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读《水浒传》有感900字

考验读《水浒传》有感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像中国这样,宛如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或许,总有险绝的道路,却从未阻挡它前进的决心。

河水过后,留下的是那一方肥沃的泥土,有的,经过人为地修缮过后,成为了能历经万世考验的不朽传奇。

时间,对于《水浒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或许是心血来潮,一个数百年前的人写下了千年前的故事。而这部作品对现在的你我仍有如此大的触动,这其中,是它经历的最为重要的考验;内容为帝王之所不容,却仍能传承下来,这是它经历的最为漫长的考验;水泊旁108个勇士造反的故事为无数人数代人所津津乐道,这是它经历的最为玩味的考验——也是对所有中国人,所有统治者的考验。

大浪淘沙,经典永存。

四大名著,皆称经典。战争,权力,占据其二。《三国演义》站得高,一个个风云人物一个个诸侯,用天下苍生下了一盘精彩绝伦的棋,生命失去鲜活,在他们眼中,化为一颗颗冰冷的棋子。他们的心中装着的是天下,人,太过渺小。人命贱草芥,他们连时代的脚步都尽在掌握。

历史对于缔造者,是自己的辉煌传奇;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只有对于亲历者,才是切身的喜悦与悲伤。

历史与时代,注定不是布衣的舞台,尽管他们站了起来,抱成一团,试图要改变什么,却始终无济于事。

究其缘由,尤为可笑,输在格局。正是两千年前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注定不是反问句。王侯将相皆为天成,心中格局,宽广无边,胸有大志,包藏天下。一生,只为用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天下。天下苍生,朋友,亲人,甚至自己。帝王皆寂寞,除了天下,他们什么都没有。

于是,就有了梁山泊聚义,就有了“替天行道”这面大旗。他们绝不是统治者心中不可割舍的东西。他们面对的,是无尽的剥削与掠夺。他们开始发声,只因,他们也无足轻重地被交换过。便如林冲,天子门下禁军教头,也只换得几日高太尉的安生和朝堂的平静。响应者很多,可他们又能改变些什么?他们不能割舍的东西太多,那些冰冷的伤亡数字,在他们眼中,是无比重要的兄弟骨肉,格局太小!

吴越王三千铁弩射潮,潮起潮落依旧。他们也同样被潮水淹没——接受招安,沦为统治者新的工具。于是,历史书上有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奈”。最终,聚义的108勇士化为了尘埃泯灭无痕。

这是他们的结局,帝王呢?民心如水载舟亦覆舟,民心即失,帝王业失去了最后的筹码,不免沦为了阶下囚。百姓,从来都不是用来交换的。

时间对《水浒传》的考验从未停止过,同样,《水浒传》对统治者的考验也随着历史的滔滔长流而从未停歇。

我的第二个家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家——顾名思义,一定是一个温馨的蜗居,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一个让人一辈子都甘愿融入其中的地方。一个人也许只有一个家,一个由爸爸妈妈和自己甚至更多人的家。而我,则把陪伴我度过6年美好时光的母校,纳为了我的第二个家。

感恩母校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6年的小学生涯,要感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受到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也都数不胜数。遥想当年,年幼的我竟一直觉得老师帮助学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在理所当然的背后,一直是老师如红烛般默默地付出。如今临近毕业,方才觉察到老师多年的含辛茹苦。正想不出该怎么样向老师回报时,、我就要匆匆地离开母校了。

6年的小学生涯,虽说算不上是我人生最精彩的时刻,但肯定是我人生道路上难以忘怀的片段。也许多年以后,我已经工作了,已熟知社会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再浏览小学毕业照,才惊觉自己原来也做过每天早上7:50准时到校的乖学生;做过上课总把手高高举起的好学生;做过宁肯被同学嘲笑也要坚持自己想法的犟学生;做过......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母校经历的那一个个寒冬酷暑,那一个个黄昏黎明,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晨练。我付出过,我在赤红的操场上挥洒过无数的泪与汗。真得很辛苦,可我深知,我的内心是充实而快乐的。虽然常捏着大腿喊疼,可我却依然早早地把闹钟定好。退堂鼓——我想过却不曾打过,我的内心又何尝不是没有挣扎过。但每当我想放弃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支撑着我,让我坚持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魄、更懂得了只有拥有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能收获成功。

说起来真有点伤感。转眼间,时光飞逝,我竟要与我曾经奋力拼搏的操场告别了,竟要与我曾寒窗苦读的教室告别了,竟要与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告别了。这份不舍情,是时间所不能弥补的。现在,我每当想到即将与同学们在母校分道扬镳的时候,心里竟会隐隐作痛。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都呆在母校——初中、高中、大学,永远不离开这属于我的故土。可我知道,这不可能。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我始终躲在这小小的一片天空,始终不去接触社会,我又何时才能看见彩虹呢?所以,我要先离开母校,我要为母校争光,我要将母校发扬光大!

母校,我们将要与您告别,将要为自己的未来奋战。我向您发誓,当我再来拜访您时,您将看到的不是一位对社会有莫大贡献的栋梁之才,就是一位对社会有用处的好青年。最后,我想对这陪伴我度过6年学习时光的母校大声呐喊:“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我永生难忘的第二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