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满堂
今天的课堂里,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气,光闻着我都已经垂涎欲滴了。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呢?
前几天的品德课上,我们学到民风民俗这一课,金老师便提议今天做粽子,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分工合作带材料。我负责的是粽叶,我先用高压锅煮压粽叶,然后用冷水将它泡软,最后擦干,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盼星星,盼月亮,做粽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大家各个跃跃欲试。这次,我们小组还开外挂——请来了心灵手巧的杨扬妈妈,有了名师指点,我的心里自信爆棚。活动开始,我们井井有条地取出材料,第一个环节,当然就是材料加工。杨扬妈妈拿出一袋发胀的白糯米,将它倒在小盆里,熟练地洒了适量的酱油,开始细心地搅拌起来,俗话说:人靠衣装,原来米也得靠颜色,这一搅拌,白色的米顿时变得油光焕发,十分诱人。我们也没闲着,一拨开始剪粽叶枝,一拨搅拌肉馅。
没过一会儿,材料加工完毕,到了最兴奋的包粽子时刻了,外挂宝器杨扬妈开始手把手教我们这些零基础的人包粽子,只见她拿起一张粽叶,娴熟地将叶子折弯成勺状,又往里面加了些许的糯米和腌肉,再将粽叶捆扎起来,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我先按照杨妈的步骤,先放一勺糯米,
再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块肉平放带有糯米的粽叶里,接着轻轻抖动棕叶,让它压紧一点,然后再放点糯米。最后,我把粽叶折起来盖住米,表面层保持成一个三角形状,然后再把两边多余的粽叶往下折,包实好,再用绳扎好。一个简易的粽子就做好了。不过,仔细一检查,这算是个十足的“豆腐渣工程”,只要轻轻摇动一下,就会有大把大把的糯米往外逃,刚才还鼓鼓囊囊的,现在一下子阉了。杨妈见状,告诉我一个锦囊妙招:“只要把底部那一块往外折,就不会有米漏出来了。”在杨扬妈妈的指导下,我成功做出了多个形状鹤立鸡群的粽子,包粽子的技术也渐渐炉火纯青。
在全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完成了24个粽子。在活动的最后,当然还少不了品尝美食,我们组因为没有赶上烧的时间,所以只好拿回家品尝,不过却可以品尝别组的粽子,也算是饱了口福。二十几个粽子在电饭煲里发出了异常的香气,把我们的心都直勾勾地拉到了电饭煲里。粽子香满教室,连隔壁班的同学也闻香而来,终于,下午困难班,粽子新鲜出炉,大家蜂拥而上,满嘴都是粽子,满嘴都是饱满的幸福感。
这次的活动让我学会包粽子,学会团结合作,这抹香一定会在我的小学生涯中挥之不去。
考试是什么
考试是什么
考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考试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想想也是,从小到大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尤其是临近升初中,天天小测验,我真不知道老师哪来那么多的题,那么多的试卷,还有为什么要不停的考来考去。
到了中学后,考试更如家常便饭,一天一测验,三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天呐,真快把我给“烤”糊了。
不过经常考试,我还考出了许多门道来,也不再把考试看得那么恐怖了。我竟然还觉得考试还挺有意思了,考好了,心情自然愉快,考差了,还能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查缺补漏呢。尤其是在考前,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考前复习状态,让人感觉很充实,有使命感。一旦考毕,那个轻松,如释重负,就象压在身上的大山不见了,走起路来都轻轻飘飘的啦。每次考试后我都不再去想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因为我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分数于我已不再重要。
有人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尤其是听到高考落榜的某某学生寻死觅活的一条条小道消息,我就嗤之一鼻。其实只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认真学习善于积累,举一反三,在考试时镇定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超出能力之外的难题就不由得我们了,只要能会做的做对做好就无怨无悔了。
其实考试只是代表一个一个阶段中的学习方法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所有能力,考得好了,再接再厉,考的不好找出差距,拼搏进取,积极赶超。所以我们要正视分数,关注考试,但不要过于看重它们,这样才能更促进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取得更好得成绩.
