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动物园有感
观动物园有感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动物园。那里有着美丽娇艳的孔雀;有着凶猛无比的大老虎和狮子;有着令人害怕的大蟒蛇;有着不知疲惫的骆驼和顽皮的猴子。
走进动物园,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几只五颜六色的孔雀甩着它那闪闪发光的雨伞似的大尾巴,昂首挺胸,像巾帼英雄似的向前走着,好像是在给我们炫耀它的美丽,你立定呆呆的看上几分钟,便觉得自然的美丽,使你的妒嫉心立刻转到极点!
你再向前走几步,那里可是猴子的“领地”,你用手抓住栏杆,尽量把脑袋伸的离笼子近一店,猴子便会走到你的面前,望着你仿佛在说:“哼,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竟然敢侵略,要想从此过久得留下买路财!”弄得大家都无可奈何,只好把手里刚剥好的香蕉、橙子等乖乖“交公”了呗,猴子们一拿到吃的啊给你扮个鬼脸蹦蹦跳跳的走开了!
大家看了开心的,当然也要有悲伤的了。
你再围绕动物园走一圈,看见大老虎、狮子、骆驼、大蟒蛇等都被打了一针镇定剂,它们没有猴子的顽皮,只有安静的睡觉的分儿。看见它们“可怜”的样子,我似乎已把电视上它们凶猛的残杀事件抛到了九霄云外,我当时真的好想好想大叫道“管理员,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吧,它们需要自由,他们不需要‘出名’啊!”就说我吧,我平时在家里也闷不住,总想着出去,连写作业都这样,何况是一些渴望自由的动物阿!管理员,如果换成是你,你能这样吗?它们渴望自由渴望光明;它们需要自由需要光明啊!可是你们却用一个个笼子来锁住了它们的光明和自由,留给它们的是无尽的黑暗和黯淡的悲伤。
这次去参观动物园,我看到了动物们留下的一颗颗泪珠,它们和人一样需要自然界的温暖和自由啊!是啊!那一颗颗泪珠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黑板上“种地”
你们听了这个题目一定非常惊讶吧,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就来告诉你吧。
今天下午上作文课时,张老师一进教室就对我说:“廖祺澍,你去把办公室的米尺拿来”。我应声跑出了教室。这时,也不知张老师对同学们说了些什么,我刚进教室,就听见同学们的议论声,而且每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这时,不知谁说了声:“种地,种花。”种地种花?在哪种?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我只好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座位上。
不一会儿,同学们安静下来了。
这时,张老师对我们说:“让我们在这毫无色彩的黑板上种地吧!”张老师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种地的意思。
这时,张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三块地,一边画一边说:“这次种地的要求是:把六个小组分成三个大组,每一个大组有15块地,每块地里要种一朵美丽的小花,黄色粉笔画花枝,绿色粉笔画叶,红色粉笔画花。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好,最先完成种花任务。”张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一定很好玩。”有的说:“谁怕谁呀。”有的还哈哈大笑,还有的拍起桌子来。
比赛就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阵势。
三个组都不甘心落后,我们组也一样,第一个同学一上台就在第一块地里随随便便地画出了花枝。还没画多久,旁边的同学都坐不住了,纷纷围上讲台,叽叽呱呱说个没完,有的用响亮的声音说:“加油,加油……。”有的说:“快点……快点。”有的还责怪自己组的队员,说:“你怎么这么慢呀,画得也不好,真是的”还有的急得跳了起来。总而言之,整个教室非常热闹,场面也非常激烈。弄得人人紧张得要命,有的同学喉咙都嘶哑了。我就是其中一个。场面真是扣人心弦呀!
不一会儿就轮到我“种地”了,我三步两跨地上了讲台,拿起红色粉笔就开始画花。我一边画,旁边的黄求一边催着我说:“快点呀,快点呀。可以啦。”我只好放下粉笔让另一个在我后面的同学画。
过了一会儿,我们这一组就遥遥领先了。又过了一会儿,我们第三大组第一个完成了,接着第二大组也完成了。当我们两个大组的同学都坐好时,第一大组的梁帆同学还站在凳子上认真地“种着他那美丽的花儿”。坐在下面的同学也没有打扰他,
不久,他画完了。只见他神气地把手一挥。不料碰到了黑板上面的电灯,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倒。突然,他从凳子上掉了下来,差点儿就摔倒了。看他那滑稽的样子,乐得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之后,大家开始欣赏我们自己种的地了。这时,张老师说:“一块黑板并不漂亮,可是同学们在上面画上了颜色各异的花儿后,黑板就比原来漂亮多了。这次在黑板上‘种花’,美化了黑板,等我们长大了去祖国大地种花,美化我们的祖国,好吗?”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我想:我们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生下来就像这黑板一样,什么也没有,可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一定会在人生的画板上画上许多美丽的七彩花朵。
今天的比赛真是既好玩,又有意义啊!我将终生难忘!
