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志摩故居
自从我听了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之后,一直有一个愿望——去他的故居参观,看一看这位诗人生前住过的地方。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徐志摩故居。
徐志摩故居位于海宁市干河街,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墙是用红、灰两色的砖头平砌而成的,木质门、窗漆成了紫色,古朴大方。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四周开满了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庭院左侧立着诗人的头像,他戴着眼镜微笑着。
穿过庭院,市一座两层小楼,楼上是卧房、书房,楼下是厅堂。
厅堂的北墙边有两把红木椅子紧挨着一张红木桌,桌上放着陶杯和水壶,东、西面也放着桌椅,看来这是徐家当年会客的地方。
厅堂东面有一扇门,进了门我就看到一个生平成就展览室,展览室大体是米黄色的,大厅墙上挂着徐志摩的做品和照片。每个做品上方都有一个感应灯,人走到哪,哪个灯就亮。
接下来该上楼了,楼梯是赤褐色的木梯,踩上去有点松,好像要掉下去一样,木条子很窄,一次只能够踩上半个脚。
二楼的中间是一个客厅,摆了几把红木椅子和一张茶几。西边是诗人母亲和前妻的房间,里面摆了几件木床和木家俱。因为诗人和他前妻离后,前妻被他母亲收为义女,所以她还住在徐家。东边是仆人和主人的房间。仆人的房间比较简陋。主人房是由白色与粉色妆点成的浪漫型房间。镶着粉色蕾丝花边的大床,旁边有一台乳白色的梳妆镜,诗人和小曼的结婚照挂在东边的墙上。这是一张黑白的照片,诗人穿着西装帅帅地站在小曼身后,小曼穿着婚纱很淑女地坐在椅子上,两人都显出幸福的微笑。
书房在卧房旁,放着几张藤编布沙发,还有一个宽大的写字桌,这就是诗人当年写诗的地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几十年前,诗人在这里写下这首诗,几十年后,我来到这里追寻他的足迹……
第一次和狗洗澡
我家有一只黑色的大母狗,它已经生过几次孩子了,这一次在春季生了一只小狗,再一次做了妈妈。由于天气时雨时晴,它经常跑到外面被雨淋得全身湿漉漉的,再跑到窝里带小狗,由于身上的毛未干,沤得满身发臭。为了使狗身上不发臭,我便帮狗洗澡,因为它第一次洗澡,害怕得要命,吓得“汪汪汪”直叫,簌簌发抖,又张牙舞爪,摆着一副要咬人的样了,不愿洗澡。后来我想了个办法,三个人把它的嘴和脚用绳子把它挷起来,再用洗净剂水帮它全身洗一洗,后来它感到很舒服了,就睡下来一声不吭的躺澡盆里。它洗完了澡后,我再用吹风机把它的身体吹干,它感到身上很舒服了,摇头摆尾,好像在说:“谢谢你们”。
第一次和狗洗澡很困难,但多洗几次它也就适应了,就再也不困难了,它也乖乖听话了。
相关推荐
-
观夏衍故居后感——平等人生在今天通过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来到了夏衍故居参观,我对夏衍爷爷不是很了解,我十分好奇夏衍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他会有怎样的成就才会被人记住吗。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学校门口集合过后我们来到夏衍故居。一进门,就看到了夏衍爷爷的头像,夏衍爷爷带着一副眼镜。接着,我们看到了夏衍爷爷睡觉的地方,他的私塾,他出的书……这回让我最大的感悟是夏衍爷爷支持平等待遇,无论是有钱人,还是贫穷的人,对他们的待遇一样,准确的来说,夏衍爷爷是多么爱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被车撞了,那个司机买通交通大队,从此这个司机只交了800元医药费。这就是就是不平等待遇。夏衍爷爷编写了那么多电影,都表示了他一颗爱国的心,对社会不平等待遇的不满。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场景。你看,那场景中,林则徐正指挥着官兵们在销烟,官兵们有的在扛箱子,有的在砸鸦片,还有的把鸦片推到销烟池里。围观的老百姓们看到鸦片被销毁了高举着双手在欢呼着,而有几个外国商人看到鸦片被销毁了却急得团团转。看到这场景,我不禁佩服起了林则徐的胆识和爱国之情。从解说中,我还得知: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他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读到这里,我更加钦佩林则徐了。然后,我又看到了一则解说: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因功获“罪”,被庆廷革职遣戍新疆。读到这里,我为林则徐的遭遇感到惋惜。但是,林则徐在困难和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同时,我也为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感到痛心。看来大家说的没错: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不被欺负。即使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勿忘国耻。而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更要为我们祖国的富强繁荣努力读书,以后争取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三年级:任紫妍450字 三年级 观后感