2009.3.22
相关推荐
-
粽香飘香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人们都要舞龙舟、做香袋、吃粽子。战国时期,粽子就已经诞生了,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而今年端午节和往年却不一样,因为在这天,金都天长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一只只生龙活虎的“喜庆狮子”在校园里欢腾,包粽子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准备就绪后,假日小队成员各就各位,把桌布铺开,平整地铺在桌子上;红豆、糯米、粽叶都放在网兜里清洗一遍后,把食料均匀地和在一起。小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只等一声令下。我们不打没把握的仗。因此,早早地就把参谋长——可亲可敬的奶奶和爷爷请来助阵了。有了军师的出谋划策,果然不同凡响!瞧,首先把粽叶围成一个兜,将糯米往里填满,量要均匀,多了米会漏出来,少了粽子没有“肌肉”不够结实,吃起来口感不佳,所以六只小手经常在米兜里走荡。经过调整,粽子变成了“大力士”,肌肉股股的。再将粽叶往上一盖,为粽子做一次时装秀,配上了一件绿外套,把两头叠住,不能有一丝漏缝。最后用绳子把粽子“五花大绑”地绑起来。一个胖股股的小粽子诞生了。各组包的粽子样式不同,有三角形扁状的,有四个尖角的,有像枕头的,有像火箭的,有……。操场上热闹非凡,小粽子师傅们一个个紧缩眉头,放米、裹粽叶、扎绳这每一个步骤都没有忽略,每一步都做得很到位,小巧手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粽子糯,粽子香,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吃上一个个自己亲手包的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一起来怀念屈原吧!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端午粽香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制馅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洗叶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包粽子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品粽子一个小时下来,已经包完了将近二十五个粽子,然后妈妈把它们这些“胖小子”放入蒸锅中,蒸出来后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打开锅盖,香气直往鼻子上扑。我们就拿出粽子,几个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烫、不怕烫一样,从我们手中“抢”过几个粽子立马吃了起来。就这样,端午节在洋溢着浓郁的快乐气氛和甜蜜的粽香中过去了……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文化温暖的记忆。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你们呢?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端午粽香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广南学校六年级:魏文婷550字 六年级
-
粽香情那天去舅舅店里,二妗子问我:“今年咋不包粽子了呢?”我一惊:“这么快就到端午节了么?”时间过得飞快,不觉间端午节已经临近。往年这个时候,我已经包好粽子,总会送给妗子一些的。今年忙忙碌碌,竟然把端午节和包粽子忘得一干二净!又过两天,轩也在那提醒我了:“妈,什么时候包粽子?我可是许诺了同学要带给他们吃的。”每年我包的粽子儿子都会带去学校,跟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今年四月份,就有个同学给儿子写纸条,告诉他五月份生日,让儿子送她两个粽子做生日礼物。呵呵,看来咱包的粽子虽然模样不甚好看,还是很受欢迎滴,那就准备材料,包吧!一日回家,发现楼东头有卖新鲜粽叶的。其实咱们本地的新鲜粽叶都是芦苇的叶子,比超市卖的真空包装的粽叶要窄了很多,包粽子的时候会增加一些难度,且没有真空包装的粽叶包出来好看,但胜在新鲜。于是,我买了三把,用开水煮了,放进冰箱里备用。又抽空买来糯米和蜜枣,把糯米用水泡了。米泡好后,晚上收拾完碗筷,我开始包粽子。由于叶子窄,又容易烂,我用了三片叶子叠在一起,尽量把粽子包大一些。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状,放进些米,再放一个蜜枣进去,上面再填些米,用水灌一下,然后折叠翻转,用棉线五花大绑。看着一个个粽子慢慢装满了筐子,心里充满着欣喜。米包完了,还剩下一些粽叶。没关系,咱再泡些米,明天再包!蜜枣也不够了,那就泡些花生和斑马豆,包出来也好吃呢!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包了一些,下午接琦琦放学后又包了一些,总算竣工了。