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爱父母自今启650字

孝爱父母自今启

650字 初一 散文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父母是培育我们成长的人,父母也是呵护我们点点滴滴的人;辛勤的父母,他们从不求回报。父母也是天底下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父母之恩,那是无法报答的恩情,所以我们更加要报答父母,尽管是一点一点,我们也要用点点滴滴来回报父母。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辛勤的父母吧!

开始从点点滴滴来回报为我们付出的父母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听到这句诗,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母亲从我出生后就放下了所有爱好,整天带我还要操劳家务。如今,我长大了,我要为妈妈分担了,帮助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还可以和妈妈聊聊天,讲讲在学校的事情,可以放松一下心情。虽然不能一下就回报母亲的深恩,但我能一点一点回报母亲,分担母亲的苦心。“妈妈,让我用点点滴滴回报您吧!”

父亲,父亲是培养我们成长最亲密的人,父亲是一家之主,也是一家的顶梁柱。父亲给予我的也不比母亲少,若不是父亲的辛勤劳作,我们家庭的日子。父亲对我们的培育之恩是那么多,那么多的,所以,我们要用行动来回报他。虽然报恩情,但我们可以来用点点滴滴来回报父亲,为父亲做一些小事情。我们还记得吗?小时候父亲给予我们的,和现在给予我们的,他求我们回报他妈?不求回报,父亲只顾着我们,只希望我们过好,把全部精力投向我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年老的父亲做帮助他的事吧!让我们尊敬父亲,感恩父亲,做一些回报父亲伟大的事吧!那就是点点滴滴。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父亲,母亲缺一不可,他们是天底下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让我们一起去孝敬,感恩我们的父母;考虑他们的感受,意见。孝敬感恩他们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了,小时候不懂事,一直是父母培养我们的,如今他们年纪大了,正是我们孝敬他们了,感恩他们为我们做的恩育吧!“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等我长大了,一定瞻养你们。”

孝石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祖父的书房里,长久地摆放着一块石碑,墨绿的沉重的模样,方头方脑,棱角分明,如神物一般十年如一日的摆放在祖父的书桌上,未曾移动半步。

父亲曾教导,那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小孩子万万不能拿来随便乱玩。既是老祖宗之物,又见父亲的严肃之态,石碑的威信一下子就在我们这些顽童心里树立了起来,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敢靠近它。但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大过长辈言语教导的威力,某个大人不在家静悄悄的午后,我们溜进了祖父的书房,以崇敬的目光细细打量,但除了它平凡无奇的外表以及“肚皮”上正楷书写的“百善孝为先”五个大字外,别无所获。这多少让我们有点失望,更多的却是疑惑和不解——这么一颗普通的石头,祖父和父亲敬重它什么呢?

几天之后答案就一点悬念都没有的揭晓了。一天,我在树下玩得正开心,父亲唤我过去背《弟子规》。念到“首孝悌,次谨信”之时,他神情庄重,教导我:“阿媛,你知道‘首孝悌’什么意思吗?”我摇头说不知,他的头就很有节奏地摇起来,像鲁迅先生描述那位教他的私塾先生那样拗过来又拗过去,嘴里念念有词:“百善孝为先,孝为先。”等他从自我陶醉的境地里出来又问我能否通晓其意,我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我好像懂得又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的脸很快便显得有些责难又有些失望,忽而又仿佛想起了什么,神情肃穆地对我说:“你要记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百善孝为先’这五字是家训,是你今后一生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看着父亲的脸,不敢说话,在心里默默记下了一个新名词:家训。

那时对于懵懂的我来说,并不大懂得家训的含义,却也隐隐约约觉得这是一种近似于神的信仰般的存在,它深刻的烙印在了家族每个人的姓氏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闪耀在每个人的眼神里,它支撑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是文明的延续,也是血脉的延续,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清明节来临之际,父亲为我们讲述了家训的来历。祖父年轻时,家里贫穷,几个兄弟姐妹都上不起学而放弃了读书,祖父却年少有志,说什么也不愿放弃学业,曾祖父心疼儿子,虽然觉得读书不如在家干农活,但还是一咬牙送祖父去上了学。祖父上了学后,见识愈多,对贫穷的现实生活的厌恶愈深,对外面的世界渴望愈烈,终于在某天,血气方刚的少年怀揣着梦想离家出走,最终累倒在下山的路上被人发现送回了家。醒来后的祖父不敢去看曾祖父的脸,却在无意中看见曾祖父的膝盖上多了一道伤,旁人告诉他,曾祖父为了找他心急才摔了跤,祖父顿时觉得羞愧,又去好好的看自己父亲的脚,忽然泪流满面——曾祖父的脚上没有穿鞋,泥土和血掺合在一起。自那以后,祖父收起了自己的虚荣心,踏实读书,并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报答自己辛劳的父亲,他以《围炉夜话》中的“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自勉,将“百善孝为先”刻在石碑上时刻提醒自己对父母“孝”,并要求自己的子女后代也如此,无一例外。

后来家族里每一个人都将这五字简言铭记于心以束其行,诵念于口以教子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大人长辈们如此,我们一群小孩子也不敢做出什么反叛之举,然而,年岁渐长,我对家训的重视渐渐有些懈怠,并不以为是什么需要时刻谨记的顶要紧的事,于是便因此犯了错。那时祖母病危,本就不富裕的家为给祖母治病已经东奔西走负上了不少债,后来祖母说想吃螃蟹,那时正值寒冬料峭,贫穷的山村里到哪里去找?父亲咬咬牙亲自到小溪边翻开一块块石头底下去找,也许是上天被父亲感动,寻找了多块石头无果后,竟真有螃蟹出现。父亲大喜,赶忙跑回家,正当一家人欢欢喜喜准备煮螃蟹时,父亲发现螃蟹不见了,再三追问之下得知是我贪玩放走了。一向宠我的父亲大发脾气,冲我怒吼:“平日里教导你的东西都到哪去了!”我看见他通红的双手在发抖,他的眼泪一下夺眶而出,我吓坏了,从此不敢小看家训的威力。

几年之后,我们从山里搬出来住到了城里,父亲与大伯兄弟分家,祖父与大伯同住。某天经过父亲书房时,我发现,那在祖父书桌上摆放了多年的“孝石”竟不知不觉端正地摆放在了父亲的书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