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随遇而安_1200字
“随遇而安”,这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而且经常使用的概念。它告诉人们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要求人们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乐天知命,安于现状,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没有更高的要求,感到满足。 因此,有一些长者经常以教训的口吻指责一些对这也不满、那也不满的小辈说:“何必对自己过不去呢?何必经常自寻烦恼呢?看我,生活得多自在。知足者,常乐也。” 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不少人经常用“随遇而安”作为自己与世无争的座右铭,希望自己安安稳稳,希望他人不要前来打扰,平平宁宁地走完一生。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得到的回答是:“何必呢?不争,也不错,生活得蛮不错。” “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看上去是人们适应生活的一种“态度”。此所谓“态度”分两种——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其实也相当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么,“随遇而安”属于哪一种生活态度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的观点是:有积极的一面,但消极一面占据大半,因为它的本质就是:“满足现状”和“不思进取”。 先说它积极的一面。 当看到自己的目的难以达到时,人们可以用它来抑制不切实际的欲望。当人们缺乏适应、创新能力时,可以用它作为“阿Q精神胜利法”来化解内心的矛盾,达到心理平衡,解除欲求不满带来的痛苦,这类人不会自寻烦恼,更不会自我折磨。 在竞争非常剧烈的情况下,它还可以使一些人将它作为退出竞争的“理由”,减少人际关系之间的部分冲突,他人因为看到这类人不构成对自己的利益威胁,也就不会来挑衅、寻事生端。 因此,“随遇而安”绝对不是绝对的消极。 然而它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小觑。 生活中的随遇而安大量地反映在下述情况中,充分显示出它的消极作用。 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来说,如果其成员缺乏竞争心理,对生活、对社会没有更高的要求,都满足于现状,都随遇而安或知足常乐,一个社会怎能有生气?一个社会怎能才发展?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但综合发展却比较慢,为什么?国民们太知足常乐了,在我们社会的成员中具有随遇而安的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因而不思进取,没有创造,社会就不能进步、不能强大,因而落后,而落后总要挨打。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其成员都采取诸如随遇而安的中庸之道,都采取“现在比过去好一点就知足常乐”,都采取安于现状的夜郎自大、坐井观天的“谦虚”,那么,如何形成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文化心理环境?如何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心态都是“小富则安”,没有足够的、持续的向上动力,没有足够的与他人竞争的勇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没有大胆的创造精神,这个人的聪明才智怎能有所发展?将随遇而安作为自己生活的信条的人,实际上是在扼杀自己充分施展自身才能的可能性。在我们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随遇而安就是在“安贫”,就是在盲目纵然自己的依赖心理,于国于家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随遇而安”好象就是“知足常乐”。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误区。“随遇而安”是以上详细分析的情形,而“知足常乐”就绝对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二者是万万不可等同的。 一个在人格上注意不断自我完善的人,就会永远有一股使不完的向前冲劲。这样的人是决不会随遇而安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网上的一些人总喜欢把一些经典的句子改成搞笑。比如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被他们改成了“你若安好,便不得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抱着对这句话的情有独钟,抱着对民国大才女的仰慕,便翻开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
书的作者是白落梅,作者写尽了她的一生: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于白落梅心里,她只是一名民国女子,纵有倾城之姿,到底柔软多情。她看似清醒明透,波澜不惊,又可知,其内心的山水,从来无人能懂。对,她就是林徽因。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和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有时候我们要懂得享受寂寞,林徽因亦是享受过寂寞。因为她内心的山水,从来无人能懂,便无人可诉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是说我们尽管相约同行也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而此时就算有离别,我们也不能太过伤心。因为“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他们能够安好便可。至于以后能否再相遇,那要看缘分。也就是说我们要平静的对待很多事情。像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这也是我暑假里练书法的原因。它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我就可以在分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白落梅说林徽因是一个可以令春风失色、百花换颜的女子。只有她可以在滔滔不尽的尘世里淡定自若,可以令徐志摩为她写下最美的诗章,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地甘于为她守护一生。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没有疼痛之感,永远那般清新美好。这也是我喜欢她的文字的原因。尤其是《你是人间的四天》,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优雅。
一杯茶,一本书,像蝴蝶一样活着,寂寞又清冷。她开始明白,这一生,只有此刻才真正静了下来。而我看完这本书也静了下来,思考着……
相关推荐
-
随遇而安_400字“客官您是要打尖还是住店啊”“客官您要点什么”“客官?客官?”她一踏进客栈便看见他的身影忙碌在人群中“这位客官?”一旁的小二疑惑的拍了拍她“呃?哦,一壶茶,两碟小菜”她歉意的笑笑复又看向他他费力的摇动轮椅招呼着什么,全然没有了当初的模样不过十年,一个人就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以另外一个身份存活不过,安子衍,你还记得是怎么折磨我的么我在外人面前无限风光,跟随你上阵杀敌,立功无数,实际上,却是在你的锦袍下苟活为了让你活命,我不惜用了种种卑劣的手段,没想到,你只是把我当一条狗而已瓴魈眼中闪过一抹讽刺的意味,举杯,挡住了视线如今,我身居高位,锦衣玉食,享无数荣华富贵,你呢“啊呀”安子衍捡起掉落的茶壶,一滑,摔倒在地“你给老娘起来!”一旁的女子脚下不留情,“要不是当初跟了你,老娘怎么会这在吃苦”瓴魈抓起佩剑,终是松开了手,别开了头“走吧”起身向店外走去“瓴将军……”随从略迟疑了番“随遇而安”安子衍,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要走的下去,随遇而安高三:君凉卿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00字 高三
