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节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记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应该继承这些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本位,我们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试图涌入中国,中国的一些年轻人深受这些带有浓郁宗教的节日吸引,却忽视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和保护,我认为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大家不能单单因为西方的节日带有异域风情、特殊思想文化,而在保护本国本位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现象不仅令人寒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呢?
首先,中国共产党员以身作则起领导作用,在互联网上刊发了一篇评论《党员干部不应该过洋节》,以此来教育人们应如何对待过洋节这一问题,呼吁人们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万万不可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引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国办公厅文件。这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节的涌入,使国人清醒地认识情况。
而且保护并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应从“小树苗”开始培养。我们应该从小教育、培养儿童的思想,毕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将来需要他们来呢接受,我们应该在他们身上多下些心血,教育儿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对待洋节。比如:教育他们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便于他们最大程度的理解接受。万万不可在新一代手上出了差错,使将来出现更多数典忘祖的情况发生,那么这样的话,后果将一发不可收拾。
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继承这些传统节日文化。
文化节日当兼容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应该去借鉴、了解、吸收优秀的文化。
文化是多元的。想要认识多元文化,首先要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就连自己都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节日都不在乎,想必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失败的。
在中国,总有两边倒的趋势。从古至今看来,文化似乎总分为两个帮派。古代的中国,清朝时,清朝统治者就是认为自己国家好,认为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所以闭关锁国,而维新派却学习西方的外来文化,试图改变中国发展落后的面貌。现在的中国,年轻的人喜欢过外来的节日,觉得有气氛。而老人却觉得传统的文化好。
现在,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因为其有特殊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再加上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荐,向来就喜欢过平安夜,圣诞节,万圣节这些带有浓厚的气氛的西方节日,朋友圈一到过节,全是配图洋节的,底下还有各种点赞评论的,吹捧和虚荣的心理使人们越来越爱过洋节,微信里的群发消息全是圣诞节快乐,再也不是什么中秋团圆之类的。比如万圣节,众多年轻人用心打扮,一个个画着特效妆,扮演着丧尸之类满街游行,似乎只有春节的气氛才能和它不相上下。
不仅仅是人们,各大商家也借西方洋节借机制造氛围,比如,过个圣诞节,商场都贴上了圣诞老人,摆满了圣诞树,各种趁节日打折促销活动是符合消费者的胃口,使商场单天利润高于一周利润。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人们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内涵。随后各大网络平台转发并配发一篇评论《党员干部不该过洋节》,一时间,热议不断。
这篇评论是片面的,没有一项法律规定党员不可以过洋节,身为党员是应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但他们有权利过洋节。
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发扬,优秀文化也应该汲取吸收。
相关推荐
-
