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篇一: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最近,应于语文积累的需要,我决定先背一本元曲,不过,我对元曲比较陌生,应为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元曲,故感到很新奇。
著名的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代必有一代之文学。”相信大家对唐诗、宋词都比较熟悉,文学,乃一个国家对他的文化的代表,你想,那美国能有唐诗吗?显然是不能的,我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渊源的历史,但是无法有一种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情,这种蕴含着一个朝代的文化底蕴的文字就应用而生,你看那现在这外国人对中国的宋词、唐诗,都很好奇,都很敬佩,关键,他们实在没有呀。我苟认为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字都有独特的风气,列如:汉诗的雄气,初唐的华丽,盛唐的浪漫,晚唐的忧愁,宋词的豪壮(太多了),元曲呢吸收了前面罗列的文采,采万家之笔,吸万家之风,独成一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希望什么时候,如今的社会能够应用而生一种独特的文体,传承下我们中国的文化,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是靠我们现代的人呀!
我只想强调一句话——天下的文章,皆好,取长补短,才是王道。
【篇二: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文选型作品,全书共选入元好问、杨果、珠帘秀等。70位作者的291首作品,以及无名氏13首,共收录304首元曲。所有曲目按作者进行分类,每个作者名下都有相关的人物生平及创作特点,每篇作品下都有相关注释及名家赏析。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数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时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以种族论社会地位,其中汉人与南人都属于底下的种族,在社会与政治中备受压迫,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此外,元朝没有规范的科举取士制度,知识分子难以通过科举之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导致士族中出现一批“感士不遇”的文人典型。这种社会政治和民族的压迫,将知识分子从上层政治圈层中驱逐出来,而他们又不能融入到下层平民劳动者的阵营当中,于是,他们选择了当时社会的中间阶层——市民阶层。然而他们又不能像普通小市民一样产生对自身群体的文化认同感,这就形成了文人的尴尬境遇与失落情怀,当忧愤、悲壮的调子已经被前人和今人普遍唱罢之后,便产生了这种忧愤情怀的异化——自嘲与冷峻的幽默。
元朝是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社会产物就是市民阶层,他们既不是上层的统治阶级也不是下层普通劳动者,市民阶级的兴起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需要,即市民文化。他有别于传统士文化的封建正统式的典雅,而是一种新式的通俗而不是情趣的文化类型,这就促使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积极进行通俗的元曲创作,幽默正是这一种需要的表现之一。
元代文学面临着由士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转变,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庞大,鲜活的创作群体也集中在了市民阶层。怎样使文学发展适应当时社会的广泛需要是当时文学演变的主题。而通俗幽默的创作风格、通俗晓畅的语言形式正是这种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元曲的幽默化、俚俗化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产生的。
总之,幽默是元曲的一大特色,幽默的创作风格为元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品收录作家人数众多,所选曲子来源广泛、比较有代表性,且都为传世的经典名作,独具特色。作家及作品相关介绍内容较为翔实,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此同时,注释及赏析内容多选自不同点评家,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认识,是一部较为丰富、全面的介绍元曲的文选型作品,有助于初学者积累知识、开拓眼界。
【篇三:元曲三百首读后感作文】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篇四:《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我曾读过唐诗、宋词,这次看到这本新版的《元曲三百首》就借了。
以我的水平免免强强地读完了《元曲三百首》,这本元曲,本应细品慢嚼,限于时间,不求颇解,只求了解。所以这读后感也只能硬拼强凑而成。
也许是研究元曲的人较少,这本《元曲三百首》只有注释,没有译文和时代背景,书中的元曲在小学古诗必读和课本中很少出现,读起来有些费劲。建议给小学生读的元曲不要这么多,100首就夠了,最好能像宋词唐诗那样加以译文和背景。
元曲顾名思义是曲子,其用词通俗,民间哩语多,趋近于民歌,像我这样的水平也能读懂十之七八。通俗化的文学不是更贴近民众的心呢!