-
我看红楼梦中人_1200字“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哪一部文学着作能如同《红楼梦》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又有哪一部文学作品能如同《红楼梦》般以来如此持久的争议呢?没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是一本公认的好书。在这里,我想说说我最喜爱的两钗。憨情——湘云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第五钗,“憨情”是刘心武先生为她所拟的考语。是的,湘云的确憨。她开朗、活泼“英豪阔大宽宏量”。贾母喜欢女孩儿,经常把湘云接到荣国府来玩。湘云豪放、活泼的性格很快就与大家打成一片,上到公子小姐,下到丫头仆人。即使是黛玉那样多心的人,也与她相处融洽。她天不怕地不怕,在贾母面前也时常大笑不止,更有甚时,竟然穿上宝玉的衣服在屋内走动,使贾母竟将她误认成宝玉。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个富家女子如此的举动确是让人惊讶的。在姑祖家的放任、轻松和叔婶家的拘束、无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湘云的命运是不幸的。从小父母双亡,在叔叔家里长大。怎么说也是一个侯家小姐,然而她的生活却并不如意。两个婶婶对他非常苛刻,甚至嫌费用大,竟要湘云去定时定量的完成一些针线活计,以至于湘云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如此,让她觉得在家中非常累。富家的小姐每个月都会领到一定数额的零用钱。荣国府的小姐一个月的月例是二两银子,连鸳鸯那样的大丫头一个月也能领到一两银子。而湘云这个侯门小姐呢?只有几吊钱而已。史湘云,这么一个乐观、善良的女孩却在叔婶家过着如此暗淡的生活。正如《乐中悲》曲所述:“襁褓中,父母双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她最终也逃不过悲惨的结局。刚嫁了一个如意的丈夫,夫妻恩爱没过多久,丈夫就的了痨病死了。可怜的湘云,厄运终究也没有放过他。“展眼吊斜辉,湘水逝去楚云飞。”敏情——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遍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探春的判词。我不禁要为她感到惋惜,她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却是个庶出的女子。庶出的人是毫无地位的,就如贾环一样。但是,她虽然没有出身的优势,却懂得上进。“才自清明志自高。”不错,这就是探春。探春能干。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探春充分展示了她的能力。年纪轻轻,只有十几岁的女孩,第一次担任如此重任,却能运筹帷幄,和凤姐一般管理得当,实属不易。就连平儿也说:“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他。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单怕他五分。”探春的能力不仅展示在管理能力上,吟诗作对,也是技艺高超。“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探春的结局是远嫁他乡,与家人天各一方。在元宵节灯谜中,探春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灯谜的谜底是风筝,这也暗示了探春远嫁,如断线风筝般飘落,一去不返的悲惨结局。探春她要强,她能干,她才智双全,她不自卑。正是她的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她的才智所折服,也为她悲惨的结局而惋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了今天的《红楼梦》,然,对于《红楼梦》的探究却远不及此。“一百个读者,一百个林黛玉。”也许我的见解与你不同,但却希望能同你一起分享。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16角度看读书_1200字读书,是一种态度。有些人读书,是为了顺应“快餐文化”的潮流,他们往往是今天看明天忘;有些人读书,是我为了迎合高考中考中阅卷老师的胃口,语言生硬而客套;而有些人读书却追求精神上,情感上的升华。他们手不释卷,不求甚解,只为了寻求心灵的一方净土。而我,作为一名高中生,不免入俗,介于这三者之中。但我仍希望舞动手中的钢笔,启用16年来积累的对文学的情感,酣畅淋漓地为您铺开讲述我读书的经历,和一些稚嫩的感触。关于某些人邂逅于张爱玲,绝非偶然。这个能同时承受生命的喧闹与寂寞的人,似乎注定要从我身边经过。是她,教会了我要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是她,教会了我要做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自己;是她,让我不再迷恋于喃喃低语的言情小说,而学会了从作者所描绘的爱情故事中发现更深一层的暗示。例如,从张爱玲的遣词造句中发现她本人的遭遇和价值观。张爱玲的文字,读罢,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什么“人生是一件华美的袍子,却又爬满虱子”,什么“人生最悲凉的句子是执子之手,因为牵过手后便是放手”。我不懂爱情,而如此凄凉的句子我也不能体会到骨子里去,但也不得不惊叹:它唯美的文字,精致到只有中国文字才能表达,迷惘到20世纪40年代才能产生,惊叹到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她是旧上海的象征,就上海的弄堂里,到现在还氤氲着张爱玲的香气,并且愈久愈香。关于某些诗疯狂的爱上读诗,是个偶然。因为高中课业繁忙,无暇再在精神世界中无忧无虑地遨游。所以,读诗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舒缓心情。每每读到“爱的感觉源自眼睛,喜欢的感觉源自耳朵。所以,当你不再喜欢你喜欢的人,你只需堵住耳朵,而当你试图闭上眼睛,爱便会化作一滴泪水,永远留在你的心中”时,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也在微微颤动;读到张错的“你最哭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时,心中也阵起层层涟漪;读到海子的“我有一座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便发誓要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到席慕蓉的“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时,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个用微笑和泪水洒满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关于自己不管是诗,还是人,还是情,还是爱,读过之后,经过思考,它们都会成为你自己的东西,驻扎在你心里,时间久了,经过潜移默化,便会形成性格,从而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关于读书,我痴迷并快乐着。游弋在书海,细细的摄取书中的养分,是人生一大乐事!回首自己成长的墨迹,也因为有了书的陪伴,而呈现得如此清晰!因而,我欣喜于自己的成长,自己的丰富。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天,一位女孩坐在茶花树下,细细品味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她时而笑靥如花,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微微低泣,好像整个世界都只有自己和书的存在一样。而这就是我,一个经常在宿舍熄灯后握着手电筒,痴痴地读着小说,痴痴地幻想,因书中动人的情节而在半夜三更哭的不能自拔的人。人生只走了16个年头,远远不及饱览所有诗书的深度,但我仍会痴迷于读书,把它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16岁,踮起脚尖,以16角度,描绘出了一幅关于读书的稚嫩的图画。1200字 高三 想像作文
