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地衣”有学问
以前,我很喜欢看那些长得挺拔高大的植物,比如松树、木棉树、榕树……这些树木让人一看,就有种威风凛凛的感觉。
回想起那时参加’98《广东第二课堂》环保夏令活动,发现大自然还存在着许多奇特的低矮爬地的植物。记得那天去鼎湖山核心区考察的路上,罗老师告诉我们在鼎湖山上有许多我们小营员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植物──地衣。这地衣到底在哪里?正当我焦急地寻找时,罗老师站在我前面,指着一些长在石头上面的植物,对我们说:“大家看,这就是地衣。”我立即跑上去仔细地观察。啊,原来地衣是这么一种植物!这小小的地衣,颜色是浅绿浅绿的,形状像梅花一样,很美。它们一块块地生长在石壁上,真惹人喜爱。听罗老师说,地衣虽然是苔藓类最小、最低等的一种植物,但它却只生长在空气不受污染的地方。我望望四周,只看见那青山绿水旁边,生长着许许多多的地衣。我不仅看到了优美的植物景观,还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鼎湖山这美丽的景色真让人陶醉!
如果生长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再乱砍伐树木,不再让它们受到人为的污染。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更加美丽、舒适,呼吸的空气将会更加清新、舒畅。像鼎湖山这样绮丽的风景区就会越来越多,像地衣这样的植物也将不再神奇!
重阳尽孝心枫红爱更浓
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再过几天就到重阳佳节了。可能还有同学不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吧?重阳节就是农历九月初九,为什么会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为最大数,故有长久、长寿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其寓意就深远了。1989年起,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国家定为敬老节,成为人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尽孝道表孝心、弘扬传统美德的节日。
老师们、同学们!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严父,都值得尊敬,值得爱戴。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可是,我们又给与了父母什么?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毫无保留地付出,却从没想过要得到任何回报!在这个重阳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来吧,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几句感恩的话语;举起你的手,为父母捶两下背、揉几下腰、洗一下脚;拿起你的相机,给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只要我们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老师们、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相关推荐
-
学问公元2014年4月25日,Y与D成立了在师数学工作室。他们俩都是有很多的人。但是,他们的风格却迥乎不同。D,十分严谨甚至拘谨的一个人。他关注每个细节,每个细微的东西他都要算到底。而Y则不同,他通常不拘小节,思想则天马行空,会冒出各种各样奇怪的方法。这天,他们正彼此争论着谁的多,一道题目摆在了他们跟前,要求解答。于是,他们约定:谁先解出,谁就获胜。“这是道举世难题,但Y瞄了几眼,就有了思路。开始写了起来,D则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推导。一个月过去了,Y已经要完工了,可D才完成四分之一。两个月过去了,Y丧失信心,放弃计算。而D已经完工。终于,D打败Y。结局似乎表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但事实的发展却不像这样。不久,Y积郁成疾,不久将离开人世,也不可能再思考了。于是,大师数学工作室由D承担。此时的D,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但是,每每有难题、怪题来让他解决时,他却没有新方法,只会老套路,不敢有一点点创新。不少人开始对他质疑,甚至质疑他的。可他却不管这些,继续坚持他的真理:做只要严谨就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个工作室。而D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研究。而这时,Z,传奇女数学家,登场了。她是Y的唯一弟子,也掌握了他的思想。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诞生了,大师数学工作室再度生辉。在一次记者采访会上,应记者问,她说道:”师父教给我最大的就是——做要严谨,但不可拘谨,懂得如何做才是最大的呀!“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650字 五年级
-