-
徐老师大家一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要写徐老师呀?其实,他是我培训班里的一个老师,他是教我画画的。徐老师有一双眯起来像线一样细的眼睛,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不知道是近视眼还是老花眼?可能两者都有吧!他已经年过半百了,满额头的皱纹,就看到了他有多么的苍老了,徐老师可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师哦!有一次,徐老师教我们画龙虾,他还特意从市场上面买了几只龙虾放在盆里,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几个小朋友一会儿把龙虾的钳子抓起来,此时龙虾的爪子拼命的乱划,好像在喊着救命呢?一会儿又拍拍龙虾的头部,此时龙虾就会用爪子伸出来来夹你。徐老师忙过来叫我们放下龙虾,仔细地看龙虾长什么样子?只见龙虾的身体胖嘟嘟的,披着深红色的铠甲,那头上长着一双像小珍珠似的眼睛,头旁边的大钳子像一把剪刀,可厉害了!等我们观察完龙虾,我们就着手画龙虾了,徐老师在旁边指点着我们,在徐老师的教导下,我们的龙虾画好了,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的龙虾画得还真惟妙惟肖呢!你们说,我们的徐老师,有意思吧!400字 三年级 写人
-
徐老师我最喜欢的老师是徐老师,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又是高高的鼻梁上还挂着一副眼镜。徐老师向父母、家人,一样关心我们,爱我们。有一次,我们全班同学在练字,徐老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到我们写字姿势不规范,徐老师说;''你们把腰弯的都成老爷爷、老奶奶了,听到这同学们赶快调整了正确的坐姿。还有一次我们在上语文课,有一位同学在和他前后桌说话,徐老师看见了没有说这位同学,而是说了前后桌,因为这位同学不是一、两次了,所以老师说了前后桌,老师说;''他和你说话你就说。从次以后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是上课说话了。从这两件事上我明白了,我们要有一颗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50字 三年级 抒情散文
-
济公故居星期日,我们去济公故居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喂鱼,鱼有红的、有黑的、还有金色的乌龟。我们还看见一个大葫芦,大葫芦流了很多水,我喝了一点儿。后来我们去一个亭子,老师给我们讲济公故居的故事。故事讲完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100字 三年级 叙事
-
徐志摩我对徐志摩的了解并不算多,可我就是爱极了他写下的《再别康桥》。听老师谈话时提起他坎坷不平的爱情道路,爱上了谁,又因为谁做了什么。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好诗人。也许是因为常年在国外接受教育,也许是因为那几段脍炙人口令人艳羡的爱情,才让他写下如此优美的诗句,成为一个出名的现代诗人。每每谈到徐志摩逝去的事情,老师总会淡淡的叹气,说他英年早逝。我也隐约明白了些,徐志摩是在飞机遇难时死在了泰山脚下的。但他的灵魂终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故土。在早读时捧着书念着这首凝结着他的智慧与思念的诗,我竟觉得自己的心与徐志摩是离得那样近。他在诗句里融入了他满腔的柔情。我常常读着读着就醉了,像是品味着甘甜的美酒,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头上打转,久久也不散。在我第一次与这首诗相遇时,我还不像现在一样痴迷于它,我甚至嫌弃它太长嫌弃它要全文背诵。但它像酒,入口苦涩回味起来却甘甜清新。每读一遍,我对徐志摩的敬佩也就多一分,我赞美他,我敬佩他。老师们对于他的评价都是风流才子,而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寂寞多情的绅士。他的诗句徘徊在我的脑海里,他骨子里的柔情与不舍,也一同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我读过太多诗,却没有一首让我震撼而久久不忘,这首诗却是例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500字 六年级 写人
-