把放在冰箱里的粽子全拿出来,放进锅里,竟然一大锅了,有上百个呢!在锅里加上水,让水没过粽子,放在炉子上,开火煮。“粽子什么时候熟?”被粽子馋得晚饭都没好好吃的琦琦问。“得煮三个小时,大概在你睡觉前能煮好。”我说。“得这么久啊!”琦琦跑进厨房,“嗯,好香!好想吃啊!”“这才煮了一个小时,应该也能吃了,要不给你捞一个尝尝?”捞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剪断捆绑粽子的线,忍着烫剥开粽叶,撒上白糖,放到琦琦面前。“好吃!真好吃!妈妈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比卖的好吃一百倍!”琦琦一边吃一边夸赞。这话受用!乐得琦妈屁颠屁颠地在后面追问:“要不再给你来一个?”吃了两个粽子,琦琦心满意足地去体育场玩了。粽子则继续在火上煮。三个多小时后,粽子熟了。我尝了一个,还不错。次日,应轩的要求,两个袋子里每个里面装八个,是分给同学的。一个里面装六个,是带给蔡老师的。又拿了三个袋子,一个里面装十个,一个给姥姥,一个给二妗子,一个给表妹。下午,琦琦又拿走六个给围棋班的熊老师。分完,一锅的粽子已去掉大半。由于今年事情多,每天都很忙碌,琦爸曾力劝我今年不要再包粽子。“太累了,买几个吃吧!吃不了几个的。”他说。说实话,忙忙活活很长时间,又是包又是煮的,自己吃的还真没分出去的多呢!但是,买来的粽子不会让整室飘香,不会让暖暖的亲情、友情浓浓弥漫在这端午。所以,我累着,但我也快乐着!我的端午,粽子飘香。我的端午,飘香的还有亲情、友情……12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端午粽香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广南学校六年级:魏文婷500字 六年级 状物
-
粽香每逢端午节的时候,就想起童年时过端午的那些回忆。吃粽子看划龙船,想念那花一角钱买的,用黄泥和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两三根鸡毛所做的,吹起来“嘟嘟”响的哨子。如今身处他乡,闻到窗外飘过的粽香,就知道端午就要到来。那份念乡感触在心头更加浓烈。那时,在翘首的盼望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为了到清溪河看赛龙船,难以入睡的我,早早就爬起来。拿上两个粽子,和邻家的孩子们一起,赶着到南门外清溪河去看赛龙船,领头的就是孩子王五儿,他在家排行老五,我们都喊他五儿。平时爬山下河,逮麻雀捉蟋蟀总是他领头,今天也不例外。孩子们脸上都露着喜悦地笑容,你追我赶,蹦蹦跳跳向河埠走去。我们穿行在石板铺砌的孝肃街,清晨的老街也在睡梦中醒来,赵家茶馆里也聚满早起的茶客,伙计们吆喝着“上茶啰”,穿梭在茶馆的店堂里,给茶客们泡茶倒水,卖小吃的小贩,清脆的叫卖声在街头回荡,“五香蚕豆哟”、“米粉方糕”“糯米粽子”,喧闹的人声,小吃的香味,充斥着早晨的街市。最难忘的还是那浓郁的粽香,在街市的天空上飘荡。使人切切实实感受着,端午节那别样的氛围在老街上弥漫。街边的石板地上摆满了碧绿的菖蒲和艾叶,叶片的清香味在街市上飘荡。这是近郊农户挑到城里来卖的,在端午节这天,家家都以艾叶悬于大门口,以避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这是家家必做的事情,我母亲昨天就已经买好放在家里,天一亮就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楣上,也避邪气侵扰,祈求一年的平安。走出老街,来到斑驳残缺的城门,裸露着泥土的城墙爬满滕萝,还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拱形的城门洞湿漉漉的向下滴着水珠,走进断壁残垣的城门洞里,涼溲溲的风扑面而来。我们一群小伙伴来到清溪河畔,河水清澈见底,桥下涛声阵阵,河水拍打着桥下的乱石溅起几尺高的浪花,先来的人们把河岸挤得满满,扶老携幼,有的孩子坐在大人的肩头,吹着公鸡毛的竹哨子。有几个小孩还爬到河边歪脖子柳树上。到处是喧闹的人群,到处是涌动的人流。通济桥上也挤满了人,那里真是一处天设地造的看台,整条沸腾的河都尽收眼底。只看见河的上游有十几条龙船正蓄势待发,龙船和一般的鱼船不一样,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龙尾以木雕成,涂上颜色加以彩绘。龙头的颜色有红、黄、白等色,龙头上的胡须被河风吹拂着栩栩如生。龙舟上锣鼓喧天,水手们跃跃欲试,在龙舟的前面还有一条装扮一新的大彩船,通体彩绘,像一座水上大戏台,彩旗在船的四周迎风招展,这其间,船上鼓乐齐鸣,穿着戏服的花旦、小生、丑角,似乎正在上演一岀古装戏。丑角在船头翻着空心跟头,一个接一个使人眼花缭乱。随着龙舟上震天的呐喊声,岸上人们的欢呼声,一阵锣鼓响彻清溪河,赛龙船开始了。只见一条条龙舟像离弦之箭向下游飞去,白色的浪花在船后铺成一条白练。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条彩链在河中飞驰。我和五儿这一群孩子在人群中欢呼雀跃,尾随着龙舟在岸边奔跑,整条河也在沸腾。河水向岸边扑来,我们的鞋子在奔跑中被河水浸湿,随着龙船上“咚咚嘡”的锣鼓声,我们和岸边的人流簇拥着向河的下游奔跑,为那象离弦之箭的龙船呐喊助威。正午,意犹未尽的我们赶回家吃饭,“早端午,晚中秋”今天的午饭一定是丰盛的,还要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但只能大人喝,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说这样能驱邪解毒。