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书海中
漫漫人生道路,漠然回首,发觉已走了如此长。书一直陪伴着我,每一次阅读,都是对知识的浇灌,对心灵的洗涤,对精神的滋养。
童年,我刚学会认字时,便对童话书爱不释手,《安徒生童话》便成了我的最爱。轻轻抚摸它充满童趣的封面,生动活泼的文字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读书的种子已经在我心中萌发了幼芽,吸引我眼球的不仅是那精美的插图,更是那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文章。海的女儿的悲惨结局,使我伤感;碗豆公主的圆满情节,让我为之欢喜。
上了小学,我对世间的一切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不再局限于童话书,我更想要看到更加精美的文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在同学的推荐下,我开始爱上了《绿山墙的安妮》,生动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让我设身处地地思考她以后的生活,为人物的遭遇捏一把汗,替她伤心,替她开心。
上了初中,我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对知识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事物的思考也更深一层。我喜欢上了《狼王梦》离奇的情节,以动物狼为主要人物,书中母狼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不惜牺牲自己,牺牲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我不禁为母爱的情怀而感动。我不单单是看书,更是收获了满满的精神滋养。
现在的我,情感愈来愈丰富,对事物认识更深刻。读书不单纯是看情节,更是让大脑的紧张压力得以片刻放松,远离这喧闹的世界,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白纸黑字,一个个印刷体蕴含作者多少心血,饱含了作者多少情感。这背后又有多少故事,都需要我们们通过读书来了解、来充实、来体会。
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神秀,江河之绮丽,林木之葱郁,尽收眼底。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收囊中。读书充盈着我,使人生道路变得更加有趣,不再无聊、枯燥。
恍惚间,行走在书海中,与书为知音。书记录着我的成长,书香伴随着我成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行走在书海中,我真的懂得了好多……
书香相伴
阳光悄悄地爬上桌子,贪婪地读着那正摊在桌面上的书,享受着知识的盛宴……
我恰似那阳光,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孩童时候的我,常常被童话书中的故事所逗乐。我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好玩,小孩子都有很多玩具,而我的玩具,就是书。或许有时我看不懂那上面的故事,但书中的插图却也能让我乐呵一番。
其实那无非是《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类的书,现在看时只是觉得:“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略大些时,我又沉迷于小说了。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常常牵引着我的思绪,或喜,或愁,已不受我控制。有时泪流满面,但不一会儿却又喜笑颜开。一本书读下来,脑中总会浮现出书中的情节,而又感叹人物的命运,作者的身世。
现在的我,更偏向于文学作品了。但小说,仍是我所不能割舍的。书中的故事,大多有关作者的生平,或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像鲁迅、林海音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难与不易,又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劳动人民形象,历史的情节仿佛在脑海中一个个浮现,时代的画卷仿佛在面前展开。自己似乎穿越到了作者的那个年代,体会人间冷暖,感慨时代变迁。
微风徐徐,杨柳纷飞,思绪飘荡。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风轻轻地拨动发梢,鸟儿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儿,天上的白云变幻无穷,地上的花儿绽放笑容。而我却无暇于此,我的心早已随作者的步伐,游行于那平白无奇的印刷字上。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字,那构成了一部部经典,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节中有生活,书中有真情,书中有哲理。漫步书海,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看桃花纷飞,闻桃花芳香,身心舒展。心情好时,却是泪流满面,心情不好时也能笑容满面。书,是一位精灵,能够描绘出各式各样的画卷;也是一位会魔法的巫师,能够调动人的情绪。