我发现元曲中句子中分句的格式丰富,不像格律诗限为二个分句七字或五字,比如查德卿。寄生草。感世:“……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一句就有11字、10字两分句,高克礼。天宝遗事:“……哎,三郎!睡海棠,都则为一曲舞《霓裳》。”一句中就有1字、2字、3字和8字四个分句。丰富的表达格式,不是更容易抒发感情和思想呢!
我国的诗词曲,格律严谨,既要押韵又要平仄,还要有固定的格式和字数的限制,层层重重的束缚,压制了发展。虽然我喜欢读读它们,背背它们,但要我作作它们,我承认力不胜任,也无兴趣。
元曲让我想起歌曲,一首歌曲先有曲后有词,或是先有词后有曲呢?我想应该两者都有,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美抒情的曲子,比如赞美诗中的曲子总是百听不厌,如果我们脱出那些已经不流行的古曲调子,依据当代流行的,或世界经典的优秀曲谱,去填词和曲,这样的谱写的词曲不是更有生命力呢?学习国外的自由奔放,结合我国的古典韵律,希望一种新的诗歌词曲出来!让我们小学生在歌唱中学会作诗词曲!
我
今天,我向你们介绍我自己。我今年10岁,个儿高大,脑袋也有点大,长着一对英雄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很可爱吧。可我有一个小毛病,就是做事粗心大意。
记得有一次考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心里暗暗笑道:“哈哈,这些题目太简单了,简单得简直是小菜一碟,拿100分没问题。”写试卷的时候,我的笔挥动得快如闪电,根本不用思考。看到6+7时,我想都不想就填上14。随着“沙沙沙”的写字声,不够半小时,我就把试卷做完了。我粗略地检查了一下,就举手交卷了。交卷时,数学老师往我的试卷看了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出来的时候,同学对我说:“你交卷时,老师说你很厉害,做得又快又准确,可能会得满分呢!”听到这话,我还真以为我拿了100分呢!回到家里,我对父母夸下海口:“老爸老妈,我今天的数学考试肯定得100分了!”这句话使我老妈老爸深信不疑。过了几天,试卷发下来了,天啊!我才得九十八分,而且错的还是计算题,我顿时呆若木鸡。
唉,这个坏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啊!
相关推荐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唐诗,发出它无限的光芒,见证着中国文明。每一首诗都很简朴,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却很优美,富有一种让人用多优美的语言都表达不出来的美好情感。唐诗,字字句句都温暖人心,总会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大道理,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首诗跟诗人一样,有自己的光彩、风格。虽然诗人不在了,但是唐诗却永远存在!唐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去品读,这便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让我们一生受益。《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人们对中国文明的梦想,我们做为一个现代人,一定不能辜负古人的愿望,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单是为了祖国,还为了自己。最后,推荐大家看《唐诗三百首》,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吧!3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走进 “唐诗”今年,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同学们都读了很多有用的书,正是这些书把我们山区的孩子的野性“收”了回来,把我们带进浩瀚的天地,领略了人世的真谛,让一贫如洗的我们得到一笔精神的财富。我就是这时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我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为此老师还准备让我去参加全县小学生“读诗、背诗、吟诗”比赛呢?这本书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人世百态,尽在其中。我想把它比作一个花园,今天我摘取其中一些描写情感方面的诗句来说说吧!——母子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每读到孟郊的《游子吟》时,诗中诗人将一位慈母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早晨很早起床为我做饭,每天变着花样的菜让我带到学校,说我读书累,要让我跟上营养;上学的时候书包里总是带一壶热水,妈妈让我在课间喝;看着我大口吃饭,妈妈总是满脸的笑容……,正是书中的教导,使我铭记: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儿子回报妈妈的爱。——朋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明白了人生得一朋友不容易,即将毕业的我们也许以后不在一个学校读书。所以我们要在这小学阶段仅剩的一点点的时光中该团结一致,友好相处,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仅剩的时光,让这段时光成为我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吧!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明白朋友虽然分别了,但是再遥远的距离也阻不断朋友之间的感情。——思乡情。无论是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让我明白了故乡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生源地,游子无论生在何地,都不能遗忘这份亲情。台湾虽然没有归母亲的怀抱,但同胞们那份眷念之情,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份情永远都会印烙在每个人的心灵上。无论怎么洗刷都不会消迹,就如莲藕一样,藕虽然断了,但是丝未断......《唐诗三百首》中同类型出色的诗作还有很多,这本书不仅把我引进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诗的世界,还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吧!指导老师评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唐诗这座大花园中悟出的人间真情,可见你读懂了,也有所收获了。全文语言流畅,语句通顺,特别是小作者巧妙的构思与较为新颖的写法,为习作增色不少。(连忠友)900字 三年级 写景
-
