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馆参观记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
我们顺着林荫小道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石阶上矗立的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这尊铜像高2.9米,重达一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这尊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爬上高高的台阶,我们走进了孙中山纪念馆的一楼大厅。大厅的四壁镶嵌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巨匾。正面壁上镌刻有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手书"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对联。
我们走上三楼,三楼是孙中山先生史迹陈列室,这是孙中山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四个展厅,共展出孙中山先生的史料图片378幅,还有实物、手迹、书籍等。全部陈列分九个部分:少年壮志、奔走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新的征途、病逝建陵、迎榇奉安、陵园今昔、浩气长存。四楼展厅用于举办各种临时陈列。
我们绕着主楼参观,主楼后面的一座大型碑廊,碑廊长125米,左右对称环抱主楼,中轴线上建僧房5间,两翼有回廊与碑亭两座相连。碑廊内镶嵌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每块碑高1.9米,宽0.9米,上面镌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共16讲万字。碑文分别由张乃恭、陈天赐、叶恭绰、邓散木等民国时期14位书法家正楷书写,风格各异。其中唐仲芳刻石,尤为书必俱佳的珍品,被定为二级文物。
这次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既使我感受到孙中山纪念馆的庄重,也让知道了许多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事情。啊!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呀!
学习是什么
小时候,
有人曾问我,
什么是学习?
我告诉他,
学习是把小卡片上的东西都学会.
上小学
有人曾问我
什么是学习?
我告诉他
学习是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学会
上中学
有人曾问我
什么是学习?
我告诉他不仅要把自己该学的东西
更要学有益的东西
……
学习永无止境
也许有一天
你也会有更深的领悟
相关推荐
-
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记停在门口,仰头注视着这座布满绿藤的小院。曾经,周总理就在这里工作;曾经,敌人就在对面的小楼上监视着这里的一切……如今的小院早己人去楼空,但那份紧迫与庄严仍在小院中回荡着……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总理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总理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总理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事迹。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总理的文章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总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最后,我又回到了总理的铜像前,充满敬佩地看着这位一生都迈着坚定的步伐,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伟人。一位位同样为革命斗争而奋斗着的人们浮现在我眼前……1000字 五年级 写景
-
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记停在门口,仰头注视着这座布满绿藤的小院。曾经,周总理就在这里工作;曾经,敌人就在对面的小楼上监视着这里的一切……如今的小院早己人去楼空,但那份紧迫与庄严仍在小院中回荡着……/>/> 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总理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总理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总理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事迹。/>/> 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总理的文章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总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 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 最后,我又回到了总理的铜像前,充满敬佩地看着这位一生都迈着坚定的步伐,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伟人。一位位同样为革命斗争而奋斗着的人们浮现在我眼前……江苏南京成贤街小学五年级:唐俊彦1000字 五年级 写景
-
