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清山450字

游三清山

450字 五年级 叙事

十一期间,我和妈妈来到三清山旅游。

坐着缆车,我们来到了山腰上。从山上望山上,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我们启程了,走了三十多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第一处景点——巨蟒出山。从远处看,这个景点就象一条大蟒蛇直立在半山腰上,好像要吃掉太阳似的。我心想:原来如此,怪不得叫巨蟒出山啊!近处看,它却是一块高达几十丈的巨石。看到这里,我连忙用照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

离开了,巨蟒出山,我们又来到了第二处景点——司春女神。此时,我心里很纳闷,因为这块石头的形状就像一位老奶奶,怎么会叫做“司春女神”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跟着导游来到了观景台。到了观景台,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看见的是这块石头的正面。实际上,从侧面和后面看它就像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在这块石头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有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天天上山采药,为村里人治病。当地的土地知道了,就让她成为了神仙。后来,土地要用山里所有的石头来那建造宫殿,并且要让三清山沉入大海。这个姑娘知道了,便帮助村民逃过了灾难。土地又知道了,就把她化作三石像,让她管理春天。就是现在的“司春女神”。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玉女开怀、万笏朝天、乌龟赛跑、观音送子……真是“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美景”。

我与书的故事

1200字 初一 叙事

鹰使蓝天风尘翕张,靠的是健壮有力的翅膀;虎让深山百兽震惶,靠的是响彻云霄的怒吼;大地得以矞矞皇皇,靠的是初绽奇花的点缀;而人能否立足于社会,难道不是取决于知识文化的修养吗?所以,书就成为我们所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尔基曾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但我觉得我好像一滴水,滴在书上——不是融于纸张,就是在表面凝成水晶,让阳光穿透,折射出我与书的故事……

从我懵懂记事时起,书就开始伴随着我。书,可以让我驾驶自己的“鹦鹉螺号”,穿梭于文化的海洋;可以让我前往知识的世外桃源,开拓那未知的一片芬芳;可以让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万物的悲欢离合……书对于我来说,就像形影不离的挚友。我对书的着迷,从生活中便能依稀体现。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这是我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封面陈辞。记得前年暑假,我沉浸于古代中国的乱世历史,那段英雄四起的岁月:春秋战国、三国鼎立、五代十国等等。当我醉心于此之时,在茫茫平原上幻出金戈铁马、旌旗招展;在江河两畔意想舰船扬帆、乘风破浪;在古城旧址凭吊铮铮硬骨、血肉长城……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秦末之时的楚汉相争。但我远远不满足于这本书上的内容。

一天下午,趁爸妈不在家,我便想骑车到附近路边的那家新华书店。自行车的坐凳好久不擦,灰尘将其搞得“满目疮痍”。我只好胡乱一擦,也不管是否干净,便坐上,使劲踏板,迫不及待地骑向书店。此时的天正潜移默化地暗沉起来,但我丝毫没有察觉。

“什么?《史记》啊,没有了。”好不容易骑到书店,售货员阿姨的话,就好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满腔兴奋。正当我垂头丧气,准备离开时,放在柜台上的一本崭新的《资治通鉴》突然让我眼前一亮。拿起书浏览一番,顿时让我欣喜若狂,一看标价……没事,不就两个星期的零花钱吗,哪有书重要?想罢,我便坚决地将沾了点灰的钱放到柜台上,又一把拿过书,头也不回地骑车走了。一路上,我兴高采烈地哼起小调——哈哈,是一本新书。哪知这天像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倾盆大雨一下子如脱缰野马,狂泻而下。我刚想进一亭子躲雨,但为了早点能读上书,还是一鼓作气骑回了家,车轮激起的水花一浪高一浪。我紧紧地捂着书袋,生怕被浸湿了。结果一到家照镜子,水珠链子从额头挂起,连衣服上也“悬”着一根根。但我没管那没多,急匆匆打开装书袋,还好书没湿,心中一块石头终于“咯噔”落下。

在《资治通鉴》中,我对楚汉历史有了重新认识:项羽破釜沉舟、血战巨鹿,刘邦带兵入关、约法三章。使我印象至深的当属“鸿门宴”,刘邦的能屈能伸,张良的临机应变,樊哙的忠心耿耿,项羽的义气高傲,范曾的老谋深算,还有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场没有兵戎相见却让空气凝重的“战争”,让我的心灵震撼了。在那个窗外大雨磅礴的黄昏,我领略了在简陋的火把下,那古人的智慧与胆识。“叮铃铃——”电话响了,我不舍地放下书,按下接听键。“站了五分钟了,怎么可能?”原来是爸妈回来了。他们已敲了五分钟门,实在不行才打的电话。哎,这算不算是书“惹的祸”呢?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是水滴汇成的大海。我愿像水滴一样,在书海中汲取每一点知识。在徜徉知识与文化的海洋中,我会像对自己一般地对待书,因为我与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