读后感三百字【三篇】【篇一】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主要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少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了“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这篇课文令我感动的是:参加青年那漂亮的谎言——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了关心“我”能安心的读书,谎称家里有马,要买马草,巧妙地把钱给了“我”。最令人感动的是,书中的主人公——-我特别喜爱看书。有一回“我”偷看书被父亲发觉了,挨了两个巴掌。下定决心自己赚了钱再去看书,结果他大早去采马草。作者这种求知的精神让我感动,作者太爱看书了。我想想我们生活条件那么好,不愁吃穿,想要什么样的书,父母马上会把书送到手里,却没有好好的珍惜这种机会,就知道玩;看电视;打游戏,虚度光阴。对照书中的主人公真是惭愧。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再艰苦的环境也能学习,求知。这课书里我也看到了人们的爱心!【篇二】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五年级女孩孟小乔,在仙女湖畔遇见了一个同意到她家做保姆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蜜儿。蜜儿的出现使孟小乔家的生活变得神奇而活跃起来;蜜儿见孟小乔总是在忙功课,就带她到树林里结识了十分会玩的小人精;到了期末写评语时,蜜儿让爱挑剔老师带上优点放大镜,给每位同学都写上了一段优美生动的评语。我觉得蜜儿她是一个能站在我们孩子角度去看事的并且让每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的好仙女。这本书最影响我的是那个出租时间的男孩,他一开始认为靠劳动赚钱很辛苦,可出租时间可以不费劲气的拿到钱,所以他就持续地拿出自己的时间出租给蜜儿,从10岁到20岁又到30岁……他所得的钱全被他自己在游戏厅里玩掉了。当他没牙齿,满头白发时他后悔了,他知道了时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了。蜜儿见他终于觉醒了就又将时间还给了男孩,并叫他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祖国。我想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真对!想想自己平常是多么的不珍惜时间,通过这篇故事,我知道了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篇三】今天,我翻看了《蒂莉阿姨的魔法箱》一书,书中讲述了发生在蒂莉阿姨和大卫的许多精彩故事。这本书共有十四篇小故事。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蒂莉阿姨登台演出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大卫请蒂莉阿姨到学校介绍自己、表演节目。在蒂莉阿姨的表演中有两个神奇的化妆盒,利用这两个神奇的化妆盒,她表演了多个精彩的节目:首先她取出一支黑笔在脸上描了几下,脸上呈现出又黑又疲惫的状态;紧接着她又用其他颜色的笔在嘴巴上画了淡淡的圈圈,涂上胭脂和腮红,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小丑样;这还没结束呢,她接着又拿了一块类似橡皮泥的东西,飞速地贴在脸颊两旁,面容一下子又成了一个饿了好多天的人儿。这样的表演真是神奇啊!我也好想看看这样的表演啊!当然读完本书,我也很羡慕大卫又这样一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阿姨,书中还有指导家长如何教我们、如何走进我们小朋友心灵的内容,爸爸妈妈们也不妨看一看哦!12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落日(外三首)当西边的天际染成一片绯红日,落了如一个燃烧的火球直直坠入九天突然,像被一只大手托住了定定的,一动不动手被烧得火热,是耀眼的金日开始慢慢跌滑啊————一声划过天穹不知是手的焦灼还是日的呼救日已没有支撑却依然试图将西方的天空照得透亮旁,月已生起书签在珍爱的文集中有这样一张书签是一片叶的脉络蓝色的叶疏疏密密的络泛着回忆的温柔值得珍藏的是少年的往事如今,叶还在事已忘落叶秋风瑟瑟的吹着刮落了树上最后一片叶子泛着苍绿的黄摇摇摆摆的画着“之”字一个小女孩发现了它笑着,追着快乐的将到手的叶子埋在土里她说叶落需归根相见欢 试卷无言独面试卷,泪如海,钩钩叉叉心路早彷徨。学不成,苦还再,是何故?原是亲朋师长盼成长。300字 三年级 诗歌
-
三年级读后感:《肖琪琪的百宝袋》读后感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故事书。我今天读了一个故事叫:《肖琪琪的百宝袋》。《肖琪琪的百宝袋》主要写的是:大队长肖琪琪在学校里私自拍卖物品,导致不能专心学习。结果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狠狠的批评了肖琪琪一顿。以及后来,小叶子跟肖琪琪的一番谈话,让肖琪琪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玩就要开心的玩。学习就要一心一意的学习,我们小学生千万不要私自办拍卖物品这种活动,否则会影响学习。 以前,我们学校也举办过淘书乐。举办淘书乐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书本里学到更多知识。但由于我买了一本我最喜欢的书,心里实在是太兴奋了,这种兴奋一直维持了两三天。导致我的学习下降。 举办淘书乐是让我们在书里学到更多知识,但是淘书乐结束后,就要把心收回来。否则,兴奋过度,是会导致学习下降的哟。 我喜欢读故事,我以后还会读更多故事,我还会学到更多知识。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牢记心中,争取当班里的读书小状元。4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元曲三百首》读后感1000字:书当当买的,大概8块钱。热爱妇女的北京人—关汉卿是在多少岁写的《一枝花.不伏老》?是不是中年男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默默的在桌子上刻:打败时间,这种句子?元朝妇女好厉害,女演员朱帘秀,能文能唱,她跟关汉卿的关系,类似当年巩俐与张艺谋,这么好的料,为什么没有被后世编撰拍成电影呢?腊梅拍的庐山东林寺,出现在马致远的曲里,门前有条虎溪,原来这座寺庙这么有名,我百度了下图片,房子被翻新了很多,山顶树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大佛,美感全无。王思聪要是能组一少女乐队该多好,全取三个字的艺名,光曲牌名就用不完。小桃花、醉中天、阳春曲、喜春来、黑漆弩、平湖乐、节节高、四块玉、大德歌、寄生草、青杏子、天净沙、满庭芳、湘妃怨、凭阑人、殿前欢、朝天子、水仙子、红绣鞋、小梁州啥的。西湖十景都四个字四个字,三个字短捷明快,也好听。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吗?咋感觉写汉语文人都活的不行,一天天喊着要归隐,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看看人家维族诗人,蒙古诗人,西域诗人活得超好,打完胜仗,大气爽朗,回家再撸一首诗,完美。有两诗人名字我觉得超美,一个叫柴野愚,一个叫夏庭芝,一个好名字,真的如张爱玲所说,“适当的名字并不一定是新奇、渊雅、大方,好处全在造成一种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抽离现在流行的审美,以前人取名字,意境都特别美。人是动物,男欢女爱,常写常新。人在自省和内敛时候,很能把《瓦尔登湖》读进去,不过,我还是喜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喜欢专情劈腿的拜伦,喜欢眠花卧柳的浪子关汉卿。爱情里的侠骨柔肠,扭捏作态,最过瘾了。感觉得有专业的植物学家或者什么家,把唐诗宋词里面出现的植物、动物,都好好梳理,按照一定的逻辑给写一个东西。海棠、蔷薇、蓼花啥的,古诗词基本上全都乡村文学啊,我们都全面城市化了,都住楼里,普通人家小孩没条件,反倒是中产家的孩子,家有院子,夏天有游学机会,有大把机会接触世界。想想咱的传统教育是分析作者的情感,情感啥啊,你说的文艺,跟我说的文艺不是一个东西。