒脱,甚至传奇的形象,我想寄托在三毛身上当之无愧。仅凭那张穿着大朵碎花长裙站在风沙里,黑发飞扬的照片,足以看出她的灵性,漂泊与落拓不羁。这在一个女人身上是很难找到的。最初听闻三毛,只觉得她很厉害,但究竟厉害在哪里,我说不清楚。直到不久前偶然的看了一本《撒哈拉的故事》,虽然还是很模糊,但我对她,从潜意识里多了一份尊敬和崇拜。而现在,我已略微清楚,撒哈拉的插曲,只是她传奇的一部分。“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也写不出来。”“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看到这样的语句,没人心里不会为之一颤。她是那么想爱并浑身充满爱的人,她的一生,便是以她的爱情为背景所书写的一生,她在自己溢满爱的心间尽情奔驰,翱翔,挥洒她的笑与泪。是那么的奋不顾身,亦是那么的令人心驰神往。这也是最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我是真的真的爱过你,说时依旧泪如倾,星星白发又少年。”这是三毛写初恋的著名词句,已足够是引起所有浪漫故事联想的源泉。三毛的初恋是自己追求来的。从最初的好奇、仰慕、至崇拜。而她更令我敬佩的举动,是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他走到哪她便跟到哪。读到这里,我不禁笑了,这在当时的大时代,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呵!而接下来,没有鲜花和明媚的告白,但已足够浪漫。她走向他,从他的衣袋里拔出钢笔,摊开他紧握的手,在他的掌心写下她的号码,点个头然后飞奔而去。赴了今生第一个约会。但初恋往往是苦涩的,他无法许她一个未来,她遇到了第一个死角,被感情逼出国了,去了她牵系一生的西班牙。选择西班牙的原因,是那么的令人惊讶又在意料之中,仅仅是听到一张西班牙古典吉他唱片,她便开始向往遥远的西班牙的小白房子、毛驴那样的粗犷和朴质。在这儿,她遇到了陪伴自己走过一生的人,但两人的感情并不顺利。对三毛来说,荷西只是普通朋友,但荷西却许给了她六年之约,许了她朴实的未来。可他们当时还是分手了。“在马德里喊着我的名字倒着跑,除了大枯树和平原外,羽毛般的雪花隔着我俩在天空中漫天起舞”这种情景,不仅三毛忘不了,就算普通人闭着眼想象,此情此景,也叫人埋在心中,一生难以忘怀。三毛并不是很漂亮的女子,却是吸引人,浑身散发着神秘与异域风情的浪漫,她不如寻常女儿家的娇柔和小气,她甚至比男人更多了一份豁达与勇敢。也许正是她的乐观、倔强、好胜、豪爽,有时又有几分孩子气才让她的身边从不缺少异性的追求,但执着的三毛也因此伤害了不少人。一心一意的马德里那个日本同学,等了她22年的德国约根,好心的美国化学博士,都是痴心并执着于三毛的。但三毛却未因为这个而停下脚步,所以,受了画家的欺骗,与经历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德国教师,却在结婚前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一个失去爱人之痛。三毛的心已是千疮百孔。三毛是至情至性的女子。在噩耗之后,她几次吞药剂自杀,所幸被发现。她的创伤她的痛苦,已经难以忘怀。在七年之后,她又飞向西班牙,重遇了荷西。那个个子高高,长满胡须的荷西,来实现他的六年之约。荷西的房间满是三毛放大了的照片,他是那样的朴实,也是那样的真实。她终于找到了专属的幸福。荷西并不像其他大部分人所倾羡的外国帅帅的美男子,有着跳跃的金色头发与高挺的鼻子,但他把脸包住的近分不出头发与浓密的胡子,已显示出了他异常的英俊,他与三毛,是属于大自然的眷侣,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三毛的随意又来了。她偶然在美国《国家地理》上看到有关撒哈拉沙漠的报道,那无垠的漠漠黄沙立即吸引了她的目光,而之后也证明,她丝毫不惧怕沙漠不可揣测的地貌与气候风险,她是真的心里种着专属沙漠的情结,在漫漫黄沙中勾勒着自己的浪漫。更令人感动的是,荷西为了她,放弃了最心爱的航海,而跑到沙漠中去了,他要为三毛安置一个家,在沙漠里等着和她结婚。“这是一种很平淡很深远的结合,我从来没有热烈的爱过他,但是我一样觉得十分幸福和舒适”这便是三毛最终找到的爱情。两人在沙漠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浪漫。荷西在婚后六年过世,死于潜水意外,三毛多次想要自杀,都被家人朋友劝阻。终究还是在医院里,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我之所以叫她女子,是我认为,女子比女人更伟大,多了一份坚韧与浪漫,神秘与美丽。那个女子啊。年轻而又坚强孤独的三毛她用进了自己全部的气力去爱,她敢作敢当,尽管来自一时的浪漫冲动,但事后也毫不后悔。她的冲动,让她只身赴西班牙,她的冲动,让她成为去撒哈拉沙漠的第一位中国女子。她并不像那种随意走走的海外行走,而是深入了沙漠生活,她的爱情故事,她的婚姻生活,她的惊讶与沙漠人的纯洁,却也心痛于纯洁中的无知,甚至带着一丝血腥。在经历种种坎坷挫折,最终能与爱人在似乎是世界尽头的风沙作伴,像传奇爱情小说的情节,却被三毛亲身实践。她的死使世上少了一位至情的作家,但对于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世俗的解脱,也许在世界的另一个尽头,她能再遇上荷西,相伴书写一篇又一篇传奇的篇章,继续自己的浪漫生活。我想,倘若我的人生能有三毛的一半,已足够精彩。就像廖辉英所说的“你的一生,称得上别人的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的诠释比较美丽。”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怀念三毛作文窗外细雨如丝,淅淅沥沥,点燃一枝白檀,扰乱心弦,有人孤独迷惘,有人渴望飞翔。可是我,只想沿着雨迹,追寻那个倩影,怀念,怀念!有人说,三毛是柔软的,柔软地痛,柔软地爱;有人说,三毛是刚烈的,敢爱敢恨,歇斯底里。对于我而言,三毛是烟花一样明丽的女子,是月光一样高洁的女子,是沙漠一样冷寂的女子。