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吊脚楼
有人会问我:“你的家乡在哪?”这时我总是不好回答,因为家乡对我来说比较模糊,模糊的景象中有几个关键词:山里、侗乡、吊脚楼。
印象中家乡十分偏远,是在深沉的大山的怀抱里,这是一个侗乡。在房子的四周有几汪潭水,或绿如翡翠,或清澈见底。爸爸说侗乡总是依山傍水的。
家乡的吊脚楼是我印象最深的。这栋木楼一半在山坡上,一半悬空,悬空的地方总有几根粗大的木桩支撑,底下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这里是养家畜的。再往上走便是人们居住的房子了,在旁边会有一条石子路歪歪曲曲地伸向这一层,这一层有着别致的木栏,一个小小的阳台,那时的我常常伏在木栏上,看着天光云影,别人家的牛悠闲地吃草。我们家的木楼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窗——用纸糊的,还有一扇沉重的大木门,里面分为几个房间,有客厅,有餐厅,有卧室。记得那时一家子围着火堆在餐厅说着话,吃着饭,好不热闹。
我觉得吊脚楼最大的特性便是可以和邻居随时随地寒暄之类的,因为两个楼之间必有一条小径通往各自的楼。大家便可以时不时的串串门,热闹热闹。主人绝对不会不欢迎,客人也绝对不会拘束,放开性子一块儿喝酒、聊天,个个都是那么的纯朴。
虽说印象不那么清晰,但我还是十分怀念家乡的。不仅怀念那儿的山,那儿的水,那儿的吊脚楼,更是怀念那儿的人,那儿人的纯朴。
虽说家乡地处偏远,在大山之中,但那儿洋溢的快乐是无法从科技发达的城市换来的。家乡的人是真正的人,他们是纯朴的,有真性情的;家乡的快乐也是真快乐,从无忧无虑得来的快乐,从真正的人那里得来的快乐。在家乡的每一天,我的全身充满着欢乐,或许这是对家乡土地的依赖,又或许是家乡的人感染了我,但无论如何,家乡总是会让我感到快乐的。
家乡的山水造就了独特的吊脚楼,这独特的吊脚楼造就了纯朴、热情的人们。如果说家乡的水土养育了家乡的人,那么我认为,不如说是家乡的人滋润了家乡的水土。
家乡的名片
家乡是多彩的,在花季中璀璨,家乡是如此的缤纷,在岁月中磨砺,家乡是如此的古老,在年华里歌唱,家乡是如此的迷人,家乡拥有者一张张特有的名片。
我的家乡在依山傍水的旌德。
家乡有砩石,家乡的砩石是旌德的标志,是旌德的珍宝。它似翡翠,晶莹碧绿,玲珑剔透;它如萤火,幽暗深邃,微蓝波光;它若玛瑙,绿兰相间,青翠惹爱。它在家乡随处可见,在夜晚璀璨放光,引得萤火虫纷沓而至,与萤火相呼应,发出极其美丽的颜色。它是家乡的名片,在国外热销,在国内产能。
家乡有竹马灯,家乡的竹马灯是旌德的文化,是旌德的习俗。这种习俗儿时便可玩耍,中年时便可以表演。这种习俗是模仿跑马的姿势,或扬鞭疾行,或执辔徐行,又或者伺马而动展现马的各种姿态。载歌载舞,形式活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正是从中汲取而来。古老的文化有着浓郁的旌德特色。它是旌德的名片,古朴清新的舞蹈形式,博得人们喜爱,给家乡添彩。
家乡有文昌塔,家乡的文昌塔是旌德的旗帜,是旌德的艺术。文昌塔从下往上一层层地变细,每往上一层那古铜色的文昌塔渐渐往金色递进,那剥落的金角正是它的印记。塔尖锥子般朝上,寓意步步高升。文昌塔的深厚底蕴可追溯古代,也可发掘近代,是文人墨客的旅游胜地。它是家乡的名片,是家乡更是中国的自然遗产。
家乡还有那美丽的人,他们一起互帮互助。谁家的水没关紧,他们会提醒;谁家孩子犯错,他们会说理;谁家人生病,他们会照料。谁家有难,都会有人来帮忙,这真实的一幕幕出现在家乡。家乡还有这一张独特的名片。家乡人就是如此乐于助人。
家乡的名头因缤纷而灿烂,因古老而朴实,因迷人而美丽。让家乡在芬芳中更加美好。
初二:方宇
相关推荐
-
家乡的吊脚楼_800字我的家乡“山城”重庆是个两江环抱的美丽城市。家乡重庆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建筑都需沿着山坡建造。说到家乡的特色,就一定要说说重庆特色建筑--吊脚楼了。在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依山而建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一般情况,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有居住、做饭的用处。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重庆的吊脚楼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依山傍水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与北京四合院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安稳,与上海石库门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开放相比,吊脚楼更能表现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好像在告诉我们: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断。这样的吊脚楼,重庆人住了几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吊脚楼就像梅花一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越顽强、越坚固。 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虽然我没住过家乡的吊脚楼,但是,美丽的吊脚楼是我们祖先的劳动成果,它时时激励着我:要顽强、不屈不挠、要勇于面对困难。。。。。。800字 初二 叙事