好好把画面做出来,细节给抠出来,你读到什么感情,就是什么感情。淡淡柳烟,你都没有见过春天嫩小的柳树,你咋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愁。猎鹰火箭都要把特斯拉送进太空了,未来人们对微小的,无用的,过时的东西,会无比的钝感,真可惜。还是挺嫉妒那些记性好的人,读什么都能很快背下来。我翻好几遍元曲三百首了,一首也背不下来。我呀,注定是一喜欢看八卦和边角料的读者啊。我读书,有一自卑的毛病,喜欢在书里找与江西有关的东西。比如出现江西什么地名,浔阳啊,豫章啊,立刻一秒换算成现在地名,哦,九江啊,南昌啊,好牛逼哟,出现了我们江西哟。元曲有一个高安诗人,叫周德清,他的水准,我说不好是高还是低,内心觉得挺沾光,美得很。1200字 初中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9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能够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我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我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向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代替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应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能够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8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少年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变成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诗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喜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填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括静,品品李商隐的所委……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道: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神,那些人之所以重上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不过每个中国人能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净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语。8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文章千古事,《唐诗三百首》不过3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 吴均《登二妃庙》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写得幽深清绝,每个意象都凸现幽寒的气氛,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和伤感。250字 初二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篇一: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篇二: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许多诗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诗诵诗,既能提高文学素养,又能陶冶精神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书上记录了无数诗人的豪情力作。有的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欢快明了,读起来趣味无穷;有的豪迈奔放,读起来慷慨激昂;有的发人深省,读起来意味深长……少年英才,骆宾王,7岁就作出了一首深入人心的诗——《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这首诗中,把鹅的样子、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鲜艳的色彩使人赏心悦目,听了这首诗,仿佛自己亲眼见到了一群洁白的天鹅在水中嬉戏、玩耍,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这首可不是骆宾王胡编乱造的,是一次泛舟的过程中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产生了灵感。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也正因为它生动、欢乐才使得它流传至今。为什么一个7岁的孩子能写出活灵活现的诗?恐怕离不开平时的认真观察。由此我就想到了我平时上作文课,这也是我最头疼的。一到作文课,我就开始犯愁了。写什么呢?手里的笔不停地转,脑袋空空如也,眼睛来回地盯着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平淡无奇、毫无感情,让人读了都想睡觉。现在,我每天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生活的一点一滴,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提起笔就可以写,脑子里优美的词语,像泉涌一样,很快一篇优美的文章就写出来了。当我看到碗里的那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我便想起了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侯,我吃饭总是吃一半掉一半。爸爸妈妈总对我说:“要珍惜每一粒饭。”不懂事的我认为米那么多,要珍惜干嘛!读了这首诗后,我才恍然大悟,要想收获一碗米那得付出多少辛苦的汗水啊!每一粒米都是农民劳动的成果,生长在农村的我更能体会这其中的辛酸。好诗还远远不止这些,诵读这些诗句,就像遨游在浩瀚的星空里,每一颗星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篇三: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作文】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篇七: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这是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里的诗句。在唐诗里,李商隐的诗歌以用典多、隐晦而著称。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句。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留给我们遐想的空间,把我们带入美妙的意境。“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其实,通过这两句诗,我们还可以发现晚唐衰败的景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唐玄宗后期,“开元盛世”的历史气象便开始渐渐走向衰落。