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蝶-白莲-清迈应不识1000字

黑蝶-白莲-清迈应不识

1000字 初三 散文

默坐莲池畔,看一朵洁净的白莲,沐浴着金色暖阳,静静开在水中央。

一只飘然而至的黑蝶,驮着浅秋的薄凉,凝止于那朵白莲之上,一对微震的透明翅膀,缓缓扑打着清秋的夕阳,一双轻踏花蕊的细足,沾满晶莹的芳香。

隔着时光的水岸,与这只黑蝶,那朵白莲,对视。

我的目光,应该是轻柔,温婉的。竟不敢直视这祯沁心的美丽,这幅诗意的画面。

这分明是美到极致的,白与黑的精灵。

我的心,不堪这白与黑组成的,完美无懈的一击。在此时,竟是如此的脆弱。一种灵魂颤抖的心动,让我的目光,有着微微的灼痛。

这黑蝶,这白莲,轻盈的相依相拥,那般高贵、典雅、清丽,让我不忍去碰触,也不敢去碰触。

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黑蝶,白莲,悄悄轻舞一曲禅意的恋歌。让昨日的忧伤,烙成洁净的纯美,呈现于纷扰红尘,凝止于我眼眸。我沉寂的灵魂,开始痴迷,开始沉醉。

也许,我的前世,应该就是佛前那朵白莲之上翩跹的蝶,只因耐不住云台的清寂,又贪恋了一点红尘的烟火,才有了今朝这场凡尘的游历。在红尘中飞越千里,却又只是为了和心中眷恋的那朵白莲,相依,相偎。

只是,岁月老去,我没有曾经的沧海,也没有今朝的桑田,只有,那么一点点,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恍然。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美,就凝止于眼眸。一个人的诗意,从莲池中漫开,渗透我岑寂的关关节节。

也许,这红尘中的每一种生灵,生来就是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那朵白莲,那只彩蝶。用自身的美丽,一生的痴情,甚至短暂的生命,也不曾放弃,不曾后悔。

也许,生命的过程,就是为了追寻美,绽放美。

因为美,而成为瞬间的永恒,成为心中永远的蝶衣。

风吹。莲动。蝶飞。

蝶与莲,这清秀的一别,让我岑寂的魂魄,依旧在接近那朵白莲的地方,停泊着一种温婉心动的滋味。

是谁,在冥冥之中,安排这些有灵性的物象,在我的生命里不期而遇?比如:一片落叶多情的回眸;一朵花开纯洁的芬芳;一抹晚霞婉约的韵脚——而我,只需用一缕质朴的感动,一寸平凡的爱心,记住它们,曾在我的寂寞流年里,为我舞出过一片醉人的意境,就足够了。

也许,谁人与我,都可能只是永远一棹。而我,却遁不出一朵如莲的心事。饮尽月色华年,人生如若只如初见,可有一双红酥手,持一节彩练,为我轻舞一曲,羽衣霓裳的红袖盈香?

蝶远去。莲静立。

过往的岁月终已泛黄,摊开双手,我的生命空空如斯。我只有握紧,这瞬间的美丽,充盈我的魂魄。

我不知道:莲,是否会记起蝶的相拥相依?

我不知道:蝶,从那里来,又到那里去,为着怎样一段心灵的轨迹,在这一刻,与莲,相拥,相依?

世事如棋,子起子落的地方,也许就是皈依!

而禅意,又是一个多么轻灵的牵引,赐我一瞬得天独宠的美丽,让我的心,静在蝶衣的翩然中,净在莲花的心事中。我的生命,方才经得起岁月最苛刻的吟诵。

也许,我所遇见的美,只是在,适时的时间;适时的地点;适时的邂逅;适时的留恋;适时地沉醉;然后,适时的清醒,适时的回归。

黑豆芽

550字 初三 记叙文

现在的食品好多都让人吃得不放心非常不安全。妈妈说,只有自己做的东西才敢放心的吃,于是,妈妈便用黄豆、黑豆、绿豆来自己发豆芽。我非常好奇,便观察了它们几天。

妈妈先将两抓黑豆泡在水里一晚,将它们放进一个筛子,在用一个盛水的盆盛住,然后用一块毛巾盖住它,不让它见光,最后就每天浇水3至4次,四五天就能吃了。

第一天,我发现黑豆们就已经发芽了,黑色的皮破开了,露出了米粒大的白芽,中午放学回来我又迫不及待地给它们补充水分,到了晚上,我放学回来,又发现,白色的芽又长了一点,又帮他浇了一点水。第二天早上,我又来看看这盆小黑豆,吓了我一跳,黑豆又长长了一些,长得也太快了吧,大约有两三厘米了,我把它拿起来一看,根部还长了一两条像刺一样的东西,我想那应该是喝水的嘴吧。第三天,盖着盆子的毛巾已经被拱起来了,它的根部已经有很多条嘴伸出来了,相当发达了,筛子的底部已经被它们的根须盘绕住,像许多白色小蛔虫,看着都有点恐怖,而且它的茎长了很多,约有七八厘米了,黑色的皮都快脱掉了。到了第四天早上,豆子们都已经脱掉了黑色的衣裳,大部分豆分成了两半,中间还长出一点嫩叶,它的茎已经长成了12厘米左右,妈妈说,长成这样已经可以吃了。到了晚上,可怜的豆子们已经成了我们的盘中餐。

吃着这些又安全又爽口又营养的黑豆芽,我不禁感叹:黑豆的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只需一点水,一点空气,一点时间,再加上适宜的温度,就能发芽、生长,大自然的力量真神奇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