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记停在门口,仰头注视着这座布满绿藤的小院。曾经,周总理就在这里工作;曾经,敌人就在对面的小楼上监视着这里的一切……如今的小院早己人去楼空,但那份紧迫与庄严仍在小院中回荡着…… 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总理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总理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总理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事迹。 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总理的文章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总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 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 最后,我又回到了总理的铜像前,充满敬佩地看着这位一生都迈着坚定的步伐,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伟人。一位位同样为革命斗争而奋斗着的人们浮现在我眼前……江苏南京成贤街小学五年级:唐俊彦1000字 五年级 写景
-
孙中山有一位伟人,为我们祖国做了伟大的贡献;他推翻了封建社会,造就了中华民国,废除了古老的恶习;他是谁?被后人景仰,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啊!孙老先生,如果您还在,看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您一定会欣慰的!五年级:郁心雨100字 五年级 散文
-
纪念馆纪念馆上彩旗飘,彩灯五彩照大地,好像一个大世界,革命传统来发扬。50字 五年级 诗歌
-
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去珠海实验基地回来后,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当时到了那里,我们先去参观了一种无土栽培的蔬菜和植物,看着这些植物,我心中有两个疑问:蔬菜和植物不是在土里的吗;怎么没有土,长得还是这样茂盛?后来听带队的老师说这些都是无土栽培的蔬菜和植物,这些植物不但环保,而且节约土地,要是将来人们都用这种方法种蔬菜,那将会多好啊!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一些古老的农具和一些粮食,还有一个脱谷机。看到这些我好象看到到孙中山先生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接着我们又去看孙中山生前所住的大宅房,这宅房的大小就象一栋小型别墅的那么宽,那么长。进去后,除了楼上因为规定不能上去,每个房间我们都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家虽然不是那么豪华,但是家具齐全,每个房间都比较大,能容下20人在那儿开会,还显得宽敞。最后,我们去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里面存放着孙中山先生平时用过的军刀挂在墙上、读过的书和写是文章都摆在那里、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的东西。看过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使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事情也是我非常开心的一天。啊!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呀!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记清明时节,春风习习,春雨绵绵。我们踏浪北上,到温州市江心屿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9瞻仰纪念碑,凭吊萆命烈士。越过石门,一眼便望见朦胧在细雨中的烈士纪念碑。伫立于巍蛾的碑前,我胸中热血沸腾。是的,这里不像苏州园袜那样小巧玲珑,一步一畳I也没有杭州西湖那样妍戈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它给人的不是一种旅游的享受,而是一种步人圣地的庄严肃穆的印象。令人胸怀澄澈,百端感悟,集结为一点:人生,应当像革命烈士那样,力国为民,为壮丽的共产上义事业。脚踏着纪念馆前坚实的台阶,眼望着高錄的纪念碑,穿行于回廊之间,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那沐浴在细雨之中的松柏,似在低诉着一个个遥远的悲壮的故革,听得我心里沉甸甸的。我駄默哀悼着。或许,是我们祖先的悲歌太多,而今我们的眼泪才会如此苦涩。但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不是么:廊边的花圈分明吿诉我:宾理和正义总是被人们永远怀念和称颂的0跨过门槛,史册在我的眼前打开了,我被带入了刀光剑影、血火交融的悲社年月……“外备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口兮此起彼伏,学生们或拿标语,或握拳头,或舞胳膊,一齐涌向卖国贼的“狼窝”。这不是“五四”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同时,学生游行#威的场面吗!両面上,是一位光着脚,端膂大瓷碗,津津有味地吃着盱菜的军人形象。啊!那不是在行军作战中与战士同甘共苦,经常赤脚,冲锋陷阵,奋勇当先的江军指挥员吗?他吃野菜,吃野草,为的是让我们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啊!“骸骨何须归故土,环球到家有青山。”这是谁的铮铮奈言?游馥】这位党的英雄战士,就义时从容地口占绝句,一字字浸透鲜血,就成了永远激励后来人的诗篇。忽然,眼前白光一闪,剑子手举起阴森的屠刀,向不屈的战士董树暖砍去,殷红的鲜血像晚霞弥散开去,染红了天空,映红了大地。看一看我们先烈的身躯呀,竟有七十余个伤0。催促回家的哨音把我从历史的沉思中惊醒过来。走出纪念馆,我再度肃立于纪念碑前口不知何时雨已经停了,红彤彤的太阳正挂在西边的山顶上。“彩髖满天,落日正闺;今宵已过,还有明天!珍取光阴,把.握少年。”是的,昨日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已经填满;明天的历史,应该由我们去书写。那么,当我们告别纪念馆的时候,就銓朝舂明天,历史进发的时刻了……。800字 初一 写景
