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杂院
今天爸爸和舅公开着车,带着我、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舅公一家人一起去宁波奉化,游览民国大杂院。
我们去接了爷爷和奶奶后,就上高速了,经过全长整整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我觉得建筑工人真是伟大,在这么宽阔的海面上架起这么长的桥,我还感受到了桥的设计者的细心,为了防止驾驶员中途视觉疲劳,将桥的栏杆漆成不同的颜色。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下了高速公路,来到民国大杂院。
民国大杂院位于奉化镇,溪南的民国大杂院与溪北的蒋氏故居隔溪相望,是国内首家汇聚民国风情的主题文化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民国文化、蒋氏家族文化、民国军事文化和儒释道传统文化。演绎的是民国繁复多姿的民俗风情,使游人增强了对民国文化的理解;展示的是具有民国时期特征的珍贵物件,让时光倒流,再现了一处处民国风情浓郁的街坊市井。走进民国大杂院,看见前面有一口井,里面有好多硬币,想必是招财井。过了检票口,一尊威武的铜像展现在眼前,是蒋介石骑着马,手里挥舞着马鞭的样子,我们分别与他合影。
走进屋子里,门口又是一尊蒋介石的铜像,是他安详地坐着的样子。向左走,可以看见一个个透明玻璃展台,里面放着蒋介石和宋美龄用过的东西:有眼镜、有鞋子、有帽子……还有他们居住的房间。向右走,是一条窄窄的通道,墙上挂着许多大将的照片。走过了通道,就是古代和战争时期用的东西了。首先可以看见墙上挂着许多连发子弹和战争时期战士们会带的东西。再走过去就是民国时期人们使用的织布机、小孩的木头站桶、竹制坐车、木头马车……再拐进一个门,场景非常壮观,几十个古代青年围坐在草坪上,好像在听老师讲课。再走进一个门就是宣传佛教的地方了,有千手观音、弥勒佛、天蓬元帅……
我最喜欢的是民国商业作坊街,油炸床、小石碾、木碾、轨道车……推磨、踩水车,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民国大杂院仿佛让我穿越时光,来到了我没生长过的年代走一天。
五年级:孙菁菁
我们不能吃青蛙
我们不能吃青蛙!
否则,我们总有一天会把青蛙吃光的。那样就会让蚊子、蝗虫等兴风作浪。
一旦让害虫兴风作浪:蚊子吸我们的血,蝗虫吃我们的庄稼......我们就吃不成米饭......
总有一天,人类会在地球上消失,动物也会消失。
最后,地球上会只有蚊虫。
所以,我们不能吃青蛙!
相似题目
-
民国大杂院正月初一,我们三户人家一起到了民国大杂院游玩。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了一辆很古老的吉普车和一辆炮车。民国大杂院它位于奉化市溪口县与蒋氏故里的“丰镐房”隔溪相望。再走下去,就是清澈见底的母亲河。里面还有上千条小鱼在水中嬉戏呢!走到前面,就是蒋介石的一副影像,影像四周摆放着各种各样很古老的兵器。快到出口的时候,有很多玩的,有古代的手动消防车,还有翻水斗,还有小型海盗船,还有木头做的抽水机,还有用手摇就能喷出水来的不知名的东西,还有拔河车。我说的这些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那里细细游赏。250字 二年级
-
民国大杂院今天爸爸和舅公开着车,带着我、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舅公一家人一起去宁波奉化,游览民国大杂院。我们去接了爷爷和奶奶后,就上高速了,经过全长整整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我觉得建筑工人真是伟大,在这么宽阔的海面上架起这么长的桥,我还感受到了桥的设计者的细心,为了防止驾驶员中途视觉疲劳,将桥的栏杆漆成不同的颜色。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下了高速公路,来到民国大杂院。民国大杂院位于奉化镇,溪南的民国大杂院与溪北的蒋氏故居隔溪相望,是国内首家汇聚民国风情的主题文化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民国文化、蒋氏家族文化、民国军事文化和儒释道传统文化。演绎的是民国繁复多姿的民俗风情,使游人增强了对民国文化的理解;展示的是具有民国时期特征的珍贵物件,让时光倒流,再现了一处处民国风情浓郁的街坊市井。走进民国大杂院,看见前面有一口井,里面有好多硬币,想必是招财井。过了检票口,一尊威武的铜像展现在眼前,是蒋介石骑着马,手里挥舞着马鞭的样子,我们分别与他合影。走进屋子里,门口又是一尊蒋介石的铜像,是他安详地坐着的样子。向左走,可以看见一个个透明玻璃展台,里面放着蒋介石和宋美龄用过的东西:有眼镜、有鞋子、有帽子……还有他们居住的房间。向右走,是一条窄窄的通道,墙上挂着许多大将的照片。走过了通道,就是古代和战争时期用的东西了。首先可以看见墙上挂着许多连发子弹和战争时期战士们会带的东西。再走过去就是民国时期人们使用的织布机、小孩的木头站桶、竹制坐车、木头马车……再拐进一个门,场景非常壮观,几十个古代青年围坐在草坪上,好像在听老师讲课。再走进一个门就是宣传佛教的地方了,有千手观音、弥勒佛、天蓬元帅……我最喜欢的是民国商业作坊街,油炸床、小石碾、木碾、轨道车……推磨、踩水车,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民国大杂院仿佛让我穿越时光,来到了我没生长过的年代走一天。750字 五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记民国大杂院这是一个地方,它古色古香,充满民族文化,这是什么?它就是位于宁波溪口的AAAA级古迹——民国大宅院。在这里,你能看到琳琅满目的民国藏品,欣赏精彩的皮影戏、木偶戏,还有如火如荼的斗鸡斗狗表演。一切好象时空倒流,仿佛回到了爷爷奶奶们生活的年代。今天,我就有幸领略了爷爷奶奶们生活年代的风采与魅力,是多么的陌生和令人难忘啊。跨过白石桥,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民国藏品展厅;各式各样的展品让我应接不暇,有外边雕有凤凰,中间嵌着竹兰文菊的屏风;有用象牙刻成的象征长寿的床;有喇叭状的留声机;有跟人一样高的照像机;还有婴儿使用的花瓣状的围脖……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马车模型般的钟了,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个钟是英国生产的,上面的时、分、秒是分开的,非常耐用,到现在都还可以用呢!在藏品展厅中大饱眼福后,我们跟着导游姐姐走过窄窄的照片墙,漫步走进了一间特别宽敞的屋子,这就是儒教七十二贤士教场,教场中,七十二位贤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端坐着,认真地听讲;有的则站着发表自己的言论……看着、听着,快乐的上午一晃儿就过去了。饭后,我们来到室外参与户外活动,有民国轨道车,月亮舟,鲤鱼跳龙门,荡秋千,脚踏水车等。最让大家喜欢的还数月亮舟了,象征平安、吉祥、宁静、风雨同舟的月亮舟轻轻地摇着,微风缓缓地吹着,坐在舟上,一身的自在与轻松,真是惬意至极!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游溪口民国大杂院4月2日,阳光明媚,women带着满心的欢喜到了学校。