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龙门
听说过悬棺,心存疑窦,但在这里看到它,却没有了敬仰的感觉。
龙虎山的悬棺建在丹霞地带的岩石上,上面遍布似被水冲击而成的数不清的窟窿,就成了悬棺最好的栖息之所。由于山不高,整个龙虎山几乎不能称为山,只矮矮地几座石柱一般,所以悬棺看起来并不悬。也许是看惯了惊险的表演,我们没为之喝彩的表演实际上却是那四位当地的采药农民的看家绝活,倘没有那样的胆量和意志,是断不敢上去、下滑并作翻转倒立等动作的。
我们不明白这里为什么叫龙虎山,但据说是道教始祖张天师在此练丹时“丹成而龙虎现”得名的。当然,有没有龙是无法考证的了。后来,我们在正一观看到了张天师像,很清静,也很小,没多少游人,因为没什么内容。不过,龙虎山因他而得名,因他而冠之以道家仙气,实得感谢于他。
我还是喜欢这里的丹霞地貌。这里的山不同于别处的山,因为它的残缺让它美丽。每一座山,都像是蛀牙一般被穿了很多孔,又像是蜂窝煤似的,更像是在水底被冲刷了许多年以后的岩石突然露出水面,上面既有水波纹一般的痕迹,又有全然冲击而成的洞穴,中空的、残缺的、破损的。这样的山一座座罗列着,并不高,却很实在、粗壮,没有凌空的奇秀,也没有连绵的悠远,只是在地面或水面上长着,圆圆的样子上头是圆圆的,下面是粗实的,像柱,像锤,像印。船或竹筏在水面上行进时,山变得可以触摸和近观,壁立的样子变得冷峻威武,崎岖凹凸的岩石又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很多人去猜测它们的成因,据说政府悬赏40万元破解悬棺之迷。于是,一行人等都有了自己的臆想,最多的还是觉得是水涨时人们将棺材放进去,等水降了,就悬在峭壁上了。这种说法不同于现在那里的悬棺表演,人们普遍认为是古人先从后面爬上山,再从上往下放绳,利用定滑轮,将悬棺钓上去的。
如果说江西的龙虎山是一种奇特的美,那么后来我们去的衢州“天脊龙门”则是一种险峻的美了。
那里的山不像龙虎山难生草木,而是相当葱郁,人行其间,可以完全不受烈日骄阳的炙烤,跟游龙虎山时的酷热比起来,简直“换了人间”。
绿是那里的一大特色,目之所及,皆为绿意,其实车子在盘旋而上时,早已将绿意饱藏人们心中了。有人受不了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的扭动,胃里、胸腔里汹涌翻滚,在赞美大自然的美景时,倒是对绿打了几分折扣,并不是因为绿得不生动、不充分,而是绿的享受来之不易。
险是最主要的。那两公里多的栈道可不只是一道风景线,虽然它像点缀在绿波起伏的山峰上的盘龙,或是舞动的丝带,但要想在上面走一遭却为难了一些恐高的人。女人们总是怀揣着恐惧行进的,在栈道上还不是怎么明显,因为有人前后连接,每一级也还踏实,只要眼睛不要盯着下面、旁边看,身子尽量靠着山边走,总还是能慢慢地蹭过去的。对她们进行考验的是索桥,长一二百米,凌空于一二百米的山谷上,穿山风直接劲吹着这座桥,虽然这座桥两边都有严密的网护着,下面的木板也很结实平稳,可人走上去,自然还是要摇摇晃晃的,有左右的摇摆,也有上下的颤动,还是不定的晃荡振动。一个人走时孤立无援,与人走时又互相产生震动。有人就用手扶了走,但愈是这样就愈可怕,仿佛人一下子就会翻过扶手掉下去似的。女人们明智地将阳伞全都收拢了,小心翼翼地朝前走,眼睛的余光都不敢往旁边扫一下,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但因为退回去已不可能,她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过。胆小的、年长的就只能让年轻小伙子搀着过来了。
不过,人只要过来了,回过头去想想就都觉得很有意思了,不论自己刚才吓成什么样子,都觉得是一种成长和收获,是一种快乐和成功,生命一下子就变得有意义了。
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旅游,因为经历痛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这对于生活中缺少痛苦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2007-7-2)
海
海
我的家乡是秦皇岛,她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传说秦始皇在这里入海求仙,因此得名秦皇岛。
我对海从小就不陌生,常常在海边拾贝壳,挖螃蟹,堆沙子,放风筝……所以我一直都喜欢大海。一年四季大海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过我最喜欢滴水凝冰的冬天。秦皇岛港是有名的不冻港,冬天依然看得见潮涨潮落,尤其是下过一场雪后,沙滩和海边的建筑被雪覆盖,显得异常美丽。日出的时候朝霞映红了大海,水天相接的地方虽然会有云彩挡住太阳,但还是会给大海镶上颗颗宝石,让她变得波光粼粼,光彩夺目;日落时,天空变得蓝蓝的,天与海连到了一起,十分美丽。看一眼就会使人心旷神怡,把所有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我爱我家乡,我更爱我家乡的海,她在我童年时给了我欢乐,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推荐
-