相关推荐
-
观有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许多人在生活中走自己最适合的路是很难的。我在漫画中就看到当今社会的盲目跟风的不良行为。这则漫画主要讲了:有一只驴走在草丛中,听到了歌声,它看了看四周,是一只蝉在歌唱,它边听边说:“蝉老弟唱的好,我也要学唱歌!”看了这则漫画,我体会到:一些人就是喜欢盲目跟风,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连自身都没了解,就随便做事。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对母子吵架,这是我正去下象棋,儿子说:“我不上了,下午有游泳、象棋、作文,上午有英语、笛子,晚上还有奥数!报了一大堆东西,脑子都烦透了!”“你在班上,有多少人比你好,小吴、小邓、小王,还有很多呢!你不学怎么行呢?你已经很落后了!”“落后又怎样,这些我都不想学!”“你脑袋这么空,这些都是别人比你好的地方。”……我认为这位母亲是爱儿子的,这是没抓住孩子的天赋,就像这头驴一样,让孩子累,还引发他的仇视。看完幅漫画,我深深的体会到,人不可以盲目跟风。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观影有感早在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适用。今日的杭州乃至中国的和平、舒适生活,是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出生入死,打出了一个个胜仗,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缅怀这段历史。在这许许多多次战役中,要数湘江之战最为感人至深。《血战湘江》讲述了红军付出了巨大牺牲获得湘江战役成功的悲壮故事。此电影完全脱离主旋律影片刻板印象,塑造了大无畏精神的毛泽东、李天佑高喊“冲啊”等人物。这些“热血硬汉”在湘江之战都有体现。用沙哑的声音唱起乡歌,背上依然背着那一担担包袱。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尽现在此。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恶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卸下沉重的包袱,如风一般奔向浮桥,面对成群轰炸机,天地之间只有发动机轰隆声与子弹连发的砰砰声,大军如浪潮般涌上,其中有两人异常英勇,他们眼里布满血丝,显然是多天没有睡觉,我相信,他们如此的爱国精神一定感动了许多人。随着最后一架轰炸机冒着黑烟坠落,他们大功告成了,但是,此二人不幸被飞机炸到,葬身大海。我不禁为他们的英年早逝感到痛惜。可是战争无情,红军怎能以小损失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浩浩荡荡的红军,在夕阳映照的血河之上,前往战场。江的另一边,则早已沉浸在刀光剑影中,大刀与刺刀,明显红军占优,但蒋介石的军队数量占优。一时使我无法判断鹿死谁手。血染红的战壕中还浸着战士们的尸体。惊天动地的喊声似乎越来越响,后方红军还源源不断地加入战争。这血流成河,喊声连天的战场一定感动了许多人吧!最终,红军用死伤5万人的代价获得胜利。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65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开幕式观有感第八届残运会开幕式将于2011年10月11日晚8时在浙江黄龙体育馆正式开始。来自全省各地的祝福钟声拉开序幕,开幕晚会分成四个篇章,序幕《钱江大潮》,第一章《西湖之雨》,第二《彩蝶之梦》,第三《生命之光》。“开篇由一个盲童在月亮上描绘自己的梦想,接着是一位残疾人冠军诉说自己走向成功所经历的风雨历程,突出只要坚持梦想,就能获得成功,就能展现出生命的光辉。”整个开幕晚会和仪式约2个小时,其中光参演团队就有14个,总人数约6300人。杨澜、陈奕迅、毛阿敏、刘伟、许茹芸、杨威等一大批文艺体育界明星来到杭州参加开幕式,其中还包括刚刚当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残运会期间,只要你到了黄龙体育中心附近,抬头就能看到熊熊燃烧的圣火。在当晚的19时50分左右,残运圣火将从杭城东南西北同时出发,分别从城市阳台、六和塔、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跑来的四路火炬手,将汇聚全省人民的爱心带入黄龙体育场,场内经过六棒阵容,最后点燃主火炬。40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观闭幕式有感经过了几周紧张而又精彩的文艺比赛,我们终于了“大埔小学第三届体艺文化节”的闭幕式。这周五的早上,令人期待已久的闭幕式正式开始了。首先,由学校鼓号队为大家带来了响亮而整齐的鼓声,接着,向大家走来的是学校仔狮舞队和足球方队,最后,向我们走来的是各班的运动员,场面十分壮观。我非常喜欢我们班口号:四五四五,生龙活虎!个个运动员都虎虎生威,神气极了!接着,我们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我们全体师生面向国旗肃立站着,唱着国歌,看着国旗缓缓上升……我们最开心的可以观看接下来的精彩节目。每一个节目都有它的特色,我觉得最好看的是新疆舞,她们那优美的身姿,跳动的节奏,整齐的动作,摇头、抖胸是新疆舞特有的动作,真是美妙极了,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只蓝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只要你用心观看,就会发现每个节目的精彩之处。主持人宣布闭幕式圆满结束了,我们的头脑里还浮现出演员们的画面。我在想,明年的体艺文化节又会是怎样的呢?400字 四年级 观后感