因为,我们要去春游啦! 乘上了舒适的大巴,一路叽叽喳喳着,不过一小时,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棕底金字的一副牌匾便赫然映入眼帘:民国大杂院。一位穿着军装的导游把我们引进了大门。我抬脚进门就看到了两口井,一口井的旁边有个长方形的大器物,里面卧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雕飞龙;一口井里扔满了银亮亮的硬币。听说,投一个硬币还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呢!跟随着导游我们进入了第一展厅。展厅里的东西真可谓琳琅满目:武器的,农具的,生活用品的等等,有些我们连看都没看到过,究竟有什么用更是不清楚,最后在导游小姐的介绍下才似有所懂地不住地点头。进入第二展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孔子讲授情景的巨大雕塑。弟子们围坐在孔子的周围,有的双袖合拢,眼看孔子,仿佛在聚精会神地听讲,有的微仰着头,仿佛在沉思着什么……我正搞不清这里为什么要有这块内容,听了导游介绍才知,原来蒋介石崇奉儒家思想,崇尚孔子。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座佛堂。听导游介绍说,这佛堂是蒋介石为他的母亲修建的。佛堂四周五百罗汉个个威严神肃,正中稳坐着透着金光的释迦牟尼佛像,庄严肃穆。走出佛堂,眼前全是极具诱惑的玩乐场。有射击,有过水车,有荡秋千,有过铁路……同学们早已在那儿玩开了,一阵阵笑声不时从耳边传入,欢乐洋溢着整个院子。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大杂院我家住在大杂院里,在大杂院里住着七多户人家,而我家正好住在东边,院里的人都要路过我家门前,在我家门前,有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给行人、行车、带来了困难。终于有一天,路面却变平了,人们再也不为土路而发愁了,这到底是谁修的呢?我决定做一回小小侦探,也出一回名。于是,我找到了李大大,便问李大大:“李大大,您知道这条路是谁修的吗?”“我还想问你呢!你也不知道呀!我去问问别人。”“李大大再见。”“再见。”问完了李大大,我又去问王阿姨,结果王阿姨也不知道。我很失望,正在这时,知了开始叫了,花儿也晒死了,我突然满头大汗,看了看太阳,红得像个红辣椒,这时,我又想到了张爷爷,于是,我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直奔张爷爷家,没想到张爷爷不在家,原来他去跳舞了,我又热,于是买了一个冰淇淋。吃时,我想起卖冰淇淋的阿姨就在大杂院门前卖东西,她肯定知道,于是我便问了阿姨,阿姨说:“是张爷爷修的,张爷爷趁你们不在家,自己修的。”我赶快把这得好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我们决定谢谢张爷爷,张爷爷却说:“你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时间,所以我就干了呗!没什么可谢的。。。。。。”从今以后,我们的大杂院的团结力量更深了!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大杂院作文啊,啊。一声未平一声又起,连大杂院的芒果树都知道,那是倩倩的啼哭声,为什么挨打呢,连芒果树上的芒果都知道那是应为破坏秦奶奶家的蚊帐。大家都劝倩倩妈别打孩子了,小孩淘点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她整天这样让我操心死了,一个女孩子整天不学好。倩倩妈生气的说。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叫欣欣的同学来到这个学校,欣欣和大家口音不同都互相听不懂话。那天老师让欣欣读课文,欣欣这个男生,老师叫了几遍,他才听懂起来读课文。他赫哧了半天,把书捧起来,突然用很大很刺耳的声音朗读,可他的口音,与当地口硬相差甚远,孩子们都听不懂,只剩得一个叽里哇啦。老师似乎也一句也没听懂,他试图想听,神情显得非常专注,但无济于事。听到后来他觉得好笑,接着有点厌烦了。老师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读了,欣欣似乎没有看见,依然卖力的读。底下的同学不时交头接耳,就是偷偷地笑,课堂乱极了。终于老师忍无可忍说都给老子停下,全班鸦雀无声,只有欣欣那重重复复的朗读声,老师轻声说欣欣你也停下。欣欣停了下来,看见了,终于明白他被扔到一个无人的世界。400字 五年级
-
大杂院·人·井我曾住在一个很普通的大院里。和别的院子一样,在它的中央安置着用青石堆砌成的,被岁月磨洗得发亮的古井。清澈见底的井水曾养育了数代人。它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也是整个大杂院一切历史的见证人,它见过人们争吵,也见过大杂院的融洽,和谐,欢乐。 就在那春风送暖的三月里,大院中搬进了一位新住户—刚调来南京的某中学的姓刘的女教师。 在这位女教师眼里,那口井似乎是太落后,太累赘了,而要用井边那唯一的吊桶打水,对她来说也确实是个难题。她试了三次,可那水桶就像跟她作对似的,总不往下沉。 这时,大院里离休的老党员李伯走了进来。他刚刚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植树活动,满手的泥土把老茧整个给描画了出来,斑白的两鬓还流着汗水。然而,他连身上的灰也没来得及掸一下,就走上前笑着向她说道:“我来吧!”便一口气帮她足足拎了四五桶水。可她由于心里满是怨气,“谢谢”都没说一声,只丢下一句话:“这井‘真差劲儿。我迟早得离开这鬼地方。”便走了。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周围树上已是蝉声四起,供托着大院里围坐在井边摇着蒲扇聊夭说地的人们,显得热闹非凡。 “昨儿,女儿怕我退休后寂寞,送来了一部彩电,20时的。来,我搬出来大家瞧瞧。”“别了,搬来搬去的,会弄坏的。”“怕什么?有福共享嘛。”“好,老李,那咱们就瞧瞧。好呢,我也去买一台,我那个黑白的早就想换了。”一会儿,彩电就被放在了院子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聊得更开心了。 “咦,刘老师呢?也叫她来看看吧!”“好啊。”但是,从那丝毫没有动静的门缝里,回答却是“我忙着呢,哪有时间跟你们聊天。”井边的人们沉寂了下去。“哼,有什么了不起,总瞧不起人,亏得老李还总惦记着她呢。”邻居小陈低声怨道,“算了,算了。教师都挺忙的。大家也都是邻居,就包涵着点吧。”李伯劝解着。也许是因为大杂院里的人性情一向比较开朗的缘故,不一会儿,笑声又飘扬起来了。 又一夜,当人们即将入睡的时候,李伯像往常一样去锁院门。“唉呀!刘老师家着火了!’’四邻闻声都从房里奔了出来。 “我先去叫救火龙!” “不行,来不及了。” “她家门锁着,家里没有人,怎么办呢?” “撞吧" “行吗?’’ 大家都好像没了主意,七嘴八舌地争论着。 “快别争了,我来撞门,你们大家赶快提水!”还是老李阅历广,临危不乱。在他的带领下,人们都各自有条不紊地投入了救火中。从井边到刘老师家站成了一条直线,一桶桶水被迅速扑进了熏得人睁不开眼的烈焰中。老李站在第一个,他的两腿有些发抖,但立刻又挺直了腰杆,惟恐被人察觉。 没多少功夫,火被扑灭了。这时,刘老师也闻讯赶了回来。看看大热天里,大伙被烟熏得发黑的脸,她的无限惭愧涌上心头,第一次由衷地说了一声:“谢谢,谢谢大家!" 