龙门古镇我游览过美丽如花的西湖;我玩赏过令人难忘的灵隐寺,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富阳的龙门古镇。为什么要叫“龙门古镇”呢?原来“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呢。并且还有一句关于“龙门古镇”的诗呢!“云过疑崖动,溪鸣似雨来”。刚进大门就看见一条小溪在欢快的流淌,好像是在欢迎我们呢!接着,我们来到了宗室。听导游说,这里是孙家的后代讨论事情或是看戏曲表演的。这时,我才注意到正前面有一个非常大的戏台。看完了宗室,我们又来到了百狮厅。百狮厅里雕刻着一百只狮子,形态万千。有的呆呆地蹲在那里,好像有猎物自己会送上门;有的趴在地上睡大觉;瞪着眼睛,仿佛要吃了我们不可。游览好了百狮厅,我们来到了百步厅。听到这名字,你会觉得奇怪,什么是百步厅?让我来告诉你吧!百步厅的轮廓就像一个正方形,每条边从起点到终点如果按你平时走路的步伐,大约都是一百步。龙门古镇除了这些我像你介绍的景点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景点,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400字 一年级 抒情散文
-
龙门崮一日游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一(10)班王洋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家同弟弟一家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龙门崮风景区。啊,这里的水真清呀,小河里的小鱼在快乐的游玩着。走在浮桥上,晃晃悠悠,像摇篮一样。我和弟弟一边嬉戏,一边尖叫……我们开始爬山了,一叠一叠的台阶,整齐的树木墙,我们你追我赶。啊,这么多龙的雕像,有飞龙、龙人、龙乡、龙街等,数不胜数,爬了一会儿,开始有栗子树了,我们开始捡栗子,一个又一个,真多呀,我们像捡宝贝一样,边走边拾,收获的心情真是喜悦呀!不一会儿,我们爬上了山的顶峰,山上有六层高的龙凤塔,塔身上雕刻着龙和风,栩栩如生,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美丽的传说,依塔而望,近处的沟壑,远处的村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呀!(指导教师:孙秀香)3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龙门崮一日游龙门崮一日游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二(10)班 王洋国庆节这天,我们一家同弟弟一家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龙门崮风景区。啊,这里的水真清呀,小河里的小鱼在快乐的游玩着。走在浮桥上,晃晃悠悠,像摇篮一样。我和弟弟一边嬉戏,一边尖叫……我们开始爬山了,一叠一叠的台阶,整齐的树木墙,我们你追我赶。啊,这么多龙的雕像,有飞龙、龙人、龙乡、龙街等,数不胜数,爬了一会儿,开始有栗子树了,我们开始捡栗子,一个又一个,真多呀,我们像捡宝贝一样,边走边拾,收获的心情真是喜悦呀!不一会儿,我们爬上了山的顶峰,山上有六层高的龙凤塔,塔身上雕刻着龙和风,栩栩如生,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美丽的传说,依塔而望,近处的沟壑,远处的村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呀!正版网站250字 一年级 叙事
-
游龙门石窟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座落着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今天我们就浏览了四大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到了那里,买过票以后,我们乘坐观光车去景区,道路旁边有一种树,这种树的树叶有黄色和红色树叶,非常漂亮。到了景区门口,我先看到了一条河,这条河叫伊河,河面又长又宽,长得看不到尽头,河面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河面有一座桥,叫龙门桥,这座桥是仿照赵州桥建造,比赵州桥要长要宽。往里走,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这个水池叫禹王池,是为纪念大禹治水修建的。接下来,一群群石洞映入眼帘。这些洞有大有小,里面有许多佛像,形态百千,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但遗憾的是有些佛像被遭到了破坏,残缺不全,有的没有了头或者手。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大佛,这个大佛叫“卢舍那”大佛,佛像高17。14米,光耳朵就1。91米,比爸爸的个子还高呢!这尊大佛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旁边有几个小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让人惊叹呀!还有一个万佛洞,中间是一尊阿米托佛,旁边有四个稍小点佛像,两边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许多小佛,总共有一万五千个呢!所以叫做“万佛洞”。游览过西山的石窟,我们通过一座桥,来到了东山。