-
相约,一起来看流星雨_12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走过所谓的风风雨雨,忘记了自己在夜深人静时默默舔舐无人知的伤痛,也忘记了自己在唐风宋韵中倾心谱写一阙阙断肠的词章。却无论如何也忘怀不了深藏心里的那份孤寂与落寞。只有在梦境的时候,一切才会变得那般的安详,那般的美好,恍如自己看到了童话中沉睡的睡美人,真是诗般的绚美。书写沧桑云卷云舒,语笑人生潮起潮落。在梦里,我幻想我是真君子,忧郁中透着几分潇洒,含蓄里露着几分不羁。我那么真诚得希望,可以于中秋月圆时与你同赏一轮天涯皎月。流苏盈盈,一片冰心在玉壶。届时,你轻舞手中的竹笔,挥洒翰墨,于现代诗中抒写你的美丽。轻轻地,我叩响了你隽秀的门环,也叩响了我们的友谊绮窗。茫茫俗尘,我在迷茫中寻寻觅觅,寻找那一丝的绿色,唤回春的轻风,春的新雨,春的气息。我想,绿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代表活力,它充满了希望,是友谊永存的见证。四海之内皆那份欣欣向荣的心怀,相逢何必曾相识。偶然的机遇,相逢。凝眸,嫣然,转身,潇洒。仿佛是最寻常不过的路人,却因钟情于那封独特的思想,然后有了交集。欣赏你独特的魅力,仿若是遗落的明珠,轻移莲步,于平平仄仄的婉约词风中一路走来,临摹着前朝的风花雪月,秦淮绝唱。朋友,总是懂得相互欣赏的。我欣赏你清雅如莲,你赞叹我俊秀似竹,挺秀玲珑,隽雅可观。你说我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一份晨风吹来,令人无比爽郎,听到知己的赞美,我压制不了心中那份清傲,于是,我写下了“谦谦君子,晶莹如玉”八个大字。相扶相携,相敬相爱,一份欣赏,一份赞叹,一份矜持,似涓涓细流,穿过了巍峨的高山,流过了奔腾的江河,终于,在蔚蓝的海洋,汇成一份坚定的纯真的友情,洁白无瑕,明玉似水。终于,在一方无邪的桃花源,我用你的美丽书写你自己的语言。你应该古代的公主,在天使的引荐下,你我相识了,你赞叹我才华横溢,我欣赏你金玉其质,我只用笔写你的心声,你却能用心读出我的灵魂。让我们相约,一起来看流星雨吧。在那满天的流星雨陨落的时刻,在那灿烂绽放短暂的一刻,我会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低眸虔诚为你祝福,许下一个美丽的愿望,愿我们的友谊能像古书所写:天长地久,永永远远。情未尽,音未绝,手却起,字来记。夜中,我把文字编织成一个个天使的梦,浅笑低语,声声凝情,句句含馨。相约,一起来看流星雨。幻想总归是幻想,梦境毕竟离现实太远。当一颗罡星当空跃起,陨落在银河的末端,我从美梦中惊醒了。我知,我知。这缱绻的殇到如今,依旧是镜中月,水中花。我痛,我痛,我慷慨而歌,一曲悲歌,字字如泪,声声似血。“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再一想,也许,我还是幼稚的,不知道什么是愁,什么是爱,但是我知道什么关爱。可是,我感觉到的只是孤寂和落寞。其实,一株绛草一滴露水,三生石畔,月老早已将一切安排好了,只是我们还需要用忧愁去演绎那一段段的悲欢离合。还是在此相约,让我们一起来看流星雨吧高山幽幽,流水淙淙。高山啊,请你发发爱心,给予我温暖的怀;溪水啊,请你等一等,带走我无尽的忧伤……汕头市广澳中学高三:王笃钦1200字以上 高三 想像作文
-
古城_1200字流水潺潺,冲不掉古城印记岁月悠悠,带不走文化身影长安与苏州,一个有瓦殿宫阁象征千年古都的庄严;一个有亭台轩榭代表东方园林的典雅。繁华似锦的都市伴着它们辉煌的文化经历千年风雨的洗礼,一路摇曳走过,关于它们的记忆没有被时间风化。时间是不使文化的记忆风化的。就如我们能记得希腊神话,罗马法,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会吟咏唐诗、宋词,偶尔翻阅下元曲,拿本小说看看,看累了后讨论下玛雅人的金字塔。同样我们不会忘记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有这样两个城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一个风格是雄浑豪放,一个特色为缠绵婉约。长安古道,意马迟迟,春松华茂的景象也象征着它的未来是一片欣欣向荣。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更名后,西安已成为中国西北方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但隆隆的马达声和满天弥漫的烟尘没有湮没它原有的庄重。秦兵马俑、西安碑林等文化古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游人在赞不绝口之时也唤醒了一些关于长安尘封千年的记忆,这十一朝古都处处充斥着雄劲与严整。辛弃疾和他的词可以作这种文化的代表。他虽生在泉城济南这个温柔和顺的城市,但是毫不失北方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策马沙场,他壮怀激烈;舰阁楼船,他睿智奔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不由忆起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想着驱除鞑虏,还我中原。名为弃疾,但心病难除。长安是他的寄托,楼兰他总在牵挂。好男儿却难守家国,他写下自我讽喻词。即使垂暮之年也时时吟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果说长安是豪放派的居民点,那么苏州应该是婉约派的归宿了。“前几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却悄悄度过自己2005岁的生日。”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这样写道。苏州像一个内敛、娇嗔的女子,隽秀且柔情,从不张扬什么。其实也大可不必,三吴都会,锦绣之城,世界水城的典范和东方园林的代表,拿出哪一样不让世人称赞不已?李煜可以为这座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做形象代言。他的词是亲切自然,灵动清晰的。正如苏州城里流淌的水道和园林中棱角分明,柔和典雅的线条。曾想李煜他就应该坐着乌蓬船,唱着苏州评弹在烟波浩淼的太湖上游赏。可这样又会有谁会歌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惆怅。大概是老天特意安排,千年后让戴望舒作一首《雨巷》与李煜遥相呼应。可能也只有这被成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市才能融合古代与现代完美的婉约意想。也不能说长安与苏州所代表的文化风格完全迥异。因为苏州也存有“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坚定信念和目标,长安也刻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情思与誓言。只是相对来说,它们更适合哪种文化的缩影而已。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没有撕掉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记录它们的纸页。还知道昭君墓在西安,千里之外苏州有个叫桃花庵地方住过明代才子唐伯虎。时光荏苒,关于古城的记忆不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岁月流淌,仍有一种讲述文化的声音在晴空中回荡。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随遇而安带着怨愤生活,犹如背着垃圾走路,不仅得不到任何快乐,反而让自己一身恶臭。卸下那些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不快,做个乐观幸福的行路人,人生如朝露,不可为怨愤耽搁时间,学会抛开所谓命运的不公,细细品尝生命赐予的一切,随遇而安。风云滚滚,红尘滔滔,做不完的是梦想,解不开的是心结。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每当事与愿违的时候,便会伤心失望,会唉声叹气,会觉得命运如此不公平,让世间所有的苦难都压在自己肩上。殊不知生命的轨迹不可能完全按照人的意愿延伸,生活也不是水晶花园,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多少人带着未完的愿想和无尽的遗憾迈进那未知的世界,包容亿万生灵的黄土之下,他们是否终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无休止的追寻、抗争或埋怨,而在于认真的体会路上的一切,随遇而安。