后来才知道,是刘老师把未燃尽的煤基放在旧漆桶里,才引起了那场火。丫 不久以后,在八月桂花飘香的季节里,刘老师工作的中学新盖了教师宿舍,她也分到了一套新房子。 这天,当大院的人又坐在井边聊天说地的时候,她第一次放下手中的作业本,走到井边纳凉处,大家顿时又都静了下来,睁大眼睛惊奇地望着她。 “明天,我就要搬家了,我真舍不得大家,还有这口井,”她首先开了口,“谢谢你们这半年来给我的照顾。”听她这一说,气氛顿时又活跃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没什么好谢的,大家都是邻里乡亲的,这也是应该的。,,对了,明天要不要帮忙?"李伯总是想得周到。“噢,不用麻烦您啦,您现在在街道上工作也蛮忙的。”虽只片言只语,但她分明是感到了一位党员关怀和街道党组织的温暖。 不久,大杂院的人们都搬进了新建成的住宅小区中,这座陈旧的大杂院和这口古老的井,也将被时代所淘汰。然而,党的温情却被留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留在青年一代的心中,留在人民的心中。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作文:民国大杂院之旅民国大杂院之旅徐瀚翔 上周日,我们宁波晚报小记者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去民国大杂院走了走。看过民国各式藏品后,小记者拥进了演艺厅,观赏木偶戏。随着几串儿铜锣响,一个官老爷优哉游哉地走了出来。那位官老爷唱了一通,戏台上又出现了一只狮子,卖力地为我们表演。不一会儿,那只大狮子退下,跳出个“齐天大圣”孙悟空来!那孙悟空突然为我们耍起了大棒,翻起了跟头……随着灯光暗下来,掌声也响了起来,精彩的木偶戏结束了!原来这一切精彩的表演,都是一个老伯伯用一双灵巧的手控制的,真神奇!经过一上午的游览,小记者个个筋疲力尽,肚子也 “咕咕”叫了起来。在营地里饱餐一顿小吃后,小记者又精神焕发了。各种各样的仿民国游乐设备旁边,真是人声鼎沸!月亮船、手摇水车、脚踏水车、清代消防车……咦?这是什么玩意儿?火车?怎么只有一节车厢?中间那个把手是用来干什么的?哈哈!告诉你,这是仿民国年间建造的轨道车。车子正在轨道上行驶,我们也做起了 “铁道游击队”的游戏,真是乐趣无穷啊!既收获了快乐,又增长了见识,还感受了民国时期的文化,这次的小记者活动真让我受益匪浅!(指导老师 黄铁成)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热闹的大杂院走在家乡的小巷中,这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风俗人情都装载着我童年无知、天真的故事……大杂院,排排柳树上都挂着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悠悠的飘荡起来。每家的门口都种着五颜六色不知名的小花。每到夏天的黄昏是大杂院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你到我家吃一口菜,我到你家吃一口饭,不分你我。吃饱后孩子们就在大杂院快乐的玩耍。大人们下棋、聊天……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成为“焦点人物”,大人们总会拿我们“开涮”:“谁答对问题就有奖励噢”!我们一听有好东西吃便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托着下巴凝思、有的骨碌骨碌转动着乌黑的大眼睛、有的则在地上画着什么…。。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答案千奇百怪,惹得大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手鼓掌,时而窃窃私语……不知不觉到了休息的时间,我们手里拿着得来的奖品连蹦带跳的回家了……大杂院那热闹、欢乐的情景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作文:外公家的大杂院这是一个300平米的,长方形的大院子,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在这个大院子悠闲的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院子的东头,有外公种的梨树、桃树、柿子树、橘子树,还有葡萄,春天的时候,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闻一闻,一股甜甜的,淡淡的清香。这个季节,也正是野菜上市的时候,院子的墙角边,有成片成片的荠菜,每次,奶奶总是挖很多回来包饺子,味道比超市买回来的香得多。往西边走三四步远,就是外婆的杰作了,勤劳的外婆在这一片播下了许多菜种,到了夏天的时候,那真是蔬菜丰收的季节,身材苗条的丝瓜,穿着紫外袍的茄子,沉甸甸的灯笼椒,绿油油的韭菜,胖墩墩的冬瓜,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头戴小黄花,全身长满刺的黄瓜,还有太多,太多我叫不出来的菜了。外公说,这是他们精心规划的大杂院,为了让孩子们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孩子们开心就行了。听了外公一席话,我十分感动,以后,我一定好好地孝敬外公和外婆!□三牌楼小学三(2)班 徐诺指导老师 谢静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吴非:令人感慨的“民国生作文”吴非:令人感慨的“民国小学生作文”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我只是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近年有些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民国小学作文”,这是很有趣的事。之所以引起关注,是重新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无论从了解传统还是从返回教育教学常识而言,这种关注都是有意义的。据说最近几家出版社都在弄“民国小学生作文”,我没能力收集,只翻看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这套 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 。这套书是由1922年上海中央编译局出版的 全国高小国文成绩新文库(甲编) 翻印的,原书收414篇,由蔡元培先生亲自鉴定,文言白话,语体不拘,“惟精神思想是取”,的确是蔡元培的眼光。读这些90年前小学生的作文,非常感慨。今日要编这样的文库,纵有蔡元培再世,也难觅那样的“小学生”了。感慨之一,是当年的小学生像是没有什么顾忌,什么都敢“论”。读史说经,国计民生,想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没有禁区。比如,“论事类”中有沈启亚的 外债亡国论 ,认为借外债与国之存亡无关,称“若不善用,如我国今日,谋国事者,日以借债为事,徒增其权力,顾目前之乐,不虑后日之患……”批评的矛头直指北洋当局。而王统臣评论时局的 论国民大会真正民意之代表 则直言:“夫中国之弊,不在无立法之人,而在无公正之人以行法耳。”对权倾一时的吴佩孚也照样点名。