-
美丽的吊脚楼早就听闻了很多关于吊脚楼的故事,心中一直想亲眼看看,于是我来到了苗寨。据说这里的人起初都是居住在树上的,他们用长长的茅草以及棍棒在树上搭成小屋,这样能避免一些野兽的侵害和地面的潮湿。抬头望去依稀还能在树上看到这样的屋,只是现在这种屋是用来收藏一些零碎东西的。后来不知是谁在地面发明了茅屋还有现在的吊脚楼。吊脚楼的最底屋四面没有围墙,是专门用来养牲口的。跟着导游到了一家吊脚楼上,只见一个60多岁模样的阿姐沏了香喷喷的茶热情地招待我们,转悠了这么长时间确实也想喝点水了。按照寨子里的规矩,女人们围着长长的茶几坐下,男人们则坐在后一排。我喝了一口茶,抬眼看到对面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穿着军风衣站立的全身彩照,左边红色背景上写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右边写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另一面墙上还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位大将的黑白照片,这让我感慨颇多。就在导游讲解银腰带的意义时,寨子里的广播响起,导游跟着背诵起来,原来古寨人民每天都要跟着广播背诵“祖训”,而且一天是四次,这个“祖训”跟三字经着不多,我想这种习俗延续至今,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的传承。4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吊脚楼”里的文化——品《我心中的吊脚楼》土家人建造的吊脚楼,多建筑在风景秀丽之处。土家族建造的吊脚楼,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倘若你到过那里,你会发现,土家人聚居的地方,环境非常优美:竹林掩映,绿荫茹盖;溪水环流,清澈如镜;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牛哞羊叫,百鸟争鸣。其间一幢幢飞檐翘角、黑瓦白脊、曲折回廊、廊柱下垂的吊脚楼,那就是土家人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的住所,也是土家族人唱歌跳摆手舞,抢龙门阵的场所。土家人世代居住的吊脚楼,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诠释着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智慧与追求。这篇《我心中的吊脚楼》是篇中考作文。作者对土家吊脚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土家吊脚楼是一首凝固的诗,古朴、简约而情韵悠长,是一片充盈土家风情的乐土。作者对吊脚楼这一文化符号有着本真的认识。文章选择三个典型的吊脚楼的场景:清晨、黄昏、月夜,概括的描述出自身的感受,这既是对现实生活充满诗意的描述,又是一种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表现土家族人民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也是作者对温馨和谐生活境界的追求。浙江省绍兴市秋瑾中学初二:童昊霞4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吊脚楼”里的文化——品《我心中的吊脚楼》_45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土家人建造的吊脚楼,多建筑在风景秀丽之处。土家族建造的吊脚楼,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倘若你到过那里,你会发现,土家人聚居的地方,环境非常优美:竹林掩映,绿荫茹盖;溪水环流,清澈如镜;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牛哞羊叫,百鸟争鸣。其间一幢幢飞檐翘角、黑瓦白脊、曲折回廊、廊柱下垂的吊脚楼,那就是土家人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的住所,也是土家族人唱歌跳摆手舞,抢龙门阵的场所。土家人世代居住的吊脚楼,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它诠释着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智慧与追求。这篇《我心中的吊脚楼》是篇中考作文。作者对土家吊脚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土家吊脚楼是一首凝固的诗,古朴、简约而情韵悠长,是一片充盈土家风情的乐土。作者对吊脚楼这一文化符号有着本真的认识。文章选择三个典型的吊脚楼的场景:清晨、黄昏、月夜,概括的描述出自身的感受,这既是对现实生活充满诗意的描述,又是一种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表现土家族人民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也是作者对温馨和谐生活境界的追求。浙江省绍兴市秋瑾中学初二:童昊霞450字 初二 读后感