为官一方,有为官一方的快乐。骑马游街,体察民情,胸怀坦荡,两袖清风。安一方百姓,看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想张衡一样做好百姓的父母官,便是随遇而安。被贬谪迁,有被贬谪迁的安逸。远离官场,亲近百姓,不问朝政,自得其乐。从京都收拾好行装慢慢向谪地远行,一路上看遍神州大地风土人情,赏尽千秋万代大好河山,高唱着那千古不变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像东坡一样在身后留一笔旷世的洒脱,再看茫茫人世,“也无风雨也无晴”。置身宦海,有置身宦海的清高。阅尽红尘,追名逐利,冷眼相对,坚守自我。便是站在浊世之中,也能让自己无暇的心灵开出最淡雅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周敦颐一样不因宦海之污浊而逃离,面对熙熙人群为利来往,守住心中的清高,做“花之君子”。身陷穷厄,有身陷穷厄的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既来之,则安之,不抱怨自己不幸的遭遇,也不为求荣而本色尽失。被置窖中则“卧啮雪,与毡毛并咽”,被流放北海则“掘野鼠而去草实”,像苏武一样即使穷厄也要坚守自我,无论际遇如何,皆可适而安之。隐遁世外,有隐遁世外的超然。粗茶野泉,疏林小宅,山雀为伴,月华为友。不问天下兴亡,只道自得其乐。住东篱之畔则采菊,居南山之下则种豆,,像陶渊明一样超脱地生活,无俗世之烦忧,无红尘之熙攘。无论命运安排给我们什么,每颗人间烟火,都不要错过,懂得爱生活的人永远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永远没有沉黯的夜——即使有,也是月华如洗,繁星满天。我们没法改变命运,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命运的方式。汪曾祺说:“丁玲同志在谈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曾经说到逆来顺受,我觉得太苦、太被动,我想人生其实不过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啊!人生的“遇”是不可选择的,但“安”却是可以选择的。当然想选择“安”并不容易,可是“安”必然是人生的最佳姿态。归去来兮,人生如梦。归去来兮,豁达者当随遇而安。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
诗意看世界_12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用诗意的句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人赏景,景为人。物作饰,饰为人。多么和谐的画面,整个世界的融合尽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它们总让我们想起周围里美好的事物,一天繁忙的学习下来,看着这清丽美妙的诗,似乎白天里朋友的抱怨唠叨不再如此令人浮躁,身边尽是美,身临其境,怎还不知足,抱怨生活枯燥乏味呢?诗的上阙描绘的是一幅夕阳桥头赏风景,而桥头赏景的人也成为一道风景线。下阙喻意类似,夜幕下得月入了你的眼,而你入了别人香甜的梦。美是由万物而生,万物则是美。语境的唯美将人拉进联想,不禁回忆自己一天里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场景,人景合一的美。顿时发现,那些美好的瞬间不仅仅在美妙的文字中有,其实生活中也会有沿路开放一些美好之花,只不过行路匆匆,没发现罢了,乍一看,花开遍地。冰心生活在中国还处于动荡的年代,但她得文章却如乱世中得一缕光,给人温暖。为什么呢?冰心主张以爱的眼光看世界。看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及多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爱与希望,她对景物有惜爱之情;对母亲有怀念之情;对祖国有赤诚之情。这许多的爱都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欣赏事物的心态。她于花残败落中领会到了感恩的回报;于战火纷争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于生离死别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关爱。欣赏吧,你会发现世界的美好!生活中这样大大小小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就拿我们活泼风趣的miss代来说,年龄不小,却仍有一颗未衰的心。有的老师在一起总抱怨这个学生不听话,那个学生最近又出了什么问题而头疼,而同办公室的英语老师却总是一脸笑容夸她的学生好。在闲暇时光里,用收音机播放着我们称之为过时的“老歌”,脸上笑意不减,一派正气地说“我也追星!”老师告诉我们她得快乐秘诀是“你把孩子们当做天使,那就生活在天堂里;若把他们当做魔鬼,那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是天堂还是地狱全取决于自己。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她的世界由此色彩斑斓!有时候,生活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无趣,眼光流转,不经意间,视线定格之处,就有值得我们欣赏的美。烂漫的花就开在身边,何不回头或驻足品味一下他们。哪怕是四季常态,也透着特别的美。落叶飘散,繁华凋零,也许不是意味着衰残,而是新生命的诞生;忙碌沉重的工作中,一杯清新的下午茶带来的不是哀叹生活的乏味,而是精神充沛的一下午好心情;一番劳动大扫除后,想到的不是周围原来如此脏的想法,而是你打水来我擦窗,上上下下抹得明澈整洁的校园氛围。诗意地生活,就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生活。诗意不是要多么地多愁善感,那只能称作敏感,绝不是真正的诗意。真正的诗意是怀着积极态度的。我想所谓“诗意看世界”,不仅要能欣赏生活的美,还要能将自己融入那份美中,也成为赏美之人眼中的一道风景线!湖北武汉幸福路中学初三:若初以语1000字 初三 议论文
-
随遇而安便是福从前,有位王子出游,每当见到穷人或乞丐时都会说:“真可怜,如果是我该怎么活啊!”不久,国家就被国攻破了,王子沦落街头,有人看到王子这样悲哀的说:“真可怜,要是我还不如死了呢!”王子笑了笑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随遇而安便是福。是啊!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会尽我们自己的所能改变一些事情。贝多芬,著名作曲家,如果不了解他的人会认为这么伟大的作曲家是多麽完美啊!可是事实出人意料,贝多芬晚年双耳失聪,不能听见声音,别人认为他会萎靡不振,但他去更加努力,决定在他有生之年多创作一些美妙的钢琴曲。就这样,他成功了。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经历了作为作曲家最残忍的磨练,他不畏惧,随遇而安的心鼓舞他要成功。上海盲童学校有个叫杜琼的盲姑娘,与其他的盲人一样,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但他取用自己的努力为他自己的世界点燃了一盏灯,她学校毕业后,曾报考过广播学院,但却被拒收,他没有沮丧,一直坚持,最后被一所业余英语进修学校录取,他刚刚进学校的时候,别的同学都不看好他,但他用他的成功湮没了这些眼光,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成功。一位盲姑娘,是什么让他有了信心去为了他自己的世界寻找光明,那结果就是一份随遇而安的心。一份随遇而安的心可以使人成功,但如果没有这一份心,有可能会加快失败的步伐。曾经有两个人走进了沙漠,结果却各不相同,第一个人在购走进沙漠的时候,心情很沮丧,抱怨道:“哎呀,我怎莫这么倒霉啊,这沙漠怎么走是头啊!"他抱着疲倦的身体走啊走,最终还是没有走出沙漠。而另外一个人则用一种平静地态度对待这种事情,他一边找出口一边看风景,最终走出了沙漠。人的态度可以决定一切,既然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何必过分的去追究呢!给自己一份随遇而安的心情吧!让我们的生活无比精彩。记得刚刚步入初中的大门,迎接了第一次月考,可成绩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心中顿时有了些许失落,但我仍平静面对,何必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去回忆过去呢,还不如花些时间去积累经验,经验多了就成了知识,果不其然,在下一次考试中,我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班级名列前茅,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成功。其实,人的一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都要坚强的面对,人生本应随遇而安,每个人都应有一份随遇而安的新,不去考虑过去的事,而是想办法解决现在的困难,不管何时请请记住:“随遇而安便是福。”900字 初三 议论文
