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亲情
时光不经意间流走,蓦然回首时光老人已在我的头上画了11个圈。儿时的记忆愈发的模糊不清,但爷爷那时烧的红烧老鹅沉淀下了舌尖的真情,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逢过节,我总和爸爸一起回到爸爸的厂里吃饭。每到这时,爷爷总会提前去老远老远的地方买只老鹅,买好香料,然后算好时间杀了鹅,然后把心、肝、血等等取出,洗干净,然后热好锅,把老鹅和佐料、香料给放进去,煮一段时间接着又放心、肝……最后经过好一段时间的熬炖。我和爸爸还有工人们到了,老鹅也就烧好了,老远就闻到一阵浓香,就连小猫小狗也被吸引到了厨房门口,喵喵地对着姥爷直叫唤。
五点半到了,工人们全都到齐了,菜也被爷爷奶奶一盆接着一盆端上来,可那红烧老鹅却只闻到了香味,却不见本物。这时,一阵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哇!是那做梦都想吃的红烧老鹅!
比黑板还大的大餐桌上摆满了菜,可我别的菜看都不看,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盆老鹅。坐在一旁的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把那盆老鹅移到了我的面前。“来来来,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鹅头,来,小贝贝快点吃,冷掉了可就不好吃了。”爷爷用他那粗糙的手给我夹来了一个鹅头。我看见鹅头,先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鹅舌头。“嗯!”顿时,一股熟悉的味道又缠绕在了舌尖上——那肥而不腻的味道勾起了我第一次吃老鹅时候的情形……
酱料香伴随着老鹅本身的滋味,棕黑色的鹅肉上拌着黑色的香料,吃起来营养又美味,使人垂涎欲滴……正当我想咬下第二口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了爷爷那再大热天奔波到市场上买老鹅的情形——爷爷不顾满头大汗,辛苦地为我去买老鹅,还要自己动手加工。我的眼睛突然酸酸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却又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着。“爷爷,不好吃。”我假装做出一副不好吃的样子,把鹅头夹到了爷爷的碗里,爷爷咬了一口又一口,他很奇怪地问我:“不是很好吃吗?”当我大笑过后,他才发现被我骗了呢……
时光,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我作业繁忙很少有空再去工厂里看望爷爷,但爷爷烧的红烧老鹅的味道却一直记在我的心头,只为有种爱的味道……
爸爸的叹息
爸爸平时嗓音并不大,说话时却总是一本正经。除非遇上“特殊”情况,否则他说起话来总是心平气和。天生倔强的我从未惧怕过爸爸发“虎威”时的怒吼,却总“败”给他那低沉的叹息。
在我是幼儿的时候,脾气很是任性,有一种连公牛也拗不过的倔脾气。在我犯了些小错后,望“孙”成龙的奶奶总是不由分说地将我训上一通。而我站在一旁,噘着小嘴,也不争辩,气哼哼地生着闷气。而爸爸每次碰上这种事,总是一言不发,注视着我,表情如同包公一般严肃。紧接着,一声低沉的叹息从爸爸嘴角冒出,他便伏在桌上,手托着头作沉思状。我见了,心头一怔,本以为爸爸会和奶奶一样训斥我,要不然就向我发出警告,岂料会这样以声沉闷的叹气草草了事。
我一语不发,默默地回到自己房间,不禁开始反省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咀嚼爸爸的叹息,虽不能感到其中的蕴意,但能懂得这是一位父亲的宽容与无奈。
爸爸的叹息不仅仅是对我的体谅,更是对我的激励,敢于给“头脑发热”的我“泼冷水”。 就在上学期,有一次英语模拟考试,我得了满分,一迈进家门就欢天喜地地向父母汇报这一喜讯。妈妈见后对我不住地称赞,可爸爸不像她那样兴奋,反而像得了哀讯一样“唉”地叹了一口气,点着我的头道:“下回考试要当心了!”什么?这口气说得像是一次考好下一次就会考差了似的,弄得我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爸爸有些杞人忧天。
结果,下次的数学考试我真是大意失荆州,仿佛真的中了爸爸的“诅咒”似的,竟算错了一道应用题,导致原本做起数学题来得心应手的我只得了92分!接到这一“噩耗”,爸爸的叹息声显得更低沉了。原来,之前爸爸并非杞人忧天,而是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我立刻一头扎进书堆里,复习起功课来。终于,在下一次的测验中我考出了98分的高分。我明白了爸爸的那一声叹息,其实是一位严父含蓄而内敛的激励!
