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蒸南瓜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这就是清楚地说明了一点:民间的高手大厨可是非常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我家的“王牌”厨师——妈妈。
说起妈妈的手艺,啧啧,那真是“打遍无敌手,看着口水满一口。”其中,就有我的最爱——“蒸南瓜”。说起这个名儿,你可能会认为:“哎呀,这么老土的名字,不就是个蒸南瓜吗?有多好吃?”你想错了。我妈妈做的蒸南瓜,可是很独特的哟!
蒸南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将南瓜切成宽与高相近的小块。然后将每块上面的籽和细丝用水果刀轻轻剔除。下面,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蒸南瓜了。最常见的就是在蒸锅里放水蒸。但是,我亲爱的大厨妈妈却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另外两种做蒸南瓜的方法:一是南瓜与稀饭同蒸法,二是南瓜与栗子同蒸法。下面,我将隆重介绍第二种蒸南瓜的方法。在蒸南瓜之前的步骤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蒸”。为了使南瓜的风味更浓些,妈妈便将剥壳的生板栗与南瓜同时放在蒸锅上层,并在下层多放一些水。在蒸十五到二十之后,打开锅盖,一股有些与平常不一样的气味钻入鼻孔。南瓜清香的气味,夹杂着板栗所独特的气味——甜、香。这些都能从气味中闻的出来。
蒸好后,每次我都会狼狼吞虎咽地吃完,连看都不看。可是有一次,我便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这道“蒸南瓜”一番,发现,不仅味儿好,连看相都是一流的:“月牙去两头”形状的蒸南瓜,刚出锅,一块块的表面都布满了水蒸气,逐渐变为水,使得南瓜更显得晶莹剔透。南瓜肉是橙色中泛着些微微的黄色。南瓜皮的颜色则稍显丰富一些:在橙色和黄色之间,有一条一条分支杂乱的褐色线条。用勺子舀一口放入嘴中,它的清香的甜味像一个气球内的气体,聚集在一块儿,充满在口中。当咽下去的时候,这股甜味则迅速地扩散开来,通过经脉向全身输送这种又香甜却又不会腻的味道,整个人像受到一次滋润,感觉十分地舒服。除了蒸南瓜的色、香、味、形外,妈妈说:“南瓜除了好吃以外,还有解毒、帮助消化、降血糖等作用。但最要的一点是能促进生长发育。所以,儿子,要多吃南瓜呀!”看来,妈妈满足我的不仅是口舌之欲,还有我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原来,这道蒸南瓜还包含了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呀!
谈无欲
坐庭前
闲看花落
悟红尘
莲脱生繁华荡遍
倾袖
云卷云舒
去留随意任漂浮
拂尘一扫烦忧无
展眉笑
尽脱俗
真神真圣亦真仙
通儒通道是通贤
脑中玄机用不尽
统辖文武半边天
月下
与谁同论剑
煮酒烹茶问今日
共赏文武鉴
一抹恩愁江湖怨
笑释前嫌弹指间
华如练
过云烟
日月辉
才子经纶现
无风尘
无欲天
谁道月华绝
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初级中学初一:墨梢(丁钰慧)
相关推荐
-
蒸年糕今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回姥姥家看大人们蒸年糕了。临近年尾,各家各户就忙着准备蒸年糕:蒸年糕用的糯米是早就精选好了的,蒸年糕的前几天大人们开始淘洗糯米。要等淘净的糯米晒干后磨成粉,蒸年糕的准备工作才告一段落。到了蒸年糕的那一天,大人们都起个大早,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糖、红枣、赤豆、莲子、百合、红丝、绿丝一股脑往笼里倒。此时最焦急的要数我们这些孩子们,紧盯着那诱人的年糕。“出笼啦——”大人们故意拉长了声调,嗓音特别悦耳动听。于是,大人们把年糕放到盘子里,拿到餐桌上了。顿时,浓郁的香味布满了整间屋子。年糕的颜色各式各样:有纯白色的,有点缀着一粒粒红枣和赤豆的,还有红绿丝镶嵌而成的,色泽诱人,令人垂涎。大人们忙着给孩子们盛年糕,我们这些孩子们此刻根本不顾及大人们的谈话,虽然年糕很烫,但还是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塞,一个个腮帮子鼓鼓的,小肚子也快要撑破诱人的年糕,令人回味无穷的年糕,曾对你“一见钟情”的我,而今感情真挚如初。指导老师:徐汝漪400字 六年级