——这样的作文,可以算得上有“胆识”了。试问今之教授学人,有几位能这样放言无惮?1922年的北洋时期,尚无后来的“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学校没有什么思想钳制,教学比较自由。我注意到这两篇作文的作者都是“江苏邳县峄阳高小校”的学生,这就不禁令我想象:那所学校当时执教的是些什么样的教师?他们是如何在课堂上开启学生自由写作的天地的?当今教学,思想一统,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一个问题,只能写到什么“分寸”,禁锢太多,桎梏了儿童少年的自由思想。其后果从我们上一代人、我们这一代及至我们下一代身上,都能看到明显的印痕。感慨之二,是全部选文,都有“功架”,有模有样,郑重其事,继承了中国语文传统。90年前的小学写作教育,大约很强调文体意识,这样的要求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遏制自由表达,但文章的形式之美,符合90年前的审美文化,至今看来,仍旧有学科教学的意义。小学国文教育,既引导学生自由思想,又能让学生敬重传统,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能这样协调矛盾,启人深思。现今常听到一些人文学者老老实实地承认“底子不足”,特别是在两岸交流时,同样是教授,在文化涵养和语文的表达方面,是能看出差距的,这与早期教育中没有经历严格的章法练习,不讲“规矩”,可能有些关系。1000字 小学 叙事
-
学者称民国国语课本堪为儿童作文模范学者称民国小学国语课本堪为儿童作文模范读书秋天早上好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商务国语科教书编者按:语文教育及其背后更深广的母语教育,是一个不会也不应过时的话题。近一百年前的国语老课本,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共和气象,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风。从臣民到国民、公民,如何在少年时期养成独立之人格,如何在共和社会中安身立命?年末的最后一期冰点特稿,我们刊发教育学者王丽的这篇文章,作为对辛亥革命一个小小的纪念,当然,也作为对当下教科书一番恳切的期许。本世纪初,我曾参与过某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期间的经历可以用“痛苦”两个字来形容,幸而不多久就逃离了。后来当我第一次见到重版的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和世界书局这3套民国小学国语老课本时,那种惊喜如逢离散多年的亲人,心里说:哦,这就是我亲爱的母语啊!如此优美、如此典雅、如此亲切。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材编写者,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的气息。并且,这3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中国韵味,潜移默化审美观老课本第一眼吸引我的与其说是内容,不如说是版式和装帧。最具代表性的要数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小学初级学生用)。这套读本的字体选用颜体楷书,结体方正,笔力雄健,富于阳刚之美,即所谓“颜筋”。在印刷史上,颜体也是自宋以后的主要印刷体。可以想见,儿童日日面对这样的国语课本,天长日久,入之于眼得之于心,执笔写字自会受其熏染,其作用相当于书法字帖。读本一页一课,每课均有插图,采用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均寥寥几笔勾出,活泼灵动,意趣盎然,与课文的颜体楷书相互映衬,教人一翻开课本,便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中国气韵。老课本在文字和插图的配合上也别具匠心。图与文的位置不拘一格,随课文内容而变化。有的文在上,图在下;有的反之;有的上下皆为图画,中间夹着课文;有的插图居于书页一角……因所选课文多为韵文,故排列不求上下对齐,而是一行行参差错落,配上优美方正的颜体楷书,犹似一串串珠子叮叮当当落在纸页上,产生节奏之美。如第15课 手拉手 :“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慢慢走”,书页上6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排着队向着斜上方做行走状。画面上方的文字也相应地排成4行,向斜上方成雁行铺展,整幅画面呈鲜明的动感。这样的设计,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点上, 商务国语教科书 (小学初级学生用)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课文字体也为颜体楷书,插图亦为工笔白描,十分简约素净。而 开明国语课本 为丰子恺先生作图,质朴自然,充满童趣,一副大家气派,与叶圣陶先生编写的课文相得益彰。相比于今天满纸卡通人物的彩色小学课本,老课本只有黑白两色,却别有一种平和、朴素之美,让人想起意境悠远的中国水墨画,想起中国乡村的白墙黑瓦。老课本将中国文学之美、书法之美和绘画之美融于一体,在装帧设计上不照搬当时西方教科书,而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造出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国语教科书的样式,比之传统私塾读物大大前进了一步。儿童使用这样的国语课本,得到的不仅仅是母语能力的提高,还有对中国书法、绘画的欣赏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审美观——属于中国人的审美观。这样的课本,其内涵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国语。做人常识,启蒙教化价值观民国老课本的另一特点是教给儿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常识。如初版于1917年的 商务国语教科书 ,从课文目录便可看出编写者的意图:1.入学。2.敬师。3.爱同学。4.课室规则。5.操场规则。6.仪容。7.早起。8.清洁。9.应对。10.孝父母……透过这些条目,我们看到的是 弟子规 的影子,即中国上千年来传统启蒙教育的核心:童蒙养正,固本培元。但老课本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大量儿童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来达到教育目的。如“亲恩”一课,画面中是一只老燕子叼着虫子,正飞向树丫间一窝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敬老”一课的插图是一个小学生捡起一位老人被风吹落在地上的帽子,双手奉还给老人。“好学”一课课文为:“李敬文,年六岁,时向其姐问字,渐通字义。”插图中有一几,几上摊一册书,姐弟二人一坐一立,姐正向弟弟讲解。“睦邻”一课课文为:“母在厨房,制糕已成,命儿捧糕,送往邻家。”画中母亲倚门而立,一儿手捧一盆糕走出家门,转头回望其母,母似做叮咛状。