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园漫步700字

诗园漫步

700字 初二 散文

在那广阔无垠的诗园里,弥漫着一片若有若无的墨香。那是许许多多的诗人们,用他们的一生凝结成的花所散发出来的。每当我们游历在这墨香中,我们便能感受到历史留给今人的硕果——那一句句如水晶般妙不可言的绝句。在我们呼吸这墨香的同时,诗园漫步的帷幕也慢慢的拉开……

一、唐·李白

首先来到的是诗的故乡——唐的花海。哦,那枝高傲的梅花不正是诗仙李白吗?他是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挥笔写就了大半个盛唐。而在那被唐玄宗亲手将盛世拉向乱世的年代,渐渐腐朽的朝庭中,李白就像是一个刺眼而又极不协调的音符,使人看不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的,不再干净的官场早已不是诗仙的处所,不如做个自由自在的诗人,高傲的立在天地间!唐朝的李白,高傲不屈的专属人。

二、宋·苏轼

第二站,词的世界——宋的花田。瞧,那枝被人折断了好几节却依然顽强乐观的生长着的太阳花不就是苏轼吗?啊,苏轼,在这鱼龙混杂的时代,你的光芒刺痛了小人的双眼。于是,在官场上,你一贬再贬,原本纤细的枝干上也刹时变得伤痕累累。“东坡何罪?独一名太高。”但是,即使如此,你也没有失去乐观的本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只有乐观的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宋朝的苏轼,是乐观的代名词。

三、元·张养浩

最后一站,是曲的发源地——元的花圃。看,在花圃的中央,有一株不知名但长得十分旺盛的花。没错,那正是张养浩。虽然他不像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那样有名,但他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足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揭示了一条在封建社会中不变的真理。即使是惹怒君主,他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一改他直言不讳的品质。张养浩,你是刚正不阿的代表。

随着脚步的挪移,我们渐渐地走到了诗园的尽头。诗园的漫步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古诗给予我们的美的洗礼是不会停的,它能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诗园漫步,是一种美的享受。

诗圣——杜甫

700字 高二 记叙文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乐府。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篇诗文。

7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杜甫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么样的 "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它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这种鸟不与其他凡鸟为群,是高洁的象征。"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父亲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对。””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到了9岁,杜甫已经能写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当地诗人聚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场,有时人们还是把他从树上叫下来的呢!当时在长安有一个名人汇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诗人,学者,艺术家常常是济济一堂。最使杜甫难忘的是,他承先辈们的介绍,到过歧王的王宫,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名流,有幸欣赏了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岁离家漫游,他游吴越,登泰山,访燕赵,增长了很多见识。他33岁这一年,在洛阳与另一个诗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40多岁时国家发生动乱,自己也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却用血泪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