《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现了原身,东邪西毒都是害怕雄黄酒的。端午节的夜晚在屋外乘凉,夏天的夜空那么深邃而恬静。听母亲和邻居在聊天,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船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那美丽感人的故事象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渺茫的心海。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在岁月的长河里绵延不绝弥足珍贵。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和厚重的民俗文化韵味,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无声的传承者,那是一种民族精神,那是一段悠久历史。尽管时光流逝,沧桑变迁。但我心中依旧重复着这些难忘的故事,在恬静中细细品味人生的甘苦。1200字以上 叙事
-
粽香在我的家乡,有过年包粽子的习俗。寒假了,我迫不及待得跟随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看到家家户户窗台上都挂满了香喷喷、油光光得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不,外婆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只等我们回家一起包这象征着家人团圆、家庭幸福的过年粽呢。包粽子除了需要糯米、猪肉等主料外,还可以加些赤豆、蜜枣、板栗等辅料,但关键是要选上好的粽叶和粽绳。首先要将粽叶和粽绳放入开水中浸泡,等粽叶软了后再用清水洗一遍。外婆告诉我,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更加香。而主料就更讲究了,外婆早已经把糯米和大块的五花肉拌入调料,并在酱油中浸泡了两天了。这样,粽子吃起来就更加入味,更加香了。包粽的那天,只见外婆先熟练地将一张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状,往“漏斗”里装入调过料的糯米,再放上一块我最爱的大肉,还可以加上一、两粒板栗什么的,最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米,然后用另一张粽叶盖住糯米,将它包裹起来,并用粽绳结结实实的捆绑起来,绑地越紧粽子的鲜香美味就越不会“逃掉”。这样,一个诱人、可爱的粽子在外婆的手中就诞生了。然后就是煮粽子了,妈妈将外婆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有序的码在锅里。煮粽子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将锅里的水全部淹没粽子,要不然煮好的粽子很有可能是一半生一半熟的。没过一个小时,随着锅里蒸汽慢慢的溢出,粽子的香味也渐渐地弥漫了整个家。我迫不及待得要妈妈给我剥一个尝尝,一口咬下去,糯米黏黏得,就象橡皮糖一样,而粽子得全部鲜香味顿时灌进了我的嘴里,真是太美妙了!每一个粽子都带着浓郁得香味,闻着让人想吃,吃了又想再吃,粽子鲜香美味真是让我记忆犹新。600字 初二 叙事
-
粽香飘香粽香飘香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人们都要舞龙舟、做香袋、吃粽子。战国时期,粽子就已经诞生了,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而今年端午节和往年却不一样,因为在这天,金都天长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一只只生龙活虎的“喜庆狮子”在校园里欢腾,包粽子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准备就绪后,假日小队成员各就各位,把桌布铺开,平整地铺在桌子上;红豆、糯米、粽叶都放在网兜里清洗一遍后,把食料均匀地和在一起。小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只等一声令下。我们不打没把握的仗。因此,早早地就把参谋长——可亲可敬的奶奶和爷爷请来助阵了。有了军师的出谋划策,果然不同凡响!瞧,首先把粽叶围成一个兜,将糯米往里填满,量要均匀,多了米会漏出来,少了粽子没有“肌肉”不够结实,吃起来口感不佳,所以六只小手经常在米兜里走荡。经过调整,粽子变成了“大力士”,肌肉股股的。再将粽叶往上一盖,为粽子做一次时装秀,配上了一件绿外套,把两头叠住,不能有一丝漏缝。最后用绳子把粽子“五花大绑”地绑起来。一个胖股股的小粽子诞生了。各组包的粽子样式不同,有三角形扁状的,有四个尖角的,有像枕头的,有像火箭的,有……。操场上热闹非凡,小粽子师傅们一个个紧缩眉头,放米、裹粽叶、扎绳这每一个步骤都没有忽略,每一步都做得很到位,小巧手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粽子糯,粽子香,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吃上一个个自己亲手包的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一起来怀念屈原吧!