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课文,配上生动朴素的插图,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于一些儿童一时不易领悟的“大道理”,老课本往往能用浅近通俗的事例来说明。如“读书”一课,课文曰:“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一问一答之间,点出了“读书”的要义,朴素而深蕴。儿童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我不禁想起古时私塾的开笔礼:儿童入学第一天,须用毛笔描一个大大的“人”字,意含“读书成人”。由此可见,民国老课本与传统一脉相承。可惜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却找不到这样的内容了。老课本的编辑思想既传统又“超前”。在上世纪初,职业教育还完全是新事物——甚至今天的小学教育中似乎也还没有这样的内容。商务老课本中便已有“职业”一课,课文内容只有5句:“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将一个不无抽象的大道理说得如此深透明白,有趣有味。而像“国家民族主权”这样的概念,儿童更不易理解。课本中有一课曰“御侮”——“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我读着此篇,不禁会心一笑:真是由小见大,举重若轻!今天的小学课本中也有主旨相同的“二小放牛郎”一课,曾因其“带血腥”而引起争议。两者相比,教育效果孰优孰劣,不言而喻。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课文均从儿童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摈斥空洞说教,注重趣味性与潜移默化,背后则处处看到“教化”的影子,即在小学阶段便树立中国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将来的立身处世奠定基础,难怪当初有的国文课本便称之为“修身国文”。商务这套课本问世后,10年间风行全国,印数达七八千万份,可见对一代中国人的影响。我的父亲与母亲,还有母亲的兄、姊,均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由于家境之故都只念到小学毕业。他们后来均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职业,自食其力,安身立命,其“秘密”也许在于这样的小学课本。而当年跟他们情形相似的那一辈人里,一些经过刻苦自学,后来成为文化大家,如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冯英子等。力求精密,堪为儿童说话、作文的模范诚然,小学语文课不等于常识课,更不等于今天的“思想品德课”。 开明国语课本 的编者叶圣陶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开明老课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如第一册第一课 新学期 :暑假过去了。早上到校,想起又要和几位先生、许多同学在一起了,心里异常高兴。街上和暑假以前每天早上一样,来来往往的差不多一半是小朋友,他们有的是我的同学,有的是别校的学生。我想,他们今天到校,心里也一样高兴吧。暑假中不常遇见的同学都见面了,他们告诉我各种事情。有几个跟同父母到别处去旅行,得了不少的新知识,有几个练习游泳成功了,能做多种的姿势,有几个看了几部童话、几部小说,哪一部最有趣,有趣在什么地方,滔滔不绝地说个不休。有几个采集昆虫制成标本;其中有一个单只蝴蝶一类就采集了三十七只,形态各不相同。我也告诉他们,暑假中做了一架飞机模型给妹妹玩,连翅膀在内,横阔一尺八寸。一个同学忽然问道:“假期作业做完了没有?”“做完了!”大家差不多齐声回答,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一件事情能够准期做完,的确是值得欢喜的。这一学期我们的级任先生改教三年级,不教我们了,这使我有点儿难过,然而他还是在校里,如果有什么事情请教他,难道他不教我吗?如果同他谈话,在一块儿玩,难道他拒绝我吗?那是决不会的。那么又有什么难过呢?这位新的级任先生上学期教六年级的,本来和我们相熟,也是个和蔼不过的人。现在他要来教我们了,我止不住心头的快活。行礼的时候,校长有几句话道:“新学期开头了。从今天起,一切的事要比以前做得更好,更多进步。不然,就对不起这个新学期。”我记住这几句话,我万不肯对不起这个新学期。一共580字,通篇模仿儿童的口气,真切生动,平实自然,将一个孩子暑假后返校的心情和见闻描摹得曲折有致,体贴入微。字里行间散发着一股清新向上的气息,流动着编者的温情与暖意。而从写作的角度,“写什么”和“怎么写”尽在其中。这样的课文,儿童反复诵读,关于写作的要领,自然心领神会。课文中安排的实用文体练习也十分有趣。如第七课 学校新闻的一页 :赏月会秋季的满月——特别光明!大家来参加赏月会!时期:本星期四下午八时地点:本校运动场(大家坐在地上,围成圆形)节目:1.月的故事(各人把知道的依次讲出来)2.赏月的趣味(各人把当时感觉到的依次讲出来)3.月儿诗朗诵(胡宜群,这首诗是他的新作品)4.月夜——笛、胡琴合奏(张先生、任知义)附告:如有望远镜必须带来。此外文稿、画稿簿也要带以便随时取用,否则把文思、画意轻易放过,到时想不起来的时候,懊悔也来不及了。校园收获的报告上星期六收采校园里的毛豆,共得七十八斤。除留下四斤做种子外,其余由各同学家买去,当天卖完。大家说今年的豆粒比去年大,煮熟了酥烂可口。这是下种时特别注意选种的缘故。透过这样的课文,我们看到那个年代活泼多姿的校园生活,看到在这样的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心性和日后走上社会的能力。在这套课本“本书编辑宗旨”第三条中写道:“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用词力求正确,造句力求精密,务期与标准语相吻合,堪为儿童说话、作文的模范。”天真可掬,童真童趣开明老课本的编者叶圣陶先生又说:教材合于语文训练,“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提到儿童文学,我们往往会想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外国童话。在中国文学源流中,似乎没有儿童文学这个类别,较为适合儿童阅读的除了成语故事之外,还有鲁迅在 阿长与〈三海经〉 一文中说的“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山海经 ,因为里头有“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这些资源用作国语教材固然有其重要价值,但作为现代儿童的精神食粮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新的形式与内容。记得本世纪初参与编写小学课本时,我为了找到这样的选文,翻遍了各种儿童文学类书籍,所获仍十分有限。而这一回,老课本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尤其是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此读本为魏冰心等编写,上世纪30年代出版,是受五四新文化影响最早用白话文编写的教科书之一。