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为人必定赢得他人的赞赏1200字以上

诚恳为人必定赢得他人的赞赏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五千年来有着许许多多值得称赞的美德。其中,最闪亮的那颗珍珠就是人要拥有一颗诚恳之心。其实,诚恳是一种胸襟和气度,彰显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为善,人自善良”这是做人的信念。

司马光所说:“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故讲诚,必讲恳。而在现实的生活中,诚恳是一种声音,有很强的震撼力;诚恳就像一种色彩,它会很鲜明地映入眼帘;诚恳是一种状态,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诚恳是一种崇高的养分,一种心灵的润滑剂,一种精神的慰藉。

确实,在人际交往中,诚恳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只有诚恳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恳办事,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心实意的好习惯。

那么,做人应该拥有一颗诚恳之心怎样去践行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表里如一。

诚恳的内涵和表现: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做人处世中站得直,行得端,走得稳,只有加强道德修养,讲诚恳,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人,诚实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监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讲诚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的品德。诚恳是做人的根本,不诚实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被委以重任,因为没有了诚信,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就会人避之。诚恳作为道德的共同规范,作为人格的基本体现。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言而有信是千古不变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社会和谐、心情舒畅的精神基础。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说话算数,一诺千金。

真正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要言行一致、立说立行,诚恳不诚恳,无非是说做人忠诚不忠诚、老实不老实、踏实不踏实,说到底是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优劣。其实,诚恳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体现,诚恳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诚恳是反映一个人思想作风正,讲诚信守本分,言行一致,让人觉得踏实、有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讲起话来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真假难辨;或者在这里是一个面孔,到了那里又是另一个面孔;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这种人往往被大家称之为“两面人”,总让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安全不可靠,在大家心目中这种人就是不诚恳所以,我们要呼唤诚恳,做人要诚恳。诚恳人不会算计你,诚恳人不会欺骗你,诚恳人不会出卖你,与诚恳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诚实与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是真实不欺,“信”也是真实不欺。

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人与人相处,相敬如宾是门很重要的学问,关键是要诚实守信真诚,要真情实意。从哲学角度上来分析,诚实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是诚实可信的,真实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是经得住事实和时间检验的。诚实做人,待人真心诚意,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诚实是做人之本,做人要讲诚实。诚实的语言,不论对说话者还是对听话者来说,都至关重要。说话的魅力,不在于说得多么流畅,多么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诚实。当人以诚实之心待人,当人用友善之心对人,并且总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人的诚实与诚恳一定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信任与回报。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坦诚相待。

为人要做到真实可信,孔子曾经说过,信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怀有一颗纯朴而诚实的心,人生就会少些坎坷,多些顺境。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个自由的乐土,那就是“真情”。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

诚实之心就是真心待人,诚实做事。这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准则。无论对待任何人、做何种事情,都应当抱有一颗诚实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换来他人对自己的真心和尊重,才能成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的叫做一个人。否则,人人都相互猜疑、尔欺吾诈,那么,这个世界秩序将会大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做到坦诚相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襟怀坦白,敢于直言相见,的确需要一种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赞美而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然而一听到客观的评价,便既皱眉头又跺脚,恨不得耳朵里塞上鸡毛,对评价一方的肺腑之言充耳不闻。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坦诚就失去了人性,失去了坦诚就失去了光明。有了坦诚,我们才有真正的人性,有了坦诚,人才无愧为万物之灵。坦诚显示的是高度的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和尊严感。坦诚待人得益的不仅仅是他人,个人的人格魅力也因此而增长。

坦诚待人,对方会为你的真诚所感染,为你的人品加分,那种固若金汤的友谊才可能产生;坦诚待人,你的朋友才可能是你终身的挚友,你们的友谊之树才可能长青;坦诚待人,你遇见的不仅仅是朋友,很可能还会是你一生难求的知音;坦诚待人,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多了,自己的内心不再寂寞,那颗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也不知哪里去了;坦诚待人,你会发现曾经阴霾的心情不见了,抬头便看见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恪守诺言。

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了诚信,那么就等于失去了他所有事业的精神根基,而他自己则好比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大厦一样,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最终被社会淘汰。

对人守信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一种对事负责的态度。对事负责是对人守信的具体表现,只有对人守信的人,才能对事负责;只有做到对事负责,才使对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实,而不是一句空话。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对承诺最好的释义。关于承诺,还曾经看过一段话,特别的喜欢:承诺不是天上的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绿波上的一朵浪花,轻盈、潇洒;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漂游不定;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朵昙花,转瞬即逝。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勤劳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承诺如同清晨绿草尖的露珠,晶亮而短暂……

一个人有没有诚信,只要看他能不能实现自己许下的承诺。一个人能轻易许下承诺的人未必就是有诚信者,因为通常这些人在承诺之前时是没有经过周全考虑的;而每个诚信的人必定是在慎重考虑过自己能力所及之后才会许下承诺,因为对于有着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诚信者来说,一次失约、一次迟到都是不诚信的表现。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心胸宽广。

心胸宽广更是一种理智,一种人格上的魅力,一种精神。理智代表人们本身一种向上的高尚品质,不理智则是鲁莽之人自身体内的一种原始的冲动。人的理智一旦被妨碍,过分的欲望就会占据支配地位。一个宽广的胸怀是由很多的委屈演练出来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的委屈,这些莫名其妙的委屈使我们的内心倍受折磨。