岁月匆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成长,每每回忆起父亲的叹息声,我明白了,那是体谅,是激励,更是一种独特、深沉的爱。
相似题目
-
舌尖上的亲情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股热流,便流进了心间。每年冬至,奶奶都会做汤圆。白白嫩嫩的圆球,配上红糖水,甜腻腻的,也暖洋洋的。小时候,我是在老家上的学。那时,父母工作并不繁忙,爷爷奶奶也多清闲。每逢冬至,左邻右舍都会聚在一起,和面粉,揉面团。我可喜欢帮奶奶做汤圆了。小小的面团,在手中揉一揉,就变成了小圆球,可爱极了。我们那的汤圆和别处不同,里边没有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仅仅只是纯粹的面团,不参任何杂质。汤圆也不一定是白色的。每每到面料快用完的时候,奶奶便会拿出一小瓶红颜料,点一些在面料上。揉啊揉,面料就变成了粉红色,揉出来的汤圆也是粉嫩嫩的。“来来来,刚做好的汤圆,趁还没凉,赶紧吃。”还没见到人,奶奶的声音便先到了。紧接着,就是汤圆的香气。红糖水包裹着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散发着香甜的味道,手心里的碗是热的,十分暖和。我也顾不上别的,拿着勺子开始吃。奶奶就坐在一旁,看着我,边笑还不忘提醒一句:慢点吃。后来上了小学,不在老家念书了。跟着父母到了城市。奶奶也同样来照顾我了。依旧是每年冬至都有汤圆,味道也不曾变过。只是,我们家多添了个弟弟,父母的工作也渐渐忙起来了。我本以为,往后的冬至都不会有汤圆了,要将就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桌上依然是散发着甜味和热气的汤圆。奶奶笑着说:“弟弟闹腾,为了不让他来捣乱,就把他哄睡了再来做汤圆。”我一时心暖又心疼,弟弟每次都要哄好久才能睡,奶奶一定又忙到了很晚。汤圆一如既往的香甜,味道一如既往的亲切。奶奶一如既往地坐在一旁,就那样笑着看我……冬至的汤圆,于我而言,是特别的,而我是幸运的。65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亲情又是一年燥热的夏天,又是一个平淡的周末,然而记忆中那个笑眯眯的,端着大烤箱走过来的人,如今却未出现在这里。我走过去,手轻轻抚上烤箱顶端,手心中传来的不是烤箱运转的炽热,而是一股透心的冰冷。我最爱蛋糕,但并非面包店中装饰得精致的蛋糕,而是我姐姐亲手做的。我十岁那年,家里来了个大家伙,姐姐眼中透出光芒,然后冲回房间翻出一本小本子,盯着本子上的文字,半响,她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然后起身轻轻拍拍我的肩:“你老姐我这次给你现场做蛋糕哈!”未等我做出反应,便自顾自奔出门外,开始翻箱倒柜。我趴在餐桌上,看着姐姐迅速轻快的搅拌着碗中液体,看着她将桌上的黄油,白砂糖装进小碗中,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小小的秤盘上,目不转睛的调试上面的数据,一遍遍添加,减少,一一对应后她才满意地将这些材料倒入那个更大的碗中,与碗中原油的液体一起混合起来搅拌。液体融合在一起的时间很长,我无聊的抬起头,开始观察姐姐来。而她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目光,微微抬头对我莞尔一笑。以往古板的眼镜被取下来,长到遮住眉眼的刘海被梳到后面,露出她细挑的眉毛和那双丹凤眼。细密的汗珠在她饱满的额头上轻轻滑落,余晖洒在她的身上,就像水墨画中的女子那般美丽。看着我略显痴呆的模样,姐姐轻笑出声,然后示意我去卧室等待,我回过头,看到那个大家伙像灯笼一样,发出橙红色的光芒。当我回到客厅,此时餐桌上多出一个大大圆圆的面包,散发着阵阵香气,姐姐不慌不忙从芒果上削出一长片果肉,放在菜板上,用刀仔细地修整果肉的边缘,精雕细刻,就在不经意间,那块芒果就被卷成一朵玫瑰,一朵金黄的玫瑰,华丽无比摆放在白瓷盘中,我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那一丝柔滑,从口入,抚摸着我的舌头,舌尖的冰凉渗透进我心中,带走夏天的炎热,留下难忘的触感。