学问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过很多漫画书,有搞笑的《阿衰》;有飞岩走壁、拯救世界的《蜘蛛侠》;有充满幽默和温馨的《父与子全集》。对于《父与子全集》我有着更深的情感,它是一本有意义又好看的漫画书,它是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写的是一对平凡父子的生活琐事。你能在简单的线条里看到一个理想的爸爸,在无奈和爆笑之余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儿子。在《父与子全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和袋鼠做朋友》片段,这组漫画说的是: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爸爸和儿子一起去郊外打猎。在树林里,儿子开心地蹦着,突然看见一只凶恶的老鹰一个箭步俯冲下来,用它那“铁爪”把一只正在觅食的小袋鼠抓走了,小袋鼠拼命地呼喊,袋鼠妈妈在下面奋力追赶。儿子愤愤不平,眼看老鹰越飞越高,这时迟,那时快,他迅速拿起背上的弓箭,熟练地搭上一支箭,大声呵斥“吃我一箭!”老鹰“啊”的一声,像断了线的风筝朝地面直冲而下,小袋鼠得救了。袋鼠母子很感谢儿子,袋鼠妈妈说:“请你来我的袋子里,我们一起去玩耍吧。”于是,他们蹦蹦跳跳做着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袋鼠母子又请父与子吃了“水果大餐”,直到天黑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林。通过这组漫画,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儿子帮助了袋鼠母子,得到了快乐和盛情地款待,我也要像儿子一样乐于助人、勇敢,“路见不平一声吼!”点评: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6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学问孔子曰:“学而常习之不亦乐乎”。我认为这是对“学习”一词的解释,也是为学习的方式指明了道路。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那么什么是“学问”呢?在我看来或许用“学而常问之,则不惑哉”这句话来解释它,更能阐明“学问”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历史上有很多有学问的人,我所知道的就有:孔子,爱因斯坦,马克思,孙武等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传记我了解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博览群书,在书的海洋中孜孜不倦的学习。以马克思为例,他曾十数年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外都在图书馆中阅读。每当读到书中精彩之处,他总会情不自禁的用脚在地板上轻轻地擦几下。时间久了,坚硬的水泥地板居然被擦出一个深深的凹印。可想而知,书本就是他生活中欢乐的海洋。那么马克思爱因斯坦孔子孙武他们是不是仅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成为一个受众人敬仰的思想家或科学家以及书圣或武圣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不都可以成为一个个像他们一样的人吗?因为,据我所知,图书管理员所看过的书也都不少。可为什么他们却成为不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我认为这就要通过”学问“这一词的含义来解释这一现象。“学问”一词如果把它分拆开来,我理解为:学=学习也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问=思索和探究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索钻研,把获取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之完善,从而做到掌握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才是“学问”一词的完美阐释。东华小学五。3班张紫君2009年4月6日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学问学问孔子曰:“学而常习之不亦乐乎”。我认为这是对“学习”一词的解释,也是为学习的方式指明了道路。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那么什么是“学问”呢?在我看来或许用“学而常问之,则不惑哉”这句话来解释它,更能阐明“学问”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历史上有很多有学问的人,我所知道的就有:孔子,爱因斯坦,马克思,孙武等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传记我了解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博览群书,在书的海洋中孜孜不倦的学习。以马克思为例,他曾十数年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外都在图书馆中阅读。每当读到书中精彩之处,他总会情不自禁的用脚在地板上轻轻地擦几下。时间久了,坚硬的水泥地板居然被擦出一个深深的凹印。可想而知,书本就是他生活中欢乐的海洋。那么马克思爱因斯坦孔子孙武他们是不是仅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成为一个受众人敬仰的思想家或科学家以及书圣或武圣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不都可以成为一个个像他们一样的人吗?因为,据我所知,图书管理员所看过的书也都不少。