书中采用了大量带有童话色彩的想象丰富的小故事。如第一课 苍蝇给蚊子的信 :蚊子弟弟:昨天一阵雷雨,把我们分散了,很是想念。我回想起昨天同你坐在窗前,欣赏那脏孩子的搔痒,我佩服你做的把戏,实在有趣。后来,脏孩子的姊姊要捉住我,我就躲进厨房吃糕,并且移动我的脚,让脚上的微生虫下来散步,不久,脏孩子吃了那块糕,我也就飞开了。晚上,脏孩子喊肚痛,接连泻了三回,弟弟,我做的把戏,你觉得怎样?你的哥哥苍蝇八月十日苍蝇哥哥:你的信收到了,你做的把戏真好,我很佩服。我前天同你分别以后,也有人要捉我。我就躲在脏孩子坐的凳子底下,预备遇到机会,用力咬他几口,让微生虫钻进他的血管里去玩耍。后来被我实行了。我料到过了几天,脏孩子一定会发疟疾,等他冷得发抖,热得发昏的时候,请你来参观好不好?再会。你的弟弟蚊子八月十一日课文想象奇异,读来妙趣横生。从文体上看既像童话,又是实用文。儿童从中可以学到如何写信,还有卫生健康常识,堪称一举多得。还有第71课 小猫要过河 :“小猫要过河,不会游水,他向鹅借船,鹅说,我没有船。小猫说,你的身体不像船吗?你的脚不像两把桨吗?鹅笑着说,请你就上船吧。”故事中小猫的聪明伶俐,鹅的雍容大度,跃然纸上。像这样充满奇思异想的课文比比皆是。如第93课 蚂蚁上天 :“一只蜻蜓,睡在草地上,许多小蚂蚁看见了,爬在蜻蜓的身上,想把他搬进洞里去,蜻蜓醒来,飞到天空里,许多小蚂蚁,也带到天空里去了。”书页右下角画着一只大蜻蜓,身上爬着许多小蚂蚁;左上角是一方天空,一只大蜻蜓正飞在空中,两个翅膀上密密麻麻地驮着许多小蚂蚁。文与画,给人无限遐想。还有的课文不仅想象丰富,且富于诗情画意。如 梧桐叶 一课:“梧桐叶落在池里,金鱼说:‘这是我的伞。’他就躲在叶子底下。梧桐叶落在河里,小虾说:‘这是我的船。’他就站在叶子上面。梧桐叶落在园里,燕子说:‘这是家里寄来的信,叫我回去啦。’”文中金鱼、小虾、燕子各个个性鲜明,特别是燕子最后说的话,一派天真可掬,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课文配上同样清新隽永的插图,在孩子们眼前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它开启儿童的灵性,滋养儿童的心灵,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育儿童对世间万物的大爱,背后蕴含着“博爱、平等”的民主思想。这是最富于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其价值一点不亚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只是我不禁疑惑:这些满腹“之乎者也”的旧式读书人,何以能写出如此清新明丽又富于现代气息的童话?也许,传统本身并不等于“腐朽”和“僵死”,而恰恰相反,传统内部潜藏着无穷的自我更新的因子,但这些因子需要被“激活”——需要在与异质因子的碰撞中获得重生,一如经过嫁接之后的百年老树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冶文言白话于一炉什么是纯粹、典范的汉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困难。语言是人的家园,也是一个民族的家园。汉语承载着数千年煌煌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富于生命力的语言。儿童时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一个人对母语的感觉基本上是在此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如何使儿童感受汉语的美,体会汉语的特点,进而培养儿童对母语的爱,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使命。自1917年胡适在 新青年 杂志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开始,关于文言与白话之争延续了整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论争的结果是“白话派”占上风。当然,这个结果也反映在教育上。1920年,教育部下令将小学国文教科书改为“国语”。此后,在语文教科书中,白话文逐步取代了文言文,实现了“言文一致”。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开明书店这3套小学国语课本编写于不同的年代,折射出上世纪前半叶汉语言演变的不同阶段,呈现给我们各不相同的语言风景。商务国语教科书 发行于新文化运动前夕,基本采用文言。如:第一课 学堂 :学堂暑假,一月已满,今日早起,穿新衣,入学堂,先生授我新书,告我也,汝读此书,当比首册,更有味也。第五课 晓日 :天初晓,鸟啼树间,披衣下床,推窗一望,东方已白,红日上升,流霞成彩,未几霞散,日光射入室中,鸟声渐少。第六课 衣服 :人之衣服,所以护身。我国衣服,长而大,故舒泰。外国衣服,短而小,故轻便。今学堂体操,衣服短小,亦取其轻便也。这些课文句子凝练,意思浅近明白,读来隽永有味,毫无佶屈聱牙之感。从笔法上看,有叙事,有写景,有状物。韵文是汉语的重要特点。汉赋、唐诗、宋词等,从语言形式上均属于韵文,有三言、五言、七言等。旧时私塾读物便大量采用韵文,如“三百千”、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笠翁对韵 等。商务老课本也继承了这个特点:采菱歌 :青菱小,红菱老,不问红与青,只觉菱儿好。好哥哥,去采菱,菱塘浅,坐小盆。哥哥采盈盆,弟弟妹妹共欢欣。放假歌 :学堂乐,乐何如,请君听我放假歌,吾曹自到此,一岁忽将过,同学相亲爱,先生勤教科,读书已二册,识字一千多,学堂乐,乐如何,请君同唱放假歌。课文清新活泼,跳动着欢悦、和谐的旋律。从 放假歌 中,能看出脱胎于 明日歌 的痕迹。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的出版年代晚于商务老课本,从语言风格上已显示了文言与白话融合的痕迹:秋天早上好 :秋天早上好:白云飞,红叶飘,月光淡淡星光小,只有早起的人,才能看得到。秋天早上好:墙角边,树枝梢,虫声唧唧鸟声闹,只有早起的人,才能听得到。长虹一道 :雷雨过后,夕阳返照。天空中,谁架起长虹一道。你瞧,多么美丽、光明、奇妙!像一面没有弦的弓,像一条没有柱的桥。一霎时,云散天晴,便不见了。他,原来是晴天的预告。这些篇章,既是散文,又是诗歌,既有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又有现代童谣的活泼、跳脱。而30年代出版的 开明国语课本 (小学高级学生用)已完全采用白话。如 雁 一课:秋天,有一群群的雁在天空飞过,发出清亮的叫声。雁的家乡在西伯利亚地方。那里秋天就飞雪,到了冬天,什么东西都给冰雪盖没了。太阳只露一下脸,立刻又落了下去。如果再往北去,便是北极,那里足有半个年头见不到太阳的面。在这样又寒冷又黑暗的地方,雁怎能够生活呢?所以一到秋天,它们就结队迁移,向南方飞来。这是最纯粹、典范的白话:流畅自然,清新优美,堪称“言文一致”的样板。但仔细体会,背后分明有“文言”的影迹,句子简洁凝练,念起来和谐婉转、抑扬顿挫,富于音节之美。今天的语文教科书编者,恐怕很难写出这样的文字来。原因很简单:缺乏坚实的文言根底。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言与白话,本来难舍难分,就像一条河里流淌的水。