民族的传统节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面对这些文化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去了解,吸收。但要有主次之分,在不丢掉民族文化的同时,适当的发扬具有色彩的西方节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代代相传,并且相当注重本位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更为频繁。难道就不应该发扬其它有色彩的节日吗?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西方节日。就好比说情人节,当天不仅会有手牵手漫步街道的情侣,各个街头还会有许多卖花、气球的小贩。各大商场的商家也借机营造氛围创造商机。这足以说明大家都很享受这种节日带来的快乐,并且一些中老年人也慢慢开始接受西方节日,追随时代的潮流开放思想,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中国的七夕首次被写进中办国办文件,在这种洋节的影响下,人们也并没说不过中国节,不注重中华文化了。所以好的洋节还是值得被借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奋斗至今,是人民的榜样。在面对洋节影响越来越大的现象,他们曾刊发《党员干部不应过洋节》这类文件。党员干部内心中爱国,重文化的情怀是值得人们欣赏和赞扬的。但也有对立面,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化可以说是完美无暇,所以各国之间才要不断进行交流沟通,党员不能一票否决所有的洋节。当今不是只有中国过中国节,在温哥华一些有华侨居住的国家也开始置办中国节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说明我们的文化也在影响别国,而当地政府没有拒绝阻止这种行为,说明别国是积极认可,吸取我们的文化,而我们的党员又怎该全盘否定这些有特色的洋节,党员应该领导我们过好节。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意见,现代青年人思想开放,凝聚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即使这样也要在不丢掉本位文化的情况下进行,不能本末倒置,要振兴我国传统节日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忌一味追求新鲜事物。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文化至关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热爱节日,人民应过好节。800字 高一
-
重视常识常识,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最简单不过的知识。然而,真正重视常识,把常识放心上,付诸行动,运用于生活的,又有多少人呢? 梁文道曾著《常识》一书,书中有一句话:我所写的都是常识,之所以有人不懂,是因为这是一个常识匮乏的年代。我认为,常识之所以会匮乏,原因就在于人们太轻视常识,或者认为常识是理所当然的道理,所以根本不曾将常识付于行动。 上海商学院的那场大火仍旧历历在目,六个美丽的青春年少的女学生,那纵身一跃,如同断翅的蝴蝶,与地面接触的一瞬间,六个美丽的生命便瞬间消失,多么令人痛心!对此,有人说是这六个学生不懂逃生,也有人说是学校管理不严。但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体现了常识的缺失。假如女学生懂得常识,她们便做好防火措施,起火的时候也能想方设法求教,或者寻找逃亡的道路,而不会选择跳楼这一绝路。假如学校方面懂得常识,重视常识,便能加强管理,清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因为常识的缺失,导致了生命的凋零。常识,绝对不是毫无用处的简单道理,决非通俗读物忽略的小细节,而是关系到生存的基本技能,是能影响我们人生的智慧。因此,我们必须时时把常识放在心上,有时它便能成为我们的一种护身符。 然而,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懂常识,而是我们忽略常识,没有把常识付诸行动。曾有一则消息,上海一名不守交通规则女博士横穿马路,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深思。“红灯停,绿灯行”,这是连小孩子都懂得的常识,明白这个常识却偏偏不这么做。假如这个女博士真的发生了意外,那她又能怪谁呢?所以,认识常识很重要,把常识付诸行动同样重要。 如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多,杭州的“70码”车祸、成都的公交车自燃等等,可谓骇人听闻,但是这不仅仅是一种灾祸,更是一种现象,假如人们都重视常识,并且将常识付于行动,那么这样的灾祸还会频频发生吗? 把常识放在心上,付诸行动,人生那些不必要的障碍便自然减少。重视常识,是安康人生的重要保障。700字 高一 记叙文
-
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说是看到这个“洋”字,心中便不由得一阵无奈。极容易的,便使人联想到逾几百年前那个所谓“洋”字横行的年代了。那阵子,中国人甚至把“洋”字看作万能的法宝。买布要买“洋布”,追时尚要穿“洋服”,外国的老爷便尊一声“洋大爷”。之所谓“洋灯”“洋油”之类,层出不穷。既然如此,这“洋节”自然也成了外国老爷和海归的人们竞相庆祝的节日,国人只有眼羡和惊奇的份罢了。不得不承认,那时的中国,确实要非如此不可了。低下的国际地位和愚昧的人心,让国人对外货和一切外来物推崇之至,想必也是必然。到如今,中国在曲折的发展路途中雄然崛起,倒也对住了碰过的无数壁。国外所谓的“洋节”,也顺顺利利地走入我国,开始在人们中间盛行了。反观现在,文化发展反而呈现了一种略微尴尬的态势。国外来的节日,非但没有成为传统节日的附庸,反而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商户借此造势,甚至于大发横财。