-
蒸馒头今天,我们家蒸馒头,奶奶说:“蒸馒头,是我们这儿的一种风俗,表示着来年的蒸蒸日上,也意味着来年的财源广进。”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她先是把一大坛发酵糊和面粉揉在一起,揉成一个大面团后,放入一个大桶内。刚放进去时,只占小半桶,但过了几个小时后,那面粉团涨满了桶,像潮水一般涌上来。接着,爷爷先拿出一大块,放在桌上,再拿来一些面粉,撒在上面,不停地搓揉,然后把面团搓成椭圆形,再把它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奶奶拿了一小块面团,又是搓又是捏,很快变成一块又圆又薄的“饼”,这时,奶奶左手托“饼”,右手用筷子夹了一块菜陷放入“饼”中,然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不停地捏出褶皱形,而左手却在转动着。这样一个馒头就做好了。看着爷爷奶奶在不停的包馒头,不禁手有些痒痒,于是,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馒头。看着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刚拿起小面团,我的手指就被粘起来了,奶奶说:“沾些面粉就好了,不然,可就要把你的五个手指连起来了。”我一听,就赶紧把手伸进面粉袋,出来时已经是“羊爪子”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手上的面团屑给弄了下来。又开始揉面团,把面团揉成圆的后。我就把它放在桌上,压成扁平状。可不压不要紧,这一压,那面团就粘在桌上了。等我把它撕下来后,它却破了一个大洞。哎!没办法,谁让我是“新手”呢?认命吧,重做。在我做了无数边搓、揉、压后,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安然无恙的扁平状的圆饼了。接着,我开始包陷,可那筷子像和我作对似的,不是挑的太多,就是太少,要不是奶奶帮我,我不知要费多少周折。最难的还在后面呢。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先用左手托住圆饼底,再用右手沿着圆饼边缘不停地捏出褶皱形,把馒头转一圈后,我把褶皱形的皮往中心用力一捏,封住了口,大功告成!馒头蒸好后,我一眼就看到了我包的“怪馒头”。我品尝着我亲手包的馒头,感觉到的是成功与快乐!7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汗蒸汗蒸是一种热疗,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汗蒸可以让残留在人体细胞中的老化细胞排出,还可以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起到降压安神的作用。说了这么多汗蒸的好处,可不是在打广告,而是因为今天我们就到汗蒸馆去亲自体验了一下。我和妈妈、奶奶,还有几个小伙伴来到了一家很有名的汗蒸店,店里热情的阿姨先给我们讲解了汗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然后便带我们上到楼上的汗蒸馆。我们一行人先去换好了专门的汗蒸服,为什么要换专门的汗蒸服呢?因为在汗蒸的过程中人体要大量的排汗,衣服很容易湿掉。在进人汗蒸间前,阿姨还特意为奶奶检查了血压。阿姨说:“汗蒸的时间一般是30-45分钟,在汗蒸间里会有一个钟表,大家进去后要看一下时间。