-
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渐渐的,我便从一个幼稚无所顾忌的童年渐渐地已经成为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人长大了,烦心的事情也随之逐渐多了起来。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遭际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左右得了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于环境之中,唯一能够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能够尽量的“随遇而安”,学会宽容他人。对此,我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小和尚想: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赶快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突然又下起了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述说事情的经过,然而,老方丈却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词,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学会宽容他人。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宽容他人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呢!我在网上也查到了,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有他那般的宽容的心情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我们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是在于你怎么去面对拂逆和不顺。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谈论了半天,我觉得:随遇而安学会宽容是一种境界!800字 初三 议论文
-
我看文字再一次辗反侧,顿时觉的自己一无是处,自己的文字更是俗不可耐。没有小四那种驾驭文字的能力,也不能像韩寒一样用粗糙的文字揭示深刻的哲理,更不能像其他的作家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文风。总是用杂乱无章的文字唤醒自己尘封已久的记忆,只得用这凌乱不堪的文字来记忆支离破碎的片断。曾以为同龄人的文字多少有些做作,可是,自己呢?不是更矫揉造作?回想起来真是虚伪!读着那些名人的作品,在看看自己幼稚的笔锋,真是自愧不如,真想找个洞啊!哎……当然,我自小不太喜欢读书,自是浅薄不已,虽现在对读书还有少许兴趣,但是终究难超越自己,真是可悲啊!文字也是需要感情的,自古以来,多少人这样说过?可是,不觉的这样说很幼稚吗?纵然你感情细腻到无人能与,可是若没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底蕴做铺垫,我想,也只是废墟一堆,不值得赏识哎!现在文笔锋利之者,虚构事情不还是能颤动人心吗?我想,这就是高手的威力,一出手,谁与争锋?就算有那个胆儿也没那个本事啊!只能是长篇大论一番,实则全无韵味,让人反胃!!足以说明技艺高超者足以打动人心,然则感情丰富者,却让人感觉到索然无味,一味虚情假意,谁能料到现实正截然相反呢?哎那犀利的笔锋何人能不羡慕呢?只能垂涎三尺,怎能奢得?450字 初三 议论文
-
随遇而安人生诸事,十有八九不如意,但倘若放下在许多人心中总放在第一位的面子,低下所谓高贵的头颅,退一步,当做一无所有,便能乐观许多。我至今才明白,为何,祖父在大学毕业之后,在分家时分到乡下的房子和田,不埋怨,便住下了。父亲以前有时打着趣儿怨祖父,问祖父为何不在城里住,让他受更好的教育。祖父只是听着他说,微笑却不回答。虽说是怨,但父亲从未恨过祖父。或许父亲早就明白那个道理了。他理解祖父。那时还小的我,却不理解,随父母在城里生活,祖母也来城里照顾我,我认为自己很快乐。祖父,仍种他的田。每逢假期,我们就去他那里住。好多年了,我仍能够想象,夏天,屋旁农田的一角,是雪白的荞麦花,略微炎热的风,轻拂着它们的花瓣。乡村的夏,不曾太热。荞麦花用现在的流行语,也能说是“养眼”了。祖父最喜欢荞麦花。昼出夜归,祖父的屋里不曾有钟,看的,是窗外的天空。他早习惯了。乡村里,很少有人问几点钟,更多的,是看阳光有几分。雨天,待在屋里,也无需知道时间了。只待困了,便睡下,当第二天人家里的公鸡争相鸣叫之时,再迎接新的一天。祖父把田打理的很好,每年,都有不同的佳肴。豌豆,茄子,四季豆,玉米,番茄都能被他种出成果来。我向来喜欢祖父田里的作物,未成熟时,当一道风景,成熟了,便能拿到饭桌上来,任我吃个够。每当,我们来吃饭时,祖父总特别快乐。他扑在阳台的栏杆上,老远,就向我们汽车招手,咧着嘴,笑个不停。我也曾拉着坐在梨木椅上休息的祖父的手,奶声奶气地劝他搬到城里来,他总笑着回答:“乡下好呐,自由清闲着哩!”随即,又将我抱在膝上,幽幽的叹:“唉,城里人大多不懂生活,不懂随遇而安,总嫌乡下条件差。像隔壁李爷的儿子,住不了两天,就忙着离开。其实,乡下挺好的,这里的生活,只要几日便能习惯了……”那时,我不明白祖父的话,只觉得城里,吃喝玩乐无所不有,比乡下好得多。上了学,我才明白祖父的话,的确,城里很少有人懂得随遇而安,从来没都是在为他们的出息奋力突围。对生活,却充满了抱怨与嫌弃。……几年前,祖父去了,我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个周末,我们空闲,去他家。敲了好几次门,都没有人应,父亲便叫了几声,仍没有回应,便从铁窗的缝隙中将门栓打开(这是我们一家曾经的秘密)。门伴着“吱呀”的呻吟声开了,屋里静的出奇,拖鞋与地面的摩擦声也显得悄悄了,我们仍没见祖父出来,不禁奇怪。走进他的卧室,才发现,他躺在床上,似乎在睡觉,直到握住他的手,才感受到,那手冰冷又毫无温度。他去了,是那么安详,脸上,没有痛苦,显得慈祥又平静。屋里的东西整齐如故,只是那一尘不染的紫檀木床头柜上,放了一张棕黄色的便签,用一本封面泛黄,书页有些打卷儿的《三国志》压着。我看了一眼,是给我的,上面写着:宝贝孙女,爷爷要走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不要悲伤,爷爷很好。在城里,要懂得随遇而安,不要抱怨生活。我悄悄地把便签攒在手里。这时,我才明白祖父为何愿意在乡下生活。乡下,虽然不那么繁华,甚至在一些人眼中显得寒酸,却让人在自由中生活,没有束缚,那样清闲……祖父没有在乡下留下些什么,房子卖了,东西也搬到城里来了。他的梨木椅,搬到我房里,不过只是看书时坐。而那张便签,一直夹在日记本里,带着乡村里的荞麦花香和祖父怀抱的气息。人,要懂得随遇而安,保持一颗清心,无论在乡下,还是城里。1200字以上 初一
-
