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巧合忽悠了1000字

别被巧合忽悠了

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和你同一天生日,是一种缘分?连续中两次彩票头奖,是神灵赐福?心里想到他,他就打电话来,是心灵感应吗?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巧合。对此,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解释!我们相信,巧合背后一定有蹊跷,例如心灵感应,或者冥冥中存在神秘力量。其实巧合并不神奇,其发生机会比我们直觉以为的可能性大很多。如果我们的理性不足,就容易大惊小怪甚至被骗。

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不喜欢学概率统计,对日常许多事情的概率全凭直觉,难免经常出现误判。一个房间里有23个人,其中有两人在同一天过生日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多数人的估计是1/30或者更小。美国坦普尔大学数学教授约翰·艾伦·保罗斯给出的正确答案是:1/2。怎么样,出乎意料吧?我们不懂得计算概率,只好根据自身的经历估计,常常觉得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一旦碰到有人跟自己同一天生日,就会觉得彼此有某种特殊的“缘分”,说不定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联系着彼此……

如果你懂得“巨数法则”,就能理解那些所谓“惊人”的巧合。这个统计学法则提出,如果样本足够大,极端不可能发生的怪事、奇事、离谱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几年前,美国新泽西州一名女子在4个月内中了两次彩票巨奖,媒体报道称这种事的概率是17万亿分之一。从技术上讲这没算错,但局限的视野很容易误导读者。一个人买两张彩票都中头奖的机会是几万亿分之一,然而在几百万彩民里头,出现一个这样的幸运儿的机会则是几十分之一——根据巨数法则,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任何“不寻常”的事情都很有可能发生。

碰到巧合就大惊小怪,我们开始想入非非地进行“解释”,我们相信,凡事必定有其原因。我们大脑这种对巧合的感知能力是长期进化打磨的成果:能够看出事件之间的联系,让人类的祖先获得生存上的优势,因此我们遗传了注意观察和发现联系规律的能力。

影视作品少不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免责声明,然而观众是不信的,纷纷开动脑筋“对号入座”,从作品中看出各种影射、暗讽、象征……可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事有着无数的联系,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纯属巧合”。我们的大脑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就想到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解释,例如心灵感应。

有些巧合微不足道,如打扑克拿到一手同花色的牌;有的则引起强烈的关注,如你想起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不一会儿就接到他的来电。你可能会想:莫非有心灵感应?

原来,人类的记忆不是一盘录像带,无法忠实地记录发生过的一切。戏剧性的经历比其他事情更容易被人记住,例如人们很自然地牢记不同寻常的经历,即使是老来犯痴呆也不曾忘却。这种选择性记忆导致了“主观确认”的发生——我们倾向于记住少数符合的情况,而忘记大多数不符合的情况。

朋友在你想到他后就打电话来,很让你惊奇,但是你想起了他,而他没有来电的次数其实更多,可惜你通通没记住,最后你主观地确认:心灵感应是存在的!算命佬的奥秘也在于此,其惯用伎俩是对你的人生和家庭做出诸多预测,当你听到他蒙对了一件事,就忘记了其余99%不准的预测,主观地以为算命很准。

别让兴趣遭遇挑衅

1000字 初三 散文

最近盛行参加“兴趣班”,幼儿园起就有,家长们像是涂格子似的把孩子的时间一一填满,早上英语,下午奥数,晚上作文,有空的话在家里再做两三张试卷,或许这就是所谓“兴趣”。问问他们这样拼命的原因,答道:人云亦云。

兴趣已经不再是喜欢的事了,它已变成不得不有的兴趣。当你有了这所谓兴趣之后,你曾经拥有的真正兴趣也就无影无踪了,若你又一次地拾起,也就意味着你将又一次放弃。

现在很多的人紧咬“所谓兴趣”不放的重要原因是想考上好的高中,再进入好的大学。现在我们这些小地方上高校只有竞赛唯一的路,那却是条死胡同。然而这些曾经的最好的学生在最好的学校里并没有做出些什么名堂来,我不明白难道他们的理想仅仅就是考上某某大学吗?也就是说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也就在大学结束了,甚至是在迈进大学的第一步就结束了。或许有的人还没有感触到,而这确实在无声无息地进行。因为那些人都没有兴趣。有些人会想着自己能在大学里好好培养兴趣,而事实呢?兴趣可以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抹杀,现在这个词已在垃圾堆了,培养谈何说起。

前些天有个朋友向我诉苦,他说他伤心透了,自己很喜欢钢琴,可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逼他放弃。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两个词:学习,睡觉。我起初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伤心,不就是弹会儿钢琴。问他时,他摆了摆手,眼泪流了下来。我想起他告诉我的两个词,那诉说的是一个人的痛苦与无奈,或许他弹钢琴就是因为他心中的压抑无处宣泄,也就只能通过弹琴来解脱自己了吧。

如果说弹钢琴不能算是学习,那么按理说学竞赛做试卷才是学习。当一种教育体制是在制造做题机器,而不是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话,获得的结果只会是一叠叠试卷,不会是一排排精英。自然,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鼓励兴趣。诚然,我们的政府已经朝着方向在努力,又是“减负工作”,又是“严查竞赛”,而下面的学校是想着一切办法大兴竞赛狂潮,别人放暑寒假我们抓紧补课,所有的活动都不去参加,有人来检查就更换功课表……“那些来检查的人其实也是在完成任务,到学校来混饭吃的。”听到过很多老师这么说。大多数人都已经心知肚明,兴趣已被曲解。

至于朋友所说的“母亲催睡觉”排挤了兴趣,也就更令人无奈了。如果一个人的时间支配都要在一定的框架中的话,那么这个人必定没有大作为。睡觉的时间自然可多可少,只要自己的精力允许,就可以做任何自己认为有益的事情。若是睡觉都可以挑衅兴趣的话,也就是一只蚂蚁碾死一头大象的荒唐了。

我试着叫这位朋友去和他的母亲商量一下,他说不必了,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已经有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却紧握着“所谓兴趣”,不少他一个。我劝他不应该这么想,当别人都忘记做这件正确的事的时候,如果你坚持去做,你就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说我说的很对,反问我有没有这样做时,我只是笑笑,再没有说什么。

别让兴趣遭遇挑衅,这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心声——现在所做的是“让”,而不是“别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