年轻人也不满于传统文化的“俗套”,纷纷投身于“洋节”,令人沉思。依稀记得过去便有过类似争论,最后直至上街采访。年轻人普遍对传统节日日期一问三不知,反而对外国节日日期及习俗倒背如流,不免令人担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其实也不无道理,反而应成为大势所趋。其实我也自省,自己实在无从辨识冗长纷繁的农历,而放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诚然,一个国家,如果自身的文化被外来文化攻占了,想必也是亡了国了。当初日本侵略中国,首先想到的便是“文化同化”,想想看,的确是恐怖之至了。但对于《党员干部不应过洋节》,这的确是偏离了主道,可笑至极了。共产党不比义和团,马克思老人家也未规定过如此排外的思想。若比当年义和团,连“洋枪洋炮”都不屑于使用的话,倒不如效仿一下明太祖,闭关锁国罢了。归结到最后,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舍末逐本”罢了。“洋节”虽好,但终究不能成为主菜。传统节日即使再如何“老套”,也万不可丢弃与遗失。我们也要抵制绝对排外,把握好一个尺度。民族魂是不可丢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也是丢不得的。作为一个五千年的大国,能雄踞于文化之林,究其存亡,与此亦有密不可分之理。800字 高一
-
传统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而百姓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投下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也开始成为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提起包粽子就会想起屈原,想起爸爸是五月初五的生日,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天,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可以品尝,而且还能和爸爸爸爸一起庆祝生日,多么美好的一天。虽然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有南北风味,对于北方的我,还是钟爱于北方红枣粽子。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南方粽子分类较多,外形也比较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菱形、多边形、柱形(马脚粽或马腿粽)。除了吃粽子缅怀屈原,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首先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江米,再放几粒红枣,然后再放点江米把红枣盖住。江米和漏斗口持平,折叠粽叶使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四五圈,系上活扣。妈妈包的粽子最好看,我的虽然不好看,但还是上得了席面。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最有味道的。600字 高一
-
传统中华民国年所流传的经典丰富多彩,浓浓的年味如漫天的璀璨星火,照耀着人间。而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更得用心传承。比起上海市的“钢筋水泥”,家乡济南的春节年味可是浓多了!一大清早,推开门,狠狠吸了一口空气,顿时感到任督二脉打通了似的。这时,我观察到每家门上都不谋而合地贴上喜庆的春联。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国的文字形式。瞧!这幅对联的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多有意境。再往前走,原来隔壁要放鞭炮哩。其实在春节啊,大家为了表示喜庆和驱逐瘟疫恶鬼,所以才放“豪气冲天”的鞭炮,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景。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写:“新历才将半张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佳节中燃烧炮竹的情景。之间邻居小心翼翼的把一大串鞭炮挂在树上,接着就“噼里啪啦”炸开了花儿。这传统,还流传呢。到了晚上,我拉开窗户,好一幅万家灯火的景象——家家挂着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福”字,犹如悬浮于大漠星河之上的诱人宝藏。中国的灯笼又叫作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挂着喜庆的灯笼象征团圆。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我还品尝了可口的霜糖黄米年糕,糅合着传统气息的传统气息的食品,在盘中好像穿着金丝玉衣黄马褂呢!1200字 高一 叙事
-