人生漫漫,有书陪伴,心中有书,书伴成长……
相关推荐
-
在书海中成长1.书,我最好的伙伴,蕴藏着爆发力的知识窗。我在一年级时就喜欢看书了,但看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注音版,带有图片的连环画,可我却经常看得入了迷,不谦虚地说,颇有废寝忘食的风格呢!当我每次入迷的时候,即使妈妈在一旁大声唠叨,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聋哑人”,与世隔绝哪!有时,还会为了看书而放下手中的学习,贪婪地吮吸着“电能”,来补充急需营养的大脑,身心完全的投入到书籍的世界里去了。就在书的熏陶下,我猛然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起跑线上,跨出了一大步,与以前那稚嫩的文字截然不同了,多亏了我的“朋友们”啊,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激励我前进;让我不向困难低头,勇敢面对挫折;让我与相隔几千年,甚至更遥远的大家们谈话,交流,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沟通方式啊。迷恋上看《狼王梦》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有一次,我到图书借书,突然发现了这本不起眼的小说,它满身灰尘,看来已经是被抛弃了的尤物,我翻了翻它,觉得不错,就迫不及待地借了它。刚开始看,我便陶醉于其中。它那引人入胜的开头、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拟人的形象与令人扼腕的结尾,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后,我被深深打动了,在感动紫岚轰轰烈烈的一生同时,也感动它对于狼崽们的母爱,同样,我也敬佩她在屡遭打击后又依旧不放弃梦想的毅力,敬佩它果断、顾全大局和雄心大志的思想,也是这本书带给我们对于狼的一个全新认识———它也是有母性和母爱的,同样与人一样有感情的,更有着超乎我们人类的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现在到了六年级,学习任务变得愈来愈重要了,不得不舍弃一些看书的时间,学习是不可避免的,重视它是唯一的抉择,只能和一些书籍暂时说Byebye了,好可惜啊!读书是了解我们生活世界的捷径。如果你想选择一条最短的道路,以便自己在努力的任何领域里都取得成功,那么请你去看看那些伟大哲学家的作品。这是获取智慧最容易的方法(我可能会补充最便宜的方式),这些智慧让你不论是工作中或娱乐中都能成为胜利者。读书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哪!2.写作,良好的表述方式。看的书多了,就有一股想写的冲动,也渴望像那些作者一样,用手中的笔去描写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因为读书,也想他们一样写出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故事,所以每天坚持不停的写,文章也写的也会越来越好。写作需要比读书付出更大的努力。通过花时间写作或写信,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示你的创造性。写信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事情。如果你喜欢收到信,那你就应该写信,这样你就会收到更多的回信。如果你能够通过写信表现自己的创造力,那么写信就会让你获得满足感。在信上加上其他东西,比如图画,那会使你的信显得与众不同。而那些收到你这封非同寻常信的人也会感到惊喜。比起写信,写作要难得多。然而,只是因为困难,没有理由不去做。我遇到过许多人,他们都梦想着自己能写作,但是他们总有借口不去做。如果你想写作,那就行动吧。同样的道理,如果我能够做到,你也可以,从每天至少花15分钟开始吧,即使你的速度很慢,你依然可以不断地向成功的巅峰迈进。3.总结我也就是在书与写的结合下渐渐懂得人世间的道理的,立论与反驳时刻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发现了,并把它最强的一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你的语言表述能力就能够大大地提高了,想当然,你离成功应付出的努力也就事半功倍了。总之,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遨游在书海中夏日的午后,静静坐在阳台上,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手里捧着书,沐浴在书的海洋中,阳光洒在书上,暖暖的,散发着只属于自己的清香。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几张印有字的纸张,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书,教会我们执着,教会我们坚强,勇敢、奋进;书,给我们力量,懂得生命的精彩;书宛如酷热一阵阵清新舒适的凉风,给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心旷神怡;书,是人类历史的一朵奇葩。