-
的家乡天气有些阴沉却挡不住我的激动之情,在这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中,我和我的家人来到了老家。一路上看着车窗外快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有种过年回家乡的感觉,好似一股暖流从心底划过,温馨无比。几个小时的路程,当我闻到空气中清新的泥土与青草的气味,听到嘹亮的公鸡鸣声,绵长犹如絮语般的"咩咩"的羊叫声,当我看到古朴而又坚固的土房,我知道,我到了。我回到了家乡。推开那扇经历过几十年风雨却花纹依旧精美的铁门,走进去,院子里的柿子树已经结了果,晒着的玉米还是保持着它骄傲的颜色。地下是满满一箩筐的青菜,还有正在淘筛的稻子。"回来了!正在给你们做饭呢!"是二叔充满欢笑的声音。忽然望见家里多了几只小羊,便和弟弟去看了,抱着可爱的金毛小羊这走那走,砍草给小羊吃,赶鸡,赶鸭,宁静的院子顿时乱成一团。太阳微露了些头,好像在看谁扰了他睡觉。爸爸妈妈和奶奶二叔交谈着,说着小孩麻烦,真能闹,脸上却都是慢慢的笑容。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一眼望去是满片的金黄。蓝天、白云、绿树、金田,真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我和姐姐弟弟手里拿着"武器"——小铁铲,跟着妈妈去挖芋头了。万事开头难,果然遇到难题,芋头在泥土深处,用铲子挖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芋头的皮给挖破了,我又是个急性子,不一会就挖破了几个,但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渐渐熟练起来,挖出的芋头不仅完整,而且速度很快。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将近中午了,我们带着满满的劳动成果回家了。不知不觉中,我又在路上了,看着车窗外飞速略过的风景,心中无限感慨,带着丝丝缕缕的惆怅与不舍,我们离开了。我只期待着下一次的回家快快来临,我只盼着能够再次抱起那头小羊。我会耐心地等待,因为我爱着我的家乡。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家乡家乡自有家乡味,游子自有家乡情。我们在家乡度过自己稚嫩的时期,我们在家乡留下的美好,但它却始终保留着对往日的忠诚;我们在家乡体会过的酸甜苦辣,我们会忘记,但家乡却还保留着回忆。心中系有家乡味,但这其实并不只是家乡之爱,这也是对祖国大地的爱。便能随意看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仿佛徜徉在自己的天地之中;离开家乡,乡愁便成了“也是游子的近乡情怯,家乡味道难以捉摸。但在吃到家乡美食时或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方向时,祖国大地辽阔无疆。在我心中重千金,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爱国应从爱家乡开始”这是我们的家乡情,更是我们的祖国情,乡愁总系心。乡味难忘怀,问世间乡愁为何物,余光中的《乡愁》开始回荡在我们脑海“记忆里的白杨林与一望无际的田地”再加上橙红的落日,却成了多少人难以忘怀的风景,却也只有家乡最令人心动,南方的糍粑西北部的青稞。是那里的家乡味道“更是地方人萦绕心头的味道”家乡风土承寄着人们的爱。土无法诉说它的来历,但家乡对我们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家乡的景、家乡的情,家乡的美丽动人。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每每想到家乡。家乡风土便成了家乡的代名词“这些都是对家乡风土的深情”祖国河山“壮怀心间”爱国要从爱家乡开始,爱国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遥远,尤其是力量微薄或是疲于生活奔波的人们,但家乡总是能成为人们心底最温暖的地方。因而爱家乡是自然而成的情感,爱家乡即是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为我国特有的美食闻名于外、冠以中国之名,既是游子的牵挂,又是祖国文化的魅力,要记得住乡愁。家乡或许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模样,伴着焕然一新与些许陌生感,或者再也感受不到以前的气息。650字 初一 散文
-
家乡春天的家乡,有着勃勃生机;夏天的家乡,散发阵阵清香;秋天的家乡,家家果实累累;冬天的家乡,令人寒风刺骨。五年级:谈文心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0字 五年级 散文
-