然后在汗蒸的过程中人体跟墙面要保持两拳的距离站立,正面和背面各15-20分钟左右。在这期间一定要补充4-8杯水量。”听阿姨讲完,我们都点点头。进入汗蒸间后,迎面扑来了一阵阵的热气,我连忙拿了一个杯子去装了一杯水,猛地喝了一口,感觉才好了一点。过了一会儿,我已经热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了。其他小伙伴也不例外,个个满头大汗,有的不停的喝水,有的直接就躺在了地上。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觉得热吗?你看我满头大汗的!”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看看旁边那位阿姨!”我顺着妈妈的眼光看过去,那位阿姨的衣服已经全都湿透了,脸上也是汗如雨下。看看大家这么热都在坚持,我只好默默地挪到了一边。汗蒸结束的时间终于到了,我一走出房间就赶紧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感觉像搁浅的鱼儿回到了水里,瞬间充满了能量。不过,排出了这么多汗后,现在我全身都很轻松哦!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蒸鸡蛋羹在我眼里,鸡蛋羹才算是人间美味,我几乎每天都要吃上老妈做的鸡蛋羹。上一次,我和老同学蒋文蔚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我回家了,巧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有点饿了,我望了望餐桌上的鸡蛋,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我动了自己做鸡蛋羹的想法,于是,说干就干。首先,我选了两个“上好”的鸡蛋,把蛋壳打碎,倒在一个大碗里,然后用一双筷子不停地搅,我一边搅,一边哼着歌,好自在啊!我搅了大约2分钟,看到那些蛋清和蛋黄都已经混在一起了,心理特别高兴,因为我马上就可以吃上自己做的鸡蛋羹了,心理自然特别欢喜了,我看着那些“清一色”的蛋我想:“加点别的,肯定会更好吃的!”于是,我在橱子里拿了火腿肠,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在里面,然后又加了一点绿油油的葱花。看看差不多了,我在锅里添上水,,然后把鸡蛋羹放在上面。我想:“过了几分钟,就可以吃到了鸡蛋羹了。”我一边想一边跑回屋里看电视了。大约7、8分钟后我把锅打开,吃了一口,啊!香。可是我没看到我的火腿肠呢?原来,他在下面跟我玩起了捉迷藏。400字 六年级 状物
-
蒸馒头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蒸馒头,我家也不例外。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尽管天气很冷,我还是一大早就起床了,准备凑个热闹。一大早奶奶就把早就准备好的馒头馅拿到了邻居李奶奶家。我最喜欢吃老家的这种馒头。奶奶和邻居眭奶奶已经快速地在做好吃的馒头了,她们把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大小相等的小面团,然后把小面团捏成圆盘形状,再把馒头馅放在中间,用手指抓住四边一捏一圈,一个漂亮的小馒头就做好了。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整笼的馒头。开始上灶蒸了,我和表弟盼望着美味的馒头快点出来,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蒸笼,在一旁的奶奶们看出了我们的心思,都笑着说:“不要着急,等蒸好了就可以吃了。”我和表弟听了都开心的笑了。终于,闻到了阵阵香味,馒头可以出笼了。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竹帘铺好撒上水,这样以免热的馒头倒上去容易粘皮,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馒头迅速翻过来,我和妈妈,阿姨等人一起忙得不亦乐乎!