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_550字
上周三,刘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做一道家乡的美食来共同品尝。
回到家里,我和妈妈商量了半天,决定做最拿手的凉菜拼盘——麻辣藕片、土豆丁、豆腐干拼盘。我们一起备好食材就忙活开了。妈妈是烹饪高手,在我旁边不听地指点。洗、切、煮、捞……一气呵成,最后一道工序是上调料,我放入量少醋和酱油,在洒上外婆特制的剁辣椒,搅拌均匀后便大功告成了。
到了品尝美食活动的那天,同学们纷纷炫耀自己精心准备的美食。同组的屈楠力做的是卤鸭脖,甘富文做的是蒜台炒肉,王政云做的是肥肠香锅……王政云同学一边打量着别人的美食,一边吞咽着口水,像只小馋猫。
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起来,咀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香辣味、姜葱味弥漫空中。我先尝了小甘同学的蒜台炒肉,称赞道:“不错,可以堪称天下第二肯德基了!”接着又品尝了小王同学的肥肠香锅,说道:“小王同志,你的肥肠色泽鲜艳,味道乃食中极品,可惜种类单一啊!”随后尝了一块小屈同学的卤鸭脖,那就一个字“香”!但美中不足的是色泽不够。最后,我荣幸地邀请了“美食权威”——刘老师品尝了我的凉菜拼盘,她满意地点点头。
到小组投票评奖时,大家投票评选我做的凉菜拼盘为一等奖。说句心里话,同学们做的美食各有特色,都该评为一等奖。
六年级:张煜朗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走过的人生才最美好
从前,有个男人和他的情人相约在一棵大树下见面,他性子非常急躁,所以很早就来了。虽然阳光明媚,风景甚好,但他却无心观赏。
忽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精灵——罗丽。罗丽说:“你已经等不及了吧,把这个纽扣带上吧。要是遇到不想等待的时候,把纽扣像右扭转一下,你想跳过多长时间都可以。”
这个男人欣喜若狂,他把他想要的一切:情人、房子、豪车、花园、婚礼……都用这个纽扣转了出来。
但情人间的甜蜜他并没有品味得到,花园里也没有鲜花盛放,婚礼也并非如期待中的浪漫期待可言。一切都按照他想要的速度进行着,但他懊悔不已:“我情愿一步步走完人生,也不要这样匆匆而过,毫无味道,还是让我耐心等待吧!于是,他将纽扣像左转动了,一切都回到最初的那样。
人生无法跳跃着前进,每一步要怎样走,以什么样的速度走,这些都在你自己的掌控一中,不要总想着不付出,就能有所收获。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个脚步,才能收获最美的人生。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美食瘦肉丸的滋味实在是销魂,爽滑软弹的肉配上新鲜的配料,吃进嘴里,就像烟花在绽放。作为全宇宙顶级的吃货,此生唯瘦肉丸不能负。瘦肉丸原本的样子是白白的,滑滑的,薄薄的。白得像一块无瑕的白玉,滑得像抹上了油,薄得像一张纸,好像一阵微风就可以被吹得无影无踪……煮熟了之后,和大拇指一般大小,QQ的,弹弹的,像一个蹦跳的皮球。瘦肉丸的做法非常的简单,但同时也要有些小技巧。先在一块板上放些适量的肉,然后再拿一把勺子,快速地将肉刮进锅里,肉末们像豆子蹦蹦跳跳地跳进了锅里。等待两三分钟就差不多熟了,打开锅,一阵肉香味扑鼻而来,拿起漏勺将瘦肉丸捞进塑料碗里。最后再将加些汤放在碗里。你还可以放些配料:碧绿的葱、芹菜末、虾皮、碎碎的榨菜末……放完配料,就可以开动勺吃了,捞起瘦肉丸,仔细观察瘦肉丸,还在勺上微微地颤抖,像喝醉酒的大汉在街上晕晕乎乎地东走西走,摇摇摆摆。吃进嘴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像QQ糖一样,非常有嚼劲。咬上一口,里面的汁还会喷涌而出,真是美味极了!瘦肉丸吃完之后,还唇齿留香,一种还想吃无数次的冲动。连我这个最挑剔的吃货都说好吃,你们肯定也会觉得好吃的,快来尝尝吧!保证你们吃了不会后悔,也会有和我一样的冲动。我认为舌尖上的美食非瘦肉丸莫属了,其余美食全部是它的手下败将。你们看了,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啊”?5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小吃货,我什么没有吃过,但如果你问我的最爱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小笼包喽。”