家乡家乡的山山水水都十分迷人,家乡菜园子的一年四季都有值得我怀念,可我喜爱的要数家乡夏天的菜园子了。到了夏天,整个园子显示出勃勃生机,像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花园。你瞧!那喇叭似的南瓜花,蝴蝶似的丝瓜花,星星似的西红柿花,开得金灿灿的,紫色的茄子花,白色的辣椒花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开放了。黄的、紫的、白的花儿点缀着碧绿的菜叶,像碧空中的星星,又像一床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花儿,可美了!花儿散放出阵阵清香,引来了只只蝴蝶和群群蜜蜂,蜜蜂边歌边舞,显得格外逍遥自在,蝴蝶也随之翩然起舞,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啊!菜园里的菜可多了,有浑身长满毛的冬瓜,大的有个娃娃那么大,小的也有枕头那么大;兰瓜有扁的的和长的,扁的有脸盆那么大,可重了,我几次用劲全身力气也没有把它抱起来;丝瓜藤好像绿色的一条锦缎,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丝瓜挂满了丝瓜藤;最有趣的是西红柿,它有丰富的营养,青的、淡青的、黄澄澄的、红艳艳的西红柿挂满了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身披紫袍的茄子高高的挂在树上,长的、圆的、扁的,不计其数;辣椒有朝天的,平常的,我一看见辣椒,就会想起《辣妹子》这首歌,听说辣椒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辣椒也是我最喜欢吃的蔬菜了。啊!家乡的菜园子,你一年四季为我们提供着营养丰富的蔬菜,我爱你,家乡的菜园子!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家乡家乡——多么神圣的字眼啊!家乡给了你生命,让你来到这个七彩斑斓的世界;家乡给了你思想,让你从一个不懂事的娃娃成了知识渊博的小大人;家乡给了你希望,让你在失败时看到光明。我的家乡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儿有山有水也有人。让我一直牵挂着家乡……牵挂家乡的水。那水温柔而又暴躁。温柔时,天也跟着明朗起来。水,静如平镜,如不是用手去抚摸,还以为它是静止的呢。水,清如水晶,鱼虾们在水中尽情地嬉戏,那水清得晃你的眼。暴躁时,天也阴沉着脸还下起了大雨。水再也没了那份柔情,在河中横冲直撞:一时与岩石撞了个满怀,飞出几滴眼泪;一时跟大山碰了个头,溅出几朵泪花。可别看它以前的温柔,它可猛了:山可被它冲垮,石可被它冲碎。这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不差于钱塘江的潮势。这水一直流入我的心田。牵挂家乡的山。那山不像泰山巍峨肃立,也不像济南的山四面环绕。它如同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你看!那座山昨天不是乌龟吗,今天怎么成了公鸡了?在看!那座山不是在东边吗,现在怎么到了西边了?真叫人琢磨不透。不要奇怪,这就是雾的大功!山伴着雾,雾伴着山,成了人间“山市”保存在我脑海里。牵挂家乡的人。家乡的人们,四季都在变。春天,人们播种耕耘,盼着夏天。夏天,人们捉鱼捕虾,盼着秋天。秋天,人们采摘果实,盼着冬天。冬天,人们和家团圆,盼着春天……这盼着、盼着的家乡情感染了我。家乡的山、水、人、情,何不让我时时牵挂呢?牵挂我的家乡……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家乡我喜欢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风光;我喜欢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大河;我喜欢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泰山。但我更喜欢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我的家乡。〈一〉我的家乡虽没有像北方那雪花飘舞的美景,虽没有像塞北那飞沙走砾的奇观,但我的家乡有那淅沥的雨滴,和煦的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家乡是一个多雨的好地方,他滋润着万物,哺育着千百人。春天来了,细雨随之降临,独自一人漫步在那淅沥的春雨中,她带着一丝丝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亲吻着江南大地,唤醒沉睡的小草。大地恢复她那以往的神韵。这,令我难以释怀。〈二〉我的家乡虽没有像东北的那雄伟的高山,没有像西北那一望无际的大漠,但一出家门,一望眼便是那连绵不断的小秋山峦。他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家乡的山,四季长春,望眼看去,绿油油的茶园为他装饰,美丽的野花为他点缀,翠绿的树木为他“站岗”。辛勤的农民伯伯们在那儿,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起丰收的果实。形成了一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乡间耕作的图画。