东山有香山和白园。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走进白园,里面有许多竹林茂密,松柏苍翠,景色十分优美。里面有许多石壁,其中一块石壁上记得着白居易写的古诗《草》。龙门石窟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想,那么高大的大佛,以前也不发达,古代人是怎么雕刻的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聪慧呀!55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游龙门石窟来到洛阳,就必须去慕名看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它始凿于公园471年,历经400多年才竣工。现在,就和我一起来参观一下这座已有1500岁的古老建筑吧。今年国庆节,我来到了龙门石窟。嗬,这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呀。好不容易来到石窟前,发现还是和石像太远,只好用我的秘密武器——望远镜啦。石窟中的雕像星罗旗布、栩栩如生,有的只有5公分高,有的却高达17米;有的像是在对游客微笑,有的却仿佛看到有人挖走了它们的头或手而暴跳如雷……总而言之,石窟中的佛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接着,我来到了龙门石窟中最大的石窟——奉仙寺,它代表了唐代的风格。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它就在奉仙寺中。抬头仰望这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大佛,它面容丰满秀丽,双耳垂肩,双目宁静,微露笑意。它那智慧的双眼,仿佛在向下俯视,目光正好与朝拜者的目光交汇,让人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龙门石窟中的龙门二十品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传说周恩来先生来到龙门石窟游玩时,正好看到有人在卖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龙门二十品。可是问了价钱发现带的钱不够,只好带着一份遗憾的心情离开了。这就是佛遍寸土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你想去么?45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虎——王,也有难言之隐老虎,在人们眼中是恐怖的,可怕的。它是百兽之王,那么威风。一声怒吼,可以惊天动地!可如今呢?一切又如何呢?虎,被关在笼子里,被束缚着。它想逃脱,可没有任何办法出去,只能任凭上天,不!不是上天,是人类的摆布!是那些从中牟利的人们为自己却以保护的幌子锁住了动物们,不只是虎!这些人做了什么?虎,是关在血的世界里,它想用生命去摆脱一切,可它办不到!虎,无能为力,尽管它也有自己的梦。所以,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王也沉默了......2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虎吟虎吟2060年,在那个科技发达的年代,在那仅存的森林里,它迈着沉重的步伐脚下的落叶被踩的哗哗响,黑色的条花纹披挂在黄色的皮毛上,眉宇间的“王”字显示着它的尊贵。它时而低沉的吟叫时而抬头向远处遥望,眼睛里充满了忧郁。它在寻找伴侣,但是也许它永远也不知道,任凭它怎样吟叫也不会找到同伴,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只虎了……突然,它停下脚步警觉的看着前方,3岁的它已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凭它的经验,前方有猛兽靠近,体型仅仅比自己小一点,并且不是一只而是一群,果然在几秒后从树林里穿出一群藏獒,不一会,它就被藏獒围起来了,它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了他长啸一声向他前面的那只藏獒冲去……仅仅几分钟,藏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还有最后一只了,那只藏獒虎视眈眈的望着他,此时它已经浑身是伤了,而那只藏獒似乎只受了一点伤,它向那只藏獒冲过去,藏獒也向它扑来,经过一番厮打,它咬住了藏獒的喉咙,鲜血激发了它的野性,它对着仰天长啸!突然一声枪响,它倒在了地上,虎啸声变成了痛苦的呻吟,从树林深处走来一个拿枪的猎人,满脸笑容的从包里拿出刀子向它走来,当那人走到他身边时,他用尽全身力气向前一扑,咬住那人的喉咙,等它松口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然后,它歪倒在那人的身上,眼睛里竟有一地泪水不知是疼痛还是还是对有兽中之王美称的家族落到这般田地而惋惜……5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赛虎小学三年级时,我看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对猎人姜青山的那条狗——“赛虎”好羡慕好羡慕。