小笼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小巧玲珑的包子,小笼包晶莹剔透,馅儿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咬一口刚出锅的小笼包,香气四溢,汁水四溅,让人吃了回味无穷。小笼包卖相很好,远看,十几个洁白无暇的小笼包紧紧簇拥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刚出水的大头蒜。在袅袅的薄雾中,小笼包似乎更惹人喜爱了。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包饱满、润泽。瞧,那皮是多么娇嫩哪,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脸蛋儿。小笼包的制作非常讲究,先用上等小麦面粉和开水搅拌均匀。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然后用力搓,直到搓成不粘手的面团,过程大约需要十五分钟,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馅。做小笼包时,首先取一块面团,把它搓成球形,然后用大拇指在上面弄出一个窝,往窝里装上馅,再把面往中间凑,把多余的面挤出来,一个小笼包就做好了。小笼包是名副其实的触手可及,在街上,有许多的小笼包店。俗话说:“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不过,小吃货们可管不了那么多,望着美味的小笼包,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顾不得自己的形象,抓起汤包就往嘴里塞,好烫,我捂着嘴巴大叫。真是不听古人言,吃亏在眼前啊。我吸取教训,先轻轻地咬一口皮,顿时,汁水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香,我沉浸在小笼包的世界,皮薄肉嫩,香气四溢。再咬一口,润润滑滑的馅迫不及待地往嘴里涌,每咬一口都有不同的感受,太奇妙了。怎么样?好吃吧!别傻愣在这里,赶紧去买“舌尖上的美食”呀!6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美食,无论是盛宴上的山珍海味,还是农家中的粗茶淡饭,亦或繁华街边的风味小吃,都各具特色。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内蒙古的烤全羊,重庆的麻辣火锅,都是我的最爱,但我更喜欢的是云南的米线。首先,拿红薯粉做的米线,在事先秘制的汤汁中浸泡五分钟,然后把米线放进碗里,再把另一种秘制汤汁倒进碗里。最后,在碗中撒些辣椒酱、花生米和香菜,这样,米线就出锅儿了。米线还没上桌,那香气早已飘满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着吃呢,口水忍不住流出来了。终于,垂涎三尺的我等到米线上桌啦,那碗里晶莹剔透的米线在汤中翻滚,通红的汤汁上飘着嫩绿的葱花和绿油油的香菜,还有十几粒浅黄色的花生米,这颜色也足够诱人了。细细的闻,我闻到了辣椒的燥香味,香油的醇香味和老陈醋的酸爽味。醋与辣椒可谓天作之合,几滴醋,一勺辣椒酱加上大颗饱满的花生米与浓郁的汤汁和筋道的米线交融在一起,汇成了一碗无与伦比的的米线。慢慢的吃,我加起几根米线,米线却如一个调皮的孩子,从筷子上滑落下来。放到口中,一股滑嫩筋道的感觉直扑到我的喉咙中,滑进我的心田。我虽然舌头打颤,辣的满头大汗,烫得嘴唇火烧火燎的,可我越来越想吃,越来越爱吃,真是不辣不过瘾呢。一种美食,一个味道。一种体验,一个故事,一次挫折,一份收获,品尝着美食,诉说着故事,感悟着人生,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如同一碗米线色香味俱全呀!5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嗯!这个小笼包真好吃!”我和妹妹边吃边赞叹道。已近黄昏,我和妈妈,表妹,大姨一起坐在田子坊的一家小店里,店里人并不多,只有我们四个食客。很快点的菜上齐了,基本上全是面食,不过这桌菜的主角位置是笼包的,一个个小笼包卧在蒸笼里,小巧玲珑,半透明的薄皮包着肉馅,用筷子轻轻夹到碟子里,它立刻就来了个“葛优躺”。在小笼包上开了个“天窗”,里面的汤立刻流了出来,伴着一股淡淡的咸味,皮瘪下来,软塌塌的。