可为什么他们却成为不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我认为这就要通过”学问“这一词的含义来解释这一现象。“学问”一词如果把它分拆开来,我理解为:学=学习也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问=思索和探究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索钻研,把获取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之完善,从而做到掌握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才是“学问”一词的完美阐释。东华小学五.3班张紫君2009年4月6日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学问从前,有个老人很有学问,他的房子里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大字。老人死后,两个儿子八遍分成两半。哥哥拿了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从不提问。弟弟拿了个“问”字,专门提问从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都学得稀里糊涂。后来兄弟俩想起了爸爸的教诲: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于是他俩勤学好问,结果也向他们的爸爸一样,都成了有学问的人。1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学问“学问学问,都是问出来的嘛!”学姐站在讲台旁,目光审视过我们这些刚进入初一的“小孩”。我有些羞愧地盯着脚尖:我对于“问问题”有着天然的恐惧感,无论是“问路”,还是“问题目”,以至于我一直是个“路盲”,成绩也并不出彩,听学姐这么一说,心里第一次滋生出对于“问”的渴望。转眼便是下课铃响之际,数学老师手忙脚乱地提着教材与大三角尺正往门外走去,我咬咬牙,一个健步追过去,拦在老师面前,带了些羞涩的微笑,扬了扬手中的数学书,小声嗫嚅道:“老师,我想问个问题。”数学老师有些惊诧却又舒心地一笑:“你问你问,我一定帮你解答。”我捧上数学书,小心翼翼地提问,换来老师妙语连珠的解答。我心里残存的那点好奇被毫不保留地拽出来,像小雏鸟从被孵出到嗷嗷待哺。之后,我成了与数学老师接触最多的人,仿佛问着问着,我的学问真的有所增长,数学对我也越来越有吸引力。这种对于“问问题”的积极与收获学问的喜悦毫不客气地蔓延到其他学科,譬如英语和语文。渐渐地,只要一遇到难题我便直奔老师办公室,享受老师精妙的讲解,直至我大呼“明白!”为止。就是这样一日一日的积累,我肚子里的墨水似乎多了起来,学问也渐渐多了。同学们有时愿意问我题,我也乐于解答。事情本该就这样按部就班,顺顺利利地发展下去的,直至期中考试那一天。我望着卷子上蝼蚁排衙般的小字,脑袋晕沉沉的,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定神看题目,勉强下得了笔,却哆哆嗦嗦,仿佛我一直在以正确答案为中心绕圈却怎么也接近不了它。考试结果自然不提,我却有些生闷气,那些几天才往老师办公室跑一趟去问问题的好友竟是比我这个天天问问题的分数高出不止一大截,他们的学问竟比我要好的多。我心中很忿然。放学后,我照例抱着习题踏进数学老师办公室,刚摊开一道题却迎上老师不那么温和的目光。“你说说,为什么成绩下降这么厉害?”我沉下头,如往常一般嗫嚅不言。“要我说,你问题问得挺多,可这些题你有自己思考过吗?”老师放软了语气,“你自己并不思考,平时指望着我来讲解,那考试呢?你指望谁呢?”我有些懵懂地点头,心里却似恍然大悟一般明了:我错便是错在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学问也在被动地增长。三年后的某日,我即将进入高一,作为学姐,来到老师新接手的初一班级,同样面对那些稚嫩的脸庞,我低声道:“学问学问,自然是问出来的,可更有价值的是经过自己思考后问出的问题。”我抬头,恰巧撞见老师赞许的微笑点头。我回以一笑,我会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作为人生的学问,慢慢琢磨。1000字 高一 叙事
-
学问公元2014年4月25日,Y与D成立了在师数学工作室。他们俩都是有很多学问的人。但是,他们的风格却迥乎不同。D,十分严谨甚至拘谨的一个人。他关注每个细节,每个细微的东西他都要算到底。而Y则不同,他通常不拘小节,思想则天马行空,会冒出各种各样奇怪的方法。这天,他们正彼此争论着谁的学问多,一道题目摆在了他们跟前,要求解答。于是,他们约定:谁先解出,谁就获胜。这是道举世难题,但Y瞄了几眼,就有了思路。开始写了起来,D则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推导。一个月过去了,Y已经要完工了,可D才完成四分之一。两个月过去了,Y丧失信心,放弃计算。而D已经完工。终于,D打败Y。结局似乎表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但事实的发展却不像这样。不久,Y积郁成疾,不久将离开人世,也不可能再思考了。于是,大师数学工作室由D承担。此时的D,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但是,每每有难题、怪题来让他解决时,他却没有新方法,只会老套路,不敢有一点点创新。不少人开始对他质疑,甚至质疑他的学问。可他却不管这些,继续坚持他的真理:做学问只要严谨就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个工作室。而D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研究。而这时,Z,传奇女数学家,登场了。她是Y的唯一弟子,也掌握了他的思想。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诞生了,大师数学工作室再度生辉。在一次记者采访会上,应记者问,她说道:师父教给我最大的学问就是做学问要严谨,但不可拘谨,懂得如何做学问才是最大的学问呀!600字 初二 叙事