从小,我对书有着莫名的情愫。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讲一些童话故事入睡,常常幻想着自己是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做着一个个温馨的、甜美的梦。后来,渐渐长大了,我就自己看一些简单的连环画。在连怀画中,我也认识了很多动画人物,像孙悟空、葫芦娃、奥特曼等。虽然连环画很幼稚,而且以漫画居多,但是,这也的确是书,是我的第一次看书。在连环画中,我也学到了众多人物的品格。像正义、正直、勇敢这些品质,在连环画中述说得淋漓尽致。再长大些,我就会看些《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之类的寓言和童话。我总觉得这些短小的故事正如一个成语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故事我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故事虽小,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再大一点我又渐渐被古代的诗词所吸引。我赞美文天翔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感叹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书如浩瀚大海,人如苍穹之星。庄子曾说过“书无涯,生有涯,所有涯之生求无涯之书,终生不悔”。浙江台州三门县高枧中心小学六年级:景怡璇【梅郑怡】550字 六年级 日记
-
行走在消逝中“池塘边的榕树上,只有那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首童年的歌曲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我的童年应该算是幸福的,美满的家庭,分享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偶尔撒撒娇,耍点小脾气,大家也都会忍着,让着我。那时的我天真可爱,像一个小公主,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等待遇,不用去想作业的烦恼……童年,真是一段让人羡慕的时光。但是,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也许都不会特别的感到童年是美好的,是需要珍惜的,可能只有长大了,才会明白“珍惜”这两个字吧!每当我在大街上看见充气的蹦蹦床时,我总会由衷的羡慕在上面尽情玩耍的孩子们,我曾经也无忧无虑地在上面玩过,但现在,我只有远远的就望而止步,没有勇气再走近来了,因为我明白,我已经12岁了,而在上面玩的孩子都只有五六岁,我已经不能与他们一起玩了,童年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小时候,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大人面前为洋娃娃梳头,理毛,但是,现在呢?看着床边堆着的娃娃,我只能锁上房门,才能再为娃娃梳头,理毛,回味一下童年的乐趣,不然,大人们就会笑我幼稚。生活,时间,就好像一本陈旧了的书,一页,一页翻过去了,我,就像书中的一只小虫,拼命地想找寻正在逝去的回忆,却又无能为力。成长,是奇妙而又充满艰辛的一条路,在这漫漫的长路上,也许会收获很多,但也会失去很多。冷静、稳重、执着,也许是我意想不到的宝藏,而纯真、可爱、满满的好奇心,可能是付出的代价。父母、老师的期望。好似一个重重的包袱,虽然还在小学,但是,我还是必须努力地往前爬,压力,压力,压力,还是压力!我还是那个我吗?行走在消逝中,也许,我的确在慢慢地长大了!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行走在消逝中——题记指尖,轻轻滑过教室的黑板,想要把我六年的幸福刻进无限的时光。空气中浮着淡淡的幽香,纯洁而温暖,充满了记忆中你们的芬芳。独自漫步在黄昏的操场,望着天际浮起的彤云,心中忽然有些伤感。而回眸时你的微笑,却让我感到,只要阳光撒满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天堂。感谢你们,我亲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让我的童年如此快乐飞扬。每每想起那个自信、温暖、甜美、宁静的微笑时,忽然就想不下去了,该跟那个微笑说再见了吧,还有那个微笑的主人。可是不想说,也不敢说,怕一说出口就会流泪,怕一流泪就什么也说不出口,怕什么都还没说出口就永远离别。虽然这是必然,可是希望必然中有偶然,但即使偶然也已经无用,反正到头来也只当做迷迷糊糊的一场梦。从小有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现在忽然觉得很可笑,一个美丽却迟迟未去努力的梦想。如今只想长大以后读一所好大学,然后当一名教师,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那个梦早已不见了踪影,梦想已在成长中消逝,可是,还要夺去我心爱的老师,还要让她也离我而去,还要让我一辈子沉浸在失去她的痛苦中……和她在一起那么开心,那么快乐,她那么幽默,那么积极,那么向上……可是我们要永远分别了,好象是永远,永远……如果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算是缘分吧,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我抬起朦胧的泪眼,却发现阳光依旧灿烂而明媚,温暖地铺洒在我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方式,宽慰着我的不舍,行走在消逝中,一辈子守着宁静的生活,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550字 六年级 写人