品尝着那入口即化的奶油,和那充斥着蛋香的面包,芬香扑鼻,我尝到的是那些店中精致蛋糕中所没有的味道,浓浓的奶香萦绕在嘴中。门外的姐姐看着饿狼扑食的我,微笑着,然后默默翻出烫伤药,伸出自己被烫的通红的指尖。如今十二岁的我,叹息一声,那声清脆的开门声顿时将我拉回到眼前:“小妹!要不要尝尝你姐姐做的新品蛋糕呀!”那声熟悉的呼唤,激起封存在我心底的味蕾,扎根在心中的那丝柔滑,顿时涌上心头。90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亲情时光如沙砾,苍老了岁月。那段儿时的记忆愈发的模糊不清,泛黄的老旧影片在脑海的荧屏中闪现,往来翕忽,倏尔远逝,悄悄湮于时光的浪潮中……但沉淀下了的舌尖真情,回味无穷。小时候,每逢回家。还未踏入门槛,屋子里就回荡着我的呼唤:“奶奶!奶奶!我要吃艾粄。”接着,我跌跌撞撞地扑进了奶奶温暖的怀抱。晨曦洒在窗台上,映红了奶奶灰白的头发,那光给她镀了一层金边,阳光的照射使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愈发清晰。走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我背着小竹篓,牵着奶奶的手。我们在田间采着艾叶,奶奶给我讲古时候的神话,混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那一刻,时间戛然而止,定格在这瞬间。晨曦斜斜地洒向大地,把两抹身影拖得很长,很长……。奶奶把采集好的艾叶剁碎,并和着糯米粉放在石臼里捣碎。在后院里,奶奶忙碌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我在墙角观望。那每一次木槌与艾粄瞬间的粘合而拉出长长的丝,都仿佛融入了不一样的情感,使艾粄蕴含着独特的味道。在我小小的世界中:“奶奶是最厉害的人,源于那不一样的艾粄。”放入锅中蒸煮的艾粄,匀出的氤氲,如冉冉升起的袅袅轻纱,飘逸曼妙。带着艾香,飘向了远方……等到揭开锅的那一刻,随着汩汩冒出的雾气,钻入我的胃里,搔痒我的鼻。我不由探着头,向锅里张望。夹起一颗翡翠般晶莹剔透的艾粄,放入嘴中,滑软油润、软糯甘饴。艾叶的清香萦绕于舌尖,那味道,如那舞于云端的仙鹤,抑或是飘舞的天使,那么清,那么美。还未消散的氤氲,使奶奶的身影模糊了,只觉得奶奶那双厚实又宽大的手轻轻摩挲着我的头,听见她和蔼的声音:“慢点吃,别噎着。”奶奶慈祥地望着我,笑靥如花。那一笑牵动着脸庞深深的皱纹,诠释着岁月沧桑,白驹过隙。不禁激得眼前一花,视线模糊起来。“奶奶,奶奶,你也一起吃吧!”我把艾粄递到奶奶嘴旁,“好,好,好,奶奶吃。”乡间老屋,清幽的艾香弥漫在五脏六腑,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血缘在流淌。暖流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爱心无时无刻不在释放。蓦然间,时间的列车到了今站。童年远逝,光阴不在。一场秋雨,又落一地花。旅人匆匆地赶路,去一个她不想去的地方。那儿再也没有艾粄的清香,没有艾粄的味道……。80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亲情在我眼里,妈妈是一个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勇士,会炒菜、洗衣、扫地、拖地……她特别擅长炒菜,别人都称赞她"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我很好奇,妈妈这双巧手如何制造出这么多的美味佳肴的呢?于是,我走进厨房去观察妈妈是如果炒菜的,今天妈妈要做一道她的拿手好菜—美味大虾,只见妈妈将虾的背一只只用剪刀剥开,把虾背上黑色的经脉取出来,妈妈可真有耐心,这么多虾都要“开背取经”,洗好后,在锅里倒入油,等锅里冒烟后,再将虾倒进油里炸,一面炸的呈金黄色后,再翻面,炸好的虾里嫩外酥。接下来是制作调料了,在碗里将准备好的胡椒粉、葱、酒、柠檬汁、酱油、海鲜酱、鸡精等搅拌在一起,并放在铁板上加热,最后把炸好的虾一个个排在铁板上,洒上香菜和放入两片柠檬,一碗可口的铁板美味大虾就出炉啦!