就算再烫也能熬住。终于可以吃到馒头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一口咬上去真是太软了!太好吃了!一个字“香”!我狼吞虎咽地吃了第一个,李奶奶说:“喜欢吃就多吃点。”我连忙又拿了第二个咬起来,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过年真好呀!新年快要到了,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以后的日子会蒸蒸日上,过的越来越好!450字 六年级 叙事
-
蒸腊八一过,妈妈就开始念叨了:“乡下快要蒸糕蒸馒头了。”所以,一放寒假,我们就赶到乡下外婆家去。一下车,就看见外婆的屋子里冒出滚滚白烟,妈妈说:“已经开始啦!”我刚跨进门,就被一团湿漉漉热腾腾地水汽包围了,这水汽带着米香、柴禾香、枣香,特别好闻。进了屋,迷迷濛濛的水汽中,传来舅爷爷和外公的声音:“快!水开了!”“再撒一层粉!不要太多!”我大声喊:“外公!舅爷爷!”他们一边应和着:“诤诤来啦!快来看蒸糕!”一边不停地往灶台上的大木桶里撒米粉,米粉就像片片雪花往桶里落。这时,外婆的声音在灶后响起:“诤诤!”我看见外婆的脸在灶火的映照下,红扑扑的,连忙扑到她怀里。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把四周都烘得暖暖的。我问外婆:“为什么外公和舅爷爷要把面粉一把一把撒下去,而不一起子把面粉揉好了全倒进去呢?他们的手像抽筋似的抖,累不累呀?”外婆哈哈大笑:“一下子全倒进去的话,糕就会夹生。”我觉得不可思议:“什么?夹生?”外婆说:“是呀,那么厚的面粉层,水蒸汽透不过去,糕的里面就会夹生!”正说着,第一笼糕出锅了。舅爷爷和外公一起把木桶抬起来,齐声喊道:“一!二!三!”“通!”的一声,把它倒扣在桌子上,桌子仿佛吓着了似的猛地跳了一下。揭开木桶,一块圆柱形的糕就棱角分明地出现在眼前。我正要想问问这糕是不是可以吃了,他们两人又开始对着糕揉呀,推呀,压呀,使出了浑身的劲儿折腾它。糕就变成软软的,很好脾气地被他们推来搡去。我问外公这是干什么。外公说这么揉压过后,糕会更加有韧劲,更加粘糯有嚼劲。果然,揉好后,外公用线切了一块给我尝,差点儿没把我的牙齿给粘下来。我一边使劲撕扯着米糕,一边问:“咦,为什么不用刀切,要用线切呢?”外婆说:“用刀切,米糕会粘在刀上扒也扒不下来。”说着,她就利索地用线把糕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到外面席子上去晾干。外面的席子上已经晾着许多包子了,有满脸褶子的,有光头秃脑的,还有椭圆形的,都点着红点点,看起来特别喜庆。我悄悄地抠了几个,发现不同长相的包子,肚子里的馅儿也各不相同。满场的糕和包子,把院子都照得亮堂堂的,我问爸爸为什么过年大家都要蒸糕和包子。爸爸说:“‘糕’和‘高’谐音,寓意着步步登高年年高升的希望,而包子需要发酵,大家都觉得它意味着‘发’家致富的愿望,而这两种食物都需要蒸……”我连忙抢着说:“一定是意味着‘蒸蒸日上’美好寓意吧!”大家伙都笑了。家乡的民俗真有意思!900字 初中 叙事
-
南瓜“PIU PIU,死了,死了。”有人“偷袭”我。我识相地摊开双手,把头向一旁歪去闭了眼,做出被打死的状态。而“凶手”看到我的诈死状,兴奋极了。瞧,她把双肘夹在腰间,两只做出胜利V字型的双手向上伸着,整个身体像钟摆一样左右摇晃,嘴里还喊着:“耶!耶!”这个可爱而又略带傻气的女孩儿,就是我的好朋友,南瓜!说起“南瓜”这个雅号,就不得不提起她的发型。偏分的头发,一直盖住了耳朵,其实也满普通的,但与她圆圆的脸蛋儿配在一起,就活像个南瓜。南瓜天真,天真的带些傻气。每次老师们串课串不开忙着和大家协商的时候,南瓜就会特别不和谐的插上一句:“放学吧!放学吧!”当发现老师同学都用诧异的眼光望着她时,她双眉上蹙成八字,噘起两片小嘴唇,忽闪着眼睛,极委屈的把南瓜头藏在她同桌的怀里。在南瓜的眼里,生活中没有坏人,世界充满阳光。她会对大树唱歌,对小草微笑。朋友之间有了小摩擦,她总是先为别人找一个既得体又美丽的借口。大家在谈论报纸上某条恶劣新闻时,她又总是忽闪着眼睛一脸不解的说:“不能吧,不能吧。”