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争吵350字

教室里的争吵

350字 四年级 状物

“我是最有用的一件教学用具!”骄傲的黑板傲慢得对着粉笔、粉笔刷,说,“每当老师们要写字、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用上我了,在我身上、头还有脚上写字!”

“你宝库是最有用的教学用具。”听了黑板的发言,粉笔一边举手,一边抗议,说,“如果没有我——粉笔之皇,老师是不会杂你身上写字的。每当老师要写字在你身上的时候,用普通的笔是写不出来的。只有用我这种笔才能写得出字来。这时你才会起作用。所以我才是最有用的文具。”

“你们都不是最好的教学用具。”粉笔刷一下子打岔起来了,“你们都不用说了,我才是最好的教学用具

。每当粉笔在黑板上写错字的时候,学生们就看不清写什么,只要把我在错字上一擦就可以了。因此我是最好的教学用具。”

他们争了很久,一直到了下课。

这时同学们回来了,看见它们在这里吵,就说:“你们不要吵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出和别人的短处比,也不要用自己的短处欺负别人!”

听了同学们的话,它们都很惭愧。它们再也不敢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相比较。

读《中华文学三千年》有感

700字 初二 读后感

灿若星河,皎如明月的中华古文学在我心头缓缓流过,它是充满幻想的远古神话,是百家争鸣的诸多散文,是源远流长的唐诗、宋词、元曲……  

何其博大,何其精深!  

轻轻合上《中华文学三千年》,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中华文学和文学家之间,一定有什么把他们强有力地联结在一起。这条纽带是什么呢?——是文学家们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是文学家们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人生信条,是文学家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广阔胸襟,使文学家们妙笔生花,创作出中华文学一颗又一颗瑰丽的奇葩。  

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位遥望故土的诗人——屈原。诗人眼睁睁地看着故国由盛而衰亡,自己却遭流放、遭嫉妒、壮志难酬,不由把愤怒写在纸上,留下《离骚》这一千古绝唱,倾吐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撕心裂肺的幽怨。  

再如开创北宋豪放派的苏轼,在北宋约40年的新旧党的争斗中,由于他为人耿直,对两党即不无原则的投靠,也不完全否定,而是事实求是,独行正道,这就使他仕途坎坷,一生不幸。几经沉浮、几经磨难,使苏轼的性格和社会环境有机融合,成就了苏轼达观的品格,开创了豪放的风格,也就有了气贯长虹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文学家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再加上自己人格的独特魅力和犀利的眼光,才可能铸就光耀千古的作品。  

不仅古文学如此,中国现代文学亦是如此。旧中国,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鲁迅、冰心、老舍等,高举“五四”新文化的旗帜,为唤醒民众,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  

白居易的名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社会发展到21世纪,改革滚滚潮声,生活蒸蒸日上,纵观世界,中华民族正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我想我们龙的文学,一定会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教师点评:题目概括主旨,文中材料翔实,作者旁征博引,视野开阔。语言成熟老练独到。(指导教师渠海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状物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