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我禁不住夹起一只品尝起来,真是美味极了,虾皮香脆、虾肉香嫩,还带着柠檬的清香。晚饭后,我们一家坐在一起看电视,我好奇地问爸爸:“妈妈是一直这么会做菜吗?可真是天生的美食创造者啊。”爸爸听了,哈哈大笑“不是天生,是因为你的出生,呵呵!我们刚结婚的时候,有一次你爷爷奶奶到家里来,要烧菜的时候问你妈妈调料在哪里,你妈妈是一问三不知,奶奶烧完菜,让你妈妈准备个紫菜蛋汤,结果咸的根本不能吃。”“那妈妈是怎么学会做这么多美食的呢?”我继续追问。“只从你一周岁后,医生建议要添加辅食,你妈妈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食谱,从刚开始的婴儿食谱到营养菜谱到现在的小学生营业食谱大全,她为了让你能吃的好一点、多一点、健康营养一点,不停地研究食谱,变着花样给你做各式各样的菜肴,你真应该感谢你妈妈,为了你,她付出多少心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我恍然大悟,原来每道菜里都夹带着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夹带着妈妈对我无私的爱,是您的美味菜肴没收了我的挑食,也是您的爱没收了我爱挑剔的性格。我爱您,妈妈!750字 四年级
-
舌尖上的亲情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人给予我温暖和亲情,有爸爸妈妈的爱,有兄弟姐妹的爱,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这都源于因为我们是亲人,亲人之间有一份浓浓的亲情。这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的奶奶,我奶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家庭妇女,她对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是千方百计做一些吃的东西。只要听说我们要回老家,她就会早早的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的吃的东西,直到我们要回杭州还给我们大包小包带一大堆吃的东西带回来。奶奶擅长做面食,比如包子馒头面条馄饨饺子,她还擅长做粽子,各种各样的馅,有大肉馅,豆沙馅,青豆馅,芋艿馅,她会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包扎不同馅的粽子以便于识别,我知道每一种小吃都倾注了她浓浓的亲情。奶奶喜欢自己磨豆浆,用最古老的石磨来做,每天天还没有亮就用石磨来磨豆浆,我们起床后一碗香喷喷的豆浆已经放做桌子上,喝着奶奶自己做的豆浆,心里感到很温馨,或许这就是亲情的味道。我喜欢吃油炸虾饼,奶奶就会去村边的小池塘去抓小虾米,她把米饭放在渔网兜里面,等虾米来吃米饭的时候把渔网一提就抓到很多小虾米了,然后拿回家把虾米放进面粉鸡蛋里裹一下,油锅炸出香喷喷的虾饼,好吃极啦,这也是亲情的味道吧。记得去年清明节,奶奶半夜就起来给我们做清明粿,她把艾草捣成泥和米粉和在一起,放进各种馅,压成一个小饼。结果就走那天清晨,奶奶在下楼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断了,医院的急救车接走奶奶后,我看到做了一半的清明粿,还有厨房地上的一桶活蹦乱跳的小虾米,我心里酸酸的,或许这就是最浓的亲情。我的亲人时时刻刻都在给予我温暖,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我都能感受到,特别是奶奶给予我的舌尖上的亲情,让我感动,让我难忘,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一定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回报大家的亲情!700字 五年级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爱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个超人没什么都会,无所不能,就连做饭都会,他会做很多菜,什么意大利面、油炸小脆鱼、糖醋带鱼简直就是一个顶级厨师,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他做的蚝油生菜。