-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半亩大小的一块方形水塘,清澈见底,如一面展开的明镜,恬静而幽雅。天上无限美景都映在水里,天高云淡,随着水波在不停晃动,映出粼粼波光,令人立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朱熹在池边伫立,不时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为何池水会如此清澈?”话语一落,他便自己大笑起来,开心地自答道:“难道不是因为在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吗?”朱熹心中不由得清新明快起来,看见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内心思绪万千。池塘并不是死水一泓,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如明镜一般,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感觉难道不是与我在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获时的情形颇为相似吗?读书有悟,有时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活泼而自由自在的境界,正是这一种感觉。朱熹大为开心,看着这半亩方塘,不由诗兴大发,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如此澄明?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新知给他补充啊!朱熹的这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些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朱熹,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以及卓越的成就,不愧为“万世宗师”。点评: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6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观蚂蚁有感今天,爸爸没回家。我就把书包放在那石凳子上面后,就去捉蚂蚁,刚一蹲下,我就发现那里有一个很小很小的食物残渣,渣后面有几十只蚂蚁,我看了半天后发现那几十只蚂蚁尽它们的全力把东西搬回洞了,还有几只蚂蚁正为它们加油呢!这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到。100字 一年级 状物
-
观《阅兵式》有感观《阅兵式》有感建始县实验小学六(4)班李傥六十年前的今天,一位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用雄厚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祖国走过了六十个春秋,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跨过了多少坎坷。一位名人曾说:“一个人要是没了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脊梁,就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前进。”我们的祖国不仅没有一直屈服于别人,反而站得越来越直,越来越挺。为了庆祝祖国六十岁的生日,在今天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焰火晚会。早上六点钟,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观看阅兵式的准备活动。从电视中我了解到工作人员和士兵凌晨两点多就起床工作了,他们这样做是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献上一份大礼;而那些市民也从三点多就在售票点排起了长龙,他们是为了感受节日的气氛。十点钟到了,阅兵式正式开始,一秒不差。首先是升国旗、唱国歌,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祖国这六十年来的不容易。紧接着,胡锦涛主席检阅士兵,并发表重要讲话。十点三十后,方队正式出场,这次共有十四个徒步方阵,“咚咚…”的脚步声铿锵有力,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子弟兵坚韧的毅力,展现出了国家的霸气。每一个方阵都步伐整齐,站得直,走得稳,凛然有着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势。士兵们依次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审阅。在徒步方队中有两个方阵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女兵方阵。俗话说:“谁说女子不如男。”今天,我真的感受到了女子的英姿。这两个方阵的步伐、气势一点不亚于男兵,就连主席也连连拍手。接在徒步方阵后面的是装甲方队,各种导弹、坦克、装甲车数不清数量,只听见发动机“轰轰…”的响声,犹如一道海浪铺天盖地而来。海军的装备也由汽车拖来,接受审阅。跟在后面的是空军,各种飞机那叫个酷。最漂亮、也最壮观的场面又要数女兵驾驶的彩色喷气飞机了,飞机在空中翱翔,从飞机尾部喷射出来的气体,就像仙女身上的丝绦,七架不同颜色的飞机聚在一起时,又成了一道彩虹,美不胜收。最后,进行的是群众游行。由群众组成的方阵虽没有整齐的步伐,也没有排山倒海似的气势,但也有自己独有的一番特色。每个方阵都代表不同领导人的发展目标和思想理念。接在后面的是花车,每个地方的花车都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各式各样的花车,让人大饱眼福。我们湖北的花车是由九头鸟和鼎组成的。在三个多小时的阅兵中,我感到了祖国的伟大和进步,并深深的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900字 六年级 状物
-