不久别人送了我一条小狗,我就给它取名叫“赛虎”。赛虎是一条杂交狼狗,棕黄色的毛,直立的大耳朵,粗壮的腿,匀称的身材,好乖好可爱。我常把自己喜欢吃的都给它吃,把它喂得胖胖的,十分逗人喜爱。革了文化命,不用再读书,我们倒落得逍遥自在,赛虎便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常带它一起游泳,爬山,甚至晚上还准它上床和我一起睡觉。赛虎最喜欢的就是爬山,它总是欢跳着奔上山顶,又一遛烟地跑下山来接我,这样往返几次,直到我爬到山顶。可好景不长,我家被疏散下放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赛虎也随我跳上了启动的卡车。当卡车颠簸在盘山公路上时,赛虎晕车了。它两眼流泪,嘴里流着清口水,难受得想往车下跳,我只好紧紧抱住它,自己的肠胃也一阵阵往外翻涌。在乡下的几年,每天随我上山砍柴便成了赛虎的任务。它还是那样欢天喜地的跑前跑后,没有半点忧愁。它为我照看衣物,为我追赶毒蛇,为我哄走野狗。有它,我不觉得害怕,不觉得孤独。我父母是医生,不会干农活,每到年终,分不到红钱,还要倒补生产队粮钱。分到的粮食连人都不够吃,哪还有喂狗的?幸好我家住在生产队养猪场旁边的旧粮仓里,养猪的大婶心地也还善良,赛虎得以天天舔舔猪槽,不致于饿死。但它从来没有嫌弃自己的主人,也从来没有怠懈过自己的工作。我家住在山脚的旧粮仓里,几乎与世隔绝,而赛虎就成了这一领地的霸主,决不放过任何入侵者。每天出工、收工,大群的牛从我家门前路过,赛虎总要拼命地狂吠,不准它们停留半步,不让它们吃掉门前园里的一片菜叶。偶尔一次我带它上了街,全街的人都看我笑我,全街的狗都追我咬我。赛虎奔前跑后,疯狂地吼叫厮咬,吓得所有的狗都只敢夹着尾巴在自家门口叫唤而不敢上前追赶我们。赛虎翘着尾巴,昂着脑袋,汪汪地叫着,仿佛唱着凯歌领我穿街而过。后来,被疏散下放的人家都三三两两回了城,我家也分批回了故乡。我和母亲搭上一辆过路的卡车,可赛虎却没法带走。赛虎狂蹦乱跳地要跟进驾驶室,我却无可奈何地把它关在车门外。我不忍看它乞求的眼光,闭着眼任卡车飞速行驶,隆隆车声却掩不住赛虎的呜呜哀怨。我下意识地回头张望,却令我又惊喜又伤心,赛虎尾随卡车在滚滚尘烟中奔跑。我忍不住哭喊起来:“快停车!不能丢下赛虎!”好心的司机被此情打动,停下车,打开了车门,赛虎一个纵步跃进驾驶室。我紧紧搂住它,就像分别了十年之久。赛虎吐出长长的舌头喘着气,眯着眼,嘴角向后咧,我知道它是在笑。回城后的几年并不顺心,由于我家未经批准擅自返回得不到安置。我家的房子被房管局租给别人住,我们一家人却在城外租房子住。其间辗转迁移好几次,每次搬到一个新住处,赛虎总是守着两只箩筐装着的全部家产,不离开半步。也许是我长大了,心里的忧郁太多,也许是赛虎老了,没有从前那样活泼,我与赛虎不再像从前那样亲密了。只是操劳一天回到家,它还是摇着尾在我身边挨挨搽搽。一天,赛虎突然死了,它是被毒死的!我希望家人能够埋葬它,它可是我们家的有功之啊!可大人们并不在乎我的感情!赛虎被扒了皮,煮熟了,吃掉了!尽管它又老又瘦还中了毒!我顿时觉得失去了很多,我童年的一切美好仿佛随之消逝,我的心变得无以复加的沉重了……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飞跃龙门的断想每天我都对自己讲:“:我要跳得更高。”所以我时刻都不懈怠,只为成为那个万分之一的幸运儿。对于每只鲤鱼来说,龙门就是梦想。跃过龙门就可以化身为龙,享受更广阔的天空。但龙门的高度让无数同胞无功而返,就算拼搏到老也只能抱憾终身。我也不例外地饱偿了被龙门拒绝的失落,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放弃。耳边不时响起那些声音:“算了吧,运气不在你这边。”“.就你?别浪费力气了,还是安分的做条鲤鱼吧!”也许,太多的失败让同伴们认为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个零。面对同伴的挖苦,我的梦想已不是我能否跃过龙门化身为龙,而是我要向他们证明追逐梦想没有错误。一遍又一遍从水中跃起、落下,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的未来。但狂风对我怒吼,海鸥唧唧喳喳的嘲笑着……跃起的浪一次次把我打翻,全身疼痛的我一次次跌入水中。“飞跃龙门”既是我的梦想,也促成了我梦想之路的种种困难。无数兄弟被吓倒,但我始终没有退缩,因为我一次次看到了龙门在朦胧中向我招手。风雨之后才见彩虹,狂风你咆哮吧,让我更勇敢的飞跃;巨浪你们来吧,让我更坚强的站起;海鸥你们尽情的笑吧,让你们成为我飞跃龙门的见证!日子一天天流逝,我也在一天天进步。这是平凡的一天,却注定要迎来重要的一刻,龙门又一次把梦想之门打开,我认为证明自己的时候也到了。与许许多多的同胞一起,我们冲向龙门。我鼓足勇气拼尽全身所有的力气跃起,这一跃,我想起了自己的种种遭遇:误解、嘘声、嘲笑……但我也在心中默默地鼓励自己,即使这次失败我仍然不放弃,我会坚持到底。我静静地睁开双眼去等待命运的评判,却发现自己已化身成龙…….我飞上蓝天,看着海面上泛起银花,波浪伸着懒腰,那些海鸥们仍然在唧唧喳喳,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原来大海原来如此美丽!650字 初二 议论文
-