带着她自由不羁的灵魂,流浪,流浪……听说,幼年的三毛是天资聪颖的。六岁的时候被送进学校,她是坐在第一排的女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然而每每写起文章,洋洋洒洒,惹得人们阵阵惊呼。画画更是有着惊人的天赋,笔下的花虫鸟兽更是活灵活现,强烈的感情溢满整幅画。就连教她的老师蒋幼轩也自叹不如。长大后的三毛更是豪放不羁的。红色的高跟鞋,妖艳的红礼服,宛如一个万众瞩目的公主,散发着水晶一般的光芒。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在这个世界里奔跑着。她并不是那么漂亮,却有着感染别人的明媚,也有这不为人理解的忧伤,一生漂泊。看了三毛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爱情吧。我想,三毛对于她的爱情该是苛刻的吧。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她与荷西的爱情,这份情令人心痛也让人羡慕。三毛在于荷西结婚前,“曾经沧桑难为水”或许就是三毛对于爱情的看法吧。三毛的一生最不缺乏的就是追求者,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却从来没有说过“她也恋了他六年啊”。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至少有三位追求者是在最后一刻被三毛拒绝了的。这三个人随便一个都比荷西优秀,比荷西更符合三毛的爱情价值观,可是,那不是爱情,那不是爱情啊。回到台湾,当她终于选到愿意与之结婚白头偕老之人,命运好像冥冥之中有安排一样,他的未婚夫在她(他)们即将结婚之前被死神夺去了生命。不久,三毛与荷西奇迹般仓促地结婚了。从文章中可以知道,其实她(他)们刚开始相处得并没有那么融洽,时常伴有争吵,一个感情细腻丰富,一个线条粗狂不懂浪漫。可是六年来她(他)们却日日如新婚,二人分离半响就思念难耐。三毛与荷西之间的爱情简单朴实在撒哈拉沙漠: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三毛: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黏起来。三毛:黏过后,还是有缝的。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吧。多想爱情就这样,她(他)们永远也不要分离。可是命运捉弄,荷西还是先走了,留下了三毛,一个人。我想,三毛会感谢荷西赠与她的一场欢喜与美好回忆。希望她偶尔想起,还会记忆犹新,就像当初,她爱他,他爱她,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她(他)。三毛愿意为这样一个男子放弃写作,直到荷西因潜水发生意外去世以后三毛才又提笔。三毛在书中写道:“许多的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几乎疯狂,相思,像一条虫一样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知道我成为一个空茫茫的大洞。毕竟,先走的是比较幸运的,留下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我仍旧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水,还是让我来喝下吧”!这样强烈的情感,或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比她们爱得更疯狂的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三毛见证了各种各样的生离死别。她的人流浪了一生,她的心也流浪了一生,像开在沙漠里的繁花,踏遍千山万水。医院里的她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终究还是走了,再也回不来!“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喜欢三毛,一个长毛飘飘,心思灵动的沙漠的歌者,一个万水千山走遍,穿越滚滚红尘的行者。我想,那便是最真最纯粹最美丽的三毛!三毛啊,如果死亡是一种完美,你却过于匆匆,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我无数次想,若你能百年后而去,撒哈拉的风沙和骆驼,定会为之手舞足蹈。你把爱给了亲人,给了温柔的夜和梦里的落花,给了你眼中所以生灵。然而你却如此剥夺我们对你的爱,让我们读着你的每个文字,几乎都痛彻心扉。窗外依旧细雨纷飞,思绪万千。希望过去很多年后,我仍然会记得,曾经青春时听说过一个女子,她说,流浪,流浪。于是,我想,大概,这辈子,惟愿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能够再次回忆与怀念,微笑着对她说:久违,三毛!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论三毛-1标签:雨季不再来文化学院自传异国之恋三毛台湾杂谈三毛把自己的作品称为“自传”。确实如此,与一般的自传一样,三毛作品里始终都有一个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存在。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三毛,可谓是三位一体,这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对人物的兴趣和评价直接导向了作者本人。这就是读者体会三毛人格形象的基础,因此,她的人生经历也就与她的创作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三毛,本名陈平,浙江定海人,1943年3月26号(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她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母亲缪进兰。