这,令我念念不忘。〈三〉我的家乡没有像长江那汹涌澎湃的景观,没有像黄河那气吞山河的气势,然而他有清澈见底的河流。它静静的流淌着,欣赏着岸边的美景,水中的鱼儿在欢快的嬉戏,相应成趣,水中的水草,为它增添了不少色彩。置身于河边,浸泡着那冰凉的河水,踩着那光滑的鹅卵石,聆听着细细的流水声。这,令我流连忘返。我喜欢家乡淅沥的雨滴,秀丽的山丘,清澈的流水。它们点缀着中国的风光,装饰着美丽的江南。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吊脚楼吊脚楼是我在九岁旅游时见过的,是在张家界的凤凰古城。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多依山傍水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朝东,或坐东朝西。吊脚楼属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着,所以称吊脚楼为干栏式建筑。当我去到那边时,有一个老人告诉我:以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盖顶的,可现在的吊脚楼大多用泥石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导游告诉我们,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因为吊脚楼靠近水边,所以涨潮的时候水可能会淹掉一层楼的高度,只能用竹子把它增高,防止水把房子淹了,这个地方不久前发生过一次涨潮,把第一层楼都淹了,人们可以逐级登楼逃避水灾。我虽然很惊奇这种奇怪的建筑,但在老人和导游的话中我也明白了,有吊脚楼这种建筑的奇特与艺术价值。我知道了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前人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真是太牛了!竟然会创造出这种奇特的建筑。700字 六年级
-
土家族吊脚楼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吊角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角楼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就其结构而言,各地区的吊角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角部分) 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吊脚楼。吊角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 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角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 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角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700字 六年级
-
家乡轰!"随着一声震天动地响声,一枚火箭拖着长长的尾巴,载着一颗人造卫星,腾空而起,飞上了蓝天,飞向茫茫的宇宙。随着这响声,我心里也升起一股自豪之情,因为发出那枚火箭的地方,就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月城西昌。家乡的土林也十分美丽,它是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用黄土雕琢而成的。它奇形怪状,形态万千,完全可以和昆明的石林媲美。邛海的美丽、庐山的雄伟、彝海的恬静、土林的风采、刘伯承和小叶单结盟的雕像……家乡的这些名胜古迹为家乡争得了荣誉,它是人民的骄傲。我不但喜爱家乡的风景区,对家乡的物产也感到自豪。家乡的物产非常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西昌板鸭、芝麻梨、大白蚕豆、香米、鱼虾……西昌板鸭非常肥大、鲜美可口,逢年过节的宴会上少不了它,谁吃了都会赞不绝口。更让我引以为荣的是西昌大白蚕豆,这种蚕豆又大又白又好吃,食品厂用它们加工制作的"玉带胡豆",不但在国内畅销,还远销国外,换取外汇。家乡西昌风景优美,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这儿有清澈透明的邛海,有四季常青的庐山,有五彩缤纷的彝海,还有千姿百态的土林……无论是哪个风景区都十分美丽诱人。邛海,没有西湖那么婀娜娜多姿,却比西湖宽阔清澈,没有东海那么雄伟壮丽,但在每天下午两三点时却也有滚滚浪涛。邛海,在我的眼中,它比西湖更秀美,比东海更雄伟壮丽。邛海里还盛产各种色虾和海菜。邛海上荡漾着一条条家乡人民自古使用过的老式的捕鱼木船。船上那一张张憨厚、淳朴的脸,十分让人敬佩。西昌,它在四川省境内,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是一个小小的新兴城市,在全国地图上很不容易找到它,只有在四川地图上才能发现它。西昌虽小,却很美丽富饶,它有优美的风景、众多的物产和多姿多采的风土人情。我深深地爱着它。我爱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充满了奇异色彩的家乡--月城西昌。700字 四年级 状物