平日闲聊时,南瓜说话都说两遍,像是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又像一个出了毛病的复读机。或者她以为自己的话太深刻,别人听不懂吧。有人赞美她,她就说:“真好,真好。”她遇到开心的事就说:“真高兴,真高兴。”南瓜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像是透过放大镜来看世界,看世界的真,看世界的美。她也放大自己的心情,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南瓜浪漫,浪漫来自于她的素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诸如此类的名诗名句,南瓜一张口,就能背出一箩筐。语文课上,经常是老师说上句,她对下句,一唱一和,好不默契。南瓜爱看柔美的文字,久而久之,她的文风也变的优美而婉约。“离人的周围飞舞着扬花,不,那不是扬花,那是离人的眼泪。”听,连仿写都这么有诗意了。南瓜热爱着原始与天然,于是她热爱有着未经琢磨的山水的云南,不论是洱海的静谧,还是澜沧江的奔腾,不论是石林的峭拔,还是玉溪的悠远。云南也是我的殿堂,于是我们说好,长大后要一起去云南,去感受造物者赋予那片土地的灵性,融入那慢节奏的悠闲的异族生活,体会自然与人性的和谐,探询生命的真谛。南瓜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简单而快乐。在她眼中一片绿草就是整个春天,一朵野花也拥有一个天堂,一颗星星就是一个神话,快乐,就是整个世界。瞧,她把我救活了之后,又摇动着身体,眉飞色舞的跟我讲着江南那丁香一样的姑娘,讲着小竹篮,讲着油纸伞。1000字 高一 叙事
-
南瓜我们家窗外有一块空地,一楼的小超阿姨在空地上种了一片南瓜,我每天下楼时都会去看看它。南瓜籽儿被埋到了土里,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雨,早上起床我打开窗户往外看,嫩嫩的小芽从湿润的土地里钻了出来,它们虽然很小,但是个个长得很饱满,仿佛在告诉人们:“昨晚的雨水真甜,我喝了很多很多,看!我长得多壮实呀!”几天后,小芽长高了许多。太阳公公睁大了眼,仿佛笑眯眯地看着小芽说:“小苗苗,有了雨露的滋润,还要有我的阳光照耀,你才能茁壮成长。”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芽变成了叶子、茎长成了长长的、成串的秧,秧上的叶子绿绿的很茂盛。又过了很多天,开了很多黄色的小喇叭花,绿绿的叶子、黄黄的花瓣儿,美丽极了!又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冲掉了花瓣儿,结出了一个个幼小的南瓜。时间一天天地过着,小南瓜慢慢地长成了金黄色的大南瓜。看着多喜人呀!小超阿姨知道我很喜欢这些南瓜,特意送给了我一个。我很喜欢它,放在那里很久都已经干了,我也没有舍得吃掉它,因为我太喜欢它了。400字 一年级 叙事
-
南瓜今天晚上爸爸回来的很晚,还买回来一个大南瓜,这个大南瓜形状长长的,上面细细的,下面鼓鼓的。外面的颜色是士黄色的,里面是金黄色的,还有很多籽。南瓜可以煮着吃,蒸着吃,还可以炒着吃,南瓜拥有许多营养,味道也不错,非常甜,特别是煮着吃,味道最甜。所以我特别喜欢吃煮南瓜。100字 三年级 叙事
-
蒸螃蟹今晚,我想亲自动手整出美味的螃蟹。第一步,轻轻地把料酒淋满大螃蟹的身子。再放入又黄又辣的姜和又鲜又绿的葱,把大螃蟹放进锅里盖上盖子。我特别激动很期待自己蒸的大螃蟹是什么味儿的?我就站在锅旁,心想是好吃的还是难吃的呢?第二步,二十分钟以后打开锅盖。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我就迫不及待的掰了一个威武的大钳子放进嘴里嚼了嚼,嗯,这可真好吃呀!我又掰开了它坚硬的壳,我看了了鲜美的蟹黄,忍不住尝了一口蟹黄,呸呸呸!蟹黄可真苦呀。我很郁闷这个蟹黄怎么这么苦呀?我既开心又不开心。200字 小学 叙事
-