志摩,志摩志摩把身子拧成一张条凳的形状,掼倒在停满了自行车的宿舍楼前。黑褐驳杂的覆毛,袒着米黄色的肚皮,活像一条在泥泞的雨夜用来垫脚的绒毡。摆好了这副乞赖的姿势,便乜眼瞅着一对路过的情侣。女孩惊叫着说,呀,这猫真可怜,腿都断了。男孩蹙着眉,显出附和的同情的神色。我弯下腰,看见前腿的肘弯上结着硬币大小的痂,洇干的乌血黏着毛发。兴许是和同类殴斗留下的伤痕——但我知道,志摩素来是不以为意的。它只是躺在原地嗷嗷叫唤着,嘹亮而略带嘶哑,如同炫耀感伤的诗人。门卡在感应器上刷出了清脆的滴滴声,脚边仿佛被什么东西蹭了一下。志摩扬起微微发了福的脸庞,透出倦怠的漠然的神色。眼洼里滚着两团干燥的鹅黄——其间曾经熊熊燃烧的漆黑火焰,已不知何时熄灭——如同两枚干瘪的杏,眼芒短促而焦急。我却知道志摩并不是在看我。它的视线总是被乔装的暧昧隐蔽。过去,这双眼睛属于一个俊美的少年,潋滟地注目着你,却不吐露分毫心迹。它瞥向了我所伫立的门前,这一刻,那目光又像是不倦地奔徙着的河流,在疲惫的跋涉的尽头,终于吐露了默哑的温柔。门后是套间公用的客厅,进门正对着西墙的书橱,北首的窗下嵌着一排矮柜,垒放着杂物和电器。柜脚边趴着一只蓝色的塑料食盆,沾着一些黯淡的斑点,却并不让人生厌,反能觉出流年的从容。贴着南墙的位置摆放着一张肮脏的方桌,隔出了些微的曲折之感。志摩出走以后,陈设就改换作了现在的格局。寥寥月余,竟很难再回想起当时的模样。志摩也愣住了。推开门的一霎,它轻烟般地掠过缝隙,又蓦地顿足,低沉地呜咽着,踯躅不前。它认出了食盆,仿佛闻到了熟稔的腥香——曾经填饱过它的肚腹、如今却是为另一只猫准备的食粮。它无声息地绷起了身子,微微前倾,撇去腿伤的狼藉,倒也显出一副优雅而审慎的仪态。与此同时,喜悦也从西厢Z君的小舍探出了脑袋。觉察到了不速的访客,体态却不见丝毫慌乱,隽秀的眉眼亦如平素一般的驯顺,像一面圆桌上摆放齐整的杯盏。恰似电影中旧爱偶遇了新欢。志摩和喜悦遥遥地对峙着,画面定格,谁也没有逾越这意味深长的静默。你感觉不出那是暗藏了敌意的审度——宛如一场错愕又漠然的邂逅,空气里晕染了淡淡的苦涩,像是一支没有点燃的烟,只有烟叶的味道浸没指间。无言的僵持并没有持续多久。志摩就像是意外地闯错了房间的绅士,不等主人诘难,礼貌而又不失颜面地转身退别。我看到它的脑袋不低不亢,我望着它的步履从容而轻盈。我的手无意地拂过门扉,只听见门轴在转动时幽幽地呻吟,好像从遥远的岸边吹来了涛声,踏着湿漉漉的紫色的雾气。仿佛过了许久,才传来沉闷的扣响,像一只熟透的柿子跌落在泥泞的土地。在细诉的五月与觞歌的七月之间,上海的雨季悠悠地做了一场晴暖的梦。这便是一年中最动人的时节。梧桐的摇曳着妩媚的新绿,绣球花低垂着粉色的裙摆。不苟言笑的灌木丛里飘出了栀子花的香味,在朝北教室的窗台上晾成了日光一样的乳白。我想,猫儿应该也知道这些吧。每到这个季节,它们就如一抔从晴空里抛洒下来的沙土,散布在北苑的每一个角落,等待喂食,追逐配偶。志摩的叫声回荡在燥热的午后,像是一只筋疲力尽的八音盒,灰蒙蒙的鸦群似的扑簌着,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路人丢下一盒残羹,它把整个脑袋都扎了进去,只有喉管里传来咕咕的闷响。不远处,Z君的窗口显出了喜悦蹲坐的剪影,安静得像一朵橙黄色的云。它时常这样眺望,偶尔和你眼光交汇,便会低着脑袋倏地跳下窗台。许多年前读过夏目漱石的小说,总觉得猫是一种惯于偷窥人类的动物。就这一点而言,或许猫和我就没有分别了——换句话说,此时此刻,我也正在被这两只猫窥视着。据说,猫眼睛里的世界,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喜悦和志摩大概也不例外。这样的色调恰好适宜记录历史:尘土飞扬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卓别林式夸张的肢体动作,略带忧伤的叙事,隐含反讽的抒情……我抱起了志摩,它焦躁地挣扎起来,拧动着从我怀里跳脱。跑出三五米,却又回头瞥了我一眼。神似一千日元的钞票上印着的夏目漱石,微微下垂的眼角,流露出平静的哀愁,像是在悲悯着什么。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话说志摩古人的才情令我折服,他们生活的不同时代背景分别造就了他们自己的风格的诗作。古韵唯美,却难以入境,论才情,恕我冒昧,我却认为唯近代诗人徐志摩独尊。多数人以为徐志摩是个纨绔子弟,只会讨女人喜欢,那大概也是初读徐志摩时我最为深刻的印象。他从小生活富足,无忧无虑的生活造就了不拘一格,风流多情的性格,纯净真实的他具有一身才华和气质。他笔下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如此的柔情绵绵,试问世间那位人艳如花的才女不会钟情这位才子?正如林徽因爱上了他的浓浓诗香。我们真的要庆幸他俘获了林徽因的芳心,为什么徐在剑桥留学期间的诗情暴发?我想正是因为他认识了才貌并重林徽因。徐志摩追求爱情的自由,与林相恋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可见他不顾一切寻找真爱的勇气。就是因为这样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徐对在英国康桥这段有林徽因在的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在《草上的露珠儿》中他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的强烈情感,尤其是“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这几句令我瞬间感受到志摩要做是人的热情。徐的诗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但也有它的不足。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品读时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尽管这样,我还是敬佩他能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诗中,欣赏他的诗的同时更是在体会他的人生。