1948年,六岁的陈平岁父母去了台湾,并在台湾开始上学。50年代台湾的小学存在很多刻板的清规戒律,甚至还有体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小的陈平格外向往自由,向往成长。上中学后,由于受到数学老师的不公平对待,陈平开始了长达7年的自闭生活。她不再去学校,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这时,她的父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女儿走出自闭症,父亲不仅亲自教她古典文学和英文,还请人教她学钢琴,学山水画,习花鸟。童年无歌,寂寞多愁不安的日子就这么流逝了。16岁,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出了家门,并师从顾福生学习油画。在三年的学习中,顾福生了解了她的过去和性格,深知她没有绘画的天才,但在文学上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璞玉,于是引导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三毛的处女作《惑》,也是顾福生交托好友白先勇发表在《现代文学》杂志上,当时的署名是“陈平”,那是1962年12月的事。对三毛来说,白先勇是改变她命运她生命的第二个人。这两个人帮助三毛由自卑走向自信,由那个自我封闭的陈平变为开朗自信的三毛。此后三毛又在《中央日报》发表了《异国之恋》,在《皇冠》发表了《月河》等小说。又经过顾福生的介绍,三毛与当时刚从台大外文系毕业的陈秀美(即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陈若曦)成为好朋友。并在陈的劝说下给文化学院的创办人张其昀先生写了封要求上学的信。于是她又成了文化学院哲学系的学生。这一时期,是三毛作品创作的初期。她初期的作品,是从17岁顾福生老师鼓励她创作开始,到22岁远走他乡之间那段时间发表的小说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代表作为《惑》、《异国之恋》、《雨季不再来》。这些作品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那时的三毛,人生阅历有限,视野也还不够开阔,其作品体现出一种“苍弱”的青涩,但其个人化的遐想和伤感却已能让读者深深理解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从中所透露的纯挚情怀和异质美感,却别具一种奇特的亲和力。《雨季不再来》只是三毛写作历程起步的回顾,也是表征六十年代初期,所谓‘现代文艺少女’心智状态的上乘选择。”①(舒凡:《“苍弱”与“健康”——雨季不再来序》)三毛自己也说:“《雨季不再来》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成今日健康的三毛的基石。”②(三毛:《雨季不再来》,自序《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也正是在文化学院的这两年里,走过雨季的三毛经历了一场伤神的恋爱。之后因为感情上的打击年轻而任性的她选择远走他乡,来到了西班牙马德里留学。从少女时代不成熟恋情中走出的三毛,辗转西班牙、德国、美国,经历了异国求学的艰辛,但也开始展现出了她热情、活泼的乐天性格,这也是她作品风格转变的一个前提。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她一生一世的爱人——荷西,但当时的三毛并不知道这就是她今生的心灵归宿、灵魂伴侣。在修完马德里大学的课程后,三毛又感到前途茫茫,之后她来到德国学习德语,一年后,她又来到美国,在伊利诺斯大学主修陶瓷。天涯寻梦,她最终要找的是什么呢?多年的游学,三毛一直在追寻,但她的学业都没有结业,她开始迷茫。26岁时,在父母的召唤下,她回到了台湾,并开始在台湾教授西班牙语。这期间,她拥有了一段甜蜜的爱情,但就在筹备婚礼的时候,新郎却突然逝世。三毛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女人,爱人逝去,她无法再独活,但却被家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八年的生活历练,幸福的、痛苦的,她都经历过了,三毛的人生阅历也增长了不少,对人、对事、对待整个世界,都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心态。虽然她已不再是那个忧郁的少女,但为了爱情的伤,她还是重新逃到了西班牙。“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当这首歌开始流传的时候,一个名字也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那就是它的词作者,台湾女作家三毛。不仅是歌词,三毛的作品和她的人格魅力更是吸引读者。“人生苦短,不喜平淡。”逃学、苦恋、远走高飞、沙漠中美妙的爱情……以及最后自断生命,她大喜大悲、有笑有泪,她很流浪,也活得很精彩;她在寻找心灵的故乡。三毛的作品充满使人一愣一惊继之一喜的传奇性;三毛自身充满奇特而动人的神秘性;她的真性真情,是动人而美丽的。在文学这个领域里,三毛作为一个女作家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她那些浅近的作品里,总有一些东西在呼唤着人们,吸引着人们,使人如饮苦茶,回味无穷。三毛作品的体裁如何归属,评论者分歧颇多。三毛自称是“自传”,也有人称作小说或游记,但更多的人称其的作品为散文。不管体裁如何划分,三毛的作品其真人真事、真景真情都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让人感到心灵的震颤。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