于是我还特意跟爸爸讨教了一下。爸爸说,做蚝油生菜是再简单不过了,连我都可以做。先把生菜洗干净,一定要洗得水灵灵的,那青翠欲滴的颜色会让你赏心悦目,一片片生菜就像女孩清新漂亮的舞裙。再用开水烫一下,可烫了一下就不好看了,生菜就开始发黑,就像女孩的舞裙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接着,加上一些材料:蚝油、生抽、大蒜头、一点凉开水。有时,还可以加一点儿辣椒,这样一道美味而简单的菜就新鲜出炉了!虽然爸爸做的生菜没有外面大酒店里的蚝油生菜好看,但很健康、很美味,是不会拉肚子的!我看爸爸做蚝油生菜时,很专注,手法纯熟,几分钟就做好了。吃饭时,它就变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下饭菜。它的味道有点儿重,口感却异常的好,脆脆的,甜中带咸,生菜的清甜加上一丝蚝油的浓郁,让你的每一个味蕾都被调动了起来,真是妙不可言!不仅是我爱吃蚝油生菜,我的好朋友宋亦蓬和陈冠廷也很爱吃,有时两大盘还不够呢!爸爸做的蚝油生菜是人间最美味的菜,是我一辈子的最爱!舌尖上的菜香香的,舌尖上的爱天天的,感谢你,我最爱的爸爸!5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舌尖上的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立夏节气。它表示春天将要结束,夏天就要来了。说起立夏,我们就会想起斗蛋时的快乐情景。同学们拿着五花八门的蛋,雄赳赳气昂昂地迎战对手。“咔嚓”一声,赢的人手舞足蹈,输的人只好灰溜溜地把蛋吃掉。嗯,真好吃!它是怎么做得呢?煮茶叶蛋当然少不了茶叶,再加上老酒、酱油、茴香等,终于煮成功了。剥开了,它的皮灰一道白一道的,吃起来却让人不由得赞叹起来。将它咬开,会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咸中带甜,软软的,可好吃了。乌米饭也是立夏的一道美食。将山上采来的乌饭叶捣碎,浸泡在水里一昼夜,再用汁水把糯米泡一昼夜,然后蒸煮。煮熟的糯米饭黑里透紫,油亮油亮的,吃下去有一种淡淡的香,这是乌饭叶的清香,它有一种清热解毒的效果。立夏时节几乎每座山上都有野山笋,它有着嫩嫩的、黄绿色的外皮。在我们宁波,立夏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立夏不只有这些美食,还有糯米豌豆饭、软菜蚕豆羹等等……立夏,真是一个舌尖上的节日。4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春节春节里,我家做了一大堆好吃的。不用亲自去尝,光听名字就能让你垂涎三尺。如果不信,请随我来看看吧!过年首备的就是馒头,我家也不例外。我奶奶不愧是60多岁的老厨师了,一口气做了枣连山、钱虫、面鱼、元宝等造形的馒头。这才使我死心塌地的服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全家皆大欢喜,爸爸喜欢吃钱虫、我喜欢吃枣连山、爷爷喜欢吃元宝,奶奶和妈妈喜欢吃面鱼。俗话说年年有余,做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我奶奶一般做两道鱼,一道是酸菜鱼。酸菜是奶奶几天前用大白菜的叶子,放上几种调味品腌制而成。热锅里浇上酱汁,放上姜片等调味,用大火熬上一个小时。出锅时,光香气就够你闻的。一上桌子,我们几双筷子就把它报销了。还有一道是麻椒鱼片。把一条鱼切成N块鱼片,然后把鱼片像下火锅一样下到锅里,放上椒盐,几分钟后出锅。或许吃之前你觉得冷,但是吃完这道菜你非但不冷了,而且还会满头大汗,你说有意思不?过年少不了饺子,我家也是。