时下小学语文课本的语言如同白开水,缺乏母语特有的美感,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从这3个版本的小学国语老课本中,我们看到上世纪前半叶汉语从文言到白话的嬗变,也看到母语自我更新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上世纪30年代文言白话争论最炽的时候,林语堂在 与徐君论白话文言 一文中说:“一国的文字是国人的公物,谁也不能夺为己有,要望中国将来演出美丽又灵健的文字来,必不可有丝毫成见存心。我们必须冶文言白话于一炉,炼出一清新简洁富表现力的文字来,泥古泥今,皆做不得。”他又说:“现在许多人文章已经做到文白调和境地了。你可读了十行而不辨其为白话文言。将来文体总是趋这一途,得文言之简洁而去其陈腐,得白话之平易而去其冗长。”——信哉斯言!养国民之人格,扩国民之德量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王云五、顾颉刚、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陈鹤琴、陆费逵、庄俞等。他们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下身来,不辞辛苦为孩子们编写国文、国语课本,其原因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教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即梁启超当年提出的口号——新民。民国时期相对宽松的教科书审批制度,使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据资料记载,自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对教材编写采用审定制,允许各民间出版机构自由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教育部根据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对其进行审查,通过后便可在全国发行。直到抗战后期才改为由国立编译馆独揽小学教科书的编辑权。这种审定制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热情。1912年至1949年,短短37年间,尽管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全国各书坊共计编印出版了100多套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从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私塾教育只读四书五经的局限,同时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一派百花竞艳、百舸争流的格局,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教科书编写的黄金时代。当时,全国各中小学校可以自由选择某个版本的教科书,甚至教师自编教科书。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一批一流的知识分子精英能够加入到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行列中来。他们直接保证了教科书编写的质量,而他们的理想也通过这些教科书得以表达。一套名为 启蒙国文 的民国老课本在编辑大意中说:“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本书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宗旨也代表了当时多个版本教科书的立场,并鲜明地体现在每一篇课文中。1200字以上 小学 叙事
-
风雨中的爱[2]“叮铃铃”放学了,天空中一片一片乌云迅速地飘了过来,遮住了太阳的光辉,乌云很快裂变成了三朵六朵,整个天空都被乌云给占领了。天变得阴沉沉的,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我的心情也莫名的紧张起来,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今天不会要被淋成落汤鸡吧。突然豆大的雨点像四处乱射的箭头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学校就成了一个水的世界。“阿嚏!”顽皮的雨滴趁机钻进我的脖子里。一阵寒风吹过,我不经意就打了个寒颤,我裹紧了自己的衣服,垫着脚在屋檐下一脸无助的望着行色匆匆的人们。雨早就淋湿了我的裤腿,此时用“饥寒交迫”来形容我的感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突然一股暖意传遍了我的全身,顺着一阵熟悉的味道,我往后一看,我睁大了眼睛,原来是妈妈!她从我的身后将雨伞给我撑了过来,并且用手搂着我的肩膀将我带出了校园,可她又不经意的将伞偏向我的一边,渐渐地妈妈的大半个身子都湿透了。“妈妈,你把伞往你那边撑一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会感冒的。”“好的”说着妈妈对我笑了一笑,将伞稍稍的往她那边移了一下。可是走着走着,伞又开始偏向了我的这边,我偷偷地发现妈妈全身都在打着哆嗦,嘴唇已经微微发紫,脸色有点苍白。正在这时,一滴珠轻轻地滴落在我的脸上,看着眼前的雨,我又想起了我之前的一个雨天,也是妈妈替我打着雨伞,而那把伞总是在不经意间向我倾斜,妈妈的衣服湿了,可她依然搂着我的肩膀,她用凉凉的眼光看看正在下着的雨,然后又用带着甜甜笑容的眼光看看我。此时我明白了母爱的意义,她是雨天里的一把雨伞,她是雨天里的一个温暖的眼神,她够进入我的心灵。妈妈是我最坚实的依靠。雨依旧在飘着,风一吹,几滴雨珠在树梢上摇摇欲坠,最终它们掉进了散发着清新芬芳的泥土里,它们和大地永恒的拥抱……7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人生路上风雨多周记作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坎坷、绊脚石······这些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风风雨雨,我也不例外。直至今天,那几件事,我依然记忆犹新······记得我还是八岁时,我正在一所小学读二年级,当时由于我贪玩,天天不务正业,没少让老师在我身上“锻炼身体”由于学校老师对我的体罚多于夸奖,我的心理便有了一些扭曲。从此以后,学习便心不在焉,经常迟到,有一次老师把我的鼻子打破了,我也死不悔改。直到有一天,老师把我和几个差等生提到了前几排,为了加强管理,还对我们进行了心理疏导。我到最后,终于被这如同清泉般的疏导,平息了我烦热的心。在三年级,成绩虽然上升了,但还是有点悬。到了四年级,父母把我转到了另一个城市的小学。这里虽然教学的质量很不错,但是收费太多,父母还是交了钱。第一年,我学习成绩整体来说很理想。但第二年,问题出现了——我又开始贪玩起来,成了班中的倒数第几名。一年不如一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到了到了小考的时候,我在考场上汗如泉涌紧张的是手又抖,腿又软,坐立不安。做了几道比较会做的题,便开始等人家把口哨一吹,便可以小小的休息片刻,然后继续开始下一次“战斗”。几天后,成绩出来了,我差一点就“落第”了。到了初中,我又转学了,由于学校的学风不好,所以,能走出一位好学生,可是难上加难。我的英语原本很不错,今年由于一时不用心,便于大多数同学“同流合污”。为了有一个好名次,我努力提升其余科目的分数,所以我依然“潜伏”在好学生里。这次考试以后,我才发现,英语原来这么重要。经管我的垫脚石如此之多,但我决定,把每一块绊脚石变成自己的垫脚石,取长补短,力争第一!人生路上风雨多,但是,我依然坚信——阳光总会在风雨后!人生路上风雨多周记作文650字700字