蒸馒头今年过年,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独立过年,不用准备很多年货,也早早地把忙年的活干完了,只等过一个轻松、惬意的年了。没活干了,妈妈可闲不住,正好年前从姥姥家带回了一些无公害自然生长的地瓜、南瓜,她就研究开了面食。北方最典型的面食无疑是馒头,那也是最简单的。妈妈是主力,我只能打杂了。她找到一些蒸馒头的教程,结合咱们济南人自己的口感,就开始行动了。先把地瓜切片蒸熟,放到容器里凉一点后加入牛奶、鸡蛋,放入酵母粉,还担心发不好,还放了一些泡打粉,然后放进料理机内,她无意间把温度打开了,还是35度,这个温度可是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啊,好家伙,还没和面,地瓜等配料在料理机里就迫不及待地发酵了。等和好面,放在暖气上进一步发酵,起发慢一些的泡打粉也开始发力了,不一会面盆就满了,再一会面就偷偷从面盆盖子下跑出来了,把盖子顶的老高。感觉面粉要成精了,越看越可笑。发好的面团又软又黏,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涨成2倍不止,我都担心家里小小的蒸笼装不下。还好,经过我气喘吁吁的一顿揉搓,把发面里的气泡揉出来后,虽然加了不少干面粉,面团还是变小了。妈妈把揉好的面做成一个个馒头的形状,金黄的,看起来很有食欲呢,好期待!放进锅里,特意给面留了一些发大的空间,但无奈酵母和泡打粉的反应实在太强了,还没开始蒸,馒头就慢慢变的更大,很快挤成“饼”了。但妈妈不以为然,还说已经给馒头撒过干面粉,发再大也只是挤变形而已,不影响熟。点火开水后放蒸屉蒸了,要蒸40分钟方能熟呢,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但随着馒头的膨胀,蒸屉盖都被顶起来了,只好用东西压住,避免漏气不熟。结果到了时间,打开一看,下面放多的一层因为挤的厉害,导致空间不够,全部成了“死馒头”,而形状还“惨不忍睹”,不忍直视。这个时候,好想吃姥姥蒸的大馒头啊!虽然只用了面粉,但形状完美,味道还特别好。在看我妈做的这锅馒头,虽然味道不错,但多数是没熟的,而且形状……。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这次蒸馒头没成功,但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成了我们一家三口过年最美好的回忆!800字 五年级
-
炒南瓜XX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天气:晴星期天中午,我看奶奶炒菜看得出了神。所以,我也想烧壹道可口得小菜。于是,我对奶奶说:“奶奶,您可以教我烧壹道菜吗?”奶奶说:“你为什么要学烧菜呢?”我说:“我也要像您那样烧出好多好吃得小菜。而且昨天老师布置我们要学烧壹道菜。”“那好吧,现在只有南瓜没有烧,你就学烧南瓜吧!”说着,奶奶把南瓜递给我,并且对我说:“先把南瓜洗干净,再把里面得子挖出来,然后把它切成壹小块壹小块得……”不等奶奶把话说完,我已经把南瓜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开,挖出南瓜子,再壹块块切小。奶奶连忙对我说:“小心点儿,刀要斜着向外。对,对,就是这么切。”等我切好南瓜,奶奶又说:“先打开煤气瓶,再用铁铲翻炒,烧熟后还要放点葱,这样才香。”话音刚落,我立刻跑到楼下菜地里摘了十几根葱来,把根剪去,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再用刀切碎。“现在可以生火把锅子热壹下,再放入少许得菜油和盐……”我在奶奶得指点下壹步步地炒了起来。接着,我拿起南瓜块想倒入锅内。我怕油溅起来会烫到我手上,犹豫着不敢倒。奶奶在壹旁鼓励我说:“胆子大壹些,篮子拿低壹些倒进去。”可是,我对奶奶说:“我不敢。”“我在你旁边,不用怕!”我拿起放南瓜得竹篮放到锅内菜油得上方,迅速壹倒。嗤得壹声,壹股油雾腾空而起。我赶紧缩手。还好,油没有溅到手上。接着,我把南瓜翻炒了几下,放了适量得水,盖上锅盖,让它烧壹会儿。大约过了七分钟,奶奶对我说:“你揭开锅盖看壹下吧。”我听从吩咐,打开锅盖,壹股香味扑鼻而来,热气也冒了上来。我向锅内仔细观察,沸汤水翻滚着,南瓜得颜色也从淡黄变成深黄,而且变得有点晶亮透明。我拿起铁铲翻炒起来。看到下面得还有点生,我盖上锅盖让它再烧壹烧。又过了五分钟,我打开锅盖拿起铁铲又翻炒了几下。这壹次南瓜全部烧熟了,我放了点味精、葱等调料。我尝了壹尝,又香又甜,非常可口。我把南瓜盛到了碗里,端到桌子上。然后,我去洗了锅子。等到人齐了,我就和大家壹起吃起晚饭。吃饭时我向大家竭力推荐南瓜。奶奶大声说好吃。壹顿饭下来,南瓜竟然最先吃光。800字 四年级 日记