-
林散之纪念馆参观记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林散之纪念馆。林散之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求雨山上,山上有许多翠绿挺拔的竹子,四季常青。那里的环境非常幽静,给人一种舒畅放松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池子,老师说这是墨池,据说这个墨池是林散之洗毛笔的地方,因为林散之经常在池子里洗毛笔,所以池子里的水有点黑。接着,我们往右拐入了一个个长长的碑廊,林散之的字都镌刻在黑色的花岗岩上,有很多字体,如行书、楷书、隶书、草书。虽然有许多字我都不认识,但我还是在那儿仔细认真地欣赏了一会儿。再往后走便是主展厅,展厅里展出了许多幅林散之的书法作品,林散之被称为“当代草圣”字体龙飞凤舞,把我的视线紧紧吸引,让我久久不忍移开。林散之纪念馆环境优美,藏品丰富,每年吸引数万名海外游客前来观光,它是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的重要渠道,是国内国外书画界人士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是江浦、南京乃至江苏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350字 四年级 状物
-
卢作孚纪念馆参观记一个星期三,学校组织六年级同学参观了卢作孚纪念馆。卢作孚纪念馆坐落于嘉陵江畔,背靠青山,脚倚江边,是卢作孚爷爷以前办公的地方。来到大门口,一座白墙灰瓦的建筑映入眼帘,朴素的石阶一直延伸到展馆大厅。走上石阶,来到大厅,一股简朴的气息便迎面而来。从大厅上几步楼梯,再往左转,就来到了一号展厅。一号展厅中有一块大荧幕,里面介绍了卢作孚纪念馆以及卢作孚爷爷的一生。随着影片的介绍,大家渐渐了解到了这位北碚创始人勤勤恳恳的一生,随着解说员手指的方向,大家一致往墙壁上卢作孚爷爷和他四弟卢子英画像的方向望去。画上的卢作孚意气风发,背后是民生公司的轮船,那伸出的右手仿佛意味北碚的发展会越来越繁荣,那坚定的眼神象征着卢作孚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参观完一号厅后,我们走进了位于纪念馆中部的二号展厅,跨过一级门槛,就看到了一面很大的墙。解说员说:“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卢作孚的简介,卢作孚呢,是中国着名的爱国实业家……”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解说员绘声绘色的介绍,有的频频点头,有的认真做好记录,有的若有所思……屋子里张贴着许多关于卢作孚爷爷的照片和事迹,大家都被卢作孚爷爷这位伟大的爱国实业家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走出二号厅,下几级台阶,就是与二号厅相连的三号展厅。展厅里陈设着年代久远的物品,这些全是与卢作孚爷爷为北碚所做贡献有关的呢。当然,最显眼的还是摆放在展厅中间的那个大沙盘了。那沙盘是一个北碚以前样子的模型,虽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了。但是从宏伟的模型中不难看出,北碚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发展得如此之快,卢作孚爷爷功不可没。种种功绩使我们大为震撼。出门往右拐,就来到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展厅——四号展厅。四号展厅装饰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一块白底黑字的板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看到板子上面记载的民生公司在抗日期间自发运送所需物资的损失后,我们被深深地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被卢作孚爷爷那爱国的高尚品格所折服了。“请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所看到的是,民生公司被毁轮船的残骸。”大家往陈列台看去,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甚至发黑的轮船零件,摆在台里。民生公司是卢作孚爷爷的私人公司,但他爱国爱民的品质还是促使他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你说。我们怎能不被卢作孚爷爷如此崇高的精神所感动呢?走出大门,天空还是那么蓝,门口的塑像依然那么庄严,作孚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伟岸了。这次参观活动,我真的受益匪浅。9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在人杰地灵的中山市翠亨村诞生了一位伟人,这就是你----孙中山。也许从你呱呱落地开始,勇敢、自信与你一同成长!砸神像,废裹脚,陋习陋习全除掉!本想学医救人民,后来从政创革命。“三民主义”新旗帜,中西思想建中国。呕心沥血为人民,精忠报国人人敬。博爱精神代代传,创新之风人人诵。