-
学问今天下午我在家里看了《格林童话全集》,里面有《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等好多有趣的童话故事。爸爸问我:“你知道这些故事的作者是谁吗?”我摇了摇头。爸爸告诉我:“就是格林,他是位很有学问的童话作家,写了很多著名的童话。”我问爸爸:“什么是学问呢?”爸爸说:“学问就是知识。”“那我有学问吗?”我又问。爸爸说:“你有一点点学问,因为你才一年级啊!平时学校里老师教的,家里父母讲的,课外自己学的,只有你知道了才是你的学问。平时碰到自己不知道的要多学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我听了有点懂了。250字 一年级 叙事
-
学问人生处处皆学问,这句话说得真的是一点都不假。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中,做事做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道理,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做的,但是一般来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的经验和经历都是严重欠缺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那些需要我们掌握或者了解的学问了。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我们勤奋的去学习,去汲取新的知识,我们的眼界就会不断地拓宽的,我们的人生之路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让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积累学问,做一个有着丰富大脑的人吧!2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生活处处有学问今天我完成了一项英语作业,这项作业需要邮寄到湖南路的某个地方参加英语报的读报知识竞赛。于是,妈妈带着我到小区门口的邮局寄信。 经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寄信首先要买邮票和信封,然后依次填写好收信人的邮编、地址、名字还有发信人的地址、邮编,最后装入信纸,用胶水粘好信封口,贴好邮票,投到信箱里就万事大吉了。 买好信封邮票后,我看到邮票上写着:80分,就好奇地问:“妈妈,信封多少钱?”妈妈回答说:“两毛。”“啊?不就是一张纸吗,还这么贵?还不如自己坐地铁送去呢!”我愤愤不平地说。“那可不行,”妈妈给我算了一笔账,“通过邮局邮寄只要一块钱,而且可以节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如果坐地铁自己送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说,我们家在下马坊,收信人在玄武门附近,我从下马坊站坐到玄武门站要付三块钱,你要一块五,来回一次我们俩就要九块钱。就算刷卡有折扣,那一点儿也是微乎其微的。你想想,一块和九块,差距多大呀!” 通过这一件小小的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都要三思而后行。 简评: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不但要三思后行,还要精打细算!400字 三年级 叙事
-
学问学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知识既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如果你光学不问,光问不学,是没有用的;如果你光问不学也是没有用的。正如哥白尼,哥白尼对科学奥义的不懈追求,正是从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有一天,哥白尼在玩耍的时候看见了一只母鸡在下蛋,他好奇地走了过去,母鸡在鸡窝上坐了许久,约半小时过去了,一只小鸡,两只小鸡,三只小鸡......终于被母鸡孵出来了,他很好奇,便回家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小鸡是怎么孵小鸡的啊?”父母对哥白尼的问题哑口无言。看吧·,这就是哥白尼众多的怪问题之一。我们从小就应该从普通的事中发现问题,完全可以请教别人,可以随时随地请教,只要能给你启发的,无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为沈拓。他和哥白尼不一样,他问问题如果找不要到答案,就会去亲自实践。对啊,凡事必须亲自去实践、去寻找答案,当然,要先询问身边的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不能光学不问,光问不学。这样学了也是白学,问了也是白问。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学好。别忘了,还要实践。4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学问南京市玄武区同仁小学六(3)班梁英杰“学问、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将”学与问“二字并提,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读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这篇文章主要说了2个例子写出学问的重要性:1《大学》中的“博学之,审问之”的话。