对着“天窗”吹气,小笼包鼓了起来,再一吸气,小笼包又瘪下去,一鼓一瘪,一鼓一瘪,真好玩儿!妈妈在一旁半好笑半无奈地看着我:“我说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好好吃饭?”我理直气壮:“我这叫童心未泯!”一口把汤都喝掉,满嘴都是香味,还带着点肉丝,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再吃一口小笼包,馅大皮薄,真是绝妙佳配!不觉中,一笼被我们吃光了,真让人意犹未尽啊!3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_400字美食可是我得一大喜好,我是个标准地“吃货”。我知晓的美食也不少,如:热干面、醉虾、酸菜鱼、宫爆鸡丁、手抓饭……但毕竟也没吃过几次,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爸爸做的牛肉拉面,妈妈做的炸土豆条。炸土豆条过程很简单。首先当然要倒油,然后把切成条状的土豆丢进锅内,只听“噼里啪啦”一阵乱想,如炒豆一般,随后便是漫长地等待。等待地过程中,要用筷子搅拌,将它翻来翻去。直至土豆条变成金黄色之后,将它们用勺子舀出来。稍微晾一会,便要进入最重要地环节——放调料了。将肖家香料、肉味鲜、孜然、芝麻……放入土豆条内,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咬一口,外焦内软,真是好吃极了!比之饭店得还要好吃许多!如果说炸土豆条是配菜,那么牛肉拉面就是主食了。做牛肉拉面,要在前一天夜里把买好的牛肉放入砂锅之中,钝到第二天中午,整整一夜一上午。中午时下面,再将它们舀到一起,牛肉拉面就成了!虽然有肉,却并不感到油腻。你也尝试做一做吧!六年级:魏志高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00字 六年级 日记
-
舌尖上的美食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奶奶开始准备做馒头了。馒头是我们家乡家家户户节日必备的传统美食,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蒸蒸日上。一大早,奶奶就准备了许多萝卜和肉,还有马齿苋菜干,剁碎,加上调料,做成了美味的馅料。爷爷用温水加发酵粉发了一大盆面,然后用棉被把它们盖住,保持温度,这样是为了让它快速发酵,一切准备就绪。到吃晚饭的时候,奶奶让我们站着吃,速战速决,因为奶奶要用桌子来放馒头,我们匆匆地吃完晚饭,便和奶奶一起做起了馒头。首先把爷爷发好的面端过来,然后用手轻轻地揉,揉好以后,切成小小的面团,然后再用手按成薄薄的皮,接着用筷子夹起馅包到皮里,然后捏成不同形状的花纹。我看了,连忙抢着也包,于是就向妈妈请教了。我看着妈妈做馒头,我自己也学着包了一个,四不像。虽然做得不好看,但是我接着一下子连做了好几个,竟然一个比一个好,有点像模像样,妈妈和奶奶都表扬了我。我们包了很多,我和爷爷把做好的馒头放进了蒸笼。蒸了差不多40分钟,香喷喷的馒头出炉了,热气腾腾,犹如一个个胖娃娃。我忍不住抓起一个就咬,松松软软,香香甜甜,舌尖美食独它也!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兰州早晨一睁眼,就已经到兰州了,大麦叔叔让我们先品尝兰州拉面。我们来到网友推荐的金鼎餐厅,要了两碗辣的面和一碗不辣的面。正宗拉面应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我检查了一下,除了红辣椒,其他都全了,还不错。再尝一尝,味道和平常的差不多,就是有点儿咸。吃完拉面,我们又去了博物馆。我们去了古生物馆,丝绸之路馆,彩陶馆和李自健叔叔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画展。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自健叔叔的画展,画得很逼真。中午我们在建邦吃了刀削面,排骨和佛手瓜丝,排骨很好吃,挺香。晚上吃了特色菜牛奶鸡蛋醪糟。这饭我从没吃过,甜甜的,很香。里面有大米,花生,还有葡萄干和芝麻,我都吃不够,真不愧是舌尖上的兰州!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新年菜肴,年夜饭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各种各样的菜肴,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我来到厨房端饭,厨房里烟雾弥漫,四姑正在麻利的洗净鸡肉,我便饶有兴趣地站在旁边观看。