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550字

柴门

550字 初二 议论文

我爱去乡下,那里有美丽的田园,有带刺的柴门……清明节刚好是星期天,乡下的表哥邀我去串门,而且我早听说过表哥家大变样了,所以决定走一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这个地方叫杜家村,那村在古代的时候出过一个叫杜范的丞相。爸爸带我来到表哥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二间宽三层半高的楼房,二米高的围墙围成了一个小院子,一扇亮铮铮的古铜色铁门特别引人注目,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福随吉祥入户,富伴政策到家”,横批:“改革开放好”。

“是不是走错了门?”眼前的巨变真叫我不敢踏进门,这时表哥瞧见我茫然的样子,赶紧迎上来说:“是我家,是我家,没错。”表伯、表伯母闻声也出来迎接我:“量量,快进来!”

“柴门哪去了?”我凝视着铁门,手摸了又摸,我怀念起昔日的柴门。表哥家原先是二间平房,小院是用篱笆围起来的,院门是毛糙有刺的柴门,用竹片和树枝做成的,竹片和树枝都是农家当柴烧饭用的。我记得第一次上表哥家时,小手被柴门刺破了,痛得我哇哇直哭,表伯撕了旧报纸给我止血,表哥拿出一些竹笼子竹玩具哄我玩。“都五年前的事了,还想它?”表哥拍拍我的肩膀亲热地对我说。我激动地说:“门变了,家也变了,一切都变了!”表伯一边端着一盘水果,一边笑着说:“变了!柴门变铁门,全靠党的政策好。”

“门”能反映出一个农家的风貌,柴门变铁门体现了表哥家由贫变富。表伯兴奋地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办起了工艺品厂,工艺品走出了国门。”我轻轻地夸了一句:“表伯,你家的铁门比我家的门还要好看哪!”表哥一家人听了全都笑了,幸福的笑声飞扬在田野……

母校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那三栋矗立的白色大楼,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我终究还是踏进它的大门了,又一次扑进了它的怀抱。我是多么的想念它,当我再次走近它时,它已经休息了,里面空无一人。阵阵微风袭来,在我耳边掠过,好似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忽大忽小,时起时落。风,不知何时,静而安稳地停住了,时间好像停住了,空气似乎也不再流动,我,也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站在那里。

我一点也不慌着离开这儿,我像看着一个老朋友一样环顾着它:这所小学。这个以前属于我,现在却离我远去的小学。一只杜鹃站在楼顶的一角,“布咕咕”地叫着,地上散落下来的树叶也随风打着旋儿,不免有些凄凉。我踩着粗糙的水泥地,静静地走到教学楼的大门前。

映入眼帘的,是那长长的,乌黑的大屏幕。以前,我们上下学总会经过这里,这上面用红色的字迹迎着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优秀教师的名字。小学,我们班很调皮,不守纪律,所以很少在大屏幕上被表扬。有一次竟然被表扬,我们班的人“呼啦”一下全都围上来,无数双手摸了又摸那罕见的三个数字——603。结果是学校弄错了,表扬的是604,我们却没有失望,都很高兴我们班在大屏幕上出现过。想起我们那时高兴的样子,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我轻轻用手碰了碰大屏幕,向里面走去。

这,应该就是老师的办公室了。我用手掀开窗上贴的玻璃纸,朝里看去。里面没有老师,只有四张桌和四张椅,数不清的的笔斜靠在笔筒里,有的坏了,有的还没坏;有的旧了,有的还很新。我好像看见了郑老师,坐在靠右的那张桌子旁,奋笔疾书地批改着一本本《黄冈小状元》,疲劳也遮不住她那张清秀的脸,发丝轻飘飘地落在她的面颊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静好。

我来到我们原来上过课的教室,那个603班。我轻轻用手抚了抚窗,指尖抹上了一层薄灰,手指一搓,薄灰便飘飘忽忽地坠到了地上。我踮起脚,窥视着这间教室。我看见了小苏的桌子,她当时画在桌上的女孩和小狗依旧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变浅了,快看不见了。我再不能找到我坐过的桌椅,它们的模样,我,早都忘了。我好像又看见了久别的同学们,她们在一起说笑着,玩闹着,充满快乐与幸福。我看见了我们以前用过的钟表,它还好端端地挂在那堵墙上,就那样挂着。岁月的沧桑,它也老了,它不准了,它,走不动了。

我坐在了那个原来我坐过的小台子上,好像我还没有长大,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一样。那时我好开心,好开心。我笑了,冲着我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景物笑了。以前觉得它们都好普通,现在却想一直一直看着它们,就这样看着它们。

我在那个我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跑道上跑了一圈,然后躺在跑道中间的草地上,好像我刚刚上完体育课跑来休息一样。我看着白云,很宁静,很美。我真希望我的心能像它一样,是白色,是安静的颜色,充满了纯真。

失去的不会再变成拥有,拥有的也总有一天会失去。这所小学,这个六零三,这三栋教学楼,它们早已住在了我的心底,根深叶茂。

那三栋矗立的白色的大楼,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