狼与虎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片古老的森林里,有一群称霸的王者:狼。成年的狼凶猛无比,连老虎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渐渐地,狼族的势力越来越大,逼得虎王退位让贤,当然,只要是一只有野心的老虎,都会想要打败狼,坐上森林王者那把高贵的交椅,让所有人,俯首称臣。于是,世世代代地繁衍下去,老虎和狼终究还是结下了世仇。狼王怕老虎的势力会威胁到他的后代,边找各种借口,产生杀戮,把老虎一族赶到了森林外。老虎们在森林外养精蓄锐,所以,老虎的实力大有进步,而此时的狼族正是在步步堕落,后代越发的没用。狼族的祖先曾在森林外设置结界,使的虎族无法进入,而狼族后代也因为有结界保护,越来越懒惰,实力在一代一代下降。而狼群中继承王位的法制是:世袭制。一代狼王比一代昏庸无能,治理的狼族越发衰落。狼族的末代首领,狼碌。是最无能的。而虎族此时的王是,虎垒。寓意是懂得垒高自己,振兴虎族,使虎王威名重现江湖。他的本领十分高超,可以说,甩了狼碌几条街。狼碌真的十分昏庸,当然,他越昏庸,越是给狼族制造机会。有一天,虎族派出一员猛将,在结界外,肆无忌惮的叫嚣。狼族的大使者恼羞成怒,决定擅自打开结界与虎族大将一决高下,可谁知,这是一个圈套的开始,狼族危在旦夕了。虎族大将装作敌不过狼族大将,便故意被他抓住,可高兴坏了的狼将放松了戒备。在几天后,虎将发现那个结界竟是按照五行八卦阵来设计的,非狼族后代一般人难以破解。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虎将一直攻克难关,终于破解了。即死门就是生门,看似完美无瑕,实则,规律可循。在一天夜里,虎族大将把结界破解了,可是那些狼族将士却没发现任何异常。又一个白天到了,虎垒带领所有的虎族成员,来到结界面前,大喊道:虎族振兴,狼族颓废。狼碌带领所有的成员,懒懒散散的会战,说道:虎族,你们休的胡闹,先吧结界破了再说。虎垒手一挥,所有将士冲了进去,把那些成人狼族成员都抓了起来,把它们彻彻底底的赶出了森林,它们幡然悔悟,决定,以和为贵。虎族也终于复兴,他们也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只好退让,让那些狼族进来一起生活,签下了和平交往政策,谁先动邪念,其他族类得以杀之。一片森林的大树郁郁葱葱,各族和和睦睦。800字 一年级 议论文
-
江西省龙虎山游记初知龙虎山,缘于文学名著,在《水浒》开篇第一回有对龙虎山的自然景观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狼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想像中的龙虎山应与“藏龙卧虎”,“虎踞龙盘”这类霸气十足的词语相吻合,这次去了龙虎山才知道那里的丹山碧水、茂林修竹无不体现一个秀丽和柔美。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西南郊 16公里处,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里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峰、岩都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在地质学上称为“丹霞地貌”。一绝: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象山(应天山)的一支脉。传说云锦山有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的形状象盘龙,又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而上清溪水从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山中,炼丹修道。山神知觉后,龙虎现身,取代云锦。从此以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我们看的第一站是大上清宫。一位道师引导我们通过九宫图进入大门,上清宫明堂中央地下镶刻一个偌大的阴阳八卦图,制造一种神秘的道教氛围。大上清宫,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是张天师做法办公的地方。大上清宫的前身是天师草堂,后改为上清观,宋朝徽宗升上清观为大上清宫。大上清宫有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棂星门)、钟鼓楼 、伏魔殿等许多建筑。其中重点就是伏魔殿,伏魔殿就是<<水浒传>>“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误走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颗地煞星的镇妖井所在。其后我们又看了天师府,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 因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见龙虎而名。为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为天师道祖庭,并尊为第三十二福地。现在的天师府重檐丹楹,古樟蔽日,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天师府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历史遗存。