四姑首先将洗净的鸡肉放入锅中,大火煮15~20分钟,将漂浮的浮沫倒去,接着盛出鸡肉。然后四姑向炒菜锅内倒入少许油,加了三四勺白糖,糖热后,四姑放入鸡肉,快速翻炒,鸡肉上的色泽变成均匀的酱红色的时候,四姑向锅中倒入满满一锅热水,然后像变魔术一样取出一个调料袋,变戏法啦:葱段、姜片、花椒、大料、葱、辣椒、大蒜,依次放入,接着倒入料酒、酱油,满满一锅鸡汤里顿时像极了天女散花时撒下的花儿一样,煞是好看。汤汁烧开的时候转小火慢慢炖,大约20分钟左右,最后加少许盐,就大功告成、新鲜出炉啦!随着大家共同举杯,共同祝福“新年快乐!”终于开吃了!我高兴地大夹特夹,来了满满一碗菜,呼噜呼噜吃了起来。大家高高兴兴,互相敬酒,聊这一年的开心事,脸上写满了笑容。整个屋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上菜喽!”最后一道菜端了上来,大人们也开动了,老人们先夹,接着是大人夹。“小孩要多吃点。”姑父笑眯眯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满脸的“岁月”---皱纹堆积在了一起,脸上写满了慈祥。大家都笑逐颜开,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满满的都是亲情。我们吃下去的,不是美味的菜肴,而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希望。另一桌,正在高兴地看着手机里的朋友圈,看着这一年我们经历过的记忆,看着这一年的回忆做成的音乐相册,看着一个个真挚的祝福。姐姐们都咧着嘴发新年的祝福:红包。激烈地抢红包,抢到的围着餐桌炫耀,没抢到的紧张地等待,不管红包是多是少都很开心,浓浓的年味环绕着大家,我和其它孩子吃完了饭,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四姑家,买烟花去了。拎着一大袋烟花回来,还真有点像凯旋回归的战士。我们把烟花一扔,蹲在烟花旁边翻出了自己想要的炮,放了起来。不一会儿,大人们也出来了,看着烟花璀璨的火光,听着烟花清脆的响声,不由地笑了起来,已经长成大人的哥哥还跑了过来和我们一起玩,仿佛回到了童年。愉快的年夜饭很快就结束了,大家给了压岁钱,纷纷离开,可是,这满满的亲情却缭绕在我身边,久久不散。是呀,这种骨肉亲情,是再锋利的刀,再长的时间,都难以割舍的。我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再快快到来,让我们再次欢聚一堂!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挑战自古以来,“味”一直是食物的灵魂。神奇的“味”字总是那么充满魅力,令人陶醉。今天,瞿老师带领着我们进行舌尖上的“挑战”。课堂上,瞿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什么礼物呢?你一定猜不到,是许多不同品种的糖果。你瞧,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瞿老师选中了陆煜同学,还没开始,但陆煜已经迫不及待了。瞿老师却笑着说:“别着急,老师还有个不可抗拒的要求呢,首先,你要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让老师把糖放你嘴里,糖果必须在嘴里含一分钟,才可以咀嚼下咽。”陆煜同学还没有和糖果亲密接触脸上就现出一种担忧的表情,果然不出所料,他刚把糖果放入舌尖,没有一秒钟,五官就扭曲起来,他拼命的张大嘴巴,头晃来晃去,还时不时的用手不停地扇着风,好像希望能扑灭嘴里的火似的。他吃的是什么样的糖果啊?糖果一般不都是甜的吗?怎么会这样呢?用得着做出这种古怪的模样吗?是在故意开玩笑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同学们也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分钟,陆煜赶紧开始“咯嘣咯嘣”的咀嚼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的脸色显然好一些了,似乎还有一丝欣慰,什么也没说就回到了座位。而我的疑问还在脑海闪烁着。接着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品尝一下这“神奇”的糖果。