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粽香端午节“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叶盈香。每到端午,我们一家都会包粽子,挂艾草,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早就来到了乡下奶奶家。来过端午节。按照习俗。我们端午节要先在门口放上艾草,用来辟邪。然后就准备包粽子。只见奶奶娴熟地把煮好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用调羹放一点糯米,糯米上放一颗甜枣,最后再放一点糯米,这样粽子就可以包起来了,最后奶奶用白线把它们捆起来,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包粽子挺简单的,我就心里痒痒的,也想学着包粽子。我拿了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装进粽叶里面。可我刚把米装进去,糯米就从粽叶的底部漏了下来。看着奶奶包很简单的样子。可我学起来却这么的吃力。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地失败了。奶奶见状跟我说,那你用一张粽叶包,这样的话你会好包一点。好吧,听奶奶的话,我拿着一张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开始包了起来。可是,当我把米放进去的时候。底部又开始漏米了。我顿时感到很疑惑,为什么看着奶奶包很简单,为什么轮到我包就这么难呢?实在没办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讲。你就把粽叶底部折过去一点,这样就不会露了。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确,这样一点米也没有漏出来。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来。可粽子就是不听我使唤。米粒居然从边上漏了出来。奶奶说我粽子抓的太紧了,所以才会这样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锅里加点水,然后把粽子放进去。大概半个小时粽子熟了。奶奶一掀开锅盖,哇!一股粽叶和糯米的清甜香气扑鼻而来。我一眼就从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尝了一下,甜而不腻,好吃极了。这天,粽叶的清香浸润了燥热的炎夏,连晚风都变得清凉,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佳肴,闲聊家常,静谧而美好……750字 初二 叙事
-
粽香情外婆又包了许多粽子.一只只粽在蒸笼上升腾着温暖的水汽,散发出粽子独有的香气,阿太慈祥的笑容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阿太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包粽子。她包的三角粽、二角粽、迷你粽无不叫人馋涎欲滴。香喷喷的粽子,裹着豆沙、豆板、肉馅,或大或小,精美得如一个个艺术品。每到端午,阿太必定包上许多粽子,煮上一天一夜,解我的馋。一只只粽子,排列得整整齐齐。阿太总是一边坐在厨房看着蒸笼,一边慈爱地抚着我的头发,说:“快熟了,快熟了。”蒸好的粽子总是香气扑鼻。各种各样的粽子满满地铺了一桌。阿太知道我喜欢吃什么粽子,拣了一个大肉粽,细细地剥去粽叶,放在我的碗里:“来,囡囡,吃粽粽。”我夹起一块肉放在阿太碗里,阿太却推开我的筷子,说:“囡囡吃,阿太不吃精肉,阿太吃肥肉。”我咽着口水,固执地说:“精肉最好吃了,肥肉不好吃,阿太尝尝看嘛!”,“囡囡,”阿太笑了,“阿太的牙齿掉光了,咬不动精肉,肥的肉肉软软的像豆腐,阿太正好吃。”“是吗?”我望了望阿太掉光了牙的光秃秃的嘴,又“吧唧”一下把那块肉塞进嘴巴里,阿太又笑了,说:“这才是我的好囡囡。”也许是因为阿太包的粽子太好吃了,我总是忍不住大吃特吃。于是,小小的我,一口气能吃下两个大肉粽,阿太吓得不敢再给我吃,我就捧着小碗问她要:“阿太,粽粽,阿太,粽粽。”阿太在九十多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死前她很安详,唯一的嘱咐是:“囡囡爱吃粽子,别忘了包给她吃。”望着外婆包的一只只粽子,一层湿气蒙上了我的眼睛。阿太,您可知道,您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我好想重新变成当年那个稚气的小女孩。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粽香当满街飘着粽香的时候,人们纷繁上街买来粽子,快乐地品尝粽子的美味;一艘艘小龙舟,满载着人们的呼吁、热情,壮丽的局面令人浮想联翩。跟着飘香的粽子,我的思绪也回到了遥远的战国时期,一位满腔热血、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仿佛来到了我的眼前。