随遇而安,平静生活人生之路,有崎岖有平坦,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总有许多咸涩需要品尝。走过岁月,有阴霾有温暖,暗的亮的都是歌;走过自己,有迷茫有收获,不后悔不得意。一路走过来都是人生经历,是人生一笔珍贵的财富,使自己更加淡定、从容。做好自己,做一个坚强的人,让心空一片光明。我们都是尘世凡间的普通人,与其仰望天际漂泊的云彩,不如做一枝倾情绽放的花朵。用简单快乐之心,淡视风云变幻,笑迎雪雨冰霜;不避生活常态,不畏他人嘲讽;盛开时无须肆意遮掩,凋零时坦然面对凄凉;散发着自己的芬芳,坚守着自己的故事。阳光悄然地抚慰、温暖自己,一如既往地行进在路上,一如从前地穿越岁月时光。感谢生活的磨砺,它已给予我们许多许多,多了些理性,多了些理解,多了些淡然和坦然。懂得简单的生命才能享受到生命原本的静美与色彩!就这样走着走着,会在凄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未来的每一天一定是美好的!用装扮世界来体现内涵,用愉悦众生来诠释美丽。人生:洒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洒脱不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也不是看破红尘、心灰意冷,更不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洒脱是一种世事洞明的豁达,一种淡泊名利的超脱,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度。洒脱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无法更改的过去,行云流水,任其所之。彷徨时,面带笑容轻轻一笑,什么话都不说,安慰自己,发生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给自己一丝坦然,从容对待,明天的阳光一定会灿烂。不要去背负太多期盼,做真实的自己,随遇而安,平平静静生活,平平淡淡做人。在岁月跋涉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有自己的故事;在人生历程里,会审视自己,悲欢、苦乐不需要去倾诉。岁月的印痕本是浮沉坎坷,所走过的路是幸运还是跌撞,是对还是错,谁也无法看透。珍惜现在,走过了就不要后悔,淡然完美。看淡了,才有良好的心境,才有沉淀后的宁静,才有更多的包容和对生命的理解。人生是一次穿行,走过来,注定要错过很多人,错失很多事,不管如何,仍要前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与努力,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怪自己。谁再快乐,也会有烦忧。我们虽改变不了许多事,但可以拥有一颗宁淡、恬怡的心态,凡事顺其自然,看开些,看淡些,失意时淡然,得意时坦然,一切就会简单得多。将过去的岁月,遥想成不可触及凄美的风景。一缕青丝萦绕指尖,为君抚一曲明月千里寄相思,你秀丽的容颜超越了滚滚红尘里的浮华。江枫渔火,愁了天涯羁旅,琐碎的记忆收藏在令人无法触及的时空。在泛黄的书卷里淡然含着花香的诗句。你的秀发却在风的鼓动下,悄悄潜入我的灵魂,绕弄三千情丝不尽。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我知你心意。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旅途在前行的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面对痛苦,无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态,坦然面对。做一枝倾情绽放的花朵,盛开时无须肆意遮掩,凋零时坦然面对凄凉,用简单快乐之心,笑迎人生。渐行渐远的脚步,寸寸如伤的情感,在心与心疲惫的夹缝中,丈量出一种叫距离的殇。透过灿烂的晨曦,稳健地迈出生活的每一步,未来的日子温暖无比,也是对生命的敬重和热爱。痛苦是生命的航程;欢乐是人生的驿站。不苛求做完美的自己,无论好与坏,不管喜欢不喜欢,欢笑着接纳,付出真诚与倾心,温暖自己温暖别人,就是美的。保持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包容善待别人。思念,是没有方向的风,吹散了岁月的痕迹。凌乱的舞步,走过漫长的四季,在温情日子里涅磐成诗。即使不能紧紧相依,也期盼有相互靠近的机会。尽管日子很平淡,生活很平实,命运很平凡,我们还是经历和感悟过很多事。我们只是凡间的平常人,每一天,哪怕再迷茫,也要让自己微笑,凡事看淡些,珍惜自己,不沉沦,生活还要继续。曾经拥有的点缀记忆,已经得到的倍加珍惜,能够把握的努力争取,遥不可及的学会放弃,我们要学会在苦累中懂得满足,在疼痛中品味生活,我们就是自己灵魂的舞者,最真实、最倾情的观众是台下的另一个自己。登过山,才知道有高有矮;做过事,才知道有繁有简;趟过河,才知道有深有浅。生命如流,有小溪的舒逸,也有大河的激越;淡看人生,如在天空飘浮着有彩云,也有乌云,变化多姿,所以才会有五彩缤纷。多一份淡然,不要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简单生活,以良好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平平淡淡才是真。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
看,那个人_1200字风,呼啸而过,一个劲往地铁口里钻,虽然不很冷,但没什么人。一个女孩站在扶梯上,她的灰色围巾轻轻搭在白色的长风衣前,手臂自然下坠,有些宽的袖口微微遮住手,肩挎粉书包。灰色无点缀的长裤,也稍稍盖住黑色运动鞋。她双眸不大却透亮,0。鼻子嘴不紧不松按在脸上,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美中不足的是,她戴眼镜。她回忆:放学了。刚才,她和一个同学一起乘地铁回家,在同一站下车,但她出“C”口,那同学的妈妈通过电话告诉他出“D”口。终于各奔东西了……想到这,她轻轻笑了:“独行侠就是独行侠,虽然形单影只吧,还挺爽……”就在她要踏出地铁口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小朋友,等一下,过来一下,小朋友!”女孩立刻警惕起来:是不是坏人?!又稍一偏脸,她瞳孔放大了——陌生男人。喜怒不形于色的她,表面很镇定,心里却有些乱了,来不及多想,她用0。5秒快速想:先别管是不是坏人了—他要是坏人,还能容我搭话?!那就……跑!摆在她面前的有一条直行的大路,一条得拐弯的小路。她往前瞟一眼,想:虽然大路能回家,但是,周围的人太少,他容易跟上我——不行……来不及多想了,她又瞄了一眼陌生男子,他因为自己速度太快,还没有要追的意思。她转身向右抬脚便走,嘴角泛出一丝冷笑,喃喃道:“你要能找到我,我就改姓。”刚转过地铁口壁,一双黑色运动鞋就迅速蹬起来,围巾也飘起来,粉书包随着步伐一颠一颠地,短短的15米,应该已有刘翔的速度吧……也巧,在地铁口后面停了一辆吉普车,女孩挑挑眉,笑了:“天助我也!”接着,她像007一样侧身于地铁壁,向外望——外人看不见她,但她能把一切,默默尽收眼底:空空的便道前,那陌生男子只往这边找了几步,就回去了。女孩甩甩刘海儿,想:这就不追了?!也太不敬业了……诶?他要是再出来呢……再看看吧!1分钟,地铁口里指出来了几个妇女;2分钟,依然没有“熟悉”的身影;3分钟,地铁口没有刷新刚才的记录,她现在有点想笑——是谁逮谁啊?应该没人了……回家吧!她悄悄想。可她一抬头,差点叫出声来“?!”原来,小路上也有两个分支,一条是小胡同,一条是离家越来越远的大路了!而她的对面,则是一家“长河永和”餐厅。“啧……麻烦了……”女孩一声轻叹。她想:小胡同是能到家,但我够呛能走回去,绕里面更麻烦……当看到长河永和餐厅之大时,她眼前灵光一闪:去餐厅行不行啊?可小小几步,却好似有万里之遥。“被发现了怎么办?”“那你还回不回家啊?”“可,被发现了,说不定一辈子会毁在这几步呢!”“不都看半天了,没人!”女孩心里原本安静的天使与恶魔,第一次吵起了架。女孩推推眼镜,拿出手机刚想给父母打电话,想:稍等,如果我再打电话,被发现怎么办?这么远呢,不会吧……哦,对,我还要等他们呢……保险起见,去餐厅吧!“快!跑!”她现在真的希望自己有轻功。“嘶——有人!”她心一缩,“吓死我了,是个女的啊!”推开餐厅门,她小舒一口气。不顾服务员的问候,找了一个最隐蔽的地方坐下,拨通了父母电话……回家后,妈妈听完她的讲述,乐个不停——原来那“坏人”是和她一起回家的同学的爸爸!刚才,女孩的同学听错了,他也应出“C”口。同学的爸爸见只有女孩出来了,就想问问她,又不知道女孩叫什么,女孩误会了。见她没影了,马上给妻子打电话,而他妻子立刻通知了女孩妈妈。听完真相后,她也顾不得为那一场虚惊庆幸,而是在苦苦思索,以后怎么面对那同学和他家长……这个主角“她”,我认识,熟识,只要我回头看看——在一个叫“岁月”的河滩上留下的脚印就能想起那个与世无争、喜怒不形于色又爱思考的警惕冷静的独行侠—我。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写人
-