府第门前一对白玉麒麟,威仪尊贵,董其昌撰写抱柱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笔力苍劲雄浑。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嗣汉天师府”、清康熙所书“碧城”和清乾隆所赐“教演宗传”匾额,元代赵孟手书的“仁靖真人张留孙碑”,以及万法宗坛(本文来自 读后感 ,转载请保留。)院中九龙三脚香鼎炉、千年罗汉松等,都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在绣有金黄色龙、虎的大红帐幔下,天师坐像身披鹤氅,两眼圆睁,浓眉、高额、束发,黑须美髯,左手拿着宝剑,右手微抬,像是要斩妖除怪,显得生动而有个性。大自然的亿载造化,成就了龙虎山独特的风光,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龙虎山很多的灵秀与内涵。二绝:乘上清竹伐览泸溪之胜有识之士说,没有道教就没有龙虎山,没有泸溪河同样没有龙虎山。因此,不游泸溪河就不算到了龙虎山。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这种地质很容易风化,山体大都圆滑没有什么棱角,所以山并不高也不陡峭狰狞。没有险山恶水,没有深涧老林,肯定也不会藏龙卧虎。我们乘上清竹伐,溯江而上,粉红色的丹霞山地貌,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像从泸溪河里长出的生灵:僧尼、莲花、仙桃、勺石、锦云、道堂、鼓石、试剑、玉梳、羞女,欢迎我们款款而来。满目是“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美景,连绵数里的近百个奇峰怪石中,有的似猿猴静立不动,有的如文豪向天思考,有的像莲花含苞待放,有的如眷侣脉脉含情……种种奇特的姿态,令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在碧绿的泸溪河上漂流着的除游人坐的木船和竹伐外,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只有四根竹子做成的竹筏,像鱼儿般穿梭往来,上面安一两个竹篓,竹篓里装着烧得热腾腾的农家鸡蛋、栗子粽等,凡游船经过便热情地上来叫卖,这就是当地人戏称的“水上超市”。竹筏上的主人热情而执着的招呼使我们无法抗拒,栗子粽的清香也让我们久久难忘。丹山,碧水,竹筏,女人,算是卢溪河的代表作吧。我不禁感叹泸溪河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杨家女”!三绝:访春秋古吊探崖墓之奇陡峭如切的石壁上的千古悬棺是罕见的一大奇观,亦是龙虎山三绝之一。悬棺也叫崖墓葬,是我国多种墓葬中最古老也最特别的一种。坐在竹排上顺壁仰望,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石洞,里面安放着或一或二的棺木,有的洞口还有泥筑的平台。据说龙虎山的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这里也是中国崖墓葬的发源地。那个时候由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所以选择了高不可攀的悬崖绝壁作为死后的安身之所,以示后人的“趋吉”和“尽孝”之意。悬棺是怎样放上去的,这个巨大的问号总是悬在我的心头?从竹排上看那些悬崖临水、也就是安放棺木的一面,倾斜度大都接近或者超过90度,上下并没有可以攀缘的迹象,别说把棺材扛上去,就是想空手爬上去也不太可能。悬棺究竟是怎样放上去的?眼见为实!为解读3000年之古的崖墓葬之谜,看水岩崖墓彷古吊装成为龙虎山一大奇观。我们聚集在一个飞云阁前平台上,在锣鼓声声中心提到了嗓子眼,一号洞穴下一条船上载着一口硕大的棺木。飞云阁前安放着一台木制的滑轮绞车,绳子一端连着绞车,一端穿过空中滑轮紧紧绑住船上的棺木。滑轮的上端,又有一根粗大的绳子被拉上顶峰,山顶上早已站了几个人,并把绳子固定在铁桩上。忽然一陈爆竹响起,只见一根粗大的绳索又沿着崖壁放到了泸溪河上,一位穿黄马甲的年青人,身上用绳子保险,从悬崖下来。他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往下走,到了悬崖之下,他突然悬空,表演绝技,当他与一号洞穴平行时,经过十几次荡秋千似的摇晃,借着惯性荡进洞穴。接着第二位,拉住了一根牵引绳子也进了洞穴。这时又听到一陈爆竹响起,棺木启动了,绞车在转,滑轮在转,棺木被升到一号洞平行的位置。这时两位黄马甲青年,把绳子向里面一拉,棺木进入洞穴,安葬成功。这种吊装法是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与江西省考古队研究成功的。山因水活,水因山媚。龙虎山之美,美在自然,妙在原始,大自然赋予了龙虎山优美的生态环境,生物化的多样性在龙虎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龙虎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乐园”。1200字以上 小学
-