他对爱情的执着注定了他是痛苦的,他毅然以结束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原配张幼仪离婚,这是他渴望恋爱自由的最高体现,也是我最为佩服的。但是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读他的《一星弱火》会是我感受到一种消极情感。传奇的爱情经历促使他的作品如今深入人心,谁能否定这位风流才子不羁的用情。在文学界里,他就是一颗璀璨但瞬间即逝的流星,先不说他对张幼仪的负情,我想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成就了后来的她。如果不是与他热恋,林徽因恐怕只是普通不为人知的建筑家,如果不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可能只是一时红热的名媛。有的人说,张幼仪活到八十岁,而徐志摩年仅三十六岁就告别人世或许是他的报应,自古才子多风流,也许只有任性活泼的陆小曼才适合与他生活。“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徐志摩微笑着走出喧嚣的繁华,从此,世上少了个他,让我倾慕他才华的他。多年后的康桥,有谁知道他来过,他在这里为爱伫立过。1000字 初三 写人
-
班级志——徐欧篇对于小欧的第一印象我只能说无。欧。徐是我对她最深的印象我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她甚至成为闺蜜我也是迷迷糊糊的那一天我忘不了她望着我的眼睛淡定地道不做闺蜜了吧我们其实不合适我忘记了当时我的回答只记得当时内心翻涌成浪不知如何反应我真的喜欢她哪怕她和我喜欢同一人哪怕她毫不留情说这话她说寝室厕所曾有人死过晚上爱唱那些灵异的歌这些让室友不敢靠近她将自己伪装成蛹不敢绽放那美丽刹那没人注意到睡前她的淡淡而忧伤的语调:其实,我也很怕初一:2260010470200字 初一 写人
-
观都锦生故居在一月十七日,我和一些同学一起来到了都锦生故居参观。都锦生故居位于杭州下茅家埠31号,它分为许多个展厅。我们先到了第一展厅。一进门,就看见一件非常漂亮的丝绸工艺品,织的是“九溪十八涧”,十分逼真。据说这是都锦生在留校任教期间,经过多次教学实践,亲手织出的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同时,我们还了解了都锦生的生平:都锦生年》,号鲁滨,杭州人。民国8年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年5月在上海病逝。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接着,我们又去了第二展厅,这里有都锦生家客厅的蜡像。客厅中摆放有一张桌子和四张扶手椅;每张椅子上都垫着用丝绸绣的软垫;桌子上摆放着一只插满花的花瓶。整个客厅的布置充满一种高雅的艺术气质。都锦生正和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丝织品的解剖分析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呢!都锦生故居还有诸多房间,让我来分别介绍一下:润余堂是故居的正厅,用于接待客人、嘉宾;创作室展示的是都锦生先生和场内技术人员在讨论设计方案的画面;作坊展现了都锦生先生办厂初期织锦作坊的场景;展卖厅模拟展现出了当时“前店”的经营场景。都锦生先生是一位商人,卖的是织锦产品。周恩来曾经评价道:都锦生织锦是中国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怀念故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题记曾多少次翻开地图,找寻出生和曾成长的地方,又曾多少次从妈妈的回忆中,翻开故居的一幅幅画面。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卡车来的很急,在匆匆的人群中,连小院都没来得及看一下,便离开了故居。故居的记忆虽斑斑驳驳,但故居的小院却似乎非常深刻。小院的南方有一片浓郁的丝瓜藤,夏日的午后,烈日当空,而我却在丝瓜藤下恣意玩耍,时不时躺在那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待醒来时,哥哥却已在墙头上蹿来蹿去,这是我所不能及的。尤其是看到他站在墙头摘枣时,涎水不禁挂千尺。那棵枣树下,留下了我多少的欢声笑语。我曾在那树下埋过小勺,向农民伯伯一样,等待着小勺在春天发出芽来,然后秋天便可以向哥哥炫耀满树的银光灿灿,但到了春天,我却大抵忘却了。有时还会在那里寻蚂蚁,会整整一天屁股朝天地死盯着一只蚂蚁不放 ,看它到底会寻到什么。然而却总是弄得饥肠辘辘 ,眼花缭乱 。冬天的小院可就大相径庭了,到处都是缟素的雪 。我走出家门,看到阳光洒在雪上,祥和宁静的一片,心底涌起阵阵兴奋。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白毯上,找一个最深的地方,埋起我那可爱的玻璃球。有时好奇地望着邻家叔叔吐着千态万状的烟圈,在白雪的映衬下分外美丽,但一阵北风嗖嗖地吹过来,烟圈没了,我也被“吹”进了屋子,门外只留下狺狺的犬吠… 隔着窗子,会看到哥哥在用筐子捕鸟,下面撒些稻麦,撑起一杆树枝,系上一根绳子,远远地牵着,待小鸟来吃时,用力一拉,那鸟便被扣住了。但大多数是跑掉了,窗子不知怎的变得模糊,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此时大抵也没了兴趣,于是我便吃饭去了…如今踏入了初中,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发愤图强。唉!我心目中美好的故居,不知何时才能与你相见!650字 初二 写景