-
炒南瓜星期天中午,我看奶奶炒菜看得出了神。所以,我也想烧一道可口的小菜。于是,我对奶奶说:“奶奶,您可以教我烧一道菜吗?”奶奶说:“你为什么要学烧菜呢?”我说:“我也要像您那样烧出好多好吃的小菜。而且昨天老师布置我们要学烧一道菜。”“那好吧,现在只有南瓜没有烧,你就学烧南瓜吧!”说着,奶奶把南瓜递给我,并且对我说:“先把南瓜洗干净,再把里面的子挖出来,然后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不等奶奶把话说完,我已经把南瓜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开,挖出南瓜子,再一块块切小。奶奶连忙对我说:“小心点儿,刀要斜着向外。对,对,就是这么切。”等我切好南瓜,奶奶又说:“先打开煤气瓶,再用铁铲翻炒,烧熟后还要放点葱,这样才香。”话音刚落,我立刻跑到楼下菜地里摘了十几根葱来,把根剪去,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再用刀切碎。“现在可以生火把锅子热一下,再放入少许的菜油和盐......”我在奶奶的指点下一步步地炒了起来。接着,我拿起南瓜块想倒入锅内。我怕油溅起来会烫到我手上,犹豫着不敢倒。奶奶在一旁鼓励我说:“胆子大一些,篮子拿低一些倒进去。”可是,我对奶奶说:“我不敢。”“我在你旁边,不用怕!”我拿起放南瓜的竹篮放到锅内菜油的上方,迅速一倒。嗤的一声,一股油雾腾空而起。我赶紧缩手。还好,油没有溅到手上。接着,我把南瓜翻炒了几下,放了适量的水,盖上锅盖,让它烧一会儿。大约过了七分钟,奶奶对我说:“你揭开锅盖看一下吧。”我听从吩咐,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热气也冒了上来。我向锅内仔细观察,沸汤水翻滚着,南瓜的颜色也从淡黄变成深黄,而且变得有点晶亮透明。我拿起铁铲翻炒起来。看到下面的还有点生,我盖上锅盖让它再烧一烧。又过了五分钟,我打开锅盖拿起铁铲又翻炒了几下。这一次南瓜全部烧熟了,我放了点味精、葱等调料。我尝了一尝,又香又甜,非常可口。我把南瓜盛到了碗里,端到桌子上。然后,我去洗了锅子。等到人齐了,我就和大家一起吃起晚饭。吃饭时我向大家竭力推荐南瓜。奶奶大声说好吃。一顿饭下来,南瓜竟然最先吃光。800字 四年级 状物
-
南瓜粥夏末秋至,南瓜渐熟,黄澄澄的一个个,便又让我忆起了母亲的南瓜粥。每当这时,一家子坐在屋前的空地上,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面对面地谈着天。而路过的邻居闻着香气,便忍不住问母亲要上一碗捧回家吃。似乎上一次吃南瓜粥已经是好远好远的事了,但至今回味起来,那种甘香犹留于唇齿之间。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很多时候,家中只留有我一个人。母亲在纺织厂工作,每天要做到七八点才能回家,有时甚至更迟一些。母亲的本意是将我放在爷爷家中,直到她干完活之后来接我。可是我硬说不要,母亲拗不过我,也便随了我的意。母亲回来后,看到沙发上几欲昏睡的我,总是匆忙地跑向厨房,刀切声,淘米声,气鸣声……混合在一起。很快,一碗香喷喷的南瓜粥便摆放在我眼前。白白的米粥上点缀着几颗金色的南瓜粒,一口咬下去,甘甜的汁水立即流满唇齿,而我所有的睡意在那一刻全部消散。吃完南瓜粥,在母亲的故事里,枕着母亲的腿,在她轻柔地拍抚中,也就沉沉地进入了梦中。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在家中自己捣鼓着做南瓜粥。几次下来,总是弄得全身上下粘糊糊的、黄澄澄的。母亲回来后却也不骂我,只笑称我变成了一只脏猴子,就让我去洗个澡。