苏轼,随遇而安的智者苏轼,这个名字在中国传誉了一千年。一千年的花开花落,我依托着你听花的气息。一千年的雁归雁回,我寻着你的脚步,察觉着自然的眷恋。——心感一少年时,你就“奋厉有当世志”,你努力考察了“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年二十,方出冠,就登进士第。与弟弟子由二人独步长安,以文章鹤立鸡群。你学通经史,每日属文数千言。你“无所藻饰”的文风,一反当时“奇怪奇涩”的“太学体”的“浮剽”习风,受到了当时执文坛牛耳的知贡举欧阳修的特殊重视。宋神宗熙宁二年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而你对新发的主要内容持异议遭贬谪。四年,通判杭州。七年,知密州,九年末离密赴京师。十年,除知徐州。元丰二年四月,知湖州。八月,由于被控在地方官任上写了一些讥讽朝廷和新法的诗,被逮进御史台狱。由于御史台俗称乌台,史称此牵连众多官员的政治事件为“乌台诗案”。十二月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苏轼仕途数十年,是在十分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二苏轼走上诗坛的时候,他的前辈欧阳修、梅尧臣所倡导的反对西昆派缺乏实际内容、诗风浓艳艰涩的诗体革新运动正在开展。欧阳修学韩愈,以文为诗;梅尧臣学唐人平淡处,主张平淡。欧、梅的实践和主张,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其影响所及,在含蓄和文采上显的不足,流于浅俗。最终,苏轼以他横溢的才华,突破了前人的局限。他广泛的向前辈诗人学习,他和同时代的诗人一起前进,并向他们中的杰出者学习,他用他创造性的、丰富的艺术实践,显示了宋诗的独特力量。他继承了欧、梅的成就,超过了欧、梅,对诗体革新运动,做出了新的、卓越的贡献。苏轼继承并发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不仅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以及对社会的可笑现象做了嘲讽。他在他的诗中,还展开了他个人生活的广阔画面。华夏雄奇的山川,历史悠久的胜迹给了他的诗以丰富的营养,反过来,他的诗又为这些山川、胜迹增强了耀眼的光彩。二者最为完美的结合,一个是杭州的西湖,一个是黄州的赤壁。他十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性,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他富于想象,奇思妙绪,层出不穷;他长于比喻,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他善于体物,随物赋形,尽物之妙;他擅长各种体裁,六言、四言,偶一为之,亦至妙境;但七古更适合他的驰骋纵横,更适合于淋漓尽致的充分施展他的才力。三苏轼以文为诗,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又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领域。他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一次以悼亡题材入词;他写了《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组词,第一次以农村生活入词;他写了《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第一次在此中出现了驾马驰骋,立志报国的英雄者的形象;他写了《满庭芳》(蜗角虚名),第一次以通篇议论入词。同为怀古,苏轼的赤壁怀古《念奴娇》较之王安石的金陵怀古《桂枝香》更有深度;同为赠别,苏轼的《水龙吟》、《八声甘州》等从狭隘的骊歌中走出来,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深度,都超越了前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苏轼解放了词体,开创了豪放一派,在词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位置。正因为有了他,词的地位开始上升,进而与诗并列。苏轼是一代词宗,他用他无限的热情投身于宋词的创作,他的豪放,激励了一千年以来的词人。他永远是宋朝词的星空中闪耀的明星。子瞻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东方的夜空,他与明月共伴,与星汉一同灿烂。“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独自一人,月夜起行,风息难隐英雄泪。“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兄弟二人,徒步长安,推笔磨墨,挥斥方遒。鹤立鸡群,俱为进士,何命苦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难解红尘纷扰,世态炎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确实流露出消沉的情绪,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在无可奈何中寻求自我解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辈子经历的又不止这场小雨了,都顺其自然的过来了,人生莫过于此。“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字里行间流露着你强烈的激愤,只能通过对祢衡的怀念来勉励自己和友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又是何等的壮志,他总是在用他的豪情灌输到这他所爱着的土地,他所爱着的百姓。“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亡妻已死十年,今日被贬密州,偶然经过一个小土山,提着一壶酒,牵着一只驴,独自靠着小松,仰天望月,不觉思念又重现。“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夜深风静,皓月当空,江水碧澈,一派祥和静谧的气氛,微微流露出一丝惜别。“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有新茶,何不细品?有美景,何不饮酒赋诗?超然于物之外,远离家乡,动了思想的不灭之情?四苏轼的官场生活是多么的黑暗,但就在这黑暗中有不为人知的光明,也正是这光明,照亮了黑夜,苏轼用他的旷达,他的随和,他的乐观造就了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文、诗、词。元丰二年十二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可能没有这趟悲行,就没有现在的《念奴娇》、《赤壁赋》等优秀作品。但是如果没有苏轼的随遇而安,同样没有诸如此类的佳作。唯有苏轼,在逆境中驾舟游长江,感慨千古人物,叹时光流逝。“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等的惬意啊!遭贬后,能够在“闲暇”中寄情于山水,邀客同游。“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驾一叶之轻舟,飘然游于长江之上,欢快的心情,就好像羽化登仙了一般,可是我想就算是羽化登仙也大概达不到那种心态,那种放纵。说真的,神仙也做不到这样的随遇而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唯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可能这就是苏轼的为人之道,这就是他的处世之方。所以他并没有看中生命的归贵与重,而是更加注重于人生的贵与重。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一代文豪,一代词宗。五可能一千年前,苏轼对着这个破落的尘世落泪,浑浊的泪水中,似乎就是他对大宋的无望,却仍抱着报国的壮志,时刻为国担忧,为国着想。他流下的眼泪随风飘着、飘着,跨越历史的星河,所过之处,无不绽开了炽热鲜红的红莲;像一团团火焰般,可我却不觉灼热,只感到它往我传递春日般的温暖—苏轼,是他对祖国永恒爱恋的赤子之心,是那一颗怎样滚烫如火焰的心啊,创写的一段传奇,留给千年后我们的温暖。花开花落,潮起潮落。山河可以削平或耸起,更多风云人物掘地而起。苏轼也随着年代的迁移死在了现实中,却活在更多人的梦里。风过水轻荡,画面皆散开。朦胧中,似乎在梦里,我看见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月下,为我论诗品文,为我阐释宋词的奥义,为天下苍生阐释人生的价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依然用他的热血,在历史的殿堂,挥毫书写着属于他的人生。对,这就是人生!真正的随遇而安,真正的智者……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