观《夺标》有感观《夺标》有感星期五下午,我们观看了《夺标》这部电影。影片那轰轰烈烈的壮观场面,可歌可泣的豪言壮语,催人泪下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件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在历史上中国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去参加世运会。通过中国人的不断努力,中国终于可以去参加世运会了。那时,中国很穷,去世运会要60万,中国政府只能给30万,剩下的30万只能由去参加世运会的运动员和武术队来承担。中国运动员和武术队的人就在街上卖艺才凑齐了30万,就在去世运会的前几个星期运动员燕玲因过度疲劳而死去,就在她去世的时候,她唯一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人在传递火炬!武术队的张凤因为燕玲的死放弃了他唯一的心愿那就是参加世运会,他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自己却留在了燕玲身边……看完《夺标》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涌现了无数个为了祖国的兴旺,为了国家的昌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儿女。不忘非典时期,那些白衣天使们一直驻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在与死神做斗争,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别人的生命,在那些可爱的白衣天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战胜了非典!更不忘2001年7月13日,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当萨马兰奇主席虽不标准,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脱口而出时,全世界13亿华人的心顿时沸腾了。那是一个不眠之夜,那是一个欢腾之夜,全球华人翘首期盼百余年的奥运盛典终于降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块土地上,这是一个让人欢欣鼓舞、举国欢庆的时刻,这也昭示着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我们一定会献出我们全部的青春与力量为祖国繁荣、昌盛再添辉煌一笔!650字 六年级 状物
-
观《大家》有感今天,我早早的坐在电视机旁,期待着中央十套里的《大家》栏目开演。不久,我期待已久的《大家》栏目开演了,里面的3代考古学家远近闻名,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唐际根”。我常常听桑老师说起唐际根博士的故事。我感叹他那辛酸的人生,又羡慕他那美好的结果。据电视里介绍,他们是无意中挖到“殷城”的,这3位考古学家开着汽车去山上考古。半路上,车子突然抛锚了,司机就去找油,因为没油了。于是探工们就靠在路边休息。探工们闲着没事做,就拿起铲子在地上铲了几下,猛然觉得地下有什么东西,就开始挖,就把“殷城”挖出来了。他们还挖出了几百片甲骨文。他们不顾劳累,为了给世人做出贡献,不断地挖掘,终于把甲骨文全部挖了出来。我在看的时候还赞叹道:“如果我是考古学家该多好啊!”因为这样能带着好奇的心情去挖掘奇迹,还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化。唐际根博士他们之所以能够给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那是因为他们从小认真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以后也要成为像唐际根那样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400字 四年级 状物
-
观《地雷战》有感看!游击队员们面对日寇毫不畏惧——在缺枪少弹的情况下,巧埋地雷炸敌人:地里水里到处埋有地雷,日寇一碰上,“轰隆”一声,全被送上了西天。就连树上都挂有地雷,敌骑兵驰过时,只要稍一碰动树枝,“轰隆”一声,无一人生还。他们还抓住日寇嗜酒的特点,在酒缸下埋地雷,日寇们一闻,“哇,好香!”蜂拥而上,又是“轰隆”一声,全上了黄泉路。游击队员们还有反思维的能力,在桥头写了四个大字-----“小心地雷!”日寇一见,心想:此地无银三百两,想略施小计偏我,没门!偏向桥上走,结果全都玩完了——真是“地雷无处不开花!”日寇们惶惶不可终日!连梦中都喊着:“有地雷!”电影拉下了帷幕,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表面强大的日寇,面对小小地雷却如此一筹莫展,不堪一击!这是什么的力量?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正义的力量,更是智慧的力量!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智慧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战争年代她胜过刀枪,生活中她会使难题迎刃而解,学习中她会使你事半功倍。但智慧女神如何才会离你更近?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请教。智慧女神才会离你更近,才会帮你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切难题!记住!智慧的力量才是无穷的!400字 四年级 状物
-
动物园观大象你们观察过动物或植物吗?我想你们大概只观察过狗、猫、鸡、牛、或者小白兔之类的常见动物吧。想知道我观察的是什么吗?那就是大象。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总算答应陪我去长隆野生动物园了。我们坐着观光车,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动物园区。导游姐姐细心地给我们讲解着途中见到的各种动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象的地盘。导游姐姐让观光车停了下来,让我们近跟离的观看大象。看到大象那一刻,我惊呆了。这大象可真大呀!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靠近些瞧,它的四条腿又粗又大,像撑起房子四角的四根大柱子,稳稳地支撑着一个胖呼呼、圆鼓鼓的大肚子。这个肚子真的很大,像一个巨大的大气球。看到大象的肚子,你一定不由得猜想,它一定是个吃货吧。的确是,它就是个特级大吃货,从它的进食可见一斑。大象一天有18个小时是在进食的,一头成年的大象每天可以消化320千克的食物,至少喝260公升的水,是个十足的吃货大胃王。大象不仅身形巨大,鼻子还很特别呢。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大概有2米多呢,像一条水管一样,可以自由弯曲。大象的鼻子力大无穷,可以把一个成人很轻松地给卷起来。大象的鼻子很有用,进食时它的两个大鼻孔像吸尘机一样,可以任意把美食吸住,再用鼻子把食物吸起来送往嘴里。两只大耳朵像两把大大的扇子,扑打着驱赶蚊子。细长的尾巴也跟着左右摆动,好像在向我们展现它尾巴的灵敏。看起来有趣极了。小朋友们,你看我观察的动物怎么样?是不是和你们不一样呢?600字 三年级