-
观《林则徐》有感对于中国近代史极度痴迷的我,并不满足于历史书上对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只字片语”的,描写。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部能够让我深入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电影,我选择了《林则徐》。 不曾想《林则徐》是一部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这使我感受到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历史。 《林则徐》这部电影讲述了1839年虎门销烟到1841年三元里抗英这段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史。这部电影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血战英军、三元里抗英这三个著名的历史剪影组成。这三个历史剪影无不展示了我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纵观整部电影,林则徐身上那种“忠义”的精神令我为之叹服。在国家危难,鸦片泛滥之时,他挺身而出,坚决遏制鸦片流毒,这是“义”,面对朝廷的诽谤与诬陷,他沉默无言,平静的几乎难以置信,这是“忠”。但他又为忠义所困,一个“义”字成为他仕途的绊脚石,可他全然不顾,一心一意只为在乱世中苦苦哀号的百姓;一个“忠”字同样成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拦路虎,他一心为民,得到的是人民的爱戴,他一心为民,得到的是朝廷的猜疑!为了践行“忠”,他离开了爱戴他的百姓,终止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临行时,谁又注意到他平静的外表下那紧锁的眉头,落寞的眼神。 可怜的,在大清国风雨飘摇之际竟还有些人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比如琦善,可他同林则徐一样会在历史留名,只不过叫法不同,一个是流芳百世,另一个叫遗臭万年! 但可怜了,优柔寡断,毁誉参半的道光帝。 不必讲英军的残暴,统治者的无能,官场的腐败。对于历史我们总是不能够很客观,而又有深度的进行概括,我们只能说,林则徐是当之不愧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功伟绩会永远的光耀史册!山东济南长清区长清区孝里中学初二:徐洪林650字 初二 观后感
-
探访茅盾故居乌镇,距我的老家高桥也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今天我就亲自拜访了这个悠悠古镇,接受了一次历史的洗礼。踏进了乌镇东栅的入口,我一眼就瞧见了碧波荡漾的河水和坐落有致的水上楼阁。建于水上的乌镇,颇有一点威尼斯的味道。乌镇果然尽显“江南水乡”的本色!道路都是用青石板铺就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那些房屋,也都是用深棕色的木头搭建而成的,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沿着青石板路走着,走过了几座石桥,穿过了几条街道,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令所有文人墨客都神往的地方——茅盾故居。茅盾从小生长在乌镇,长大后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等令世人惊叹的文学作品。在这里,我和这位文坛巨匠的心又贴近了许多,也不得不佩服他对文学的热爱。一进门,我就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是:先立乎其大;下联是:有志者竞成。这两句话我深深地铭记在了心里,对茅盾的胸怀也有了一些了解。当看到茅盾童年所写的作文时,我被打动了。他叙述的语言是多么地流畅,用词多么地精准,连老师也忍不住在他的作业上勾勾圈圈,频频褒奖,搞得他的作文满篇花。我惊叹:“这位大师在童年便显露出了如此之高的文学天赋,真了不起啊!”茅盾在晚年写了一篇文章——《可爱的故乡》。当我透过玻璃展柜望见茅盾的手稿时,我的心又一次被触动了。这篇手稿虽然凌乱不堪,到处是修改符号和箭头,简直比一个小学生写得还要乱,但往深层次想一想,一位文坛巨匠能如此反复地、认真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实属不易。这种力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能与茅盾这样一位文学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深感荣幸。当离开乌镇时,我的心胸变开阔了。他不朽的精神,荡涤了我的胸怀。北京五中分校初一:赵晨航650字 初一 叙事
-