宋代思想家张截也说过:“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这些话都揭示了学习过程中“学”与“问”的辩证关系。问的基础是学,不在学习上进行探索与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问”——向自己提问、向别人请教。相反,倘若不经常在自己脑子里放一些问号,不虚心向师友提问请教,自己在学习上必然会孤陋寡闻、停滞不前。2、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这样的:疑(提出问题)——谋(分析问题)——断(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一篇文章或一次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几句话虽然只是针对演说和写文章而言,但实际上给每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这篇文章告诉我,“问”和“学”两种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真知。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干冰的学问这个周末,老师布置了制作干冰的作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向科学的道路,探索知识,做创新小达人。我不知道干冰怎么做,就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它是用二氧化碳做成的。我先买了一个装液体的二氧化碳瓶钢瓶,再把它放入冰箱冰冻一小时之后,拿出来,打开瓶盖,就发现瓶子里面有白色的气体冒出来,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干冰。我很高兴,因为我试验做成功了!做好了实验后,我有点疑惑:干冰是怎么形成的呢?干冰在哪里用呢?等等。然后我带着疑问,依然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电脑。资料上说。干冰的英文是Dryice,干冰是CO2的液态存在形式,CO2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自然存在于空气中,虽然CO2在空气中的含量相对而言很小,但它却是我们所认识到的最重要的气体之一。干冰极易挥发,升华为无毒、无味的,比固体面积大1000倍的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干冰不能储存于密封性能好、体积较小的容器中,很容易暴炸。要让干冰放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让干冰挥发产生的气体释放出去,这样才安全。怎么样,很有趣吧?大家都亲自动手吧!试验成功了!科学只有自己去做,才有它的意义,也只有实验过,才能成功!450字 四年级
-
吃的学问在生活中,“吃”是多么普通的字眼啊!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更是喜欢不过了,总是念念不忘。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和一群小伙伴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听到远处飘来一阵小贩的吆喝声:“卖羊肉串啦,香喷喷的羊肉串啊!……”我们这群人,不知不觉,就被这声音给吸引过去了。来到摊位旁,羊肉串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看到滋滋作响的羊肉串从油锅里捞出,口水就情不自禁地往肚里咽,真想马上塞到嘴里咽到肚中。刚想把兜里的钱递给小贩,我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胖妞的形象:双下巴,水桶腰,走起路来摇呀摇。不由得一阵冷颤,想起了妈妈每天唠叨的话:“少吃油炸食品,容易发胖。而且这个油不知被炸过多少次,对身体有害处。”唉,算了吧,不能因为一时嘴馋,就不顾身体,还是远离这些摊位比较好。现在,经过学校的教育,我对“吃”这个字理解得更深了。我懂得了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水果中含有许多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和其它零食,不要偏食……哇,饮食还真是讲究,我应该多学习学习,让自己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450字 四年级
-
生活的学问有一天,在奶奶送我上学的路上,我看见有什么东西在树丛里飞来飞去,我跑去一看,感觉像是蜻蜓,再一看,蜻蜓怎么飞得这么低?我立马回过头来,好奇地问奶奶:“蜻蜓怎么飞得那么低?”奶奶说:“是天要下雨了。”我说:“怎么可能,太阳还在天上呢,不可能下雨的,我不相信。”就这样,我若有所思地去上课了,不一会儿,我感觉教室里暗了下来,向窗外看去,天上乌云密布,这下我知道奶奶说的是对的。后来,我又查看了百度,让我更了解了蜻蜓飞低就要下雨的原因,有一句谚语这样说:蜻蜓低飞,不风即雨。雨前,气压低,昆虫多在低空浮游,蜻蜓为了觅食,往往在离地二三米处飞行,这是即将有风雨的征兆。为什么蜻蜓会在下雨前飞得很低呢?是因为蜻蜓的翅膀是网叶形,不像有羽毛的动物可以承受大的气压。快下雨的时候或者阴天的时候气候比较湿润,空气中的湿度很大,蜻蜓翅膀的组成成分是角质化的蛋白质,在蜻蜓飞翔的时候,一遇到潮湿的水汽,往往会把翅膀沾湿,由于重量的原因造成了蜻蜓飞不高。有经验的农民一看见蜻蜓低飞,就知道要下雨了,为自己的农业生产早做安排,防止下雨造成庄稼的损失。看来,生活中要是仔细观察,到处都是学问。450字 五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