-
行走在记忆中风起,卷起满地落叶,漫天飞花;云涌,惊起满天波澜,如梦似幻。行走在穹顶之下,阡陌之上,恍惚间游离的思绪竟使我不禁步入了记忆深处……行走在记忆中,勇气之门朝我打开,坚定地踏进去,我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摔倒之后轻笑一声勇敢地站起,拍拍身上的尘土告诉自己“没什么”。来到陌生的城市,我鼓起勇气去向路人问路,当第一句话出口时,我便知自己已挥别了当初的胆小怯弱。当输液的针头与手只差一厘米时,我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只需要疼一下子就好。当走在街道上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或看到一只小狗从我旁边跑过时我也再不会吓得跑开或躲在妈妈身后。幼时的自己一摔倒便开始大哭,可细想,哭又有什么用呢?胆小到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可事实是,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他人。回忆过去,我感受到了勇气的积淀给我带来的力量。行走在记忆中,学习二字闪耀着光彩,用心读它,我读到了当初的自己。从最初的懵懂无知、牙牙学语,然后在父母悉心教导之下,我竟背会了近百首唐诗。步入小学,我常听家长老师们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书本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间的竞争日趋明显,我开始更加努力,那是想得不仅是要学习知识,更要学好方法;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更要从他人身上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使我收获了更多。随着我日渐地成熟,学习不能仅局限在知识上,更重要的是习惯、品德上的学习。不断的学习,使我更好地完善了自己。回忆过去,我体会到了不断学习所收获的改变。行走在记忆中,成长之路已然开遍了花朵,昂首走去我走进了旧时的自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我明白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学会了谦让、分享、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集体中,我们不仅懂得了竞争,更学会了合作。当遇到挫折时,不再是一蹶不振,而是勇敢挑战;当遭遇失败时,不再是郁郁寡欢,而是更加努力。我不断成长,开始懂事,懂得体谅别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过于的拘谨。可能这未必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拘谨,但终究还是证明我长大了。回忆过去,我体会到了成长路上的喜与忧。行走在记忆中,我渐渐成熟,未来,我要向我理想的方向大步迈去不沉沦于过去,不受限于当下。800字 六年级 抒情
-
在书海中遨游偷得一寸闲时,带上耳机,让小提琴那宛转悠扬的曲调淹没窗外的喧嚣。打开一本新书,闭眼轻嗅,生怕那墨香散尽在不经意间。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浩瀚的书海之中。有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却认为“书中自有一片海”,这片海辽阔无垠,这片海包罗万象,这片海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闭上《百年孤独》不禁为布恩迪亚家族一百五十年的挣扎、没落而感到悲哀。打开《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这些时代的豪杰呼之欲出,使我为之血脉喷张。翻开一本《全唐诗》,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们便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他们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有古朴雄浑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在书海中遨游,让我跨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对话。游进了书海便留连忘返,任凭时间从指间、书本间、字里行间里慢慢流淌,读到精彩处也体会到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还记得那天正逢晚饭,书中的文字让我欲罢不能。便让父母先吃我随后就来,又过了好一刻,我恋恋不舍的望向翻开的书,走向餐桌。饭菜早已凉透,失去了本来的味道,但我的心却分外的充实。