奶奶又在其中大显身手,包了好几种饺子,有月牙形的,有元宝形的,有麦穗形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不光好看,还很好吃呢!特别是白菜瘦肉馅的,一口咬下去,肉的香味混合着白菜的香味,真是香气扑鼻啊!我们家可以说是一个吃货之家!5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年夜饭暮霭沉沉,弥漫着整座大楼,黄昏在云雾中莅临。可在我们家,迎接它的,却不是灯火阑珊,而是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餐桌正中是一张圆圆的大饼,褶皱的大饼上,缀满了星星点点的瓜子碎,裹挟在美味中的却有更一层:“团团圆圆”、“岁岁平安”。这些寄托了美好祝愿的食物,味蕾上的感觉是甜丝丝的,又有点涩——这是盼了多少日月的团圆啊!淤积在心中的压力,才此刻开释,已然忘怀了,一切。饺子落座大饼右侧,饺子皮香肉嫩,外皮香脆可口,一口下去,香飘四溢。汁水满溢出来,是幸福的味道。饺子香喷喷的,肉香和青菜交织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扣肉也在期待中摆出了阵,它香而不油,油而不腻,咽进嘴里热热乎乎的,是快乐,是幸福。年夜饭香在舌尖,甜在味蕾,聚散在人心。3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宁波“烤菜年糕,米道交关好……”一声声吆喝深入人们的心里。3到5元不等,买一碗烤菜年糕,特别是在冬天温热的感觉从手心传来,浇上一勺汤汁,浓厚的香气在鼻尖酝绕。用竹签插起一块年糕,吹一吹送入口中,软滑的年糕带着酱汁在口腔中滑动,齿间喷薄出咸咸的汁水,香气徘徊不绝。再喝口汤、吃根大头菜,让口中的酱香更加浓郁、更加润滑地进入咽喉,暖人心窝,从心中发出来自五脏六腑的抒情感言。也不是只有烤菜年糕才能俘获人心。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宁波臭冬瓜的地位是无法震撼的。夹起一块“去兮兮、香糜糜”的臭冬瓜,拌着饭入口,咸香的滋味在口中迷漫。软糯的冬瓜怪不得中射出一股清清爽爽的卤水,“香气逼人”。这一口,冬瓜的咸、香、臭都在里面,直让爷爷、奶奶们拍手叫好。在青石板铺成的悠悠老街里,还有一种美食:油赞子,位于鼓楼的“王阿姨油赞子”最具有代表性。每天排队的S形长龙,人们有窃窃私语在聊天的,成群结队的,一人只能买个两个袋子。而这家店只有两种口味—海苔味咸的和甜的。刚刚炸出来的油赞子色泽金黄,有点油腻,要冷却一会,吃起来更加酥脆。宁波特色的美食太多了,不管是昂贵的雪菜大黄鱼汤,还是廉价的烤菜年糕,这都是舌尖上的宁波甬城。4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巴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你是知道巴蜀文化呢?当然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火锅吧!当你走进火锅店,一阵阵香味便会扑鼻而来,这种香味很浓郁,同时也伴着辣味、麻味、八角、桂皮、灯笼椒、干红椒……混合而成的香味足以让人垂涎三尺!火锅的汤底一般有三种,红汤、清汤,鸳鸯锅。当然食架上的食材也是让人眼花缭乱,面对如此多的食材,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荤菜类,必然少不了毛肚了,毛肚再滚烫的红汤中被筷子夹住上下起伏,七上八下,整个过程仅需九秒,这样烫出来的毛肚才爽口、鲜美,入口即化。再蘸上最基本的调料:有辣椒粉,葱,蒜,姜和芝麻调和油组成,只有这样最基本的调料才不会破坏火锅最原始纯净的味道。再来一盘鸭肠,最鲜美的毛肚,一定要用筷子夹住,不然不煮老了就不能后悔了,直直的鸭肠与红汤共舞,变得弯曲了,这时夹起来放在嘴里的鸭肠是最能满足牙齿的欲望,让你忍不住再来一盘。那么当你看到架上的耗儿鱼又怎能不动情呢?先看看它的鱼肉的色泽,晶莹,不混浊上面的血并没有干结,拿起一盘,趁锅里的底料开的正旺,毫不犹豫地倒下去,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否则就会把鱼煮化。吃了荤菜,再点一些素菜吧!