-
家乡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家乡有这么一座桥――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从家乡通往城里的路上,有条河,在新中国建立前,桥上有座木头做的桥,新中国建立后,1970年时,这座桥才建成,清河桥建成大约40年了。桥长约50米,宽20米,横跨在清河之上。桥共有一个大拱,约35米,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与赵州桥有几分相似,既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桥的栏杆上多雕刻狮子、虎等兽类,其中以狮子居多,虽不像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之千变万化,但也有其特点。狮子的个数两边对称,互相呼应的狮子是相同的形态,这样,桥上就有8对形态不一的狮子了。桥身呈灰色,还保留着水泥的颜色,桥上的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清河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桥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的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份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清河桥的建成,也带来了家乡的富裕。桥的承受力好,卡车可以通过,家乡的柑橘也一箱一箱的运了出去,每个农户现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这都是清河桥的功劳啊!清河桥,家乡的翅膀,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愿你带着家乡的人民,飞向世界!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7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
家乡朋友,今天我不为你介绍历史悠久的郭沫若旧居,也不为你介绍宛如怀胎睡美人的美女峰,今天我为你介绍家乡璀璨的明珠——沫若广场。沫若广场位于沙湾城区东面的大渡河畔,沫若广场成半圆形,占地约一百亩。来到广场,一眼就看到有名的郭沫若爷爷的铜像,他昂首挺胸,手里拿着一本书,戴着一副眼镜,有着才高八斗,八斗才高之感。他矗立在一块大石头上,凝视着沙湾,看着沙湾的变化,看着沙湾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腾飞,看着屹立在沙湾城区后面的美女峰,看着那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滔滔不绝的大渡河,郭沫若爷爷笑了,他笑的是那样灿烂。郭沫若铜像的正前方是你块平坝,铺的是大理石。这块平坝一共可以容纳5000多人,可见平坝之大。郭沫若铜像左、右两面,各种了一棵百年古树,古树高大挺拔,苍翠欲滴,就像一把绿色的蘑菇大伞。百年古树旁有许多小树,有点像身背竹篓的采药老人;有点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身穿衣裙的采菌姑娘……古树旁花繁叶茂,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花坛旁有几块宽阔的草坪,又松软又有弹性,就像一张巨大的绿色绒毯,把大地点缀的更加美丽。小朋友在草坪里躺着,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对阳光浴。郭沫若铜像的左边是一组音乐喷泉。喷泉随着优美的旋律忽高忽低,忽大忽小。有十层楼高的喷泉,像一个巨大的水晶柱,耸立在水池中央,喷泉发出的声音像浪花拍打海岸,又像阵风吹过松林。喷泉顶端的水珠像珍珠一样向四周洒落,看上去如烟、如尘,在水晶柱旁有许多盛开的小莲烹,看上去显得特别可爱。紧邻大渡河的是三块平坝。傍晚,人们陆续来到这里,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呈现出欢乐的景象。每当夜幕降临,沫若广场就亮了起来,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草坪灯、喷泉灯、霓虹灯……五光十色的彩虹把沫若广场点缀的更加美丽。沫若广场虽然不大,但它使我们在严肃、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有了欢乐放松的乐园和休闲的天地。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很心动呀!心动不如行动,我会在我的家乡等着您,来吧!我的家乡欢迎您!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