苏轼,随遇而安的智者苏轼,这个名字在中国传誉了一千年。一千年的花开花落,我依托着你听花的气息。一千年的雁归雁回,我寻着你的脚步,察觉着自然的眷恋。——心感一少年时,你就“奋厉有当世志”,你努力考察了“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年二十,方出冠,就登进士第。与弟弟子由二人独步长安,以文章鹤立鸡群。你学通经史,每日属文数千言。你“无所藻饰”的文风,一反当时“奇怪奇涩”的“太学体”的“浮剽”习风,受到了当时执文坛牛耳的知贡举欧阳修的特殊重视。宋神宗熙宁二年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而你对新发的主要内容持异议遭贬谪。四年,通判杭州。七年,知密州,九年末离密赴京师。十年,除知徐州。元丰二年四月,知湖州。八月,由于被控在地方官任上写了一些讥讽朝廷和新法的诗,被逮进御史台狱。由于御史台俗称乌台,史称此牵连众多官员的政治事件为“乌台诗案”。十二月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苏轼仕途数十年,是在十分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二苏轼走上诗坛的时候,他的前辈欧阳修、梅尧臣所倡导的反对西昆派缺乏实际内容、诗风浓艳艰涩的诗体革新运动正在开展。欧阳修学韩愈,以文为诗;梅尧臣学唐人平淡处,主张平淡。欧、梅的实践和主张,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其影响所及,在含蓄和文采上显的不足,流于浅俗。最终,苏轼以他横溢的才华,突破了前人的局限。他广泛的向前辈诗人学习,他和同时代的诗人一起前进,并向他们中的杰出者学习,他用他创造性的、丰富的艺术实践,显示了宋诗的独特力量。他继承了欧、梅的成就,超过了欧、梅,对诗体革新运动,做出了新的、卓越的贡献。苏轼继承并发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不仅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以及对社会的可笑现象做了嘲讽。他在他的诗中,还展开了他个人生活的广阔画面。华夏雄奇的山川,历史悠久的胜迹给了他的诗以丰富的营养,反过来,他的诗又为这些山川、胜迹增强了耀眼的光彩。二者最为完美的结合,一个是杭州的西湖,一个是黄州的赤壁。他十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性,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他富于想象,奇思妙绪,层出不穷;他长于比喻,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他善于体物,随物赋形,尽物之妙;他擅长各种体裁,六言、四言,偶一为之,亦至妙境;但七古更适合他的驰骋纵横,更适合于淋漓尽致的充分施展他的才力。三苏轼以文为诗,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又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领域。他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一次以悼亡题材入词;他写了《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组词,第一次以农村生活入词;他写了《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第一次在此中出现了驾马驰骋,立志报国的英雄者的形象;他写了《满庭芳》(蜗角虚名),第一次以通篇议论入词。同为怀古,苏轼的赤壁怀古《念奴娇》较之王安石的金陵怀古《桂枝香》更有深度;同为赠别,苏轼的《水龙吟》、《八声甘州》等从狭隘的骊歌中走出来,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深度,都超越了前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苏轼解放了词体,开创了豪放一派,在词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位置。正因为有了他,词的地位开始上升,进而与诗并列。苏轼是一代词宗,他用他无限的热情投身于宋词的创作,他的豪放,激励了一千年以来的词人。他永远是宋朝词的星空中闪耀的明星。子瞻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东方的夜空,他与明月共伴,与星汉一同灿烂。“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独自一人,月夜起行,风息难隐英雄泪。“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兄弟二人,徒步长安,推笔磨墨,挥斥方遒。鹤立鸡群,俱为进士,何命苦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难解红尘纷扰,世态炎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确实流露出消沉的情绪,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在无可奈何中寻求自我解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辈子经历的又不止这场小雨了,都顺其自然的过来了,人生莫过于此。“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字里行间流露着你强烈的激愤,只能通过对祢衡的怀念来勉励自己和友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又是何等的壮志,他总是在用他的豪情灌输到这他所爱着的土地,他所爱着的百姓。“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亡妻已死十年,今日被贬密州,偶然经过一个小土山,提着一壶酒,牵着一只驴,独自靠着小松,仰天望月,不觉思念又重现。“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夜深风静,皓月当空,江水碧澈,一派祥和静谧的气氛,微微流露出一丝惜别。“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有新茶,何不细品?有美景,何不饮酒赋诗?超然于物之外,远离家乡,动了思想的不灭之情?四上文讲到,苏轼的官场生活是多么的黑暗,但就在这黑暗中有不为人知的光明,也正是这光明,照亮了黑夜,苏轼用他的旷达,他的随和,他的乐观造就了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文、诗、词。元丰二年十二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居住、不得签署公事。可能没有这趟悲行,就没有现在的《念奴娇》、《赤壁赋》等优秀作品。但是如果没有苏轼的随遇而安,同样没有诸如此类的佳作。唯有苏轼,在逆境中驾舟游长江,感慨千古人物,叹时光流逝。“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等的惬意啊!遭贬后,能够在“闲暇”中寄情于山水,邀客同游。“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驾一叶之轻舟,飘然游于长江之上,欢快的心情,就好像羽化登仙了一般,可是我想就算是羽化登仙也大概达不到那种心态,那种放纵。说真的,神仙也做不到这样的随遇而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唯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可能这就是苏轼的为人之道,这就是他的处世之方。所以他并没有看中生命的归贵与重,而是更加注重于人生的贵与重。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一代文豪,一代词宗。五可能一千年前,苏轼对着这个破落的尘世落泪,浑浊的泪水中,似乎就是他对大宋的无望,却仍抱着报国的壮志,时刻为国担忧,为国着想。他流下的眼泪随风飘着、飘着,跨越历史的星河,所过之处,无不绽开了炽热鲜红的红莲;像一团团火焰般,可我却不觉灼热,只感到它往我传递春日般的温暖—苏轼,是他对祖国永恒爱恋的赤子之心,是那一颗怎样滚烫如火焰的心啊,创写的一段传奇,留给千年后我们的温暖。花开花落,潮起潮落。山河可以削平或耸起,更多风云人物掘地而起。苏轼也随着年代的迁移死在了现实中,却活在更多人的梦里。风过水轻荡,画面皆散开。朦胧中,似乎在梦里,我看见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月下,为我论诗品文,为我阐释宋词的奥义,为天下苍生阐释人生的价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依然用他的热血,在历史的殿堂,挥毫书写着属于他的人生。对,这就是人生!真正的随遇而安,真正的智者……《!--[if!supportLineBreakNewLine]--》《!--[endif]--》仙居中学高一:胡校1200字以上 高一 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