当然,绿叶子菜可不是红汤爱好者的首选啊!当他们这些绿色小精灵跳入锅里时,他们立刻变软,把辣椒油紧紧的抱住,吃进嘴里时一定要小心,不然是会在你喉咙里留下刺激的辣感。这时的你是否可以再来一盘Q弹、白嫩的老豆腐。豆腐含有石膏成分,性偏凉,可以防止吃火锅上火。鸳鸯锅就好办,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下食材。当自己的舌尖已经被辣味所包裹时,不如来一杯凉的荞麦茶如何?洗清脾胃,或者来一瓶啤酒降火,让火锅独特的香气,麻,辣与啤酒的苦涩想混合。两种极致的感觉相碰撞,让这种感觉由于齿间不能轻易忘掉。饭后再来点水果,但不要吃橘子,如果你明天想长痘痘的话。在四川,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喜欢吃火锅,老少皆宜。许多外来人士,也被这特有的文化所折服。这就是舌尖上的巴蜀,能刺激你味觉的火锅——巴蜀文化!800字 初中 抒情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记忆总会在闻起一些熟悉的味道后,唤醒沉睡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那些久违的画面,心中总是难忘那些甜甜暖暖香香的味道。记忆中,那舌尖总是甜的。小时候,过年时去给左邻右舍拜年,两个口袋被塞得鼓鼓的,里面全是糖。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大家总是你把糖分给我,我把糖分给你。那时候总觉得别人的糖比自己的甜,总想去尝一尝。有时候,还会从储蓄罐里掏出几个硬币,跑到一个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点远的商店买糖吃,嘴中的甜似乎驱走了双腿的劳累。吃完的糖纸一般都不会扔掉,我会把把它们一张张铺平,收集在一个盒子里,心中满是欢喜。走在街上,我总是缠着大人给我买各种造型的糖人,那汤勺舀起的金灿灿的糖汁,或浓或薄地流淌在暖阳中,放在舌尖上,那甜而不腻的味道,至今我还记得,记得那有童年的味道。记忆中,那舌尖是暖的。温暖的春风拂过时,我和外婆会一起去村外挖荠菜。喜欢和外婆一起包荠菜饺子,虽然我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引发大家的一阵哄笑,但我还是十分开心的。咬一口外婆包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如春风拂面而过,如暖阳相照。吃过外婆包的饺子,喝过清香的荠菜饺子汤,闭上眼睛便是怎么也忘不掉,忘不掉那春天的味道了。在记忆中,那舌尖是香的。当金黄色的落叶缓缓地落下,脚下是软软的枯叶,微凉的秋风吹动着奶奶的发梢。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奶奶会煮玉米给我吃,因为她知道我最喜欢她做的玉米。她煮的玉米,总有颊齿以外嚼之不尽的清香。我总是拿着刚刚出锅的颗粒丰满的玉米,就要咬上一口,当然,那滚烫的玉米把我的舌头都烫麻了。奶奶在一旁看着我,不停地笑着。但我仍能感到一阵香浓浓的,一股甜滋滋的味道涌入心田,一股清香直碰鼻尖。秋天的舌尖不仅饱尝玉米的清香,还会遇到柿子的香甜。忘不了奶奶在门前种的柿子树,丰收时,那红红的柿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惹人喜爱。摘一个尝一尝,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那是秋天的味道。事隔经年,每次忆起舌尖的味道,嘴角总是扬起一抹微微的笑。那儿时甜滋滋的糖,暖暖的饺子和香甜甜的玉米柿子,让我思念到如今。8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童年印象中,奶奶和婆婆的形象总是隐在厨房那丝丝缕缕的油烟中。小时候,每逢过节回奶奶家,奶奶总会给我们做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而在江南水乡的婆婆做的菜也是精致细腻。暑假是我最有口福的一段时光。