1925年3月12日你悄悄地离开这可爱的世界……但你那博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存、永存……为纪念改革开放,MAANXIAOXUE的学生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同学们对此次活动报以极高的热情,共有近500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孙中山亦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六年级:微笑的人生[肖洁]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翁氏纪念馆”参观记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六(3)班 强东指导:黄惠娟今天,我乘着2路车来到了“翁同和纪念馆”。翁氏故居是以现存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整体建筑基本完整的明清官绅名宅而闻名遐迩。我通过门厅来到了桥厅,它是为歇轿子和备茶之用的。在桥厅的右边,可以通过走廊来到晋阳书屋。里面是翁同和小时候用过的书屋,在墙的两边,分别有两幅翁同和提的字。桌上放了笔砚,旁边的书桶还有放着几卷书画,正中间还有一幅翁同和写的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对联旁边还放着一个书柜,里面放了各种朝代的书。参观完后,我又来到了彩衣堂,它坐北朝南,为渔翁是故居的第二进,为故居的主厅。它之所以称为彩衣堂是因为翁心存购得后,经扩建修缮,更名。“彩衣堂”取自二十四孝中老菜子“彩衣娱亲”之意,作为孝养母亲的地方。彩衣堂内还有翁同和所书对联“锦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意思是要读书振家、与人为善,做人、治家的格言。彩衣堂结构为五架梁并前后廊九架椽屋。进深米,三开间宽米,硬山五脊顶,面积235平方米,堂内的梁、檩枋、柱等处绘有彩画116幅 。说完彩衣堂,咱们再来看看“知止斋”,它是个主人会见宾朋的地方。楼上藏书,楼下供吟诗作对、论文、赏书、品画。还有玉兰轩,此称客厅,亦称花厅,类似今天的会客室,因庭中种有玉兰,故名玉兰轩。思永堂在彩衣堂西侧,是翁同和于同治年间从仲氏手中购得,与大厅彩衣堂相似。翁同和、翁安孙、翁斌孙居住过,经过百余年的沧桑变迁。此宅只保存部分建筑。随后,我又参观了后堂楼、双桂轩书楼、柏古轩我是个外地人,通过这次参观,进一步了解了常熟,常熟确实地杰人灵。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走近伟人——孙中山他,最早提出了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张;他,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奔走;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惦念的依然是未尽的事业。他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年》,名文,字载之, 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他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但祖国的衰败,让他痛心疾首,他觉得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因此投身于革命。从此,孙中山走上了为复兴祖国而努力的革命的道路。就在这一年,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年4月,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年冬,孙中山扶病北上,发表北上宣言。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孙中山到北京后,继续为召开国民会议、反对段祺瑞的卖国政策进行斗争。但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先生用他那坚定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同时,他也用他的生命来创造了中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先辈们用血肉铸就新中国,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们,让新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富强。联系现在的国家军事,日本要占领钓鱼岛,我们要好好学习,研制新武器对付他们,我们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国家,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国”,让那些瞧不起中国的国家,看看我们中国的实力!岁月在流逝,事物在改变,可孙中山先生在我心中依然是永垂不朽,是他创造了中国,我会永远记得他。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荷花参观记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决定趁着夜幕未临,出去看一下一个池塘里的荷花。走了好长一段路,终于走到目的地了。来到池塘边,我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圆,青翠欲滴,就像一把把有高有低的绿色小伞。当然,更加引人夺目的就是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了。