我拿着糖,迟疑了一会儿,才把它放进嘴里,在这一瞬间,我的舌头全麻了,好像打了麻醉药似的,面目狰狞,直到糖果在我嘴里慢慢的融化完。我回味着糖果的味道,心想:要想享受成功的快乐,就不要怕艰难困苦,这样,才能品尝到又香又甜的成功之果。6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美食“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糖炒栗子,就这样带着滚烫的温度,来到了我的生活里。栗子的形状有些奇怪,有的一面是平平的,而另一面却圆圆的,像一位大腹便便的将军;有的没有一个棱角,呈一个圆形,像一个吃饱的婴儿。栗子的颜色比较深。它的壳大部分是深棕色,但也有土黄、中黄的条纹夹杂在深棕色中,这些零星的条纹点缀了棕色的栗子。在栗子的顶部,有一小片黑色,这也点缀了栗子使它的颜色变得不单调了。“咔”的一响,栗子裂开了嘴。打开栗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把我裹进了这栗子中。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它的果肉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好看极了。看着栗子,我忍不住轻轻地咬了一口。栗子的果肉嫩嫩的,甜味很浓。栗子能益气、健脾,含钙、铁、钾等多种成分。在美味的栗子后边,还有一个典故呢!糖炒栗子在宋朝时就出现了。陆游曾经写过:“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的句子。到了清朝,炒栗子又被叫做“灌象糖”。所以,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地,门前高喊灌香糖。”读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糖炒栗子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色香味俱全的糖炒栗子,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美味,更让我惊叹的是,它从宋代流传到了今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可真是源远流长啊!500字 三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说起家乡美食,在我心中最美味的就是红烧栗子啦,美味非它莫属,每个人吃了都留恋这道菜。俗话说:“天下万物,唯有美食不辜负。”大家可不要辜负这道菜哟!首先,这道菜必须要准备的是新鲜的栗子,上山摘栗子应该是最美妙的事情。第一步,摇一摇树,栗子“哗啦”一下掉下来了。开始捡栗子,哇!栗子还穿着“针大衣”,它可真怕冷!摘完栗子,就进入第二步,剥栗子。用刀扒开它的外衣,咦,它还穿着一件光华的衬衫,栗子可真爱美呐!直到栗子露出金黄的颜色,才算完工。开始炒栗子了,把一颗颗栗子放入锅中,在它们的身上淋上酱油、红糖浆,不断翻炒,这样一道美味的红烧栗子完成啦!做完栗子,当然要细细品尝。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吹了吹,放在嘴里,又甜又香,让人吃了就停不下筷子。但是,吃栗子也是有讲究的,可以让你永远留恋这味道。先夹一小块,吹一口你的“仙气”,蘸一点盘子里的油,吃一口,蘸一蘸,吃得甜滋滋的。吃着吃着,只剩最后一个了。刚夹起来,正准备往嘴里放,这时我心疼了,看着这块栗子,我都要哭了,慢慢往嘴边靠近。“啊!”我的栗子不小心从嘴边溜走,掉在地上,居然被小狗叼走了。看那小狗吃得很享受,你就知道有多美味了吧!你看,连狗狗都为这栗子着迷!你们还不赶快来尝一尝。500字 五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丝娃娃,贵州著名的小吃。算是川菜的一种,虽然它不辣也不麻,但是它有自己的味道,算是独一无二的了。第一次接触到丝娃娃,是我和妈妈去贵州旅游的时候,当地人介绍给我们的。一开始很好奇,丝娃娃是点心吗?是甜的还是咸的?于是,我和妈妈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专门卖丝娃娃的地方,开始了美食之旅。很快,丝娃娃这道菜上来了,我一看,哇,口水都流出来了,这一张小饼,薄如蝉翼,仿佛一戳就能戳破,这一盘盘的配料,色泽鲜亮,有黄色的豆芽,有绿色的蔬菜,有橙色的胡萝卜等等,还有一碗玩的配料汤,酸酸甜甜的,吃起来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舌尖上舞动。