这我们也可以从很多诗歌中看出来,如杜甫写在“安史之乱”以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写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从而透露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又如杜牧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表面上看,这是在写他自己寻花问柳、风花雪月的日子,同时也从侧面透露出扬州娼妓业的发达,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结果。但是,物极必反,当这种”繁华“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就是一种衰败的前奏或者象征了。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却直截了当地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透露出来唐朝宫室的衰陲。“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这句诗中,从”晚“字和”枯“字,我们可以得到前面说的现象。这里,估计会有人说我断章取义。说实话,由于本文没有对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论述,未免会显得有点牵强附会。但是,它确实写出了一种衰败的气象。手捧一本唐诗,读出来的就是一个唐朝。【篇八: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元曲精选十首元曲,包含着人生感怀、世事悟道,既有塞北西风之猛烈,又不乏江南小巷之柔情。“越是浪迹天涯,越是曲曲销魂!”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十首精选的元曲,欢迎阅读。最美元曲十首人月圆元·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译文】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着绿草,残阳中山花开放。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山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布满苍苔的乔木,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点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亡国之恨,故园之思,在亘古常新的大自然里慢慢消融。普天乐·咏世元·张鸣善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烂熳,团圆夜举酒问明月。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点评】逝去的一切不会回返,谁能将远去的人儿唤回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白鹤子元·关汉卿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地转。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点评】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一个人总应该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好好谈一场恋爱,青春的恋爱往往太匆匆,来不及好好品味;中年的恋爱往往患得患失,不能好好投入;老年的恋爱往往有点疯狂,“老房子失了火,救不得!”四块玉元·关汉卿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爽快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点评】天下的事就让聪明人操心去吧,肉食者谋之!吾辈闲人,喝几杯劣酒,说半天风月,看蚂蚁上树,自得其乐!驻马听·吹元·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鹕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译文】笛声象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就象下霜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点评】音乐声里的风花雪月。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写过一首《中国旋律》的歌词,“悸动的心跳,如青葱春天,也神秘似秋;古老的智慧光芒,如樱花绽放。中国旋律,涌流如江水;中国旋律,悠扬如笛声;中国旋律,携手来高唱,让我们到永远”,可以看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文化的感受。落梅风元·马致远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译文】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是明亮的时候。白梅花枝斑驳地斜映在纱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戏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样凄凉孤零的景象。【点评】月照纱窗,纱窗映梅,梅花弄影。月落寒夜,人与梅花同怜。古人的喜怒哀乐都能在大自然,在田园生活里得到释放和寄托。拨不断元·马致远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译文】在平民百姓中,问千秋历史曾出现过多少英雄,可是成就了王霸事业又有什么用!登高望远,高高低低的玉米高粱地里,还可见六朝残宫,荒草野树下,远远近近都是达官贵人的坟墓,不过是一场恶梦!【点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沉醉东风元·胡祗遹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译文】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一个拿起钓竿,一个收起斤斧。两个人在林下水边偶然相遇,交谈起来,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打鱼砍柴的士大夫。他们两个笑呵呵地谈今论古。【点评】渔樵代表中国文化中闲适避世的部分。古琴曲有《渔樵问答》,“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卖花声·悟世元·乔吉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译文】侠肝义胆千锤百炼像炉中的钢铁,荣华富贵有如三更枕上庄生梦蝶似的虚幻。功名两字恰似杯弓蛇影全是庸人自扰。世道似尖利寒风,人情似疾风中翻卷的薄雪,一盏灯照着一杯剩酒和半盘冷菜,还是掩好灯守着这竹篱茅舍。【点评】《菜根谭》:“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富贵三更梦,福禄情爱九月霜。”卖花声·怀古元·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译文】美人虞姬自刎在乌江岸,战火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啊!