在书海中遨游,给予我的是精神食粮,让我的心不在饥饿。书海深处,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水浒》中及时雨宋江,文不能出口成章,不如吴用;武不能安国定邦,不如林冲,但却成为了梁山泊的首领,众英雄都信服他,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为人着想、有威望,此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在书海中遨游让我明晰了人生的真谛,不再随波逐流。在书海中遨游,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收获了知识。在书海里遨游,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让人神醉其中,不能自拔。只有读书人生才能倍感灵动,世界才显得愈加精致,历史才可更有风韵。750字 初一
-
在行走中读书书,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喜欢读书,喜欢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更喜欢在行走中读书。我喜欢的书有很多种,有历史书、文学书、古代诗歌集——说到这些“有形”之书,我觉得,历史书给人一种厚重感,通过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读文学书,我们可以和主人公一起品味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开怀地笑,痛快地哭,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古代的诗文集也是我所喜欢的,李白的《将进酒》让我感受到豪迈奔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此的豪情万丈,震撼人心;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我感到细腻忧伤,“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如此地温婉哀伤,直击人的心灵。除了这些“有形”之书,我更喜欢一种“无形”之书,这种“无形”之书,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发现,用舌尖去品尝,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读书,即,在行走中读书。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不就是旅行吗?没错,大自然本身、名胜古迹本身、大好河山本身,不就是一本本的书吗?江南烟雨中,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是一本书;黄山顶上,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是一本书;西子湖畔,十大景观所赋予的人文内涵是一本书——它们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读懂了能工巧匠的智慧,体会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也让我们用舌尖“读”出了美味。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种“读书”方式很轻松、很惬意。其实,要真正读懂一个地方并非如此简单,走马观花式的闲逛,只能让你了解表象,如果真的要把这本“书”读好,除了需要你静下心来,用心感受、用心领悟外,最基本的还是要多读“有形”之书,比如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学、诗歌等等,这样,才能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也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说你读懂了这个地方,进而才能真正把这个地方深深地印在你的记忆深处。“腹有诗书气自华”,朋友,除了读“有形”之书,我们也要学会在行走中读书,去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读古人留下的灿烂文明。750字 五年级
-
行走在消逝中(转载)记得德国人说过:一个人年轻时候不激进,是没有良心;年老时候不保守,是没有大脑。中国也有句谚语:人不风流枉少年。可见年龄改变性格是个规律。岁月流金,苍茫的月下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他回想昨夜的星辰,而你的明天是他的昨夜。秦时明月与今同,汉关万里成废土。沧桑百变无可寻,只念当年李将军。一个人的魅力来自活力,也来自阅历。一个民族的魅力来自强盛,也来自传统。没有长城和故宫,北京无非是一块风扬沙尘的黄土;没有东坡和乐天,西湖就成为与其他湖没有差别的一汪绿水。从欧洲回来的人每每感叹人家保存得完美的小镇,古旧的石头房子,清洁的鹅卵石路面,郁郁葱葱的老树,使人感觉到时光缓缓地流逝,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沉淀,一层一层地积累。行走其间,发思古之幽情,想着我们的生命就这么在人类中延续着,心里会陡然觉得自己的珍贵。