“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做南瓜粥?”一日,我终于鼓起勇气问起母亲,低下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她的回答。“呃……”彼时的母亲正切着土豆,听着我的问题,便放下了菜刀,沉思起来,“你也不是不知道,自从你爷爷去了以后,家中的那块田也没人去打理,哪还有什么南瓜啊?”“那市场上不是有卖的嘛!”我撅起嘴不乐意了。“市场上的南瓜可以吃啊。”正欲再次拿起菜刀的母亲又放下了。那次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但我一直无法理解母亲最后的那一句话。直至那日去舅舅家,看到舅舅指着切开两瓣的南瓜自言自语着:“怎么又是个烂心的……”那一刻,我才恍然知晓母亲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母亲的爱正如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白白的米粥上点缀着几颗金色的南瓜粒。再清淡无味的东西直至加人母爱,那便是人间美味。静夜,月上柳梢,嗅着那种独特的香味,沉沉地进入了梦乡。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蒸花糕作文随着鞭炮声在大街上断断续续的响起,年味也越来越浓。姥姥总是忙忙碌碌的,脸上带着疲倦的微笑。腊月二十七,姥姥又开始忙着蒸花糕,大大小小的花糕堆满了厨房,姥姥累得气喘吁吁。看到姥姥这么劳累,于是,我便自告奋勇的帮姥姥蒸花糕。说起花糕,可是我们鲁西南传统的面食,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有。花糕也叫枣花糕,是一种用面粉和大枣制作花样繁多的蒸糕,其中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生活年年高,花糕越高越吉利,所以姥姥每年过春节都要蒸许多花样的花糕,将每份花糕带着美好的祝福分给我们。花糕不仅寓意美好,而且做法复杂。蒸花糕时,我模仿着姥姥先用擀面杖将揉好的面小心地擀成一个面饼,面饼要光滑、细腻,再拿一小块面揉成长长的棍状,用刀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划出平行的三条线形成花纹,取出一个枣,将其放到面的一边,用这有花纹的长条轻轻裹住小枣。顺着小枣围成一圈,就用刀将面割断,将开口处轻轻捏合,就形成一个“枣花”。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枣花”,将它们依次摆在面饼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那一圈“枣花”,细腻如玉,点缀着那一道道优雅的花纹,仿佛是用玉砌成的。那一颗颗红色的小枣,如同一颗颗火红的玛瑙镶嵌在那细腻的“和田玉”之中,细腻之中含着矜持,古朴又不失优雅。中间的空隙里,我往里面细细的撒了一遍切碎的枣肉。姥姥在旁边不紧不慢的说:“记住,一定要撒的满满的,这样下一层才会是平的,而不会从中间凹下去。”就这么一层摞起一层,越往上“小蛋糕”就越少,像一层层阶梯,一层比一层高。最后,我像擀饺子皮一般擀了八九个面皮,仔仔细细的捏成了一朵花,插在了花糕的最顶层。从远处看,这就像一个大蛋糕,那一颗颗红枣就是用奶油挤出来的一朵朵红花,在蛋糕上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走近了看,这就像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顶层上的那朵白花,仿佛是玉匠精心雕刻、呕心沥血的传世之作。看着做完的一个个花糕放进蒸锅里,自豪感油然而生。姥姥欣慰地说:“陈钰都会蒸花糕了,也会帮姥姥干活了。”听了姥姥的话,这浓浓的年味中,似乎又夹杂了丝丝缕缕的花糕的香气,夹杂了欣慰与自豪。我想:明年还来帮姥姥蒸花糕!800字 六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