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离子闪电球的原理900字

电子离子闪电球的原理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上次,我和妈妈一起去义乌小超市,看见了一盏很漂亮的灯,旁边的人像和场景雕得栩栩如生,我喜欢得爱不释手,最后妈妈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便买了下来。

回到家里,我急急忙忙地把它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仔细的观察起来。这是一艘用木头雕刻的小船。一个男孩坐在船头划着船;而另外一个女孩抱着小狗,坐在船尾。在船中间有一个用玻璃做的水晶球,他雕刻的非常精致,雕刻这么一件物品,可真是不容易啊!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以上只是它普通的地方而已,接下来我就要说一说在正中央的水晶球了,它可不是普通的玻璃球。我急忙插进插头,打开开关,球体内立即出现了一条条紫红色的光线,以中间的铁片为起点,分布在各个区域,犹如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我好奇的用手触摸了一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用手触摸球体的一刹那,所有紫红色的光线就跑到了手和球体的接触点,这时,触碰球体的那根手指已经变得热热的了,还有一股烧焦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赶紧打开电脑,向博学广闻的百度老师请教了一下。噢,原来它的全名叫:电子离子静电球。绝缘体与金属摩擦起电并可载电输送,马达带动皮带与金属刷摩擦起电,一方面皮带载电输送至上方金属球壳,也将上方产生的电荷向下输送,另一方面底座之金属刷接地,将累积之电量导走。为了要避免放电时的能量造成气体分子产生化学变化,所以通常灌入化性稳定的钝性气体,例如:氩气等。静电球要插电供应电能(220V/110V),手放上去和球内高压静电产生感应,在球内低压气体中产生放电火花,就形成一条条有颜色的光线。那是不是只要能导电的物体就能代替手,让电子离子静电球产生和手触碰到时一样的效果呢?我决定来做一个实验。

触碰的材质,被触碰的物体,

金属,湿毛巾,

塑料,玻璃,

木头,

结果:可以明显,可以,

不太明显,

不可以,

不可以,

可以,

不太明显。

我发现手持导体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据网上说,是马达带动皮带与金属刷摩擦起电,皮带载电输送至上方金属球壳,将上方产生的电荷向下输送,底座之金属刷接地,将累积的电量导走,手放上去和球内高压静电产生感应,在球内低压气体中产生放电火花,就形成一条条有颜色的光线,所以手碰到的位置就会聚集光线。

啊!原来科学奥秘是如此的神奇。从此,我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将多做实验,揭开更多的科学奥秘。

六年级:潘汪洋

我的梦想

650字 六年级 叙事

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时代,我的梦想从我的书法梦想开始。

暑假,我一开始不情愿地去书法院习练书法,几次的教训和磨砺让我懂得,人生若想有意义,就要为梦想去拼搏去奋斗。

回想起,书法老师有一本《中国老年书法作品选集》,他告诉我,那上面的书法作品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老人,每一幅精品都是他们毕生的梦想,把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书法,推向世界。

爷爷看我学习书法的劲头不很高,便给我讲述我家族里二太爷爷的故事。从小贫穷的二太爷爷,买不起毛笔,用树枝在地面上练习书法,冬天冻得双手像小馒头似的,依旧孜孜不倦追求着他的梦想。二太爷爷从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退休后,又在淄矿集团老年书画学会里,习练二王及欧、颜、柳、赵字帖,曹全碑、张千碑、芥子园画谱等,年年参加全国、省市等埠外及淄矿集团公司书画展,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孔子杯书画集》、《羲之杯书画集》、《中华全国老年书画名家作品集》等多部辞书和书画集,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于2009年被淄博市文联、淄博市老年书画学会评为淄博市老年书画艺术家,现在还建立了自己的书法网站。

当二太爷爷听说我也在练习书法时,二太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执着地追求。”

众所周知,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早年学习书法时,蓝黑了几个大水缸,父亲却说只有王羲之母亲给他填写的那一点像样,使王羲之倍加勤奋,脚踏实地反复锤炼每一个字的一撇一捺,一横一竖,直至梦想实现,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趁太阳升起之际,追赶梦想,和时间赛跑。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千万警惕“莫得闲,白了少年头”,所以,我的梦想就是每个跳跃字符叠加在一起的喜悦,每个人小小的梦想聚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六年级:张世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