游刘少奇故居已经了,我们刚游玩毛泽东故居,准备回家。可爸爸说再去刘少奇故居看看吧,刘少奇故居离这儿不远,很快就会到的。大约走了40分钟就到了,我们下了车。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少奇的。它大约高7米,宽2米。很雄伟壮观。我们先去了刘少奇陈列馆。陈列馆是坐西朝东的,展厅前矗立着少奇同志和人民在一起的大型群雕。展厅内陈展150 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大量文物,再现了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和为他平反昭雪的感人情景。天井院正中铜像建有少奇同志铜像,北侧有汉白玉纪念碑,后厅左边房间是少奇同志逝世处,摆放着他生前所用的床铺、枕头等用品,两侧陈放着少奇同志逝世前的病历、遗体火化介绍信、骨灰盒,等以供人们凭吊瞻仰。看完了刘少奇陈列馆,我们又来到了刘少奇故居,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房子。有茅瓦房30多间,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故居前面还有一口水塘,房后有一抹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年环抱。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不由自主的走进了故居的正堂屋,正堂屋往右第一间为刘少奇胞兄云廷卧室。第二间为刘少奇青少年时期的卧室。由此室过酒房为刘少奇父母卧室。出此室便至横堂屋,再依次为烤火房、厨房、农具室、碓房及猪栏屋、牛栏屋等杂屋。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一周。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被毁坏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当年的卧室、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展出了实物、照片数百件,重新对外开放,供人瞻仰参观。看完了刘少奇故居,爸爸开车带我们回家。我在车里想:我从此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争光,为国家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6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鲁迅故居游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来到了历史文化名称之一的绍兴。一下火车,就感到了一种浓浓的春节气息:火车站里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玻璃门上贴着福字,一切都让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出了火车站,我们第一站来到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故居。坐在公交车上只见车外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高一点的房顶、路灯以及灯笼,其他全是一群群穿着五颜六色新衣服的游客。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了许多。即使人再多,也一点没有消弱我激动的心情。公交车还没有停稳,我就急忙下车,挤进人堆中。来到鲁迅祖居门口,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门票,跟着导游的脚步,进入了鲁迅先生的祖居。听了导游的讲解,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还知道了一些旧时江南房屋的建筑风格。参观完鲁迅祖居,我们又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这里是鲁迅先生成年后的住处。在这里,我进一步了结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介绍。接着,我们要去的是百草园。我激动万分,脑海里浮想联翩。“百草园那么美丽、那么有趣!”有人说“我一定要看个究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百草园门口了。进了大门,我大吃一惊:“那么漂亮的百草园,怎么会是这普普通通的菜园呢?”我大失所望。是仔细想想,童年时什么都是美好的,在那时的鲁迅眼里,即使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也是美好的。我们又从百草园来到了三味书屋,看见了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给学生们上课的教室和当时的一些情景。教室中间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戒尺。教室左上角那张就是鲁迅小时候用过的书桌,上面刻着一个小小“早”字,用来提醒自己。我不禁也暗暗给自己下决心。离开鲁迅故居,已经是晚上了。我们走在回宾馆的路上,路边的红灯笼都亮了,路边热闹的夜店人来人往,夜空中美丽的烟花竞相绽放,人们都陶醉在美好的春节的气息当中。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