-
《观沧海》有感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回想我也曾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近碣石的金山嘴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平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平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间更是摄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然而,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曹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枝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观沧海》有感600字
-
观书有感看完一本书,没有想结尾。猝不及防地,结尾出现了。其实并不猝不及防,因为我已经知道了结局。常认为,知道结尾的故事是残缺的,少了一份看故事的悸动。确实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看过的人都说它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可能我们这个年纪不会读懂。读完了,确实没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就好比说让一个不识字的人看书,我自认为我就是这个不识字的人。读不懂这本书的人相当于在看一个很长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这就是我的失败。不想把没读懂得借口说成是没时间读,虽然确实没有时间。和同学分享了这本书。同学说,这本书他听过,很难懂但是很有价值。老师看到了,说,你们这些孩子啊,总喜欢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情,这哪是你们看的书,中考完慢慢看。所以虽然我读完了,并没有什么成就感。都说,孙少平从平凡到伟大。他毁容后放弃有留在城市找一份轻松自在的工作他选择回到矿场。他放弃了哥哥与他共享富,放下了对田晓霞的爱恋,没有放下他的矿场和惠英、明明……他为什么会离开双水村去外面?刚开始,我以为他是因为有哥哥的小砖窑作为后盾,想凭借年轻人的傲气想出去看看,想见见世面。可孙少平并没有去找一份荣华富贵的工作,而是从下等职业开始做。我以为他是在伺机而动,寻找发迹的机会,可并没有。我们都知道矿工这个职业很辛苦,可孙少平又去做了。我渐渐明白,孙少平把这当成是他的人生的一部分,他要一生干下去的活计。从孙少平迁户口开始我早应该明白,这个人的思想是多么与众不同。陡然间,他似乎不再平凡,我慢慢的懂了一些什么。600字 初一 读后感
-
观书有感那一次,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鲁滨逊漂流记》,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叫鲁滨逊的人,在一次冒险中遇到海啸,所有人都坠入海底,失去了生命,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被海浪冲到了一个孤岛上,从此他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 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鲁滨逊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有一次,他救下了食人族的俘虏,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五,鲁滨逊就把那个俘虏称为“星期五”。 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品质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重重铭记在我心上。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600字 初一 叙事
-
观书有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曰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读书写作的大好时光。我六点就起床,带着笔、纸和书来到郊外,寻找写作的灵感。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人的心情一下子舒畅许多。我漫步在田间小路上,发现前方是个小池塘。池塘边长满金黄的油菜花,好似可爱的娃娃露出它们的小脸蛋。一棵棵油菜花紧挨在一起,形成一片油菜花田。从天空中往下看,就像是一片黄色的海洋,十分壮观。蜜蜂在油菜花间飞来飞去,又开始新一天忙碌的工作,可真是勤劳!一只蜜蜂停在一朵花上不动,那毛绒绒、胖圆圆的身体,多么可爱!欣赏完田间的油菜花,我又把目光转回池塘。这个池塘不大,目测应该只有半亩,呈方块形状。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方塘里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水草、沙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水中的天空蓝悠悠的,像刚刚被清水洗过一样,天空中飘着几朵云,云的形状各不相同,一会儿聚集在一起,一会儿飘散开来。云朵和天光都映在这方池塘中,景色格外明丽,让我看后心旷神怡!我坐在河边的草地上,望着这清澈的方塘,静静地陶醉、沉思,突然,我的脑中产生一个疑问:这方塘里的水为何如此清澈呢?河里的水为何一点都不浑浊?带着这个未知的疑问,我沿着方塘向前走去,这才发现在方塘的源头,有一条小溪,溪里的水源不断地给方塘输送着水源,使得水塘中的水如此清澈。我顿时豁然开朗,难道学习上不也是如此吗?唯有不断地吸取知识,不断地获取学问,日积月累才会增长更多学问。忽然,我有了写作灵感,提笔写下《观书有感》这首诗作: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00字 小学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