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点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天下纷争,群雄逐鹿;立功塞外,开疆拓土;最让读书人感触的却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1200字以上 叙事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3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那简洁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书中各种诗体都有,如:五言律诗、绝句、七言诗……在各个诗人笔下出现了一首首名诗,一个个名句。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书的取材也十分广泛,不拘一格。不仅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还有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又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本书是应有尽有。每一首诗的风格都不一样。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他像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做事上,时刻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那样含义深刻。拿起这本书再次细细品读,我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书中的古诗,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唐诗三百首》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吧!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唐诗三百首读后感还记得几百年前有一个这样的朝代,它经济发达,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昌盛。唐诗就是在这样的年代被创造出来的,绘尽了盛唐繁华色。唐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诗歌可以作为博取功名的工具,也能成为筹光交错的闲谈之语。且听风雨几许,看一半往事入斜阳。手不释卷,几盏昏灯,几杯薄酒,一弯明月,一曲歌,一枝柳都被唐诗勾勒的美的醉人,远不止这些,那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夜里,吟唱着诗文的诗人更是这部书的主角。《长安古意》里大街小巷的繁忙,帝都的壮丽辉煌,市井倡家的轻歌曼舞,其繁华浓艳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极致。而这背后对豪门贵族骄奢淫逸的讽刺,对当时社会腐败、堕落,黑暗的刻画。也难怪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这不是一场美丽的热闹,但这癫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得后世知己如此,想必千年前的卢照邻也不负写下此篇的心意吧。唐诗里不得不提的李白,也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从小时候就开始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如今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浪漫,他的放荡不羁全部都挥洒在这盛唐的诗篇中。他永远活得像个孩子,永远的举酒畅饮,而后“诱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还有王右丞,王维。被人熟知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别忘了“渭城朝雨绝尘”中送别的他;唱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他。王维登得朝廷,下得尘世。可谓“庙堂有梦,江湖有酒。”我穿越千年愿与其共饮月色,赏木未芙蓉花。晚唐不复繁荣鼎盛,潘镇割据,战乱四起,昏君当政。唐朝似乎一夜之间便损了容颜,凋了花瓣,徒留满腔悲愤与无奈给杜甫。杜甫一生沉痛于山河破碎中。不管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还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愤恨与同情,亦或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都与国之沉浮相关。他这一生,看过繁华,遇过落魄,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国,他的家。唐朝啊,依照浮生梦,少不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少不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李商隐。他们的名字一一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一生或平凡,或坎坷,或荣华,或潦倒,但这都不碍于他们的才华横溢。温酒一杯浅唱,美梦一场隔世。我恍若看到那初唐的清新,而后便是中唐的繁盛,再就是令人悲凉的晚唐。那个朝代,男儿风流倜傥,女子恣意娇美,不管是胸怀大志还是纸醉金迷,都陶醉其中。再回长安酒意里,唯愿梦不醒,再读大唐梦。唐诗三百首,歌尽天下繁华梦。1200字以上 高中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行书全集)唐诗三百首(行书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清明》作者: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咏鹅》(洛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剃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古浪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望二三里》(佚名)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越女词》(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明日歌》(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唐诗三百首全集《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清明》作者: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咏鹅》(洛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剃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古浪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望二三里》(佚名)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越女词》(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明日歌》(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1200字以上 叙事