中华传统节日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外婆没读什么书。但是,我觉得外婆特别有知识,她说的话经常让我耳目一新。每年的立春,外婆都很忙,忙着买鞭炮,忙着向各处的老年人打听今年立春的时辰。我问外婆:“为什么要看时辰?”外婆说:“老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接好春,往后的日子就会顺顺利利!”眼看着立春的时辰就要到了,外婆在阳台上做好了接春的准备:放上三杯茶水、三杯红酒,还有一盘苹果、一盘橘子,还摆着用红线捆着的三根大蒜,并点上三柱香,燃上两根蜡烛。我好奇地问:“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呀?”外婆说是:“祈福用的,老话说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橘子代表吉祥如意!”我又问:“那大蒜呢?”外婆捏了捏我的鼻子笑着说:“那代表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原来这些普普通通的物品,有这么深刻的寓意啊!我高兴地说:“那我也来帮忙!”我手忙脚乱的去厨房拿酒瓶准备添酒,结果手没抓稳,“啪”的一声,瓶子打在地上碎了,我惊慌失措地叫着:“不好了!外婆!”外婆看见了,赶忙一边收拾,一边嘴里念叨着:“不要紧,不要紧,老话说了,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啊哈!坏事在外婆嘴里变成了好事,外婆的“老话”总是让我心里感到踏实!接春时刻一到,外婆就“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接春之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春卷。春卷是立春吃的特定美食,面皮里包着胡萝卜、豆芽、切碎的豆腐干、肉丝等,好香啊!我迫不及待拿了一个春卷放进嘴里,“哎呀喂,好辣啊!”原来是外婆在包春卷时,悄悄放了一个小小的红辣椒。“老话说,谁吃到辣椒,就寓意着她的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外婆说,“哈哈!佳佳你吃到了,那你读书的热情要像这辣椒一样红红火火呦!”全家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就是我们家的立春,外婆的“老话”让我们的生活温暖如春!700字 三年级
-
我与传统节日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精彩文化的大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它是我们民族每个时代文明的载体,连续着中华文明的深深血脉。春节,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贴春联、放鞭炮、拜岁、舞龙、挂灯笼等等是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庆祝方式。但是,今年2月1日起,阳泉市开始禁燃烟花炮竹。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没有炮竹声声的安安静静的年。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和小伙伴们在春节走上街头,宣传禁放烟花爆竹。我们制作了宣传板,印制了签名墙海报布,设计了调查问卷。活动开始了,我和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同学向路人散发关于禁燃烟花爆竹的问题知识调查;有的同学向来往的行人介绍我们的活动;有的同学邀请行人在签名海报墙上签名。我和好朋友接到的任务是做调查。一开始,我羞涩不愿开口,我害怕大过年的每个人会很匆忙,没人会停下脚步接受一个孩子的提问。所以我和好朋友忐忑的找到一位阿姨接受我们的调查。没想到阿姨对我们设计的问题都很感兴趣,认真一一做了回答,还给了我们好多有用的建议,赞赏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活动。得到肯定后,我和好友都有了信心,再次向行人提问起来就自信了好多。我和伙伴在人群中穿梭,收集到近二三十份的报告。在这些报告中,反映了人们了解并支持禁烟花爆竹活动,绝大多数的群众认为虽然春节不放鞭炮有些小小不适应,但是保护环境更加重要。看到这样的报告,我真为我的市民们感到骄傲,大家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社会陋习,携手呵护城市的蓝天!今年的这个春节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节日,它虽然是传统的节日,但是,却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文明,健康,环保;更加适应我们的时代;更加进步!700字 六年级
-
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作文【篇一】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这浓浓的血脉亲情,在这众多的节日中,我则独情于春节。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起红灯笼,亲戚朋友都大老远的回到自己的家,为的只是吃上这一年才有一次的团圆饭。饭桌上,大人们的讲述则是这一年的所有经历, 而孩子们则毫无忌讳的吃着、喝着、玩着、闹着。我最喜欢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十二点整时,千家万户会拿出早已准备了许久的烟花,随着“轰轰”响声,天空中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随着着一阵阵声响,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瞧,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热闹,充满了人情味的春节。