他满怀报国之志,身系国家安危,鞠躬尽瘁,为楚国的昌盛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屈原为国家挥洒自己的热血之时,一些权贵相互勾结,进毁谤,害忠良,屈原被迫放逐。但是屈原没有放弃,做不了官来报效祖国,所以他拿起手中的笔——那从前批改正许多文书的毛笔,一字一顿地写出了《楚辞》《离骚》等永存佳作,言外之意,洋溢着满满的爱国之情。读着他的著作,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公元前223年,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屈原满怀悲伤地听到这个消息,心力交瘁,“国家兴亡,责无旁贷”,万念俱灰的屈原不堪国家的消亡,怀着无限悲愤的情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听到噩耗的楚国百姓们,争先恐后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是没有打捞上来,所以,他们把米饭裹成菱角状投入江中,又扮做成龙舟去吓唬鱼儿,不让鱼儿去吃屈原的遗体。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自发地纷繁去吊唁屈原,所以,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古老的习俗也传了下来。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不单单只有白糯米了,另外还有里边夹杂有红枣的、肉桂圆的越来越多的形形色色的吃法,但最古朴的吃法仍是将白糯米粽子撕去表面的箬叶再裹上一点糖。当新鲜的粽子出锅时,翠绿的箬叶鲜艳、青翠欲滴,用筷子撕开皮,哇!里边的百米颗颗饱满,泛着晶亮的光泽,馨香扑面而来,裹一点糖,咬下去,哇!真甜,嚼了一瞬间,又涌上来一种苦涩的味道,吃着粽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这或许就是老百姓失掉屈原而产生的沉痛吧!端午节时,最壮丽的要数划龙舟了。龙舟装饰一新,舟上坐满划舟的队友,龙舟逐个摆开,一人站在龙头,开始竞赛,跟着鼓点、锣鼓,桨声、呼吁声、吆喝声,响彻云霄,触目惊心的局面,仿佛在诉说着屈原心中愤懑之情。小小的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敬重、思念寄寓在小小的粽子中;浓浓的端午情,不只凝聚了屈原的爱国之情,更凝聚着老百姓对屈原的敬爱之情。让我们记住了屈原,记住了这悲凉的前史。900字 初二 应用文
-
粽香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和小伙伴们唱起这首童谣的时候,家乡热闹的“粽香端午”就快要来到啦!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叫做端阳节、重五节。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听到大人们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们讲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的大诗人——屈原。龙舟竞渡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屈原,把粽子投进汨罗江是为了喂饱江里的鱼虾,好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端午节终于来到啦!早饭吃的是咸鸭蛋,我最爱吃那流油的蛋黄。据说这也是端午“五黄”之一,还有其他几样就是黄鱼、黄瓜、黄豆瓣馅的粽子和雄黄酒。吃完早饭出门去,小伙伴们也都三三两两在花园里玩了,他们有的系着长命缕、有的带着香囊,还有的居然在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个“王”字……而大人们都在家里打扫卫生,在厨房里撒上雄黄水是为了杀死毒虫,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和蒜头也是为了驱赶各种毒虫。下午,终于等到我们最期待的划龙舟比赛了。我们小区里的孩子们几乎倾巢而出,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赶到了湖边。只见比赛现场两岸早已挤满了人,远远望去人群摩肩接踵,都为了能找到一个有利的观赛位置人们嬉笑着、欢呼着,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呐喊。我们一群小孩子在人海里像一条条小鱼儿,一下子就挤到到了人群的最前面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随着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条金黄色的龙舟率先到达了终点!转眼其它的几条龙船也陆陆续续地冲过了终点。随着比赛的结束,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眼看着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晚霞,小伙伴们在大人的招呼下赶紧结伴往家赶。