-
元曲名句元曲名句 1、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冯子振《正宫·鹦鹉曲》 2、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马致远《汉宫秋》 3、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白朴《中吕·阳春曲》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噹噹一粒铜豌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5、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陈草庵《中吕·山坡羊·叹世》 6、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中吕·寒鸿秋》 7、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白朴《仙吕·点绛唇》 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中吕·阳春曲》 9、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张养浩《中吕·山坡羊》 10、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张可久《双调·落梅风》 11、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张可久《南吕·一枝花》 12、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王实甫《西厢记》 13、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14、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15、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16、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17、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白朴《中吕·阳春曲》 18、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查德卿《仙吕·寄生草》 19、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吴西逸《越调·天净沙》 20、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吴弘道《南吕·金字经》 2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22、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23、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2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25、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26、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无名氏《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27、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28、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9、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3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31、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汪元亨《正宫·醉太平》 32、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马谦斋《越调·细柳营》 33、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34、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范康《仙吕·寄生草·酒》 35、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盍西村《越调·小桃红》 36、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任昱《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 37、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一分儿《双调·沉醉东风》 38、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39、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40、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王恽《越调·平湖乐》 41、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马致远《仙吕·赏花时》 42、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43、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马致远《中吕·红绣鞋》 44、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徐再思《越调·天净沙》 45、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46、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纪君祥《赵氏孤儿》() 47、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48、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严忠济《越调·天净沙》 4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50、论,半生名利奔;窥吟鬓,江清月近人。——任昱《南吕·金字经》 51、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52、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白朴《双调·驻马听》 53、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姚燧《越调·凭栏人》 54、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杨果《越调·小桃红》 55、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王恽《越调·平湖乐》1200字以上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