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篇二】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不过我最喜欢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穿上节日盛装,脸上个个都带着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一片详和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喜恭喜。“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鸣起来。烟花一声巨响升到了半空中,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的烟花,像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笑脸,又像无数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得格外美丽。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美妙的旋律包围着人间,真是热闹极了。“春节”也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大家既可以得到长辈祝愿的红包---压岁钱,又可以尽情地玩。700字 三年级
-
重视梦想我们都拥有梦想,我们都曾重视梦想,就在你心里,说不定何时,梦想就会起航。不一定要誓言旦旦,吼着说要为梦想努力。乌鸦梦想变白,它对天地宣誓,可是,嗓子直到嗓子变哑,直到再也唱不出动听的歌,它也没有变成梦想的纯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从此以后只能叫着“呀!呀!”的声音,从此以后被别人所憎恨、排斥。很戏剧是不是?所以,除此之外,你也要选对梦想。不一定要绝对得到,实现不了梦想就一蹶不振。青蛙问鲤鱼:“你为什么要跳龙门?一次一次地飞跃,一次一次地失败,不是很悲哀吗?”鲤鱼说:“就算努力也不能实现梦想,至少仍我记得自己飞跃时帅气的姿态。”不一定要放入全部心机,你还应该留点精力时间去干别的事。王小洋的梦想是当很优秀的漫画家,但是,他除画漫画之外,也爱唱歌,也会练歌,这样的结果是:他既成了漫画家,也成为了一名歌手。梦想双归。你看,你只要走在朝梦想的的路上,你就一定会收获很大。启航梦想。梦想到底是什么?就是你所喜爱追求的东西,就是你的目标,就是你懒散时,突然拍拍脑袋说:“哎呀这样不行,我还要****”就是你对天发誓是说的:“我要****!”梦想是什么时候驻进你心里?看着别人远远超过你的时候?遭到父母老师喝斥无所事事的时候?看见某一篇文章、某一部电影、某一本书的时候?还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不要再犹豫了,不要在感慨了,快找一个梦想,不然你就落后了。那,拥有了梦想的你。你的梦想什么时候启航?你给自己准备的计划书,有没有去用?看着摆在你面前的路。看着别人留给你的背影。再看看自己的脚步。不能再留在原处。于是。像是吃了个朝天椒后的热血燃烧,很少年地朝天怒吼一声:“我一定要*****!!”才不要顾及旁人看疯子一样的眼神。才不要理会凡夫俗子们无聊的评头论足。一定不能够让跑在你前面的那个自大狂转过头来笑你。还有。让一直说你是不懂事的小孩的父母对你刮目相看。最后。在一切吵闹声中,在一切和谐声中,在逆境抑或顺境中。梦想启航。700字 初三 议论文
-
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说起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已然不再陌生。每逢节日时,家家户户都会挂灯张彩,空气中总会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是,在这11年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当属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回家的脚步就会变得越来越快,我的心也会变得越来越激动。无论当年的火车票有多稀少,还是挤在火车上有多么不舒服,我们总会在除夕前一天赶回江西的故乡。除夕的夜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望着夜色弥漫的天空,品尝着丰盛的菜肴,享受着家的温暖,听着远处渐强渐弱的鞭炮声,看着独有新年气息的春晚,我的心中总会泛起说不清的复杂心情。随后的几天里,我们总会陪着常年住在江西的爷爷奶奶串门、走亲戚,那是一年中最轻松的日子,也是最快活的时刻,除了温暖,便是年后即将分别的不舍。自从进入小高,我的学习生活日渐紧张,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的次数少了,陪他们的时间短了,每次离开,老两口总会送我们到站台,重复着说:“常回家看看”。因此,生活在北方的我,时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南方的万物与温暖,始终记忆。总是在一瞬间,盼着年末的到来。那年春节,天气格外好,太阳露脸的次数最多,杜鹃花提早开了,一天一个样,煞是好看。抬头望天,白云孤飞,不禁伤感,感慨之余,提笔作诗一首,《故乡的云》曾令家人、老师和同学们感动。我时而望着南方,眼着似乎又浮现出爷爷奶奶以及故乡亲人的殷殷笑语,因为,那是家的方向——温暖的南方。如今,我们吃年夜饭的调子似乎变了味儿,走亲访友的心情也没以前那么迫切了。可是,每当我望着年近八旬驼着背的奶奶,望着耄耋之年仍旧勤俭的爷爷,心里除了欢喜,更多的是心疼、自责和忧伤。毕竟,我还能陪他们过几次春节呢?人呐,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根,故乡,永远都是家;年,永远象征着团聚。700字 初二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