我不是贵州人,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吃。后来,根据服务员的介绍,才知道,吃丝娃娃也有一套吃法,首先,要拿起一张薄饼,卷上你爱吃的菜,再蘸上那秘制的汤后,就可以慢慢享用了,我咬了一口,哇,真的好美味呀,酸酸的,凉凉的,色味俱全。最让人回味无穷的是把它吃完后,那种清凉的感觉依然留在口中,有种让人还想一直吃下去的感觉。虽然我就去了一次贵州,品尝过一次丝娃娃,但它的味道一直留在我的心头。我吃过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就只有贵州特色小吃丝娃娃令我感悟最深,同时也是一道含有中华文化的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食里面也能体现出中华人民的聪明和才智。由一种食材就能变出各种各样的菜,真了不起!500字 五年级
-
甜-舌尖上的美食奶奶那碗甜甜的汤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间,那份甜甜的亲情,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心火,一想到嘴角便荡漾起微笑。小学时我在奶奶家里住着,放学回到家。总有一碗甜甜的绿豆汤,放在桌上,奶奶一边打扫着家,一边说回来啦,赶紧喝汤,我坐下奶奶早就把汤盛在了一个小白碗里,晚上刻着几朵小花,绿豆汤在上面冒着热腾腾的白气,拿起小勺喝一口舌尖上顿时弥漫初一绿绿的香甜,一天的疲惫,刹那间便席卷一空,那种甜味刚刚好,不会很淡,也不会很腻。喝起来让人很舒服。这是奶奶的汤,其实并不难,把绿豆煮一煮热好汤,加上少许的冰糖,一碗十分美味的绿豆汤,别做了,出来他其实十分简单,也许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吃甜的,也许是因为奶奶从小给我做,我总以为这碗甜甜的绿豆汤里头有种特别的味道。现在我不住在奶奶家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有时自己也会学着奶奶的样子,自己煮绿豆汤,但每次都少了奶的味道。偶尔回奶奶家,还是可以看见那碗绿豆汤,每次回奶奶家的列车上,长长的列车,把冬日的烦恼都甩在身后,马上就能看到他围着围裙到甜甜的绿豆汤了。我的奶奶今年有63岁了,在慈善的脸庞上布满了皱纹,满头的银丝还有两只有福气的大耳朵,也笑起来,甜甜的手背上的血管像一直只的蚯蚓,一看便知道那是一双长期劳作的手,希望再去奶奶家时,奶奶甜甜的笑,仍在脸上那天天的汤仍在桌上。500字 小学
-
舌尖上的美味我喜欢吃小吃,喜欢麻辣烫,喜欢韩国泡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美味的羊肉泡馍。上个星期我和妈妈在看美食节目,当时我被节目的美食诱惑住了。于是我们来到了一家羊肉泡馍的店。走进店内,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迷死人不偿命”,怪不得美食节目都推荐这家店。店里坐满了人,小的大概7岁,老的有80余岁的。她们都拿着馍饼,细细的扳着,奇怪怎么是我们顾客自己来扳馍,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问了服务员才知道,这是让顾客“先苦后甜”。于是,我们接过馍饼,认真的扳馍。听说羊肉泡馍扳得越细越入味,我和妈妈扳得可细了。扳好馍饼,就要交给服务员,付钱时还要选要不要加粉条、香菜等等也可以什么也不加或让厨师多加些羊肉。然后就是选味道,有辣的、不辣的、鲜的等等。过了一会儿,一碗羊肉泡馍泡好了,服务员端了上来,顿时香味扑鼻而来,汤上飘着几片香菜和几朵油花,还有肥肥的羊肉、粉条、泡馍。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立刻被那鲜美的味道征服了。我又吃了一口泡馍真是一个字“鲜”。那味道犹如千年难得一尝的佳肴。我和妈妈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泡馍。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舌尖上的美味一边想:怪不得古时候的一位将军,到了县城里吃着山珍海味,还说没有家乡的羊肉泡馍好吃过瘾。啊,羊肉泡馍我爱你!500字 五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