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写450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写

450字 初三 记叙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王维一个人。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我不甘落后,也赶了去。对于初次离家的我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子无亲。重阳节到了,身在异乡的我,思念家人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但在这种佳节的时候就更加的想念他们了。看到邻居一家男女老少在一起吃团圆饭,看到他们坐在一起谈笑,又会想到我,泪水就情不自禁地留下来了。我走在大街上,人山人海,来来往往,谁都不会来在意我这个外地人,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家人的面孔,回想起在家乡的美好事情。天渐渐黑了,我独自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我。真遗憾!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让兄弟们的佳节未能完全团聚;说着说着大家就都高兴不起来了。

啊!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心还是在一起的。

且行且读且随君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头总是昏昏的,随着余秋雨在文化中历经一场旅程真有点累。

这两天读书的时候,总感到压抑。虽然他老人家说要写些轻松的东西,边走边写,把旅途的点点滴滴的感受都写下来,把思维里面一闪而过的灵动都记下来。我随他一起走,可我们好像都走岔了,和原先的初衷走反了,他的文字比任何时候都要苍老,我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第一站,就是痛的,吹着黄风的黄色沙漠中,那个黄兮兮的王道士,嫌屋里太暗,于是,一道石灰,太薄,两道石灰……刷—刷,刷白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变成,洞内的净白。净白啊,他刷白的,是中国最伟大的艺术,是世界最宝贵的财富。耻辱啊,中国的人,中国的道士。敦煌的经书,绘画,织绢,唐塑,以极低的价格,一车车,一箱箱运往海外—那些不叫中国的国家。现今,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得一次次屈辱的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镜前……当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想起这个中国的老农民,他是麻木与无知的,纵使我们再恨他骂他,也终归是对牛弹琴。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嘶叫:“不可以,不可以忘记这永久的耻辱!”

旅途在延伸,走过了莫高窟、阳关古址、沙漠隐泉,每一处都是绝美的渗透着文化底蕴的景象。但,也是人烟稀少、破落不堪的。静,是他们的幽雅所在,孤独,是他们的气质体现。然而,人们对艺术对文化的漠视,却让我汗颜。周围,有不少喧闹的场所,也有人在文化古迹上留下大名的,回来,这就成为炫耀的资本吧。可这是艺术的内涵吗?当网吧、酒吧、舞厅人满为患时,我的心里涌起的是千般苦涩。

江南小镇,是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也是最温柔的一个地方。我曾经去过乌镇,这个以它的茶馆而出名的小镇。茶馆多在河边,傍晚,依河而坐,要一杯茶,在氤氲的茶香中,袅袅的水汽中,品人生百味。据说,泡茶的水,是河中的水,是荡漾了几千年的水,捧着杯子,听杯中水淡淡的讲小镇的故事。或许,余秋雨说的是对的,“堂皇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薄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现代人的节奏太快,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太简单,现代人没有闲情逸致去品味泛黄的历史,幸好有余秋雨,幸好有《文化苦旅》。

在文字中,在历史中,我的心,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