但是,又不可否认,每个人尤其是成功人士都是伴随着诸多的委屈成长起来的。人们只有摆脱欲望的奴役,才能理智行事,获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理智的做人做事,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宽广博大的胸怀,看问题多半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不要独断专行固执己见的把一己之想视为绝对正确,更不能划地为牢故步自封,听不进去别人的一点儿建议、解释、和想法、这样考虑问题就不易偏颇而失之于全面了。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一些理智;多一点谦和;多一点爱心;遇事三思而行。切忌鲁莽!切忌冲动!都来做有理智的人。古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为此,我们宽容他人,宽容自己,用心做事,但不强求最终的结果,用平常心来对待一切人、一切事。

怀有一颗诚恳之心的人,应该做到和谐相处。

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自我分析,从而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虚怀若谷,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很讲究的:和得来的就来往,谈得来的就交谈,反之则互相排斥,不相往来也不交谈。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种现象:人与人之间成为朋友的,也有因为相处不好而成为仇人的。

在生活中,一个善于体谅他人感受,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的人,总会受到别人的尊敬的。同事、朋友相处,不能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应当多考虑别人的感受,约束过于个性化的言行举止,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和秩序。这样可以减少摩擦,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的话,必然搞得一团糟。

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你就要带着真诚和热情去帮助别人。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谁都会难到暂时的困难,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如果你帮助了别人,自然地别人也会反过来帮助你。而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施助的乐趣,给予的同时得到了快乐。而互帮互助会使你和人们之间平添几分友爱与和谐。

诚挚与真实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自20世纪初理性之光以降,人类如同刚刚睁开睡眼的婴孩开始疯狂地打量这个已被祛魅的世界。人类中的杰出者力图用物理公式、数学模型、分子结构表达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他们认为经过一系列严格推导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世界。然而,他们遇到了困难。

他们的困境恰恰是人类理性的困境,是理性期望的真实世界与情感期望的诚挚世界的矛盾。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语“logos”,原意为理念。从词意发展来看,最早的“逻各斯”兼有理性的“理”与感性的“念”两重含义,即表示人们对客观真理的主观感受。随着理性的发展,主观的东西被慢慢去除,“逻各斯”更多地成为一种绝对真实的代名词。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理念异化的开始。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史,就是一部理性异化史。左派批评家与右派批评家的争论长达一个世纪,贯穿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其间各种文艺流派竞相出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其衍生的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四五十年代索绪尔的语言学转向;60年代终结于法国五月风暴的西马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并且也产生了诸如卢卡奇、巴特、德里达、福柯之类的大师。而他们所争辩与讨论的焦点,就在“理性”二字。

如鲁迅所说,近代理性异化最突出的两点,一是知识崇拜——“举世惟知识之崇”;二是文化地位下降——“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而这两点,都代表了真实世界对诚挚世界的压制。人的情感被忽视,全社会只在乎那些可以被在乎的东西。

尼采说:“人类对世界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表现于对知识的渴望。”近代以来,人们这种征服的欲望愈发强烈。工业革命后,机器成为人类延长的双臂,改造世界的能力愈加强大,人类还缺少什么?显然就是一个绝对聪明、最有逻辑的大脑。如何获得?去寻找知识。于是,人类对于知识有了一种额外的渴求——这种渴求并不是知识带来的愉悦引起的,而是出于知识“有用”。一句名言恰能很好地体现这种对知识的畸形崇拜——“知识改变命运”。

正是因为知识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才会出现人们对专业人士的病态服从,才会出现一“证”行天下、一“证”万事通的现象。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与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又远了一步——因为我们不仅要服从所属政权的统治,还要屈服于一大批“话语权威”(罗兰·巴特语)。

知识崇拜使我们不再去体会知识带来的愉快感受,相反,我们疲于奔命,为获得(或者说占有)话语权威手中的知识,不惜被其“绑架”,成为另一个“规训主体”。而这个结果,是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除了知识崇拜,理性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西方批评家对这一部分分析较多,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和阿尔诺的“文化生产论”。

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本应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因为政治的首要法则是平等,经济的首要法则是效率,文化的首要法则是自我表达。每个领域的首要法则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每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三个合作的政权,所以只能有所取舍。而理性泛滥的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利益——这最符合理性的要求。对于理性来讲,自我表达有何用?

于是,人们放弃内心精神世界,“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文化归于经济,文化活动也以经济利益为主。就算一些人渴望纯净的文化生活,举办一些作文比赛,渴求一些真知灼见,也难免被用来为某些商家做广告,否则哪来这么多经费。这就是文化生产,即使想要追求一些风花雪月,也不得不落得个满身铜臭。管他什么自我表达,收益减成本,总之不能亏本!

只是这样,所追求的“风花雪月”还是风花雪月吗?真的能抵挡“物欲来蔽”,寻自由之思想吗?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说:“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20世纪初批评大师屈瑞林在哈佛作的长达一个多月的系列演讲,虽然题目一样,但先人的思想却已寻不见了。何为诚挚?何为真实?我们于漫漫长路上追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是否是最好的?如果理性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乌托邦,那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无须思考,只要向着机器进化就可以了。

可是,屈瑞林说不是,鲁迅说不是,汉娜·阿伦特说不是。哈耶克说,我们只是在通向奴役之路。最终的真实只是像《尤利西斯》中食动物下水的布鲁姆,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衰老,即使自己与神话中的伟大英雄有相似的经历,却也难现英雄的形象。我们对理性病态的追求,只会让我们亲眼目睹乌托邦的覆灭。

但我们也并非无路可走,即使我们只是布鲁姆,我们在理性中的挣扎也只是他在大街上的漫游——这并不是结束,我们终会等来我们的斯蒂芬,带我们一同对付敌手,一同回家。

毕竟,我们是奥德修斯的后代,是英雄子嗣。去吧,人类!去出发,去漂泊,去回归!

向屈瑞林大师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