瞧,这些荷花有的含苞待放,仿佛舍不得将自己的美丽给别人欣赏;有的虽然已经开放了,但是它好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将自己的头低了下来;有的则是无比大方,将自己的头高高地抬了起来,犹如那些高贵的大小姐,显得气势非凡……但是,当我看到了一个情景之后,我又发现,可能这些荷花们的感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是:有的荷花含苞待放是因为它们怕当自己开放以后,人们发现它们很美丽所以就把它们摘下来;有的荷花虽然开放了,但是低着头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怕自己那美不胜收的脸蛋被人们看到之后,也怕被他们摘下来;而那些总是挺胸抬头的荷花们则是认为,作为荷花就要懂得无私奉献,所以它们就故意将头抬得很高,好让人们注意到它,喜欢的话,它们心甘情愿被人们摘下……上面就是我在池塘边拍到的,根据我的发现,这个池塘的中央的荷花都开得很旺盛,也开得很高很高;而池塘边上则是没有几多花儿,只剩下几根光溜溜的荷花茎,而且,更可怕的还有,有些人想把一些荷花连根拔起,但是由于长的很结实,身边没有刀,茎折也折不断,所以就直接把花摘走,只留下那已经被折得半段的茎倒在那里。唉,看着这些被人们糟蹋了的荷花,我真是感到惋惜。我就不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怎么有那么多的“采花大盗”啊?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警营参观记2013年10月24日,我们实验小学六年级组织了一场主题为“你我同行,走进警营”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了解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械,还有火灾应急逃生演练等。我的心情真是激动万分!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新闻里看到英勇的消防官兵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正确灭火,阻止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减少了人民财产的损失,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无比的敬佩之情,所以想迫不及待得一步跨进警营,掀开它神秘的面纱。终于等到了下午集合的时间,我和同学们坐上了公交车,向目的地驶去。车窗外,我看见蔚蓝的天空中缀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儿,秋风拂面,令我心旷神怡。二十分钟后,我们顺利的来到警营门口,接下来,我们开始了参观警营,试穿消防服、高空救火演练、灭火演练等实践项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参观警营和高空救火演练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军官叔叔床上的军被了:那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有棱有角,如同一块方正的“豆腐干”,心想“啊!真神奇,这是人手叠出来的吗?”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教官叔叔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给我们来了一个现场“做豆腐干秀”,只见他把被子平放在床上,用极快的速度叠好第一层“豆腐干”,在第二层时,他用粗糙的手把被子的褶皱抹平,在两边划出一个长长的“口”字形,再一翻,“豆腐干”就做好了。看到这里,我们也跃跃欲试,但自己亲手操作起来的却没那么简单,这件事情告诉我,想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细致、耐心和多多实践!高空救火演练更是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离地六米的地方还要操控水管救火,是我,腿早就被吓软了,但消防官兵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次的实践活动,令我永生难忘!六年级:涵养飘逸2014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荷花参观记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决定趁着夜幕未临,出去看一下一个池塘里的荷花。走了好长一段路,终于走到目的地了。来到池塘边,我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圆,青翠欲滴,就像一把把有高有低的绿色小伞。当然,更加引人夺目的就是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了。瞧,这些荷花有的含苞待放,仿佛舍不得将自己的美丽给别人欣赏;有的虽然已经开放了,但是它好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将自己的头低了下来;有的则是无比大方,将自己的头高高地抬了起来,犹如那些高贵的大小姐,显得气势非凡……但是,当我看到了一个情景之后,我又发现,可能这些荷花们的感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是:有的荷花含苞待放是因为它们怕当自己开放以后,人们发现它们很美丽所以就把它们摘下来;有的荷花虽然开放了,但是低着头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怕自己那美不胜收的脸蛋被人们看到之后,也怕被他们摘下来;而那些总是挺胸抬头的荷花们则是认为,作为荷花就要懂得无私奉献,所以它们就故意将头抬得很高,好让人们注意到它,喜欢的话,它们心甘情愿被人们摘下……上面就是我在池塘边拍到的,根据我的发现,这个池塘的中央的荷花都开得很旺盛,也开得很高很高;而池塘边上则是没有几多花儿,只剩下几根光溜溜的荷花茎,而且,更可怕的还有,有些人想把一些荷花连根拔起,但是由于长的很结实,身边没有刀,茎折也折不断,所以就直接把花摘走,只留下那已经被折得半段的茎倒在那里。唉,看着这些被人们糟蹋了的荷花,我真是感到惋惜。我就不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怎么有那么多的“采花大盗”啊?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