而我是跑得最快的那个,因为我似乎老远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让我的肚子都咕噜噜地唱起了“空城计”。只见我家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可是我却只对粽子“情有独钟”,甜的豆沙粽、枣泥粽;咸的蛋黄粽、肉粽……似乎一个个都是那么美味无比:粽叶的香气混合着糯米和其它各种馅料的清香、醇香、浓香……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整个家里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让人垂涎三尺的粽香,浓浓的,全是端午的味道,在我的心里,这端午的味道,不仅是用鼻子闻到的味道,也是嘴巴品尝的味道,还是记忆里幸福的味道和全身心感受到的甜蜜味道,更是从心底溢出的爱的味道!啊!好一个粽香端午!900字 高二 记叙文
-
浓浓粽香情夏天的太阳似乎使了全身的劲儿,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虽然如此,但我的心却是凉爽的,因为我们要举行包粽子活动了!我来到作文班坐下,拿出了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教室里热闹非凡,大家都在炫耀自己带的粽子叶有多好,所带的包粽子材料有多丰富。等了好长时间,包粽子活动终于开始啦!我和小王和小石同学一组,先把粽叶的一角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对折,粽叶变成了一个漏斗型,再把米放进这个漏斗里面。但米不能放满,一放满就不行了,然后对折了几次,终于包好一个粽子啦!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我的心里倾泻了出来。当我要拿绳子系粽子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不会系粽子。我顿时傻眼儿了,如果不会系粽子,那前面的功夫就全白费了。我向四周望去,发现我们组的对手们都包好几个了,我看见他们在炫耀自己劳动成果,这时候才觉得自己太笨了,我耷拉着脑袋,低垂着眼帘,唉声叹气,我抬头看见苗曦文那专心致志系绳子的神态,我又很羞愧。虽然他也不会系粽子,但至少他坚持了。我打起精神重新又开始尝试系粽子,可是无奈我怎么也系不好,我向我的队友们求救,可是我发现他们还不会包粽子,我只好教了他们一遍,可是他们仍然不会,我沮丧极了,我的信心降到了谷底。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不能被自己打败,加油!”“加油!”“加油!”我们士气大增,但我们仍有一个比山高比海还深的难题,我们都不会系粽子。直到我们的救星——老师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帮我们系了两个粽子,我们就掌握了系粽子的诀窍,掌握了要领,但是我们三个人系了很长时间,连一个都没有系好,我们急得满头大汗,这时,我的心就像有一个顽皮的小精灵在说:“小鬼,别紧张,小鬼,别紧张。”我静下心来,小心翼翼地系粽子。终于我系好了一个粽子,渐渐地我的手法熟练起来,而且系得又快又好,我的两个队友包粽子的速度也明显快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快乐了起来,汗慢慢的消失了,终于我们的粽子包完了。此时的阳光在教室里洒下炫目的光辉,照亮着我们一张张快乐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出锅啦,出锅啦,我打开粽子那碧绿的外套,晶莹剔透的糯米散发着软玉般的亮光,咬上一口丝润柔滑,香甜可口,可比得上是人间美味。粽叶的味道,糯米的味道,成功的味道,这些味道一齐涌上我的心头……900字 四年级
-
端午粽叶香作文临近端午,肇庆的大学同学来珠海玩,顺便给我带了几个裹蒸粽,包装精美,真空的,大小两种,大的一个八两,小的一个半斤。我用清水煮熟,解开它,糯米中包着肉和蛋黄,尝了一口,咸的,味道还不错,肉肥而不腻,蛋黄夹杂在糯米中,使得糯米没那么粘,又接着吃了几口,总觉得少点什么?想了想:哦,怎么没有粽叶的香味?我觉得奇怪,明明是用粽叶包的怎么就没有粽叶香呢?我拿起一片粽叶看了看,颜色很暗、很软,闻了闻,没有香味,我想大概不是新鲜的粽叶吧?吃着裹蒸粽,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家乡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当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也没看过龙舟赛。粽子虽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样,都是有馅的,味道和内容很丰富,家乡的粽子是没有馅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了。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现在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叶是刚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净滤干,再找一个木架子,缠上包扎用的麻绳,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包了。