-
运动会的掠影下午,夕阳的光辉照耀着人山人海的大操场,所有人都满怀激动的心情,在运动节这一天,释放出最精彩的自我。运动会持续了一整天,但其中令所有八年师生都热血沸腾的唯有教师的拔河比赛了。比赛开始前十分钟,一大半的同学已围在场地旁,那分割区域的红绳已完全没有作用。有些同学甚至越过红绳,为老师加油鼓劲。来的晚的学生进不去人潮之中,索性拿个板凳,站在上面看。教师们也纷纷入场,韦老师为了参赛,已经脱了身红色长衣,穿上运动裤,显得更加年轻而有活力了。张老师站在绳子的最末端,将绳子绑在自己身上,身子微倾,蓄势待发。在所有老师准备完毕后。裁判员一手握住绳子中点,一手拿着哨子。两旁的同学已耐不住性子,大声喊着加油。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所有教师好似变了一副容貌,陆老师两眼闭着,身体与地面呈45度角,手臂被拉的笔直。韦老师眉目紧蹙,面部肌肉极度收缩,已是天昏地暗,眼中只有那个绳子了。邱老师双腿曲折,借助地面的摩擦力,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张老师身体偏于一侧,脸上的肉在不断颤抖。同学们的吼声震动天地,希望自班教师的教师能够胜利。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激烈斗争后,11至12班的教师输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热情。第二场中,我们班教师不负众望地扳回了一局。第三场,同学们激情高涨,有人甚至上前帮助老师。最后,我们终于赢得了比赛。原来老师们不也有着狂野的一面啊!平时,老师教书育人,正经稳重,但在运动会场上,都拼尽所有的力量,绽放最精彩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面,关键是能不能控制自己,在何时何地,展现哪一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展示正确的一面,做正确的事。有人说:“不是不让你疯狂,而是要用对时候。”夕阳快落山了,夜色慢慢吞噬光亮,而这一次运动会,将是永远无法抹灭的火苗。700字 初三 叙事
-
风雨变奏曲大自然像一位音乐家,总是为我们演奏着一支支动听的乐曲,这一天,他又为我们演奏了一首“风雨变奏曲”。这天一开始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白云变化多端,一会儿变成一只小白羊,一会儿变成一朵洁白的棉花,一会儿变成一只大老虎。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只有几条狗趴在汽车下吐着舌头,好像在喊:“热啊!热啊!”偶尔能听见收破烂的人骑着三轮车拿着喇叭叫喊:“回收旧手机、坏手机,维修……”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好像有人把大铁锅倒扣在天上,霎时天空一片漆黑。紧接着,有一道闪电从乌云背后冲了出来,像一条金龙在空中疯狂地扭动着。惊雷和风雨紧随其后。远处一记闷雷打响了,“卡啦啦”,风夹着雨丝开始飘飞,风声“呼呼”地响,好像有人在空中吹着口琴。雨也绵绵地下着,细得像绣花针,密得像牛毛,软得像棉线。雨雾笼罩着城市,整座城市在云雾中隐隐约约,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高楼变成了大山,马路变成了小河,马路上的车变成了在水中行驶的船只。雨渐渐大了,闭上眼睛仔细听,好像有人用葫芦丝演奏着《月光下的凤尾竹》。听着听着我仿佛也来到了那片竹林,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温柔的月光洒在了每一棵凤尾竹上。一阵风吹过来,我仿佛也成了一棵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曳,享受着天地间的温柔。过了一会儿,雷声更响了,风雨更大了,天空中像千军万马飞奔过来一样。领头的将军身穿黄金甲,头戴战盔,手持长枪,嘴里还喊着“冲啊!”他身后的大部队立刻浩浩荡荡地飞奔过来,一下子占领了整片天空。风雨像千万只无形的手撕扯着一切。大树被吹得弯了腰,小草、小花被吹得后背贴前胸。雨也从刚才的柔情小调变成了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过了好一会儿,风终于停了,雨也止了,乌云散去,太阳出来了,天边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700字 四年级
-
风雨变奏曲大自然像是一位神奇的音乐家,风雨都是它的乐队成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妙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竖起耳朵,聆听大自然带来的视听盛宴。一开始,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蓝蓝的天空上悠闲地飘荡着几朵白云。街上也不见几个人,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回收旧物的人,手上拿着个大喇叭喊着:回收旧冰箱、洗衣机,回收!突然,一场声势浩大的风雨来袭。天空飘来了几朵乌云,好像有人把一大桶的墨水往天上一泼,然后还拿起一支巨大的毛笔,朝着天空唰唰唰地练起了毛笔字,顿时天空变得一片漆黑。紧接着,几道闪电从乌云背后挣脱出来,就像一把宝剑一下子在天空上划开了好几道口子。惊雷和风雨也都陆续登场。不远处一记闷雷响了,咔啦啦风夹着雨丝飘飞,风呼呼地吹着,像是悠扬的箫声。雨细细的,像绣花针;雨密密的,像牛毛;雨软软的,像棉线。雨水形成的水雾笼罩着整座城市,整座城市像是一幅江南雨画。雨渐渐大了,我闭上眼睛细听,仿佛听到有人用葫芦丝在演奏着《荷塘月色》。在明亮的月光下,这片荷塘显得格外宁静,每一朵荷花都在温柔的月光下显得那么圣洁、优雅。再次睁开眼,雨还在淅淅沥沥地飘洒着。雨落在屋顶上,叮叮咚咚,像是有人在弹钢琴;雨落在小河里。滴滴答答,像是清脆的时钟声;雨落在花花绿绿的雨伞上,嘀哩嘀哩,像是数千颗珍珠坠落下来。惊雷更响了,风雨更大了。雷声一个接一个地在天空炸响,就像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朝这边飞奔过来。他们是旌旗鲜明的王师,一下子把整片天空都给占领了。风也像万千无双的手撕扯着一切,大树拼命地摇晃着,雨也从原来的轻快圆舞曲变成了激情澎湃的交响曲。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雨止了。乌云散开了,阳光出来了,一道彩虹挂在看天空上!700字 初三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