先是去奶奶家,一住就是好些日子,而每去奶奶都会给我做藕饼,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一道工序都是慢工细活。早上,奶奶差遣爷爷去买藕,总是特意叮嘱他藕一定要自己挑,不要随随便便就买回来。然后便开始剁馅,做馅用的肉都是前一天就准备好的,不精也不肥。将肉放在案板上,先将肉切成细条,再剁碎,接着是鸡蛋、葱、生姜……准备得差不多了,爷爷也差不多拎着刚从镇里集市上买来的藕到家了。于是,就开始和面,为了吃起来口感更加柔软,总会放几个鸡蛋。最令我激动的时刻是藕饼下锅。点火、放油、下藕饼,“哧啦”油点欢快地在锅里蹦跳,我的心也随之欢愉起来,面粉上不时泛出几个气泡,“咕嘟咕嘟”的唱着,我也跟着按捺不住,凑上前去看。刚凑上去,便又被油烟呛得又缩回来,远远地看着。藕饼在沸腾的油中渐渐金黄起来,特别的香味到处跑来跑去,勾得我馋虫直往外钻。为了等上班的叔叔婶婶一起回家吃,藕饼终于上桌,往往天色也有些暗淡下来,空气中飘着蚊香淡淡的气味。我吃得“吧叽吧叽”响,奶奶只顾喝着粥。我偶尔也停下来:“奶奶,你为什么不吃?”她笑着望着我“奶奶老了,不爱吃脆的东西,你吃得开心就好。”到八月份,和妈妈一起去婆婆家。蛋饺是一大特色。每次我吵着要吃蛋饺,婆婆总笑咪咪地拿出平底锅,就着火炉上烤。金黄的鸡蛋包着鲜香的肉馅,总是引得我和弟弟妹妹们争得不可开交。如今想来,那是怎样惬意的幸福啊。现在奶奶和婆婆仍然做着这些,她们的腰身慢慢佝偻下去,越来越瘦小,却依然不停地贡献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力量关爱我这早已不再是孩子的孙女,她们朴实、勤劳、不善言辞,不知该做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关爱,便想尽办法让孩子吃得开心。她们的爱就像热腾腾的饭菜带给我温暖与快乐,永远纪念舌尖上的爱与童年。8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滋味雄雁飞过,广袤的天空留下白云被轻抚过的痕迹;雨滴交杂着看不清的丝线,缀连在垂柳的堤岸,湖中留下了圈圈涟漪;而每当这样食物触碰于我的舌尖,唇齿间便会留下一阵清香的滋味。我是十分喜爱去外婆家的。并不是因为那儿的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而是因为外婆亲手做的那一个个外脆里香的草头饼。每每我回到乡下,进门便会询问外婆:“外婆,今天做草头饼吗?”外婆满眼含笑,乐呵呵地说:“食材都准备好了,来帮外婆一起做吗?”我满怀欣喜,来到厨房间洗手,准备同外婆一起做这道佳肴。松软白皙的面粉裹着绿茵茵的草头已经和好放在了桌子上。我熟门熟路地将一大团面团用力攥成一小团,随后用双手反复搓着一小团面团,直至变成一个光滑的椭圆,然后压扁,形成饼的形状。一旁的外婆此时已经起了油锅,不忘提醒我:“囡囡,小心面粉弄到衣服上。”我将成型的面团装在竹篓中递给外婆。待下锅时,外婆将我推到一旁,“油可不能溅到你身上。”下锅没几秒,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已飘了出来。我忍不住凑上前查看,一个个草头饼在锅中裹着金黄的油,“滋滋”地冒着热腾腾的烟雾。外婆来回铲着草头饼,白皙的面团慢慢变成了绿色。外婆时不时地用手拭去额头上沁出的汗珠。过了几分钟,草头饼出锅了,整个厨房都被烟氤氲着。外婆拿出一个脆嫩的草头饼,在嘴边哈了几口气,递给我,并嘱咐道:“小心烫。”咬下去的第一口,油汁和着脆脆的外壳进入我的口中,瞬间,草头饼香酥适口,充分地与味蕾结合,满嘴余香。一点一点地咀嚼,细细品尝,融合得更恰如其分。咬到中间,可口的面团不失嚼劲。一口一口,蕴含着我和外婆一起辛勤付出的滋味,真可谓齿颊留香。一旁的外婆笑盈盈地看着我,欣慰地抚摸着我的头。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滋味流淌于我的唇齿间,有的爽滑酥嫩,有的肉汁四溢,但最令我回味悠长的,还是这道我同外婆一起做的草头饼。一想到外婆,便会想到那草头饼。留于那舌尖上的滋味不单单是美味可口的饼,更是同外婆一起完成这道佳肴的喜悦与满足。800字 初二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