家乡的粽子比较小,一般是两片叶子包一个,呈圆锥形,糯米不掺任何东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荡来荡去,象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好看极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几顿吃完,每顿热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叶夹杂的香味特别浓。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节村子里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刚出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个粽子,解开麻绳,展开粽叶,洁白的粽肉露出来了,晶莹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时粽叶的绿渗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着实让人喜爱。闻一闻,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软、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全镇大部分村子都会来,也有外地人参加。家乡是水乡,水网交错,赛龙舟随便找一条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们,都要到水上比试比试,赢的吃甜瓜,输的吃黄瓜。这时,水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向前冲;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两岸人头攒动,观看的人们扯开嗓子为自己的龙舟加油鼓劲。沧海桑田,山河巨变,转眼间二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家乡宽阔的大河已变成了一条条小渠,听乡亲们说再也不赛龙舟了。不知道家乡少了龙舟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家乡的粽子还是不是原滋原味?家乡的端午节还能不能闻到浓浓的粽叶香?900字
-
沉淀在心底的粽香“粽子香,香厨房;箬叶香,香满堂”幼时的儿歌仍代代传唱,而幼时沉淀在我心底的粽香又去哪了?日历往后翻一页,又到五月初五,妈妈的朋友送来一箱粽子:“周围实在找不到手工粽子,只能买包装好的了。”锅里的水在火上沸着,隔着水蒸着久违的粽子。妈妈打开锅盖,水汽蒸腾起来,却没有带起一丝粽香。这个场景似乎熟悉又陌生——那时我才几岁,最令我欢呼雀跃的便是端午节了。外婆打开锅盖的一刹那,水汽氤氲间,袅袅清香扑鼻而来,刺激着跳动的味蕾。粽香像是活了一样,不一会儿便跑到了屋子的各个角落。缕缕粽香也给湿热的空气增添了几分清新,大口呼吸着沁满粽香的空气,人都有些飘飘然了。记忆里的粽香挠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眼前的粽子静静地躺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上一大口,粽香像是玩起了捉迷藏,嘴里翻滚着白色的蜡。妈妈也皱着眉头:“这粽子恐怕是机器包的,和你外婆包的相形见绌。”外婆包的粽子又浮现在我的脑海。解开细细的腰带,剥开青绿的裙袍,粽子白色的脸庞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像是刚刚梳妆的女子,身上散发着脂粉的幽香。一口咬下去,粽叶的清香,糯米和豆沙的甜糯溢满嘴巴,刺激着跳动的味蕾,含在嘴里舍不得下咽。一口又一口粽香沉淀到了心里,那是最纯粹最质朴的香甜。嚼着没有粽香的粽子,沉淀在心底的粽香一次次勾起我的回忆……记得外婆也曾拿着几颗粽子送给邻居阿姨,邻居阿姨总会回赠外婆几颗自己包的花生粽。而如今,“实在找不到手工粽子”,手工的粽子已经渐渐被真空包装的“礼品粽”替代,我总是为之感叹,心中有万般的不舍。难道,外婆的粽子只有留在记忆里了吗?那粽香会不会以后粽香也只有沉淀在人们的心中了吗?那珍贵的传统更只能在照片中供人独自怀想了呢吗?人人都们说传统工艺是一朵奇葩。奇葩者,美丽的花也。“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他日定随风”。我们的传统文化见证了记录着我们的历史的传统文化,也曾有过“满树红”,。而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许多随着外国习俗的不断涌入,会不会他日随风而去呢?粽香,沉淀在我的心底;亲情,慰藉我独行的心灵;传统文化,充盈着我的灵魂!我愿用我全部的热情,去守护它们!消失或许只是传统工艺依然慢慢消失的一个缩影,若现在不珍惜“唯余一朵在”传统工艺,我们的文明之花会不会他日随风而去呢?愿有朝一日粽香不只是沉淀在我们心中,更是浮动在空气里永不消失的甜蜜!90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