游龙虎山作文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龙虎山玩。在龙虎山,我们游玩了芦溪河,骑了马,还观赏了悬棺表演。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骑马。听说可以骑马,我兴奋极了。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时候,那些驰骋疆场、跃马天下的英雄形象令我钦佩不已,今天自己也可以一圆骑马梦了,怎么能不兴奋呢?一位马夫牵了一匹高头大马走过来,这马通身黄色,没有一丝的杂毛,突然它冲着我发出 “嘶嘶”地鸣叫声,看上去精神极了,我马上“蹬蹬蹬”跑过去,恨不得立即跃上马背,当一回“三国英雄”。可妈妈拉住了我,说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由她陪着我一起骑,我听了表示坚决反对。如果让妈妈陪着,那还能称做“勇士”?“那岂不被天下英雄人物所耻笑”?我按照马夫的指导,两只手牢牢抓住马鞍,左脚踏上左边的马镫,右脚“腾”地一声跨上马背,轻而易举地就骑了上去,稳稳地坐在了马背上。“咔嚓”,妈妈见我自得的样子,不失时机地为我照了一张相。马夫开始牵着马前行了,爸爸和妈妈也各骑上一匹马跟了上来。“哈哈哈”我突然听到妈妈忍俊不禁的笑声,妈妈用手指了一下爸爸又指了指我,原来我个头最小,骑的马却个头最大,威风极了;爸爸块头最大,骑的却是一匹小马,妈妈说有点像张果老骑小毛驴,样子滑稽极了!我坐在马背上随着马的行走而上下起伏着,这感觉真是新奇而又刺激!我见马夫手上拿着一根细竹条,就问马夫能不能把细竹条给我当马鞭,马夫同意了,同时告诉我,只要用细竹条轻抽马的屁股,马就会走得快些。我按照马夫的指导,两脚踩着马镫,左手紧抓马鞍,右手“啪啪”地甩着“马鞭”,不时地轻抽几下马的屁股,马果然越走越快起来,马夫见我胆子很大,问我敢不敢让马跑起来,我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于是马夫牵着马开始一路小跑,我也随着在马背上剧烈颠簸起来,但我一点也不害怕,依然稳如泰山地坐在马背上,我跃马扬鞭着,风在我耳边 “呜呜”的呼啸着,我仿佛自己就是三国里的英雄人物了。之后我们又游玩了是庐溪河。一开始我们坐着游船逆水而上,欣赏着两岸的美景,这儿可真是山清水秀!沿河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山石,有的像老头、有的像老太太、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被咬了一口的桃子,此外还有像老虎和龙的九虎一龙山、鲁迅石等,它们都有美丽的传说,尤其神奇的是,当游船经过一座大山前面的时候,导游指着石壁上的草木问我们能否看得出是什么字,我爸爸第一个大声说道:“是个江字”我一看,果然很像,导游说:“这可是天然长成的草木,竟长成了一个大大的“江”字,你说神奇不神奇?“我听了不由得感叹起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我们又换坐竹筏顺水而下。坐竹筏可真好玩,水从竹筏底部渗上来,为了不把运动鞋弄湿,我连忙把运动鞋换成了塑料拖鞋,后来为了戏水,又干脆把塑料拖鞋也给脱了,两脚直接踩在竹筏上,感觉着水从竹筏底部冒上来,凉凉的,真舒服!我不由得把手放进水里戏起水来。这是,身边有一只游船经过,船上有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孩突然用一把大水枪吸足了水向我们这只船射来,我第一反应就是要还击他,可是我没有水枪,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拿起一个矿泉水瓶灌满水向对方船上甩水,还别说,我这矿泉水瓶的威力还真大,如果说对方用的是水枪,矿泉水瓶简直就是“水炮”,对方小孩马上就被我的“火力”给压住了,我胜利了,我为自己发明“水炮”的聪明才智感到非常的自豪!最后,我们又看了悬棺表演,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呀。“吁……”,目的地到了,我恋恋不舍地勒住了马缰,离开了马背,但第一次骑马的美好感觉将令我永生难忘!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记叙文
-
带有龙虎的成语引导语:龙虎一个汉语词汇,其主要作为养生术语使用,因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带有龙虎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龙虎风云] 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龙争虎战]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龙战虎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龙跃虎踞] 比喻超逸雄奇。[龙吟虎啸] 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龙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龙行虎变] 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龙翔虎跃] 比喻奋发有为。[龙骧虎跱] 雄踞的样子。[龙骧虎啸] 比喻气概威武。[龙骧虎视]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龙骧虎步]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龙跳虎卧]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龙腾虎掷]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龙腾虎踯]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龙腾虎跃]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龙腾虎啸] 声势壮盛的样子。[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龙腾虎蹴]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龙潭虎穴]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龙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龙蟠虎绕]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蟠虎踞]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龙蟠虎伏] 雄踞的样子。[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的样子。[龙盘虎踞] 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龙精虎猛] 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龙化虎变] 比喻变化莫测。[龙飞虎跳] 比喻笔势遒劲奔放。[龙幡虎纛] 指将帅之旗。[龙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驰虎骤] 指群雄逐鹿。[正龙拍虎][云龙风虎]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生龙活虎]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乔龙画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潜龙伏虎]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盘龙卧虎]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酒龙诗虎]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降龙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虎掷龙拿]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虎略龙韬]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虎踞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虎据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虎斗龙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虎步龙行]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虎变龙蒸]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1200字以上
-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编辑本段]【洞窟简介】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潜溪寺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宾阳中洞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我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宾阳南洞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摩崖三佛龛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莲花洞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古阳洞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药方洞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擂鼓台中洞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擂鼓台北洞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看经寺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1200字以上 三年级 写景
-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