小时候常常笑话祖母的一些落后举动。比如她会在每餐前打起一碗饭供着,说是要感谢上天让我们不饿着;她会细心地把有字的纸和垃圾分开,说要敬惜文字,让我们读书有灵气些。而现在,当我们挥霍着粮食,疏离着文字的时候,上天就在不知不觉地惩罚着我们。每一条水系都被我们行走时扬起的灰尘污染,蓝天皓月果真只留存在唐宋的诗词中,当每一座城镇都变成一式的水泥森林时,我们还能辨认出自己的家乡吗?我们是行走得太快了,为了轻松,丢弃了许多许多本该随身携带的宝贝,疏忽了沿途的绿树和清泉,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这么着急地赶着,原来是走到了荒原。当然,得与失总是相伴而行的。猴子抱着一堆玉米棒子,随走随丢,最后拿回家的只是那么几根。猴子不会反省,人类必须思考。泰戈尔说过,越谦卑,就越接近伟大。基督则说,如果不变成小孩,想进天堂就好比骆驼要穿过针眼。西方有人认为要拯救人类,药方在三千年前的孔夫子那里。那一轮照着人类行走了千万年的明月,你可知道我们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吗?750字 初一 散文
-
行走在绿色的流年中一团翠绿的火,在枝头燃烧着。安静的燃烧着。——题记春季。嫩绿。老家是南方的一座山城,一到阳春三月,万物都焕发着清新的味道。春季的午后,最喜搬着自己的小凳子到香樟树下听老人讲故事。老人一口泛黄的假牙。笑起来,眼角便堆积起岁月的痕迹。双眼很小,但却黑亮的发光,似乎其中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春天,香樟树抽出新芽,釉质的叶片上溢满了年少的故事。老人总爱讲孙悟空的故事。那时的我们虽听过很多次,但仍张着嘴歪着头痴痴地看着老人。尔时吹过一阵风,带来几片嫩绿的树叶,于是绚丽了三月,迷离了记忆。夏季。翠绿夏天的香樟树是很茂盛的。远远望去,像是一团绿色的火在燃烧着。或许是习惯。当太阳快落山之时总会带着椅子到那棵树下,那个老人,那些故事……夏天的傍晚,依旧燥热难耐。想静静坐着听老人讲故事根本不可能。于是,围在老人身边的孩子时而跑去玩弹珠,时而跑去捉迷藏,待耍累了,再回到老人身边。月光被翠绿的树叶切割成不规则形状,投在地上,老人脸上,恍惚间看到了老人的目光暗淡了……秋季。墨绿或许是重重的山阻挡了秋的步伐,老家的秋天总来得特别晚。于是,满城的树叶都没有一个过程叫“变黄”。老人身上的衣服渐渐变多了。身边围着的孩子却慢慢少了。“放学去听老人讲故事不?”“不去。好无聊”……是啊,无聊。因为老人只讲孙悟空。孩子们都长大了,听腻了。就连树上的叶子也听腻了,慢慢地都少了。只剩下老人一个人,仍每天摇着蒲扇到树下,等待着是否有小孩再来听他讲故事。等着等着,扭开身边的水壶,一缕轻烟氤氲在秋气中,嘬一口老茶。待茶凉了,仍没人来,于是又摇着蒲扇走了……冬季。凋零山间的冬季,一片萧瑟,树叶全落了。一地的败叶,一地的落寞。老人呢?没来了。孩子呢?长大了。故事呢?停了……树呢?依旧长着,一团绿色的火,在枝头燃烧着。安静的燃烧着。缓缓的,从嫩绿到墨绿……750字 初三 散文
-
泥泞中的行走太阳躲进了云层,天灰蒙蒙的,风中似乎也夹杂着一丝寒意。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出了校门,心里满是惆怅——考试失败。脚像是被栓了铁链一般,动弹不得,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为了不让眼泪涌出,我仰起头看天空,它却对我噗嗤笑起来,或是在笑我这狼狈的模样吧。突然,一个声音彻底将我从自己的世界拉回现实,原来是母亲在呼唤我。这声音亲切而悠远,又如同针尖刺向我的心,愈发让我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而母亲满满的笑意更让我心乱如麻。母亲骑车载我回家,我坐在后面的座位上,目光呆滞,有种被全世界遗弃的落寞。一草一木,此时在我眼中都显得黯淡无色。回想起在学校的日子,我真的很努力,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不断要求自己使自己更优秀,可结果却事与愿违。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母亲以我为豪的画面,渐渐地,泪水模糊了双眼。又拐到了另一条小路上,与其他道路不同,这条路显得有些泥泞。风真凉,拨乱了我耳边的头发,也拨动着我那颗受伤的心。路两边长着两排野桃树,开着粉红色的花朵。大多数已经散落在地上,铺满一地,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芳香。由于太泥泞,出于安全考虑,我只能步行走过这段小路。刚一迈开脚,差点就失去平衡,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跨过每一个小泥坑。为了能够走出去,我只能奋力向前。终于,走了出来,双脚沾满了泥水。回头望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清风徐来,无数凋零的花瓣,洒落在泥泞的小路上。我恍然大悟,人生就像那条曲折充满泥泞的小路,那些泥泞便是对我们的磨练和考验,又何必在乎所谓的成与败。回望来时路,那些努力的痕迹便是我最好的证明,我知道我已经跨过了那个坎儿。上了车,我轻轻地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格外的温暖。太阳正沿着亘古不变的轨迹缓慢移动,把一抹金色涂在了那条小路上。回头看着那抹粉色逐渐淡出我的视线,我闭上眼睛,轻轻嗅着,温暖又芬芳。75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